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琉璃河水泥厂2500t生产线余热发电热工标定

琉璃河水泥厂2500t生产线余热发电热工标定

琉璃河水泥厂2500t生产线余热发电热工标定
琉璃河水泥厂2500t生产线余热发电热工标定

琉璃河水泥厂2500t/d新型干法窑余热发电项目热工检测分析-中国水泥技术网

2010-4-13作者: 陆震洁李昌勇,邢国梁,王洛阳: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对琉璃河水泥厂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前后进行了两次热工检测。从实际测定和理论上客观的分析了余热发电建设对水泥生产的影响,这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如何在保证熟料烧成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烧成系统产生的废气余热来进行余热发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新型干法热工检测余热发电

前言

水泥工业是传统的高能耗行业,就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工艺,仍有大量的350℃以下的废气被直接排出,其浪费的热量达到了系统总热量的30%左右【1】。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煤电价格的不断上涨,水泥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充分利用水泥烧成系统的废气余热,进行低温余热发电对水泥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水泥生产线建设了或正在建余热发电项目。本文主要通过琉璃河水泥厂2500t/d新型干法窑余热发电项目前后的两次热工检测,对余热锅炉及烧成系统之间相互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充分利用烧成系统产生的废气余热来进行余热发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技术依据。

纯低温余热系统配置情况

本项目利用水泥窑窑头熟料冷却机、窑尾预热器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为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的余热,设置了独立的ASH型过热锅炉、AQC型窑头余热锅炉及SP型窑尾余热锅炉。各设备布置如下:

为提高窑头锅炉饱和蒸汽品质和产量从冷却机中部抽出400℃左右的烟气管道引入AQC 锅炉。原余风管路系统可做为锅炉的旁通烟道,当锅炉故障或水泥生产不正常时可关闭去AQC锅炉的阀门,气流可不经锅炉而由此旁路系统直接排至窑头收尘器。在冷却机原余风管路上、新设的去锅炉管路上和出锅炉管路上均增设电动阀门,以实现对气流的调节和切换。,窑尾SP 锅炉采用立式锅炉,将窑尾SP炉布置在窑尾预热器后的高温风机之上。ASH过热锅炉设置在三次风管主路上,并设置旁路烟道,可通过调节旁路三次风流量来调节锅炉负荷,并避免锅炉系统与水泥生产系统发生故障时相互影响。

ASH型过热锅炉的作用【2】是将AQC型窑头余热锅炉及SP型窑尾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利用少量高温三次风过热为温度达到400℃,压力为1.9MPa左右的过热蒸汽以供汽轮机发电使用。本项目AQC锅炉与SP锅炉的作用是利用蒸发受热面来回收进入锅炉的中高温烟气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压力达到2.0MPa以上,温度可提高到210℃左右,一般换热温差窄点为20℃左右,这样就使在230℃以上的烟气全部用来生产饱和蒸汽。

系统热工标定主要参数对比汇总

表1熟料产量及煤耗

熟料产量kg/h 生料喂料量kg/h 入窑煤粉kg/h 入炉煤粉kg/h 116250

(前)117375(后)

197862

(前)

197411(后)

6955.5

(前)

6108.2(后)

10226.7

(前)

12152.5

(后)

表2入窑煤粉工业分析

成份 % 煤粉热值Q y DW(kJ/kg) Mav Vad Aad Fc

入窑煤粉

23595.0

(前)22342.9

(后)

3.45

(前

3.45

(后)

28.59

(前)

26.06

(后)

14.83

(前)

21.03

(后)

53.13

(前)

49.46

(后)表3废气成分分析测定结果

成份%

测点

CO2 O2 CO N2 α五级筒出口34.3 34.55 1.58 1.23 0.10 0.23 64.02 64 1.099 1.070

表4气体量及含尘量测定结果(前)

成份% 测点

气体量温度压力含尘浓度αNm3/h m3/h Nm3/kg-cl ℃Pa g/Nm3

预热器出口182968 453922 1.5739 361 -6450 122.32 1.326 冷却机余风146735 303533 1.2622 285 -1181 5.667

表5气体量及含尘量测定结果(后)

成份% 测点

气体量温度压力含尘浓度αNm3/h m3/h Nm3/kg-cl ℃Pa g/Nm3

预热器出口180068 446536 1.5341 363 -6110 122.32 1.297 冷却机余风79038 232775 0.6734 529 -228 6.38

表6主要部位气体量、温度及压力

内容取样点

气体量温度压力103Nm3/h 103m3/h ℃Pa

入炉三次风54.364 51.830 229.208 166.619 865 650 -1120 -1120 入炉一次风 5.400 4.830 5.695 5.305 14 25 -300 -600 入窑二次风1030 902

入冷却机空气量

254.280

211.84

1

254.72409 222.7596 0.4 14

出冷却机三次风53.990 224.351 856 -460 出过热锅炉三次风33.051 70.422 485 -616 入煤磨热风 6.949 19.404 485 -549

表7窑尾系统各部位温度、压力

项目

预热器

分解炉出口窑尾C1 C2 C3 C4 C5

出口气体温度℃368

前)

365

后)

563

前)

580

后)

689

前)

698

后)

801

前)

807

后)

868

前)

862

后)

87

6前

878

10

23

99

1

出口负压

Pa 598

594

478

463

412

412

306

5

288

191

164

2

930 910

15

16

表观分解率(%)7.2

9

7.9

2

15.

89

18.

59

95.

84

95.

78

91.

86

91.

94

表8系统热量平衡表中主要支出热量

主要支出热余热发电前(kJ/kg)余热发电后(kJ/kg)

熟料形成热1742.70 1757.70

预热器出口废气显热854.86 833.42

冷却机余风显热473.99 479.53

系统表面散热391.60 444.60

出冷却机熟料显热53.59 70.14

系统热耗3516.74 3585.39

余热发电系统对烧成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余热发电前后两次检测,分析了余热发电系统对烧成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如下:1.熟料产量分析

从前后两次热工检测结果来看,该系统的熟料产量都已经超过设计产量指标10%以上,分别达到2790t/d、2817t/d。从中可以看出增加余热发电系统后,熟料产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略微有所提高。

2.系统热耗分析

从两次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燃料热耗虽然略有下降,从3487.4kJ/kg-cl变为3476.0 kJ/kg-cl,但系统支出热耗还是增加了,从3516.74kJ/kg-cl增加到3585.39kJ/kg-cl。对于带五级旋风预热器的2500t/d新型干法窑来说系统热耗明显偏高。热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有:

(1)出预热器废气带走热损失较高,两次检测,预热器一级筒出口温度都高达360℃以上,与较好的五级预热器窑低于300℃的水平比较,差距明显。预热器废气热耗分别达到854.86 kJ/kg-cl、833.42 kJ/kg-cl。一般来讲,当熟料热耗增加7~8kcal/kg,吨熟料发电量相应增加1Kwh,即窑系统多消耗1~1.12 kg标准煤(此热耗指标明显高于大型燃煤电站)【3】。因此虽然废气温度高,预热器废气热量高有利于余热发电,但从节能方面,能源的利用率上来考虑的话,最好还是能使一级筒废气出口温度降低到320℃左右的正常水平。

