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不同穿刺部位效果比较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不同穿刺部位效果比较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不同穿刺部位效果比较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不同穿刺部位效果比较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不同穿刺

部位效果比较

刘珊

(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目的:比较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时不同穿刺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选择手背静脉网及肘关节以下的其他分支静脉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静脉留置针时,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可避免药物外渗、外漏,保护血管,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发疱性化疗药物;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16.064文章编号:1006-7256(2012)16-0095-02

静脉输注是化疗给药的主要方式,化疗药物外渗、外漏为主要并发症。刺激作用较强的发疱性化疗药物一旦渗漏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处理不当会造成功能障碍[1,2]。选择穿刺静脉及输液路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2010年2月 2011年3月,我们对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患者选择不同穿刺部位,比较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使用发疱性化疗药物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30 72岁,平均51岁;其中肺癌27例,乳腺癌7例,恶性淋巴瘤10例。对照组男29例,女l5例;年龄30 76岁,平均53岁;其中肺癌30例,乳腺癌9例,恶性淋巴瘤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两组均选择穿刺无静脉反应的血管,专业治疗护士穿刺,穿刺针选BD24G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贴膜选用小贴膜(6cm?7cm)。观察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对照组选择手背静脉网及肘关节以下的手臂其他分支静脉进行穿刺。两组均备好常规输液用物,严格消毒皮肤范围>8cm,以左手拇指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针柄与皮肤呈15? 30?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进针少许,借助针芯将套管送入静脉内,确认无误后退出针芯,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两组输注化疗药物前,均先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再输注化疗药液,最后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后拔针。

1.2.2评价方法根据化疗静脉反应分级标准评定[3]。0级:无疼痛;I级: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Ⅱ级: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Ⅲ级:局部中度肿胀,中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1cm;Ⅳ级: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直径>1cm,影响肢体功能。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效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效果比较

组别n

一次穿刺成功

n%

穿刺部位无渗漏

n%

未发生静脉炎

n%

观察组444295.544100.03272.7对照组443477.33784.12250.0χ2值6.187.604.79

P值<0.05<0.01<0.05

3讨论

化疗是肿瘤内科最常用治疗方法,保护静脉和预防药物外渗、外漏对化疗患者至关重要。随着PICC导管及CV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广泛应用,减少了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外漏和静脉炎的发生。但临床中部分肿瘤化疗患者由于费用过高、疗程较短、长期带管不便、影响美观、特殊过敏体质等原因,拒绝使用PICC和CVC导管,此部分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存在外渗、外漏风险。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柔韧性好等特点,随血管走向弯曲,不易穿破血管、不易脱出、不易外渗,从而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留置针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提供良好的途径,保证顺利实施化疗方案,避免化疗药物对损伤周围血管、药物外渗、皮肤溃烂等。

常规静脉用药先选用远端静脉后选用近端静脉,如手背先于前臂,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4]。观察组静脉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时,观察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等粗大静脉,因局部血容量大于细小静脉,及时稀释药物,缩短药物静脉滞留时间,减轻化学性刺激,加之管壁厚,管腔直径大,受损时自我修复能力强。化疗药物具有化学性、酸碱性,易导致静脉穿刺部位局部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发生率高达60% 70%。化疗患者血管通透性强、弹性差、脆性大、反复化疗、治疗时间长。因此,如何选择静脉及采取有效输入路径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体现人文关怀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59

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8卷第16期

参考文献

[1]朱艳萍.化疗药物致渗漏组织损伤防治[J].现代护理,2004,10(1):59.

[2]田跃军,田兆兴,李杰.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外渗致局部损伤的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3:9(2):29.[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19-428.

[4]罗连霞.护理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685.

