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2.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B.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C.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3.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

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4.对人性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这说明他倡导()

A.发明本心 B.知行合一 C.礼法并施 D.重义轻利

5.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6.伊恩·莫里斯在《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中写道:“雅典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

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六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作者强调()

A.发挥公民大会的监督职能 B.提高公民参政议政意识

C.公民大会成为僭主的台阶 D.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7.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

A.虔诚的信仰 B.教会的仪式 C.真诚的善行 D.神父的指引

8.“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它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之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的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社会契约 D.自由平等

9.一般认为,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对专制,确立民主制度,但研究近代史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专制王权“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航海条例》的颁布

C.代议制的确立 D.英国工业革命

10.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

11.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

A.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 B.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

C.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D.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12.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和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13.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 B.国王“统而不治”是妥协的结果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14.“…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下列对“旧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旧制度”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

B.“旧制度”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C.“旧制度”保障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D.“旧制度”下国王最终“统而不治”

15.“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判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C.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16.学者龙太江在《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中指出: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对美国宪政发展表现出的政治妥协理解错误的是()

A.两党相互制衡的宪法规定体现了政治体制的妥协

B.参众两院议员席位的分配体现了多元利益的妥协

C.人民权益的保障体现了宪政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妥协

D.政治妥协有利于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7.“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麦迪逊提出这种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全民民主 B.实现权力制衡 C.改革邦联政治 D.强调地方自主18.《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19.有学者认为:“这个初时不受欢迎的意外诞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现在博得了绝大多数法国人民的忠诚。……共和主义向来都是最好斗的革命运动之一,如今在法国却已经显示出与秩序、法律、议会政府和经济繁荣的和谐性,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

这反映出()

A.民心的导向说明共和政体已经巩固

B.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C.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D.共和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0.俾斯麦设想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1871年帝国宪法加以定型,最终形成德意志新体制。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C.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21.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宪法,其中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是用议会粉饰的封建君主专制 B.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

C.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第II卷(非选择题)

22.(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他们以自由主义为自己获得它指望得到的那些利益和那种控制的特殊纲领。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象后来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在前后两种情形下,领导者都缺乏获取胜利所必须的人数优势、组织和成熟度。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一九零五年十月二十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革命中是如何贯彻自由主义学说的,

并简要评述之。(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指出其实践效果,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中英两国社会革命均告失败的共同原因。(13分)

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学家钱乘旦在谈及现代化的进程时提到:除立新派和守旧派外,存在第三种立场。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是企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的一种解决方法。它是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过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其实质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抗拒现代化的实质。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根据材料并结合近现代史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对材料中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其他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

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宋朝及明清时期南方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体现的是经济重心南移,并没有提到大运河在南北经济交往中的作用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东北”等关键词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南方某些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业发达,“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反映了南方“江浙闽粤”商品经济发达和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粮食作物的种植,正体现了经济多样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长途贩运问题,而且长途贩运兴起于汉朝,故C项错误;南宋时期中国经济中心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限制各……规模”得出宋代未放弃朝贡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海外贸易征税,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整经济政策和官商分利,故C项错误;宋朝一方面限制朝贡贸易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海外民间贸易,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推动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发明本心,与材料中“荀子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与材料中“荀子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礼义……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表明礼法并施,故C项正确;材料中讲“礼义”,但没有涉及义利,故D项错误。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处也有理,故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B项正确;科学实验起源于近代西方,材料中没有倡导科学实验,故C项错误;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验的总结,故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公民大会的监督职能,与材料中“阻止……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相符,故A项正确;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与材料中“雅典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不符,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成为僭主的台阶与材料中“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如马丁路德改革强调只需虔诚的信仰,就能获得灵魂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是简化宗教仪式,所以不符合材料中的控制,故B 项错误;真诚的善行并非新型控制形式,故C项错误;神父的指引亦看不出新型控制,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放弃其自然自由……”“……同其它人协议……”“谋……彼此之间……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此为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指人生来是平等、自由的,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指国家代表人民的利益去行使权力,一切为了人民,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C项正确;自由平等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因为较早确立专制王权从而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额条件,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现代化的出现,故A项正确;《航海条例》是在克伦威尔执政时期颁布的,而这一时期英国并未建立专制王权,故B项错误;代议制是在王权衰微的形式下确立的,故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德国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代议制不完善,有着浓厚的专制色彩,现代化领导力量“错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故B项正确;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只是其政治体制落后的表现,不够全面反映材料,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材料看不出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故A项错误;据材料“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可知,材料未体现两国的合作,故B项错误;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考察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与资本的再生、管理的科学性无关,故C项错误;随着19世纪下半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与技术的迅速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欧美大型工业公司纷纷创立实验室投资研发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故D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和完善这种遗产”反映了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并有所完善,故A项正确;美国联邦政府具有独立性,政府、国会、法院相互制约,英国的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美国的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