(2)预热器,尤其是一级筒分离效果不理想。两次检测过程中,预热器出口飞灰量分别高达196g/kg-cl、188.7g/kg-cl,飞灰不仅增加了出飞灰热损失,而且会吸附在余热锅炉换热面上,影响换热。

(3)从三次风取一部分风用于过热锅炉来增加发电,从而降低了入分解炉的三次风温,也是热耗高的一个原因。

3.冷却机系统分析评述

冷却机熟料冷却效果良好,两次检测过程中,出冷却机熟料平均温度仅有69.5℃和90.2℃,

但热回收效率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增加窑头余热锅炉后,把冷却机余风出风口提前到了冷却机中部偏后位置后,虽然提高了余风温度和余风热量,但使二次风温和三次风温只有902℃和856℃,和正常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也是导致热耗偏高的一个原因。另外增加余热发电后,冷却机的用风量为1.8048 Nm3/kg-cl,余风排放量为0.6734 Nm3/kg-cl,与国内部分篦冷机比较以及表3中空气过剩系数来看,冷却机的用风量有些偏小。

3.TSD分解炉分析

作为新型干法窑系统的核心设备,分解炉功能发挥的优劣对于预分解窑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有直接影响。该生产线分解炉原来是考虑采用无烟煤作燃料的,因而体积很大,容积(包括鹅颈管)达到1045m3,气体平均停留时间超过6s,从两次检测结果来看,出炉的煤粉燃烬度分别达到84.6%和86.8%,这为系统长期稳定生产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生料入窑的表观分解率也都达到了95%左右,分解炉的功能发挥情况比较合理。不过第一次热工检测时,该分解炉的旋流预燃室功能发挥得不是很理想,观察发现火焰忽明忽暗,稳定性很差。后来第二次时,旋流预燃室的燃烧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也是增加余热发电后烧成热耗反而有所下降的一个原因。

4.窑系统的预热器分析

作为五级预分解窑而言,该生产线出预热器的废气温度明显过高,但各级温降规律基本正常(见表7)。从表3可以看出,空气过剩系数很底,说明用风量有些不足,另外窑尾系统用煤量有些偏大,分解炉未燃尽煤粉在C4、C5继续燃烧【4],因此导致了预热器系统整体温度偏高,影响了系统的能耗指标。

从预热器系统的各部位风速看,各级预分解系统的出口风速很低,但各级旋风筒进口风速比较高,除C1外,基本都在20m/s左右。高进口风速造成了相对比较高的系统压降。这是系统C1出口废气管负压达到6110Pa的基本原因。而高进口风速对分离效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故C1分离效率不够理想,也与进口风速偏高有直接关系。

5.高温风机运行分析

该系统在高温风机设计选型时已经考虑了采用余热发电设备,所选高温风机的全压达到9100Pa,风量48万m3/h。但从风机电流看,余热发电前高温风机的电流已经达到额定电流90~95%,虽然增加余热发电后,通过调整操作,窑尾负压有所下降,但是从表5空气过剩系数很底可以看出窑尾的用风量不足,如果把用风量调整到正常水平的话,窑尾负压还会增大,再加上增加窑尾余热锅炉所增加的负压,风压将接近全压,风机已经没有富余能力。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运行评价

1、余热发电锅炉系统主要参数如表:

表 10余热发电锅炉系统热工测试主要数据表

气体温度(℃)负压(Pa)工况风量(m3/h)标况风量

(Nm3/h)窑尾废气363 6110 394099.4 180068 出SP锅炉废气223 7740 323395.8 192771 入AQC锅炉529 228 228931.3 79038 出AQC锅炉89.3 1619 116378.5 90198.42 入过热锅炉856 210 125975.2 30890 出过热锅炉485 616 90127.8 33051

表 11各余热发电锅炉散热损失

kJ/h kJ/kg-cl 窑尾SP锅炉603750 5.14

窑头AQC锅炉803360 6.84 三次风管过热锅炉912000 7.77

2、余热锅炉热平衡计算

2.1窑尾SP锅炉热平衡计算

㈠入SP锅炉窑尾废气显热

Q f = 833.44 kJ/kg-cl

㈡入SP锅炉窑尾废气飞灰显热

Q f h= 63.73 kJ/kg-cl

㈢出SP锅炉废气显热

Q f SPO= V f SPO×C f SPO×T f SPO

= 192771/117375×1.4606×223=534.94 kJ/kg-cl

㈣出SP锅炉飞灰显热(假定沉落的飞灰与锅炉出口飞灰温度相同)

Q f hSPO= M hSPO/M sh×C hSPO×T hSPO

= 0.1877×0.8835×223

=36.98 kJ/kg-cl

㈤ SP锅炉漏风显热

V lokSP= m r×(αSPO-αf)×V lk

= 0.1556×(1.386-1.292)×5.8966

=0.0860 Nm3/kg-cl

Q lokSP= V lokSP×C lokSPO×T lokSPO

= 0.0860×1.2957×17 = 1.89 kJ/kg-cl

㈥ SP锅炉散热损失

Q SSP= 5.14 kj/kg-cl

㈦ SP锅炉用于余热发电的热量

Q SPf= Q f+Q f h+Q lokSP-Q f SPO- Q f hSPO-Q SSP

= 322.00 kJ/kg-cl

表12窑尾SP锅炉热平衡计算结果

kJ/kg-cl kJ/h 入SP锅炉窑尾废气显热833.44 97824786 入SP锅炉窑尾废气飞灰显热63.73 7480309 漏入空气显热 1.89 222248 出SP锅炉废气显热534.94 62788175 出SP锅炉飞灰显热36.98 4340528

SP锅炉散热损失 5.14 603750 用于余热发电的热量322.00 37794890 2.2 窑头AQC锅炉热平衡计算

㈠入AQC锅炉窑尾废气显热

Q lpk = 479.53 kJ/kg-cl

㈡入AQC锅炉窑尾废气飞灰显热

Q lpkh= 2.05 kJ/kg-cl

㈢出AQC锅炉废气显热

Q lpkAQCO= V lpkAQCO×C fAQCO×T fAQCO

= 90198/117375×1.3004×89.3 = 89.24 kJ/kg-cl

㈣出AQC锅炉飞灰显热(假定沉落的飞灰与锅炉出口飞灰温度相同)