本文编辑:谭峰2011-03-10收稿

两种穿刺方法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浅表小静脉

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朱晓莉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002)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浅表小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行静脉留置浅表小静脉穿刺(直径<2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完全进针后再退针芯的方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7,P<0.05)。结论:对浅表小静脉穿刺采用完全进针后再退针芯法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浅表小静脉;穿刺;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16.065文章编号:1006-7256(2012)16-0096-01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证用药,为抢救工作提供方便,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静脉留置针穿刺通常选用较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有很多患者由于长期输液、大量用药等因素造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穿刺困难,只能选择浅表小静脉进行穿刺。2008年6月 2010年3月,我们对120例需行静脉留置浅表小静脉穿刺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和完全进针后再退针芯的方法,比较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需行静脉留置浅表小静脉穿刺(直径<2mm)的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58 91岁,平均76.7岁。穿刺部位为手背和足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穿刺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正压留置针,由同1名护士操作。常规备好输入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为直径8 10cm,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示指持留置针柄与皮肤呈15? 20?进针,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沿血管走行继续进针少许,右手仍持针柄固定,松开左手送套管,双手配合边置套管边拔针芯,针芯拔出同时套管亦置于静脉,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沿血管走行一直进针至完全进入静脉,右手持针柄固定不动,松开左手固定末端分叉处,右手拔出针芯,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1.3观察指标穿刺完毕后液体输入顺利,回血好,局部无渗漏为穿刺成功,否则为失败。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n)

组别n成功失败成功率(%)χ2值P值

观察组6051985.0

3.87<0.05

对照组60421870.0

3小结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与否除与护士技术有关外,还与患

者血管条件、穿刺方法等密切相关。传统方法适用于粗、直、

血流量丰富、弹性好的血管,对于浅表小静脉效果欠佳。浅表

小静脉是管腔细、管壁薄、脆性大、易损伤[2]。操作中对照组松开左手送套管时,因局部皮肤松弛,血管无法绷直,置管过程中阻力增大,易出现塑料套管曲折,送管不顺,导致穿刺失败;换手过程中针尖稍微偏离血管方向就会刺破血管,也可使穿刺失败。观察组采用完全进针后再退针芯法,左手一直固定皮肤,绷直血管,右手沿血管走行缓慢进针,方向把握准确,进针顺利,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此法对血流压力低、回血慢的患者尤为适用,避免因不见回血误认为穿刺失败而反复试探穿刺,减少患者痛苦。静脉留置针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进和创新护理技术是留置针普及应用的必要条件。本实验结果显示,留置针患者浅表小静脉穿刺采用完全进针后再退针芯的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0-373.

[2]李加宁,白金枝,张玲.浅静脉血管评级与静脉输液穿刺

质量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1,8(6):56-57.

本文编辑:邱春晖2011-11-11收稿

69

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8卷第16期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臵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使用的国产Y型静脉留臵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少、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然而,静脉留臵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简要归纳引起静脉留臵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分析 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护理人员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水平; 静脉穿刺能力是衡 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 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 见血率低,留臵针穿刺时针尖未进 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 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 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 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臵穿刺失败。 血管状况 血管生理性特点;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晰;患儿血管管径细且哭闹不合作,穿刺难度大。

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 血管选择; 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血管细且弯曲、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都可导致针尖不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在血管内折叠。 患者合作程度; 患者不知道使用套管针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害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 术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臵针而致穿刺失败。 预防措施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 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臵针;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 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臵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臵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 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但对于不宜使用肝素钠的病人,限制了静

