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米非司酮对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X

米非司酮对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X

?论著?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Ξ

王云霞,李亚里,黄靖香,昝世明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摘要】 目的:观察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组加入米非司酮后的生长情况及形

态学变化,并检测其凋亡率,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14例的异位子宫内膜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在相同的生长期加入一定剂量米非司酮后,观

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并用T UNE L法检测其凋亡率。结果:加入米非司酮后,细胞生长速度

减慢,其凋亡率较未用药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

对异位细胞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

症疗效良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细胞;米非司酮;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979(2002)01-0033-03

Apoptotic influence of mifepristone for the isolated ectopic endometrium.Wang Yunxia,Li

Yali,Huang Jingxiang,et al.The G eneral Hospital o f P LA,Beijing100853

【Abstract】Objective:T o explore the drug treatment for mifepristone to endometriosis in vitro.

Methods:The cells of is olated ectopic endometrium from14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E Ms)were

cultured.In the same growth term,mifepristone of different dosage were added,and the cells growth

station was observed and their apoptotic rates were studied by T UNE L method.R esults:The speed

of cell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apoptotic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 pared

with no mifepristone(P<0.05).Conclusions:Mifepristone can restrain the ectopic cells and in2

duce the ectopic endometrium to apoptosis.Mifepristone plays an im portant role at the treatment for

endometriosis in clinic.

【K ey w ords】Endometriosis;Ectopic cells;Mifepristone;Apoptosis

为了探讨米非司酮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影响,我们对离体的异位子宫内膜进行了培养并加入米非司酮药物,随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在作用不同的时间后,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观察其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为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 Ms)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0年6月至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26~38岁,平均32岁,术前3个月内未用激素。术中取典型的异位病灶组织,包括卵巢异位囊壁、盆腔腹膜及腹壁异位灶的新鲜组织,组织取出后立即放入冰冷、无菌、加有青霉素及链霉素的DME M培养液中,行细胞培养。所取组织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

1.2 方法

1.2.1 组织处理及细胞培养 异位组织细胞用消化法培养,将组织剪碎至约1mm3,加入0.25%胶原酶溶液混匀后于37℃、5%C O2培养箱中放置2~3h。将消化的细胞悬液移入离心管,500r/min离心3min,收集上清。向沉淀物中加入Han2 ks液漂洗2次,最后向沉淀物中加入培养液,以4×102个腺体/cm2接种于培养瓶。将收集的上清,(主要含间质细胞)离心10min(1200r/min),吸除上清液,向沉淀物中加入培养液使成细胞悬液,以5×104细胞/cm2接种于培养瓶,置37℃, 5%C O2孵箱中培养,以后3天更换培养液1次。

33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1月第11卷第1期 Prog Obstet G ynecol,Jan.2002,V ol.11,N o.1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9830350)

1.2.2 米非司酮溶液的制备及处理 取米非司酮纯化制剂(北京市第三制药厂产)10mg溶于1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50%的乙醇9ml。取10μl加入2ml培养体系,20μl加入4ml 培养体系,使药物在培养液的终浓度分别为1×10-5m ol/L,1×10-4m ol/L,乙醇浓度小于0.5%。每隔8h观察10-5m ol/L 和10-4m ol/L米非司酮组细胞形态的变化,爬片细胞于8、16、24和32h取出后,用10%甲醛溶液固定20min,于4℃备用。

1.2.3 细胞凋亡的检测 用凋亡试剂盒(德国保灵曼产品)检测。将固定的细胞玻片经0.3%过氧化氢酶的甲醇溶液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0.1%T riton X-100的枸橼酸钠溶液增渗,按照T UNE L法步骤操作,封片干燥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胞浆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每片取3个不同视野计数细胞,统计凋亡率。

1.2.4 透射电镜观察 分别收集10-4m ol/L米非司酮作用24h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使细胞总数达107以上,P BS溶液漂洗,4℃离心1500r/min,共5min。用2.5%戊二醛固定,过夜,按常规制成样品,透射电镜下观察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结构变化以及凋亡细胞的形态。1.3 统计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

2 结 果

2.1 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观察

2.1.1 上皮细胞 接种后24h细胞均已贴壁,形状不规则,多聚集成片状,2~3天后,细胞渐向周围扩展生长,呈拉网状。4~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贴壁后7~10天细胞长满瓶壁,细胞呈旋涡状生长,形态不规则,传代培养后,细胞较原代体积增大。CK7鉴定:胞浆中标记上皮细胞特征性的角蛋白阳性,即胞浆染成棕黄色。加入米非司酮后细胞的生长情况: (1)0.5%乙醇组:8,16,24,32h均无明显变化,细胞生长良好;(2)10-5m ol/L米非司酮组:加药后变化不明显;(3)10-4m ol/L米非司酮组:加药8h无明显变化;加药16h,部分细胞变形,胞浆内出现空泡;加药24h,上述变化更明显,部分细胞内可见碎裂的细胞核,而胞浆仍完整;加药32h,细胞大部分变形,多数细胞内可见碎裂之细胞核,但胞浆仍完整。