Q lpk hAQCO= M lpkhAQCO/M sh×C lpkhAQCO×T lpkhAQCO

= 0.0043×0.7774×89.3

=0.30 kJ/kg-cl

㈤ AQC锅炉漏风显热

Q lokAQC = V lokAQC×C lokAQCO×T lokAQCO

= 11160/117375×1.2957×17 = 2.09kJ/kg-cl

㈥ AQC锅炉散热损失

Q SAQC = 6.84 kJ/kg-cl

㈦ AQC锅炉用于余热发电的热量

Q AQCf= Q lpk+Q lpkh+Q lokAQCP-Q lpk AQCO- Q lpk hAQCO-Q SAQC

= 387.29 kJ/kg-cl

表格13窑头AQC锅炉热平衡计算结果

kJ/kg-cl kJ/h 入AQC锅炉废气显热479.53 56284859 入AQC锅炉废气飞灰显热 2.05 240619 漏入空气显热 2.09 245834 出AQC锅炉废气显热89.24 10474062 出AQC锅炉废气飞灰显热0.30 35213 AQC锅炉散热损失 6.84 803360

用于余热发电的热量387.29 45458677 2.3 三次风过热锅炉热平衡计算

㈠入过热锅炉窑尾废气显热

Q grk = V grk/M sh×C fgrk×T grk

= 30890/117375×1.3903×856 = 313.21 kJ/kg-cl

㈡入过热锅炉窑尾废气飞灰显热

Q grkh= M grkh/M sh×C fgrkh×T grkh = 1.37 kJ/kg-cl

㈢出过热锅炉废气显热

Q grkO= V grkO×C grkO×T grkO

= 33051/117375×1.3406×485 = 183.08 kJ/kg-cl

㈣出过热锅炉飞灰显热(假定沉落的飞灰与锅炉出口飞灰温度相同)

Q grkhO= M grkhO/M sh×C grkhO×T grkhO= 0.67 kJ/kg-cl

㈤过热锅炉漏风显热

Q lokgr = V lokgr×C lokgr×T lokgr

= 2161/117375×1.2957×17 = 0.41 kJ/kg-cl

㈥过热锅炉散热损失

Q Sgr = 7.77 kJ/kg-cl

㈦过热锅炉用于余热发电的热量

Q grf= Q grk+Q grkh+Q lokgr-Q grkO- Q grkO-Q Sgr

= 123.47 kJ/kg-cl

表14过热锅炉热平衡计算结果

kJ/kg-cl kJ/h

入过热锅炉废气显热313.21 36762818 入过热锅炉废气飞灰显热 1.37 161118

漏入空气显热0.41 47601

出过热锅炉废气183.08 21489359 出过热锅炉废气飞灰显热0.67 78410 过热锅炉散热损失7.77 912000

用于余热发电的热量123.47 14491768

3、余热锅炉热效率分析

从此次标定的情况来看,熟料热耗为831.26 kcal/ kg,发电量平均可以达到5500kWh以上,最高时达到6000kWh以上,按发电量5500kWh来考虑的话,吨熟料发电量就可达到46.85 kWh,“每公斤熟料热耗—吨熟料发电量”为831.26 kcal/ kg—46.85kWh。

从热平衡表12,13,14计算出余热系统总有效利用热∑Q if,窑头窑尾废气以及经过过热锅炉的三次风总热量∑Q以及它们的比值。

∑Q if=Q spf+Q AQCf+Q grf=37794890 + 45458677 + 14491768 = 97745335 kJ/h

∑Q=97824786+56284859+36762818=190872463

∑Q if/∑Q=51.21%

计算得出:有效利用热占窑头窑尾废气以及三次风可利用热量的百分比达到了51.21%,余热发电系统对废气热量有很好的利用率【5】。

再从理论上“混合热效率”进行分析:

“混合热效率η”的定义是可用于发电的水泥窑总余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比例【6】。

上式计算得该系统的混合热效率η为20.25%,对于带有5级预热器的新型干法窑讲,纯低温余热电站的“热效率”一般在20%~24%之间,大型火电站则在38%~45%之间【6】。

4、综合热耗分析

按照测量数据分析,增加余热发电前后热耗差别不大,但通过热平衡分析,增加余热发电后热耗有所提高,在不考虑空气、飞灰等显热的前提下,增加余热发电前后的对比见下表:

测量结果

单位余热发电前余热发电后

煤耗kg/h 17182.2 18260.7

原煤热值kJ/kg 23595 22342.9 系统吸收热量kJ/h 405414009 407996994 熟料产量t/d 2790 2817 熟料小时产量t/h 116.25 117.375 熟料热耗kJ/kg-cl 3487.43 3476.01

热平衡分析结果

单位余热发电前余热发电后

C1出口显热kJ/kg-cl 854.86

SP锅炉出口废气显热kJ/kg-cl 534.94 冷却机出口显热kJ/kg-cl 473.99 89.24 熟料烧成所需热耗kJ/kg-cl 1742.7 1757.7 辐射热kJ/kg-cl 391.6 444.6 出冷却机熟料显热kJ/kg-cl 53.59 70.14 发电折合热量kJ/kg-cl 0 833.04 发电功率kW 0 5500 吨熟料发电量kWh/t-cl 0.00 46.86

由此可见增加余热发电后烧成热耗达到了3729.66 kJ/kg-cl,比余热发电前增加了253.64

kJ/kg-cl,与实际测量的煤耗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国内水泥厂煤粉计量装置普遍存在着较大的误差,还应通过实际测量进一步核实实际煤耗。

结束语

(1)从熟料烧成系统和余热发电系统整体来看,整个系统运行良好,余热发电量达到了设计时的发电要求,熟料烧成系统也运行稳定,熟料产量略微增加,但熟料烧成热耗有所增加。(2)从熟料烧成系统来看,增加余热发电系统后熟料热耗和预热器出口负压仍有些偏高,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主要可对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加熟料产量降低熟料热耗的目的。①对预热器结构进行优化,降低出口负压并提高分离效率尤其是1级筒的分离效率。②适当减少窑尾系统用煤量和适当增加用风量,使用煤量和用风量调整到合理水平。

③适当调整冷却机余风的取风,尽量使二次风温和三次风温能达到正常的水平。

(3)从余热发电系统来看,吨熟料发电量可达到46.85kWh以上,有效利用热占窑头窑尾废

气以及三次风可利用热量的百分比达到了51.21%,混合热效率也达到20.25%,但系统热耗相应增高。

热电偶校准不确定度报告

工作用铂铑10-铂热电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热电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主要是为确定标准器和电测设备选择的合理性。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结果为日常校准工作提供参考。 2、校准对象 工作用铂铑10-铂热电偶,校准点分别为419.527℃(锌点),660.323℃(铝点),1084.62℃(铜点)。铂铑10-铂热电偶各校准点的微分热电势为:S 锌=9.64μV/℃,S 铝=10.40μV/℃,S 铜=11.80μV/℃。 3、测量标准及设备 3.1 标准器 标准器为一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 表1 计量标准器技术指标 3.2 电测设备 数字多用表,测量范围(0~100)mV ,分辨力0.1μV ,MPE :±(0.005%读数+0.0035%量程)。 4、测量方法 将一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以下简称标准热电偶)和工作用铂铑10-铂热电偶(以下简称被检热电偶)捆扎后放入管式检定炉,用双极比较法在锌、铝、铜三个温度点进行检定。分别计算算术平均值,最后得到被检热电偶在各温度点的热电势值。 5、测量模型 检定点测量结果的测量模型: )(标被证E E E E t -+= (式1) 式中: t E ——被检热电偶在检定点上的热电动势值,mV ; 证E ——标准热电偶证书上给出的热电动势值,mV ; 被E ——被检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mV ;

