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历届试题及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历届试题及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历届试题及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历届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民主观以(直接民主)为蓝本,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组成。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

3、(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4、(C.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5、英国政府一直在(A.保守党D.工党)的轮流执掌之下。

6、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8、(B.选举权C.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10.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代议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通过夺取

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

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法治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 (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

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对“公权”

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3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19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

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2、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

的(政府管制)。

3、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4、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

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复合制和(单一制)。

6、(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

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

1

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经济市场化 B.文化世俗化 C.政治文明化 D.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4.(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5.( 意大利、法国)是多党制的典型。

6.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7.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B.政治科学研究D.政治哲学研究)

8.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9.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司法诉讼)。

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冲突C.竞争)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

的决策过程。

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

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权威性; (2)支配性; (3)强制性; (4)扩张性;(5)排他性。

五、论述题(20分)

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

或伦理政治观。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4分)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

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祟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这种政治观曾经迷惑人,但最终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4分)

3.权力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

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4分)

4、管理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现

代的政治观念。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角度看,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4分)

5.决策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

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4分)

(根据学生展开论述情况酌情扣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

本质在于公正。

2、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

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3、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

上采用(普选制)。

4、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

结合和集中体现。

5、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

2

3

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6、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协商 C.伙伴关系 D.合作

)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在现代法治社会,(D.新闻舆论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3.( 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4. 1970年代以后,(新右派)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5.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6.两党制以(C.英国 D.美国)最为典型。

7.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体现了法治原则。

8.( D.理论与策略)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9.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0.根据(D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

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祛码。 (1)

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1)

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五、论述题(20分)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的执行危机;

5.对于一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3.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4.政治社团的(提供信息)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的(社会契约论)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6.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在现代社会中,(B.选举)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2.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政治 D.道德)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3.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这样的观念。

4.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政府的执行危机

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利益冲突加剧)。

5.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6.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D.参政党)。

8.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参政权)上。

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D.数据问题)。

10. 1880年美国(D.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

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

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3.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2.政治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 (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哪些内容? ( l)政治是一种具

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法治原则的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

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司法独立。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英国革命确立了(议会政治)的民主模式。

2.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

础性权利。

3.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

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6.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美国经济学家(A.哈耶克)指出,民主本来是用

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2.( A.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

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3.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

化国家兴起的(A.倡导保护生态平衡 B.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

C.倡导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态。

4.马克思主义认为(A.专制君主制)是奴隶翻和封建

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

上采用了(C.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6.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英国)。

7.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

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4

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

9.渐进一妥协式的发展道路,以(C.英国)为典型。

I0.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多党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结、兴趣和信念等等。

2.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杜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3.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说法,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2.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1)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这构成了杜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这构成了社会监督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舆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3.理想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良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2)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同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

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3)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

得以传播和沿袭。

3.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

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5.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

修己治人。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

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完善人大的选举

制度 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厘清宪法与党的

领导之间的关系)

2.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

体表述就是(A.自由经济 D.强国家)。

3.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政府 B.政党

C.利益集团

D.选民

)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

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

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5.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

制度中,(B.选举)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A.民主权C.生存权 D.自由权)

7.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

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8. 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

革B.经济干预)。

9.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10.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

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权力

5

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政党指的是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3.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2.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治色彩浓厚;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4)治理方法单一。

3.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2)支配性; (3)强制性; (4)扩张性; (5)排他性。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的执行危机;

5.对于一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2、(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3、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4、(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5、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6、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

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2.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政治哲学研究 B.政

治科学研究)

3.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

起点。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B.社会主义)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5.(A.理想主义)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

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6.( B.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

分的根本理由。

7.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完善人大的选举

制度 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厘清宪法与党的领

导之间的关系)。

8.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政治合作)的理

解。

9.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民主权 C.财产权

D.自由权)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

政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

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

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宪政指的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

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3.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

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政党具有哪些特征?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

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2.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经济市场化; (2)

文化世俗化; (3)政治文明化;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

6

开明化。

3.政治参与具有哪些特征?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与联系。

国家与政府的联系体现在: (1)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政府,国家也就不复存在; (2)国家以政府为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组织手段; (3)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2.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政府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而非国家的全部;(2)政府权力受之于国家主权,但并不等于国家主权;(3)政府的功能是国家功能的体现,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同于国家功能; (4)就其组织构成来看,国家是由统治阶级成员和非统治阶级成员共同构成的,而政府不包含非政府的其他社会成员。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3.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5.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6.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 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2.( D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3.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马克斯·韦伯).

