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_赖溟溟

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_赖溟溟

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_赖溟溟
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_赖溟溟

收稿日期:2008-05-17

作者简介:白钦先,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赖溟溟,女,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

赖溟溟1,白钦先2

(1,2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基于1998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我国居民消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关数据,运用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不存在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通过股票市场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我国存在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长期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居民消费有协同趋势,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发展抑制居民消费支出。

关键词: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居民消费;财富效应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8-0015-04

Abstract:ThearticlecollectsdataofChineseresidents'expenditure,stockmarketandrealestatemarketfromJan.1998toOct.2007,adoptsco-integrationanalysis,errorcorrectionmodel,andGrangercausalitytest,andconductsanempiricalanalysisofwealtheffectonChineseresidents'expenditure.

Theresultshowsno

proofofsucheffectinChina,implyingthatpolicyaimedatstimulatingexpenditurethroughstockmarketcouldonlybevoid.Italsoshowsthatrealestatemarkethaswealtheffectonresidents'expenditure.

Keywords:StockMarketQ RealEstateMarketQ Residents'ExpenditureQ WealthEffect

一、引言

在2000年开始的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8年中,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攀升,居民消费稳步增长,伴随着近几年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飙升,居民持有的股票资产和房地产资产增长速度很快,并对居民消费行为构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研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对于制定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财富效应的提出和研究已超过半个世纪,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膨胀和消费强劲增长,随着各种新的计量技术的出现,国外对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已经非常深

入,以至于“理解财富效应成为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方面”(Gramlich,2002)。财富效应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以面板协整技术为代表的新计量方法的广泛应用;二是对各种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类研究;三是进行了财富效应的国别研究;四是从宏观数据扩展到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由于利用不同的数据和不同的理论及实证方法,各学者研究财富效应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J.D.Benjamin

(2004)以美国1952年1季度至2001年4季度的数据为样本,估计了美国不动产和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动产资产增长1美元能使消费增加

8美分,而金融资产增加1美元只能使消费增加2美

分,不动产的财富效应大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Ludvigsonetal.(1999)通过一个小型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美国股市财富效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消费的作用很小。Levin(1998)对Retire-mentHistorySurvey数据的分析发现,住房资产对消费基本上没有影响。

国内对于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研究较少,不够深入。李振明(2001)通过对我国股市1999年5.19行情带来的财富效应进行分析后认为,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低于0.044,居民从股市获得的收益主要用于股市再投资或投机,对消费只具有很小的影响。李学锋、徐晖(2003)对1999年至2002年的股价指数波动和居民消费支出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极其微弱。骆祚炎、刘朝晖(2004)对1992年—200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0.84%。杨新松(2006)通过对1994年—2004年居民消费支出和股票市场流动市值建立的VAR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出“股票市值与消费支出微弱负相关”和“在某些时间段只表现为居民消费对股市变化的替代效应”的结论。

现有文献中单独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很少,近两年有学者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共同引致的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李玉山、李晓嘉(2006)通过利用1990年—2003年人均居民消费额、人均拥有证券资产价值和人均拥有住房资产价值的年度数据构建了一个ECM模型,发现证券资产财富效应不显著,从短期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为负,从长期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为正。赵晓力、马辉、陈守东(2007)对1991年和1996年至2005年的季度数据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远大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魏锋(2007)以2002年2月—2005年5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是收缩的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是扩张的财富效应。

从以上综述看出,我国学者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研究还很不充分,这与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数据匮乏、口径差异较大且样本期较短,难以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有很大关系。本文采用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消费的月度数据,通过检验协整关系并建立ECM来研究三者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

二、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股票市场的财富衡量准确地应以沪深两市的A股流通市值作为代表。这是因为国内居民持有的股票基本上是A股中的流通股,所持有基金的财富也可以通过A股的流通市值间接反映出来,居民不能合法持有非流通股或低成本实现资产转换,包含非流通股市值的股票市场总值无法真实反映出居民持有的股票市场金融资产财富。各种股票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其中也包含数量权重的影响,但由于各种指数的上市公司构成不断发生变化,可比性较差,也没有全面反映出股票市场价量的全面变化。但A股流通市值是存量数据,经常表现为2阶单整,与居民消费和体现房地产市场财富的可获得的流量数据常常表现为1阶单整之间不能构成协整关系,因此,这里选取股票市场交易额来衡量股票市场财富1。

