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岷州民俗十则

岷州民俗十则

岷州民俗十则
岷州民俗十则

岷州民俗十则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法学系2010级行政法务(2)班马爱军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积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学科,是人们在民族宗教、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方面享受并传承的一个庞大“信息载体”。由于受环境封闭与群众民俗信仰浓厚的双重原因,使传统风俗在岷州大地上保留并具有极其顽强的渗透力,使民俗文化即有一定的区域性,又具有鲜明、浓郁的乡土气息,我们不能盲目简单地视为是一种“迷信活动”,因为这些祭祀类活动不仅辐射出世俗民风的内容,而且凸显出民俗文化的地域风貌。关注地方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感受民俗文化带给我们乡土的魅力与充满生机的民族气息。

——前言

2010.10.20

岷州春台会

和煦的春风已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冬日的洮水已溶化了明莹的冰珠,萌动的岷州二月已草木萌发,春意盎然,伴随着美好的希冀我们涌向了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庙会。

岷州大地上民间有十八位“福神”,“福神”则是流传至今的十八位龙神,又俗称“龙王”或“湫神”,其中“二月二”庙会供奉的“分巡圣母”(俗称“小西路娘娘”)影响较大。相传她是明朝嘉靖年间洮州康多山的一个才貌出众的藏族姑娘,出嫁后因包办婚姻不谐和不堪忍受虐待,她便进入山林吊死在一棵檀香树上。自缢身亡后阴魂不散,扶弱济贫,多次显灵,为进

山伐木的山民排忧解难。后来被一个岷县秦许乡进山伐木的山民刻成木人并供奉,只要山民凡有所求,灵应如响,最后伐木山民用灯笼引导出山请入乡中供奉,被称为“灯笼佛”。嘉靖二年由于岷境大旱,她呼风唤雨并得降雨三昼夜,因此州官便贴封“灯笼佛”为“分巡圣母”列入地方正神,当地乡民为她修庙为祀永享香火,并定于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为祭祀庙会日。

“二月二”是岷县城乡人民共同欢度的盛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二月二”祭祀庙会热闹非凡、极具魅力,前去赶会上蜡的游人川流不息,人们穿着过年的节日盛装全家老小出门浪会观光,俗称“浪二月二”。按照“分巡圣母”生前的生活习惯,当地人们开展一些极具家乡特色与乡土气息的民俗活动,如别开生面的会场赛马,热闹非凡的牛马交易,购买用木材和塑料制成的古代兵器,如刀、枪、剑、戟等儿童玩具,据说浪庙会买把冷兵器能震邪避恶,十分吉利。

“二月二”庙会已成为邻近各县最早的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心,这一天,三天三夜唱大戏——秦腔,岷州儿女热热闹闹地过着春台会,邻近四里八乡前来浪会的人群川流不息,人山人海,庙会到处百货陈列,琳琅满目,家乡名吃汇聚庙会、扑鼻而来,游戏活动与歌舞演唱更是吸引游客,又大又脆的大黄梨沁人心脾,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新建的大殿造型别致,五脊六兽,雕梁画栋让人兴趣盎然.庙园内香蜡燃烧成山,鞭炮声接二连三,还愿的“高头凤凰”(红色大公鸡)血流成片,前来上蜡的人们拜佛许愿,以图神灵在新的一年给他们带来红运。据说,若青年夫妇能得到一只神灵曾穿过的鞋就能保佑生个男孩,能得到一根神灵恩赐的“红”(为红绸缎)就能保佑全家老小大吉大利,幸福安康。正因为种种不同的传说,为岷州春台会增添了无限传神的色彩,使其更加具有迷人的魅力。

岷州春台会(即“二月二”庙会)流传的一些佳话并不仅仅是传说而已,这是一段活生生的现实历史,是岷州大地上一段汉、回、藏民族之间辉煌与抹不去的历史见证,也是城乡人民群众追求平安、幸福生活愿望的一种曲折表达。岷县春台会的盛行促进了当地群众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属于自己的民俗活动加倍珍惜,永葆乡土魅力!

岷县正月十五“接佛爷”

☆马爱军

岷县因岷山而得名,古称临洮,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的接壤区,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是通向大西南的咽喉要道和秦长城西端的起首,素有“旱码头”“千年药乡”等美誉。文化昌盛、人杰地灵的岷州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俗文化,由于受秦文化和古羌文化的双重影响,使岷县境内的民俗文化既有一定的区域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深远魅力!

进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岷州人民都要利用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开展一些富有家乡特色的民俗庆典活动,尤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与“接佛爷”热闹非

凡,值得一记。岷州人民和外地人在地方风俗信仰上截然不同,外地人信天信地信“土神”,而岷州人信“福神”,岷州四路八乡的群众都敬奉着地方的“福神”,民间称其为“湫神”,湫者,水池也。相传十八位龙神能神司雨(祈雨、驱雹)水(镇水),乡民敬称为“佛爷”。“福神”则是民间流传至今的十八位龙神,又俗称“龙王”或“湫神”,“十八位湫神”多是以历史人物为神灵的崇拜,如爱国英雄汉代忠良姜维、庞统、朱云、宋代的宗泽、范仲淹等,岷州人民把对民族之精英的崇拜变成了民间信仰,尤以正月十五元宵节“接佛爷”气氛之热烈,规模之盛大以及古风之浓郁,我们不能盲目、简单地认为是“迷信活动”,而是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民俗的研究价值。

元宵节前后,十八位湫神都有各自的巡域范围,湫神所巡域的定时、定点、路线、祭祀活动都有很强的程序性和定式性,人们俗称“佛爷走马路”。巡域时,十八位湫神各自出动单独巡行。在岷县城区巡行的湫神有四位,南川大爷忠简公宗泽,关里二爷汉室佑凤庞统,河北爷汉代直臣朱云,太子爷太子太保范仲淹。前两位湫神的巡域范围在城外,后两位湫神的巡域马路主要在城内。