标E ——检定时标准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mV 。 被E 和标E 是用一台数字多用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测得,故两组测量数据具有相关 性,根据不确定度传播率得到: )()()(2)()()()(322 232222212标被标被标被证,E u c E u c E E r E u c E u c E u c y u c +++= (式2) 式中,灵敏系数: 11=??= 证E E c t 12=??=被 E E c t 1-3=??=标E E c t 相关系数:=),(标被E E r (-1~1) 6、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测量重复性、标准器、电测设备、多路开关、参考端、炉温变化及均匀性等影响量。 6.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a u ,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因在三个温度点校准时,测量重复性情况大致相同,故对其在任意校准点进行重复性分析,可代表其在其他温度点重复性情况,现以1084.62℃点测量为例分析。 用一等标准热电偶作为标准检定工作用热电偶。由于本检测系统为自动读数,只能按规程测量4次,测得工作偶的五组每组4个重复性试验数据,合并样本标准偏差1p s ,测得标准偶的五组每组4个重复性试验数据,合并样本标准偏差2p s ,数据见表2。 表2

水泥厂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XX集团XX企业总公司XX水泥厂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16张 附图: (1) 区域位置图1张 (2) 总平面布置图1张 (3) 工艺流程图19张 (4) 配电系统图2张 (5) 控制系统配置图1张 (6) 给水排水系统图1张 (7) 余热发电图7张

1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集团XX企业总公司XX水泥厂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 1.1.2 建设地点 XX省XX县XX乡XX村。 1.1.3 建设规模、范围及产品方案 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带45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熟料77.50万t;年产水泥89.00万t、其中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5.60万t、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53.40万t;年发电量3082×104kWh;年供电量2835×104kWh。 建设范围自石灰石矿山开采、破碎及输送,辅助原料进厂至水泥成品出厂(包括煤粉制备及输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4500kW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1.2 项目背景 XX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工业重镇。XX市市属县XX具有得天独厚的钒钛磁铁矿矿藏资源优势。县域内主要有白马、新街、潘家田、黑谷田等钒钛磁铁矿矿藏,XX县现在对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但目前主要产品以钒钛铁精矿和钛精矿为主,对精矿产品的深加工尚未形成规模。为了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XX市和XX县的工业结构化调整,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县人民政府设立XX县一枝山工业集中区,对该县蕴藏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进行深度加工开发,提高钒钛磁铁矿产品副加值。 XX县位于XX地区腹心地带,南距XX市78km,北至西昌成昆铁路和108国道以及即将通车的成昆高速公路西攀段贯穿境内,交通运输

2017水泥厂窑大修报道

公司召开中修动员大会,公司总经理对停窑后的检修工作进行了详细周密安排。使各参检部门进一步具体细化和安排明确了工作任务。 7月23日,公司生产线有序停车后拉开了本次大修的序幕,此次大修,设备检修人员承担着公司多数设备的维修、修复、故障排除、窑尾改造、篦冷机及预热器打浇注料,大布袋收尘的换袋、煤磨衬板的更换、烟囱的防腐等重点难点工作,其高空作业、动火作业、限制空间作业等,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现场交叉工作现象频繁等高风险作业,也是对安全工作的验证时刻。 各相关部门精心组织,严格按照检修计划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每一项检修任务,只能提前,不能拖后。要继续围绕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工艺改造这个中心做好检修工作,团结好、调动好、发挥好团队,准备好、检修好,维护好目前的设备系统,要做到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确保一次开车成功,实行系统安全周期运行长。 整个检修团队由外包单位人员、公司检修人员齐聚露顶山下,检修指挥部运筹帷幄,工程进度如火如荼,顶烈日,冒严寒,夜以继日,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使得每项检修工作都安全有序、保质保量。 “一、二、三……加油”,一声声号子鼓足检修人员的干劲,检修现场热火朝天,各项检修工作稳步推进。检修人员个个挥汗如雨,顽强拼搏,处处彰显着盐井水泥人“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作为检修的各方主力“铁军”在检修现场随处可见。在煤磨内,检修人员小心翼翼地拆下重达50余斤的篦板,仔细检查修补着每一处缺陷,在焊接烟尘中犹如“仙人炼丹”;窑拖轮的校正和修复,每个检修人员都像一个“大姑娘”拿着自己最贵的首饰仔细擦拭着每一处污垢让它展现出原有的光泽;烟囱防腐,他们顶着烈日,犹如“蜘蛛侠”悬在半空给它施了魔法一样,让整个烟囱“换旧衣新”。 在检修现场,到处都能看到公司干部职工并肩作战的身影,监护、指导、参与……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丝不苟。这就是检修将士,这就是盐井水泥的员工。检修现场有他们的飒爽英姿、有他们的拼搏身影,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检修工作,他们没有畏惧和退缩,任汗水打湿脊背、任疲惫爬满全身,依然你追我赶,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激情高昂的检修之歌。 检修的紧张、人员的增加也给公司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重要的考验和挑战。检修开始后,为高质量的为检修提供后勤保障,为确保检修人员在高温下仍全身心地投入到检修中,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后勤保障。如:提供荤素搭配、营养可口的饭菜和补充体能的汤水;安排后勤人员每日要保证现场清凉饮料的食用等。 公司党委领导和各级组织持续不断的现场慰问活动,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员工士气,尽管阴雨连绵,天气潮湿,现场员工们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干劲,为公司稳产高产,安全顺行,汗洒现场,保驾护航。

热电偶实验报告

热电偶实验报告 报告类别:正常迟交补交其他 报告分加减分扣分系数成绩 姓名联系电话学号 年级学院专业 实验日期周星期 实验题目 热电偶标定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实验原理及内容(包括基本原理阐述、主要计算公式、有关电路、光路及实验装置 示意图) 1、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A、B(称为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A、 B两个接合点的温度T、T。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 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 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 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 产生的热电势。 2、由一种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电路中都不会产生热电动势。 3、在热电偶中插入第三种(或多种)均质材料,只要所插入材料的两端温度相同,均不会 有附加热电动势发生。 4、在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接点温度分别为t和t0,热电动势E AB(t,t0)等 于热电偶在连接点温度为(t,t n)和(t n,t0)时相应的热电动势E AB(t,t n)和E AB(t n,t0)之和,即 E AB(t,t0)= E AB(t,t n)+ E AB(t n,t0) 5、如果两种导体A和B分别与第三种导体C组合成热电偶AC和BC的热电动势已知,则可 求出这两种导体A、B组合成热电偶AB的热电动势为 E AB(t,t0)=E AC(t,t0)-E BC(t,t0)

