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译者主体的枷锁_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

译者主体的枷锁_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

译者主体的枷锁_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
译者主体的枷锁_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

译者主体的枷锁

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

葛校琴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文章从理论来源、认识论基础、极端科学主义倾向等方面探讨了 原语中心论!下译者主体存在的 标准要求上的神化和操作要求上的物化!状态,后从权力话语和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视角追踪了译语文化关照下译者主体的境况,认为译者是操纵者同时也是被操纵者。关键词:译者主体;原语中心论;译语取向;制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2)01-0062-04

1.引言

翻译过程中相对于原语文本而言,主体是译者。在翻译活动诸环节中,译者主体处于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交汇点上,他/她是译事的中介也是译事得以进行的基石。

翻译研究史表明,译论家对译者主体的研究历来比较重视,如隋代名僧彦琮 八备说!,提出一个合格译者要具备的八项条件;梁启超的 三通!说,即 于华文、西文及其所译书中所言专门之学,三者具通!;茅盾 译文学书的人!的三个条件:文学翻译家一定要是 研究文学的人!、 了解新思想的人!、 有些创作天才的人!。这些论述主要涉及对译者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尽管我们知道人无完人,译者也不可能是八面玲珑的行家里手,但这样的标准一直占据着翻译主体论话语的中心,并时刻拷问着我们的译者。而该标准的实质是要译者成为一台复印机或摄像机,做到把原意一点不差地复制出来。这种在标准上要求完美至神,在实际操作时被降为物的存在的译者主体的现状是原语中心论下翻译主体研究的必然结果。

2 原语中心论下的译者主体

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开始都非常直观。翻译即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译者围绕着原语展开翻译,开始是字随句从,亦步亦趋;后来则笔随意从,直译意译兼而有之。翻译直接呈现的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语言换了,内容不换,译者是原意的传达者,译文要 忠实!原文的意义,这就是原语中心论。道安要求佛经翻译 尽从实录,不令有损言游字!,义正词严地维护原本的权威。鲁迅在与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1909)之前,多用当时较流行的一种意译,但从翻译?域外小说集#开始他主张 硬译!,虽然他自己也对 硬译!不满意,但认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去保存原文的 精神和力量!。中国译论中的 神似!论、 化境!说,强调 传神!、 出神入化!,但都旨在保留文学原作的神韵、风格、特点等。这些传统译论,都取或暗含原语中心论的思想,原语成为衡量译语好坏的最高标准。这种以原语为中心的翻译观为原文确立了不可动摇的经典/权威地位,并预设了原文有一个统一确定的客观意义,认为只要有 理想!译者的存在,就可以产出一个与原语完全 对等!的译本来。为产出一个 对等!译本,译者最好是文化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诗人、各学科的专家,精通双语,精通双语文化,精通转换技巧,等等,总之译者必须是全才,能人,是神。在这样无法企及的标准下,译者自然成为非难的对象。

翻译研究中的极端科学主义倾向也深刻影响着现时的翻译研究,翻译被认为是像数学一样可以精确测算的一门自然科学。随着翻译研究科学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仿佛看到了实现原语中心论那些理想化标准的希望。语言学翻译理论围绕与原文在各个层次上的 对等!(等值、等效、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展开论述( 翻译单位!的争议就是一例),认为只要在各个层次上求得对等项,再

?

62?2002年第1期总第71期外语研究

Foreign L anguag es R esearch 2002,%1Serial %71

加上理想!的译者,将对等项予以转换,就会出现科学的理想的对等译文。那么最好的译者自然也就同机器无异了。

原语中心论的方法论来源与当时流行的新批评文学标准有密切关系。新批评家们坚持文学作品的有机论!(organicism),认为一部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有一定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语言结构,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形式被看成是作品的生命,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新批评家们还对作品提出了真实性!要求,要求作品表现出现实生活经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这样的文学观念出发,新批评家们对作品展开了细读(close reading),考察作品的词汇、语义、韵律、结构、风格和作者的语调、态度等,追踪这些不同的成分如何相互作用以实现作品的意图。新批评家们对文学作品的这种细读!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的翻译作坊(translation work shops)就是用新批评的方法来解释和评价翻译的,瑞恰兹(I.A.Richards)使用的新批评方法在当时的翻译教学中最为流行。

应该说原语中心论长期占据翻译理论话语的中心,其认识论基础是相信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够通达客观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映,因此认为翻译的理想可以实现。在原语中心论的理念下,译者作为原语(被认为是主人!)的仆人!,被禁锢在原语的意义、语法、结构、文体和原语文化之中;译者的创造性,看似给翻译主体很大的能动性,但它仍然必须在原语的控制之下。卞之琳说得再恰当不过了:原作者是自由创造,我们是忠实翻译,忠实于他的自由创造。他转弯抹角,我们得亦步亦趋;他上天入地,我们得紧随不舍;他高瞻远瞩,我们就不能坐井观天。!译者的忽视,译作受到贬斥则成为自然。