4.一般来讲,(A.社会监督)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5.( A.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

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6.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

想主义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公共权力D人性)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

8.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

这种精神就是(A.效率精神 C.契约观念)

9.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

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

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0.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德治C.礼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

的情感卷人。

2.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

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

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法治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司法独立。

2.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

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4)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3.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游说;(2)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

导舆论;(6)非常规方式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

7

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民主观念的现代性转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D.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参政党)

3.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政府的执行危机

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利益冲突加剧)。

4.两党制以(D.美国)最为典型。

5.( C.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10.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_________公共利益______________。

1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_________人治_________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3.

霸道。

14.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___________无为而治___________。

15.宪政制度将___________选举制度________、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6.中国_______儒家______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7.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

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经济市场

化; (2)文化世俗化; (3)政治文明化;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1.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1)政治选举为

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22.政治自由主义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个人主义

原则; (2)自由原则; (3)理性原则;(4)平等原则;(5)宽容原则; (6)同意原则;

(7)宪政主义原则。

五、论述题(20分)

23.试述国家构建的法治原则。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

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司法独立。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模拟试题

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

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2、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

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

权力的分配。

7、宪法和(宪政制度)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

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8、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

期的(韩非)。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

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具体表现在(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8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2、(A、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3、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D、自治)。

4、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限任B、监督D、选举)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5、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现代化)过程。

6、善治模式的特征是(A、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B、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

C、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D、主体未必是政府,)。

7、政治权力具有(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D、强制性E、支配性)的特性。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单位化)政党的典型。

9、(D、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0、一般来讲,(A、社会监督)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11、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民主权D、自由权)。

12、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C、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13、孙中山先生是(A、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14、(B、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15、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A、提供情报的功能B、工具性功能C、意识形态的功能D、象征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16、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提出(A、有限政府D、法治政府)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1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

政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

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8、(A、法国D、阿根廷)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

的。

19、(C、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以

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以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2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使

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

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2、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

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3、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

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4、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

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民主的限度有哪些?(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

领域”为限度;(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2、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

进政治民主发展;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3、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

意义?(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4、“公权”与“私权”划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

9

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受与其他所有人一致的自由。

(3)理性原则,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所以,自由主义支持“知识精英”的原则,认为那是对天才加勤奋这一事实的认可。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这种认识使自由主义拥护民主,但它所坚持的自由原则又使它对民主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在自由主义看来,民主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的手段和制度保障。自由主义还认为,“民主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多数的无限权威”——“多数的暴政”,因此,民主政治实行多数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实行保护少数的原则。为了防止民主偏离正轨而走上专制的道路,自由主义者主张为民主设防,给民主以限制。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

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2、(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

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

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问题十分重视,

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

10

志。

5、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

6、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公共利益)的追求。

7、(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8、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1、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政府体制)的民主化改造。

2、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效率精神C、契约观念)。

3、(A、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4、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马克思主义认为,(C、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6、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D、法国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7、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制度化D、独立性)为特点。

9、在现代社会中,(B、选举)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10、人们把古希腊(A、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1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伦理政治学)。

12、(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13、(B、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14、(D、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1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经济秩序)决定政

治权力的分配。

17、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

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18、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

公民的(D、参政权)上。

19、(D、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2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

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冲突C、竞争)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

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

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

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

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那些?(1)建立政治共

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2、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中产阶级是天

生的民主派因为他们:(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

4、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什么?(1)

人民主权原则;(2)权力制约原则;(3)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

11

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8、(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宪政民主)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

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5、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

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权力制约原则B、法治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

6、“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

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新社会民主主义D、后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7、(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政府C、市场)是最为基