湫神出巡大多在晚上,出巡及起驾、驻足都要鸣铁炮(三筒火铳)三响,锣鼓喧嚣开道。巡域中唯独河北爷和太子爷联袂出巡,特别在正月十五夜晚专乘独龙车(俗读jū),出巡时河北爷在前,太子爷紧跟随在后,依次遍巡北、西、南、东四大城门和城内所有街道,俗称“河北太子游四门“。

元宵节期间的出巡除相关祭祀之外,全部表现为游神活动。群众根据湫神出巡路线依次迎接,门口摆设祭祀品,燃大红蜡及柏枝(俗称木香)放鞭炮和烟花爆竹(俗称“接佛爷)。当湫神来临时万火齐燃,鞭炮声噼里啪啦,

礼花升空奔放,街道上人流鼎沸,长街灯火通明,加之游人的欢闹声、锣鼓声和鸣放的烟花爆竹喧腾不息,抬着湫神的伙计们吆喝跳跃,呼声动地,真乃遇泥水、鞭炮毫不畏惧。巡行一段后则停轿、止舆坐观烟花,神气十足,享受人间瓜果之供,壮观、热闹的喜庆场面确有盛世良宵,万民欢阗的感受。

岷县元宵节

◇马爱军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盛大节日。岷县元宵节历年来十分隆重、热闹非凡,岷县至今有“正月十五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多在十五早晨登山拜佛求神、晚上出门观花赏灯,借此消除病痛灾祸,以求安祥。岷县元宵节从正月十五开始,连续五天过大会。白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欢乐乐,相关街区的群众依次过会,县城家家户户备肴煮元宵吃,户户留客,其形式与春节极为相似。过会的住户都会认真接待准备,亲戚朋友之间互相礼贺,客来人往,喜庆佳节,大人小孩喜气洋洋地出门逛街游玩(俗称“浪十五”)。

出门看社伙更是热闹红火,别有风味,在岷州大地上从城镇到山村,几乎庄庄唱大戏(秦腔)、村村耍社火。尤其县城的社火秧歌异彩纷呈,各具风貌,趣味盎然,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其中岷阳镇坊板营和东关的大型社火(俗称“喇嘛爷的两架社火”)规模大,形式多,许多节目的表演很有水平。尤其是各自的铁芯子(高台)很讲究扎挂,铁芯子的装扮大多是历史故事人物,别具一格的装扮突出了奇、险、巧、美来,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张家坪和网子营社火队更具时代气息和独特魅力。规模盛大,高潮时起的社火队舞狮龙跑木马,滑旱船看铁芯子,沉稳的大头和尚与逗人的社火官,欢腾的锣鼓打起来,活跃的木马跑起来,岷县城内锣鼓喧天,热闹的社火队接二连三。活泼舞动的狮龙、洒脱大方的节目,伴随那庞大齐全的打击乐的紧锣密鼓,把岷州人民带到热烈红火、欢快激越的情绪之中。

从正月十五开始到十七晚上,各会区家家张灯接佛爷,人们结伙出门观灯展、看烟花,岷县城内规模最为盛大的有正月十五北门灯会,十六后所灯会。灯会期间会区内每家大门上竖灯杆,挂灯棚,设会谜,岷县至今传说正月十五观灯与禳治九头蛇精有关。天色刚黑,一街两行的花灯色彩缤纷,灯火辉煌,在灯光的映衬下书写的诗书画面更加醒目,会区内“灯会”的灯形制各异、格调高雅,一律用丝绢或五色彩纸糊成,前来观花灯、猜会谜的游人摩肩接踵,争相观灯,加之姹紫嫣红的彩门和造型别致的灯笼,让浪会的人群留恋忘返。在湫神巡域的固定街区路口布置了大型烟花,大型烟花每个燃放点由排花和斗花组成,加之诸色烟花和鞭炮编组成有系列化烟花阵,烟花规模最大,游人最多的属东关花会,东关花会从人民桥直达小南门。会区内人群川流不息,街道上到处灯火通明,犹如白昼。当湫神驾临时,那火树

银花的壮观,烟花火光交相辉映,鞭炮轰鸣的场面,顿时把节日的夜晚推向高潮,由于东关花会没有花灯,人们便俗称“浪黑十七”。人流翘首伸颈,竞相观看,独特而富有趣味的板凳戏(秦腔自乐班)让游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近年来,随着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富裕,正月十五元宵节与“接佛爷”更为热闹、壮观,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也戴着尕凉帽儿,头簪小红花,身着红衣绿裤,扭起欢快的秧歌舞来,唱起优美的“夕阳红”来。各社伙队“优生优育奔小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口号也深入到岷州人的心中!尤其今年张家坪社火队的“政策称心国富民强,台湾回国指日可待”的宣传标语更是倒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岷县城乡的祭灶习俗

●马爱军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岷州人民传统盛行的祭灶习俗日。所谓祭灶就是送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上天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祭灶是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岷县城乡祭灶主要是用糖果儿(能粘牙的麦芽糖),用“糖果儿祭灶”这一风俗在岷县盛行属事出有因。在当地据传,灶王是天宫中最小的神仙,受玉皇大帝的派遣,常驻人间在各家各户觉视善恶是非的巡视官员。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都要上天去向玉帝作一次年终汇报,奏明人间百姓是非善恶,作为玉帝惩恶扬善的主要依据。由于灶王爷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人

们为了诉求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防止这位“东厨司令”在玉帝面前搬弄是非,于是用糖果儿粘住灶王爷的嘴巴。在岷州大地上,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传说,为祭灶习俗增添了无限传神风采,使其祭灶习俗更加生动并富有魅力!