2.1.2 间质细胞 24h均已贴壁,细胞呈梭形,起伏状生长,3~4天后进入对数生长期,贴壁后7~10天长满瓶壁。CK7鉴定:胞浆未染成棕黄色,表明胞浆中无角蛋白。加入米非司酮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各组变化基本同上皮细胞,但其形态变化比上皮细胞更明显,细胞间距增大,呈长梭形,胞浆空泡化程度也比上皮细胞明显。

2.2 加药后细胞凋亡的检测 见表1。未加药组的细胞凋亡率为

3.56%,加入0.5%乙醇组,细胞生长良好,在不同的时期,凋亡率无变化,为3.57%~3.86%。加入米非司酮剂量为10-5组,8、16、24、32h 变化不明显,为3.56%~3.98%。加入米非司酮剂量为10-4m ol/L组,8h凋亡率为3.61%,16h为5.84%,24h为1

4.50%,32h凋亡率可达26.98%。表明加药后8、16h与未加药组差异无显著性;加药24、32h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加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作用不同时间凋亡率比较

组别

凋亡率(%)

8h16h24h31h

米非司酮10-5m ol/L 3.57 3.80 3.89 4.03米非司酮10-4m ol/L 3.61 5.84 14.50326.983 0.5%乙醇 3.56 4.01 3.88 4.01

对照组 3.56 4.02 4.08 4.45 3P<0.05vs对照组

2.3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变化 10-4m ol/L米非司酮作用24h后,透射电镜下见到有微绒毛及桥粒细胞连接结构的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未见上述特征性结构。细胞普遍有核异染色质边聚,胞浆线粒体量少,未见糖原颗粒,粗面内质网有程度不同的扩张,线粒体有嵴溶解,并有髓鞘样小体,表明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改变;此外,部分细胞核的染色体集聚成块在核膜下边集,有的呈月牙状,可见许多由膜结构包裹的小体,内含有退变的细胞器和染色质碎片。核固缩,核膜不清晰,但细胞膜仍完整,表现为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

3 讨 论

3.1 细胞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细胞凋亡是在基因调控下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最终结局虽然也是死亡,但与坏死不同,后者是在不可逆损伤后发生的退变现象,DNA随即降解,细胞膜在早期即丧失,染色质稀疏成网状,细胞核晚期破碎,细胞器肿胀、破坏,常为成群细胞死亡,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系生理及弱刺激所致,DNA有控降解,膜完整性保持到晚期,染色质凝聚呈半月形,早期核固缩断裂,形成凋亡小体,常为单个细胞丢失,不引起炎症反应1。近年,学者们对妇科疾病中的细胞凋亡进行了有关研究。K rajewski等2对雌鼠的研究,发现凋亡调节蛋白bcl22在子宫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为强阳性,子宫内膜细胞中为弱阳性,表明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凋亡。G ebel等3及Dm owski等4报道, E Ms患者在位内膜的细胞凋亡率低于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其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比相应的在位内膜更低。由于异位症患者月经期剥脱的子宫内膜

43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1月第11卷第1期 Prog Obstet G ynecol,Jan.2002,V ol.11,N o.1

中细胞凋亡所占比例降低,仍具生物活性的内膜细胞经血逆流至腹腔,增加了种植机会。这些凋亡率降低的子宫内膜异位至腹腔后不易凋亡,且对细胞毒作用的反应敏感性降低,从而促发E Ms5。此外,异位内膜细胞对凋亡的接受性降低,有利于子宫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侵袭和发展。因此,研究细胞凋亡对探讨E Ms的发病机理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药物和其他细胞因子诱导异位内膜细胞凋亡,使病灶消退,以达到治愈目的6。

3.2 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米非司酮为192去甲类固醇、炔诺酮的衍生物,第11位有一个二甲氨基苯的侧链,对孕激素和皮质醇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一旦与受体结合,米非司酮就会暂时阻止与其相对应激素的活性。在体内和体外,米非司酮都有很强的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7。临床应用中,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其抗孕激素作用,用药后造成闭经,使病灶萎缩,疼痛缓解8。K ettel等9让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d6个月,患者腹痛均得到改善,E Ms病灶消退者占55%,表现为无排卵、无月经且未出现血雌激素低下症。1例在治疗的第1个月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升高, 1例在治疗的最后1月转氨酶增高,其他患者均无异常。表明米非司酮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抑制E Ms 的发展且无明显的副作用。鉴于米非司酮的症状缓解率高,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及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使此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3.3 研究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影响的意义 有关药物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如丹那唑能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生长,作用于异位组织,阻止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10,11。G nRHa可以诱导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凋亡,抑制其细胞的增殖活动等12。但目前尚无关于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报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定浓度的米非司酮作用于异位子宫内膜24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表明米非司酮可以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使异位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死亡率增加,从而,为米非司酮临床治疗内膜异位症的良好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对米非司酮诱导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及从基因水平对其诱导凋亡的机理等,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钟蕙芳,胡象莲.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3):1482149

