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其对策研究

2006年11月第30卷第6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 f Anhu iU n i versity(Ph il o sophy and Socia l Sc i ences)

N ov e mber2006

V o.l30N o.6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宋荷靓1,张 黎2

(1.英国诺桑比亚大学;2.安徽省企业上市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安徽合肥 230001)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具有显著功利性、蓄意欺骗性、极强的隐蔽性、严重的危害性等特征,其产生既有利益驱动等内在原因,也有制度不健全、监管缺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外部原因。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是防范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监督;诚信

中图分类号:F421.36;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059(2006)06-0132-04

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主体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它们大多为国家或地方所属骨干企业,在地方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国有或国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各级政府或其授权出资人,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决策不免受到政府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是与国外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的主要区别。从1996年的 琼民源 上市骗局到2005年暴露出的 明星电力案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不仅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政府的诚信也受到质疑。

一、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特征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一般指公司决策层为谋求公司或个人不正当的经济或政治利益,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蓄意造假行为。[1]而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主体不限于公司管理层,舞弊目的也不限于经济利益。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行为有如下特点:

(一)显著的功利性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更多的是通过舞弊降低当期收益,达到少纳税、少付息的目的。而我国上市公司正相反,大多通过舞弊提高当期收益,以期引起投资人和政府的重视。其经济目的主要有:一是争取上市资格,达到向资本市场融资的目的;二是在上市时,争取上调发行价,达到最大限度获得资金的目的;三是上市后争取增发或配股资格,达到再次融资的目的;四是为了不致被 ST 或 PT 处理和摘掉 ST 或 PT 帽子的目的;五是达到炒作公司股票,获取更大利益的目的。管理舞弊还有较强的政治动机,这在我国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尤为明显。因其经营业绩与管理层的政治待遇有密切联系,促使一些公司管理者为捞取政治资本,达到保位、升迁、保誉、争誉的目的,采用虚增利润、虚假资产的手段显示业绩,应付政府监管考核。功利性是管理舞弊的根本动机和主要特征。

(二)蓄意欺骗性特征

管理层为达到舞弊目的,通常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布置,给自己的舞弊行为披上合法、合规的外衣,并且实施舞弊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管理决策层操纵下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舞弊行为不仅需要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而且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关联交易各方以及社会媒体,甚至一些政府机关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骗局不被戳穿,公司才可以在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重大动作中实现其舞弊目标。因此,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作假手段和方式大多数是在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配合下完成的。这些中介机构大都是经过政府核准在社会上有声誉、有影响力的单位,甚至在

收稿日期:2006-06-24

作者简介:宋荷靓(1984~),女,安徽合肥人,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研究生;张黎(1954~),女,安徽淮南人,安徽省企业上市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高级经济师.

132

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国际知名事务所也参与掩盖真相,粉饰舞弊。由于利益链条的驱动,失真的各种数据、报表通过公众媒体传递给投资者、债权人。披露信息的唯一渠道传递的全是虚假信息,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并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极强的隐蔽性特征

上市公司具有 公众 公司的性质,其重大经济活动均应公开披露,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均应如实反映,这是上市公司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因此,管理层要达到舞弊的目的就必须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把公司经营业绩的真相包藏起来,以造假后的面目公示社会。在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精心 包装 下,从公司的审计评估报表和财务分析报表到律师文书,再到银行证明,都在公司管理层的统一策划下以统一的口径对外公布,投资人很难对这一系列具有 说服力 的信息产生怀疑,甚至一系列舞弊行为从表面上看都是合法的。为达到舞弊的目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与证券公司相互配合,让券商以中间人的身份向社会披露虚假信息,侵吞巨额经济资产。管理层利用手中的权力,迫使或收买财务人员按照管理层的意图来制作会计账目,甚至制作多种报表来应付不同的机构,有针对税务部门的,有针对债权银行的,有针对监管机构的,其隐蔽的真实情况只有管理层自己清楚。往往只有到了局面无法收拾的地步,投资人才得以看到骗局的真相,此时的投资人已尝到受骗的苦果了。