主要实验仪器(包括名称、型号或规格) 一支热电偶、一个电压表、一个恒温水浴箱、一支温度计、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仪器、一根导线 主要操作步骤(包括实验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将需要标定的热电偶的补偿端两个接头其中一个与导线一端的两个接头其中一个相连接,将导线另一端插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仪器,将电压表的两端分别接在热电偶和导线的另一个接头上。现在调节恒温水浴箱的温度使其稳定下来后将热电偶的工作端和温度计的工作端相接触后放入恒温水浴箱读数,同时记录下电压表的五个读数。记录完毕后改变恒温水浴箱的温度重复上述工作,记录下六组恒温水浴箱在不同温度下电压表的五次读数。 实验数据记录(要求列表,将整理后的原始数据填入表内,特别注意标明单位和测量数据的有效位数,并将教师签过的原始数据单附在此页) 温度0C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包括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过程及最后的实验结果。实验作图一律要求坐标纸) 第一次: ?L1== 1==mv ?lim=S1=?lim=0mv L1= 查表得:?T1= 与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相差℃ 第二次:?L2=+*2+*2)/5= 2= ?lim=?32=

水泥行业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1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泥产量剧增,1978年全国水泥产量6524万吨,2005年水泥产量10.60亿吨,水泥年产量净增9.95亿吨。水泥工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其迅速发展与随之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求降低水泥生产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由2000年的181降到2010年的145千克标准煤/吨[1]。此外要求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替代,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逐步淘汰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及其它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本文通过对某水泥厂2005年的能源审计,摸清该企业主要工序、设备能量和能源损失分布情况,分析其节能潜力,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管理与技术相关对策,以探索水泥行业的节能方向。 2 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50万吨,熟料120万吨,拥有3700t/d水泥和5000t/d熟料的干法生产线两条,2005年主要产品PII52.5R、PO42.5R、PO32.5R、PO32.5和PC32.5水泥1582956 t,熟料1132997t。2.1 该企业原有3700 t/d 干法生产线1条,2003年适应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条件,新建5000t/d熟料生产线1条,2005年4月投产。生产工艺分为矿山、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和水泥制成四工序。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图参见图1。石灰石页岩粉煤灰铁矿石石

灰石破碎配料计量生料均化库冷却机熟料库熟料外运散装出厂袋装出厂图1 某水泥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2.2 2.2.1 经审计,该企业2005年共消费能源365907.1tce,其中原煤325794t,折标煤266923 tce,占总能耗的72.94%;电力241.57Gwh,折标煤97592.76 tce,占总能耗的26.67%;汽油38.56t,折标煤56.74 tce,占总能耗的0.0156 %;柴油915.86t,折标煤1334.53tce,占总能耗的0.36 %;年耗地下水总量361万m3,水的循环利用率80 %。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如图2所示。原煤电力汽油柴油图2 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 2.2.1 企业用煤为定点供应,进厂原煤经工业分析化验后存储在煤粉仓待用,根据烧成窑的燃烧条件,调节含水率,破碎至适宜粒径,生产过程中根据送风量、烟气温度、烧成窑温度、CO含量等控制进煤量,以保证燃料的最优燃烧。根据该厂熟料成分,得知1#线、2#线的熟料形成热Qsh分别为176 3.54 、1765.23 kJ/kg.cl;原煤消耗量分别为175690、150104吨;燃料燃烧热QrR分别为4009.41、3220.67 kJ/kg.cl;1#、2#回转窑系统烧成效率43.99%、5 4.81%。 2.2.2 该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的用电量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生产工艺中电力消耗量主要在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和水泥制成环节,占总用电量的91.75%。表1 某水泥厂各工序用电量统计车间(工序) 矿山生料制备熟料烧成水泥制成装运供水站用电量kwh 5642555 80249878 77206835 64176729 2673230 3966721 所占比例% 2.34 3 3.22 31.96 26.57 1.11 1.64

热工学实践实验报告

2016年热工学实践实验内容 实验3 二氧化碳气体P-V-T 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CO 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强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巩固课堂讲授的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理论知识,加深对饱和状态、临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CO 2的P-V-T 间关系测定方法。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及经过临界状态时的气液突变现象,测定等温线和临界状态的参数。 二、实验任务 1.测定CO 2气体基本状态参数P-V-T 之间的关系,在P —V 图上绘制出t 为20℃、31.1 ℃、40℃三条等温曲线。 2.观察饱和状态,找出t 为20℃时,饱和液体的比容与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 3.观察临界状态,在临界点附近出现气液分界模糊的现象,测定临界状态参数。 4.根据实验数据结果,画出实际气体P-V-t 的关系图。 三、实验原理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RT 实际气体: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状态参数(压力、温度、比容)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理想气体方程式了。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影响,1873年范德瓦尔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进行了修正,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RT b v v a p =-??? ? ?+2 (3-1) 式中: a / v 2 是分子力的修正项; b 是分子体积的修正项。修正方程也可写成 : 0)(23 =-++-ab av v RT bp pv (3-2) 它是V 的三次方程。随着P 和T 的不同,V 可以有三种解:三个不等的实根;三个相等的实 根;一个实根、两个虚根。 1869年安德鲁用CO 2做试验说明了这个现象,他在各种温度下定温压缩CO 2并测定p 与v ,得到了P —V 图上一些等温线,如图2—1所示。从图中可见,当t >31.1℃时,对应每一个p ,可有一个v 值,相应于(1)方程具有一个实根、两个虚根;当t =31.1℃时,而p = p c 时,使曲线出现一个转折点C 即临界点,相应于方程解的三个相等的实根;当t <31.1℃时,实验测得的等温线中间有一段是水平线(气体凝结过程),这段曲线与按方程式描出的曲线不能完全吻合。这表明范德瓦尔方程不够完善之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汽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2.简单可压缩系统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和比容之间有确定的关系,可表示为: F (P ,V ,T )= 0

水泥熟料形成热的计算方法

水泥熟料形成热的计算方法 熟料形成热的计算方法很多,有理论计算方法,也有经验公式计算方法。 现介绍我国《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中所采用的方法。首先是按照熟料成分、煤灰成分与煤灰掺入量直接计算出煅烧1kg 熟料的干物料消耗量, 然后再计算形成lkg 熟料的理论热消耗量。 若采用普通原料(石灰石、粘土、铁粉)配料,以煤粉为燃料,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计算基准,一般物料取1kg 熟料,温度取0℃,并给出如下已知数据:(1)熟料的化学成分;(2)煤的工业分析及煤灰的化学成分*(*若采用矿渣或粉煤灰配料还应给出矿渣或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及配比);(3)熟料单位煤耗,对于设计计算要根据生产条件确定,对于热工标定计算通过测定而得。 (一)生成lkg 熟料干物料消耗量的计算 1.煤灰的掺入量 A m =1 100 r ar m A α (1-1) 式中 A m ──生成lkg 熟料,煤灰的掺入量(kg /kg-ck); r m —每熟料的耗煤量(kg /kg-ck) A ar ──煤灰分的应用基含量(%) α── 煤灰掺入的百分比(%)。 2.生料中碳酸钙的消耗量 CaO CaCO A A K r CaCO M M m CaO CaO m 33 100? -= (1-2)ar 式中 m r CaCO3,──生成lkg 熟料碳酸钙的消耗量(kg /kg —ck); CaO k ──熟料中氧化钙的含量(%); CaO A ──煤灰中氧化钙的含量(%); M caCO3、M CaO ──分别为碳酸钙、氧化钙的分子量; A m ──同(1-1)式