责,故C项错误;英国内阁权力的膨胀不是通过宪法加强,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从“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可知“光荣革命”完成了革命任务,不是倒退,故A项错误;从“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可知妥协的结果是王权接受限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内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没有实权,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了主权由君主向议会转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旧制度”确立了商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旧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从而保障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成为“虚君”没有实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5.【答案】A 【解析】按照材料意思,在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一片汪洋”“独辟蹊径”表明是最早的一个,故A项正确;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不符合“欧洲”“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全新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法国的议会共和制在1875年正式确立,此时的欧洲已经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年代,不再是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的时代,故C项错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既不是发生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加强的年代,也不是全新的政治体制,故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因为当初制定宪法的开国元勋们几乎一致视党争为洪水猛兽,对政党政治不屑一顾,乃至深恶痛绝,作为美国现代政治重要元素的政党制度,在美国宪法中没有丝毫表述,故A项正确;众议院是根据公民人数组成的,众议员代表着选民的利益,人口多的州众议员也多,参议院是来自各州的,每州两人,总数一百人,参议员代表着各州的利益,故B项错误;美国宪政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妥协是以保障民主为根本出发点的,人民权益的保障是其必然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从材料所述三个观点来看,政治妥协保证了美国的宪政民主从机制层面得到了落实,故D项错误。17.【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故B 项正确;根据题意可以看出是在立法权上设立另一个机构限制众议院的权力,改革邦联政治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是为克服邦联制的弊端而设,邦联制的主要弊端即是地方自主权太大,故D项错误。

18.【答案】A 【解析】从“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等字眼,可联系法国经历“君

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的政治体制的变迁,“付出极大代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故A项正确;坚实基础一般从经济基础或群众基础考虑,材料没涉及,故B项错误;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都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不涉及信仰的坚定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反映不出长期性的特点,故D项错误。

19.【答案】C 【解析】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故A项错误;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材料没有反映出“法律上得以确立”,故B项错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与“显示出与秩序、法律、议会政府和经济繁荣的和谐性,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相符,故C项正确;“初时不受欢迎的意外诞生的(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 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共和主义”是偷换概念,如罗马共和国

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专制与民主是两种不能融合的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表明相比普鲁士而言,统一后德国的专制色彩会淡化,故B项错误;“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表明新体制是适应国情的,故C项正确;由于政治上容克地主的存在,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全面保障,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普鲁士所确立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故B项正确;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中君主权力过大,具有半专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

材料中“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说明君主拥有实权,故D项错误。

22.【答案】(1)贯彻:“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通过《权利法案》等一系列立法,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答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可酌情给分)初步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公民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形成。(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 分共6分)

评述:英国在自由主义旗帜下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英国革命主要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公民权受到财产条件的限制,自由和民主远未惠及下层民众。(6分)

(2)主张:吸取欧美革命的教训,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3分)

效果:政治革命取得一定成果,如推翻满清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领布《临时约法》等;

但社会革命无从实现。(4分)

原因:中英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铲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可能允许实现广泛的社会革命;下层民众还没有成熟的领导力量和理论指导,远未觉醒。(6分)

【解析】(1)第一小问贯彻,根据材料一“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可知,“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指通过“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指英国两党政治雏形开始出现;根据材料一“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一定程度上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小问评述,对英国自由主义应一分为二看待。积极方面,通过对自由主义的贯彻,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限制了封建王权,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消极方面,它主要维护了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未实现普通公民阶层的自由与民主。

(2)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二“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

能使之遽去”可知,孙中山敏锐地发现了欧美社会问题,欲规避类似问题在中国的出现;