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9、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政治D、

道德)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10、美国政治学家(B、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

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11、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世界观的统

一,而要求(D、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政治共识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12、(B、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

基本的要素。

13、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

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撤销决定B、制止行为C、否决议案D、选举权利)等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1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

政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

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单位化)政党的典型。

16、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

人的暴政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7、(B、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

进行划分的理由。

19、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隐性价

值问题B、价值中立问题D、数据问题)。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D、参政党)。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

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

12

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3、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20分)

“善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请详述之。

答案要点:

(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

强制力量来实现;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

(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详细论述如下:

善治模式的特征:

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

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统治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关联的对象是一种二元对立式的国家与民众。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如公司治理、社区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

13

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第二部分期末综合自测题

《政治学原理》期末综合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1、儒家2、理性经济3、公共性4、村民自治5、社会管理6、宽容而理性地妥协7、协商8、“第三条道路”

1、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3、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

门(个人或机构)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是确保公民基

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5、政府职能具有两重性,即从政府职能的属性角度划

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职能。

6、()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7、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

()。

8、()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

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二、选择题1、A 2、D 3、D 4、ABC 5、

ABCD 6、ABCD 7、ACD 8、ABCD 9、ABD

10、ABCD 11、A 12、B 13、ABCD 14、

AB 15、ABC 16、A 17、A 18、D 19、D

20、ABCD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

展开。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3、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城市

B、城邦

C、法律

D、国家

4、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

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理论的诞生。

A、社会契约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自由主

5、()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6、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

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和《权利宣言》等等。

A 、《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

言》D、《人身保护法》

7、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

为标准,把政体分为()。

A、君主政体

B、共和政体

C、民主政体

D、寡头政

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

9、()可谓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意大利

14

10、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等。

A、大众传媒

B、立法机关

C、超国家机构

D、政党和议会党团

11、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所应追求的目标。

A、治理

B、民主

C、法制

D、法治

12、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13、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等。

A、司法监督

B、行政监督

C、立法监督

D、政党监督

14、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

A、代议制

B、民主制

C、法治

D、法制

15、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的意识形态。

A、倡导保护生态平衡

B、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

C、倡导保护环境

D、提倡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对待环境危机

16、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

A、现代化

B、民主化

C、法治化

D、法制化

17、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A 哈耶克

B 熊彼特

C 诺齐克

D 布坎南

18、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就指出法律与秩序的联系:“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的法律(和礼俗)的习惯”。

A、希罗多德

B、苏哥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9、宪政的核心是()。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20、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A、宽容

B、不要期望过高

C、自立

D、多元化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2、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3、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

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4、宪政: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

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

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

(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

(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2、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

么?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3、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

(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

(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4、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15

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的研究和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传统的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

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的现实主义思路。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

(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

总之,民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

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 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4. 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原理》期末综合自测题(二)

一、填空题1、用权2、马基雅维利3、权力4、

分权原则5、制度和规则6、一党居优制7、新闻舆论8、对人民的保护

1、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

所用者力也”。

2、()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

5、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

能可定位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提供(),二是弥补市场的不足,进行纠正性的干预。

6、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

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7、在现代法治社会,()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

监督的最重要的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8、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两方面的

内容。

二、选择题1、D 2、B 3、C 4、A 5、ABD

6、ABD

7、ACD

8、A

9、ABD 10、D 11、

C 12、

D 13、D 14、A 15、A 16、ABC

17、ABC 18、ABCD 19、D 20、C

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

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 法家

B 杂家

C 兵家

D 儒家

2、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 制度研究途径

B 权力研究途径

C 政策过程研究

途径 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

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本主义C精英主义D 民众主义

4、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和道德权

利。

A 法律权利

B 经济权利

C 教育权利

D 文化权利

5、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

士多德提出了()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6、当今世界,()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 法国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7、下列国家中采取两院制的有()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D 英国

8、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

()政党。

A 核心会议型

B 精英型

C 支部型

D 代表性

16

9、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 )

