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2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2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2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2

一次函数的应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1、讲授新课

例题1、某居民小区按照分期付款的形式福利售房,政府给予一定的贴息。小明家购得一套现价为120000元的房子,购房时首期(第一年)付款30000元,从第二年起,以后每年应付房款为5000元与上一年剩余欠款利息的和,设剩余欠款年利率为0.4%。1)若第x(x≥2)年小明家交付房款y元,求年付房款y(元)与x(年)的函数关系式;2)

中:

例题2、已知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0.6米,B 种布料0.9米,可获利润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润50元。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总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雅美服装厂在生产这批服装中,当N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全集(表格版 ,281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全集 (表格版)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三角形的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 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 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以A 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 、△ADC 共2个;(2)以E 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 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 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 个点,那么就有 n (n -1) 2 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 n (n -1) 2 个三角形.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解析:选项A 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 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 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 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11 B .4<x <7 C .-3<x <11 D .x >3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7-4<x <7+4,即3<x <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 【类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 【类型四】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 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b -c -a |+|c +a -b |.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 -b -c <0,b -c -a <0,c +a -b >0.∴|a -b -c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c +a -b =3c +a -b .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 称图形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 等腰梯形 设计轴对称图案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 ,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苏教版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 1、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说出一些函数的实例.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以及函数关系式,确定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3、掌握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并能利用其所具有的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一次函数:如果y=kx+b(k,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1)作为一次函数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1,且其系数,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函数()中可以为任意常数,当时,一次函数 就成 (为常数,且 ),这时 叫做的正比例函数,也可以说 与成正比例,常数叫做因变量 与自变量 的比例系数.因此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例1.下列函数关系式中,哪些y 是x 的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 y x -=12 (2)x y 23- =(3)x y 32 = (4) 32 -= x y (5)x y 32-=(6)023=+y x 解:(2)(4)(5)(6)是一次函数,(2)(6)是正比例函数 例2.若函数 ()2 13m y m x =-+是一次函数,求m 的值,并写出解析式。 解:由题意得,12 =m ,则1±=m , 因为01≠-m ,所以1≠m 则1-=m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像是一条与坐标轴斜交的直线。因此,只需求出直线y =kx +b 上的两点,就可得到它。 一般,作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常取点(0,0)和(1,k );作一次函数)0(≠+=b b kx y 的图像常取 (b ,0)和(0 ,k b -)两点,这两点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六章《二次函数》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六章《二次函数》w o r d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⑴圆的面积y (cm 2)与它的周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⑵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 (元)与所存年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 ⑶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 ,求菱形的面积S (cm 2)与一对角线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例3.已知二次函数2y ax =,当3x =时,5y =-。当5x =-时,求y 的值. 三、 展示交流: 1.考察下列函数:①213y x = +,②2251y x x =-+,③3(1)y x x =-,④3y x =-,⑤234v t t =-(t 是自变量)中,二次函数是: 。 2.若一个边长为x cm 的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的表面积为y cm 2,则___________y =,其中x 的取值范围 是 。 3. 如图在长200米,宽80米的矩形广场内修建等宽的十字形道路,请写出绿地面积y (㎡)与路宽x (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 。 4. 如图,用50m 长的护栏全部用于建造一块靠墙的长方形花园,写出长方形花园的面积y (㎡)与它与墙平行的边的长x (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 。 5.已知函数2 7(3)m y m x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四、提炼总结:

课题 §6.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自主空间 学习知识与技能: 当 堂 达 标 1.已知二次函数y=a x 2+bx+c (其中a 、b 、c 为常数),当a_____时,是二次函数;?当a_______,b_______时,是一次函数;当a______,b_____,c______时,是正比例函数. 2.化工厂在一月份生产某种产品200t ,三月份生产yt ,则y 与月平均增长率x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把函数y=(2-3x )(6-x )化成y =ax 2+bx+c (a ≠0)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如图1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值: (1)当输入的x 的值为 23时,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2)当输入的数为______时,输出的值为-4. 5.下列函数关系式中,二次函数的个数有( ) (1)y=3x 2+2xz+5; (2)y=-5+8x -x 2; (3)y=(3x+2)(4x -3)-12x 2; (4)y=ax 2+bx+c ; (5)y=mx 2+x ;(6)y=bx 2+1(b ≠0);(7)y=x 2+kx+20(k 为常数) A .1 B .2 C .3 D .4 6.若y=(m -3)232m m x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学习反思: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全等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1、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理解: (1)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 (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 (3)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 (1)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1、已知两边: (1)找第三边(SSS); (2)找夹角(SAS); (3)找是否有直角(HL)。 2、已知一边一角: (1)找一角(AAS或ASA); (2)找夹边(SAS)。 3、已知两角: (1)找夹边(ASA); (2)找其它边(AAS)。 第二章轴对称 一、轴对称图形 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二、轴对称的性质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出示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3.学会三角形的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的分类. 4.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预习导学】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4,完成下列各题. 【自学反馈】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的三条线段首尾__顺次相接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 ,BC ,CA 是三角形的__边__,点A ,B ,C 是三角形的__顶点__,∠A ,∠B ,∠C 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__内角__,简称三角形的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__△ABC __”,读作“__三角形ABC __”. 二、三角形的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相等__的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相等__的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__腰__,另一边叫做__底边__,两腰的夹角叫做__顶角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底角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不相等__的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合作探究】 活动1 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

如图,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①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三条边. ②角: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顶点: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3)三角形的表示: 如图,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 【教师点拨】(1)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的字母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字母的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 ,△ACB ,△BAC ,△BCA ,△CAB ,△CBA 为同一个三角形. (2)角的两边为射线,三角形的三条边为线段. (3)由于在三角形内一个角对着一条边,那么这条边就叫这个角的对边,同理,这个角也叫做这个边的对角.如图,∠A 的对边是BC (经常也用a 表示),∠B 的对边是AC (经常也用b 表示),∠C 的对边为AB (经常也用c 表示);AB 的对角为∠C ,AC 的对角为∠B ,BC 的对角为∠A . 活动2 跟踪训练 1.小强用三根木棒组成下列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是( C ) 2.找一找,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下来. 解:图中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 、△DEC 、△BEC 、△ABC 、△DBC . 活动3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 沿数轴向右直爬行2个单位到达点B ,点A 表示-2,设点B 所表示的数为m ,则1m -+(m+6)的值为 ( ) A .3 B .5 C .7 D .9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位于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是(﹣2,3),先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再作与△A 1B 1C 1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则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1,-2) D .(-1,2) 3.已知一次函数y=kx +3(k≠0)的图象经过点A ,且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A 的坐标可能是( ) A .(﹣2,﹣4) B .(1,2) C .(﹣2,4) D .(2,﹣1) 4.“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 A .3 B .2 C 2 D 56.如图,D 为ABC ?边BC 上一点,AB AC =,56BAC ∠=?,且BF DC =,EC BD =,则EDF ∠等于( )

A .62? B .56? C .34? D .124?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B .11 C .10或11 D .7 8.如图,将△ABC 折叠,使点A 与BC 边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若AB=9,BC=6,则△DNB 的周长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9.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 的长为( ) A 51 B 51 C 31 D 31 11.估计(130246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4和5之间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与34y x =-的图像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1,1)- B .(1,1)- C .(2,2)- D .(2,2)- 13.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 ,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苏教版初二(一次函数)(教案)

苏教版初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目标导航】 1.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 2.能较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结合图象体会一次函数k、b的取值和直线位置的关系,提高数形结合能力. 【要点回顾】 1、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 特殊的一次函数. 2、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 过第象限,即y随x的增大而;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象限,即y随x的增大而.画正比例函数图象 时,一般只需描点,两点连线即可. 【要点梳理】 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具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 3、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半轴; 4、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半轴; 5、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 6、k>0,b>0时,直线经过象限; 7、k>0,b<0时,直线经过象限; 8、k<0,b>0时,直线经过象限; 9、k<0,b<0时,直线经过象限. 一次函数中k与b的正、负与它的图象经过的象限归纳列表为: 【典型问题】 一.由图象说性质:1.某个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位置大致如下图所示,试分别确定k、b的符号,并说出函数的性质. 2.如图,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根据图象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 者的速度每秒快() A、2.5米 B、2米 C、1.5米 D、 1米 3.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n mx y+ =与正比例函数mnx y=(m、n为常数,且0 ≠ mn)的图象的是() 4.阻值为 1 R和 2 R的两个电阻,其两端电压U关于电流强度I的函数图象如图,则阻值() (A) 1 R> 2 R(B) 1 R< 2 R(C) 1 R= 2 R(D)以上均有可能 5.如图所示图象中,不可能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m-3)的图象的是( ) 6.两个一次函数a bx y b ax y+ = + =,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二.由性质说图象: 7.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 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 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8.从-2,-1,0,1,2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一次函数y kx b =+的系数k,b,则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不经 过第四象限的有________条. 9.已知函数()m x m y m+ + =+23 1,当m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并且说出图象经过第几象限?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什么? 三.求直线解析式: 10.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3x平行,且与y=x+5的图象交于y轴的同一个点,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12.已知:函数y= (m+1) x+2 m-6 (1)若函数图象过(-1 ,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2)若函数图象与直线 y = 2 x + 5 平行,求其函数的解析式. (3)求满足(2)条件的直线与直线y = -3 x+1 的交点,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13.直线y=2x+m与直线y=3x-4的交点在x轴上,则m的值为_________. A B C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试卷

