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渤海上京城宫殿建制研究

渤海上京城宫殿建制研究

渤海上京城宫殿建制研究

赵虹光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尔滨 150008)

摘要:本文通过对渤海上京宫殿的建筑时序、形制规模、渊源特点等梳理、归纳、对比研究,对宫殿对应的三朝制度进行了论证,确定宫殿的建筑年代是立论的基础;确定宫殿区的布局、形制、规模、特点是立论的要点;确定宫殿的功能和渊源是立论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渤海上京城;宫殿;三朝制度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城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西约三公里处,牡丹江中游东京城盆地内的冲积平原上。张广才岭和老爷岭逶迤的群山把这片盆地紧紧萦绕,城南约25公里处是美丽的镜泊湖。这里不仅依山傍水,物产丰饶,而且还位居水陆交通要道。

上京城作为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来备受学术界关注,中外学者在这里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宫城内中轴线上的五座宫殿址亦历经几次发掘目的、方法,清理规模、程度等,均有所不同的工作。

1933-1934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对上京城址进行了调查发掘,在宫城内主要清理了第1号宫殿,而第3-5号宫殿和各自附属的廊等遗迹,仅对其上部的础石进行了局部清理,并以此绘图介绍了各殿的形制和布局。1937年在东京出版了专题报告——《东京城》[1]。

1963-196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朝鲜社会科学院联合对上京城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这次选择有代表性的遗迹进行清理,发掘了宫城内第4号宫殿西侧的寝殿。1997年出版了《六顶山与渤海镇》专题考古报告[2]。

1981-1984年,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牡丹江地区文物管理站、宁安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发掘了上京宫城的第2、3、4号门址[3],对第1号宫殿和附属的廊进行了清理[4],陆续发表了几篇发掘简报。

1997-200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照国家文物局指示及专家组为更好地保护这处宝贵文化遗产的建议,对上京宫城内的第2-5号宫殿等遗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清理发掘,其间发表了几篇发掘简报,最后编写了《渤海上京城》考古发掘专题报告[5]。

一、宫殿的建筑形制

渤海上京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图一)。宫城位于该城的北中部,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所建的五座宫殿,分别由殿、廊和墙、门等围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四个宫殿区。

第一宫殿区位于宫城的南部,由北中部第1号宫殿和东、西面的廊及宫城正南门组成。

第1号宫殿的殿基东西56、南北27、高3.1米。其内壁用玄武岩砌筑,外面用砖包壁,

周边散水用未经修整的玄武岩砌成。殿基南面设有左右踏步,北面正中设一踏步。殿基和踏步边缘可能都应有石栏杆。据殿基上残存的柱础,可知其为一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的建筑。殿基的东西两侧有与之为一体倾斜的坡道,上应各建面阔三间的斜廊。外接的东、西廊道内分别设有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侧门。斜廊、侧门及东、西廊共十一间,尽端分别接南北向,面阔二十八间、进深三间的廊。后檐柱处有墙痕,表明廊后侧用墙封闭。东、西面的廊南端各有长60米左右的石墙,南抵宫城南墙,形成封闭的殿庭。以东、西面廊的檐柱计,殿庭东西约153米,南北约196米。宫城正南门由殿基和两侧的门墩组成,殿基下无门道,左右各挟一閤,形成双门。其上有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的建筑(图二)。

第二宫殿区位于宫城的中部,由北中部第2号宫殿和南部东、南、西面的廊组成。

第2号宫殿的殿基东西93、南北21、高约2米。殿基的四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用未经修整的玄武岩石块堆砌,外壁用雕凿规整的玄武岩条石砌筑。殿基周边的散水用玄武岩铺就,西北部保存较好,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实用。殿基南面有左右踏步,北面正中设一踏步。据第1、3号宫殿殿基上现存柱础的分布和间距,推知此殿为一面阔十九间,进深四间的建筑。

第2号宫殿殿基的东、西端各有一侧门,形制、规模相同,两者之间用短石墙相接。东侧门基东西约12、南北约7、高0.45米。其包砌四壁和铺就散水用的均为玄武岩条石,门基的南北面设有踏步,门基上分设东西对应的础石六块,中部的础石之间有一道木门槛,其左右近端处的下部是木门枕。该门为面阔一间,进深二间的建筑。