3 译者主体:译语文化关照

但是,原语中心论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梁启超翻译的西方作品都是从日译本转译过来。林(纾)译170余种小说,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谁又会想到译者竟然不通原语。以提出信达雅!标准的严复为例,?天演论#原是一部体例谨严的科学著作,经他达旨!式的翻译,给原书增添了浓厚的文学形象性,从而成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佳作(杨正典1997:412)。严复的翻译多是对原著思想的阐述发挥,并联系中国的社会实际,进行评论分析,反映他的政治主张和经济思想。因此,忠实!的译本实是译家和译论家的奢望。

翻译研究的突破口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翻译理论教授吉迪恩?图里(Gideon T oury)提出的译语文本理论(Target T heory)。该大学文化研究教授埃文 佐哈尔(Itamar Even Zohar)在研究希伯莱文学的过程中建立了文学多元系统论!,认为文学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各个系统的地位不一,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在该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中心与边缘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如翻译文学系统处于中心位置时,它参与系统的中心工作,因为这时文学系统一般处于弱势、危机或转折点,甚至处于真空阶段。这样,文学借助翻译来输入新的思想和内容,译法上会尽量充分。当文学系统处于强势时,则无须依赖翻译来输入外来元素,翻译处于边缘地位,译法上也受到影响。佐哈尔的理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我们翻译活动实际上是由译语文化里的各个系统所决定的:什么会被翻译出来,怎样去进行翻译,都是由译语文化的需要或译语文化的规范决定的(Gentzler1993:107)。图里受多元系统论的影响对译成希伯来语的译本进行实地研究(field stud ies)。他发现,这些译本往往只是部分地与原语等值或功能等值,但却被目标文化接受,译者的目的只是努力提供译语文化能够接受的译本。因此,他认为建立在对等! 同一!基础上的、用原文来评价、衡量译文的原文中心论存在问题。他提出以译语为中心的译语文本理论。翻译研究因此而出现对原语中心论的突破,开始了译语取向的翻译研究。

译语文本理论颠覆!了原语中心论许多观念。首先,确认意义的不定性,从而破除了原语的权威地位,使忠实!的翻译标准受到质疑。图里在研究中发现,译文不具有固定的!同一性,它总是受特定时期特定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多种的同一性。其次,开始从译语文化角度来定义翻译。只要译语文化接受的即属翻译。翻译概念的外延由此而大大拓展,原著的改写、改编、重写,甚至没有原著的假译!(psuedo translation)都被视为翻译。第三,将社会历史因素引入翻译讨论。图里

?

63

?

指出译语文化中的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和文学惯例(literary conventions)制约着译者的审美取向并影响着译者具体作出的选择。他的翻译规范(translation norms)论对翻译所受的制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图里之后,很多译论家也参加到翻译规范的讨论中来(Schaffner1999)。赫曼斯(Theo Her mans)依据制约的大小,认为约束力最小,类似期待!的是惯例!(conventions),其次是惯例牢固以后形成的规范,最后是具有强制性、并形成制度化的一些规则(rules)和法令(decrees)。他认为这些制约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所谓的正确意念!(notion of correctness)并对人们从事的文化活动进行约束(王宏志1999:27)。

英国的巴斯内特和美国的勒弗菲尔的翻译研究更为世人注目。他们认为,译者面对的是大量难以理解的、容易误解的文化材料,翻译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文本或/和历史的文本,还需研究对翻译生产带来重大影响的习俗制度(institutions)。勒弗菲尔分析了意识形态!、赞助行为!、诗学因素!等对译者主体的翻译行为和译本形成的制约作用。他认为特定文化中的文学文本的研究都可视为就操纵的研究。从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因素看,作为专家!(the professionals)的重写者! 批评家、翻译家、选集编纂者、史学工作者、教师 操纵着相关的知识话语。他们通过社会机构的准许,如授予学位、出版书籍和文章、邀请参加学术会议及在学校和一些学术团体的任命控制着特定领域的话语权,而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都有意无意地与社会权力机构的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文学应该怎样,这是诗学话题,但诗学的社会功能与意识形态相关,并/甚至是意识形态决定的。赞助行为对翻译的影响首先是意识形态上的,这种影响决定译本的选取与内容的发展;二是经济上的资助,对重写者包括对评论家的资助;三是地位上的赞助,使译者能融入某种社团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时这三种行为集于重写者(译者)一身。赞助行为的目的是尽量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推出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文学作品。可见,译者所有的选择都与权力(不是狭义的政权!而是广义的支配力和控制力)相关,译者的重写或操纵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赋予他/她的权力。巴斯内特的翻译研究则向更广的文化领域拓展。她探讨翻译中的文化霸权,认为巴西诗人兼翻译家的冈波斯兄弟(Haroldo and Augusto de Campos)的噬人血!式(cannibalism)翻译理论,即翻译就是噬肉吸血,吃掉原文,创造译文,意在反对重原文轻译文的现象,并最终反对翻译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反对原语中心论,认为应该抛却这种原文主导(男性的)译文从属(女性的)的传统翻译理论的核心,她认为翻译应该是双性的,译文和译者的地位同样重要(陈德鸿、张南峰2000:192)。文努提(Lawrence Venuti)则从现行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入手,考察不同时期的英译翻译项目,他看到翻译对异域文化身份的塑形!作用,并提出以阻抗式!译法代替传统译者隐身!的流畅译法。文努提的译论开始走向一种抵抗!的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理论。