房地产市场的财富准确地应以居民所有的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来衡量,但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以售给个人的商品房销售额来代表(RE)。该变量在1月份没有统计数据,我们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拟和补充。

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代表居民消费性支出水平(HC)。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以上所有数据用CPI进行了调整。由于居民消费和房地产销售情况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对这三个变量用X12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为消除异方差影响,对以上数据均取自然对数。取对数后的居民消费、股票市场财富和房地产财富分别表示为LNHC、LNST、LNRE。

以上指标的样本区间为1998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月度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2、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首先对以上三个序列用ADF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实际消费、实际股票市场和实际房地产财富的对数值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即均为非平稳变量。三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可以确定是平稳序列,即这三个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1沪深两市A股流通市值序列和一阶差分经ADF单位根检验,在1%、5%、10%显著性水平下均表现为非平稳序列,二阶差分序列在1%、5%、10%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是平稳序列,这与杨新松(2006)、魏锋(2007)等人的结论有所不同。

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代表单位根检验方程包含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阶数;)、**分别代表10%、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最佳滞后阶数根据AIC准则确定。

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表明,虽然某些序列本身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体现了这些变量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检验实际居民消费、实际股票市场财富和实际房地产财富之间的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结果显示,居民实际消费、实际股票市场和实际房地产财富在1%显著性水平下存在1个协整向量。

表2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注: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和迹统计量的结论相同;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最大滞后期数选择为3。

三个序列的正规化协整关系写成误差修正项的形式为:

ECM=LnHC+0.0186*LnST-0.4043*LnRE-6.0065

S.t.d(0.027)(0.0269)(0.186)对协整方程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它已经是平稳序列,验证了协整关系是正确的。协整方程表明,从长期均衡看,股票市场交易量与居民实际消费呈反向变动关系,但影响很微弱,实际居民消费对股票市场交易量的长期弹性约为0.02,股票市场交易量每上升1%,实际居民消费下降约0.02%,股票市场交易对实际居民消费有某种替代作用,存在负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出现牛市时,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上升,居民减少消费,扩大股票市场的投资,反之,居民缩减所持有的股票市场资产,相应增加消费。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对实际居民消费呈正向变动关系,二者之间存在正财富效应且表现强烈,实际居民消费对商品房销售额的长期弹性约为0.4,售给个人的商品房销售额每增加1%,实际居民消费约增加0.4%,表明在考察样本期内,居民能对所购买房产财富有一个稳定的升值预期,推动了消费的扩张。

3、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存在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形式,其中长期参数反映了变量之间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的调整速度,短期参数反映了变量的短期波动对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从表3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长期均衡对短期均衡偏离的调整系数为-0.07,存在一个负反馈机制,说明误差修正项以6.8%的比例对下一个月度的居民消费变化产生影响。股票市场交易量的短期波动对实际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t值也很低,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商品房销售额与实际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商品房销售额每增长1%,实际居民消费下降1.8%,说明在短期居民购买商品房产生了对其它消费的替代效应,而并未相应产生财富效应促进消费的扩大,这与二者的长期弹性有所不同。

表3误差修正模型

注:表中括号内为t值。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确定一个变量的滞后项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变量的方程中,如果通过引入一个变量x的滞后项能够提高另一个变量y的被解释程度,则称x是y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Cause)。表4列出了不同滞后期的检验结果,表中数值为接受零假设的概率。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在滞后10期以内实际居民消费都是实际居民房地产财富的Granger原因,而只有在滞后18—21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实际居民房地产财富是实际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19期、20期、21期的概率分别为0.058、0.088、0.085,表中未列出)。实际居民消费的减少会促进房地产财富的增加,这是由于居民在购买房屋之前的近一年时间里已经作出了投资房地产的决策,相应

(C,T,K)

ADF

(C,T,K)

ADF

LNHC (C,T,1) -1.607 -3.150* (1,0,1) -10.127 -3.488** LNST (C,T,7) -0.166 -3.151* (0,0,5) -6.618 -2.586** LNRE (C,T,4) -3.660 -4.041** (0,0,3) -7.988 -2.586**