第2号宫殿南廊的廊基东西约129、南北约9米。其中部有一东西长约23、宽12米的门,四壁用条石包砌,散水用砖铺就。该门南北面设有踏步,南踏步与第1号宫殿的北踏步相对,北踏步的三道垂带用宝相花纹砖镶嵌,踏步阶用砖铺设。门基上分布三排六列柱础,为一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建筑。门东、西两侧的廊各为十二间、进深二间,中部一列础石之间有东西向的墙,将其隔成南、北两单廊。隔墙上各开一门与第2号宫殿南部的东西踏道相对。南廊的两端分别与南北向的长廊相接,东廊基东西约14、南北约115米,西廊基东西16、南北116米,两廊相距约98米。廊基的形制、规模基本相同,东、西、北面用石包壁。其上分别置有东西四排、南北二十七列础石,是面阔二十六间,进深三间的建筑。东廊基东侧和西廊基西侧的一列础石之间,筑有南北向的墙将其封闭。西廊基西侧础石的南部,相当于墙的位置,设有一门,通向宫城西区(图三)。

第三宫殿区位于宫城的中部偏北处,是由第3、4号宫殿和两者之间互通相连的廊,构成 “工字型”的前后殿。第3号宫殿和东、西面的廊组成前殿区;第4号宫殿和中部及两侧的廊等构成后殿区,亦可称为寝区,前庭分成东西两院。

前殿区的第3号宫殿殿基东西约33、南北约21米,是用玄武岩石块和三合土夯筑而成,四壁系雕凿规整的玄武岩条石包砌,周边的散水用砖铺就。殿基南部左右各设一上殿的踏道,北壁中部有一踏道与廊相通。殿基东西两侧的南部有一斜向的廊,其中部一间南北两侧设有上下的踏道。从殿基上排列的础石可知其是一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中部减柱的大型建筑。第3号宫殿东、西部廊基的形制、规模基本相同,东、西、北面有砖砌的包壁。其上均置有东西三排、南北十七列础石,为面阔十六间、进深二间的建筑。东廊东侧和西廊西侧的一排础石之间有南北向的墙将其封闭,两廊基东西约10、南北约77米,两廊相距约60米。

后殿区的第4号宫殿殿基较低矮,它是由中部的殿和东、西朵殿及外周回廊组成。殿为三开间建筑,东、西二间是厅堂兼居室,结构对称,面积相近,室内东西尽端设火炕,烟道自北面伸出殿外。明间是一过廊,前半部的南面封闭,左右设门分别通东、西厅堂居室,后半部北面有门通外回廊。东、西朵殿面阔进深各三间,西朵殿明间南面设有上下殿的踏步,而东朵殿明间无此踏步。第4号宫殿址以柱网计,分为东西九间,南北五间,四面围以进深

一间的回廊。第4号宫殿的东侧廊基东西约10、南北约77米,东、西、北面砌有包壁砖。其上置有东西三排、南北九列础石,中部一排础石之间有南北向的墙将其隔开,西侧的南部建有两座房子,东侧是进深一间的廊。第4号宫殿东、西两侧之外各有一处与第4号宫殿形制大体相同的配殿(图四)。

第四宫殿区位于宫城的北部,该区是四面用石墙将其围成东西约180、南北约80米的一独立横长的大院落。其内中轴线偏北处是第5号宫殿,该殿基平面呈长方形,四壁用长砖包砌,其南中部设一上殿的踏道。殿基上柱网中间不减柱,第二围柱间分别置有小型的柱础石,沿内外二环柱都应砌有木骨泥墙,其外部分是一间的回廊,为一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的阁楼建筑。殿的北部被玄武岩石块砌筑而成的墙所封闭,南墙中部设有一门(图五)。

二 宫殿的营建时序

渤海上京城已发掘的宫殿,分别由形制不同的建筑,组成相互独立的单元。宫殿的建筑布局中规中矩,建筑工艺相辅相成,建筑结构各有异同。虽然无直接叠压打破关系来确定各殿的绝对年代,但从其它方面还可窥见相对年代的端倪。