3.生料中碳酸镁的消耗量 m r MgCO3= MgO MgCO A A K M M m MgO MgO 3 100? - (1-3) 式中 m r MgCO3──生成lkg 熟料碳酸镁的消耗量(kg /kg —ck) MgO A ──煤灰中氧化镁的含量(%); MgO K ──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 M MgCO3、M MgO ──分别为碳酸镁、氧化镁的分子量; A m ──同(1-1)式。 4.生料中高岭土的消耗量 2 2H AS r m =3 2221003232O Al H AS A A K M M m O Al O Al ? - (1-4) 式中 22H AS r m ——生料中高岭土的含量(kg /kg —ck); Al 2O 3k ──熟料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 Al 2O 3A ──煤灰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 22H AS M 32O Al M ──分别为高岭土和三氧化二铝的分子量; A m ──同(1-1)式。 5.生料中CO 2的消耗量 2 CO r m =3 23 CaCO CO CaCO r M M m +3 23 MgCO CO MgCO r M M m (1-5) 式中 2CO r m ──生成lkg 熟料CO :的消耗量(kg /kg —ck); 3MgCO r m 3CaCO r m ──同(1-3)、(1-2)式 2CO M 3CaCO M ──二氧化碳的分子量; 3MgCO M 3CaCO M ──分别为碳酸镁及碳酸钙的分子量。 6.生料中化合水的消耗量 2 222 222H AS O H H AS O H r M M m m = (1-6) 式中 O H r m 2──生料中化合水的含量(kg /kg —ck);

热电偶的制作和标定

热电偶的制作和标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热电偶测温原理。 2、了解自制专用热电偶的制作方法。 3、了解热电偶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温差热电偶(简称热电偶)是目前接触式测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温度传感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宽、精确度高、热惯性小、输出为电信号便于远传或信号转换等优点。此外,它不仅可用于测量各种流体的温度而且还可用于快速及动态温度的测量。热电偶工作原理如下: 1、温差电势:温差电势是由于导体或半导体两端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电动势。由于导体两端温度不同,则两端电子的能量也不同。温度越高电子能量越大,能量较大的电子会向能量较小的电子处跑,这就会形成一个由高温端向低温端的静电场。静电场又阻止电子继续向低温端迁移,最后达到一动平衡状态。温差电势的方向是由低温端向高温端,数值与两端温差大小有关。 2、接触电势: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A 和B 相互接触时,由于其内部电子密度不同,因此从导体A 向导体B 扩散的电子数,要比从导体B 向导体A 扩散的电子数多,结果导体A 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导体B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这样,在导体A 、B 的接触面上形成一电位差。这一电位差一旦形成就对扩散起阻止作用,最后达到某种动平衡状态。平衡后的这一电位差即称为接触电势,其数值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性质和接触点的温度。 由上可知,热电偶具有下述特点: (1)热电偶回路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组成电偶的导体材料及两端温度有关,而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2)只有用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才能组成热电偶,相同材料不会产生热电势。 (3)只有当热电偶两端正温度不同,热电偶的两根材料不同时才能有热电势产生。 (4)材料确定后,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有关。 为简化热电偶测量系统,热电偶冷端不采用冰瓶,而将其置于室温中,室温t f 用水银温度计较准确地测得。热电偶热端则设置在管式电炉中。这时测得的热电势不能直接从分度表查取热端炉内的温度,而应该根据下式,先计算出热端温度相对于冷端温度为0℃时的热电势值E(t,0)。 )0,(),()0,(f f t E t t E t E += 式中,),(f t t E ——表示热端为t ℃,冷端为t f ℃时的热电势,即实测值;)0,(f t E 表示热端为t f ℃,冷端为0℃时该对热电偶的热电势。该值可 根据t f 从指导书附表中查得。然后用)0,(t E 从分度表中查得热端温度t 。如图表示出上述确

日产2500t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包装课程设计

日产2500t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包装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是以设计日产2500t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重点车间:水泥包装)为任务。介绍了目前水泥工业生产技术的状况,及整个生产线设计过程。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 本设计采用的生产方法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设计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硅酸盐水泥。本设计经过了全厂布局、窑的选型、物料平衡计算、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及主机选型、物料的储存和均化、重点车间设计等步骤。整个设计过程中,在主要工艺参数选择和配料方案选择的基础上通过配料计算、全厂物料平衡等计算,进行了全厂的总体设计,完成了主机设备的选型及主机平衡计算等内容。设计中,严格遵守国家的环境保护规范,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先进收尘设备,极大减少了粉尘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在选定包装车间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立磨系统的通风量平衡计算进行了车间的工艺流程设计及附属设备的选型,完成该车间工艺布置图的绘制等工作。 关键词:水泥包装车间工艺设计选型布置 I

ABSTRACT Its mission is to design a production line,which can produce2,500 tons clinker per day (key workshop:cement pack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ement industry production technology,and the design process of whole production line. Advanced technology,reasonable economy and safe applying are the guidelines of the design. This design uses the NSP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as its production method,to design producing the Portland cement which has the largest market demand. This design goes through all the steps,such as the plant layout,kiln type selection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each workshop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and material host selection,storage and homogenization,key workshop design and so on. Within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on the basis of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ingredients scheme selection,is to complete the ingredients calculation,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whole factory,so that it could accomplish the host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host equilibrium calculation,etc. We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to use the advanced collecting dust equipment as much as possible,this substantially reduce emissions of the dust and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Finally,on the basis of selection the process flow of cement packing workshop to go through the ventilation rate balance computing raw mill system of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and accessory equipment selection,to complete the workshop layout drawing of the process. Keywords:cement,cement packing,technological design,selection II

