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证据学平时作业

证据学平时作业

证据学平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

1.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ABCD )。

A.口头的B.书面的C.复制的D.实物的

2.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B )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

3.以下哪些是书证(A )。

A.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车票B.物体的颜色

C.犯罪现场留下的车票D.窃取的机密文件

4.询问被害人的地点主要有(BC )。

A.被害人的所在单位

B.被害人的住处

C.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办公地点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定的地点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C )进行询问。

A.可以在拘留、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

B.可以在拘留、逮捕后的48小时以内

C.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

D.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48小时以内

6.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除了法医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痕迹鉴定以外,还有(ABCD )。

A.化学鉴定

B.会计鉴定

C.文件书法鉴定

D.责任事故等方面的鉴定

7.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A )

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B.排除合理怀疑

C.优势证据

D.合理可能性

8.传闻证据是指(B )

A.当事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B.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C.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过程中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D.当事人在本案法庭审理过程中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

的各种陈述

9.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D )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

D.执法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有关的物品、场所和人身进行识别的方法10.我国诉讼立法上第一次将视听资料明确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种类的法律是(B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律师法

二、问答题

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3.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有哪些内容?

4.简要介绍收集证据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5.如何理解和使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6.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

案情:1994年8月9日下午,原告马里鹏带领其5岁的女儿马郡到被告西宁市儿童公园游玩。下午4时许,马郡见公园西边有一部滑梯,便跑过去攀登,在接近滑梯顶部约5米高的阶梯时,因阶梯档距过大,从阶梯空档处坠地,造成多发性开放粉碎性颅骨骨折,脑内血肿,经送往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无效,于1994年8月10日上午11时30分死亡。共花医药费173180元。现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原告损失23622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问题:

(1)本案诉讼中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简要说明理由。

(2)本案诉讼中应当证明哪些事实?

分析要点:(1)本案中原告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理由是“谁主张谁举证”(2)证明在游乐园玩耍的事实;证明游乐园的娱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证明损害发生在游乐园玩耍期间;证明损失的数额。

《证据学》辅导题(选择部分)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 abcd)等活动。

A.司法 B.执法 C.仲裁和公证 D.监察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ac)。 A.诉讼证据规则 B.司法证据规则 C.非诉讼证据规则 D.审判证据规则

3.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a)。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D.法定证据

4.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C)。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D.法定证据5.诉讼证据规则包括(abc)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6.非诉讼证据包括(abcd)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 B.仲裁 C.监察 D 公证

7.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bcd)。 A.科学性 B.可信性 C.可采性 D.可靠性

8.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abcd)的。 A.口头 B.书面 C.复制 D.实物

9.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a)。A.从属关系 B.因果关系 C.优势互补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10.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1.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b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刑讯逼供 C.口供主义 D.自由心证

12.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a)诉讼制度。 A.诉讼双方权利对等 B.刑讯逼供C.口供主义 D.纠问式

13.我国的诉讼制度是(a)的诉讼制度。 A.分权主义 B.纠问式 C.职权主义 D.混合式

1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a)的一些国家。 A.欧洲大陆 B.英美 C.非洲 D.亚洲

15.研究证据学的方法,除了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以外,还有(abcd)。 A.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 B.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 C.比较研究的方法 D.实证研究的方法

16.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7.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是证证据制度 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8.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c)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9.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c)。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0.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b)。 A.法官的理性和良心 B.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 C.注重当事人的证词 D.审问时可以采用刑讯逼供21.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b)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2.诉讼证据是(abd)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

情况的根据。 A.审判人员 B.检察人员 C.鉴定人员 D.侦查人员23.证据原因来自(c)对证据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A.第三人 B.当事人 C.办案人员 D.证人

24.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物证的种类之一。如(abcd)。 A.人体的特征 B.物体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的气味25.物证(b)而存在。 A.可以依赖于言词证据 B.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 C.可以依赖于侦查手段 D.可以依赖于被害人

26.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abcd)。 A.提供与调取 B.勘验、检查 C.扣押 D.搜查

27.以下(abcd)是书证。 A.身份证 B.公证文书 C.认证书 D.经济合同28.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a)。 A.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 B.原本、正本 C.公文书证及私文书证 D.文字书证及图形书证

29.行政诉讼中的书证,由(d)提供。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原告 D.被告

30.(abcd)可以作为证人。 A.能够辨别是非的人 B.与犯罪嫌疑人有亲属关系的 1 人 C.能够正确表达的人 D.与被害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31.(ab)不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 B.非法人团体 C.国家公务员 D.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32.询问证人时(ad)。 A.不得少于两名办案人员 B.不许个别进行 C.不得多于两名办案人员 D.必须个别进行

33.(a)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A.被害人陈述 B.证人证言 C.物证 D.书证

34.询问被害人的地点主要有(bcd)。 A.政府所在地 B.被害人住所 C.公检法办公地点 D.被害人所在单位

35.口供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abd)。 A.揭发检举同案其他犯罪行

为的陈述 B.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 C.揭发检举非同案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D.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36.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比准逮捕的人,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c)进行询问。 A.12 小时以内 B.2 天以内 C.24 小时以内 D.1 周以内

37.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acd)。 A.确认性陈述 B.辩

论性陈述 C.否定性陈述 D.承认性陈述

38.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b)。 A.传来证据 B.人证 C.原始证据 D.物证

39.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a)。 A.勘验、检查笔录 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 D.物证