1%

1%

0 0.348 82.96 41.20 49.17 27.07

1 0.20

2 23.79 25.08 20.07 26.06

2 0.065 7.78 12.76 7.78 12.76

ECM D(LNHC) D(LNST) D(LNRE)

-0.068428

[-6.91209]

0.086034

[ 0.27946]

0.154130

[ 1.08204] D(LNHC(-1))

-0.219295

[-2.43837]

4.443570

[ 1.58882]

2.486635

[ 1.92159] D(LNST(-1))

0.000628

[ 0.21350]

-0.247860

[-2.70996]

-0.013429

[-0.31733] D(LNRE(-1))

-0.018825

[-2.95468]

0.038350

[ 0.19355]

-0.434067

[-4.73478] Log likelihood 317.8024 -80.90511 8.494971 Akaike AIC -5.410386 1.463881 -0.077499 Schwarz SC -5.315434 1.558833 0.017452 Log likelihood 256.2921

AIC -4.142967

SC -3.763162

减少了消费支出。房地产财富的增加在短期内并不能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只有在经过1年半以后,居民形成稳定的房地产财富增长预期以后,认为房地产财富的增加确实提高了所持有的财富总额,居民才会扩大消费水平。但总体上说,房地产财富的增长并不能导致实际居民消费的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虽然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逐步攀升,代表居民持有房地产财富的房地产销售额快速增长,一方面通过兑现和未兑现的财富效应增加了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对于使用房地产信贷的购房者来说减少了当期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利用房地产信贷的购房者相应减少了金融资产财富,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房地产财富的增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在各个滞后期,实际股票市场财富都不是实际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而在滞后3期以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实际居民消费是实际股票市场财富的Granger原因,滞后5期以后,实际居民消费不是实际股票市场财富的Granger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财富的增加不能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无法通过刺激股票市场的发展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标。实际居民消费短期内却能够增加股票市场财富。

基于实际居民消费、股票市场财富和房地产财富的VAR(3)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只有实际居民消费在1%显著性水平下是房地产财富变动的Granger原因,而三个变量之间的其他关系在10%显著性水平下均不能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并不存在显著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

表4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三、结论

1、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很微弱,长期还存在负财富效应。这与我国居民股票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或收入的比重较低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并不规范,多次出现大起大落,居民不能形成投资股票收益的稳定预期,居民投资股票更多的目的是投机而不是长期投资获取收益。因此,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备财富效应,采用刺激股票市场发展进而推动消费的政策措施是不可行的。

2、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远大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正财富效应,短期存在负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对居民消费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投资的影响效应更大,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从短期看,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抑制了居民的其他消费需求;而从长期看,房地产市场与居民消费存在共同的变动趋势,因此,平抑房价,降低居民对房地产市场财富增长的预期,有利于减少居民房地产投资和居民消费支出,有利于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3、在国外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大量研究中,结论差异很大。既有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比股票资产财富效应大的证据,也有支持住房比消费的财富效应小的观点;既有财富效应的国别差异,也有一国财富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实证结果。因此,对我国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还应在新的计量方法和统计数据方面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徐晖.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微弱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3;3

[2]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1;3

[3]李玉山,李晓嘉.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计量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4]骆祚炎.财富效应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7;6

[5]骆祚炎,刘朝晖.资产结构、收入结构与股市财富效应.财经科学,2004;4

[6]魏锋.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重庆大学学报,2007;2

[7]杨新松.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

[8]余元全,周孝华,杨秀苔.资产财富效应研究述评.2007;6

[9]赵晓力,马辉,陈守东.股价、房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广州大学学报,2007;3

[10]Benjamin,J.D.,P.Chinloy&G.D.Jud(2004),“Realestateversusfinancialwealthinconsumption”,JournalofRealEstateFinanceandEcnomics,3:341-354.

[11]Ludvigson,S.&C.Steindel(1999),“Howim-portantisthestockmarketeffectonconsumption”,EconomicPolicyReview,5(2):29-51.