(四)严重的危害性特征

管理舞弊是有计划地扭曲事实的隐蔽行为,其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

首先,管理舞弊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严重失实,从而给国家、股东、债权人造成巨大损失。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但是总体来看规模较小、容量有限,上市公司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可能让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进入股票市场融资,因此国家对上市条件有严格规定。上市公司管理层便根据需要调节拟上市部分过去的经营业绩,并利用银行对上市公司信任度较高的心态,向银行隐瞒真实情况,骗取银行大额贷款。由于他们负债经营,管理层只有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加上巨大的造假成本,财务窟窿越补越大,风险越积越多,资金链完全断裂,损失也无法弥补。

其次,管理舞弊的最终后果是扰乱经济秩序,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管理舞弊虚置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弱化内部审计监督,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影响了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果,把上市公司巨大的造假成本转嫁给投资者,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6年12月挂牌上市的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无法定期披露报告于2005年3月25日退市。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达尔曼极尽造假之能事,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舞弊行为,从股市和银行骗取资金高达30多亿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2]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干扰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

再者,由于舞弊公司的高层管理决策者一般都是地方名流,不是地方人大代表,就是政协委员,一旦舞弊案败露,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会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影响政府廉洁、公平、公正的公众形象。

二、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产生的原因剖析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行为不仅有逐利的目的,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动因。

(一)利益驱动是产生管理层舞弊的内在原因

管理舞弊行为是管理层追求个体或群体利益而采取非正当手段的过程。就个体而言,上市公司管理层为牟利或升迁,蓄意编造虚假信息;会计人员为保住职位,按照管理层意图甚至主动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稳定客户,被迫按照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要求,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主动为其出谋划策。加之违规成本不高,职业道德约束力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舞弊行为难以遏止。就群体而言,一些本身并不具有上市条件的公司为了发行股票,虚增资本规模,编造高额利润,通过有组织地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骗取上市资格。一些经营业绩欠佳的上市公司,不顾自身的财务状况,为了增发股票、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极力对其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包装。说到底,都是为了利益,为了谋取非法巨额利益。

(二)制度不健全、监管缺位是管理舞弊屡禁不止的外部原因

1.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为管理舞弊提供了契机。由于现代企业间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出现,使得信息披露的规则事实上滞后于改革的步伐,很难界定某些信息的真假。相关法律法规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为管理舞弊提供了钻空子的条件,如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现行会计原则,产生了预提、待摊、应计项目,常被用来人为调整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以调节虚假业绩。又

133

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而稳健性原则在具体运用中也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易被用于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从而操纵利润。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经济项目,而现行的会计政策不能满足新出现的经济事项的核算需要。在此情况下,企业可能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原则来选择使用会计政策。会计原则的宽泛性为管理舞弊提供了操作空间。

2.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弱,导致违规成本低。在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舞弊行为,证券监管的查处力度不够。对造假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舞弊行为,重单位处罚,轻个人处罚,追究刑事责任的极少,民事赔偿的更是微乎其微,处罚金很少。处罚之后,管理层仍然可以轻松地在另一家公司担任管理职务。违规成本低于违规取得的收益,如 会计法 规定行政处罚金额个人最高是5万元,单位最高10万元,这与造假的预期收益是无法相比的。另外,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薄弱,上市公司造假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去10年内造假舞弊被发现并处罚的上市公司不足100例。由此可见,造假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收益,处罚措施没有真正伤及舞弊者的根本利益,对舞弊者产生不了震慑作用,自然也难以有效地遏制管理舞弊的发生。

3.上市公司自身的特殊性,增大了对管理舞弊的监管难度。我国上市公司很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一方面,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些执法者甚至与公司合伙作弊,使造假信息更具隐蔽性,增加了监管和查处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现有股权是大股东(国有控股公司或政府)绝对控制的情况下,管理舞弊不仅不会受到处罚,甚至会得到一些政府部门的庇护和救助。上市公司虽已为股份有限公司,但政府负无限责任。往往在管理舞弊导致被ST、PT时,政府为保住上市公司,往往以注入资金、财政补贴、土地补偿、投入资产等方式来解困,从而纵容了管理舞弊行为,使监管形同虚设。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决定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既不是真正的风险承担者,又不是信托责任者。国有股权通常由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受托行使。这些国有股的代理人没有足够的权力约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不可能对管理层有实质性的约束。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导致上市公司存在事实上的 所有者缺位 ,管理层失去股东有效约束,具备了舞弊行为发生的便利条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投机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多是 一股独大 的格局,导致大股东绝对控制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又兼任公司总经理,形成 内部人控制 的局面。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处于强势地位,小股东难以对其形成有效约束;独立董事缺乏应有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尽管董事会议事规则看似科学,但一股独大的格局,使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决策易如反掌;监事会成员多是企业党委、工会人员,无法超脱利益共同体,独立行使监督权,因而没有能力起到也不可能起到监管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制度是制衡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一些上市公司制衡机制失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在公司制衡机制中没有相应的地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二是没有明确必须由审计委员会或大股东代理人聘任审计机构。根据北京连城国际理财有限公司董事会数据库的资料,到2004年,沪市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仅占48.3%。[3]上市公司外部审计聘任权掌控在管理层手中,造成了财务信息的制造者自主选择审计师,导致审计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同时,外部审计也不是主动独立完成的,而是由管理层聘请的基本上固定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任务。监督管理部门只在发现问题后,才亲自组织力量审计查处,而此时为时已晚。正是由于上市公司这种内部制约力的不足和外部监管不力,才使管理层经营行为失去有效的制约,留下了后患。