在营建时序方面,第一宫殿区的南墙依宫城正南门的门墩而建;第3号门的门墩与城墙为一体建筑;该门北侧“内瓮”建筑的南部依城墙而建,其西北角压在第1号宫殿西廊西南角的础石上。这些建筑的营建时序为,先建宫城正南门、第3号门及城墙;次建第1号宫殿和附属的东、西廊;第4号门和3号门北侧的“内瓮”建筑最晚。

第2号宫殿西侧中部的石墙东端依殿基而建,西端压在西门东部的散水上;西门西部石墙的西端与南北向石墙相交处的墙所抹的白灰面为一次抹成; 第2号宫殿的营建时序为,首先建筑第2号宫殿的台基和东、西侧的门及东、南、西部的廊;其次建筑连接殿、门和封闭第2号宫殿东西廊的墙。

第2号宫殿北部散水和第3号宫殿东、西廊的南端之间各开一条探沟,从剖面可知两者之间地面多层铺垫的沙土,分别覆盖在各自所挖地基槽内的衬石上。西侧探沟剖面的沙土层,南端下压第2号宫殿北部散水下铺垫的基石,北端下压第3号宫殿西廊南端由碎石片铺成的基础,由此可见这两座建筑应为同期而建。第3号宫殿殿基和其东、西部的斜廊,以及两侧与之相连的长廊无分段迹象,应是同时期的建筑。

在建筑布局方面,第1号宫殿的殿基两侧有与之为一体的斜廊,外接与其分建并带有侧门的直廊,尽端分别接南北向,后檐用墙封闭的横廊。东廊南端有墙与宫城南墙相接,西廊西南角是第3号门的“内瓮”墙。以殿、东西部的廊、宫城南门、墙等围出第1号宫殿前庭院。

第2号宫殿的建筑结构则较特殊,其一是殿与东、西两侧的门之间由短墙连接,为独立的组合建筑。其二是殿的廊是由东、南、西三部分连成的建筑,南廊中部门的南北面为三条垂带的双分踏道。其东、西两侧的廊中间由一道隔墙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近门处分设两侧门与第2号宫殿基南部的左右踏道遥相对应,两廊北端的外侧各设一道墙。以殿,东、南、西部的廊,墙等围出第2号宫殿前庭院。

第3、4号宫殿是组合建筑,第3号宫殿的殿基和其东西的斜廊和与其相连南北向的廊为一体建筑,是以宫殿、东西部的廊、第2号宫殿、墙等围出殿前庭院。第4号宫殿是以殿、中部的廊阁、东西部的庑、第3号宫殿等围出左右两庭院。

第5号宫殿是由墙围成相对独立单元的建筑。

在柱网布置方面,第1、3号宫殿上部的础石排列可见其中部均采用减柱形式的回字型柱网结构,建筑学称之为金厢斗底槽。其中第1号宫殿的柱网布局形制属唐早期[6];第2号宫殿柱网无存;第3号宫殿的柱网布局形制属唐中晚期[7];第4号宫殿属特殊建筑;第5号宫殿为满堂柱。

在建筑用材方面,宫城正南门和第2号宫殿的殿基内外两层均用玄武岩砌筑,内侧用料石(未经修整的玄武岩毛石),外面包砌条石。第1、3号宫殿的殿基内侧用料石砌筑,外面用砖包砌。第5号宫殿的台基外面用砖包砌。

在散水铺设方面,宫城正南门和第1、2号宫殿均用石制的散水,宫城正南门和第1号宫殿的石散水是用略加修凿的玄武岩简单铺就,而第2号宫殿的石制散水是用雕凿精细的玄武岩铺就。其布局合理实用,是同类中最精美者。第3、4、5号宫殿的散水用砖铺就。

在殿前饰物方面,宫城正南门和第1号宫殿的南部均装饰石制的殿阶螭首,在形制上与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发现的石螭首大同小异。第2、3号宫殿前装饰是用釉陶制作的殿阶螭首,这种陶制螭首仅见于此[8]。