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理论的杂糅互补不可避免,研究中多元并存也是必然趋势。因此译语文化关照下的翻译主体理论,其思想来源,很难说是来自单一的某个人或某种思潮。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也许是上个世纪后半叶至今最具影响力、最具广泛意义的思想理论。他分析社会性制度(文化、思想、政治、语言等)同话语实践(language practice)在历史中形成的关系,并强调前者对话语存在的影响。话语实践是某种条件下被某种制度所支撑并组织起来的主体的陈述,也就是专家们以专家身份说的话(包括写作、绘画)。知识通过话语实践形成,话语实践通过知识得到描述,因此知识是与权力控制分不开的,任何时期的知识型!同时就是一种权力机制。知识的话语决定了人不能在它之外进行思想。另外,语言也限制了认识主体。对人来说,语言是认识手段,对外部世界的表述都是由用于思想的语言决定的。人们发现,主体原来深陷语言之中,语言限制了人,限制了认识的自由。福柯认为,对客观世界的确定性认识,实际上是人的局限性认识。福柯揭示了19世纪以来人们认识论上的矛盾,即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但却又要把局限性作为获取确定性知识的基础。福柯认为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人文科学知识是不存在的,知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权力形式。那些以自由话语形式出现的人文科学实际上是一系列控制和排斥过程的结果。

?64?

人是没有自由的。

后殖民批评理论延承了法兰克福学派批评话语反压迫、反控制的思想传统,从一开始出现就是对西方文化统治霸权进行挑战。著名印度批评家斯皮瓦克(G.C.Spivak)说,后殖民既不是一个区域概念,也不是一种思想潮流,它包括非殖民区域,它是资本主义危机控制!(crisis management)的新方式。正是从全球角度着眼,她认为:全世界都是后殖民的。! 后殖民性正是一条将我们带入全球性国际资本主义的轨迹。!后殖民批评的重点是殖民意识形态,如西方通过知识话语对第三世界实行意识形态控制,这种以客观普遍的知识话语面目出现的意识形态不断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殖民主体以维持西方的话语权力结构。所以殖民意识形态存在于后殖民批评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中,并非殖民者才有。赛义德(E.Said)认为这种批评可以与对抗!一词联系在一起。对抗意识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权力不平衡关系或结构性压迫中形成,且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对抗!不以党派、政治或国家权力为其活动领域,它关注的是历史、文学、哲学等的意义的解释。后殖民批评通常论及西方话语对第三世界主体、文化身份和历史的建构,以及这些建构使第三世界因无法形成和表述自己独立的主体意识而不得不屈从于西方意识形态,成为政治和文化上的被压迫者!。(徐贲1996)

可见,到20世纪后期翻译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翻译内部研究,而是有了广阔的视野,并同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理论密切相关,吸收它们的学术资源,使自身达到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同步发展的学术境地。这中间译者地位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出来,译者的主体性也日益得以发挥。翻译似乎从来就是主体化行为,它总是受主体的某个意向的驱使。本雅明(Walter Ben jam in)说,译作是原作的来世!(after life),是原作生命的延续。这个来世!是重写者!带来的。庞德(Ezra Pound)论及他不忠实!的翻译时说:我的工作是要把一个死人救活过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王宏志1999:12)但是勒弗菲尔、巴斯内特、文努提等翻译论家的论述又让我们看到在译者这个操纵者背后存在的一个更大的操纵者,这就是文化的操纵。文化通过权力的网络系统,延伸至翻译的内部和外部,使译者时时刻刻难逃它的约束。从宽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讲,文化是指人类生活中受社会制约的所有方面(all so cially conditioned aspects of human life)(Snell hornby1988:39)。在我们这个时代,个体的每一个举措都是被注视的,他不是服从就是颠覆,或者服从中带有颠覆,这种策略上的选择最终还是受制于特定社会的文化。文化是一个译者无法摆脱的,也是一个译者不能摆脱的。

4.结 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译者作为主体永远不能摆脱一些人为的枷锁,在原语中心论之下译者不能摆脱原语文本和原语文化的控制。进入译语文化,原语的制约相对减少,翻译主体的创造性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有意无意之中,译者又陷入了译语文化的控制之中。译者从原语中心论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又套上了译语文化给他们的枷锁。

参考文献:

[1]G entzler, E.Contemp or ar y T r anslation T heories

[M].Routledge:Lo ndon and New Y ork,1993. [2]Lefev ere, A.T r anslation/H istory/Cultur e:A

Sour cebook[C].Routledge:Lo ndon and New Yor k,

1992.

