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这个学期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二、新课

1、制作复式统计表

师:今天我们来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情况。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现在咱们根据统计表来个快速抢答!

问:美术组有女生多少人?民乐组一共多少人?书法组女生多少人?

师:回答的真快,难不倒你们了?我就不信,请听下一题:

师:学校要为这些兴趣小组购买小礼物,女生的礼物是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阿如,男生的礼物是阿祥,请问学校要购买多少个阿如,多少个阿祥?还要给每位同学颁发奖状,一共要多少张奖状?

师:这下你为什么不能一下回答出来了?

师:这四张统计表只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叫做单式统计表。要对几个小组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四个组总体情况,看的时候要一张一张的看和计算很麻烦,不方便。那有什么好办法吗?

(可以把四张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师:嗯,办法不错。把这四个小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统计表上!

师:我合并了一张(将四张图简单叠加在一起)你们看看,行吗?)

生:第一行重复了很多次。(课件演示:去掉重复的三个横栏)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看不出是哪个小组?(课件演示:将人数换成各小组名称)

师结合课件讲述:一般表格的左上角一栏是“表头”,分别表示表中三部分的内容,如这张表里,最上方的是“性别”,表示横栏内容,最下方的是“组别”,表示纵栏内容,中间的是“人数”,表示要填的数据。

师:我还想知道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办?

生:可以加“总计”。为了不遗忘,通常把“总计”放在表格上方。

师:这张统计表和我们以前学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统计表)

2、尝试填一填

(1)填写表格前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显示)

1、填写时,先填那些数据?再填哪些数据?

2、表中的总计和合计分别指什么?

(2)讨论后填写

交流讨论的结果及数据。

师:总计怎么算的?还可以怎么算?总计和合计交叉的那格表示什么?不管怎么算结果都等于多少?

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算法来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3)分析数据

从这张复式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觉得它和单式统计表比有哪些优点?

师小结并板书:信息量大,便于观察,比较。

可是这张统计表不小心被墨汁弄到了,有些数据丢失了,你们能帮助找回来吗?课件出示,学生口答,说说怎么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明天广州亚运会就要召开了,你对亚运会的知识了解吗?

课件演示,介绍。

师:中国在亚洲可是体育强国,下面我们来看看从第12——15届中国的获奖情况,请看。(课件出示)

师:要反映一届亚运会中国获得奖牌数的情况用什么统计表?要反映四届的呢?看来复式统计表虽然有它的优点,但统计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课件出示表格

集体核对,问:说说先填的哪些数据?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对广州亚运会你有什么祝福的话想说吗?2、调查制表

亚运特许商品商店的老板想要进货,他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这五只小羊的喜爱程度,好决定那种小羊进多一些货,想请老师帮个忙调查一下。老师看了这场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我最喜欢里面的小如,你们呢?

提醒大家:每个人都要选,而且只能选择一项,所以先给你们10秒钟想好自己到底选哪一项。和同桌说说。

课件出示,学生和同桌说说。

师:每个人喜欢的小动物都不同,而且男生和女生喜欢的小动物也不太一样,想要想通过统计了解,必须要先干什么?

课件出示

小组商量下,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调查收集出班上喜欢各种小羊的人数情况?

你有什么办法调查出这些信息呢?

指名说。

请一人上来主持,一人统计,其它同学记录。

调查收集好了信息,接下来要做什么?你们需要的统计表老师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请你完成统计表。

现在统计表也完成了,我们的统计工作是否就结束了??