40.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指(ac)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 A.执法人员 B.当事人 C.律师 D.被害人

41.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ad)的证据。 A.案件事实 B.物证或书证 C.被害人陈述 D.原始出处

42.(a)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结果 C.证据的形状 D.证据的性质 43.犯罪人首先手写反动标语,然后复印成若干分广为散发,其中手写的原件及复印件标语属于(ad)。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物证 D.书证 44.(abcd)属于人证。 A.刑事被害人陈述 B.民事当事人的陈述 C.证人证言 D.鉴定结论 45.(abcd)属于实物证据。 A.物证B.书证 C.音像资料 D.勘验笔录 46.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cd)。 A.调取 B.当事人提供 C.询问 D.讯问 47.询问是指对(cd)。 A.对犯罪嫌疑人的审问 B.对刑事被告人的审问 C.对刑事被害人的问话 D.对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问话 48.讯问是指对(ab)。 A.对犯罪嫌疑人的审问 B.对刑事被告人的审问 C.对证人的问话 D.对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问话 49.实物证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abcd)等方式进行的。 A.勘验 B.扣押 C.调取 D.查封50.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分类,是根据证据的(bc)进行的划分。 A.性质 B.内容 C.作用 D.形式 51.直接证据是(bd)。 A.直接证据 B.原始证据 C.间接证据 D.传来证据 52.直接证据包括(abcd)。 A.当事人的陈述 B.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C.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 D.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音像证据 53.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b)基本一致,但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A.间接证据的收集 B.举证责任的分担 C.证据的分类D.物证的特征 54.在刑事诉讼中,证据保全主要由(ab)主动进行。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当事人 D.诉讼参与人 55.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包括(abc)。A.行政机关采取的证据保全 B.公证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C.人民法院应申请采取的证据保全 D.公安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56.证明的主体是(a)。 A.诉讼主体 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 D.诉讼权利 57.证明对象是(bc)。 A.诉讼主体 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 D.证明范围 58.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a)。 A.神示证明制度 B.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 D.无罪推定证明制度 59.证明方法包括(abc)。 A.逻辑推理 B.司法认知 C.推定 D.指认 60.(b)是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 D.严格证明 61.(a)是指运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2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 D.严格证明62.根据证明对象所属领域不同,可以将证明分为(cd)。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 D.严格证明 63.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这里所说的法律(d)。 A.是实体法 B.是程序法 C.不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D.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64.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a)。 A.古罗马法时代 B.石器时代 C.近现代 D.中国古代 65.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是由(b)承担。 A.原告 B.被告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66.我国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见解主要有(abcd)。A.权利说 B.义务说 C.承担说 D.责任说 67.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

诉讼中使用基本一致的证明标准,即(ab)。 A.案件事实清楚 B.证据确实、充分 C.有法律依据 D.实事求是 68.(c)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A.合法证据标准 B.合理证据标准 C.优势证据标准 D。劣势证据标准 69.无罪推定的内核是(c)。 A.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C.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70.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主要在于(ad)。 A.督促执法机关守法 B.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C.保障当事人的安全 D.制止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证据学选择题要求:从四个备选答案,根据所学知识、概念、原理分析,选择出适当的答案。错选、漏选、多选、少选都不给分。选择题举例 1.(a)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A.被害人陈述 B.证人证言 C.物证 D.书证选择题举例 2.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比准逮捕的人,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c)进行询问。 A.12 小时以内 B.2 天以内 C.24 小时以内 D.1 周以内选择题举例 3.物证(b)而存在。 A.可以依赖于言词证据 B.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 C.可以依赖于侦查手段D.可以依赖于被害人选择题举例 4.行政诉讼中的书证,由(d)提供。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原告 D.被告选择题举例 5.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a)。A.勘验、检查笔录 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 D.物证选择题举例 6.(a)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结果 C.证据的形状 D.证据的性质选择题举例 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主要在于(ad)。A.督促执法机关守法 B.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C.保障当事人的安全 D.制止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选择题举例 8.我国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见解主要有(abcd)。 A.权利说 B.义务说 C.承担说 D.责任说问答题举例 1.当事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要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充分尊重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法官扮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庭审不是必经程序。然后展开论述,把书让的关于要点的分析也答一些。问答题举例 2.诉讼中的书证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要点:表现形式及制作方法的多样性;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须同案件互相关联;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是可以供人们认知和了解。叙述时用自己的语言讲。也可以举几个例子。问答题举例 3.司法认知的作用有哪些内容?要点:司法认知是迅速结案的一套捷径,它有利于明确案件争议要点,减少当事人的讼累,从而提高诉讼效率;司法认知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司法认知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问:甲将乙打成重伤后被拘,甲供述了其对乙实施重伤的行为,但又辩解其完全是正当防卫,甲的供述和辩解是:A 有罪证据 B 无罪证据 C 既是有罪证据又是无罪证据 D 可能是有罪证据又可能是无

罪证据应该属于 D,因为需要进一步的审查判断,甲的供述和辩解要与其它的证据结合起来。(供大家参考) 老师案例题有几道? 3 康德的不可知论与高度盖然性的区别?案例分析举例[案情之一]被告人过某因犯侵占罪和商业受贿罪被某市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过某在任某科技开发公司经理期间,与深圳某公司达成购买空调机 100 台的协议,以加大货款形式,侵