[3]Schaffner, C.T ranslation and Nor ms[C].M ultilin

gual M atters Ltd,1999.

[4]Schulte,R.&Biguenet.J.T heor ies of T r anslation

[C].T 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5]Snell hornby,M.T r anslation S tudies:A n I ntegr ated

A pp r oach[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6]Venuti,L.T he T r 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Routledg e:London and New Yo rk,2000.

[7]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

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8]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9]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1.

[10]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6.

[11]杨正典.严复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7.

收稿日期:2001-12-02

作者简介:葛校琴(1963- ),女,浙江杭州市人。在读博士生,英语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

65

?

文化翻译技巧浅析

文化翻译技巧浅析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但在翻译时,译者不能简单的忠实于译品的语言形式,更要将源语言和目的语在文化信息上的差异准确的表达出来。同时,文章列举了直译法与意译法的技巧具体应用。 标签:翻译;直译;意译;文化 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张培基说过,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也曾说过:“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源语言)的文本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的语)中对等的文本材料。” 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方面,即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翻译不仅仅是字与字的替换表达,翻译中涉及更多的是文化与文化的交融。吕俊说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是传播学中一个有特殊性质的领域。” 张今曾经提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从文艺学角度解释翻译,认为翻译是艺术創作的一种形式,强调语言的创造功能,讲究译品的艺术效果。苏俄文艺学家斯米尔诺夫在《苏联文学百科全书》中提出:“文学翻译是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经过深思熟虑的和下意识的)即通过艺术手法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翻译是和语际交际和文化交际同时进行的过程。在对源语言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创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介质中代替源语言的次生话语。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传达源语言的交际效果,但因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交际情景的不同,局部有变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采用一些必要的技巧,甚至对源语言进行再创作。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需要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更需要把另一种文化传递出来。固翻译不是简单的字面翻译,从更深层次来讲又可谓是文化的翻译。 大体来说,翻译分为直译法与意译法。 直译法,英语称为“literal translation”,它不是指一字一句对应的翻译,而是指译文仍用原文的表现手段,句子结构和语序不做调整或不做大的调整。直译

浅析文化语篇下的翻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42008 在英汉翻译中,如果只盯着原文的词语和语句结构这些语言层次的东西,翻译就只是一种文字层次的转换,徒具其形,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达。翻译应当始终立足于语义,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换句话说,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篇,而不是词语结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观点,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这样的言语单位,而不是词语结构这样的语法单位。实际使用的语篇有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句段、一个句群,也有可能是一个词语。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例如:head的本义是“头”,但是在不同的语篇环境下的翻译不同。Hewasbadlywoundedinthehead.意思是他头部受重伤。Hehasagoodheadformathematics.意思是他的数学能力很强。Prickwiththeheadofaneedle.意思是用针尖挑。Let'sdiscussthequestionunderfiveheads.意思是让我们分5个题目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语境与翻译 美国学者D.A.Swinnty的实验表明,语境是影响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就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在很多情况下,译者的难题并不在原文本身(因为他可以照字面意思译),而在于让目的语读者明白原文的蕴含意义。Grice在其著名的“LogicandConversation”中提出了会话含意的概念和“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对于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在翻译中是比较容易处理的。而有些说话者并没有违反合作原则,只是话语不连贯,这时就需要译者遵循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对不连贯的话语作出连贯的解释。例如:Elizabethisputtingonalotofweight.Shesmokesveryheavily.Baker认为,如果把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则至少有4种解释:1)由于伊莉莎白吸烟吸得很厉害,因此胖了不少;2)由于伊莉莎白的体重猛增,所以她拼命地吸烟;3)尽管伊莉莎白吸烟过多,她的体重还是增加了;4)伊莉莎白体重猛增,而且还不断地吸烟。对原文两句话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准确解释,一方面靠语境,另一方面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蕴含意义。当然,语篇参数也可用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 二、地理环境差异与语词翻译 各民族生活的空间不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却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 三、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词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例如:汉语“一败涂地”的意思,英语中用“tomeetone'sWaterloo”(遭遇滑铁卢)来表达,而英语表达的这个意思在汉语中则用“败走麦城”来表达。另外还有“Penelope's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再如:“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Towerofivory”(象牙之塔)比喻世外桃源,“Aswiseas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聪明)比喻非常富有智慧,“aJudaskiss”(犹大之吻)比喻背叛行为,“crocodiletears”(鳄鱼眼泪)比 浅析文化语篇下的翻译 陈丽萍 摘要: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篇,而不是词语结构。翻译活动受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制约,只有将语篇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下,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关键词:翻译;语篇;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4-0140-02 作者简介:陈丽萍(1975-),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214200)经贸系讲师,苏州大学研究生。收稿日期:2007-08-20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西方的女性主义产生于18 世纪法国大革命,自此之后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庞大多元的体系。女性主义在理论界中被广泛重视起来,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翻译界的文化转向为翻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研究翻译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视角的新窗。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在这一“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它以鲜明的女性主义政治诉求在繁多的翻译理论中显得格外醒目。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结果,由此译者的主体性被凸显出来,同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变得更加丰富。 1回顾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主体性纵观中西方翻译史,女人和译者同时被归入话语的低等地位。译文被冠以“情妇”、“小女人”、“媒婆”、“不忠的美人”、“潘多拉”之喻等称呼,这些称谓无不表明了译文是从属于原文,是次要、派生以及被动的,如同女人从属于男人那样。以西方女性为例,16 世纪欧洲,女性不能够畅所欲言,不能自由得展示自己的才能,她们的言说与行为受到各方面严格的限制。在当时,女性只能被允许翻译工作,翻译的题材也只陷于宗教文本,而对于自主创作是得不到鼓励和支持的。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要想发表自己对社会、婚姻生活、政治上的见解,就必须通过翻译这个途径才可以实现,通过翻译加入个人的宣言,表达自己的诉求。18 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浪潮使得自由平等的思想贯穿