2 K rajewski S,K rajewska M,Shabaik A,et al.Immunohistoche2 mical determination of in viv o distribution of bax,a dominant inhibitor of bcl22J.Am J Pathol,1994,144:119521202

3 G ebel H M,Braun DP,T ambur A,et al.S pontaneous apoptosis of endometrial tissue is impaired in w oman with endometriosis J.Fertil S teril,1998,69(6):104221047

4 Dm owski WP,G ebel H,Braum DP.Decreased apoptosis and sensitivity to macrophage cytolysis of endometrial cells in en2

dometriosisJ.Hum Reprod Update,1998,4:6862701

5 江静,吴瑞芳,张以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6):3742375

6 黄凤英,方小玲,林秋华.凋亡调节蛋白bcl22/bax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9,26(2):

81288

7 Serfaty D.RU486:current and potential indications.G reat ex2 pectations and strong resistance J.Presse Med,1995,24

(16):7752778

8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9021291

9 K ettel LM,Murphy AA,M orales A J,et al.T reatment of en2 dometriosis with the antiprogesterone mifepristone(RU486)

J.Fertil S teril,1996,65(1):23228

10 R ose G L,D owsett M,Mudge J E,et al.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danazol.Danazol metabolities,gestrinone and testosterone

on the growth of human endometrial cell in vitro J.Fertil

S teril,1998,49(2):224

11 Lgarashi M,Lizuka M,Abe Y,et al.N ovel vaginal danazol ring therapy for pelvic endometriosis,in particular deeply in2

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J.Hum Reprod,1998,13(7):

195221956

12 Mizutani T,Sugihara A,Nakamuro K,et al.The g o2 nadotropin2releasing horm one ag onist leuprolid acetate in2

duces apoptosis and suppresses cell proliferative activity in

rectrovaginal endometroisis J.Am J Obstet G ynecol,

1999,181(3):7502751

(收稿日期 2001209220)

第一作者简介:王云霞(1967-),女,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侵袭机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53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1月第11卷第1期 Prog Obstet G ynecol,Jan.2002,V ol.11,N o.1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常规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饮食、排泄、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妇检发现子宫增大,质稍软;晚期偶见癌组织自宫颈口脱出,质脆,触之易出血;有盆腔转移者,子宫固定,在宫旁或盆腔内可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④营养状况:营养消耗、食欲状况、有无贫血、消瘦、恶液质、发热等情况。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 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阴道有无出血及其颜色、量、性状等。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情况、引流管情况、疼痛情况等。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一般药物及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⑧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等。 ⑨自理能力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 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 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 排便等。 3、饮食指导:术前三天无渣饮食,并遵医嘱给肠道抗生素;术前晚 上与当日晨,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4、常规检查: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并知晓阳性检 查结果。 5、常规准备: ①手术前一日完成皮试、备皮、备血、术前访视、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等。 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尿管,并告知留置尿管的目的等。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如有异常 及 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注射术前针剂,待入手术室。 6、肠道准备:手术前晚上应吃易消化软食,并减少食量。上午手术 者晨间禁食、水。下午手术者术前 4 小时禁食、水,以免麻醉手 术时呕吐和腹泻。 7、阴道准备:术前三天用‰碘伏冲洗阴道、宫颈,以防术中阴道 分泌物污染盆腔。 8、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9、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按麻醉护理及病情变化要求。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享|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点击数:4137 次字体:小大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被粘膜覆盖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 EMT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为主要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5%,占痛经妇女的40%~60%。在不孕患者中,30%~40%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40%~60%。 该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绝经后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的发展,故EMT 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浸润和种植生长能力。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底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子宫直肠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EMT之称。 一、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有多种学说。 1.种植学说妇女在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EMT。但已证实90%以上的妇女可发生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T。剖宫产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瘢痕EMT,占腹壁瘢痕EMT的90%左右,是种植学说的典型例证。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EMT可能就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经血逆流、炎症、机械性刺激、异位妊娠或长期持续的卵巢甾体激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为异位症的子宫内膜。 4.免疫学说免疫异常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免疫杀伤功能减弱,粘附分子作用增强,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移植。以巨噬细胞为主的多种免疫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存活和增殖。EMT 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变化,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降低。病变越严重者,NK细胞活性降低亦越明显。雌激素水平越高,NK 细胞活性则越低。血清及腹水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均增高,还出现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卵巢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因此,个体的自身免疫能力对异位内膜细胞的抑制作用,对本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 5.在位内膜决定论中国学者提出的“在位内膜决定论”揭示了在位子宫内膜在EMT 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位内膜的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特质,与EMT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黏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所谓的“三A程序”,可以解释EMT的病理过程,又可以表达临床所见的不同病变。 二、病理 EMT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靠近卵巢的盆腔腹膜及盆腔器官的表面。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膜EMT、卵巢EMT、子宫腺肌病等。 1.腹膜EMT 腹膜和脏器浆膜面的病灶呈多种形态。无色素沉着型为早期细微的病变,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呈斑点状或小泡状突起,单个或数个呈簇,有红色火焰样病灶,白色透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漏诊误诊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3月第32卷第3期 论著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3-0235-03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漏诊误诊分析 葛欣1,2,王锡山1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 三医院结直肠外科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的13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漏诊误诊的12例的临 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治情况。结果13例病人中术前正确诊断仅1例,正确诊断率7.7%(1/13),其余12例 属漏诊误诊,其中误诊3例,误诊率23.1%(3/13)。腹痛或盆腔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在9例病人中出现;2例病人 有经期血便。在7例行妇科检查的病人中有4例(57.1%)可触及子宫直肠窝肿物,4例行肛诊检查的病人有3例 (75.0%)有阳性发现。12例病人均行开腹手术,8例行节段性肠切除,4例行单纯直肠前壁结节切除。结论直肠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困难,正确诊断率低,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肿物;误诊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endometriosis:an analysis of12cases GE Xin*, WANG Xi-shan.*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erbin15008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Xi-shan,E-mail:wxshan120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9752123.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endometri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12cases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among all13cases with rectal endometriosis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1980and December2009in the 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Only one(7.7%)of13cases was diagnosed correctly before surgery.Among other12cases,3(23.1%)cases were misdiagnosed.Abdominal or pelvic pain was the most regullar symptom,which was occurred in9cases.Two cases showed hematochezia during menstrual period. Four(57.1%)in7cases of gyneclogical examinations were touched nodules in Douglas’pouch.While3(75.0%)in4 cases of anal examinations had positive founding.All12cases were received surgery including8cases of segment intestinal excision and4cases of rectal anterior wall excision only.Conclusion Rectal endometriosis is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before operation.Imaging techniques are mandatory and surger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eatment. Keywords endometriosis;rectumtumor;misdiagnosis 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组织发生和临床表现等的不同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和深部浸润型3种。其中深部浸润型又可分为4型,第4型主要累及肠道,称为肠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最易受累的部位[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3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仅1例诊断正确,其余12例均未作出完整的诊断。现结合文献对漏诊误诊12例病人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13例。13例病人中有1例术前因做妇科检查在子宫直肠窝内触及3个蚕豆大小的质硬肿物而考虑卵巢内膜异位症累及直肠,其余12例术前均未做出完整诊断。12例病人中最小年龄27岁,最大50岁,平均39.6岁。有4例未记录婚史及生育流产史,其余8例均为已婚已生育病人,其中7例病人有流产史,1例无流产史。5例首次入院科室是腹部外科,7例在妇科就诊。术前诊断为盆腔肿物6例,直肠肿物4例,直肠类癌并左卵巢畸胎瘤1例,子宫颈肿物1例。在诊断为直肠肿物的4例中,3例明确考虑为直肠占位性病变,癌可能性大,误诊率为23%(3/13),1例怀疑盆腔内占位性病 作者单位: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直肠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2黑龙江省医院普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通讯作者:王锡山,E-mail:wxshan120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9752123.html, ··235