就单岷县地方的祭灶习俗而言,由于受秦文化和古羌文化及道教思想的影响,造就了岷县城乡各具特色的祭灶差别,祭灶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日傍晚进行。农村祭灶时,在灶头上方悬挂或粘贴用套色印刷的灶神像(又称“马子”)。灶神像有单印灶神也有双人灶神——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并肩而坐。据说后来灶王爷爷和灶神奶奶结成伉丽,两口子并肩而坐共享人间糖瓜之供。

乡下人以食为天,崇拜、敬奉千家万户厨灶的灶神,希望博得玉帝能龙颜大悦,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为全家人消灾祛病,所以迷信活动尤为突出。祭灶时其形式是:在灶神像前献八个糖果儿和几根燥子面,燃香蜡柏枝,放鞭炮,点清油灯和念诵祝词。祭灶结束后部分农村邻里间有抬“喝的”(以饺子和面条为主的燥子面)的习惯,乡下人于腊月二十三以当地上等家肴(燥子面)为主食,略加拌灰灰菜、蕨菜等凉菜,仍保留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城里人祭灶相对于农村而言比较简单,由于城里人不种庄稼,随着精神文明和时代的变迁,因此上城里人祭灶的迷信思想观念比较淡薄。祭灶之日,买糖果儿吃和烙白面薄饼是祭灶的另一种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和星星月亮的白面馍馍,略夹猪肉、炒菜卷薄饼吃。

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岷县申都地方的跑“香老虎儿”

●马爱军

高寒阴湿的岷县东山区,群山纵横,重峦叠障,山连着山,梁连着梁。博大的山脉,敦厚的土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乡土与自然的壮美。地处岷县东山区的申都是一个为群山环抱、水清土厚,民风淳朴的地方,由于受秦文化和羌文化的双重影响,至使这里的人文气息和民风民俗仍比较保守、传统,使民俗文化既有一定区域性,又具有鲜明、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方圆四里八乡中,唯独申都充满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跑“香老虎儿”值得一提。

跑“香老虎儿”在申都的历史比较悠久,是在每年的新春佳节由孩子们组织并实施的一项民俗活动。当寒冬的风在乡村的野外和骨骼里作响时,可在大年三十儿的申都各村各庄充满着阵阵童色的喧嚣,让冬日的农村洋溢着丝丝暖意。

大年初一,孩子们穿上过年的新衣裳,欢天喜地欢聚在一块商讨跑“香老虎儿”的大事。并推选一个有实力的“头头儿(活动的领导)”带领着大伙便开始出发了。头头儿引着大伙开始挨家挨户地凑草、麻、香,孩子们大的托小的,小的跟大的,你追我赶,每进一家大门就争先恐后地喊:“给儿麻,给儿香,不给麻不给香把你们的花窗子扯两张!”浓厚的热情使他们大获丰收,不大工夫就凑够了所需的材料,孩子们便请来村里的“巧爷爷”开始动手扎“香老虎儿”了。先在半截木头的四周用麦草扎成老虎的形状用细麻捆扎美观并点装条纹,嘴里插一大片红草香便代表老虎的舌头,这样一只威风凛凛的香老虎就做成了!

大年初一是跑“香老虎儿”的第一天,吃过晚饭后孩子们便早早地聚在一起筹备出演工作,大伙儿负责将草香点燃后插在“香老虎儿”身上。等到天快黑时

“香老虎儿”也就出马了,两个赞劲的孩子抬着周身通红的“香老虎儿”满庄里挨家挨户地跑,跟在后面的啦啦队每到一家就大声喊“香老虎儿来了哦……!香老虎儿哦……哎……!”据说,让孩子们在家里面喊一喊,“香老虎儿”在家里转一转,能驱逐妖魔邪气,保佑一家安康。

大年初二的活动形式又别具一格,天刚黑孩子们就抬着“香老虎儿”,摇着牛铃铛向父老乡亲们拜年。吃过晚饭的大人们也就在家等待迎接“香老虎儿”的到来,淳朴、热情的父老乡亲们用当地最丰厚的礼品——过年馍作报酬,以图“香老虎儿”在新的一年里给他们带来红运。天黑后看上去“香老虎儿”明光闪闪、遍身通红,挺够威风的!真像只名不虚传的“火老虎儿”据说有病的老人在底下一钻,能带来安康和平安;年轻的媳妇抱着阿娃摸一摸“香老虎儿”可以图吉利;在家中四周“香老虎儿”转一圈,可以震邪避恶、化区为吉,正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传说,为跑“香老虎儿”增添了无限神采与生动,使其更加富有神奇、独特的乡土魅力!

大年初三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不等天黑孩子们早就迫不急待地抬起“香老虎儿”向父老乡亲们拜年告别。跑“香老虎儿”结束后孩子们便争嚷着要吃“香老虎儿”肉(初二晚凑的年馍,据说能吃上一块“香老虎儿”肉非常吉利),许多大人也跑来混热闹。在头头儿的安排下大伙向父老乡亲们散“香老虎儿”肉,孩子们你一节我一把地把“香老虎儿”解剖开,将麦草扎成小火把。当希望火焰在夜色中燃烧时,一个个被“香老虎儿”迷得废寝忘食,可爱而充满理想的孩子们真可谓跑得有鞋没帽了!