师:我们还要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分析数据,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板书3、观察比较,分析数据)那么观察这张统计表,先在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想对

再回顾一下,统计需要哪些步骤?统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四、课后小结

师:今天你们教会了我什么?能提醒我填写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什么吗?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信息量大

便于观察比较

喜欢跳绳:男生()人,女生()人

喜欢踢毽子:男生()人,女生()人

喜欢跑步:男生()人,女生()人

喜欢跳远:男生()人,女生()人

明发滨江小学五(2)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统计表

年月

喜欢跳绳:男生()人,女生()人

喜欢踢毽子:男生()人,女生()人

喜欢跑步:男生()人,女生()人

喜欢跳远:男生()人,女生()人

明发滨江小学五(2)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统计表

年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优秀说课 稿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的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奠定了必须的知识基础。对于本节课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让学生把统计看成一种策略——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2、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统计表。 3、让学生学会一种眼光——从统计的角度看待生活。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因为本节课针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先出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提问:14怎么来的?表示什么?对单式统计表中合计格表示的意思及其数据是如何算的做一个回顾。

然后提出一简单的问题——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提出“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为需要计算,那么如何才能够一眼看出来呢?使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首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直接由书中四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的统计表,让学生思考就是这样合并吗?那么该如何完善这张统计表?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有四栏是重复的,可以去掉三行性别那一栏,并且为了看出是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将四个“人数”分别改成四个小组的名称。然后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思考现在是否能够一眼看出总人数了?不能,因为有了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表格,于是出示总计栏。由于这一栏是新学知识,因此三个格子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表示什么,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加以手势表示,横栏、竖栏,用手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表应该是横栏与纵栏相结合地去看,同时带领学生认识统计表中的其它一些相应的格子表示的含义。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复习资料

(一)认知基础: 从四年级开始,已经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的规律、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同时已经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基本经验和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把图形沿一个方向平移,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 2.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根据这两个方向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 (三)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学习方法: 1.利用已有的经验,学习找规律的知识。包括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2.采用作图、列举等方法,确定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 (五)学习重点: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有序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发现过程。 (六)难点点拨: 1、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比平移的次数要多1 因为第一次被覆盖的图像并不是通过平移得到的,所以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比平移的次数要多1。 2、一些不规则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被图像覆盖的总次数的计算 遇到不规则图形时,我们要考虑图形是整体移动的。看它每一次整体向右或向下平移时,每次覆盖的个数。如: 这个图形整体在向右平移时,每次覆盖3格,所以被覆盖的次数是16-3+1=14(次);向下平移时,每次覆盖4格,所以被覆盖的次数是7-4+1=4(次),被覆盖的总次数就是14×4=56(次)。 3、在月历卡中用一些图形框数,框出不同和的个数的计算 因为月历卡中的日期组成的图形往往不是一个长方形,而是某一行只有几个日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办法来解决。如: 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最新)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学习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学习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引: 教师谈话说明学习内容。 二、议: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

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练: 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6.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2)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复式统计表(2)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练习十五第3题。 交流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 3.揭示课题。 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左右)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4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 B.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交流收集到的数据。 C.小组合作,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D.交流:说说“合计”和“总计”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练习十五第6题。 你一般怎样安排双休日?简单交流。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同桌交流填表。回答书本表下的问题。 C.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双休日的时间安排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二学习,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作用? 总结:复式统计表其实就是由几张单式统计表合成的,所以从复式统计表中,不仅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可以从“合并”和“总计”中看出总体的比较情况。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练习题 :得分 填空题。 (1) 108平方米=()平方分米 2.25平方米=()平方厘米 18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75厘米=()分米 2.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5平方米=()平方分米 2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100毫米=()米 (2)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3)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是()厘米。 (4) 一个梯形面积是84平方米,上底是6米,下底是8米,它的高是()米。 (5)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厘米。 (6)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上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下底是()厘米。 (8) 把3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9)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 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4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11)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6平方米,高是12米,上底是5米,下底是()米。 (12)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 (13) 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底角是55°,顶角是()度。 (14) 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较小的锐角是()度。 (15) 一个长方形刚好可以分成三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1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厘米。(18)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千克。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 (4)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5)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越大。…………………………………()(6)三角形的高等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除以底。……………………()(7)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且形状一定相同。……………()(8)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变大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复式统计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复式统计表教材分析: 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把四张单式统计表里的数据汇集在一张统计表里,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教学过程分三段进行:第一段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景及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根据四幅图里的信息和数据分别填写四张单式统计表,让学生在填表时感受组别、性别以及数量的内在联系,为下面教学复式统计表搭建平台。第二段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要求: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填在一张统计表里。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这一段是例题的教学重点,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应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交流。第三段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地反映了青云小学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人数,便于组与组之间的比较。 设计思路: 1、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活动入手导入新课,填好四张单式统计表后,明确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兴趣小组的男女生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引出复式统计表。为了给学生留有一个思考的空间,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我先把4张表进行简单的叠加,引导学生发现有重复的地方,然后进行改进。学生又发现每一栏都是人数,指代不明。最后做出完整的复式统计表。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复式统计