子宫内膜异位症考试试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9小题.每题1.0分,共9.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痛经 B月经失调 C不孕 D性交痛 E腹痛、腹泻或便秘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多见于 A直肠子宫陷凹

B宫颈 C腹膜 D输卵管 E卵巢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自身免疫反应干扰受精和着床 B盆腔的广泛粘连及输卵管蠕动减弱 C黄体功能不足 D子宫后位 E LUFS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关于子宫腺肌病,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多数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B多发生于初产妇 C病灶中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敏感 D假孕疗法有效 E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痛经,子宫均匀增大,质较硬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42岁经产妇,近2年痛经进行性加重,伴经量多。子宫后倾,如鸭卵大,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结核 B子宫肌瘤 C功能性痛经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内膜癌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题思路] D本题主要考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子宫腺肌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经产妇,根据本题所述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量增多、查体: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腺肌病。 第6题 下列哪项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直接依据 A进行性痛经 B CAl25测定值升高 C超声检查 D腹腔镜检查并做组织活检 E子宫后方触及痛性结节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下列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及分型的进展(一)

子宫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及分型的进展(一) 疾病的分期对不同期别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判断与比较疗效及估计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无一种完善的异症分期和分型系统来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尤其是其特征性的表现:疼痛和不孕。理想的临床分型方法应该基于疾病的自然史﹑病变浸润的深度﹑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受累器官的最终结局,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性,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 人们一直试图对异症进行分期探讨,这一努力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目前我国多采用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提出的“修正子宫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该分期法于1985年最初提出,1997年再次修正。该分期法有利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准确比较和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但仍有一些不足,理想的临床分期方法应该基于疾病的自然史、病变浸润的深度、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受累器官的最终结局,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性、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理想的EMs分型分期方法应该能够全面描述患者的病变围和浸润深度,反映其疼痛和不孕相关的病史,能够对其治疗方案、手术围提供参考和指导,并对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生殖结局以及疾病转归具有预测意义。 一、分期系统的历史回顾和分类 异症很早就有基于解剖基础的分类描述,而且分类系统多样。各种分类系统参考的标准主要是:组织学类型,解剖学分布,组织病理学和疼痛程度,临床、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累积的器官组织,体检及手术发现等。随着对疾病性质认识的深入,很多系统都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有些系统已经不再用于临床,但是研究者的经验、智慧和失败的教训对后来新系统的设计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和尊重。 迄今为止,学者们提出了数十种分期方案,大致以年代为序,基本上反映了人们对EMs 认识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第二节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 [病因] 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与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而无孕酮拮抗有关。 2.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国际妇科病理学协会(] ~SC,P,1987)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分为单纯型、复杂型与不典型增生过长。单纯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1%;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而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30%。 3.体质因素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这些因素是内膜癌高危因素。 4.绝经后延绝经后延妇女发生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内膜癌患者的绝经年龄比一般妇女平均晚6年。 5.遗传因素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内膜癌患者近亲有家族肿瘤史者比宫颈癌患者高2倍。