苍茫的夜色让熊熊燃烧的火把映的通红,从那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上;从那高兴得合不了嘴的嘻笑声中;从那沸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的“香老虎儿”带给父老乡亲热切的希望和生活的信心,带给孩子们飞翔的理想与交织

着喜悦的梦。

唯愿火红的“香老虎儿”像家乡的申都河一样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金童山开“花儿”红艳艳

在绿草绒地的岷州大地上,进入农历五月就会有一朵绚丽多彩、引人注目的“迷人之花”在山川原野、青山秀水间嘹亮地响起,这便是植根于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民歌——“花儿。”

“花儿”在西北地区有两大流派,一是流行于临潭、临洮、岷县的“洮岷”花儿,二是以临夏为代表的“河洲”花儿。其中“洮岷”花儿像样西北藏民族一样,充满着质朴、粗犷、豪放的民族气息,在争奇斗艳的西北“花儿”园中,“洮岷”花儿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诸多“花儿”中的一朵奇葩。

岷州五月草木葱郁、万花放香,火红的“花儿”开遍岷州大地。五月是“花儿”盛开的旺季,全县境内有几十处“花儿”盛会,在众多“花儿”中尤以“洮岷”花儿的“娘家”——二朗山花儿会规模最为盛大热闹,参加人数最多。“花儿”在岷州大地上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农历五月就是“花儿”盛开的季节,山花烂漫之时,也是岷州大地上“花儿”最艳的时候,每年从五月十四开始到十七正会的四天里,四面八方的“花儿”歌手云集岷州大地,一展歌喉,争相竟唱,成为岷州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月十七二朗山“花儿”是西北两大流派中“洮岷”花儿南路派的代表——“阿呜令(又称“阿欧令”和“扎刀令”)。据说,“阿欧令儿”的原意来自藏语是“英俊的少年我的爱”或“我心爱的少年朋友,”“阿欧令儿”大多是花儿的起句,由于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被今天的“尕心疼儿”、“娃家阿姨”等所取代了。以“阿欧令儿”开头唱起来情真意切、缠绵委婉。如“阿欧令儿!”怜儿(藏语朋友的意思)合一尕红花哩,插在清水盆盆儿哩,洗脸看着人人儿(人影)哩。二朗山“花儿”唱起来其曲调嘹亮悠长、激昂亢进、豪放隽永,以自己淳朴、抒情的魅力与特色深受人们喜爱。五月十七“花儿会”期间,城南二朗山举行“花儿”赛唱,参加人数在数万人以上,赛唱内容丰富多彩,随机应变。“花儿”会期间,二朗山被身穿五颜六色服装的人群所覆盖,花伞层层,如一朵朵万紫千红的“花儿”争相开放。二朗山上歌潮花海,车水马龙,“花儿”高潮一浪赶过一浪,心潮逐浪高,“花儿”歌迷们手提录音机播放着原汁原味的“阿欧令儿”“白牡丹”,鸟瞰岷州“花儿城”情景更为壮美,洮水与叠藏河银龙飞舞,山是“花儿”山,街是“花儿”街;人是“花儿”人,让人完全沉侵于狂欢的“花儿”海洋中,成为岷州人民名副其实的“狂欢节”。

“花儿”赛唱更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唱“花儿”的把式来自四面八乡,互不认识,以歌会友。唱“花儿”的各自蹲据在树荫下和草坪上,一群群“花儿”吃迷的男女老少簇拥着“花儿”把式。只听见高昂激昂“一根箫”的声音,却不见沉鱼落燕之容。唱“花儿”的人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掩着耳朵。他们一般采用对唱的形式,唱和之声时起彼伏,一张声便于知高低,所以一般人不敢随意跟“花儿”把式搭唱。他们唱的多是情歌酬和、祭神求子、辛酸悲苦等,却用种种不同的演唱方式,“花儿”歌手们见啥唱啥,即物起兴,有抒腑臆,以歌代言,赞扬

时政要闻,憧憬未来,向贴心人倾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人说二朗山花儿“阿欧令儿”(又称扎刀令)多唱青少年男女私情,的确“世上若无风流事,三岁小孩子百了头”,“花儿”如果不唱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那就失去了民歌的原始意义了。正因为风华正貌的青年男女给“花儿”赋予了火辣辣、热腾腾的爱意,才至使“洮岷”花儿如山风野火、撩人情怀,以纯真、委婉、含蓄的韵律来直率表白,如“洋芋地里洋芋花,尕妹就像活菩萨,和我前世有缘法,今世相好成一家。”

在封建时代据说每年五月十七这一天,十八位湫神登临二郎山(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湫神巡游祭祀的传统习俗没有流传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岷州人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不断重视,如今又出现了湫神巡游的活动,不过没有了夕日的盛况),各族人民共同参加祭祀,由于当时广大农民思想上的局限性,往往把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丰收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于是便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神赛会,在神会上,人们聚地歌祝,便出现了“花儿”竟唱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精神文明的深入人心使“花儿”也逐渐摆脱了迷信的束傅,成为岷州大地一种独特、永不言败的民活文化活动。

悠悠洮水流向何方?声声花儿沉醉岷州,一声曲曲相接,腔腔相连的“洮岷花儿”在这成花吐香的岷州五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宾朋好友前来采花,使带着泥土气息的洮岷“花儿”开的更艳、更红、更美。

唯愿家乡的“洮岷花儿”像洮水一样源远流长,奔腾不息,从现在流向未来,永葆山风野火,撩人情怀的青春魅力。

岷州腊月情意浓

——岷县东部山区的腊月风俗

岷县东山区是一个群山环抱、高寒阴湿的地方,山连着山、梁连着梁,墩厚的土地、博大的山脉、淳朴的乡俗是这片土地形象、生动的真实写照,由于古羌文化和秦文化的积淀,至使这里的民风民俗既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又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引言

杀年猪·过腊月八

时逢每年的十一腊月,对岷县东山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贮谷闲具、难得的农闲时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仅体现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还体现出那种很有讲究和很有时间、忌讳观念的传统习俗,让人感到一种情趣盎然的亲切和怀念。

进入腊月,人们开始忙乎着“杀年猪”,故乡人一般每年都要养一头用于过年的猪。故乡人比较守旧,祖辈留下的习俗一点也没变,杀猪时有着许多习俗:要“烧马子”(将黄纸叠成三角形粘少许鲜猪血烧在锅巷内);在灶头上向灶神点清油灯、上香;搓“面肠肠儿”(将起面搓成条状蒸熟后切片与猪肉一起炒着吃),邻里间还有抬“面肠肠儿”的习俗,其方式为:在碗内盛满“面肠肠儿”然后在上面加些炒肉片,以表示邻里间牵肠挂肚、互相包涵、和睦相处;亲戚间要互相给“年猪肉”以表示亲戚间粘骨代肉的亲情关系。