表的结构。在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整填写表格,进一步体验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及特点。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数据,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一方面既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凸现统计数据源于实际,必须真实可靠,强调了重要的统计态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引入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统计的知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105页例一的场景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 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 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 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试卷

计算练习(竖式练习) 姓名班级 2.7+ 3.13 78.92+115.8 3—2.08 141.2-48.98(验算) 16.32÷5125÷0.38(精确到百分位)4÷1.20.56÷1.4 30÷74(保留两位小数) 96÷159÷3640.4÷8 1.7÷11(精确到十分位) 4.7×0.2313÷2.458.89÷13 0.448÷0.28(验算) 4.4÷50 7.2×6.25 3.25×8 7.2÷0.487.218÷36 5.93×0.76(保留三位小数)7.2÷5 40.5÷18(验算) 0.945÷0.03532÷0.0167.45÷3.8

18-5.29 0.73+12 8.9×0.36(验算) 179.2÷64 1.21×18(验算) 9.6÷1.6 2.1÷0.25 5.85÷0.015 5.06×13 3.52÷5.50.957÷4.6575.6÷18 50.34÷140.832÷0.2628×2.050.43÷8.6 3.85×0.01496÷0.648.68÷6.2 3.952÷0.76 50÷0.2564.8÷24 6.5×0.48 7.4+12.86 0.465÷159.72÷0.02750.4÷48 4.95÷3.3

18.27÷2.1 3.54×130.69×8.497.2÷0.18 20-5.674 90-16.75 3.56+7.5 15.3-6.09 64.8÷19179.2÷64 5.84÷0.1640÷0.32 7.04÷4.07 3.52÷55 1.872÷2.4179.2÷64 2.03×4.70.36×0.24 1.9×2.080.26÷4.5 4.32÷3.6 6.48÷0.8 5.4÷0.036 2.4×1.02 4.75÷0.058.32×2.5 3.27×0.640.282÷4.7 32.9÷9.431.28×1.68.62÷0.43

苏教版五上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7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全过程,体验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手工制作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出示4张统计表。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 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提问: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组的男生最多,()组的女生最少。 学生回答后,师:可是刚才这位同学在回答中,有关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要看几张表?方便吗? 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应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 问:那谁能出个好主意,让我们比较起来方便些?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缑氏镇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练习

五年级数学计算练习 班级姓名 一、口算下列各题。(共9分) 1.2÷3= 25×()=1 2.5×0.4= 0.6×0.07= 0.48÷6= 12.5×()=1 0.125×0.8= 3.21×1000= 2.5÷5= 0.25÷5= 4÷5= 0.9×100= 8.4÷7= 0.84÷7= 10÷125= 0.7×3-3×0.7= 0.2×0.4 0.37×0÷52= 二、列竖式计算。(共12分) 3.26×0.52 1.872÷24 123÷6 (保留两位小数) 7.2÷24 3.952÷76= 7.02×0.024= (保留三位小数) 三、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每题3分,54分) 27.9×1.01 0.23×199 3.67×99+3.67 1.38×7.6-0.38×7.6 1.25×3.2×2.5 7.26×0.25×0.4

5.3 ×9.8+0.53×2 0.88 ×0 .81+0.11×8×0.19 8.08×12.5 0.4×0.73×0.25 3.2×5.7+6.8×5.7 4.17-0.831+5.83-0.169 9.8×1.3+0.98×87 4.8×7.8+78×0.52 (1.25-0.025) ×8 26.7-0.5×0.5-0.75 0.32×0.25+0.08÷4 2.5×(4+8) ×12.5 四、解决问题。(共25分) 1、刘大伯用45千克大豆做了225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每千克大豆能做多少豆腐?做一千克豆腐需要多少大豆? 2、下面是某商店几种商品的进货价和零售价。 作文本每包20本铅笔每盒30支进货价:每包10元进货价:每盒6元 零售价:每本0.8元零售价:每支0.3元 (1)每本作文本可盈利多少元?每支铅笔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复式统计表 教学设计