[病理] 1.巨检病变多见于宫底部内膜,以子宫两角附近居多。依病变形态和范围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1)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癌灶常里菜花样物从内膜表层长出并突向宫腔内,充满宫腔甚至脱出于宫口外。癌组织灰白或淡黄色,表面有出血、坏死,有时形成溃疡。虽广泛累及内膜,但较少浸润肌层,晚期侵犯肌壁全层并扩展至宫颈管,一旦癌灶阻塞宫颈管则可导致宫腔积脓。 (2)局限型:癌灶局限于宫腔,多见于宫底部或宫角部,呈息肉或小菜花状,表面有溃疡。易出血。极早期病变很小,诊刮可能将其刮净。局限型癌灶易侵犯肌层。有时病变虽小,但却已浸润课肌层。 2.镜检有多种组织类型。 (1)内膜样腺癌:占80%~90%。内膜腺体高度异常增生,上皮复层,并形成筛孔状结构。癌细胞异型明显,核大、不规则、深染,核分裂活跃,分化差的腺癌腺体少,腺结构消失,成实性癌块。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88)提出内膜样癌组织3级分类法。I级(分化好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Ⅱ级(中度分化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占6%~50%;Ⅲ级(低分化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015年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015年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第3期161~169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内异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具有性激素依赖的特点。 一、发病机制 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导理论,逆流至盆腔的子宫内膜需经黏附、侵袭、血管性形成等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位内膜的特质起决定作用,即“在位内膜决定论”;其他发病机制包括体腔上皮化生、血管及淋巴转移学说以及干细胞理论等。 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异常、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等与内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中有内异症患者的妇女发生内异症的风险升高7~10倍。 二、临床病理类型 1、腹膜型内异症或腹膜内异症:腹膜型内异症或腹膜内异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指 盆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种植病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变)、棕色病变(典型病变)以及白色病变(陈旧性病变)。 2、卵巢型内异症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型内异症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ovarianendometriosis)又根据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大小和粘连情况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囊肿直径多<2 cm,囊壁多有粘连、层次不清,手术不易剥离。 Ⅱ型:又分为A、B、C 3种。 ⅡA:卵巢表面小的内异症种植病灶合并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手术易剥离; ⅡB:卵巢囊肿壁有轻度浸润,层次较清楚,手术较易剥离; ⅡC:囊肿有明显浸润或多房,体积较大,手术不易剥离。 3、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指病灶浸 润深度≥5 mm,包括位于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隆、阴道直肠隔、直肠或者结肠壁的内异症病灶,也可以侵犯至膀胱壁和输尿管。 4、其他部位的内异症:其他部位的内异症(other endometriosis)包括瘢痕内异症(腹壁切口 及会阴切口)以及其他少见的远处内异症,如肺、胸膜等部位的内异症。 三、临床表现 1、内异症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 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肛门坠痛等。痛经常是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为直肠癌1例诊治体会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为直肠癌1例诊治体会 标签: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癌;诊治体会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以“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两月”为主诉于2009年4月15日入普外科病房。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腹部平软,左下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直肠指诊未触及包块。盆腔CT检查示:直肠左侧壁管壁增厚,最厚处约0.8 cm,直肠周围脂间隙模糊。意见:直肠改变符合直肠癌表现。腹部B超检查示:子宫肌瘤(2.5 cm×2.2 cm)。钡灌肠检查示:直肠上部见一长约3.5 cm管腔明显狭窄段,呈向心性,管壁僵硬,扩张明显受限,边缘毛糙。意见:考虑直肠癌,建议内镜活检。肠镜检查示:直肠距肛管11 cm处可见一新生物,肿块表面溃烂、渗血,质硬,肠腔狭窄,活检五块。诊断:直肠新生物(癌?性质待定)。分别于2009年4月16日、2009年4月20日两次活检病理诊断均考虑慢性炎症。临床诊断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肝脏、腹主动脉旁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肿大,直肠中上段腹膜反折处有一约4.0 cm×3.5 cm×3.5 cm包块,质地硬,边界不清,前方和子宫颈部及阴道后壁浸润,直肠及乙状结肠系膜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子宫肌层内有一直径约3 cm包块,术中请妇产科会诊分离直肠肿瘤和子宫之间的浸润,切除子宫肌瘤,缝合子宫。笔者所在科继续游离乙状结肠及直肠,距肿瘤下端约4 cm切断直肠,距肿瘤上端约15 cm切断乙状结肠,并清扫淋巴结,端端吻合器吻合。手术顺利,术后病检回报示,(1)(子宫内包块)子宫腺瘤样瘤。免疫标记结果:CK(+),CD34(-)。(2)(直肠包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标记结果:ER(+),PR(+),P53(-)。(3)直肠外膜淋巴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顺利恢复,痊愈出院。2讨论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的,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是生育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子宫内膜组织离开子宫侵犯直肠所致的病理状态,即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处形成硬块,造成部分梗阻,个别情况异位子宫内膜侵及肠黏膜引起出血,则更似直肠癌,所以子宫内膜异位与直肠癌容易混淆。但直肠癌的发生率远较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高。一般直肠癌患者体重减轻明显,肠出血较频,与月经无关,无痛经。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体重不减轻,肠很少出血,个别出血也在月经期发生,痛经较重。子宫内膜异位如果异位到直肠,对人体的伤害是更严重的,所以需要及早的进行治疗。该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与直肠癌极其相似,临床上极易误诊。通过本例的诊治过程笔者有如下体会:(1)专科医师询问病史及查体时过于侧重专科检查,容易忽略他科检查,对疾病分析不够全面。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应详细询问患者月经史、性交史、生育史及对患者进行阴道检查、双合诊等。(2)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本病例患者钡灌肠及CT检查均考虑直肠癌,容易形成思维定势。(3)当高度怀疑某一疾病,而主要辅助检查结果又不相符时,应当放宽诊断思路。该患者术前多次病理活检均未见癌细胞,就要反向思维,不是癌还会有哪些其他可能。(4)对有任何疑问的病例,均可开展讨论,小组讨论、科室讨论、相关科室讨论甚至全院讨论、上级医院会诊等。知识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些疾病之所以容易误诊除了疾病本身不好鉴别外,临床上见少了,思维一时无法扩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对于学医者来说,不仅要知道某个疾病的症状,更要学会分析导致某个症状的多种原因。