提高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_胡成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1月第17卷第3期 作者简介:胡成英,女,大专,主管护师。E-mail:904086330@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0390791.html, 提高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胡成英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四川都江堰611830) 酗酒,不空腹喝酒,避免以酒代药导致的酒瘾,指导人们不以酒精来减轻压力。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使患者建立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代替酒精。②消除酒精滥用的环境,遇到问题及时纠正,最大限度地减少触发酒精渴求的因素及环境,让家属积极参与。帮助和监督患者克服对酒精的渴求,矫正不良行为。③加强心理调查和问卷调查,减少生活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弱家庭环境对患者的影响,降低诱发患者再次触碰酒精的可能性,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和管理。 4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酒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交工具,酒精依赖人群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合理健康饮酒的卫生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另外,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对酒精依赖所致疾患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尤其是酒精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使患者能更好地得到及时护理,帮助患者及早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凌江,关守梅.精神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2]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5-85. (收稿日期:2012-09-21) 静脉留置针也被称为外周静脉短导管,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容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缓解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科从2008年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提高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留置针的选择 评估患儿血管,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管腔最小的导管。我科临床选用的是BD公司生产的直形/Y形,规格为0.7mm×19mm的小儿静脉留置针。 2 穿刺部位的选择 儿童一般选择上肢和下肢静脉,较小的婴幼儿可选择头皮静脉,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穿刺部位皮肤要求无红肿、皮疹、瘢痕。如穿刺部位选择在头部,应剃净静穿刺部位周围的头发,面积应大于8cm×8cm。 3 操作 临床上由具有执业护士证书经过专业留置针穿刺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 3.1 穿刺前准备 护士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程洗手,戴 好口罩、帽子,着装符合要求,选择适合患儿血管及用药要求的留置针,检查留置针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潮湿或者漏气。 3.2常规铺巾、消毒 消毒范围8cm×8cm,0.3%碘伏消 毒2次,等到穿刺部位完全干燥后进行穿刺术。 3.3 正确选择敷料,妥善固定 选择无菌半透明或透明 敷料无张力粘贴,粘贴区域无菌干燥,捏导管突起,抚平整块敷料,边撕边框边按压,使敷贴紧贴皮肤,肝素帽固定应高于穿刺点。注明置管时间、置管人姓名,留置针根据季节不同可保留3d ̄4d。 3.4封管成人使用留置针封管液一般为肝素液,而小 儿的生理特点和成人不同,小儿凝血机制不完善,容易引起出血,封管时我们不采用肝素液,而是采用0.9%生理盐水。停止输液后,每隔8h封管1次,第2天进行输液治疗时,如果输注不畅,可用0.9%生理盐水静脉缓推,同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漏,如果出现红肿渗漏,应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4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 4.1 存在送管困难,血管选择不当,血管弯曲或者有静脉 瓣等不良因素。因此在穿刺前一定要先评估患儿血管,选择适合穿刺的血管。 4.2 儿童情绪影响。患儿在置管过程中会感到恐惧、烦 躁,甚至大哭大吵,不配合。如今绝大部分患儿是独生子女,每一个患儿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扎在儿童身上的每一针都疼在父母心里,父母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因此在置管前一定要和患儿家长沟通,讲解留置针穿刺的意义、好处及不良反应,取得家长的配合。 4.3 护士经验欠缺或者操作不当。应严格按照操作原则, 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儿童带来的痛苦。 5常见并发症及护理5.1 导管脱落 患儿过度活动或不小心牵拉,导致导管 脱落;有的患儿会出现进针点渗血。这时,应安慰患儿及家长,消除其紧张情绪,轻柔地取下胶布及敷贴,用0.3%%碘伏消毒局部皮肤,观察有无其他不良反应。 5.2 导管堵塞 可用5mL空针抽吸0.9%生理盐水2mL 进行脉冲式冲管,如冲管不顺利,应停止冲管,避免发生栓塞,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5.3 局部皮肤红肿、皮疹、水疱 如局部皮肤发生红肿, 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针,可用25%硫酸镁进行局部湿敷,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局部出现皮疹,可用0.3%碘伏消毒局部皮肤,暴露患处;如局部出现水疱,可在0.3%碘伏消毒后刺破水 经验交流 406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朱田芳 摘要:目的:讨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3年10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6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调查后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外套管较柔软,胶体活动方便,便于留置。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化疗患者较多,留置针使用广泛。多年以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外科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穿刺前预防,穿刺中指导,穿刺后生效。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预期效果指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段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126例患者为对照组,男65例女46例,年龄36岁至82岁,2014年1月至3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8例为观察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2岁至78岁均为化疗患者,查找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然后制定出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案。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理担任团长,两名组长,四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全名为,爱心圈,圈徽为7只手托一颗爱心,意为,通过品管圈,7个组员的共同努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奉献爱心,团长全权负责活动的规划,每月组织开会一次,汇报工作,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实施步骤: 确定活动主题,鼓励每个组员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提供最需要的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打分,最后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被列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选题理由: 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静脉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 原因分析,经过组员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外界环境,病人血管的条件,穿刺用具的选择,穿刺方法和部位,以及穿刺后用法技巧。