课题: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02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科书第101页例1的场景图。 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

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交流后提问:(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出示“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2.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3.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苏教版答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期中检测卷(一) 姓名 得分 等第 一、仔细填空。(29分) 1、 ( )36 = 12 5=( )÷( )=()10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a 、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 、b 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 、b 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 是b 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 ) 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 。 11、如果 6 A 是假分数,那么A 最大是( );如果 6 A 是真分数,那么A 最小 是( )。 5、填出最简分数。 45千克= ()()吨 15分=()()时 20公顷=( )() 平方千米 6、方程2y=x 中,如果y=9,那么,x=( ),x+4=( )。 7、 5a (a 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 )时,5a 是真分数,当a ( ) 时,5a 是假分数,当a ( )时,5 a 等于4。 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9、在0.75、87、4 3 、0.8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相等的数是( )和( )。 10、27 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11、小芳卧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6块组成了一个图案。在保持组合图案不变的情况下,有( )种不同的贴法。 12、4 3 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 加上( )。 13、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 ,这个数最小

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3、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1 4 米。……………………………………( ) 4、假分数都比1大。…………………………………………………… ( ) 5、大于73 而小于 7 5 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 (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在73、129、87、3625、91 13中,最简分数有( )个。 A 、4 B 、3 C 、2 3、X 5 是真分数,x 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4、因为68=3 4 ,所以这两个分数的( )。 A 大小相等 B 分数单位相同 C 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 5、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8分钟,小华用了11分钟,小强用了9分钟,( )做得快。 A. 小明 B. 小华 C. 小强 四、认真计算。(36分)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分) 129 85 34 3272 2、 把下列各小数化成分数。(6分) 0.85= 4.4= 3.375= 3、把下列各分数化成小数。(6分) 36 27 = 2416= 189= 4、求X 的值:(18分) X ÷2.4=4 210+X=640 0.7X=0.56 X ÷4=160 X +0.35=7.25 2X=10.4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题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还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聊什么呢,就聊一下大家的兴趣爱好吧。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呢,说说吧。 1、今天,张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图片。一起来看一下。从这些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还有吗?(,有四个组,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2、为了能更清楚看出各组的情况,通常我们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3、老师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四个组的信息填入相应的统计表中吗? 把书打开,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填写)。 好了吗,请仔细核对数据。填对了吗?仔细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性别,都有合计)。 合计数你是怎么求的?同意吗?课件逐步展示。 4、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张统计表,回答老师的问题: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术组有女生多少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反应真快!为什们回答的这么快? 5、那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请听题,哪个组男生最多?哪个组女生最少?四个组里面男生一共有多少人?这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很快说出来吗?(有困难。表格里没有,要在四张表中找一找,再通过计算才能得到。) 6、是呀,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四个组总的情况,这4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每个组的情况又能看出四个组总的情况呢,有没有办法?(可以把四张