根据材料二“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知,孙中山倡导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第二小问效果,根据所学,在政治革命方面,孙中山通过辛亥革命取得一定的成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推翻清政府统治。在社会革命方面,民生主义并未能实施;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领导者都缺乏获取胜利所必须的人数优势、组织和成熟度”可知,当时民众的觉悟、领导、成熟度都远未达到进行社会革命的条件;结合所学,当时中英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依旧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实现社会的转型。23.【答案】评分说明: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根据材料得出材料的基本观点:反现代化用现代方式维护传统,用现代化形式反对

现代化的实质。解答此题首先给出基本观点,包括三类:赞同、反对、部分赞同部分反对。第一种观点:赞同材料观点。可以洋务运动为例,“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促使洋务运动借助西方先进技术以达“自强”“求富”的目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是为用现代化手段维护传统价值观念;此外西方先进技术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无非是附着在封建制度表面的东西,而非根本,以其维护传统的结果是为以现代化手段反对现代化(可以洋务运动的代表企业为例,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种观点:反对材料观点。同样以洋务运动为例,前半截论述与之相同,不过可举例表明洋务运动客观推动近代化,与其主观意愿违背,即为以反现代化观念推动现代化。第三类观点可综合前两类观点进行论述。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一次月考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选择题(30×2) 1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国家渐成雏形,其标志有() ①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 ②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贵族和平民 ③阿提卡地区部落的形成④公民陪审法庭的设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 ①平民②奴隶⑧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 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贵族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平民 4.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竞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5.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力 6.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是 ①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 ②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③使下层平民获得一定的公民权利 ④彻底消灭了氏族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7.在梭伦改革中能体现其倾向于平民的措施是 ①颁布"解负令" ②发展工商业 ③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陪审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选修2-2第一、二、三章)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3.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 有关,如果当)(+∈=N k k n 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1+=k n 时命题也成立. 现已知当7=n 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 ) A .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 B .当n=6时该命题成立 C .当n=8时该命题不成立 D .当n=8时该命题成立 4. 与直线042=+-y x 平行且与抛物线2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D ) A. 032=+-y x B. 032=--y x C. 012=+-y x D. 012=--y x 5. 下列求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B) A.(x +x 1)′=1+ 2 1x B. (log 2x )′= 2 ln 1x C. (3x )′=3x log 3e D. (x 2cos x )′= -2x sin x 6. 曲线5 5 1x y = 上点M 处的切线与直线x y -=3垂直,则切线方程为( D ) A. 0455=--y x B. 0455=-+y x C. 0455=-+y x 或0455=++y x D. 0455=--y x 或0455=+-y x

8. 函数)4 3(sin 3π + =x y 的导数为 ( B ) A. )4 3cos()4 3(sin 32π π + +x x B. )4 3cos()4 3(sin 92 π π + + x x C. )4 3(sin 92π + x D. )4 3cos()4 3(sin 92 π π + + -x x 9. 使函数13)(23+-=x x x f 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D A .()+∞,2 B . ()2,∞- C . ()0,∞- D . ()2,0 10. 若函数)(3x x a y -=的减区间为)3 3,3 3(- ,则a 的范围是 A A .0>a B .01<<-a C . 1->a D . 1<<-a 1 11. 函数223+--=x x y 的极值情况是( D ) A.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 B.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C. 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D.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 12. 三次函数当1=x 时有极大值4,当3=x 时有极小值0,且函数过原点,则此函数是(B ) A. x x x y 9623++= B. x x x y 9623+-= C. x x x y 9623--= D. x x x y 9623-+= 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3. 函数2 100x y -= ,当86≤≤-x 时的最大值为____10_______,最小值为_____6__。 14. 从1=1,1-4=-(1+2),1-4+9=1+2+3,1-4+9-16=-(1+2+3+4),…,推广到第n 个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曲线y =sin3x 在点P (3 π ,0)处切线的斜率为___3)3 ( ,3cos 3-='='π f x y ________。 16. 函数)2 2cos()2 2sin(π π +- =x x x y 的导数是 x x x y x x x x x y 4cos 24sin 2 1,4sin 2 12cos 2sin += '==。 三:简答题(共60分) 17、(15分) (1)求与曲线122 -=x y 相切且与014=++y x 垂直的切线方程。 (2) 求曲线x y cos =在点)2 1,34( -πA 处的切线方程。