(责任编辑:周智立)

k=1 k=2 k=3 k=4 k=5 k=6 k=10 k=12 k=18 LnRE

LnHC

0.597 0.714 0.600 0.711 0.855 0.864 0.857 0.764 0.043 LnHC

LnRE

0 0 0 0 0.003 0.034 0.045 0.127 0.217 LnST

LnHC

0.824 0.872 0.924 0.947 0.891 0.475 0.733 0.541 0.980 LnHC

LnST

0.012 0.046 0.042 0.095 0.183 0.139 0.454 0.601 0.906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分析 提要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当前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要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应分析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本文认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预期因素、高房价、消费环境欠佳、供需结构失衡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居民收入 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引导居民消费需求,完善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003243)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难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在低位徘徊。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降低了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各种经济矛盾所带来的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号召居民扩大消费需求,但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没有多大起色,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能力低是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 收入因素是影响居民消费、造成需求不足的内在动因。我国当前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而言,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根据西方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因而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不足。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的GDP从99,214.6亿元增长到335,353亿元,增长2.38倍;政府财政收入从13,395亿元增长到68,477亿元,增长4.11倍;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从6,280元增长到17,175元,增长1.7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253元增长到5,153元,增长1.28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扩张来拉动,各地政府为加大投资力度,采取鼓励财政增收的做法保持了政府收入较快增长;各地发展经济时,大都采取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式,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导致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居于强势地位,企业利润增长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也导致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降低的态势,即出现了国富民穷的现象。正是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滞后,造成了居民实际的购买力不足,无法有效拉动消费。 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消费倾向下降,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疲软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 消费问题——————————————————2 2 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 、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 、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 、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 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青海省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粗略分析了我国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对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 指出目前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四个方面对形成目前的消费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消费能拉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鼓励和促进国民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消费拉动内需,制约因素,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其中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消费群体,在现今中国经济整体趋冷的情况下,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 1991—1999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54.5 % ,可见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促进生产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消费,对我省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居民消费从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开放型经济模式不断发展,青海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层次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重大突破。 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1

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9643005.html, 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上市场是一个虚拟市场,它是由一群上网的人口组成的,也被看成是一个不同分块的市场的集合。经过十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在当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谁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谁就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取得主导地位。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变化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在近代,由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所以,从事网络营销的厂商,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分析解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 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消费问题——————————————————2 2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 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 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消费模型