盐城景山中学八年级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 1.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3.在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如图,AB、CD相交于点E.若△AEC≌△BE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BD B.AC∥BD C.E为CD中点D.∠A=∠D 5.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A.32,42,52 B.1.5,2,2.5 C.6,8,10 D.,,6.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40 B.80 C.40或360 D.80或360 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E在AB上,将△ACD、△BCE分别沿CD、CE翻折,点A、B分别落在点A′、B′的位置,再将△A′CD、△B′CE分别沿A′C、B′C翻折,点D与点E恰好重合于点O,则∠A ′OB′的度数是()

A .90° B .120° C .135° D .15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9.9的平方根是 ,计算:= .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 11.已知三角形ABC 中∠C=90°,AC=3,BC=4,则斜边AB 上的高为 . 12.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 与a+1之间,则a= . 13.在镜子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实际时间是 . 14.已知|x ﹣12|+|z ﹣13|与y 2﹣10y+25互为相反数,则以x 、y 、z 为三边 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15.如图,已知∠BAC=∠DAC ,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 ≌△ADC (写出一个即可). 16.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边BC 的点F 处,已知AB=8cm ,BC=10cm ,则EC 的长为 cm . 17.如图,在△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AB=9,AC=7,则△ADE 的周长是______.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20°,∠B=∠D=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最小,此时∠MAN 的度数为______°. 第15 题 第16 题 第17 题 第18 题 三、解答题(共66分) 19.(4分)()()22316338-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平面内点的坐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概念,使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横轴和纵轴等,会由坐标描点,由点写出坐标;让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 2.经历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由点写出坐标和由坐标描点的过程,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准确地由点写出坐标,由坐标描点。 【教学难点】 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及各坐标轴上点坐标的特点,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 (一)回顾一下数轴的概念,及实数与数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二)情境:(多媒体显示) 如图所示请指出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直线表示一条笔直公路,向东为正方向,原点为学校位置,A、B是位于公路旁两学生家的位置,你能说出它们的位置吗?这说明了什么?

引申:确定一个点在直线上的位置,只需要一个数据,这个实数可称为点在数轴上的坐标。怎样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呢? 二、观察交流,构建新知。 观察、交流、思考: (1)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需要什么条件? (2)既然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那么能否用两条数轴建立模型来表示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边操作边讲出:为了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我们先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垂直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O为原点,这样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有了坐标平面,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 引导观察:如图中点P可以这样表示:由P向x轴作垂线,垂足M在x 轴上的坐标是-2,点P向y轴作垂线,垂足N在y轴的坐标是3,于是就说点P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3,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记作(-2,3),即P点坐标(-2,3)。 引导练习:写出点A、B、C的坐标。 学生相互交流,得出正确答案。 (强调点的坐标的有序性和正确规范书写) 教师提问:已知平面内任意一点,可以写出它的坐标;反之,给出一点的坐标,你能在上图中描出吗? 试一试:D(1,3)E(-3,2)F(-4,-1)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二次函数复习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重难点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学习过程旁注与纠错 二、知识要点: 1.二次函数的图象 在画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时通常先通过配方配成y=a(x+ )2+ 的形式,先确定顶点( , ),然后对称找点列表并画图,或直接代用顶点公式来求得顶点坐标. 2.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a的符号来确定,当a>0时,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 ;简记左减右增,这时当x= 时,y最小值= ;反之当a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 期末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 期末测试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 A .31y x =-+ B .32y x =-+ C .31y x =-- D .32y x =-- 2.变量x 、y 有如下的关系,其中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28y x = B .||y x = C .1y x = D .412 x y = 3.7的平方根是( ) A .±7 B .7 C .-7 D .±7 4.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111222 , y k x b y k x b =+??=+?的 解为( ) A .2,4x y =??=? B .4, 2x y =??=? C .4, 0x y =-??=? D .3,0x y =??=? 5.下列四个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0 B .9 C . 23 D .12 6.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 A .3,4,5 B .6,8,10 C .4,6,8 D .5,12,13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 A .31y x =-+ B .32y x =-+ C .31y x =-- D .32y x =-- 8.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2,1) 9.在△ABC 中,∠C =90°,∠B =60°,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初二(7)班和初二(18)班两班比较,初二(7)班学生单纯,优生稍多一些,后进面较小,只有少数学生不思上进,但初二(7)学生思维虽然非常活跃,但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大多数学生不求进步只图贪玩,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通过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开方,进而学习一种新数——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把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