(五)公司管理层法制观念淡薄,社会道德水准失衡

有些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缺乏法制观念,在利益的驱动下,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忘记了起码的商业道德。本来的商业诚信变成了商业欺诈,以所谓 可靠 信息欺骗投资人,包括一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利益驱动下也成了管理层舞弊的帮凶。在金钱利益面前,道德水准的失衡为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有效防范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对策

国际上,防范管理舞弊有着从上市的门槛确定到会计师的行为法规约束,到上市公司的报告、报表公开化和投资人的知情权等一整套的法规制度。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舞弊行为仍屡有发生。因

134

此,我国防范管理舞弊不仅要从完善企业制度做起,更要加强法制建设,综合监管,防患于未然。

(一)完善治理结构,健全防范管理舞弊的制度和机制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真正建立起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制度,形成有效的制衡与约束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妥善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动问题,加强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参与和质询监督的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运转有序的管理制度,使决策、执行、监督三项功能落实到位。

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按市场化运作,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庇护,要强化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建立健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互为补充、管理者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的企业绩效评价机制,适时调整激励措施,防止短期行为;调整和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促进股权间的相互制衡;健全监事会内部约束机制,抑制出于个人或群体利益而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冲动。对上市公司管理舞弊造成的损失和因此导致的退市风险,不能庇护和救助。

(二)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情况和内部管理水平,结合审计工作重点和证券监管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灵活采用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对上市公司管理舞弊行为易发、高发的环节,有重点、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审计。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从战略和系统角度评估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 风险隐患 ,寻找和捕捉舞弊所隐藏的异常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上市公司管理漏洞,防范舞弊行为发生。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强化内部审计职能,通过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有效性促进管理,是减少管理舞弊行为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要明确内部审计的应有地位,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二是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机构对公司经营管理实行全方位监督,重点控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和环节。三是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业务技能。特别是要积极关注和适应经济发展对现行法律法规建设的要求,适度增加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内容,减少可供粉饰财务报告的空间。

(三)强化监管措施,降低管理舞弊行为发生的机会

行业主管部门应把握上市公司管理舞弊行为的特点,建立信息公布与开放制度,将管理舞弊者公之于众,强化外部监督;建立对管理舞弊行为的举报、投诉、惩罚制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公开揭露会计造假行为;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降低监管成本;行政、司法等部门相互协作,协同监管,构建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提高管理舞弊行为的道德成本、经济成本、政治成本,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管理舞弊行为发生的几率。

(四)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管理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管理舞弊行为严重的上市公司应依法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遏制管理舞弊行为的危害;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民事诉讼机制,以法律手段使违法者无利可图,甚至受到严厉惩罚;从法律上赋予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舞弊行为主体提起诉讼、申请赔偿的权利;从立法、执法方面强化处罚措施,并加大相关法规、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管理舞弊行为是管理决策层的集体行为,在我国多少带有权力资本化的色彩,由于舞弊水平高和欺骗性大的特点,其舞弊目标又容易达到,因此给投资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极大。近几年来,政府替关闭清算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埋单 ,总共花了人民币5万亿元,[4]其中不乏有因上市公司舞弊案引发的各项损失。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扩大审计监督管理范围,规范上市公司管理制度,加大立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分析及侦查研究[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606332.html,cn88.co m/co m/qy0546/ns_deta i.l php?i d= 10723&nowm enu i d=5447&cpath=1304:&catid=0.