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_仪根红

市场营销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随着网络的普及,学者逐渐将研究重点从传统营销领域转移到网上消费者研究。 1.理论依据及分析模型 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就是学者预测网上消费者行为时主要的理论模型。 刘坤(2004)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提出一个适合潜在网上消费者态度的框架模型,模型认为潜在网上消费者对网上商店的满意度和觉察网络购物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细分出潜在网上消费者。Lin和Judy(2000)定义感知易用为消费者相信访问购物网站不需要花费努力的可能性,认为感知有用为使用网上购物所能提高的购买绩效。程华,宝贡敏(200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消费者接受网上购物模式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感知网上购物有用、网上购物易用、安全是影响网上购物态度和意向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独立或相互结合地使用这些模型或理论,考察它们的预测能力。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都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人的行为,一个是个体在完全意识的情况下,而另一种是在无意识状态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预测,从消费者本身出发研究其行为。技术接受模型则在其中加入了有关技术的因素,侧重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三个理论作为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网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者从上述的三个理论出发,提出了对网上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的多个因素。在网络环境下,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等各方面因素会对网络购物产生影响。Michael等(2001)认为网络和计算机经验、朋友购物行为的影响、对网络交易安全性的态度、对网络购物比传统购物更便宜的感知、对网络购物的娱乐性优势的感知等都将影响消费者是否参与网络购物。Lohse等(1999)从人机互交角度,认为网络界面对消费者购物具有重要的影响。Swaminathan等(1999)认为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商优势的感知、对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的感知,以及消费者的特性,是影响网络购物行为的主要因素。Fernandez 等(1999)认为网络购物的相关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观察性、试用性等特性对消费者是否采用网络购物方式有重要的影响。Heijden等(2001)认为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对网络零售商的信任、对风险的感知、对网站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认知等几个方面,将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意图。 伍丽君(2001)从理论上分析了网上消费者行为,认为影响消费者上网购物行为主要有心理、价格、安全、可靠等因素。黎志成,刘枚莲(2002)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所表现的特点,认为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页设计风格、进入网站的方便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企业形象等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并基于TPB模型,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赵盈、张跃(2004)也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一些因素,包括: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网站进入的方便性和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和企业形象。 2.1网上消费者特性变量的研究 Bellman等(1999)针对美国上网者的研究发现,典型的网上购物者过着“有线”生活方式,他们的上网月数、每周上网时间、每周在网上的工作时间等变量是网上购物行为的重要预测指标,预测率达77%。Loshe(2000)使用跟踪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小组成员进行网上购物的百分比是他们网上花的时间的函数。因此他们认为,消费者使用网络的时间与他们进行网上购物可能性之间呈正相关。Citrin等(2000)针对消费者的网络使用经验作研究,结果证实有着越高网络使用经验、平时利用网络做各种事情(教育、娱乐和沟通等)越多的消费者,由于对网络的世界不陌生,因此认知风险较低,会较愿意从事网络购物。Hawk等(2002)提到,消费者上网经验越多时,越具有搜寻的熟练性,能越迅速地找到信息。而当搜寻所需信息越熟练时,越有可能接受网络购物这种新形态购物方式。Corbitt等(2003)以新西兰网络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个体的互联网使用经验与他的网络购物参与度是正相关的。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地域分布、收入、家庭和工作类型等。 Flynn,Goldsmith(1993)指出,一个在某个领域中对新事物有很好接纳性的个体在其他领域可能并没有这种创新倾向,因此特定创新性对消费者行为有更好的预测性。Citrin、Ste-ven与Stem,J.r(2000)曾以消费者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创新性去探讨网络购物。研究结果指出,特定创新性对网上购物行为有影响,而综合创新性对网络购物行为没有影响。Hul,Wan(2004)针对新加坡的154个具有网络使用经验者的研究表明,两种创新对消费者网上购物使用行为均有影响,但特定创新性对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影响远大于综合创新性的影响。 在网上购物中,人口统计变量对网上消费者行为有一定 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仪根红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网上购物热潮,但是相对于传统的线下购物而言,网上消费者的行为又有着其独特之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的关注点与传统购物也有着不同点,那么那些因素会影响网上消费者行为?如何影响?对此学者们做出了深入研究,本文就是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消费者特性;感知变量;技术特性 现代营销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

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 居民消费比重% 政府消费比重% 1978 16.68 85.1 15.71 94.0 0.97 5.8 1979 17.46 85.6 16.65 93.9 1.09 0.6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 199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需求不振,物价持续走低,经济增长乏力的发展态势,从原来的持续高速增长状态走向缓慢增长阶段.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8次降息,但处于上扬趋势的居民储蓄存款屡创新高,国内消费需求依然疲软.其结果是,最终消费率从1990年的62%降至1998年的58.7%,1999、2000年略有回升,2001年又降至59.8%,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1年的0.855下降至2001年的0.774。由于消费是所有经济行为有效实现的最终环节,唯有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才有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而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国总收入的一种整体经济指标,经济扩张时期,居民收入稳定,GDP也高,居民用于消费的支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反之,经济收缩时,收入下降,GDP也低,用于消费的支出较少,消费水平随之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不断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提高.本文将利用Eviews数学模型对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进行回归分析,探讨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我国居民消费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也在不断地提高着,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用于生活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支出。在我国,居民消费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包括自有住房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实物消费、银行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其他等11类。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平均增长8.8%。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相当于美国居民消费的 8.8%,2008年提高15.4%,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至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个和24个百分点。下图为我国居民人均消费额不断增长的示意图:

品牌故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研究

品牌故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研究 品牌故事的研究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像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品牌个性或品牌定位等领域,研究已久且理论成果较多。实践中很多企业有自己优秀的品牌故事,却没有注意将之打造出来并传播出去。 基于品牌故事研究匮乏以及企业重视不足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拓展和深化品牌故事的相关理论研究,探讨品牌故事的构成机理;实践上探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故事的构成要素,以及品牌故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从而使企业从消费者角度来了解品牌故事的涵义,从消费者角度塑造和设计自身的品牌故事,通过品牌故事影响消费者对其品牌的态度。本研究首先针对品牌故事和消费者态度这两个关键理论进行文献综述,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针对品牌故事的构成要素及影响进行深入的访谈研究,通过对48位受访者的访谈结果分析,推理形成品牌故事的五个构成要素,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及量表设计提供依据。再次,本研究由品牌故事样本选取为起始,引入扎根研究和内容分析法,通过故事样本的实例分析和访谈结果相结合,构建研究模型,提出品牌故事正向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总体假设,以及品牌故事构成要素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分支假设。 在这一影响过程中,故事涉入度起到中介作用,品牌涉入度起到调节作用。其四,在研究设计这一部分,采用2×2因子组间实验,对变量进行操作性定义,设计情景模拟材料。 根据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假设,完成初步量表的设计。预测试中对回收的问卷数据,遵循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的流程进行处理,从而修正了初步量表,为正式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研究设计部分的分组实验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理论模型进行了推导和验证。实证结论主要是五个层面:品牌故事构成要素的维度开发;消费者态度在本研究中的量表开发;品牌故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验证;故事涉入度在品牌故事影响消费者态度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品牌涉入度在品牌故事与消费者情感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在品牌故事与消费认知、购买意向的关系中起到反向调节作用。 最后,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为企业提出一定参考性的建议:应加强对品牌故事功能的重视;努力塑造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通过故事知名度引导品牌知名度,而非相反的传统途径;通过品牌故事增进知名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和关系;除了提升品牌故事的吸引力,还应提高消费者的故事涉入度。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模型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模型分析 小组成员: 马晨竞40921075 刘捷豪40921076 黄政卿40921077 林伟兴40921078

一、研究背景 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看,消费都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己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相对于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这几年,居民消费的热情一直不高,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刺激消费,但是居民的银行存款依然逐年攀升,居民储蓄热情不减,消费持续低迷。 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必须找出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 才能对症下药。本文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计量模型对此进行分析。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在消费需求的研究领域中,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的是消费函数。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核心作用。该函数的研究方法既包括纯理论的探讨、统计计量验证,又包括理论与计量方法相结合产生的具有良好预测功能的经济计量模型。消费函数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凯恩斯1936年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1949年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费里德曼1957年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莫迪里安尼1954年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之后利兰德将不确定性引入分析框架,提出了预防性储蓄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霍尔1978年将理性预期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产生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消费函数。80年代初期,戴维森等人1981年提出了误差修正机制,为消费函数注入了新的“血液”。 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对消费函数的理论研究主要将视野集中在预防性储蓄理论上,如Deaton1991年和Carroll于l992年提出的“缓冲库存模型”。与之相对应的实证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建立在协整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如:Gerge和Ron在1992年对误差修正模型作了定义、解释和估计;Pierre1994年提出了建立在误差修正模型基础上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出现结构变化时,需要分段研究的思想。相比较而言,近期对消费函数和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则更为深入和具体。如:MalinAdolfso和SverigeSRiksbank2005年建立了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并利用贝叶斯理论进行了估计; HONzAK等人2005年建立了动态消费结构模型,分析了消费结构的收敛性;olegKorenok于2007年发表文章《贝叶斯方法在非线性时间序列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贝叶斯方法在非线性时间序列中的应用情况;MIChaelKAnderSS。nandMiehaelKAndersson等人2007年利用贝叶斯方法预测VAR模型参数。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学者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展开了较多的消费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paneldata模型由于其自身的