了整个欧洲,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三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带动了女性主义对父权中心制更为深刻和激烈的批判意识。西方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吸取养分,将女性视角引入翻译理论与实践之中,并且提出“女性的解放必须从语言开始”。 关于翻译译文与女性的地位长期的从属地位,Simon 批评道:无论被肯定还是遭谴责,翻译的女性气质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历史比喻。原作对于再生产的译本所具有的等级上的权威与阳性和阴性的意象连接在了一起,原作被视为强壮而具有生产力的男性,而译本则是低弱的派生的女性。正如女性的处境一样,翻译由此变得边缘化:“翻译被诬蔑为一种写作方式,为版权法所排挤,为学术界所不屑,并受到出版商、发行商、政府和宗教团体的层层盘剥。”翻译的女性化与其边缘化特征,体现了传统翻译关系二元对立的“主仆”关系。译文只是原文的模仿,它受制于原文的权力之下。由此,忠实性就变成了一部译作的好坏标准,对等于原作而言,忠实观主宰着翻译的标准。自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兴起,传统的翻译观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传统译论中原作与译作的男一女、主一仆、中心一边缘二元对立在女性主义的翻译研究中不再存在,“带着镣铐跳舞” 的忠实观同样也遭到了质疑。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重新对忠实做出了定义,认为“忠实既不是对作者也不是对读者,而是对写作 方案(writingproject) ――一项作者与译者都参与的方案而言 的! ”由此,译者主体性问题开始得到普遍而热烈的关注。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 践活动。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

“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常把文学翻译家比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又要舞姿优美,又难免时时受到羁绊。因为文学翻译被归结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但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再则译者还要受到译文读者的制约,顾羁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所