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出了三个提高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的解决办法 干预措施: 穿刺前预防: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选用,型号小、细、短的留置针。将相对小的,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内,从而减少血管阻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穿刺部位的选择,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宜选用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处,易于固定的静脉,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时,应在穿刺前,嘱咐患者热敷穿刺部位三十分钟,促进静脉扩张,易于穿刺。, 环境的选择:温度适宜光线充足,保持病房的温度在22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1-12T16:41:48.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丁龙梅 [导读] 注射时选择粗直、且弹性好易固定的前臂、手背静脉,避开关节的部位不易引起渗液。 丁龙梅(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感染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309-01 我院在护理工作中将BD一次性使用Intima-Ⅱ静脉留置针用于临床工作中,通过200例周密的观察和耐心的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先介绍如下: 1 选择合适的穿刺对象 1.1静脉留置针一般适用于起病急、病情重、长期输入多组液体或应用抗生素、脱水剂或伴有意识障碍、烦燥不安等症状的患者。如应用普通头皮针会发生刺破血管的现象,有的病人往往需要重复穿刺3-4次才能成功,既加重病人痛苦,又影响治疗,同时也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静脉留置针质地柔软且有针翼,在固定时能提供较持久的稳固面,即使病人躁动,套管针也不会刺破血管,可避免患者体位改变或搬动时对静脉通路的影响。 1.2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组织损伤,急危重病人在治疗时往往需要到辅助科室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容易使头皮针滑出血管外而致药物外渗,轻者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可以引起组织坏死易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增加护理工作量及护理难度,患者痛苦,影响治疗。留置套管针用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光滑不易打折,可随血管弯曲,因此不易损伤血管壁。 1.3Y型静脉留置针的三叉尾端可代替三通,方便多次给药和多次补液,这一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方便易行。 2 护理体会 2.1静脉留置针应用时按常规静脉穿刺消毒。操作前松动外套管,使套管前端与针芯粘连处轻微松动,以便顺利送套管和拔针芯。穿刺丛血管上方以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压低5-15°进针,这样穿刺成功率较高。我们观察50例年龄在25-80岁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均使用护皮膜覆盖固定,3-4天后出现局部皮肤微红发痒,而且病人的各种活动也会使留置针在血管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容易使液体外渗发生穿刺处轻微肿胀。 2.2护理 (1)保持留置针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应用护皮膜固定,留置3-4天后重新消毒穿刺周围皮肤更换护皮膜,减少皮肤刺激。 (2)嘱病人吃饭或下地活动时注意留置针的位置不动以免脱针引起外渗。 (3)注射时选择粗直、且弹性好易固定的前臂、手背静脉,避开关节的部位不易引起渗液。 (4)静滴结束后,可用生理盐水或配好的肝素钠液封管,以防凝血,保留静脉通道。 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护理,静脉留置针在我院已经得到普遍应用,通常保留时间在15-20天,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方便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3-09T09:35:27.3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苟秀芹[导读]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现将置管失败的问题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山东东营 257034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使用的国产Y型静脉留置针不但能满足不同年龄及病种患者的长期输液、穿刺极度困难患者的多次输液,而且也在手术科室普遍使用,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现将置管失败的问题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 1.原因分析 1.1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护理人员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1.2技术水平静脉穿刺能力是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率低,留置针穿刺时针尖未进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置穿刺失败。 1.3血管状况 1.3.1血管生理性特点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晰;患儿血管管径细且哭闹不合作,穿刺难度大。 1.3.2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等。 1.4血管选择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 1.5环境因素在病房的光线暗淡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使静脉穿刺失败。 1.6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操作者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而致穿刺失败。 2 预防措施 2.1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2.2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2.3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 2.3.1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2.3.2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2.3.3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抽出针芯,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尖刺入肝素帽内,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2.3.4妥善固定、正确封管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输液完毕及时用封管液封管,封管液必须均匀推入,边推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 2.4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2.5改善环境护士要调整好光线的明暗,为穿刺成功创造必要条件。譬如,可以打开窗帘,调节灯光,秋冬季室温过低,护士应调节好室内温度,或采取保温措施如使用暖水袋保温、输液前用温水洗手等,以利于静脉血管的显露与充盈。 3.小结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操作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②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2、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闭及护理。 5、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签名。 6、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7、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8、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9、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10、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标准 1、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 及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的选择与护理

