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功历史、来历

武功历史、来历

武功建县始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王莽新朝天凤二年(公元15年),改为新光县。东汉初,废入眉县。永平八年(65年),复置武功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武功郡。建德三年(574年),废郡设县。五代后晋时,置武功郡,后周改郡为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县名为武亭。元代复名武功县。1958年12月,武功县并入兴平县。1961年9月武功县制恢复。1983年10月,本县由宝鸡市改属咸阳市。
*******************************************************************************************************
现代
武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迄兴平,西邻杨凌、扶风,北接乾县,南隔渭河与周至县相望。全县共有 9镇3乡,(镇有:普集镇、苏坊镇、武功镇、游风镇、贞元镇、长宁镇、小村镇、大庄镇;乡有:代家乡、河道乡、南仁乡) 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1.2 万人。全县总面积 397.8 平方公里。境内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白、壮、蒙古、侗、傣、朝鲜、土家、锡伯、土族等11个少数民族。陇海铁路、 西宝高速公路、 西宝公路中线、北线和 107 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城区东距古城西安 70 公里,咸阳国际机场 50 公里,西距工业重镇宝鸡 80 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面积:397.8平方公里 人口:48.3万 方言:关中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029
邮政区码:712200 地理位置:渭河平原中部 别名:邰城、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 火车站:武功站 车牌代码:陕D
*****************************************************************************************************
传说
勤劳睿智的武功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特有的文化,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编写出了 “大庄不大,小村不小;游凤无凤,河道无河;南仁不在南;北营不在北。”等一系列地名民谣。这些特色各异,趣味悠长的地名文化,给这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武功不在武功,普集不在普集”这一地理民谣,令人朴朔迷离,眷恋向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由得使人想对其探个究竟。大跃进时期,武功县人委根据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认为老县城虽具有千年的辉煌历史,但因喀稷两山相夹,交通不畅,发展受阻。经报请陕西省人委同意后,于1961年将武功县党政机关从武功镇迁到今普集镇。人们用 “武功不在武功,普集不在普集。”这一民谣来叙说家乡的变迁和特点,让外界更多的人了解武功。除此之外,人

们还用不同的称谓,来区分新老县城。把去武功镇称为上县去,把去普集镇称为上站去。当时,杨陵因建有武功车站,武功农校,武功水校和武功农业科研中心而出名。普集镇则是武功县城的所在地,武功镇又是千年县城,闻名遐迩。使得好些来此上学的外地学生和外来出差人员在武功走了不少弯路。一些学生本来在杨陵下车,却错下到普集;一些人为买到普集烧鸡,竟然冤枉地从杨陵到武功镇,再到普集镇,搞了个三地一日游后,最终才买到了堪称一绝的普集烧鸡。现在,尽管杨陵从武功的行政版图上分离了出去,但是,历史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至今被两地的人们所传承着。而普集镇的前身则是普集街,两地因陇海铁路的诞生,才成了一对孪生兄弟。普集街在普集镇东南五公里处,这里是普集镇原址,因普集渭河渡口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才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年(1637)八月十四日,闯王李自成率军出山沿渭河东进,在普集渡口上岸,抢占武功县城数日,后被陕西巡抚孙传庭击败这个渡口在前16世纪就是商朝的青龙关,史书有“粮草诸物,囤积青龙”的记述。到了随大业二年(605),此处又修普济渠,曾灌溉良田百倾。清顺治三年(1645),外省居民大量迁入,人们随河而居,以至武功下原地区至今村落密集,人口密度皆为全省之最。清顺治九年(1651),普济渡口商品贸易非常活跃,山里山外人员往来十分频繁,并形成了很大规模的集市,并亲切地称此地为普济街。雍正七年 (1729),将街改镇——普济镇。乾隆十五年(1750)又更名普集镇。民国期间,当时在gm党中央政府任参议员的武功籍人士焦易堂,联系武功籍的在gm党中央任要职的王茂德、郭仰汾等人多方奔走周旋,四处筹措资金,终于使陇海铁路修筑工程艰难启动,铁路才从咸阳修至武功。并在武功境内建有东西两个火车站,一个就是建在杨陵的武功车站,一个就是今天的普集镇车站。当时,两个车站的铁路两边都临时住有修铁路的民工和修建渭惠渠的民工。普集镇的好些商家为了多赚钱,纷纷从十里之外迁往人多且有发展前景的火车站,使原本只有一里多长的普集镇街道冷清了下来,而火车站集市规模初具雏形。车站建成后,gm党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将东火车站命名为普集镇车站,将西火车站命名为武功车站,并亲笔题写了站名。从此,普集镇和普集街各叫各的名,成为一字之差的两个地名。 “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与武功县有一段不解之缘。 公元1164年,宋、金议和,称叔侄之国,武功县划给金国统治。有一天,金世宗完颜雍欣喜阅读大