[2]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与启示[EB/O L].http://www.c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606332.html,.

[3]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发展[EB/O L].http://www.chi naue.co m/ht m l/2006-1/200611420014336315.ht m.l

[4]央行官员算账:政府为金融机构 埋单 达5万亿[EB/OL].http://f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606332.html,/G B/1040/4325015.ht m.l

责任编校:张朝胜

135

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比较分析

76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 2009年8期国内外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动机比较分析 余管理是指企业实际控制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的机会主 义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Healy 和 Wahlen,1999)。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经过国外大量学者不断挖掘和开荒,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成为当今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 般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 实证会计研究证实了会计信息具有信息含量的观点。由于会计信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迫使管理当局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者不仅发现了管理当局为了获得较高股票发行价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而且还发现了管理当局为了操纵股价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的证据。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稳健的感觉。由于人对风险的内在恐惧感和厌恶,使得此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缺乏吸引力。而管理 盈 ■程 敏(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 201800) ▲本文是上海教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初期研究成果,项目代号为B.37-0115-07-701 ◆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并指出由于特殊的制度特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不同于股权分散两权分离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盈余管理的特殊动机。 关键词: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动机 公司治理 当局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往往会进行盈 余管理,使利润平滑,让人有收益稳定且稳中有升的感觉,使投资者以为企业经营发展很稳健。大量研究表明,在出售权益、向公众发售股票(Teoh,welch 和 wong,1998)和换股收购之前(Erickson 和 Wang,1998),公司往往利用未预期应计项目来增加报告收益。另外,上市公司为了完成盈利预测目标有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为了避免失去职务或受到惩罚,管理当局可能采取操纵损益之措施,使报告盈余与预期盈余相符(Ronea 和Sadan,1980)。 (二)契约成本最小化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契约成本最小化问题的扩展和延续。在公司与众多的合约关系人之间,会计数据经常被用来监督和规制合约。管理者的报酬合约会使管理者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借款合约通常具有以牺牲贷款者的利益而取悦于股东的动机。Defond 和 Jiambalvo (1994)与 Sweeney(1994)对违反了债务契约的样本公司进行了检验,前者发现临近债务契约边界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而后者提供了基于借款契约的盈余管理发生频率及其对资源配置影响的证据。大量文献研究了经理人基于报酬契约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Guidry(1998)发现当盈余数字不能满足经理们报酬契约的要求时,大型跨国公司的分部经理们就有可能采取递延收入的做法。Healy(1985)和Holthausen 等(1995)的研究发现,设置奖金上限的公司在达到上限时,往往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采用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DeAngelo(1988)发现在 代理人考察期,现任经理会运用会计估计来增加报告盈余;Dechow 和Sloan(1991)发现公司执行总裁在任期最后几年削减研发费用开支以增加报告盈余。 (三)政治成本因素 政治成本假设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政治成本越大,其经理人员就越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当期递延至以后各期的会计程序。政治成本可能是由于公司的高盈利能力、规模较大以及一些特殊原因(如公司的出口贸易因受到外来竞争的影响而受到进口保护措施)引起的。盈余管理的政治成本动因包括行业监管和反托拉斯监管或其他监管两方面引起的。目前,许多研究发现一些直接与会计数据挂钩的被监管行业(如银行、保险和公用事业)为了逃避行业监管有着管理会计数据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采用特定应计项目来检验盈余管理,为准则制定者提供直接的证据。此外,研究者发现一些垄断或接近垄断的行业为了降低关注程度进行降低盈利能力的盈余管理行为。国外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种形式的监管:行业监管和反托拉斯监管。大量研究表明,行业监管激发了管理财务报表数据以应对监管的动机。Watts和Zimmerman(1978)认为易受反托拉斯监管调查或陷入其他不利政治程序的公司经理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得公司呈现较高的获利能力。寻求政府津贴或保护的经理可能有类似的动机。 (四)其他一般动机 除了以上一些使管理人员产生盈余管理动机的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影响着内部管理人的行为。如公用事业企业为了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良好形象,会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盈利率尽可能的低;再如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为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企业有动机粉饰财务报表。避税也是一个明显的盈余管理动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动机 (一)发行股票动机 发行股票动机,包括取得上市资格、配股和发行新股。我国上市公司大都是通过由集团公司剥离一块优质资产,成立一家 财经视线 Finance Economy