浙江省高三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浙江省高三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 . 所处时代不同 B . 代表的阶级不同 C . 学术思想不同 D . 谈论的问题不同 2. (4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末)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3. (4分) (2017高三上·新乡月考)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唐朝设节度使导致地方膨胀 B . 唐朝城市管理严格规范 C . 北宋吸取教训“制其钱谷” D . 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4. (4分) (2017高三上·河南月考)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中国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有() ①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②唐朝后期,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③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安徽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 1. (2分) (2020高一上·泸县月考)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但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 . 禹 B . 启 C . 商 D . 汤 2. (2分)(2020·南宁模拟) 西周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较之商代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君统宗法化、王权专制化、封国宗亲化。下列叙述可印证“君统宗法化”的是() A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 .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D . “王后无嫡,则择立长” 3. (2分) (2020高一上·泸县月考)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 丞相制度的实行不合时宜 D .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4. (2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世卿世禄制 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 (2分)(2020·天津模拟) 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A . 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 B . 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 . 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 D . 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6. (2分)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得到玄宗认可。这反映当时() A .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B . 决策权审议权分离 C . 制度变革提高效率 D . 中枢体制发生质变 7. (2分)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 A . 契丹 B . 女真 C . 党项 D . 蒙古 8. (2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 A . 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 B . 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C . 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 D . 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9. (2分)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择题(3*25=75分) 1.标志世界历史进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时期开始的重大历史事件是C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A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 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3.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 的迫切愿望 D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 C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D.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世界大战4.俄国十月革命中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质是C A协约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B俄国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C俄国无产阶级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D.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的矛盾5.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D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6.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 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于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D 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A A 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8.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全部内涵最确切的理解应是C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者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9.一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C A.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援助B.协约国之间宰割土耳其时矛盾重重C。反帝反封建斗争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入侵国希腊军队的力量弱小 10.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的道路的原因是A A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B 各种社会制度不同 C各国经济水平不同D.各国的阶级力量不同 11.一战后,下列国家进行反英民族解放斗争的有D ①印度②朝鲜③埃及④土耳其

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 试卷(问卷) 考试范围: 试卷页数:4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5分) 1、设集合{} {},0|,065|2>=≥+-=x x T x x x S 则=T S ( ) (][)+∞,32,0. A []3,2.B (][)+∞∞-,32,. C [)+∞,3.D 2、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 61.A 43.B 109.C 12 11.D 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成绩的茎叶图,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 ) 52.A 107.B 54.C 10 9.D 4、在ABC ?中,3,6,60===∠b a A ,则ABC ?解的情况是( ) A.无解 B.有一解 C.有两解 D.不能确定 5、下表是某工厂1—4月份用电量(单位:万度)的一组数据: 月份x 1 2 3 4 用电量y 4.5 4 3 2.5 由散点图可知,用电量y 与月份x 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是a x y +-=7.0?,则=a ( ) A.10.5 B.5.25 C.5.2 D.5.15

6、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 61.A 3 1.B 41.C 21.D 7、某高中计划从全校学生中按年级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0名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其中高三有学生900人,已知高一与高二共抽取了14人,则全校学生的人数为( ) A.2400 B.2700 C.3000 D.3600 8、已知直线,,,//,γααγβγβα⊥?=?m m l l l m 满足、、与平面、则下列命题一定正确的是( ) A l m .αγ⊥⊥且 βγα//.m B 且⊥ m l m C ⊥且β//. γαβα⊥且//.D 9、设P :实数,11,>>y x y x 且满足q :实数满足2>+y x ,则p 是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已知命题,01,:200≤+∈?mx R x p 命题01,:2 >++∈?mx x R x q ,若q p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22.≤≤-m A 22.≥-≤m m B 或 2.-≤m C 2.≥m 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 ???≥≥--≤-+001042,y y x y x y x 满足约束条件,则y x z +=的最大值为( ) 3 7.A 1.B 2.C 3.D 12、数列{}n a 满足)1)((2,11211>+++==--n a a a a a n n n ,则=5a ( ) A.54 B.81 C.162 D.243 二、填空题 13、在长为2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以线段AC 为半径的圆面积小于π的概率为__________. 14、命题"052,"2 >++∈?x x R x 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是单位向量,(,b =223,()a a b ⊥+2,则a ,的夹角为__________.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 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 B.周公长子 C.微子 D.周成王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 6.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甚至控制内阁,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控制着朝中的一切大权,其爪牙遍布全国,是明代后期统治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封建社会宦官专权屡见不鲜,造成宦官参政控制政权的根本原因是( ) A.皇权至上制度 B.皇帝昏庸无能 C.监察措施不到位D.废除丞相造成的 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一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衡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8.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常发生变动,下图是元朝的行政区域图。通过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与现在的行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 答案) 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和内质网 B. 细胞膜和核糖体 C. 线粒体和中心体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2. 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B. 激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C. 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元素C、H、O D. 激素是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 3、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对两种生物细胞中的何种物质进行化学分析( ) A.糖类 B.磷脂 C.蛋白质 D.脂肪 4、将用3H标记的尿苷酸引入某类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5、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