【摘要】本文对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时,穿刺血管的选择及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认为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留置针留置前对患者的评估和指导。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避免因穿刺血管的选择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留置时间缩短和出现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选择血管;护理 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临床输血、输液、静脉给药、测定中心静脉压、抢救重危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还具有减少血管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目前,国内护理同行对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已做了大量的研究。现从静脉穿刺血管的选择和护理进行综述。 1 浅静脉主要有四肢浅静脉、头皮静脉、颈外静脉等。 1.1 四肢浅静脉四肢浅静脉主要有手背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踝静脉等。因其显露好,穿刺操作较容易,一般输液均可选择四肢浅静脉,宜选用粗、直、富有弹性、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不易滑动的静脉。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穿刺成功率,且与渗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大关系。成人多选用上肢静脉,以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为佳,肘关节上下20 cm范围内的静脉血管,易于固定且血流量大,药物进入血管后能很快被稀释,对血管刺激小。要避免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以免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造成堵管和留置失败。在关节、患肢、下肢远端部位选择血管穿刺不易留置成功,因为在关节处,随着关节的活动,留置针易移位滑出血管;在患肢,由于血液供应较正常肢体差,血循环相对较慢,留置针易发生堵管;由于下肢远端静脉的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和血栓,常不作首选,尤其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免形成血栓栓塞。护理同道在研究选择周围血管时发现:输化疗药应尽量避开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血管,因其对强刺激药物更为敏感,容易发生静脉炎[1]。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患侧上肢静脉血管不宜选择留置针,以免静脉血回流障碍或水肿。路必琼等[2]探讨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是否与血管管径有关后认为: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建议为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3.0 mm的血管,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的静脉管径平均为5.1 mm,可作为老年患者四肢浅静脉首选静脉。汤文决等[3]在研究500例1个月~10岁的儿童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时认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下肢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建议大年龄组患儿首选手背静脉,小年龄组患儿首选颞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小年龄组患儿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且患儿不易配合,撕扯黏贴膜造成留置针脱出导致留置失败。对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还可选用胸腹壁静脉穿刺留置针,胸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血流慢,压力低,活动度小,静脉留置针不易脱管或堵塞,对患者的生命维持起重要作用[4]。周围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还适用于营养支持疗程短于2周或肠外营养(pn)量较少的,作为饮食和肠内营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技巧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 摘要:探索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提升家长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1]。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不合作,易出现穿刺失败,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眯。但因小儿好动,不配合,血管细,弯曲等多方面原因,其成功率较成人低[3]。自2007年以来,我院总结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住我院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共48例,年龄3个月~4岁。 1.2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一次性注射器,可来福接头等。