占公司财产 2 万元,并用此款购买一台进口一拖二空调机;[2]过某在任经理期间,多次向承包该公司下属酒店装修工程的刘某索要现金共 5 万元据为己有。案发后, 过某与刘某密谋,串通刘某做伪证,此情况被检察机关在秘密侦查时用录音方式取得;[3]过某将公司收入的部分款项 4 万元以公司互助金名义存入银行,并将存折交给副经理张某保管。并嘱张某保密。后过某三次取款共 2400 元,挥霍一空。开庭时张某出庭作证证实了此情况。 [问题]1.本案的证据有哪几种? 2.该案中的

存折是物证还是书证? [答案要点] 1.本案的证据有:[1]物证、书证:一拖二空调机、购买空调机协议、存折;[2]证人证言:该公司副经理张某的证言;[3]视昕资料:检察机关获得的录音带。 2.该案中的存折不是物证而是书证。案例分析举例[案情

之二] 被告人周某因园田界址与田某发生争吵,继而斗殴,周某将田某打成重伤。

经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颅底骨折;外伤性右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一审法院依据县

医院的病情诊断书,认定周某的行为造成田某重伤,判处周某有期徒刑 5 年。周某不服提起上诉,认为县医院病情诊断书不能作为鉴定结论使用,要求重新鉴定田

某伤势。 [问题] 病情诊断书能否作为鉴定结论使用? [答案要点] 二审法院对田

某重新做司法医学鉴定,结论为颅骨单纯性骨折,认定周某的行为只对田某造成轻伤,改判周某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5 年。 (一般的病情诊断书不能做为鉴。定

结论使用) 朱叶:案例分析举例[案情之三]某县农民刘某到公安机关报案,声称钱某在 1996 年 2 月 10 日潜入其家盗走人民币 1000 元。公安机关立案后,在不

能取得有关证据的情况下便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建议检察机关起诉。检察机关随后便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开庭审理过程中, 公诉人只出示被告人供述,没

有其他任何证据,县人民法院于是判决证据不足,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钱某犯盗窃罪

不能成立。 [问题]人民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 [答案要点]县人民法院做出的无罪

判决是合法的。问:请老师分析一下综合练习 7 中的案例 9 和案例 10。谢 9.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

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

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

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

辆为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察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

记表记明司机刘某13日早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请问:上述案例中,哪些证据

属于物证?哪些证据属于书证?哪些证据属于直接证据?哪些证据属于辩护证据?物证:血迹、痕迹等。书证:表明 5 点 50 分的时针直接证据:尸体辩

护证据:刘某、赵某案例分析举例 [案情之四]一歹徒手持匕首迫被害人至一外

侨家中,当被害人向外侨求救时,被歹徒一刀刺人胸膛,当场死亡,在此案件中,这

位外侨是惟一的目击者。公安机关需要外侨作证。 [问题]这位外侨是否有义务作证?他能否作证人? [答案要点]该外侨有义务作证,能作证人。 2004 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4 年 7 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 D )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形式证据制度 D.神示证据制度 2.下列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ABD )。 A.证明对象 B.证明标准 C.犯罪的概念 D.推定 3.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 C )。 A.优势证据 B.排除

合理怀疑 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合理根据 4.欧洲中世纪盛行的证据制度是(CD )。 A.纠问式 B.弹劾式 C.法定证据制度 D.形式证据制度 5.从证据分类上说,凡是证明被告人有罪并应从重处 4 罚的证据,都是(BC )。 A.原始证据 B.有罪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我国古代刑讯的施用对象是(BCD )。

A.法官 B.被告人 C.控告人 D.证人 7.下列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不存在回避问题的有 ( D )。 A.翻译人 B.鉴定人 C.书记员 D.证人 8.属于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有(ABD )。 A.排除违法性的事实 B.量刑情节 C.证据事实 D.程序事实 9.口供的收集方法主要是(D )。 A.鉴定 B.检验 C 辨认 D.讯问 10.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有(ACD )。 A.物证 B.人证 C.书证 D.视听资料. 11.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以后, (A )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一般不能 12.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ABC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可靠性 1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C )与传来证据。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4.当事人的陈述包括( AD )。 A.原告陈述 B.被害人陈述 C.犯罪嫌疑人供述 D.被告陈述 15.不能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B )。 A.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B.间接证据 D.实物证据 16.在诉讼中,鉴定人产生的方式有(CD )。 A.当事人选任 B.自我推荐 C.司法机关指派 D.司法机关聘请 17.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D) A.被告 B.原告 C.被害人 D.证人 18 .视听资料同时具有下列哪些证据的部分特征?( ABCD ) A.证人证言 B.当事人陈述 C.物证 D.书证 19.刑事自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A )。 A.自诉人 B.被告人 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20.在刑事诉讼中,常见的直接证据主要有(ABC)。 A.被害人陈述 B.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C.现场目击者的证言 D.现场提取的脚印二、问答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在学理上,证据有哪些分类? 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2 分)根据诉讼证据是否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将诉讼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1 分)根据诉讼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1 分) 2.简述证明对象的特征。证明对象是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相联系的概念;(1 分)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1 分)证明对象是与实体法律规范相联系的概念;(1 分)证明对象是指有必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1 分) 3.简述证人证言的特征。证人证言是由知晓案件有关情况的人所陈述的内容;(2 分)是证人陈述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内容;(1 分)应当是证人就案件有关情况向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1 分) 4.试述证据的特点。证据具有三性,分)即客观性、分)关联性(1 分)和合 (1 (1 法性。(1 分) 5.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1)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5 分)(2)公安机关也承担 (0.一定的证明责任; 5 分)(3)人民法院不负有证明责任; (O. (0.5 分)(4)自诉人负有证明责任;(0.5 分)(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0.5 分)(6)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O.5 分)(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要负证明责任:自诉案件中提出反诉的情况和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1 分) 三、案例分析(40 分) 1.(15 分)在陈甲诉李乙借款纠纷一案中,有以下几种证据:①陈甲出具的由李乙签名的借条一张。该借条内容为:今借陈甲人民币 3000 元整,一个月以内返还。1999 年 3 月 20 。②李乙的同事乔丙的证言。乔丙证明,他在 1999 年 3 月 21 日听李乙说,李乙向陈甲借了 3000 元钱,准备到外地旅游时用。③李乙向受诉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李乙说:“我在 1999 年 3 月 20 日向陈甲借了 3000 元钱,但我在 5 月份就还给他了,当时我向他要借条,他说借条丢了。他给我写了一张收条,但收条我现在找不着了。” ④李乙的朋友张丁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证言:李乙在 1999 年 3 月底与张丁到五台山旅游时向张丁说,这次出来玩的钱是向别人借的。在上述证据中,请指出哪些是原始证据?哪些是传来