故乡的“腊月八”比较简单,也没有太多讲究。乡下人一直保留着朴实的生活作风,很多人没有做“腊八粥”的习俗,大多数人家邻里间相互抬一碟热包子,烧个米汤喝以示过“腊月八。”

糊屋里·过宴席

故乡的腊月一般比较热闹、喜事多。过完“腊月八”,人们就开始忙乎着“糊屋里”(收拾、布置房屋,一般指用报纸糊墙)、“过宴席”、办年货。“糊屋里”一般很有忌讳,如家中有人过逝三年内不准贴红对联和“糊墙”(寓意糊住了去逝人的脸)。

时逢农闲季节,在比较吉庆的日子里故乡人忙着“打发女子”、“接媳妇儿”,通常情况下,故乡人比较喜欢选择在腊月里给娃们“过宴席”。故乡的宴席规(欲读kui)程多、忌讳大,从“认门儿”到“磕头”,要央媒人、送礼钱、提衣裳、认亲戚;从选择婚尘吉日到结婚“过宴席”,要看日子,请亲戚、请干盘(宴席上的服务员,做油席(宴席的一种)搭帐蓬、吃宴席、谢媒人。故乡的宴席有着许多繁琐的习俗,所以一般人马虎不得。

祭灶·跟腊月集

每逢农历二、五、八这样的日子为故乡一个地方“逢集”日,集日的时候故乡人大都喜欢上街(俗读gai),全家人扶老携幼、穿戴新从四路八乡来到街道,俗称“跟腊月集”,街道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到处车来人往、货物陈列,景象极为热闹观念。故乡人把腊月的最后一集叫“捉鬼集”,寓意为上街的人少得能碰见“鬼”,这一集许多人喜欢拾便宜也容易被商家“着狼头”(吃亏),谁占了便宜便说对方被鬼混了。

“祭了灶,年就到”,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是故乡盛行的“祭灶”习俗日,故乡的“祭灶”一般在傍晚进行,其方式为:在灶头上献八半个“糖果儿”(能粘牙的麦芽糖),献“几根燥子面”,点清油灯,点草香、燃木香(柏香)和念祝诉词,邻里间有抬“喝的”(以面条和饺子为主的燥子面)的习俗。至今还流传着“扫舍”的习俗,大多数人一般在“祭灶”前要将“屋里”和“灶火”(厨房)彻底清扫的干干净净,以图过个舒适年。

做年馍·过三十儿

腊月二十三祭了灶,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做“年馍”。故乡的“年馍”花样多、也很特别,要蒸花卷、炸下(俗读ha)茶、炸油饼、炕“炕子”(用鏊炕成的以清油和猪油为伴料的饼子)。到了大年三十儿,全家大小可谓忙得不亦乐乎,一大早大人们就在“上席”(用于贡放物品的地方)里贡纸、点灯、上香,以示不忘祖宗。中午,婆娘们忙着“捏疙瘩”(饺子)、做贡饭,男人们印纸钱、贴对子(对联)、贴门神,孩子们穿着过年新衣欢聚在一块儿筹备跑“香老虎儿”(一种名俗活动)的大事,村庄内喧嚣着“给儿麻,给儿香,不给麻不给香,把你们家的花窗子扯两张”的童声,村庄内洋溢着热热闹闹过大年的节日氛围。

到了傍晚,故乡人在“上席”里摆放贡饭,冥票、烧香磕头,燃放鞭炮,名曰:“接先人,”表示把以故的先人从墓地请来过个团圆年。接着吃“年夜饭,”故乡人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以“猪肉骨头”、萝卜饺子和面条为主,邻里间有抬“喝得”(俗称“百家饭”)的习俗。

送夜纸·过除夕夜

夜幕降临的时候,全家大小在大门跪成一圈儿“送夜纸”,其方式为:在地上画一个圈,然后在圈内画一个交叉十字,寓意逝去的人可以通过这个“十字城”领取儿孙的贡品,要“燃冥票、倒贡茶、倒贡酒、倒贡饭、放鞭炮、磕头烧香。如屋里有先人去逝,但未满三年守孝期,三十儿的“送夜纸”只送一部分贡品,分三夜连续送完,在其后的大年初一到初三不准向外界拜年,表示对已故先人的忠孝。故乡的人比较淳朴,心里苦闷、伤痛的老人和妇女有在大年“三十儿”晚上有“哭难心”的习惯,依偎在黑夜的墙角里大声哭泣,这样会使痛楚的内心反而更好受些。

故乡人在除夕夜晚有“坐夜”的习惯,全家老小围聚到一块吃糖果、唠家常、烤火喝酒,看新春文艺晚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故乡人在院内烧香放炮,名曰:“接天爷”,以图神灵保佑在新的一年内获得丰收,全家幸福安康。

故乡的腊月习俗是有讲究、有忌讳和充满情趣的,地这片炽热的土地上,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习俗不仅是故乡人长期生活积淀下来具有内在驱力的社会活动,更是勤劳朴实的故乡人对自己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的曲折体现,帷愿故乡的腊月习俗永葆浓郁的乡土气息!