应付账款分析报告

应付账款分析报告 : 账款分析报告应付应付账款分析ppt 应付账款如何分析应付账款对账不及时 篇一: 公司企业年度财务汇总分析报告 公司企业年度财务汇总分析报告 单位: 演示单位 报告期间:20XX 年 第1 页 目录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1. 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 2. 行业标杆单位对比分析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 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动分析 2. 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3.非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4.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二)利润表分析 1.利润总额增长及构成情况 2. 成本费用分析 3. 收入质量分析(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项目结构与变动分析3.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三、财务分项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 1. 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利润率分析3. 收入、成本、利润的协调分析(二)成长性分析 1. 资产增长稳定性分析 2. 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对比分析

2. 成本费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4. 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盈利能力2. 资本保值增值能力分析 3. 利润增长稳定性分析 4. 现金流成长能力分析(三)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1. 现金偿债比率 2. 现金收益比率(四)偿债能力分析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五)经营效率分析 1. 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2. 存货、应收账款使用效率分析 3. 营运周期分析 4.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协调性分析 (六)经营协调性分析 1. 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 2. 营运资金需求变化分析 3.现金收支协调性分析 4. 企业经营的动态协调性分析四、综合评价分析(一)杜邦分析 (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三)财务预警-Z 计分模型 第2 页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20XX年,演示单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1,659.69 万元, 去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 175,411.19 万元,同比增加32.07,; 实现利润总额7,644.27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16,; 实现净利润6,370.21 万元,较同期 增加21.11, 。 (一)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 【财务综合能力】 财务状况良好,财务综合能力处于同业领先水平,但仍有采取积极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综合能力的必要。【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请投资者关注其现金收入情况,并留意其是否具 备持续盈利的能力与新的利润增长点偿债能力】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手法的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手法的案例分析 班级:财管126 姓名:富玲燕学号:2012010311 一、摘要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市场机制改革,大量中小企 业涌现,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财务舞弊现象。因为发展过于迅速,资金供应不足,无法跟上拓宽发展的脚步,导致许多企业为了笼络资金,粉饰财务数据,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且大有层出不穷之势,其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尤为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财务舞弊的频繁发生,表现出了资本市场诚信的缺失、社会信用危机的存在,危害了市场信心,并导致市场低迷,而低迷的市场又导致融资困难,企业利润率下降,而后又引发财务舞弊,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严加打击和治理,必将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极大的影 响了会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归纳总结了上市 公司财务舞弊所采用的一些主要手法,以期对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起 到帮助。 二、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舞弊动机舞弊手法如何侦查舞弊 三、正文 (一)利用关联关系进行财务舞弊 1、将有关费用向关联公司转嫁 有些上市公司常常会通过改变费用分摊的标准和方式来增加利润。如蓝田股份2000 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的,但实际上蓝田股份的饮料产品通过集团公司销售网点销售的仅占全部销售量的 1.9%。可见,蓝田股份利用集团公司分摊高额广告费用支出的方法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转让资产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企业,或关联企业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等。广电股份1997 年11 月将6926 万元的土地以2192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其母公司,确认了15000 万元的收益,同年12 月又将账面净资产为1454 万元的一家下属公司整体产权以9414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其母公司,确认了7960 万元的营业外收入。仅此两项交易就带来了22960 万元的收益,占该年度利润总额9733 万元的235.9%。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3篇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会计手段 1.利用准备金项目实行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根据自身需求高估或低估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 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 提减值准备具有主观性,会计人员能够在追溯调整的年度或者其后的 年度多计提减值准备,从而相对应减少当期利润,而在以后年度处置 该项资产时,能够冲回所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加相对应年度利润。 2.利用营运资金项目实行盈余管理为避免摘牌停止上市,很多上市公 司通过其他应收应付款实行盈余管理。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应付 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不过有些公司这两个科目的余额巨大,往往 和应收应付款不相上下,显然这种现象和管理者实行盈余管理密切相关。 3.利用“线下项目”实行盈余管理利润表中的“线下项目”具体指投 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及补贴收入等项目。很多上市公司管理者正是成 功地利用了涉及“线下项目”的交易以达到监管部门对指标收益的要求。为达到配股资格,处于配股边缘的上市公司会利用这些非经营性 项目增加收益。同时,前一年度发生亏损的公司往往通过涉及这些项 目的交易在当年度扭亏为盈,而当年亏损的公司则利用交易的方式进 一步降低报告期利润。 4.利用资本利息化调节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更隐蔽的做法是利用自有 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5.利用多种形式的“利润存储器”部分企业会作出不切实际的估计, 对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实行盈余管理,在业绩良 好时多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非会计手段 1.关联交易因为关联方之间存有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交易实行盈 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有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水平和效益;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实行购销活动;以低息或高 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 费用调节利润等。 2.会计处理的时间差部分上市公司为在年度结束时能给股东丰厚的报酬,往往借助跨年度调节利润。传统做法是:在本年12月份虚开发票,次年再以不合格为由冲回;或者先与第三方签订“买断”收益权的协议,然后通过租赁方式向第三方支付定额利润。 3.利用生产经营活动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提升报告盈余,往往通 过日常经营活动实行调节,如推迟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以减少折旧 费用;对存货水平的估计、存货发出和采购时间实行人为操作;调整 收款政策等。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对策 1.规范公司治理公司结构,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健全 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 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要健全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 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制衡作用;再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是股东目标成为管理目标,消除 管理者的利益障碍。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缩小盈余管理空间一方面,准则 制定部门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 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如会计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上市公司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规章制度.doc