证据?哪些是言词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对当

事人陈甲的关于李乙向其借款的主张来说,哪些是本证?哪些是反证? 答:本案的原始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当事人 5 李乙向人民法院的陈述;(2 分)传来证

据有:乔丙的证言、张丁的证言;(2 分)言词证据有: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2 分)实物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2 分)直接证据有:陈甲出

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证言;(2 分)间接证据有:张丁的证言;(2 分)

本证有: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2 分)反证:无。(1 分) 2.(25 分);8000 年 4 月 22 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 20 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其中有 100 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被盗前, 100 张钞票中还有 43 这张是从不同的每扎 100 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侦查人员发

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

的指纹。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 3 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

于付款的钞票中有 3 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 l00 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根据上述事实,公安机关拘留了黄某某,但黄某某拒绝承认犯罪。请你根据所学回答,能否依据上述证据认定黄某某盗窃 20 万元的犯罪行为成立? 答:(25 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总的来看,本案的

证据尚未达到认定黄某某有罪的程度,使能认定黄某某是盗窃公司 20 元的犯罪分子。(5 分)具体而言:首先,本案中侦查人员查明,黄某某曾经在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 3 年有期徒刑的证据和事实,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只能说明黄某某有前科,不能对黄某某是否盗窃公司的 20 万元产生证明作用。(7 分) .其次,黄某某在购买物品时所使用的 3 张连号钞票,并不能说明,这 3 张就是失窃的钞票。而且,尽管有两个证人证明黄某某在案发当天到过公司,但并不能说明黄

某某就是到财务科进行盗窃。分) (7 最后,虽然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黄某某的指纹,但这个指纹既可能是黄某某在作案时留下的,也可能是黄某某在几天前领取工资时接触到保险柜时留下的。(6 分) 因此,总的来讲,本案的证据尚不能得

出黄某某就是犯罪人的唯一的结论,即不能仅仅依据本案现有的证据认定黄某某实施了盗窃行为。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法学专

业证据学试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

末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民事诉讼中,(A )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有

责任提供证据。 A. 当事人 B.被告人 C. 原告 D.证人 2.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ABCD )。 A.神誓 B.水审 C. 火审 D.决斗 3.根据诉讼

证据的(C ),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 存在 B.表现形式 C. 来源 D.证明方向 4.当事人陈述是我国(BC)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三大诉讼 5.物证只能是(D )。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 直接证据 D. 间接证据 6. 调查收集证据的主体是(CD ). A. 原告 B.被

告 C. 执法机关 D.律师 7.口供特指(A )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 A. 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经济诉讼 8. 审查判断物证的内容有(ABC )。 A. 真实性 B. 相关性 C. 合法性 D. 科学性 9.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 )。 A. 三大诉讼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 B. 民事、行政诉讼具有相

同的证明标准,但与刑事诉讼不同 C. 民事、刑事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

与行政诉讼不同 D. 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0.下列属于言词证据的有(ABC ). A. 证人证言 B.被害人陈述 C.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D. 视听资料 11. 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应当由(C )承担。 A. 人民法院 B. 被告人 C. 自诉人D.证人 12.审查判断物证的一般方法是(ABC ) A. 辨认 B.鉴定 C. 比较验证 D.交叉询问 13.鉴定结论在证据分类中属于(C ); A. 原始证据 B.直接证据 C. 言

词证据 D.实物证据 14.下列有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有(ABD )。 A. 书证 B.证

人证言 C. 物证 D.当事人陈述 15. 在行政诉语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B ). A. 原告 B. 被告 C. 法官 D.证人 16.收来证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ABCD ) A. 迅速及时 B. 客观全面 C. 深入细致 D.遵守法定程序 17.下列不屈于实物证据的有(B ) A.凶器 B.鉴定结论 C. 毒品 D.被害人的人身检查结果 6 18.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案件中,负有证明责任的主体有(BD). A.公安机关 B.检察

机关 C. 人民法院 D.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19.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C ). A. 自诉人 B.被害人 C. 证

人 D.犯罪嫌疑人 20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无需举证的事实包括 (ABCD)。 A. 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B.众所周知的事实 C. 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事实 D. 公证的事实二、问答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证据学理上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的不同,可