唐天子李世民的书籍后,对一代唐王李世民敬仰母亲的情怀深为感动,一心一意要以李世民为楷模,崇敬他,效仿他。20多年过去了,矢志不渝对李世民的敬重。于金大定十六年(1176),决定为崇教禅院铸造一口巨钟,要求所铸铁钟的音律结构要突出武功人唤母时“妈……妈唔……”情有独钟的声韵,以此来表达对李世民嘉言懿行的怀念。这可难倒了当地的作坊铸匠。于是不惜重金,四处张榜招贤。 鄜州鄜城县(今陕北富县)阳务村六名手艺高超的铸工,闻讯后,揭下皇榜,开始铸造巨钟。铸工们通过无数次选料,在配方不断更新,在制作工艺上反复调试,终于在金明昌三年(1192)二月初一,如规按时铸造了一口高4.5米、重10吨的巨钟。钟声清脆悦耳,10公里之外都听得清楚。据说如果有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所以人称“神钟”。上面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等吉祥语。从此,崇教禅院的铁钟便以新颖奇特、震撼人心的“妈唔”之声而音闻天下。 元统三年(1335)夏季傍晚时分,黑云压城,电闪雷鸣。武功县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雷雨,碗口粗的大树连根拔起,田园毁于一旦,民房倒塌无计其数,漆水、渭河泛滥。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一场洪灾把整个崇教禅院所有家当冲得无影无踪,那巨钟从此销声匿迹。 一百余年以后,即明景泰四年(1453),武功县渭河岸边有个窦村,地处渭河与漆水河的交汇处,即漆水河水一泻千里,滔滔不绝地直奔渭河。相传邻村有一女子,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与窦村一穷苦男子。二人相濡以沫,形影不离,感情甚笃。可婚后不久,男子暴病身亡,这名少妇哭得死去活来。她的娘家人劝其改嫁再婚,但她说什么也不改变自己的态度,一心恪守妇道,誓不改嫁,从一而终,立志为丈夫守节。她的贞节为人感叹,县衙里的官员知道后,大加赞誉她的贞洁。从此,窦村改名为节妇村,后来,该村改名立节村。 有一天,这名女寡妇在渭河边洗衣、捣衣时,听到水中传出嗡嗡之声,便觉得奇怪,回家给村里人一说,大家都来试听,认为真实无误。为了弄个明白,全村人自觉拿来农具进行挖掘,结果挖出了一口巨钟。 武功巨钟挖出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被西安府重修荐福寺(小雁塔)的官员得知,那里正有“无钟不成寺”的难处,于是下令,以300枚麻钱收购,将巨钟于景泰四年(1456)运到了长安。从此,崇教禅院的巨钟便在小雁塔安下了家。 今天,巨钟虽移至西安,但钟身下方“

陕西京兆府乾州武功县界崇教禅院”等字样,依然历历在目。距离西安70公里的武功人,也以此为荣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