xx上市公司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规章制度1 Xx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公司(除特别指明外,以下简称公司)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强化公司内部监控与协调机制,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公司章程》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有关法律、规章、规定和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单位,包括公司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分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财务管理体制 2.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3.内部牵制制度 4.会计稽核制度 5.全面预算管理 6.货币资金管理 7.应收款项管理

8.存货管理 9.长期股权投资管理 10.工程项目管理 11.固定资产管理 12.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 13 .采购及应付账款管理 14.职工薪酬管理 15.债务性融资管理 16.募集资金使用管理 17.应交税费管理 18.股东权益管理 19.收入管理 20.成本费用管理 21.关联方交易管理 22.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 23.财务风险管理 24.财务检查

25.审计与资产评估 26.企业清算 27.附则 第四条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国家有关机关的检查 第五条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运用资金,有效利用各种资产,优化财务结构,努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确保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 第六条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由财务部具体负责制定。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七条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二级核算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财务部负责公司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并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核算。 第八条公司股东大会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决定重大财务事项: 1.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2.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3.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606332.html,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作者:宋迎婷张丽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5期 [提要] 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盈余管理手段基础上,提出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4日 一、盈余管理的界定 盈余管理是直接由Earnings Management一词翻译而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概念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报告人为获得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既包括选择更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划有失公允的交易事项,也包括那些能够影响会计盈余的政策游说活动,如争取补贴收入等,该行为最终会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从而误导财务报表使用人对企业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有着严格的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操纵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以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之上的。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动因。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拥有不同要素的所有者通过一组明示或默认的契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利益结合体。在一般情况下,各种契约都要用到会计信息,其中有的契约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如管理报酬契约、债税收和管制等,而有的则与会计信息有着隐含的联系,如劳资合同、审计合约等。根据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管理当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便会利用其处于控制会计系统的有利地位,产生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动机。而且,盈余等会计信息在契约中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盈余管理的力度。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外部条件

如何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如何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未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已经成为我国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从近年来查处的财务舞弊案件及现场检查经验看,应警惕以下几类资金特征: (一)存在大额现金收款; (二)销售回款中票据占比过高; (三)大额银行往来未入账; (四)大额资金往来异常。 从资金入手发现财务舞弊线索,通常是在进入检查现场之后。在数据分析阶段,通常分析的资料有企业内部财务资料和外部资料两类。在调查取证阶段,一是查证大额现金收款来源;二是对票据进行查询,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从票据出票行查询最终收款单位、所有在银行承兑汇票上留下背书信息的公司名称,承兑和贴现的相关信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从业务经办行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系统查询相关信息,能够查询公司在该经办行出票、质押、承兑、贴现的票据信息;三是查证大额未入账资金性质,核查协助贷款方是否为关联方,除调取工商登记资料外,可以考虑赴人民银行调取银行账户清单,在查询过程中应特别留意交易经办人信息,以便认定交易实际的控制方。对可能存在未入账金融借款的情况,检查人员除要核对公司的征信信息(也称贷款卡信息)外,还应高度关注银行对账单发生额与公司财务帐套的核对。四是查证异常大额资金往来信息。