宫城内的宫殿在营建时序上,从第2、3号宫殿之间所开的探沟剖面可知,这三处宫殿没有分期而建的迹象,但形成各自宫殿区的附属建筑在时序上互有早晚;在建筑布局上,第2、3号宫殿之间大同小异;在柱网布置上,第1号宫殿的形制要早于第3号宫殿;在建筑用材上,第2号宫殿的台基内层用料石砌筑,外层用条石包砌,第1、3号殿的台基内侧用料石砌筑,外面用砖包砌;在散水铺设上,第1、2号宫殿用石散水,第3号宫殿的散水用砖铺就;在殿前饰物上,宫城正南门、第1号宫殿是石制螭首,第2、3号宫殿是釉陶螭首。此外,各宫殿在建筑布局、结构、用材、散水、饰物等方面虽有不同,但又相互掺杂。

三宫殿的建筑特点

渤海上京宫城的建筑理念和宫殿设置,主要源于唐长安城及洛阳城的宫城。从城内宫殿的分布位置上看,第1号宫殿相当于唐大明宫含元殿,同是面阔十一间的建筑。第2号宫殿相当于唐大明宫宣政殿,却为面阔“十九间”的宽体建筑,实属高规格。第1号宫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地方,要接待唐及各地方藩国的使臣,建得稍有节制免招非议。第2号宫殿为宫城内中心的正殿,是渤海国王称尊之处。由于渤海属地方藩国,受国力资源、地理环境、整体布局、自身特点等方面原因所限,故不能将其建得和大明宫内的宫殿那样恢弘大气。另外在建筑技能、工艺水平等方面亦略显差强,因此只能增加宫殿的宽度,显得比唐宫中与其位置、功能相当的宫殿规格要大。从第2号宫殿的建筑形制、规模等方面亦可反映出渤海政权受封于唐后,不得不受一些约束而又不甘心于此的孤傲心态。第3、4、5号宫殿源于渤海早期都城的格局,是故有建制的保留。

在已发掘的唐代城址中,只有渤海上京宫城的宫殿已究明了整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在中轴线上前后相重的五座殿宇建筑,形成四进院落。其中第一进以宫城正门为门;第二进有南廊的门;第三进紧接第2号宫殿之后,有殿两侧的门;第四进有南墙中部的门。前三进都用回廊围成院落,第四进周边以墙围之。上京宫城诸殿形成的封闭式院落布局,有制度、礼仪和生活习惯上的原因,这样的布置在建筑艺术上也有其特殊效果。

渤海上京宫殿在现存唐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其规划设计特点颇为重要。如在第2号宫殿殿基的中部东西划一直线,可将宫城等分南北两部分。南部第1、2号宫殿相当于大明宫的含元、宣政二殿,是象征“国”的礼仪部分;北部的第3、4号宫殿为一组工字殿,第3号宫殿相当于大明宫的紫宸殿,第4号宫殿是寝殿,即前朝后寝,二者象征王室的“家天下”。

“这种横截宫城为南北两区、南为朝区、北为寝区,三朝在全宫中轴线上南北相重,…… 成为隋唐宫殿的通式,并影响到五代、北宋”[9]。朝区代表国家政权,寝区是帝王的官邸。

作为朝区的第1号宫殿,是进入宫城的第一进宫殿区,位置十分重要,庭院最为宽敞。以其周边围墙四角划出对角线,该殿基的南壁恰好位于该区的中心点上。文选汉王子渊(襄)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礼。”此殿应是“君临天下”并举行大规模朝贺仪式的地方。

第2号宫殿置于宫城的中央,是进入宫城的第二进殿庭院,位置最重要。其位于宫城墙对角线的中心,亦是宫城东、西两区墙对角线的中心点。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韩非子扬全:“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注:“四方谓臣民,中央谓主君。”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该殿是“王者必居”,举行朝仪的地点。

如果再把中部的后半等分为四份,又可发现第3号宫殿正在第2号宫殿之北一份之处。这两座宫殿一个是正衙殿,一个是内廷正殿,恰好放在这个位置上,说明是经过设计的。

在作为寝区的第3、4号宫殿的周边围墙四角划出对角线,第3号宫殿恰好位于该区的中心点上,位置亦相当重要。寝区的殿是“帝王‘家’中的‘正堂’,表示家族皇权”,其是处理日常政务之处。另外在第3、4、5号宫殿的周边围墙四角划对角线,第4号宫殿正处在该交点的中心。把寝殿置于寝区的中心位置,正是“家天下”思想意识的体现(图六)。