故乡的拜年习俗

●马爱军

每逢回家过年时,心中的高兴劲让人感到格外的情趣盎然。在我的故乡岷县东部山区,独特的拜年习俗在方圆四里八乡值得一记。

故乡人拜年是从初一开始的,这里的人比较守旧,祖辈留下的习俗一点也没变:大年初一早上天一亮就收拾东西去庙里“敬神”,又俗称“抢头香”。据说,若青年夫妇能够“抢头香”,神灵就能保佑生个男孩儿。吃过早饭,大汉们(孩子对家长的敬称,这里一般指男人们)就引着“阿娃”向长辈们去拜年。

拜年时,故乡的传统礼品仍然是“八疙瘩馍馍”,这种年馍一般有油饼、下茶、炕炕儿(用鏊炕成的饼子)。随着故乡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现在也有“富汉家”(家庭经济情况好的人家)搭配烟酒茶、点心、水果等礼品。在故乡人看来,唯有“八疙瘩馍馍”拜年才有诚意。拜年

走一家亲戚掏四双“年馍”,主人回两双“卷卷儿”(花卷)。拜年每到一家,首先要向长者在堂屋里“磕头”,叫爷叫叔的一爬就是一屋里。这时长者就高兴地给娃们“散盘缠”,端来热气腾腾的招待品——“暖锅子”(为中间烧炭的砂锅),多为包包菜或萝卜菜为主的火锅,上面盛放一些猪肉骨头(寓意为粘骨带肉的亲戚)。

故乡的拜年日子很有忌讳和讲究,一般初一拜亲房长辈;初二女婿拜丈(俗读chang)人,这一天,丈人家就早早地为女婿和外孙准备好“暖锅子”和猪肉骨头,意有女婿是“主心骨”、外孙是粘骨带肉的后人,下午就开始拜阿舅、姑父。大年初三早上,如有新丧之家未满三年守孝期,一般初一到初二不向外界拜年,到初三早上到先人坟上“送纸”,之后就开始向亲戚朋友拜年,这天故乡人也就开始拜邻里朋友;初五不拜年洗一天衣服,叫“洗五穷”,各家各户将几日的垃圾和污水彻底清除,以求清静平安;故乡人一般初七、初八不拜年,拜了人家会不高兴的,因为俗话说“初七八拜驴马”;初九开始就拜远方亲戚朋友。拜年的几日内,各村各庄车来人往,穿戴一新的拜年人提着笼笼儿(一般为大竹笼)上下穿梭,一派忙碌、热闹的景象,成为冬日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正月十一开始“闹社火”,村庄内锣鼓喧天、鞭炮不断,从正月十二秧歌队开始拜年,“社火”每到一家都要放炮迎接,瓜果和钱恭候,社火头儿便高喊:“秧歌队给×××拜年了,祝来年五谷丰登、大小平安……”,故乡的社伙有划旱船、跳秧歌、社伙官等,为了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庄稼丰收和全家安康,各村还要六天六夜唱大戏——秦腔。正月

十五社火戏要“打加冠”(表示向家中重望高德长者的祝福),随后,受“加冠”的人家就要向戏台抬“暖锅子”、送拜年礼品,放炮等以表谢恩。直到正月十六才到庙里烧香敬神,偃旗息鼓。

“三天十五三天年,过了还是原打原,”故乡的新年是热闹而充满乡土气息的,故乡拜年习俗的那份厚重、那份恬静、那份底蕴、那份亲近,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承载着故乡人们的思想与日常活动,它是一份精神的寄托、一丝心灵的慰藉,一股生命的跃动。它不仅仅是故乡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是他们一年四季贮谷闲具时节释放欢乐的盛会。

逝去的乡客

贩客·货郎

在儿时的记忆深处,货郎留给我们无限的美好追忆,也带给我们无限的企盼与欣喜,货郎犹如乡村一道特有的风情铭记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货郎的身影现在已经看不见了。

大约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后期货郎在农村是常见的,货郎最早有挑担的,两边挑两个大筐子,所有的货物都装在筐子里,也有用背篼或货郎箱(用木做的箱子、笔者家中存有一个)背着货物的。货郎一般是走乡串户的外地人,要吃百家饭,睡百家炕,走到哪个村庄,天黑了就找一户人家住下来,货郎在谁家里吃住,都会留下他的一两样货物,算是对主人家的谢酬。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货郎开始骑自行车托货物,货郎带一些日用小百货,不带太多太贵的东西,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也时常企盼货郎来村里,在落后的年代和偏僻的农村里,我们买一样玩具吃一些果糖很不容易,所以货郎便是我们日夜企盼的“卖货客”。货郎一般都带有

一个“棒浪鼓(用羊皮或厚塑料蒙面、带长把的一种鼓),每到一个村庄后货郎就拿起棒浪鼓

摇几下,然后喊几声:“换针换线换米花糖来哦……哎!”听到“棒浪鼓”后孩子们就不约而同地飞快地跑出家门,口里还要喊:“货郎客来了哦……”大伙兴高采烈地围观一会儿,看到一“心爱物”(自己喜欢的东西)后,就跑回家找乱长头发,猪鬃毛等去跟货郎换。

我们把货郎亲切地叫做:货郎客(俗读kai),看到货郎客来了后,我们就高兴地跟过年一样,大伙围在货郎客的身旁,悄悄地模仿着货郎的外乡人的口音,感觉很有趣、也很希罕。货郎客不仅带给我们有限的物质享受,也唤醒着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童真梦想,更留给我们无限

的记忆与怀念。

唱客·春倌

进入每年的农历十月以后,对乡下人来说正值是一个贮谷闲具、赋闲在家的季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春倌便以乡客的身份出现在乡村的大村小庄,成为冬日农村的一道特殊风情。

名为春倌,当然与春天有关。在乡下,人们通常把春倌叫做“唱春的”或“说春的”,逐渐春倌便成为一种民间的说唱艺人,春倌的历史在岷州大地并不是太长,听老人们说大约是在土地承包到户以后,才从无到有逐渐多起来的。