(整理)子宫内膜异位症怀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怀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特殊型,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较于其他妇科疾病而言并不常见,但是对女性的危害还是很严重的,除了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以外,还会影响患者的怀孕和生育能力。 有很多患者会问,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怀孕吗?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很多女性患者会担心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影响到怀孕,这种担心是不无道理的。子宫是孕育生命的地方,一旦出了问题严重导致女性不孕,所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会影响女性怀孕的。 因为有了这层利害关系,患者便会更加注重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影响患者怀孕的呢? 1、做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在子宫角附近,则会压迫输卵管的开口处,引起输卵管堵塞,从而影响受孕。 2、专家说,生长在子宫腔内的粘膜下子宫腺肌症疾病,就像宫腔内放置了一只球形的宫内节育器,妨碍正常的生育。宫腔表面的内

膜缺血,坏死,萎缩,也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3、生长在润韧带内的肌瘤可使获益于其表面的输卵管拉长扭曲,管腔挤压,影响其通畅,或使卵巢变位,卵巢与输卵管间距离增宽,妨碍输卵管伞端的拾卵功能。 4、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子宫收缩的频率、幅度及持续的时间高于正常基线,干扰受精卵的着床或者着床后发生流产。 当然,并非所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会影响怀孕,要看症状的生长部位、大小以及数目,若症状会引起不孕,就应及时治疗,由这种疾病所引起的不孕在症状消失后则依然可以受孕,故而治疗时关键。 一般来说,治疗女性子宫腺肌症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口服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达那唑、孕三烯酮、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米非司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但这些药物均可造成闭经,有一定的副作用,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外用膏药:就目前来说,膏药外贴的形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药物如,祛瘀正宫贴,祛瘀正宫贴是传统中医黑膏药,由多味名贵中药材精细配伍,谨遵竹林寺女科古方炮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疾病主要是指因医务人员的措施不适当引起的疾病。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与种植学说相关,指因医源性穿刺、破裂、手术局部创伤,手术切口未予保护,操作粗糙,未按操作规程,经期妇科检查等引起疾病发生或播散。具体如下。 1 经期妇科检查 虽属“小事件”但若对月经史询问不清,尤对后位后屈子宫等,检查子宫时,挤压易致经血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或留置在输卵管,引起相应病变。 2 穿刺 目前,仍存在一些医师不详细询问病史便进行妇科检查,更对超声检查不重视,不会读片或不亲自阅看超声图像,仅依赖超声医师报告的结论,对肿块性质分辨不清,对肿块的诊断更是采用老观念而行肿块穿刺、抽吸囊液。众所周知,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液黏稠,细小针头难以抽吸,即使采用输血针头样粗的穿刺针也难以吸净,更不能抽吸完全。但不论针头粗细,拔除后,由于囊内压相对较高,均有囊液会自穿刺口溢出,易致子宫内膜在其他部位种植,致疾病扩散,也是造成粘连及相应盆腔疼痛、影响生育、包裹性积液