A 制度性团体

B 协会性团体

C 保护性团体

D 社区性团体

10、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A 政治妥协

B 政治改良

C 政治革命

D 政治改革

11、传统政治观点主要关注围绕着国家()而产生的行动与思想。

A 合法性

B 治理

C 政权

D 统治

12、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精神的结果。

A 法制

B 法治

C 民主

D 平等协商

13、参加政党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多集中在()期间。

A 游行

B 集会

C 公决

D 选举

14、()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15、一般来讲,()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16、根据阿尔蒙德的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

A 政治态度

B 政治信仰

C 政治感情

D 政治观念

17、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作为其基础。

A 机会平等

B 个人责任

C 公民和社区动员

D 自治

18、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的过程。

A 知识

B 规范C价值D 规则

19、()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20、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

A 自由

B 代议制

C 直接参与

D 间接参与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3、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

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4、寡头铁律:即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

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

(5)排他性。

2、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3、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1)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4、政治制度化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职能结构的合理化;

(2)行政执行的程序化;

(3)反馈监督机制的制度化。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规范。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法律规范秩序指具有有机性和等级性的法律规范或制度总体。这种规范秩序要求法律的完备性,即它本身包含诸种法律规范,体系的众多规范之间遵循着一定的秩序形成一个不同等级的诸规范的等级体系。即法律秩序是依次由“个别规范”、“一般规范”、“宪法”和“基本规范”所构成的等级体系。法律规范秩序是法治的前提,它要求法律规范本身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

17

一致性。法律社会秩序是法律与社会结合的产物,指由法律确立和保护的人与人相互之间有条不紊的状态,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法治是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的统一,它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1)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度。(2)有限政府。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

(3)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亦即个人的平等权,指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一切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平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等等。(2)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它要求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投票时一人一票权利,以及决策时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日益复杂,体现着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就此而言,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在古代社会,政治秩序的统一往往要求人们在某些宗教、思想意识形态、世界观等等都取得统一。而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世界观的统一,而要求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政治共识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至于其他方面,现代政治文明要求每个人尊重他人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只有妥协才有可能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那种全赢全输的零和博弈的思维,从根本上来说,是农业社会中

的思想观念,它与现代政治文明不相容的。(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一个自由的社会允许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从理论上讲,言论既然自由,那就什么话都能说,行动既然自由,那就什么都能做。但是仅仅有了自由,并不必然保证政治文明的实现。言论和行动自由并不等于可以不计后果,每一句话都会有它的后果,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政治学原理》期末综合自测题(三)

一、填空题1、国家政权2、公正3、仁政4、

联邦制5、人民主权6、制度本身

7、政治稳定8、宪政

1、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

问题,根本问题。

2、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

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3、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主张为政以德,

修己治人。

4、目前,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被制度化为()

和单一制。

5、()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

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

于管理效率,同时还关注()的效率。

7、()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

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选择题1、B 2、ABC 3、ABCD 4、ABC 5、

D 6、ABCD 7、D 8、ABCD 9、D 10、ABCD

11、ABCD 12、A 13、B 14、A 15、ABC 16、

ABC 17、ACD 18、A 19、A 20、ABD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

会时期。

A 封建

B 奴隶

C 资本主义

D 原始

2、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

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C术D 权

3、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等。

A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B 心理研究方法

C 政治系统分析

D 社会学研究方法

18

4、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A城市国家的观念 B 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 D 直接民主理论

5、()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B规范方式C 说服方式D 压力方式

6、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和居住等权利。

A 受教育权利B健康C 选择职业D 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7、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划分。

A 体系性

B 结构性

C 系统性

D 功能性

8、“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A 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 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 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 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9、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A 叔本华

B 黑格尔

C 康德

D 哈贝马斯

10、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 方针

B 意识形态

C 政策

D 理论纲领

11、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

A 合法示威抗议

B 政变

C 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12、()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 罗尔斯

B 韦伯

C 托克维尔

D 亨廷顿

13、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A 布坎南

B 罗西瑙

C 俞可平

D 韦伯

14、作为萌芽状态的选举制度产生于()社会。

A 奴隶制

B 原始

C 封建

D 资本主义

15、()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16、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等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 撤销决定