此外,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检查中,应重视资金“发生额”的分析和核对;建议证监会能够加强执法权限的完善,不断优化证券监管执法环境,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归位尽责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针对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对“资金”科目重视程度不够,配备人员执业经验不能胜任问题,应通过谈话、座谈会、辖区通报等方式予以提醒。建议监管部门能够协调各大上市银行,开通银行省级分行接收银行函证并复函的通道,最大程度地降低串通舞弊的可能性。

第12章 应付账款管理系统

第十二章应付账款管理系统 第一节应付款管理系统概述 应付款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业务往来账款进行核算与管理,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以采购发票、其它应付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采购业务及其它业务所形成的应付款项,处理应付款项的支付、冲销等情况;提供票据处理功能,实现对应付票据的管理。 一、应付款管理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见教材第277页。 二、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见教材第278页。 应付账款数据流是指有关原始会计单据在采购管理系统、总账等系统之间的传递。其中采购发票、运费单等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录入,有关账簿在总账系统中存放。 三、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见教材第278页。 四、应付款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案 根据对供应商往来款项核算和管理要求程度不同,系统提供了“详细核算”和“简单核算”。不同的应用方案,其系统功能、产品接口,操作流程等均不相同。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案,可以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通过“应付账款核算模型”来设置。 1.详细核算 如果采购业务中应付账款核算和管理比较复杂,对每一笔应付款要追踪到产品级时可以选择此功能。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如下:根据输入的单据记录应付款项的形成;包括由于商品交易和非商品交易所形成的所有应付项目;处理应付项目的付款及转账情况;对应付票据进行记录和管理;对应付项目的处理过程生成凭证,并向总账系统进行传递;对外币业务及汇兑损益进行处理;提供各种查询及分析。 2.简单核算 如果采购业务以及应付账款业务并十分复杂,或者现购业务很多,则可以选择此方案。该方案着重于对供应商的往来款项进行查询和分析。简单核算主要在总账系统核算应付账款,主要与总账有接口。 第二节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是指手工记账和计算机记账系统的交接过程。在启动应付款管理系统后,进行正常应付业务前,根据核算和实际的业务情况进行的有关设置。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选项设置、初始设置、基础档案、单据设计、期初余额。 一、系统启用 1.启用与注册 2.期初数据的准备 为便于应收系统初始化,应该准备的数据和资料包括设置供应商的分类方式、设置存货的分类方式、准备与本单位有业务往来的所有供应商的详细资料和所采购的存货详细资料、准备其它相关信息(如会计科目、企业结算方式、部门档案、职员档案),整理系统启用前所有供应商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数据。 二、设置账套参数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同时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全然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有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关心关联方偿还贷款 1) 大股东平常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

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 占用资金 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通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不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托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如此上市公司既达到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政策条文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06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分别不同类别进行计量。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此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近期内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本准则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3.企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股权投资因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 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上市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学习中心:池州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会计学 年级: 2014年春季 学号: 141408322115 学生:吴玲红 指导教师:张婷婷 完成日期: 2016年2月29日