中西方称谓语差异与翻译

Vol.33No.5 M ay 2012 第33卷第5期2012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称谓系统,每个称谓系统又由若干称谓语组成。称谓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除了具有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它能反映出说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人际交往中,双方互相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有时在称谓上还要体现礼敬,因此在翻译称谓语时不可避免地要了解称谓语背后浓厚的文化内涵。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我们只有充分了解称谓作为复杂的语言系统的文化意义,才能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 一、中西方称谓文化差异 (一)亲属称谓 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称谓系统,其称谓词语更是纷繁复杂。赵元任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中列举了110种亲属称谓语,每一种称谓语又有正式名称。 在西方,亲情观念相对淡薄很多,亲属称谓数量不仅少而且简单。英语中大体含有11个亲属称谓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son, daughter ,brother,sister,uncle,aunt ,cousin 。其中cousin 不仅没有血缘关系之分,甚至没有性别之 分,既可以指堂哥堂弟表哥表弟,也可指堂姐堂妹表姐表妹,由此词翻译也可以看出汉语称谓语中血缘关系和性别特征都很明显。 另外,在中国,人们在实际交往中与对方关系密切时也常常使用亲属称谓称呼来表示亲近,而且加尊﹑仁﹑贤等以示尊重。对年长一些的称仁兄﹑尊 兄等,年纪略轻的称贤弟﹑贤妹﹑仁弟等。现代社会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阿姨、叔叔、伯父等近乎亲属称谓的称呼,这种拟亲属称谓的普遍流行,也恰恰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重视血缘关系,实际上是家族观念的一种延伸和扩大。 (二)社会称谓 汉语的身份类称谓种类也很多而且范围广。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们与有官职的人交往时多以姓+职务相称,如王主任、吴处、张局等,另外还有姓+职称或职业,如李教授、张医生、刘老师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人们与关系亲近的人可以直呼其名,即使是自己的领导或上司,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姓氏加上Mr.,Mrs.,Ms 或Miss 来彼此称呼;头衔类称谓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其中Professor (教授),Doctor (博士)的头衔可以用来作称谓,但是teacher 就不可以。 (三)自谦称谓 我国古代讲究自谦,自谦称谓中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词素,如卑人﹑卑职﹑卑下﹑鄙人﹑贱妾﹑微贱﹑下愚﹑小人﹑小的等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等。这些称谓用语都是根据卑己﹑己谦的礼俗而产生的。老者自谦会用老朽﹑老拙﹑老汉等称呼;妇女自谦则用奴﹑奴家﹑贱妾﹑下妾等称呼。对人自称时以自谦的方式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但对别人直呼其名在礼节上就会显得轻简,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甚至使对方产生羞辱感。然而欧美人却习惯直呼他人姓名,甚至是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也只会使用“I ”。“I ”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大写,由此英美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可见一斑。 中西方称谓语差异与翻译 刘宗贤 (1.安徽大学 外国语学院;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摘要:称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面,而称谓词语正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汉语称谓和英语称谓存在许多差异。关键词:称谓;文化差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177-03 177--

称谓翻译小技巧

称谓翻译小技巧:口译中遇到令人发狂的称谓怎么办 作者: star_zhang 【口语听力技巧16】翻译小技巧:口译中遇到令人发狂的称谓怎么办 在外事接待活动中,译员首先面临的一道难题是称谓的口译。称谓代表了一个人的职位、职衔或学衔,体现了一个人的资历和地位。称谓的误译不仅是对有关人员的不尊重,而且也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称谓的准确翻译其关键在于译员对有关人员的身份及其称谓的表达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尤其是对称谓语的认识。一种称谓语很可能表示多种身份,例如,英语的头衔语president,译成汉语时可视具体情况分别译作共和国的总统、国家主席、大学的校长、学院的院长、学会或协会的会长或主席、公司的总裁或董事长等等。 一般说来,各类机构或组织的首长其汉语称谓译成英语时虽可套用通用词head,但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看,应使用特定的、规范的称谓语。例如: 校长(大学)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校长(中小学)Principal /Headmaster of Donghai Middle School 院长(大学下属)Dea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系主任(大学学院下属)Chair/Chairman of the English Department 会长/主席(学/协会)President of the Student Union, Shanghai University 厂长(企业)Director of the Machine Tools Manufacturing Plant 院长(医院)President of Huadong Hospital 主任(中心)Director of the Business Center 主任(行政)Director of Foreign Affairs Office 董事长(企业)President/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长(学校)President/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首席长官的汉语称谓常以“总……”表示,而表示首席长官的英语称谓语则常带有chief gene ral, head , managing 这类词,因此当翻译冠以“总”字的头衔时,需遵循英语头衔的表达习惯: 总书记general secretary 总工程师chief engineer 总会计师chief accountant 总建筑师chief architect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倪万辉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必要媒介。然而,由于传统翻译观的长期束缚,翻译主体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边沿化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本文拟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结合目前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个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能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的研究。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转向;内涵;作用 1.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翻译观的束缚,译者主体性这一领域一直未被译界所重视。传统的翻译观给译者强加上的所谓“译匠”,“语言转换者”,“仆人”等等这些枷锁,牢牢地束缚着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只能为忠实地传达原文之意而服务,任何主观性或创造性的举动都是不容许的,都被视为“异端”(谢天振,2002:18)。正如卞之琳所言:“原作者是自由创造,我们是忠实翻译,忠实于他的自由创造。他拐弯抹角,我们得亦步亦趋;他上天入地,我们得紧随不舍;他高瞻远瞩,我们就不能坐井观天”(葛校琴,2002:63),可见对译者忽视的程度。但随着西方七十年代“翻译主体性研究”浪潮的掀起,译者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并因此获得新生和更大的自由度。同时,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也不断丰富起来,它们推动了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发展。本文正是想借这次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浪潮,结合目前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以此来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译者,同时期望本文能对目前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所贡献。 2. 西方译界的“翻译主体研究”——“原语中心论”的“颠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取向,它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实际功能。这种新取向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翻译主体”的问题,因此“翻译主体研究”被提上了翻译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问题成为其中的焦点和重点。正如赫曼斯(Hermans)所言:“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纯客观的,它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2000:12)。同时,一批新的理论体系相继产生,较著名的有埃文?左哈尔(Evan,Zohar,1978)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格尔登?图里(Gideon,Tuory,2001)的译语文本翻译论(Target Translation Theory,2001),还有以勒菲弗尔(Lefevere,1992),赫曼斯和巴斯奈特(Bassnett,1988)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翻译理论(Manipulation Translation Theory)。同时,布龙菲尔德、特里尔等语言学家也从语言学角度对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刘润清,1989),他们认为译作和原作都是创造性的文本,译者和原作者不是“主 【作者简介】倪万辉(1970- )男,硕士,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72