对高原2000t_d生产线的热工检测与分析剖析

对高原2000t/d生产线的检测与分析 章诚1,石晓慧2,钟源2 (1.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51 2安徽省化工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51)摘要:基于高原某2000t/d生产线的热工标定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并与其他不同地区的生产线进行了比较,对生产线主机设备运行现状及熟料烧成热主要支出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热工标定;设备运行;热耗 该生产线地处3700m处,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泥生产线。为了全面系统地考察和评价此2000t/d生产线,充分了解生产线的实际运作情况,为今后的节能增产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水泥能效环保评价检验测试中心应邀对该生产线进行测试。 1.主机配置及测试方法 该线主机配置见表1,标定期间现场生产情况稳定,原材料成分及系统参数变化较小。测试期间该线的气象环境见表2,测试及数据整理计算依据GB16780-2007《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JC/T733-2007《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试方法》、JC/T730-2007《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B4915-2004《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 表1 主机配置 受地球重力作用,大气的分子密度随海拔高度而变化,高度愈高,空气密度愈低,大气压力就愈小。该生产线海拔约为3700m,对应的基本环境参数如表2所述,由于空气比热及密度等以容积为单位来表示时将有较大变化,修正后的标况空气比热及密度略有降低。

表2 测试期间天气情况 2.原燃材料及熟料成分分析 标定期间入窑生料、出篦冷机熟料的化学成分及入窑煤粉的工业分析分别见表3和表4。 表3 生料和熟料及飞灰的化学成分 由表3 和表4 可以看出,生料中的SO3的含量较低;熟料饱和比略低(0.871),硅率(2.61)、铝率(1.38)均中等;煤粉的挥发份较高,发热量较高。使用的煤粉高发热量、高挥发分、高固定碳,分析基水分含量较低,煤质良好。 3.标定结果及分析 1)系统总体性能 该线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设计产量的生产线实际标定结果的对比见表5。 表5 标定结果对比

热电偶定标实验

图7-1 热电偶结构图 热电偶定标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2.学会对热电偶定标; 3.应用热电偶测温。 二、实验仪器 灵敏数字电压表,保温杯,电加热罐,温度计等 三、实验原理 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如图7-1所示),如果在两个接头端存在温度差,则回路中就会产生电 流。这种现象就称为温差电现象,这两种不同 金属组成的电路称为热电偶。产生电流的电动 势称为温差电动势。温差电动势的产生机制, 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多讲。但从实用的角度出 发,热电偶的一些特点和性质我们却是应该掌 握的: 1.一般来说,任意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回路都可以构成一对热电偶。只要两个接头端有 温度差,回路中就有温差电动势,进而会产生温 差电流。(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把非电量的温度转化为可以用仪表检测的电学量。) 2.各种不同的热电偶都有其特定的温差电动势的变化曲线。换言之,只要确定了组成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则其温差电动势的变化规律就是一定的,与热电偶的体积、导线长短等因素无关。(由于有这一特点,实际应用时热电偶的测温探头就可以做得很小,因而探头的热容量也就很小,测温就非常灵敏。) 3.由于各种不同热电偶的温度特性不同,故不同的热电偶有其不同的适用温度范围。根据不同的测温环境,使用者可以查找有关资料,选择合适的热电偶进行测温。 4.一对热电偶所产生的温差电动势一般都很小,只有零点几至数十毫伏。须用很灵敏的检流装置才能检验出来。但若把大量的热电偶串联起来,组成温差电堆,其产生的温差电动势和温差电流就有明显的实用价值。特别是用某些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热电偶,有些地方已把它用来制成热转换效率较高的温差电堆发电装置。

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

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 工艺操作说明书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九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生料制备系统………………………………………………3-58 第一节工艺概述 第二节系统正常生产操作 第三节系统故障停车和紧急停车操作 第四节试生产及生产中注意事项 第二章熟料烧成系统………………………………………………59-106 第一节工艺概述 第二节系统正常生产操作 第三节系统故障停车和紧急停车操作 第四节试生产及生产中注意事项 第三章煤粉制备系统……………………………………………107-127 第一节工艺概述 第二节自动化操纵及检测 第三节生产设备启动前的预备工作 第四节设备的启动、停车操作顺序 第五节试生产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水泥制成系统……………………………………………128-177 第一节工艺概述 第二节系统正常生产操作 第三节系统故障停车和紧急停车操作 第四节试生产及生产中注意事项

前言 本工艺操作说明书是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为XXX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生产调试编制的,仅适用新嘉南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本说明书共一册:分生料制备系统操作说明、熟料烧成系统操作说明、煤粉制备系统操作说明及水泥制成系统操作说明。 生料制备系统包括:10石灰石破裂及输送、11石灰石预均化及输送、13砂岩破裂及输送、16辅助原料预均化及输送、19原料配料及输送、21、22生料粉磨、窑磨废气处理、23生料均化及窑尾喂料(库顶进料部分)。 熟料烧成系统包括:23生料均化及入窑喂料(库底入窑喂料部分)、24窑尾、25窑中、26熟料冷却、27煤粉制备(煤粉计量及输送部分)、28熟料储存及输送(库顶进料部分)。 煤粉制备系统包括:17原煤堆棚及输送、18原煤预均化及输送、27煤粉制备。 水泥制成系统包括:28熟料储存及输送(库底) 、31石膏破裂、32粉煤灰库、33水泥配料、34水泥粉磨、35水泥储存及散装、36水泥包装及成品库。 操作人员应对系统内要紧设备、工艺流程了解清晰,并能依照流程原理,来判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本操作说明书的内容,仅限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工艺操作的差不多事项。为了保证顺利生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操作人员在必须把握操作说明书内容的基础上,应了解每台设备的性能及其正确使用,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解决显现的各类问题。 本操作说明书中关于操纵回路及操纵点参数内容,仅供参考,最终以DCS说明书内容为准。 编制本操作说明书的差不多依据是各类设计文件,同时结合以往生产调试中的体会。部分生产参数要等试生产时,依照本厂的实际情形确定。

水泥回转窑用煤标准

水泥回转窑用煤标准 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泥厂回转窑(直径等于或大于2.5m)烧成用煤,可作为水泥厂及有关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设计等的依据,亦可作为矿区煤炭资源用途评价,制定煤炭开发加工利用规划的依据。 1.技术要求 A.煤炭类别 a.一般用煤类别: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 b.对具备运入多种煤搭配使用的地区,也可搭配使用:无烟煤、瘦煤、贫瘦煤、贫煤、长焰煤和褐煤等煤类。 c.不能从外地运入其他煤炭的地区经试验合用时,也可单独使用贫煤、贫瘦煤、瘦煤、长焰煤、褐煤等煤类。 B.粒度:粉煤0~6mm、0~25mm,混煤0~50mm,粒煤6~13mm。 注:粉煤、末煤、混煤、粒煤数量不足时,可用原煤、洗煤或其他粒度的煤。 C.灰分(A g):小于27%。 D.挥发分(V r):大于25%。 E.发热量(Q y DW):大于21MJ/kg(大于5 000kcal/kg)。 F.全硫(S g Q):小于3%。

注:对全硫(S g Q)有特殊要求的窑外分解窑和悬浮预热器窑,可根据用户要求,另行商定。 G.如用煤的灰分、挥发分、发热量、全硫达不到本标准1.3、1.4、1.5、1.6的规定时,可采取配煤措施 2.煤的采样和制样 按GB475-1983《商品煤样采取方法》和GB474-1983《煤样的制备方法》进行。 3.试验方法 A.煤类按GB5751?986《中国煤炭分类》划分。 B.煤的粒度按GB189?63《煤炭粒度分级》划分。 C.煤的灰分(A g)、挥发分(V r)按GB212-1977《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 D.煤的发热量(Q y DW)按GB213-979《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测定。 E.煤的全硫(S g Q)按GB214-983《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测定。