以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 分)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1 分)根据诉讼证据是否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将诉讼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1 分)根据诉讼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0.5 分)根据证据的作用,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是有罪证据;否定有罪或罪轻的证据是无罪证据。(0.5 分); 2.简述诉讼证明的特征和构成环节.(1)证明的主体是诉讼主体;(2)证明对象是诉讼客体或者案件事实;(3) 证明必须按照法定的范围、程序和标准进行。(2 分)证明的构成环节有:(1)证明对象;(2)证明主体,(3)证明责任;(4)证明标准;(5)证明方法;(6)证明程序.(2 分) 3.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的审查判断。(1)审查认定勘验、检查即现场笔录在制作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1 分)(2)审查现场的保护情况。(1 分)(3)审查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具有客观性、完整性和准确性。(1 分)(4)审查勘验及现场笔录的制作人的业务水平与工作态度如何.(1 分) 4.简述司法认知的规则.(1)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应申请采取司法认知.(1 分)(2)采取司法认知之前应告知当事人,井进行必要的调查.(1 分)(3)采取司法认知之前应当为当事人提供反驳的机会.(1 分)(4)司法认知应当采取裁定的形式.(1 分) 5.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1)

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 99 地获得原始证据. (2 分)(3)

传来证据的作用也不可忽视.(2 分)/ 三、案例分析(40 分) 1.(15 分)1992 年 7 月 13 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

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阵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 5 点 50 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

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 50 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卡车撞倒栽葱被害人后逃跑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 15 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点 50 分左右曾有二辆 5 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一辆肖山

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谊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 13 日早晨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胜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刘某 13 日早晨 5 点 55 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证据属于物证?哪些证据属于书证? (1)物证有: A 被害人的尸体,B 被害人血迹,C 路面上刹车的痕迹;D 解放牌大卡车;E 解放牌大客车漆皮脱落痕迹;被害人骑的摩托车 G 被害人手上被掉坏的 F 手表.(8 分) (2)书证有:A 被害人手上指明时间的手表;B 肖山某厂的出车表;C 证明离肖山 15 公里的里程碑.(7 分) 2. (25 分)原告郝大海,系河南省某村村民,1985 年在被告河南省某县工商分行所属金融服务所活期存款 9000 元. 1989 年 4 月 3 日上午,郝大海持存折到金融服务所取款 3000 元,尚余 6000 元.当日下午,郝大海发现存折丢失,因家距金融服务所较远,立即用电话向金融服务所声明挂失.金融服务所工作人员王某某接挂失电话后,经查,原告帐户办的存款分文未动.郝大海在电话中对王某某说:“看着点,别叫人冒支.”王某某答应可以.并告诉郝大海第二天到金融服务所来.之后,王某某没有按照银行的有关规定,为郝大海办理挂失手续,也未向所内其他人员交代此事.第二天下午,郝大海到金融服务所办理正式挂失手续时,得知存折内的 6000 元存款已被他人冒领.郝大海要求被告赔偿被他人冒领的存款,被告拒付。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被告工商银行承认原告所诉事实,但拒绝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运用自认规则,认定事实存在,经调解达成协议,由被告向原告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根据上述案情请说明何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效力如何? 本案如何运用自认认定案件事实?(1)所谓自认,在民事诉讼中是指对事实的承认,即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于己韵事实,在有关诉讼文书上或言辞辩论中,承认为真实的声明或做出不予争执的表示。自认可以分为诉讼内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5 分) 2002 年 4 月 1 日生效的晕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 7 据的若干规定》也对白认的后果和除外情况,对拟制自认,代理人的自认和自认不可撤销原则均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其第八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小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刘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刘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可见,自认规则的直接法律效果就是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和主张免除举证责任.(10 分) (2)就奉案而言,原告诉称被告的工作人员王某某在接到原告的挂失申请电话以后答应为其办理挂失手续而设有办理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导致了存款被冒领的后果.对于原告的这一事实主张,被告予以承认但辩称原告是个体户,个体户存款不属储蓄范围,不适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会计出纳核算制度》中有关存款函电挂失的规定,因此,主张不负赔偿责任.被告承认对方陈述的行为,就构成了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根据自认法则,原告就无需对其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因为被告的自认导致了原告的免证.又由于被告的答辩理由不成立,所以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于是,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

基础上,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了结此案.(10 分) 证据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归纳《证据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归纳 1.证据学:是研究在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运用 1.证据学:证据学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法律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学科。 2.证据证据: 2.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复制的。 3.证据力证据力: 3.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4.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证据的证明力: 4.证据的证明力: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5.证据学的体系证据学的体系: 5.证据学的体系:就是将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化之后,按照一定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和阐述的科学系统,简言之,就是证据学的组织结构。 6.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 6.神示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7.神誓法神誓法: 7.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者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 8.水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受水的考验,水审:显示神意, 8.水审:借以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真实、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 9.火审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要被告人接受火或者烧红的铁的检火审: 9.火审:验,显示神意,借以判定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以及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 10.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 10.法定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1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进行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度。 12.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 12.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13.证据法的原则证据法的原则: 13.证据法的原则:是指在运用证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14.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 14.直接言词原则:基本含义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15.直接原则直接原则: 15.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查原则,是指法官、陪审官必须亲自接触案件的所有材料,在审判庭上审查证据,检查物证,让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出庭并亲自听取他们的口头陈述,听取法庭辩论,然后据以对案件的实质问题作出裁判。 16.言词原则言词原则: 16.言词原则:又称言词审判原则,是指法院审理案件,特别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诉讼材料的提出和进行辩论,要在法官前以言词及口语形式进行,这样取得的材料,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 17.证据原因证据原因: 17.证据原因:是法官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实形成的心证的原因。 18.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 18.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19.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 19.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 20.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20.证据的合法性:也叫证据的许可性、证据的法律性。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所以,证据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合法性,是指证据只能由审判人员、检察人