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穿刺针通过腹壁也可在腹膜、腹壁各层内种植形成医源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此外羊膜腔穿刺,甚至取卵等均应注意医源性问题。 3 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术时切口等未保护,均可能因牵拉、挤压使子宫内膜在盆腹腔、腹壁、肠道、浅表膀胱浆膜层等部位种植,或收集标本袋在盛装标本或取出腹壁时有泄漏,或剥离时囊肿破裂,囊内液外溢,手术中未冲洗干净或使用冲洗液少,均有形成医源性疾病的危险,使临床上原有病灶复发或医源性播散后形成新病灶,有时两者难以区分。 4 人工流产术 釆用负压吸引时,如取出吸管时未解除负压强行拨出吸刮管,宫颈管外突然转为正压,而宫腔处于明显负压状态,瞬时宫腔内由负压突然转为正压,易致宫内血液和子宫内膜组织、蜕膜等经输卵管进入输卵管或流入盆腔,日后形成输卵管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刮或宫腔操作时使用有齿宫颈抓钳等,对宫颈造成损伤,日后可能形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能忽视。 5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状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状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陌生,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妇科疾病,一听到这个词语,就知道这种症状非常复杂。那么,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状有哪些呢?子宫内膜异位怎么诊断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状有哪些 第一,下腹痛和痛经。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或进行性痛经加重。疼痛部位多出现在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会阴部、肛门和大腿处也会出现疼痛,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经期加剧。 第二,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有40%。引起不孕的原因有:盆腔微环境的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并破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等。中、重度患者可因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而影响受精卵运输。 第三,性交不适。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子宫内膜异位怎么诊断 第一,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时诊断卵巢异位囊肿和膀胱、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可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盆腔CT和MRI对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诊断价值,但费用较高,不建议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第二,血清CA125测定。CA125是一种糖蛋白。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可能增高,重症患者更为明显,但由于变化范围很大,临床上多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疑似深部异位病灶者。 第三,腹腔镜检查。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最佳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明显病灶或可疑病变进行或组织检查即可确诊。只有在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直视下才能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 小编介绍的这些内容,希望朋友们听完有所收获哦。子宫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妹子们。现在,很多妹子由于各种问题而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这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妹子们要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多注意个人卫生,多多锻炼身体。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常规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饮食、排泄、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妇检发现子宫增大,质稍软;晚期偶见癌组织自宫颈口脱出,质 脆,触之易出血;有盆腔转移者,子宫固定,在宫旁或盆腔内可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④营养状况:营养消耗、食欲状况、有无贫血、消瘦、恶液质、发热等情况。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 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阴道有无出血及其颜色、量、性状等。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情况、引流管情况、疼痛情况等。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一般药物及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⑧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等。 ⑨自理能力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 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 排便等。

3、饮食指导:术前三天无渣饮食,并遵医嘱给肠道抗生素;术前晚上与当日 晨,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4、常规检查: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并知晓阳性检 查结果。 5、常规准备: ①手术前一日完成皮试、备皮、备血、术前访视、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等。 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尿管,并告知留置尿管的目的等。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 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注射术前针剂,待入手术室。 6、肠道准备:手术前晚上应吃易消化软食,并减少食量。上午手术者晨间禁 食、水。下午手术者术前4 小时禁食、水,以免麻醉手术时呕吐和腹泻。 7、阴道准备:术前三天用0.2‰碘伏冲洗阴道、宫颈,以防术中阴道分泌物 污染盆腔。 8、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9、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按麻醉护理及病情变化要求。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等。 ③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及时标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观察、记录引 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根据医嘱冲洗。 ④严密观察和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积极处理、及时 记录。 ⑤使用镇痛泵者应严密观察其效果,认真听取病人主诉。 3、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4、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足够矿物质、清淡易消化饮食。 5、活动、休息及功能锻炼: ①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范围。 ②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再认识及其意义_郎景和