春倌其实是一种带有乞讨意味的民间说唱艺人,一般是邻近来的青壮年男子。春倌出门“唱春”必带三样东西,带一些印有二十四节气的“黄纸表”(当时乡下落后很少有日历等查知节气,所以乡下人视为珍贵),走一家就发一张,在肩上挂一根长面袋和拿一根“打狗棒”(用来吓唬狗的防身武器)。春倌一般二三人一起结伴走乡串户,每到一家就推门(不开就敲门),门开了一进园子也不进屋,而是站在门口就唱开了。他们唱的都是一些自编自唱的顺口溜,表达着来年五谷丰登、兴旺发达、招财进宝、全家幸福等诸如些类的祝福意思,如:“春倌一年来一次(俗读can),只是要些面和钱,保全家幸福平安。”

乡下人一般都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见春倌来便请进家里听春倌唱一段,然后给春倌给些钱或给些面。春倌临走时,便会留一张印有耕牛图和二十四节气的“黄纸表”,乡下人离不开节气,就把节气表帖在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据说,在家中帖一张春倌给的“黄纸表”,还能震邪避恶、保佑全家幸福安康。

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

——甘肃岷县东部山区的神灵“守雨”

◇马爱军

高寒阴湿的岷县东部山区,群山纵横、层峦叠嶂,山连着山、梁连着梁,博大的山脉、高寒的气候,致使这片地区夏季气候变化剧烈、雹雨多发。

独特的地域环境使岷县东部山区的农作物长年遭受冰雹的侵害,当地还形象具体地流传着“十年十灾”、“山高气候凉,白雨(冰雹)常不逛”的谚语写照。乡民们为此苦恼忧患,人们便将防雹护田的夙愿寄托在神灵身上。岷县东部山区四路八乡的群众都敬奉着地方的“福神”,乡民们敬称为“佛爷”,按当地风俗习惯又称其为“爷”或“阿婆”。“福神”则大多主要是留传至今的十八位龙神,相传十八位龙神能司雨(祈雨、驱雹)水(震水)。乡民为了祈求一方风调雨顺,佑四季国泰民安,确保农田在金秋时节有个好的收成,逐渐地乡民们对神灵的祈求和崇拜变成了一种浓郁而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

一、“守雨”的人员组成和评选规(俗称kuī)成

⑴“田官”1人,主要负责供奉“佛爷”、看管庙宇等一切日常事务。“田官”的选举和产生有着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和规成,评选人必须是规定的某姓氏家族中的人(乡民们称其为“佛爷”的娘家人),年龄是40岁以上的老者,并且德高望重、富有诚心(针对“佛爷”而言)、思想上进的男主人才有资格参加“田官”的选举,乡民们将其称为“搭田官”。

“搭田官”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规成,其形式为:参加“田官”选举的人面朝“佛爷”,并列一排站在一条擀杖(擀面用的木棍)上,头部覆盖一条红布,然后司家(巫公)手持单面铁环鼓振振鸣响,进行“攒神”活动。司家说唱请神颂词后,在密集的鼓点声中,当某一位选举者婆娑起舞,且动作剧烈抖动、高跳、口中喃喃而言时,人们便认为是神灵附体而代神传言,这位参选者便就被乡民们认为是“佛爷”看中并认定的“田官”,这时在场的会长、“青苗”和乡民们持香跪地祈祝(俗称“跪香”)。

“田官”选定后,一般就要长年守候在庙上,负责还愿、看官庙宇、供奉“佛爷”等一切日常事务。“田官”上任后如果能保一方风调雨顺、顺应民心就可以连任,干得不好就任一年后重新选人。

⑵“青苗”数人(一般为每庄每年1户人)

“青苗”是协助庙宇常年开展日常事务的人,在每个村庄内部(也称一个会区),一年由一户负责,挨家轮流,一般每庄每年一户人家轮流当“青苗”,一般都为青老年男子。“青苗”其实充当的是村庄与庙宇的联络员和庙宇日常事务的服务员。每年由“青苗”负责挨家收一定数的粮食和现金,用以置办神庙的日常供奉开支,并负责“田官”起居饮食的用费。每逢各种“佛爷”的祭拜节令和重大集会,“青苗”就要带香、清油和木香参加庙宇的相关活动。“青苗”一般任职期为一年,任职期满后则将使命传往另一家。

⑶“守雨户”数家(一般为4~6人,每庄每天1户人家)

进入每年四月初八以后,正值禾苗积蓄营养、旺盛生长之季,从此就开始进行“守雨”。庙宇附近的村庄每天都有守雨户,每庄都有一个守雨牌,每户人家一天一晚轮流“守雨”。当“守雨牌”轮流传到谁家时,其男主人就将象征神灵的“守雨牌”供奉、摆放在上席里最显眼的位置,一边牢记“守雨”使命。在“守雨”期内如风调雨顺,天空没有下恶雨的迹象,“守雨”期满后则将“守雨牌”传给下一户人家。如天空起云突变,听到庙上敲锣(有的地方为钟声)声后就要立即上庙“守雨”。如不按时上庙或耽误“守雨”大事,遭到严重后果的则要受到惩罚(一般为草香一包,羊一只),所以守雨户一般都不敢马虎和怠慢。

二、“佛爷”的插牌巡域

进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正逢田里的庄稼禾苗覆地、茁壮成长之际,这时“佛爷”便开始进行“插牌”巡域。每位“佛爷”都有自己看管的会区和地域,“插牌”是“佛爷”对自己所管辖区的一系列巡域活动,也是“守雨”开始的标志和象征,乡民们将其“插牌”巡域活动称为“佛爷走马路”。

每位“佛爷”插牌巡域活动的时间、路线、地点、形式等都具有严格的规成和程序性。由于岷县东部山区山高、气候复杂多变,一般在山梁上设有“苏克斗”(乡民们称其为“榨山堆”,意为挡震台),人们相信它能驱挡冰雹等天灾,阻挡邪怪侵入当地。它是由喇嘛(最好是活佛)或阴阳先生“布阵”设置的,呈圆堆形土墩子或土台子,高五尺至一丈左右,直径四尺至八尺左右。据说“苏克斗”下面埋羊头、夭折小孩尸体等。乡民们将大山视其有震慑和威力的作用,所以插牌地点大都