我国古代的工官制度主要是掌管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施工组织管理,实行建筑“标准化”。“《营造法式》的编著就是工官制度的产物…。“汉朝初期已有设计图样,到隋朝使用百分之一比例尺的图样和模型,且往往将中央政府所定样式,颁送各地区按图建造。以图样和模型相结合,在三维空间内研究设计,到清朝还保持这一传统。”[10]诚然上京宫城亦是秉承这种传统的规划理念,并分别将第2、3、4号宫殿为中心进行整体设计布局后再进行建筑施工。然而作为朝区的第2号宫殿又位于整个宫城的中央,这三条归属不同城墙对角线的中心点分别置于不同功能的宫殿处相交绝非巧合,而是按既定规划,操作实施的产物。

在建筑布局上可以看出从宫城正南门至第3号宫殿的殿基由高逐渐变矮,庭院由宽敞逐渐变窄小,从而形成参差相若、错落有致的格局。就占地面积而言第1号宫殿前部的庭园“朝堂院”与第3、4号宫殿的占地面积大体相等,而殿基规模最大且位于上京宫城各殿的中央,亦是宫城对角线中心点的第2号宫殿,前部庭园的规模却略显小巧[11](图七)。

四 宫殿的“三朝”制度

“三朝”制度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小司寇·朝土》条,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礼记·文王世子》中的记载也与之类似。隋唐时期又按其位置称为外朝、中朝、内朝[12]。

渤海宫城内的宫殿是依“三朝”制度而建,这一观点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渤海宫城内的哪三处宫殿是与“三朝”相对应,有较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证。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宫城南门和第1、2号宫殿为“三朝”之处[13];二是以宫城内的第1、2、3号宫殿为“三朝”之处[14]。因此对渤海宫城内各宫殿诸方面的性质等进行确认,则十分必要。首先要确定各宫殿的建筑年代,这是立论的基础。其次要确定各宫殿区的布局、形制、规模、特点,这是立论的要点。再次要确定宫殿的功能和渊源,这是立论的必要条件,上文对三点立论已有详细的阐述。

渤海上京宫城南门设两閤,属唐州府城的规格,门前未建必有的阙,说明它属于州郡级城市,与唐册封“渤海郡王”的官职相应。渤海宫城正南门和前面宽阔的街道广场具有帝王

宫殿城门的形体和气势,显示它不同于一般州郡督府的王国地位,但仅设两门可明确定位是王都而不是帝都。唐时以州府城比附古代诸侯国,州府子城正门为一方政令所出,特别崇重,故建二个门道,称“双门”,又称“谯楼”。设有两閤的宫城正南门亦应如此,是渤海上京城颁布政令的地方[15]。

作为朝区的第1号宫殿,是进入宫城的第一进宫殿区,位置十分重要。以殿、东西部的廊、宫城南门、墙等围出的殿前庭院最为宽敞,就其位置和功能来看应与唐大明宫外朝含元殿相同,是渤海上京城的外朝之殿。

“汉以来还有在纵横轴线上采取对称方式的组群。…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唐代洛阳宫的朝区正殿名乾阳殿,四周围以门、回廊,形成宫内最大的院落。……是当时著名的巨大建筑物,为宫中的最主要殿宇,相当于大兴宫的大兴殿(唐改称太极殿),是皇帝听政之处,即所谓古之“中朝”或“日朝”。殿左右有横墙,墙上各开一门,称东上閤、西上閤,是自乾阳殿进入寝区的通路。如果“在洛阳宫主体部分的四角划对角线,则乾阳宫殿址正位于交点上”[16]。

唐长安城大明宫内的正殿宣政殿,是一组封闭的宫院,其南有宣政门,门外有门屏(照壁),门左右有夹门,大臣分文东武西自夹门进入殿庭,正门仅供皇帝出入。殿前东、西建有日华门和月华门,诸门间用廊连通,形成矩形殿庭。第三道横墙直抵宣政殿两山,夹殿东、西各开一门,名东上閤、西上閤,是自宣政殿庭进入寝区的通道。另在宣政门外廊的两端有南北向横廊,其上各开一横门,东名齐德门,西名兴礼门,是进入宣政殿外东西侧宫内官署区的通道。宣政殿是皇帝朔望听政的正殿,因需百官立班,殿前庭地域颇大[17]。其功用和太极宫中的太极殿相同,为中朝之处,亦称“正衙”。