[收稿日期] 2009-08-08;修回日期 2009-08-1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830350) [作者简介] 郎景和(1940-),男,满族,吉林珲春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 -m ai:l l angj h@hot m ai.l co m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再认识及其意义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育龄妇女健康及生育的常见病、多发病。课题组在该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独到的病因学观点。即认为,内异症是由异常的子宫在位内膜组织随经血逆流至盆腹腔,在异地完成粘附、侵袭、血管形成之病理过程,而形成病灶。致病的关键系子宫在位内膜本身,而在位内膜干/祖细胞或其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根本原因。此外,内异症还表现出类肿瘤特质。上述病因学研究结果推进了临床诊疗技术和水平。近年来在位内膜标志物的检测和局部治疗更反映了 源头 诊疗的新观念。对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再认识和新观念,直接影响了临床问题解决的新方向。[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09)10-0137-06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在育龄妇女中有10%~15%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 有 现代病 之称。80%内异症患伴者有盆腔疼痛,50%合并不育,是严重影响中青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多发病、常见病。但内异症发病机制复杂、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和复发性,有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课题组对内异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独到的发病机制观念及普遍推行的临床诊治规范。现就对其的再认识论述如下。 1 对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再认识 1885年,Von Rok itansky 首次描述该病。1921 年,Sa mpson 提出了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成为主导理论。亦有上皮化生学说、远处转移学说、苗勒管残迹学说等,但都未臻完善。特别是经血逆流见于90%的育龄妇女,几乎是生理现象,而罹患内异症的却只有10%~15%,故Sa m pson 学说遭到质疑。对此,学者们又提出遗传、炎症、免疫、激素等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争论不辍。课题组对内异症的病因学研 究,在科学诠释、模型建立和临床循证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形成新的认识和思路。1.1 内异症发病的 3A 模式 在内异症病灶的形成过程中,经血逆流种植应达到四个 必须 :a .经输卵管逆流入盆腔的经血中必须含有子宫内膜组织;b .内膜碎片中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必须是 活的 ;c .这些细胞必须有能力种植在盆腔组织器官上;d .盆腔内异症病灶的解剖分布与经输卵管播散的方式必须一致(见图1)。而且,逆流之内膜需突破 三道防线 :腹水中的炎症因子、腹腔中的免疫细胞和腹膜的细胞外基质。课题组经相关组织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总结出了内异症形成 三步曲 :粘附、侵袭、血管形成,可将其称为 3A 程序(attachm ent-agg rassion -ang i o genesis)。粘附是异位内膜 入侵 盆腹腔腹膜或其他脏器表面的第一步,继而突破细胞外基质,血管形成是其种植后生长的必要条件[1] 。亦即所谓 生根、生长、生病 的 三生 过程。 3A 程序还可明晰解释及描述内异症临床病理表现,即早期的红色病变、典型黑色病变及后期白色病变。 137 2009年第11卷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曼月乐及GnRHa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曼月乐及GnRHa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23T14:21:16.28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作者:张欣[导读] 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减少患者疼痛,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曼月乐及GnRH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使用GnRH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第六次肌内注射GnRHa时宫内放置曼月乐。两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患者痛经时疼痛程度和CA-125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术后1年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时观察组患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减少患者疼痛,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曼月乐;GnRHa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是一种雌性激素型依赖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临床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1]。保守手术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已经广泛的在临床使用,但GnRHa有较大副作用,只可短期用药,停药后复发率高[2]。近期我院对保守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曼月乐联合GnRHa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并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3.9±6.8岁,患者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4.0±1.2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4.8±5.9岁,患者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1.1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符合以下条件:①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标准》[3]中的相关规定;②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③患者AFS分期在Ⅲ期 - Ⅳ期;④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女性,且无生育需求。 1.3 排除标准 排除有以下情况的患者:①术前3月内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②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对本研究所涉及药物过敏的患者;④任何原因导致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我院接受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52)肌内注射治疗,术后初次月经第1天接受GnRHa肌内注射,注射剂量3.75mg/次,每28d注射一次,连续注射6周。连续使用GnRHa三个疗程后行利维爱(荷兰Organon 药厂产品)1.25 mg/d 反向添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曼月乐治疗,即在第3次注射GnRHa时候在患者子宫内放置曼月乐(Bayer Oy,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144)治疗,不必进行利维爱反向添加。 1.5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随访一年,使用视觉模拟法(VAS)对患者痛经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检测患者血清CA-125水平和雌二醇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有理论T值<5则使用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术后1年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人不yun的常见疾病,给女性朋友带来了诸多烦恼与痛苦,许多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会得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机理有多种说法,如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建议患者及早拥异位妇善-坊帖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 1.种植学说 经血逆流,内膜种植。月经期,经血从宫口、阴道排出人体外是顺流而下,但是有小部分经血或因其他原因夹杂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由输卵管道流进入腹腔,种植在盆腔脏器的表层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这是主要原因。 2.化生内膜 浆膜上皮,化生内膜。人体在胚胎发育时期,卵巢表面上皮、腹膜、阴道直肠膈、脐部均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这些组织在性腺激素、炎症、机械因素的刺激下能够转化,形成另一种组织,同样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因为不在宫腔,就成了异位的内膜。 3.良性转移 血液淋巴,良性转移。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发病原因。出现在肺部、脑膜、心包、四肢及其他远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通过血液循

环或淋巴系统将子宫内膜碎屑转移停留在某脏器或组织上而发病。 4.医源性的内膜移植 这是一种人为造成的使子宫内膜移植到某些部位,多见于剖宫产术、早期中期妊娠行刮宫术、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人工流产术等过程中。因宫腔血液中含有内膜而被种植于腹腔、腹壁、会阴等处。 5.免疫防御功能缺陷 随经血逆流至腹腔的子宫内膜,如同一种异物,会激活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动员出大量的免疫细胞及体液围歼消除,假如体内免疫功能缺陷,就会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6.内分泌功能失调 异位的子宫内膜,无论来源如何,其生长变化均与卵巢内分泌有关,雌激素能促进生长,孕激素能使其抑制,临床发现大多数患者,孕激素缺乏,因此助长了本病的发生发展。 7.遗传与体质的因素 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体质因素中如肥胖、超重、身长过高等亦有一定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