中美文化中家庭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中美文化中家庭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分析 过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整个家庭成员团聚的最好时间。拜年、互相祝福问候是过年不可缺少的活动,亲戚之间多以拱手礼拜年问候,晚辈给长辈要以磕头礼拜年,都表达了对对方的祝愿。在这个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称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管是平时非正式场合的称呼,还是正式的称呼,都表达出一种尊敬和礼貌。我长在一个传统的北方大家庭,过年期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辈分从上到下基本都互相见面,拜年,对于平时走动较近的亲戚的称呼很熟,但是遇见一个稍远点的亲戚,怎么称呼估计就得算一算或者问长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地对亲属间的称谓进行归纳,发现这些关系称谓好似难寻尽头。相反,在学习英语、接触了一些美国文化以及看美国电影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亲属间的称谓比较单一随意,远不及我们的复杂程度。 东北一带通常把爸爸的哥哥叫“大伯”“大爷”,父亲的弟弟叫“叔”,母亲的兄弟统称“舅”,父亲的姐们叫“姑姑”,母亲的姐妹称“姨”;而英语中父母的兄弟都称“uncle”,父母的姐妹统称“aunt”。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形成并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反映在语言上。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婚姻制度不同,语言上的称谓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下面便就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中美亲属称谓的差异并进行简要分析。 1.长幼间称谓的差异 长幼说到底就是先后的区别,体现在家庭里就是辈分。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最讲究的就是辈分,辈分高低在家庭中很重要,家庭成员间严格按照这一秩序进行称呼。因此,长幼间的称呼划分的十分严格精细。 汉语中,我们把祖父称呼“爷爷”,祖母称“奶奶”,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再往上长辈还要加一个“老”或者“太”字,如“太爷爷”“老奶奶”。对于晚辈,儿子的孩子称为“孙子”“孙女”,辈分再低就加一个“重”如“重孙子”、“重孙女”等。长辈、平辈、晚辈的长幼关系都有着严格的区分,辈分是放到第一位的,辈分明显要高于长幼,也就是先论辈分再论长幼,如舅舅和外甥,即使舅舅的年龄比外甥小,但在辈分上仍为是长辈,所以称呼时就不能用“弟”等平辈称谓。 其次,同一辈分要讲究长幼有序,同辈份也要分出大小,区分出哥哥和弟弟,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从语类对应、语域对应和语义对等三个方面阐述语篇分析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功能语言学 1 语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哈里斯第一次提出“语篇分析”这一术语,其又被称为“话语分析”。 20世纪8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希夫森在Approaches to Discourse一书中介绍了六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分别为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而在语篇分析领域最值得一提是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他的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应用在任何口头语篇和英语书面语篇。我国学者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义、情景、语域等角度进行分析,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 2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 首先,语篇分析主张意思连贯且合乎语法的语篇为研究对象,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局限于单个的句子。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着眼于全篇进行翻译,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最大可能符合原作者的思想。 其次,无论汉语或英语语篇都是按照一定的成篇模式构建的某种特定文化情境的信息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模式也大相径庭。汉语语篇讲究首尾呼应,开头先对主题进行铺垫,中间分段进行阐述,结尾总结;而英文语篇讲究开门见山,直接亮出观点,其结构更加简单清晰。 最后,语篇分析和翻译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语篇分析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又为语篇分析带来启示,使其不断发展壮大[2]。 3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译者的翻译对象就是语篇,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是将语言的形式和过程结合起来。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尽可能地使译文的语类、语域和语义与原文相互对应,所以译者的翻译要放眼于整篇文章。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 朱月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y u e e z h u2003@y a h o o.c o m.c n 长沙市 410004) 摘 要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 A b s t r a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i s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n a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e i r c o m p o s i t i o n.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e t w o s y s t e m s,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e c o s y s t e m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u b-j e c t s,a n dt o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i n d s i t s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c o r r e c t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t e x t i n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p r o p e r l y d e a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e x t s i nb o t h s o u r c e l a n-g u a g e a n d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i t h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s i n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i n t e r a c t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 e c o s y s t e m.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b u i l d i n g ac o-e x i s t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e s s o a s t o k e e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t h e w o r l d,w h i c hw i l l h e l pb u i l da n dd e v e l o p ah e a l t h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o f s u b j e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1 引 言 翻译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在国外,N e w m a r k,〖1〗提出了翻译具有生态学特征的说法,K a t a n〖2〗对翻译生态文化进行明确的分类,C r o n i n〖3〗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l o g y)这一概念。在国内,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借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来描述翻译活动的生态性特征、持续性研究和翻译生态学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研究的趋向等〖4-8〗,孙茜〖9〗等用翻译生态学理论阐释翻译实践。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中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研究主要从阐释学理论出发,讨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地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11-14〗,刘宓庆〖15〗则从美学的角度谈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此类研究并未把译者置于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的讨论,来研究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在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种群理论、限制因子定律等理论的参照下,探讨译者主体在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互惠与共生和保持文化自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与译者主体性 翻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翻译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翻译生态单位。”〖8〗翻译主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生产者指译者,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消费者包括译者和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各翻译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平衡的翻译主体生态 第23卷1期2010年2月 中国科技翻译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L A T O R SJ O U R N A L V o l.23.N o.1 F e b.2010 *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X J K06Q G D019)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8](08112)。 收稿日期:2008-08-27/55