1.3方法 1.3.1准备工作备齐用物后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冒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拧紧另一端肝素帽,以防松动脱落。 1.3.2选择血管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如果四肢末梢凉,循环差,看不清也摸不到血管可采用保暖或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然后再穿刺,这样穿刺成功率较大。 1.3.3穿刺方法及技巧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哄逗,抚摸,关爱患儿,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消除患儿的恐惧及陌生感,使患儿尽量配合操作。选择头皮静脉:剃净毛发,使用碘酒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穿刺点5cm,由内向外擦拭。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助手护士固定患儿体位,教会家长协助方法。穿刺前再次排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2~3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0390791.html,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张惠鹏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4期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质软,光滑,无毒,不易老化等特点,由先进的 生物材料制成,是一种新型输液方法[1]。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 工作中的常用技术,良好的穿刺水平和妥善的固定方法,对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融洽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对策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是一项最普通的操作技术,但由于多种原因使穿刺失败而需要重新穿刺,这不仅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容易引起护患纠纷,最近这几年以来,为了降低在给小儿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穿刺失败的概率,保证患儿及时得到治疗,笔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2]。 1 原因分析 1.1 选择血管困难 儿童,特别是年龄尚小的婴儿或者幼儿,他们的血管通常都比较细小,位于皮肤表层比较浅的位置,或者是在穿刺的过程当中速度比较快或者太深、走向错误等,导致血管被刺破造成穿刺的失败。另外,有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患儿出现了腹泻脱水或者是微循环存在一定的障碍,血管的充满度不够造成的回血不正常导致护士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而造成失败。比较肥胖的儿童或者身体存在浮肿的儿童也都很容易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 1.2 穿刺技术不熟练 穿刺回血后,套管送入静脉过少或推入塑料套管时套管折叠或穿出血管壁,这些情况大都是由于护士在临床当中不具备丰富的经验导致的。不扎实的基础技术无法保证穿刺成功的概率,另外,技术的不熟练也很可能会导致护士的情绪比较紧张,也很容易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 1.3 固定不妥 穿刺使用到的器械让患儿有一定的恐惧和抵触,很可能会导致患儿剧烈哭闹,全身抖动,导致固定不牢致穿刺失败,而穿刺失败反过来加剧患儿哭闹,也增加家长对护士穿刺水平的怀疑。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 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的应用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8-16T10:17:53.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梅[导读] 静脉注射这项技术,是治疗新生儿,进行临床抢救的一种重要手段。 刘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53000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与其它留置针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劣势,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并减少患儿的痛苦和费用。方法将我院120例新生儿随机的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照组则采用头部留置针技术。对比两种方法的留置针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的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使用头部留置针技术的对比组,同时出现堵管、渗液、脱针以及静脉炎的几率也要低于对比组。结论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具有保留时间长,不需要反复穿刺,有利于用药抢救,并且外表没关,同时不影响活儿活动的特点。可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056-02 静脉注射这项技术,是治疗新生儿,进行临床抢救的一种重要手段。静脉留置针又叫做套管针,其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反复穿刺,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对患儿的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随着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不断推广和使用,很多患儿在临床治疗时都采用上肢、下肢与头皮穿刺法,置入留置针来进行静脉输液。而由于大部分的患儿都存在血管细,皮肤薄、嫩,比较脆弱等因素,从而给使用留置针造成了一些困难,即使穿刺时很成功,但在输液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肿胀、局部渗出、堵管、静脉炎的想象,很难把留置效果做到理想的预期。与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穿刺的相比,腋下静脉穿刺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我院自从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以后,使新生儿的静脉通道足够通畅,保证了药物的充分吸收,取得了良好的留置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120例新生儿患者,男患儿60例,女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比组使用头部留置针技术。 1.2 腋下静脉留置针方法 准备输液用品1套,留置针1枚,1张3M的透明贴,用注射器抽取5ml的生理盐水,然后与5.5号头皮针连接进行排气。让患儿平卧在预热好的辐射台上,将头转向对侧,把一个软枕垫在患儿的肩胛下,把患儿的手臂拉直背身,让进行穿刺一侧的上肢和躯干成130度左右的角,将患儿的肩部上抬,拇指绷紧患儿腋窝处的皮肤,腋静脉位于腋窝底部的血管神经束中,在腋窝的中心处可以看见,为蓝色并且没有搏动,比较容易分辨。