余热发电计算依据

回复重庆金江潘总3.31日传真内容 1.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1#生产线(2500t/d熟料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节能量测算的依据:根据热工标定报告以及对目前生产线热平衡计算和生产线窑尾原料磨需要烘干的温度。可以利用废热的基础数据为:窑头可以利用的废热:90000Nm3/h,温度380℃ 窑尾可以利用的废热:185000Nm3/h,温度335℃,水泥工艺要求废热温度降到230℃左右,满足生料磨烘干的需要。 2#生产线(5000t/d熟料生产线)正在建设,节能量测量的依据:这条生产线烧成系统是我院提供的窑尾预热器和窑头冷却机,参照我院已经投产的十几条投产的5000t/d熟料生产线基础数据,以及对当地原煤和生料的分析以及理论计算。可以利用废热的基础数据为: 窑头可以利用的废热:200000Nm3/h,温度380℃ 窑尾可以利用的废热:340000Nm3/h,温度330℃,水泥工艺要求废热温度降到230℃左右,满足生料磨烘干的需要。 2.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1)在窑头设置AQC余热锅炉回收窑头冷却机90000Nm3/h(标况)废气余热,生产1.18MPa-360℃过热蒸汽8.3t/h,废气温度由380℃降至105℃。可以利用的废热资源有3311X104kJ/h。

(2)在窑尾设置SP余热锅炉回收窑尾预热器185000Nm3/h(标况)废气余热,生产1.18MPa-310℃过热蒸汽13.04t/h,废气温度由335℃降至230℃。可以利用的废热资源有3083X104kJ/h。 5000t/d熟料线废气余热条件为: (1)在窑头设置AQC余热锅炉回收窑头冷却机220000Nm3/h(标况)废气余热,生产1.18MPa-360℃过热蒸汽18.44t/h,废气温度由380℃降至119℃。可以利用的废热资源有6989X104kJ/h。 (2)在窑尾设置SP余热锅炉回收窑尾预热器340000Nm3/h(标况)废气余热,生产1.18MPa-310℃过热蒸汽22.81t/h,废气温度由330℃降至230℃。可以利用的废热资源有5390X104kJ/h。 两条熟料生产线回收热量18773X104kJ/h,以上回收热量经发电系统转换的平均电量为10980kW。 测算公式:利用废热资源量 = 废气流量×(锅炉进口废气焓值-锅炉出口焓值) 计算过程以及相关系数选取:

热工实验报告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课程名称课程号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 实验一. 金属泊式应片:直流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一:实验目的: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比较它们的测量结果。 二:实验所需单元: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F/V(频率/电压)表。 三:实验注意事项: (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并不存在。 (2)在更换应变片时应关闭电源。 (3)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电压表过载,应将量程扩大。 (4)接入全桥时,请注意区别各应变片的工作状态,桥路原则是:对臂同性,邻臂异性。 (5)直流电源不可随意加大,以免损坏应变片。 四:实验步骤: (1)直流电源旋在±2V档。F/V表置于2V,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 (2)观察梁上的应变片,转动测微头,使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接通总电源及副电源。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大。 (3)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是用导线将放大器正负输入端与地连接起来,输出端接至F/V表输入端,调整差动放大器上的调零旋钮,使表头指示为零。 (4)根据图1的电路,利用电桥单元上的接线和调零网络连接好测量电路。图中r及w1为调平衡网络,先将R4设置为工作片。 (5)直流电源打到±4V,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为零(电桥调零)。 (6)测微头调整在整刻度(0mm)位置,开始读取数据。 ( 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个应变片,形成半桥电路, (8)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换为与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课程名称课程号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 (9)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R2两个电阻换成另外两个应变片,接成一个直流全桥, (10)观察正反行程的测量结果,解释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原因。 (11)在同一坐标上描绘出X—V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 思考题 1.根据X—V曲线,计算三种接法的灵敏度K=?V/?X,说明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根据X—V曲线,描述应变片的线性度好坏。 3.如果相对应变片的电阻相差很大会造成什么结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法? 4.如果连接全桥时应变片的方向接反会是什么结果,为什么? 成绩指导教师日期

热电偶测量误差分析(精)

热电偶测量误差分析 一、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连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就构成热电偶。如图1所示。温度t端为感温端称为测量端,温度t0端为连接仪表端称为参比端或冷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t和t0之间存在温差时,就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EAB(t,t0),因而在回路中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这个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热电势的大小与t和t0之差的大小有关.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材料已知时,由热电偶回路热电势的分布理论知热电偶两端的热电势差可以用下式表示:EAB(t,t0)=EAB(t)-EAB(t0) 式中 EAB(t,t0)-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温度为t时工作端的热电势; EAB(t0)-温度为t0时冷端的热电势。 从上式可看出!当工作端的被测介质温度发生变化时,热电势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只要测出EAB(t,t0)和知道EAB(t0)就可得到EAB(t),将热电势送入显示仪表进行指示或记录,或送入微机进行处理,即可获得测量端温度t值。 要真正了解热电偶的应用则不得不提到热电偶回路的几条重要性质: 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质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材料长度方向各处温度如何分布,回路中均不产生热电势。这条规律要求组成热电偶的两种材料必须各自都是均质的,否则会由于沿热电偶长度方向存在温度梯度而产生附加电势,从而因热电偶材料不均引入误差。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插入第三种(或多种)均质材料,只要所插入的材料两端连接点温度相同,则所插入的第三种材料不影响原回路的热电势。这条定律表明在热电偶回路中可拉入测量热电势的仪表,只要仪表处于稳定的环境温度即可。同时还表明热电偶的接点不仅可经焊接而成,也可以借用均质等温的导体加以连接。 中间温度定律: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回路,其接点温度分别为t和to时的热电势EAB(t,to)等于热电偶在连接点温度为(t,tn)和(tn,to)时相应的热电势EAB(t,tn)和EAB(tn,to)的代数和,其中tn为中间温度。该定律说明当热电偶参比端温度不为0℃时,只要能测得热电势EAB (t,to),且to已知,仍可以采用热电偶分度表求得被测温度t值。 连接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如果热电偶的电极材料A和B分别与连接导线A1和B1相连接(如下图所示),各有关接点温度为t,tn和to,那么回路的总热电势等于热电偶两端处于t和tn温度条件下的热电势EAB(t,tn)与连接导线A1和B1两端处于tn和to温度条件的热电势EA1B1(tn,to)的代数和。 中间温度定律和连接导体定律是工业热电偶测温中应用补偿导线的理论依据。 二、各种误差引起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2.1 热电偶热电特性不稳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