中英称谓语的对比及运用

摘要: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中英两种语言都有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反映到日常交流和会话的各个方面。旨在探讨中英两种语言在礼貌原则指导下反映在称谓语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称谓语;礼貌原则;对比 一、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礼貌原则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关于礼貌语言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 1.什么是礼貌原则。谦逊准则是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之~,这条准则在中国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而英语中的谦逊用语远比汉语中的少,实际应用的更少。中英两种文化在谦逊准则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Grice于1967年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隐含含义,即会话含意。 合作原则虽然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但它却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为此,英国著名学者Leech补充,丰富和发展了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系统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他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弥补其不足。 2.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策略原则(Tact 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慷慨原~lJ(Generosity 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赞扬原~lJ(Aprrobation Maxim)~]]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大对他人的赞扬。谦虚原则(Modestv Maxim)即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赞同原则(Agreement Maxim)即尽量缩小与他人的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即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3.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学者顾日国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四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I~(attitudinal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的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r卜t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准则。(2)自谦尊人准则。即贬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3)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这一准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质。(4)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5)德言行准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这个准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其行”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对比中英文化的礼貌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的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的表达。但在交际过程礼貌原则的应用又各有特点,本文着重讨论礼貌原则表现在称呼语方面的异同,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二、中英称谓语对比. 1.汉英亲属称谓异同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分(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VIP专享】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它是人类终年累月形成 的规则和长期约定俗成的习惯相辅相成的产物,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称谓语作为语言 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 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属关系和情感好恶等。语言内外所要表达的许多信息,通过称谓语,我们可以有更深层的理解。正因为如此,称谓语的翻译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有值得 探讨的必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是一部描写了中 国封建时代末期的社会风俗画似的小说。在这部描写封建社会贵族世家的鸿篇巨著中,大 小人物达数百个之多。人物之间的语言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称谓语丰富多彩,使用规则也 极其繁杂,其人际称谓语的翻译正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交锋,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下文将借助《红楼梦》两大经典译本(杨宪益译和霍克斯译)的实例,对称谓语进行简要 分析,并对比研究其中一些称谓语的翻译方法。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系中都有自已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各有特色。中国传统文化“重名份,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 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汉语中称 谓系统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英语称谓词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 含混,如英语中的一个“cousin”涵盖了汉语中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两者之间的这种巨大差异,必然给英汉翻译带来不少困惑。但尊重文化传统,遵循表达习惯,是英汉称谓语互译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举例分析: (一) 1、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王熙风。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第三回) 杨译:Though Tai-yu had never met her, she knew from her mother that ChiaLien, the son of her first uncle Chia Sheh had married the niece of Lady Wang ,her second uncle’ s wife. She had been educated like a boy and given the school-room name Hsi-feng. Tai-yu lost no time in greeting her with a smile as “cousin”. 霍译:She remembered having heard her mother say that her elder uncle, Uncle she ,had a son called Jia Lian who was married to the niece of her uncle Zheng’s wife, Lady Wang. She had been brought up from earliest childhood just like a boy, and had acquired in the Schoolroom the somewhat boyish-name of Wang Xi-Feng. Dai-yu accordingly smiled and curtseyed, greeting her by her correct name as she did so. 2、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 打! (第三回) 杨译:I was so carried away by joy and sorrow at sight of my little cousin .I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I deserve to be cane. 霍译:It was just that seeing my little cousin here put everything else out of my mind…… 以上两处,杨都采用了变通法和换算法前者将汉语中的表嫂通过推理换算成英语“cousin”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