员、侦查人员和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 21.物证物证: 21.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22.物证的收集物证的收集: 22.物证的收集:是指执法人员或者律师发现、提取、固定、保管和保全物证的专门活动。 23.辩认:是指在公安、司法机关的主持下,由有关诉讼法律主 23.辩认:辩认体对提供、收集到的物证材料进行识别、判断,辩明其真伪以及阐述与案件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的认识活动。 24.科学技术鉴定科学技术鉴定: 24.科学技术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技术知识、技能、工艺以及各种科学仪器、设备,等等,根据法庭的指派或聘请对在诉讼中出现的物证材料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提供的结论性意见。 25.书证书证: 25.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 26.文字书证文字书证: 26.文字书证:是指以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有关事实的书证。 27.图形书证图形书证: 27.图形书证:是指以图形表现的内容来证明案件有关情形的书证。 28.符号书证是指以符号作为内容来证明案件有关情形的书证。符号书证: 28.符号书证: 29.公文书证公文书证: 29.公文书证: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所制作的文书,以此文书作为证明案件有关情况的书证。 30.私文书证私文书证: 30.私文书证:是指公文书证之外的书证。 31.处分性书证处分性书证: 31.处分性书证:是指书证中所记载或表述的内容,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为目的书证。 32.报道性书证报道性书证: 32.报道性书证:是指书证中所记载或表述的内容,反映的只是制作人的见闻、感想、体会等。 33.原本原本: 33.原本:是指文书的制作人最初所制成的文书。 34.正本正本: 34.正本:是指照原本全文抄录或印制并与原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 8 35.副本: 35.副本:副本是指照原本全文抄录或印制但效力不同于原本的文件。 36.节录本:是指制作者以摘抄的方式,节录原本或正本文书内 36.节录本:节录本容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文书。 37.影印本影印本: 37.影印本:是指运用影印技术,将原本、正本摄影或复印而形成文书。 38.译本译本: 38.译本:是指运用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字将原本或正本翻译而形成的文书。 39.证人证言证人证言: 39.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 0.被害人陈述被害人陈述: 40.被害人陈述: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所作的陈述。 4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 4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 42.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42.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说明,它包括当事人自己说明案件事实和对案件事实的承认。 43.自认自认: 43.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已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可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44.鉴定结论鉴定结论: 44.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的判断。 45.勘验检查笔录:勘验、 45.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并由勘验、检查人员和现场见证人签名的一种书面文件。 46.视听资料视听资料: 46.视听资料: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可以重现案件原始声响、形象的录音、录像资料和储存于电子计算机的有关资料及其他科技设备提供的信息,用来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47.证据的分类证据的分类: 47.证据的分

类:是指在理论研究上将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 48.原始证据原始证据: 48.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49.传来证据传来证据: 49.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 50.言词证据言词证据: 50.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因而又称为人证。 51.实物证据实物证据: 51.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又称做广义上的物证。 52.有罪证据有罪证据: 52.有罪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是加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证据。 53.无罪证据无罪证据: 53.无罪证据:是指反驳控诉、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者是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以及减轻他们刑事责任的证据。 54.直接证据直接证据: 54.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55.间接证据间接证据: 55.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56.本证本证: 56.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即是能支持诉讼中一方的事实主张成立,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57.反证反证: 57.反证:是指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58.收集证据收集证据: 58.收集证据:是指在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中证明的主体(包括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运用法律许可的方法和手段,发现、采集、提取证据和固定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材料的活动。 59.民事证据开示制度民事证据开示制度: 59.民事证据开示制度:一般又被称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指的是法庭在庭审前的准备过程中,在法官的主持下,案件当事人将各自的证据与证据线索进行交换、核查,并由法庭归纳无争议的焦点,拒不交换或迟延交换要承担证据失权的不利诉讼后果的一种庭前准备程序,它是庭前准备程序的关键。 60.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60.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一般又被称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指的是法庭在庭审前的准备过程中,在法官的组织和主持下,案件当事人将各自的证据与证据线索进行交换、核查,并由法庭归纳无争议的焦点,拒不交换或迟延交换要承担证据失权的不利诉讼后果的一种庭前准备程序,它是庭前准备程度的关键。 61.举证时限制度举证时限制度: 61.举证时限制度:是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概念,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责承担证据失效法律后果的一项诉讼期间制度。 62.证据保全证据保全: 62.证据保全:即证据的固定和保管,是指为了防止特定证据的自然泯灭,人为毁灭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因而,在收集时、诉讼前或诉讼中用一定的形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加以妥善保管,以便司法人员或律师在分析、评定案件事实时使用的一种措施。 63.证明证明: 63.证明: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者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二是指“证明书”或者“证明信” 。 64.证明对象:是证明活动中需要证明的事实,又称待证事实或者要 64.证明对象:证明对象证事实。 65.证明责任证明责任: 65.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66.证明标准证明标准: 66.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证明任务,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67.证据的审查判断:证据的审查、 67.证据的审查、判断:是指司法人员对于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