助手用一个手指按住近心端的腋静脉,使腋静脉变得更加充盈。对皮肤进行常规性消毒,干燥后,把针头的斜面朝上,用左手把腋窝处的皮肤绷紧,针头与皮肤呈20度角刺入,看到回血后,把套管针放平,边退针芯边进针,直到把整个套管送入血管为止,注射器回撤,然后把针芯拔出,并用无菌的透明贴将套管针固定住。 2 结果 两组的留置时间,堵管、渗液、脱针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比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优点在于,新生儿的腋下静脉血管壁相对于其部位比较厚,并且相对较大,管径较粗。留置针套管在进入静脉血管后,是悬浮在血管中的,因此能够很好的承受在持续输液过程中,对局部血管壁带来的测压,从而可以减少或者是避免特殊药物对血管带来的刺激。腋下静脉所处的位置在腋窝中央,那里的肌肉比较丰满,因此患儿的活动对留置针的影响比较小,从而使机械摩擦性减少,血管的完整性得到了很好地保持,这样就有效的减少了静脉炎、堵管、液体外渗等症状的发生[2],避免由于反复穿刺所带来了痛苦。因此可以让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更长,一般能使用5到7天,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使用静脉输液进行长期治疗[3]。很多新生儿由于血管比较细且脆性大,皮肤薄嫩等原因,在进行穿刺时比较困难,从而在使用留置针技术时不容易成功,而采用腋下静脉植入留置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腋静脉留置针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腋静脉的位与腋窝中心处,比较隐蔽,腋窝内会有少量的液体外渗,因此造成腋静脉不易发现。在输液的工程中,要经常观察患儿的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热疼红肿等反应,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果发现有红肿、渗漏等反应时,应及时拔针,并进行局部处理:使用硫酸镁进行冷敷,然后在用酒精湿敷三个小时。硫酸镁对皮肤有消炎和消肿的作用,而酒精可以有效的抑制组织细胞的活动,通过对神经末梢的作用可以减轻痛苦,同时也可以消肿。还可以把患儿的胳膊抬高,充分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肿胀和疼痛感。 静脉留置针使用时操作比较简单,套管相对柔软,不容易穿破血管,可以长时间的在静脉内留置,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有利于抢救与临床用药,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并发症[4]。因此,在使用此技术时,要注意一下几点:要充分了解腋静脉的结构,腋静脉的位置在腋动脉的前内侧,在腋窝的底部,只有一层浅筋膜覆盖;操作时患儿的体位要严格按照要求放置,应采取微侧卧位或平卧位,用一个小软枕垫在肩胛下,把患儿的手臂拉直,腋窝要水平暴露;操作前要做好消毒工作,进行无菌操作;在更换液体的时候,要先把留置针里面的回血冲洗干净,防止形成小凝血块产生堵塞;要注意刺入的位置,以免刺入动脉。参考文献 [1]黄丽萍.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临床效果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08):427-429. [2]赵娟娜,惠绒碧.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2(09):1134-1135.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头皮静脉的选择 首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颞浅静脉,(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为固定 ,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但易破) 以5ml注射器抽取0.9%生理盐水3ml~4ml,与套管针相连。消毒穿刺部位,左手绷紧头部皮肤,右手持套管针与皮肤成5°角,快速刺皮后,降低穿刺角度,视血管情况在皮下潜行约0.5厘米,针头与血管平行,缓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向血管内试推入少量0.9%生理盐水,针头部无肿胀 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翼,缓慢退出内针芯,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以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头皮针塑料管以“S”或“U”型固定在针翼同侧。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但管腔小、管壁薄、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加之患儿无主动配合能力,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常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穿刺的部位、进针的角度、深浅度及手法都要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刺皮要快,皮下潜行要稳,探血管动作要轻柔、缓慢,见回血后要立即停止进针,送管要适当,切忌不要过深,以免穿破血管。固定方法 ←良好的固定方法可提高留置时间. 固定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可引起外套管的滚动、滑脱,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致患儿哭闹,重者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我们在穿刺点的两侧均给与固定,这样就增加了套管针的稳定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的压力,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头皮针塑料管与延长管间的“U”、“S”型固定,减轻了外力对延长管的牵拉。 四肢静脉穿刺法 方法 同头皮静脉穿刺法,采取斜刺法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 cm~1.5 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 cm~1 cm后再剌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及较大静脉等。最后小夹板固定关节处(夹板外包裹纱布),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达不到固定的作用。敷贴固定时避免张力性粘贴 腋下静脉穿刺法 先将留置针排气,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使穿刺上肢肢体与躯干成110°~145°角,暴露腋窝,协助者固定躯干使患儿与床面呈30°~45°角。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稍抬高肩部并绷紧腋窝外皮肤,与皮肤呈现出10°~25°角进针留置针在腋下静脉下方0.5~1.0cm处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帽,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注明穿刺时间。 检验方法 ←证明穿刺成功与否的方法。将留置针软管送入腋静脉内,拔出硬芯回血顺畅,接液体后滴注顺利,患儿安静无不良反应,证明穿刺成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