消费者行为研究

现代消费者研究(市场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实证主义方法为主流,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源于自然科学,包括实验、调查、观察法,其结果是对比较大的总体进行描述、检查和推理,收集的数据是量化的实际数据,并利用计算对它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是探寻消费者行为规律、消费行为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是毫无目的的收集消费行为方面的事实和信息,也不是不加解释地拼凑和记录消费行为的事实和信息而我们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目的是去发现,去系统的收集数据资料、并系统的收集解释数据资料。 我们如何设计研究方法要定义所需要的信息有哪些,进而思考和说明测量工具的设计程序;设计调查问卷、访谈表、或者其它数据资料收集表格,并进行预测调查;最后我们要制定数据分析计划。数据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消费者研究方法分析 1、聚类分析:根据研究对象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对市场进行分层,寻找竞争对手从统计学的观点看,聚类分析是通过数据建模简化数据的一种方法。采用k-均值、k-中心点等算法的聚类分析工具已被加入到许多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包中,如SPSS、SAS等。聚类分析还可以作为其他算法(如分类和定性归纳算法)的预处理步骤。 2、回归分析:寻找某些事物的影响因素及其描述其影响程度。还可用于对某些事物的预测。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4、差异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和检验不同类别或变量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是从观测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诸多控制变量中哪些变量是对观测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 6、对应分析:用于探索和研究各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型因子分析,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应用在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地质研究以及计算机工程等领域中。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视觉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它能够将几组看不出任何联系的数据,通过视觉上可以接受的定位图展现出来。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它最大特点是能把众多的样品和众多的变量同时作到同一张图解上,将样品的大类及其属性在图上直观而又明了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性。另外,它还省去了因子选择和因子轴旋转等复杂的数学运算及中间过程,可以从因子载荷图上对样品进行直观的分类,而且能够指示分类的主要参数(主因子)以及分类的依据,是一种直观、简单、方便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应分析法整个处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表格和关联图。对应分析法中的表格是一个二维的表格,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事物的一个属性,依次排开。列则代表不同的事

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研究论文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4-2015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4.9) 《消费者行为学》 主讲教师:李国林 学习中心:广东深圳宝安奥鹏学习中心[21]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何晓为学号:12093552790015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中国网络购物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以某某商品为例 2、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口碑营销策略研究 4、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特征研究 5、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6、中国城市青年女性消费特征研究——以某某城市为例 7、中国大学生校园消费问题研究 8、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研究 9、消费者信息收集方式的比较研究 10、基于动机冲突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与预测 (1)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5)07-0093-03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与预测 王 辉,周荣军,叶慈南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中的相关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方法对我国1998 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及特点,运用时间序列线性回归模型对未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消费热点进行预测。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线性回归;消费热点预测中图分类号:F126 1 文献标识码:A An Analysis and Forecase of Consumer Demand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WANG Hui,ZHOU Rong jun,YE Ci nan (College o f Science Shanghai the 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the expenditure features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 recent years,the paper use the data of Chinese Statistics Yearbook (1999-2003)to do the positive analysis on our urban residents con su mp tion by applying the model of E LES.This paper also forecasts the future changing tendency of consu mption and consump tive hot issues of our country s urban residents Key words:urban residents;consumer demand;linear regression;forecas t of consumptive hot issues 收稿日期:2003-12-20 在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人们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国内的消费环境在逐步改善。就当前而言,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的情况下,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可以更深层次地掌握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揭示消费品市场规律,帮助预测各类消费品未来需求,帮助有关部门和经营者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安排生产与流通,对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模型及比较源于英国经济学家R 斯通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1](以下简称扩展模型)可以表示为 I i =p i q i + i (Y - n i =1p i q i )(1) 式中:I i 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或服务Q i 的消 费支出;P i -第i 种商品或服务Q i 的市场价格;q i -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或服务Q i 的基本需求量;P i q i -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或服务Q i 的基本需求支出;Y -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i -第i 种商品或服务Q i 的边际消费倾向。 (1)式可化为 I i = i + i Y (2) 其中 i =p i q i - i n i=1p i q i 为了进一步分析消费结构的特点,还需要引入需 求收入弹性 iY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1%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变化的百分数。对于扩展模型(2),需求收入弹性为 iY = I i Y Y I i = i Y I i (3) 扩展模型的数据来源于某一年度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与支出状况,不同收入阶层分为最低、低、中 下、中、中上、高、最高等,因为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间差距较大,而且它不能描述因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新的需求变化以及主要消费项目的发展趋势。因此,它适于用来分析同期的消费支出情况及特点。从 中国统计年鉴 1999 2003年各版分别查出每一年度各阶层收入Y 与支出I i 数据,利用SPSS 统计软件算出扩展模型中 i 与 i 的值,然后再利用公式(3)计算出 iY 的值,见表2。 二、1998 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基本情况以及实证分析 表1为1998 2002年各年的恩格尔系数。其数据来自 中国统计年鉴 1999 2003年各版。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率。 表2列出了1999 2002年各年全国城镇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项目收入弹性 iY 。 2005/07 总第315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 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