选在山顶或山梁之上,乡民们认为在山顶或山梁上插牌能驱退恶云和冰雹,保一方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佛爷”插牌巡域中,会众们(一般要选身体强健的青年人)抬着“八抬大轿”(一般八个人来抬)翻梁过岭,奔赴每一个“插牌点”。“插牌”巡域途中锣鸣开道,会众们抬着“佛爷”欢呼跳跃、呼声连天(俗称“扭佛爷”)。这样乡民们会认为“佛爷”将会欢喜,能赐福于大众、保一方平安。其声势之浩大、形式之壮观,成为乡村四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佛爷”巡域到每个“插牌点”时,有严格而不同的祭祀形式和巡域活动。每到一个“插牌点”,“佛爷”落轿和会众们歇息,神采奕奕地领受“插牌点”会众的拜祭。每一个“插牌点”都有其负责的会长、“青苗”和会众,早已等候的会众们一般宰羊或高头凤凰(大红公鸡)以求“佛爷”的欢喜,会众们和“佛爷”共享“愿心肉”。然后在“插牌点”插别十字形的嫩绿的柏杨树枝、敕令××神把守地异的木牌和雨旗(红布小旗,乡民们视为是“佛爷”神灵的象征,有驱雹护田的威力)。紧接着“田官”进行“攒神”等一系列娱神活动。

“佛爷”插牌巡域途中,经过所辖村庄时,落轿受乡民们的迎接和香火之供,祈求神灵保护庄稼丰收。在固定的迎接点上,乡民们早已聚集、跪地迎接,其形式为:点大红蜡及燃柏枝(俗称木香)、放炮烧香,俗称“接佛爷”,结束后,由该村庄的青壮年男子接替上一会的抬“佛爷”人员,将“佛爷”送往下一巡域地点。

“佛爷”插牌巡域结束之后返回庙宇,则当为广大群众劳心尽力,坐龛前(或中厅)观天“守雨”,驱雹护稼。直到八月十五庄稼丰收收割之后,“佛爷”才结束“守雨”的使命。

三、“守雨”的形式和过程

岷县东部山区气候凉,天气多变。进入庄稼茁壮成长之季,当天空黑云翻滚、奔腾之时,庙上的“田官”就开始敲锣叫人。由于神庙大多都建在山梁之上,所以附近的村庄都能听到庙上的敲锣声。庙上的锣声一响后,每庄的守雨户便匆忙上庙“守雨”。

如逢恶劣天气、雷电叱咤,有下恶雨(冰雹)的迹象,“田官”便开始手持象征“佛爷”威力的雨旗开始豁雨,其形式为:由上庙来的守雨者继续敲锣呜响,由“田官”手持象征“佛爷”威力的雨旗开始“豁雨”,“田官”左右摆动雨旗六下(俗读guǎ)后大喊一声“打……哎”!然后将雨旗向正前方一摆(寓意用神灵的威力将恶云从中间向两边逐渐推移驱散,以便驱除冰雹的降临。)

如果“豁雨”此着不灵,达不到驱云防雹的目的,“田官”和“守雨者”会心急如焚,一般“田官”也会给“老人家”以辞色相待,摇摆“佛爷”轿子,以便惊动和催促神灵去驱雹震雨。如果冰雹降临,“田官”和“守雨者”跪香赔侍后,以怨辞责神,向“老人家”开口许愿(一般为羊一只)以求驱雹震雨,保一方平安。如果再不灵验,守雨者会将“佛爷”同轿子抬出庙外(乡民们称其为“佛爷”出庙门),让“佛爷”与乡民共遭白雨(冰雹)之灾,这一招有很大的神奇性,一般多能灵验,达到驱云震雹,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即使失灵,冰雹遭毁庄稼。人们则会认为这是“老人家”不喜,众生罪孽深重等,进而继续向“佛爷”祈求来年的平安。不管“守雨”是否守住,只要在“守雨”过程中向“佛爷”开口许愿,那就必须向“佛爷”还愿心、祈福。还愿心一般都选在“守雨”的第二日,这一天,会长(庙宇的总经理和负责人,一般选举产生后任期三年)、“青苗”和附近的众乡民们就聚集庙上给“佛爷”还愿心。

“还愿”前,“青苗”、会长持香跪地,“田官”烧香赔侍,祈求“佛爷”欢喜领羊(要求先领身子后领头,一般让羊在“佛爷”面前先摆动身子后摆动头,这样便认为是“佛爷”接纳了这只“祭羊”),然后将“祭羊”宰杀煮熟。还愿心时会长、“青苗”和众乡民持香跪地,由“田官”向“佛爷”贡献羊腿一条,各部键肉少许,然后由“田官”负责赔侍打卦,如果是喜卦,便认为“佛爷”诚悦,欢喜地接纳了愿心,这时众乡民跪地磕头谢恩。然后将“愿心肉”撕成肉丝分给众乡民共食,乡民们将其称为“愿心肉”,认为能够吃一块“愿心肉”非常吉利,所以视其为稀罕。

四、对神灵“守雨”特征的初步认识

1、独特的地域性

由于岷县东部山区相对的地域封密和高寒阴湿气候的双重影响,至使岷县东部山区的神灵“守雨”既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地域特性。

据笔者初步了解和考察,在岷县西路、北路和南路地区,很少有(几乎没有)像东部山区这样具备完备框架的神灵“守雨”体系。这足以说明岷县东部山区的神灵“守雨”与当地的地理气候关系,文化传承关系,宗教影响关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岷县东部山区神灵“守雨”至始至终的全过程中,独特的地域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2、强烈的宗教渗透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