联系,找出证据材料的证据力和证明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认定的一种活动。 68.优势证据标准优势证据标准: 68.优势证据标准: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69.合理可能性标准:是指司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 69.合理可能性标准:合理可能性标准立的一般可能性。 70.对质对质:,是指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 70.对质:也叫“质证法” 解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认的方法。 71.推定推定: 71.推定: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72.法律上的推定法律上的推定: 72.法律上的推定:是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实认定者在特定的基础事实被证实时必须作出的推断。 73.事实上的推定事实上的推定: 73.事实上的推定:又称裁判上的推定或诉讼上的推定,是与法律上的推定相对而言的,是指法律规定法院有权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真伪的结论。 74.司法认知司法认知: 74.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特定事实的真实性,及时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 75.司法认知的范围司法认知的范围: 75.司法认知的范围:是指法院可以采取司法认知的事实的范围,具体表现为可以采取司法认知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的种类。 76.证据规则证据规则: 76.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体现。 7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7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与非法搜查和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总称。 78.相关证据规则相关证据规则: 78.相关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其是证据规则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规则。传闻证据: 79. 传闻证据:是指证人的陈述,不是陈述其亲身经历的事实,而只是转述传闻的内容,也就是将其他人的陈述在法庭上提出,作为自己作证的言词。 80.自白规则自白规则: 80.自白规则: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判外所作的关于犯罪的承认。 81.交叉询问规则交叉询问规则: 81.交叉询问规则:诉讼的任何一方提出证人到庭作证的,都需要由提出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当庭对证人就待证事实进行连续的提问,由证人逐一回答,其回答只限于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而不能连续不断地陈述,要等到发问者到下一个事实时才能作关于下一个事实的陈述,这样可以使对方当事人充分考虑本方当事人的询问是否违反证据规则,而有随时提出反对的机会。 82.最佳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82.最佳证据规则:就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获得公平的审判,防止错误认定案件事实,所以所有证据资料,不但要具有相关性,而具力求确 9 实。 83.意见证据规则:是指证人只能陈述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实, 83.意见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而不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者结论。 83.特权规则特权规则: 83.特权规则:为保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公私利益,英美法律规定个人、法人、组织和政府在诉讼中享有一定的特权。特权的享有者可以免除出庭作证和就特权事项提供证明,可以制止他人提示特权范围内的情况。 84.证据学的研究对象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84.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在狭义上,由于证据在各种诉讼活动中的运用最为广泛也最具有代表性,又于由各种证据规则大多产生于诉讼制度的发展进程之中,所以,这一学科还经常被称为“诉讼证据学”或“诉讼证据法学” 。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之外,还包括司法、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

85.证据法律制度证据法律制度: 85.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中

与证据有关的规定和规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和特征必然要受国家法律制度及至政治制度的影响。刑事证据开示: 86. 刑事证据开示:又称刑事证据展示,是批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在审判人员主持下,依法相互展示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证据的活动。 87.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行为意义上的证明:87.行为意义上的证明: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88.结果意义上的证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88.结果意义上的证明:是指运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确信的心态。证据学》期末复习简答题简答题归纳《证据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

些具体内容?答:(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4)(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 2.证据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什么证据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什么? 2.证据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什么?答:(1)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2)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3)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4)比较研究的方法;(5)实证研究的方法。 3.我国奴隶社会证据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我国奴隶社会证据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我国奴隶社会证据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证据制度民刑不分,具有以下特点:(1)法官认定案件,主要依据审判经验的总结。神示证据制度消失的较早。(2)(3)除注重采用当事人的证词以外,还重视其他证据的使用。 4.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特征是什么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4.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

特征是什么?答: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1)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认罪的供词。(2)审讯时可以依法刑讯。(3)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4)疑罪惟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5)重视勘验检查。(6)据众证定罪的制度。(7)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 5.直接言词原则包含哪些内容直接言词原则包含哪些内容? 5.直接言词原则包含哪些内容?答:(1)法庭审判应贯彻“在场原则” ,即在刑事诉讼中,法庭审判必须有控辩审三方亲自在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法庭审判必须有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和裁判者亲自在场方可进行。(2)在法庭审理中,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被告人必须出庭作证。(3)法官对证据的调查和采纳必须亲自进行,即案件的裁判者必须是同一案件的审理者,不允许出现“审者不判,判者不审” 的现象。(4)法官采纳的证据,一般应当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可采用。(5)审判应当持续而集中地进行,一般不得中断。 6.直接言词原则在证据法中有何意义直接言词原则在证据法中有何意义? 6.直接言词原则在证据法中有何意义?答:符合了程序公正价值,(1)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正当性要求。(2)吻合了实体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真理性要求。 7.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7.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答:诉讼证据,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当事人等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是:(1)证据的客观性。(2)证据的关联性。(3)证据的合法性。 8.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有哪些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有哪些? 8.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有哪些?答:(1)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理,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事实的依据,是司法人员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2)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