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 4、8、4和4、8、4 B. 4、5、4和4、5、4 C. 4、5、4和4、8、4 D. 4、8、4和4、5、4 6、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7、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8. 有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2017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文综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一份考古发掘报告说:“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一个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铜像,他有一张瘦削的脸,脸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还有41个大小不一的青铜铜像,其中有一些还戴着黄金面具。其宗教活动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况判然有别”。根据这份考古报告,学者可以做怎样的合理推测? A.证明夏朝文明曾经存在 B. 宗教仪式始于周朝后期 C.古代中国文明的多元性 D. 铜像制作技术较商周高 25.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26.《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请问此一时期黄河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27.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 A.《诗》、《书》、《易》、《礼》、《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 B.《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 A.20岁、30岁B.30岁、40岁C.40岁、50岁D.50岁、60岁 2.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在一件青铜器 ——遂公簋上,刻有大禹治水传说事迹的铭文(如右图),首 句是“天命向敷土,随山浚川。”它能否证明大禹治水确有其 事() A.能,因为出土文物有证明力 B.不能,因为此物非大禹遗留 C.能,因为与传说完全吻合 D.不能,因为还缺乏相关其他证据 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心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 是() 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 5.《陈杞世家》革:“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用复求舜后……封之于陈……”周武王这样做的意图是()A.利用舜的名望,统治陈地B.拉拢商朝旧势力,分化敌人 C.论功行赏,激励手下勇敢杀敌D.培植自己的亲信 6.《国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土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一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7.先秦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发展兴盛的时代,青铜器的纹饰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对比以下两幅青铜器的纹饰,其变化反映了()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改革,其要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2、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公民权利的重大举措是() A.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B.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C.废除平民的公私债务,土地归还平民 D.建立“四百人会议” 3、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 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 7、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读图,回答下列小小题: (1)图中P为我国哪个粮食集中产地() A . 松嫩平原 B . 成都平原 C . 洞庭湖平原 D . 三江平原 (2)关于P基地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一年一熟 B . 一年两熟 C . 两年三熟 D . 一年三熟 (3)关于P基地种植的农作物,错误的是() A . 大豆 B . 长绒棉 C . 小麦 D . 甜菜 2.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地理分界线可能是() A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C . 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旱地耕作区与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D .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贫瘠 B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 . 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D . 该地农业人口多、商品率高 3. 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対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的是() A . RS B . GIS C . GPS D . 数字地球 4. 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自2018年5月3日开始持续喷发了数月,产生了大量火山灰。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火山地区地壳移动和火山灰覆盖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 . GPS RS B . RS GIS C . GIS GPS D . RS GPS (2)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绝大部分飘向() A . 西南方 B . 东南方 C . 东北方 D . 西北方 5.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

半塔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A.铁制农具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皇帝宝座 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 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A.秦末农民战争 B.唐中期安史之乱 C.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 D.清末八国联军侵华 4.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5.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判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6.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7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 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2021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卷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判断,十世可知的原因是 A. 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 B. 儒家思想逐渐成大宗 C. “礼”的传承使文明得以延续 D. 父系血缘关系得以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礼制传承的影响。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的礼仪制度,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礼”的传承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不是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两者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并未体现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早期儒家思想并未成为大宗;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不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2.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从以上材料可以知中书和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 A. 正确决策 B. 限制皇权 C. 分权制衡 D. 推翻旧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可知,唐朝设立中书和门下两省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实行,故A正确;B项表述错误,不是限制了皇权,而是加强了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

绝密★启用前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下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can't smoke at all. B.The man can smoke? C?Neither of them can smoke here? 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B.The Art Museu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