上京宫城亦是秉承这种传统的规划理念,并以第2号宫殿为中心进行整体设计布局兴建的。第2号宫殿是位于宫城中央的正殿,由殿和东、南、西部的廊组成独立封闭殿庭。南廊的正门仅供郡王出入,而文武百官则分别走“正门”两侧分设的门。正殿东、西有短墙连接的两閤,是进入寝区的通道。第2号宫殿出土的“×品位”的文字砖,应是文献记载“版位”的实物,为帝王举行朝仪时的设置用于百官叙班、列队的标志[18]。

渤海宫城正殿第2号宫殿与唐代洛阳宫朝区正殿乾阳殿和大明宫正殿宣政殿在宫城内的位置和布局、形制等方面大同小异。乾阳殿、宣政殿即所谓古之“中朝”或“日朝”。…亦称“正衙”之处。第2号宫殿是渤海上京城的中朝之地毋庸置疑。

在作为寝区的第3、4号宫殿的周边围墙四角划出对角线,第3号宫殿恰好位于该区的中心点上,位置亦相当重要,是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其位置、功能与唐大明宫内朝的紫宸殿相同,是渤海上京城的内朝之处。

由于“三朝”仪式的规模不同,其殿前庭园的大小应由南向北依次而减,上京宫城内作为“三朝”的第1、2、3号宫殿前的庭园亦是如此排列。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置威”。宫殿建筑需要雄伟壮观、金碧辉煌,这样才能有“君临天下”的气魄,并凸显对臣子属民的威慑力。渤海上京宫城内高大宏伟的宫殿,大体量的廊、大空间的殿前广场,这些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的院落相互有机结合,进而构成了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的宫殿建筑风格。门禁重重、庭院深深的宫殿象征王权,因而最能反映当时社会本质。这些中规中距的建筑布局,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制、风格是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的产物,即“海东盛国”之渤海文化的实体再现。

参考文献

[1] 东亚考古学会:《东京城》1939年,日本东京。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六顶山与渤海镇》1997年,中国北京。

[3] 黑龙江文物考古工作队:《渤海上京宫城第2、3、4号门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4] 黑龙江文物考古工作队:《渤海上京宫城第一宫殿东、西廊庑遗址发掘清理简报》《文物》1985年第11

期。

[5] 文物出版社:《渤海上京城》2008年,中国北京。

[6][7][9][10][16][17]傅熹年等:《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第三章 隋唐五代建筑,第二节 宫殿,第361-375

页,200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18]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第二宫

殿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1期。

[11] 赵虹光:《渤海上京龙泉府城址调查发掘工作的回顾》,《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

[12]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前编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3] 魏存成:《渤海都城的布局发展及其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第294页,吉林大

学。

[14] 刘晓东:《渤海文化研究》第三章,第三节100-114页,2006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5] 赵虹光:《渤海上京城城门建制研究》《纪念林沄先生七十诞辰论文集》2008年,吉林大学。

[18]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第二宫殿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1期。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of City Gates in Palaces of Shangjing, the

Capital of Bohai State

Zhao Hongguang

City gates located on the mid axes of Shangjing are with unique features and outstanding characters on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There are tall city gates and wide roads along the mid axes in the mid part of the south exterior city; pavilion-styled gates and serried governmental offices along both sides of roads in the interior city; majestic and integrative palace gates and ordered splendid palaces in the royal city; palace gates and “neiweng” (a small building as a part of the city gat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defence) for the rigorous defence in the mid part of the north exterior city. Various styles and architectural system about city gates there are form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mixed together organically. These gates should be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Bohai Culture but also a milestone about buildings of city gates in Tang Dynasty.

图一渤海上京城平面图

图二渤海上京宫城第一宫殿区平面图图四渤海上京宫城第三宫殿区平面图

图三渤海上京宫城第二宫殿区平面图图五渤海上京宫城第四宫殿区平面图

图六渤海上京宫城分区和各宫殿交汇点平面

图七渤海上京宫城鸟瞰示意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