(完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计算练习

五年级计算练习班级姓名 一、列竖式计算。(可以抽几题写出验算过程) 4.75+2.466= 9.05-0.532= 7.45+4.3= 30-0.275=40.8+8.42= 30-11.35= 18.546+4.454= 6.3- 5.84=0.35×66= 12÷25= 11.2÷7= 0.016×240=3.58×24= 2 6.48÷8= 49.5÷15= 0.609×8=912÷240= 360×0.25= 0.96×7= 3.5×160=0.125×42= 13.8÷12= 248÷16= 1.35÷27=688.8÷56= 130.5 ÷0.25= 75.15÷120= 24×1.6=1.32×6.8 0.28×0.7 0.13÷0.17 5.8÷2.45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二、递等式计算。 (10.8+21.6-5.4)÷1.8 9.6+1.4×20-2.8 (15-7.92)×4.5 1.5×(6+9.728÷3.2) 5.74×1.8÷0.2 0.3×(4-3.38)÷0.01 (6.48-1.08)÷0.5 3.75÷[0.3×(1.34-0.84)] 22.8-(6+9.728÷3.2) 58.8÷(6×0.07)+1.5 (14.4-4.8+3)÷0.4 9.4×〔1.28-(1.45-0.37)〕2.96-1.078+3.54 7.75×〔20÷(3.24-3.04)〕 0.8×(4-3.38)÷0.25 0.8×[(10-0.34)×0.25] 3.6÷9+0.15×20 (1.48-13.68÷36)×17 6.6+2.4÷3-1.5 60÷(6.35-3.95)+20.8 8.64÷[3×(105-87)] 2.5×40-1.8÷0.12 (4.5÷6+1.2÷4.8)×0.8 0.025×(0.8+0.168÷0.15) 6 7.2÷(0.2×0.6) (3.47+37.33) ÷0.85 10.01-(4.813+1.7)÷3.9 9.4×〔(1.3-1.2)÷2.5〕 (31-15.68)×(0.15÷0.3) 11×(8.4-5.8)÷2.6 18.5-8.2×0.36+1.75 0.126÷(14.5-5.5)×25 (4.37+3.23)÷7.6÷0.01 18.7÷(3.94+2.86) 1.8×(7.2+8.96÷3.2) 0.1-(0.1×0.1)÷0.1 57.6÷3.6+57.6÷6.4 9.5×〔(53.4-48)÷0.02〕 8.2+11.8×0.5÷0.59 5.7-1.9×0.2÷7.6 70÷3.5+4.5×1.6 2.25×[0.576÷(2.56+3.2)] 54÷(3.94+6.86)×0.6 3.4×(0.5+0.3×4) 8÷〔(10-9.95)×0.4〕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1 / 8

教学准备:课件、四张表格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前,徐老师了解到了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兴趣活动小组。谁来说说你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我参加的是书法兴趣小组) 2、今天,徐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图片,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兴趣小组。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关于这些小组的哪些信息呢?(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3、为了能清楚反映出各组人数,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入这四张统计表中吗? 学生独立填写。

---------------------------------------------------------------范文最新推荐------------------------------------------------------ 填得快的同学请仔细核对数据,以免出错。 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数据? 学生汇报。 4、请大家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从中能知道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那哪个组男生最多?(航模小组)你知道这四个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指名2至3人。 这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学生回答(2到3名) 引导学生思考有必要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指四张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3 / 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6.7×0.3 2.4×6.2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3.2×2.5 2.6×1.08 0.86×7 3.5×16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0.86 0.6×0.39 27×0.43 0.049×45 0.8×0.9 7.83÷9 1.7×0.45 25.2÷6 34.5÷15 4.08÷8 0.54÷6 6.3÷14 72÷1514.21÷7 1.8÷12 2 2.4÷4 24÷15 1.26÷18

43.5÷29 18.9÷27 1.35÷15 28.6÷11 20.4÷24 3.64÷52 15.6÷12 328÷16 5.04÷6 6.5÷45 0.84÷28 7.65÷0.85 12.6÷0.28 62.4÷2.6 0.544÷0.16 1.44÷1.8 11.7÷2.6 19.4÷12 5.98÷0.23 19.76÷5.2 10.8÷4.5 21÷1.4 8.84÷1.7 6.21÷0.03 18÷2.4 1.8÷0.24 13.5÷30 13.5÷0.3

28÷18 78.6÷11 15÷16 9.4÷6 38.2÷2.7 12.4÷11 3.7÷2.2 220.5÷3 2.5÷0.425÷1.5 1.89÷0.54 7.1÷2.50.51÷0.22 32.5÷2.5 1.36×0.05 0.06×1.7 2.08×75 49÷2.6 脱式计算 72×0.81+10.4 7.06×2.4-5.7 50.4×1.9-1.8 3.76×0.25+25.8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苏教版完整版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教 版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 .专

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 .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