B 制止行为

C 否决议案

D 罢免权利

17、20世纪后期在西欧,“新法西斯主义”往往与()的狭隘民族主义相联系。

A 超国家主义

B 反对民族融合

C 反对全球化

D 反

对移民运动

18、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为典型。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19、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

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

A 宪政

B 法制

C 法治

D 民主

20、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

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

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3、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

力的政党制度。

4、民主化:是指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

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纵观各国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第三,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第四,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否则,不具有合法性。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不是临时的意志来进行;第五,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注意:考试答题时只须答划线部分的内容)

2、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是什么?

(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

(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

19

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

3、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

(1)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善治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2)制度效率,制度效率将两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善治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特定治理行为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某种制度的影响。

(3)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

4、民主固有的缺陷是什么?

(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此外,民主制度避免了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社会大多数人的奴役和颐指气使,却也为大多数人的盲目性和狂热性的发作留下了空间。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

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政治学原理》期末综合自测题(四)

一、填空题1、潜意识2、理性主义3、儒家4、

社会5、国家6、议会民主

7、有序性8、宽容精神

1、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和

有意识两个方面。

2、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为以后()、绝对主义和专

制主义倾向的政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

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4、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的高度一

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5、罗伯特?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

能实现()层面上的民主。

6、政党的产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7、政治秩序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稳定性

以及连续性的概念。

8、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二、选择题1、ABD 2、AB 3、AD 4、C 5、ABCD

6、AD

7、AD

8、ABCD

9、AB 10、ABC

11、AD 12、ABCD 13、C 14、D 15、D 16、

CD 17、A 18、ABCD 19、BCD 20、AB

1、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

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 联盟理论模式

B 博弈对策模式

C 制度变迁模式

D 理性选择模式

2、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D

政治法律研究

20

2017最新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答案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1、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客观题共8题(满分24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 第1题. 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第2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D)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 B. 社会 C. 公民 D. 新闻舆论 第3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 B. 社会 C. 公民 D. 新闻舆论 第4题. 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 财产权 B. 平等权 C. 自由权 D. 参政权 第5题. (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 B. 利益 C. 阶级 D. 国家 第6题. (A)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第7题. 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 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第8题. 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B、C、D)。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主观题共5题(满分76分)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 第9题. 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10题. 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电大政治学原理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答案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社会价值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3.“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奴隶__社会时期。奴隶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社会关系_5.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民众主义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6.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__霸道7.__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8.__马基雅维利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9.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马基雅维利。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_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11.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12.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13.公共权力具有_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1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15.政府以_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16.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17.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18.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19.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参政党20.中华全国总工会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21.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22.在西方,市民社会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自治城市的兴起、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23.政治秩序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 24.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统治25.政治秩序并不要求预测人们的行为,它更多地关注人们之间的_合作行为28.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用的思想。 29.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30.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3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参与。32.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33.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34.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政治文化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35.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36.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法西斯主义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37.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38.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都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阶段39.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_宽容和理性精神。40.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41.现代“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42.英国革命确立了议会政治的民主模式。43.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44.具有现代化和_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45.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1.政治学名着《政治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B 韩非) 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法 B 势 C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4.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 B C D P27 5.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 6.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国家)。 7.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A城市国家的观念 B 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 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9.(C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0.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C P73 A 说服方式 B 命令方式C奖酬方式 D 规范方式 11.()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A B C D P71 A 组织 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12.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D P116 A 叔本华 B 黑格尔 C 康德 D 哈贝马斯 13.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和居住等权利。A B C D P78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电大-政治学原理真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民主观以(直接民主)为蓝本,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 (A.个体公民B.社团C.政党D.市民社会)组成。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A.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 3、(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4、(C.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5、英国政府一直在(A.保守党 D.工党)的轮流执掌之下。 6、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8、(B.选举权 C.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10.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代议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 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 执行危机;(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 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 法治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 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 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 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3) 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 的政府。 五、论述题(20分) 1.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答:(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 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 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和“私 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 定的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19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 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 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 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2、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 能的(政府管制)。 3、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4、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 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复合制和(单一制)。 6、(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 基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 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 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是(A.经济市场化B.文化世俗化C.政治文明化D.政 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4.(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 的监督方式。 5.(意大利、法国)是多党制的典型。 6.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 基本原则。 7.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B.政治科学研究 D.政 治哲学研究) 8.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 包括(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 9.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 有(A.示威抗议B.政变C.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 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冲突 C.竞争)是区分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政治学原理》试卷A