到实数。在开方里面,重点是开平方和开立方,出现的无理数都是带根号的数,只要求会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而不要求进行有关无理数的运算和化简。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教学安排:(见下页教学进度登记表)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1)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1) 一、选择题 1.摩托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那么油箱中余油量y (升)与它工作时间t(时)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2.已知点(,21) P a a-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为() A.1-B.0 C.1 D.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B. C.D. 5.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y的方程组 111 222 , y k x b y k x b =+ ? ? =+ ? 的 解为()

A .2,4x y =??=? B .4,2x y =??=? C .4, 0x y =-??=? D .3, 0x y =??=?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31,结果是( ) A .53.110-? B .63.110-? C .60.3110-? D .73110-? 7.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8.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 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 A .()2020,1 B .()2020,0 C .()2020,2 D .()2019,0 9.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 A .48 kg B .48.9 kg C .49 kg D .49.0 kg 10.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96cm ,用四舍五人法将1.96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 A .2 B .1.9 C .2.0 D .1.90 11.下列各点中,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是( ) A .(﹣2,﹣3) B .(2,﹣3) C .(﹣4,3) D .(3,﹣4) 12.将直线y =1 2 x ﹣1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是( ) A .y = 12x +2 B .y = 1 2 x ﹣4 C .y = 1 2x ﹣52 D .y = 12x +1 2 13.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教材分析苏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教材分析 苏教版 一、教材 《一次函数》是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的内容。从知识内容来说,本课是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与提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渗透建模思想。函数本身是反映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教材在编排上充分体现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建立模型并形成概念的过程,并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力图通过实例从代数表达式的角度认识一次函数。从教材体系来说,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了函数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函数思想和建模意识,为之后探究一次函数图像、二次函数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课的知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应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也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就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已经掌握了两个变量的关系,能列出变量间的关系表达式,但是借助生活情境,正确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数学方法,进一步

体会变量和函数之间的关系更多说课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借助具体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类比观察、探究规律,巧妙地建立概念。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精心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之间的联系,并能根据已知生活情境给出一次函数解析表达式,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试验、规律探索的活动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并借助于将实际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的探求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2.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过程 由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函数2 2x y =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 222+=x y 的图象;函数22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2 )3(2-=x y 的图象,那么函数2 2x y =的图象,如何平移,才能得到函数2)3(22 +-=x y 的图象呢? 实践与探索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21x y = ,2)1(21-=x y ,2)1(2 1 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解:列表. 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对称轴分别为____,顶点坐标分别为____.请同学们完成填空,并观察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反思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上下平移,只影响二次函数2 )(h x a y -=+k 中k 的值;左右平移,只影响h 的值,抛物线的形状不变,所以平移时,可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前、后的函数关系式及平移的路径.此外,图象的平移与平移的顺序无关. 探索你能说出函数2 )(h x a y -=+k (a 、h 、k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试填写下表. 2.把抛物线c bx x y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2x y =,求b 、c 的值. 分析抛物线2 x y =的顶点为(0,0),只要求出抛物线c bx x y ++=2 的顶点,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求出b 、c 的值. 解c bx x y ++=2 c b b bx x +-++=44222 4 )2(22b c b x - ++=.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24)2(2 2+-++=b c b x y , 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24 )42(22 +-+++=b c b x y , 其顶点坐标是)24 ,42(2 +---b c b ,而抛物线2x y =的顶点为(0,0),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