罪分子认罪服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3)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案件的事实基础,人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充分地说明了证据的地位和作用。 9.物证证明力的特点物证证明力的特点。 9.物证证明力的特点。答:物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它更客观、更真实。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在西文国家的历史上,曾把物证称为“哑巴证人” ,并将它作为最有证明力的证据来使用。 10.书证证明力的特点与分类书证证明力的特点与分类。 10.书证证明力的特点与分类。书证的证明力物点:(1)书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图同案件事实有书证的证明力物点:联系;(2)书让所记载的内容可以被认知;(3)书证要有明确的制作者。 11.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 11.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答:(1)对证人的询问应由指定的办案人员进行。为了保证证言的客观性,询问证人时办案人员不能少于两名。(2)询问证人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拟订询问提纲,认真分析案件,尤其是对询问的重点要明确,还要对证人与本案和本案当事人的关系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3)询问证人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好到证人所的单位或在本人住所进行。询问时必须出示询问的证明文件;必要时,可通知证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4)询问证人必须个别进行,不许采用讨论会、座谈会的形式互相启发诱导进行询问。(5)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实是求是作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6)询问时,还要查明证人的身份及基本情况,以及证人与本案的关系,不得启发、诱导、指名问证,要让其全面、客观地叙述他所了解的案件情况,然后,再根据询问提纲要解决的问题,向证人提问。(7)询问证人要制作询问笔录,并交给证人核对或向其宣读,允许补充、改正。在承认无误后,由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捺手印。询问未成年证人时,(8)要有他父母或监护人在场,要选择他们习惯的场所。询问的方法也要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尽量消除他们不必要的顾虑。询问聋、哑的证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翻译,并且将这种情况记入笔录。 12.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 12.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答: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他不仅是违法犯罪的行为直接受害者,而且在诉讼法律关系上,他要直接参加诉讼,或者委托授权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同时由于其身受其害,遭到了犯罪行为的侵害,案件的处理结果,与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这种证据,一般说来是比较客观真实的,而且具有直接、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对犯罪分子作案的时间、地点、方法、过程、结果,揭露得比较深刻。 1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和证明力的确定。犯罪嫌疑人、 1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和证明力的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归纳为以下几点:(1)讯问要由法定的主体进行。(2)选择讯问地点。(3)讯问人员不得少于二人。(4)讯问应当个别进行。(5)出示证明文件。(6)先予告知申请回避权和聘请律师权。(7)讯问分三步进行。一是讯问自然情况;二是就其犯罪情况,即是否有罪、犯罪的事实经过进行陈述或辩解;三是就揭发、检举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其回答。(8)拘捕后必须在 24 小时内进行讯问。(9)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10)侦查中传唤讯问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2 小时,不得连续传唤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11)制作讯问笔

录。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确定(1)严格遵守“重证据,重调查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确定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2)从口供材料的来源上,审查其讯问的程序是否合法。(3)要进

行情理推断,审查其供述与辩解是否合情合理。(4)审查、判断几个共同被告

人的口供时,要考虑到他们既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又要考虑到他们每个人在共同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有矛盾。(5)审查被告人的品质。(6)审查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7)在确定口供的证明力时,

如何对待和正确处理翻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4.自认的法律

效力及其撤回自认的法律效力及其撤回。 14.自认的法律效力及其撤回。 10 自

认的效力(1)对当事人的拘束力。首先,作出自认者的相对方对自认的效力自

认的事实不再承担举证责任;其次,自认者在自认后不得随意撤回自认,也不得在同一诉讼中再就自认的事实进行争执或主张与自认事实相反之事实。(2)对

法院的拘束力。即一旦当事人之间对事实作出自认,法院必须视自认事实为真实,以其作为裁判依据,而不得再动用职权对自认制度的核心之所在,也是对当事人

拘束力的保障和基础。自认的撤回在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撤回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经自认的撤回对方当事人同意,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2)自

认人作出自认是因为被诈欺、胁迫或因他人对其实施刑事上应受惩罚的行为所致;(3)自认人能够证明自认不真实且因自认人发生重大误解所致。在行政诉讼中自认撤回的条件是自认在外力影响下作出的,在有充分证据反驳的情况下,自认可

以撤回。 15.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 15.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1)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任借科学的设备和仪器,分析、检测、研究案内专门性问题所作的结论。因此在证明力上,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点。(2)有的鉴定结论,由于受到送验材料、技术能力、设备条件、客观干扰、主

观条件、业务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其科学性、准确性受到了影响。因此,在证明

力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甚至有虚假性,不能把鉴定结论作为惟一的定案根据。(3)鉴定结论是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所作的结论,其证明力具有解决事实

问题的专门性,而不是对法律适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审查、判断鉴定结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鉴定人的条件是否具备。(2)鉴定结论所依据的送鉴材料是否充分、真实。(3)鉴定的设备是否先进,鉴定的方法是否科学。(4)鉴定结论的依据是否科学。(5)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判断。 16.勘验检查

笔录及现场笔录的概念、意义。勘验、 16.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的概念、

意义。答: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勘验、勘验检查笔录: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并由勘验、检查人员和现场见证人签名的一种书面文件。在刑事诉讼中,经常使用和勘验、检查笔录有:现场勘验笔录。对于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证明犯罪案件和事实

情节具有重要意义。2 尸体检验笔录。有助于查明死亡原因、死亡时间、致死方

法和手段。3 物证检验笔录。对于查明物证的性质、特征,证实犯罪,查明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4 人身检查笔录。有助于查明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

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态等。5 侦查实验笔录。有助于查明在一定条件下某一

事件或现象是否发生,以及后果如何。 17. 17.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答:由于视听资料是通过高精技术手段制作的,它除了具有证据的共同属性,即客观性、

关联性、合法性之外,作为高精技术证据,其证明力还是直接、形象、准确、科

学和综合性的特点。所谓直接,是指视听资料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是案件事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