科目编号: 座号: 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 2010 级 行政管理 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卷A 核分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1.(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2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3.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化 D 法制化 4.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5. (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 民意 B 政治思想 C 公众舆论 D 政治文化 6.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7.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 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9. ( )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 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

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0. (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 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计20分) 1.政治态度 2.治理 3.议会君主制 4.权力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 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 2.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的政治学. 3.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_. 4.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 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

电大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

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C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 德治C 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 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A 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B 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7、1880 年美国(D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柏拉图)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 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 、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法B 势C 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权力研究途径)。 15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三、名词解释 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C “皇权主和把握政治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政治学原理》(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 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A.法 B.势 C.术 D.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而展开。 A 治臣之道 B.治民之术 C.合法性 D.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A.民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2018年秋季学期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作业一:1、什么是政府? 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层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理解,对政府的含义则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确定。广义的政府包括各类国家权力机关在内,即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总和;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掌国家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对政府的狭义理解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权力进行功能性划分和限制制衡的产物,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3种基本的功能性权力,而把政府仅仅归结于行政权力。但是从国家权力运行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看,仅仅限于从行政权力的角度来界定政府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按照政府的一般性定义,政府是统治阶级承担、行使国家公共权力,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不过是公共权力的不同功能,在本质意义上这些功能是统一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因此,政府是这些权力的组织工具,实际上包含了公共权力的这些全部功能。所以我们所理解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即把政府界定为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2、现代政府应该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 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政府职能的本质上是将统治阶级意志具体化,代表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就其内容来看,政府职能主要是,第一、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第二、调整社会关系和实行社会监督,第三、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第四、管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第五、发展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第六、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防止外来威胁干涉和侵犯。政府职能具有两重性,即从政府职能的属性角度划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的直接目标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借助政府政治统治职能的履行,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压迫和制裁,因此政治统治职能又被称为政府的阶级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的直接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又被称为政府的公共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对内和对外只能两个部分,对外只能是指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外关系,对内职能主要是指维持国内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和公共服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国家的本质 3、政治权力 4、政治管理 二.判断对错:(20分,每题2分) 1、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是两个具有密切关系的概念,但政治管理突出政治性,社会管理突出社会性、自发性、自主性、自治性。()2、政治模式和政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政治模式和政治主体相互依存;政治模式制约政治主体的关系和行为;政治主体创造、维系、 变革政治模式。() 3、政治管理的作用: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维持和保证政治制度的运转; 保持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保障公民权利,发展民主政治。()4、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中,影响政治体系成 员的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5、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7、奴隶社会末期,政治逐步出现,因为这时逐渐出现了政治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首先,社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次,社会分工得到 了发展;再次,阶级出现。() 8、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公民和政党。() 9、只有发展中国家或贫困落后国家才存在着政治发展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不存在政治发展的问题。() 10、政治冷漠也是一种政治参与方式。()。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D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 集体 B 政党C民族认同D利益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D ) A 在野党B反对党C执政党 D 参政党 3.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BCD ) 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 政府的执行危机 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D利益冲突加剧 4.两党制以( D )最为典型。 A 日本 B 法国C德国 D 美国 5.( 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理想主义 6.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 柏拉图 B 西塞罗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7.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 B ),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 公开性 B 自愿 C 责任性 D 一致同意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 A 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C西塞罗D苏格拉底 10.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墨家 B 儒家 C 兵家 D 道家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1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政治设计思路。 13.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4.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1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6.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7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8.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权力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四.简答(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经济市场化(2)文化世俗化(3)政治文明化(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1.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