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试卷

政治试卷

政治试卷一

一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首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使社会和谐从理想的追求变为现实的可能;另一方面,社会和谐把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特征,体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上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上要求和促进社会和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上要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从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的协调上要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也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也是不断从理想向现实转化的长期过程。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

重要性: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1.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

2.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3.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

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有人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我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2]。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3]。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即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所指出的:“现在的改革太过依赖于官僚机构自身。官僚机构自己设计改革,自己实施改革,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左手改革右手’的局面。这样,改革往往陷入无限的既得利益的博弈,改革成了各方争取更多利益的工具。”[4]从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也确实出现了这种倾向。本来是一个好的改革动议,也常常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甚至会出现与改革出发点南辕北辙的背反现象。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5]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

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互相制约,维持权利均衡。它使国家的权力难以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互相牵制中被抵消,常常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和稳定的政策。分权与制衡是有代价的,当各方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三大机关之间相互扯皮,必然导致效率低下。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虽然处处打着维护公民权利的旗号,但在美国“金钱选举”的体制下,下层人民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因此,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在本质上不过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有本质区别。人大代表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人大会没有议会党团;不按党派分配席位;代表肩负重托,根本利益一致。西方议会议席是各政党、利益集团和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议会内部分为不同议会党团;每个党团背后有不同利益集团。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的立法、行政、司法也有必要的分工,也分设了三种机关各司其职,但他们之间不是“三权分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政、司法均从属于它。[6]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三.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内容的认识。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3)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

(4)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总而言之,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我们要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请结合实际,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我做起。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三个倡导”的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多次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1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统领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富强即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当具有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必须恪守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2.形成过程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之后,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学习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宣传“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3月,我们党又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弃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褒荣贬耻、我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3.认真践行

现在,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着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党认真探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4日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所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努力践行,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

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五.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执政成就的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表示要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开启探索新道路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开幕词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府的统一意志,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其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内部也达成了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共识。随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沿边、沿江地带和内陆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再次,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这种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逐渐加以实现的方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当前需求,又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两个阶段性的发展战略目标——“小康社会”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获得广泛认可。最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改革开放过程中,党中央始终把惩治与预防腐败置于关乎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此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特别是在查办大案要案、深挖腐败分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年里能够具有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及其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和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其中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首先,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其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错误一般是动机与效果严重背离导致的。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独立探索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视角来分析,“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发生,反映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再次,即使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就应该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最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对待所犯错误。对于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并不讳言,而是公开郑重地承认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引以为戒,体现出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风范。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之后,继续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不断追求真理,随时纠正错误,就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六.请选择“四个全面”战略中的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