内容摘要 伴随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资本市场很大程度提高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投资者、债务人、经营者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所想要掌握的财务信息也流行舞弊起来,这也是资本市场的恶疾,从国外到国内,奥林巴斯成为日本最大的财务丑闻到格林柯尔案。这些财务舞弊案层出不穷,不仅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损失,更是危害了社会诚信的缺失,致使市场进入一个恶心循环的过程。 因此,本文写作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财务舞弊的背景文化分析,披露舞弊的常用方式,研究防范财务舞弊的措施,为制止更多的财务舞弊发生,规范资本市场,促使经济更好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舞弊;动因;方式;防范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 企业财务舞弊相关理论概述 (2) 1.1 企业财务舞弊的概念 (2) 1.2 企业财务舞弊的动因 (2) 1.3 企业财务舞弊的相关经济理论 (2) 2 上市企业财务舞弊的现状及方式分析 (3) 2.1 上市企业简介 (3) 2.2 上市企业财务舞弊现状 (3) 2.3 上市企业财务舞弊的方式分析 (3) 3 防范上市企业财务舞弊的措施 (5) 3.1 具体措施1 (5) 3.2 具体措施2 (5) 3.3 具体措施 3 (5) (5) 结论与展望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是迅速的,截止到2010年8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3000多家,其中深市1000多家,沪市2000多家,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行政色彩较浓,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许多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加上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的滥用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多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与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仍刻不容缓。 二、国内外文献 国内文献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在 2007年01期《管理世界》上发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文章,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管理的行为,发现不管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其盈余管理都相当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2007)在2007年08期《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运用数学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股票市场确实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 国外文献 特里. 沃菲尔德(2005)以1993一2000美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高管激励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越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发生为满足盈余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 爱普里.克莱恩(April. Klein)(2006)经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操纵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盈余管理与CEO是否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呈正相关,与CEO持有股份数量呈负相关,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是否有外部股东呈负相关。 三、主要观点 美国会计学教授,希历(Healy)和惠伦(Whalen)(1999)认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调研报告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案例: 黄山旅游2005年4月20日发布公告称:2002年,本公司为避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委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银行贷款3,700万元并汇入黄山市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山市远卓投资管理公司账户,由两公司购买本公司拥有的黄山市体育馆及股份大道广告经营权,本公司又将收到的转让款归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构成不当资产交易;2002年本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截至2004年3月全部股票处置后,实际亏损18,522,716.76元。本公司2002年、2003年未如实核算和反映该证券投资及损益情况。 黄山旅游2004年报显示,2002年净利润调整前是5,649万元,调整后是2,793万元;2003年净利润调整前是-6,121万元,调整后是-4,147万元。很明显,该公司2002年有故意隐瞒亏损之嫌,包括故意少计广告权损失3,700万元和少计股票投资损失2,073万元,这个差错

不管是从金额或性质看都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黄山旅游可能还存在其他资产安全问题。2002年末,该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6,135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1,089万元;2003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8,90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283万元;200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0,104万元,其中定期存款是13,333万元;2005年半年报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2,940万兀,其中定期存款是11,293万元,历年来定期存款都没有作质押之用;而与此同时,2005年半年报 还挂着“其它应付款” 10,673万元,这些欠款多为欠关联方,为何关联方不向黄山旅游索取欠款,还是黄山旅游有意隐瞒利润?黄山旅游为何2002、2003年都多计生活服务费540万元,是不是为了冲抵大股东3,700万元的损失,还是基于其他原因?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 1、道德品质 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仅是经济现象,其背后是深层的道德伦理的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幵始膨胀,财务舞弊行为人在贪婪的驱使下为了自身利益而失去诚信。财务舞弊行为人道德品质的沦丧是财务舞弊发生的助燃器。如2006年在科龙案庭审时顾 雏军鼓吹熊市造假无罪,说什么即便存在虚假出资,这种虚假出资也没有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即便财会报告虚假,但科龙股价在公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只下跌了三天就恢复到了公告前的水平,并没有给股民造成太大损失。科龙股价从2002年起就持续下跌,而同期中国股市也在持续下跌,

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政策条文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2014年修订

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通知 财会[2014]7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我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五)附注。 财务报表上述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其他会计准则的特殊列报要求,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分析摘要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过程进行分析,希望对探寻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能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过程 舞弊模型财务舞弊行为并非一蹴而就,从舞弊的实施到舞弊结果的形成其实是经历 了一段过程,认识这段过程对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至关重要。本文拟考察舞弊的实施到舞弊目标的达成再到舞弊的回报直至下一轮舞弊的发生,全面反映财务舞弊的整个过程,力图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1 舞弊模型的引入上市公司的 舞弊过程与一个组织的激励过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用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型 建立一个与之相似的舞弊模型,用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整个过程。波特·劳勒 的激励模型将激励过程分为努力、达成绩效、奖励及满意四个阶段,认为个体在权衡奖励的价值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之后努力才会发生;努力是否达成绩效取决于他完成任务的能力;而达成绩效并不一定获得相应的奖励,获得奖励的多少取决于组织的奖励制度;个体在获得奖励之后若认为公平会感到满意,满意之后就会有下一次努力的发生。同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也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舞弊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起于舞弊的最初发起止于舞弊报表的编制,行为人是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经理人员。其次是舞弊目标的达成阶段,即舞弊报表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起于舞弊报表的编制,止于舞弊报表的对外公布。实施舞弊并不等于舞弊一定能达成,舞弊的报表只有对外公布之后才算舞弊目标的达成。显然,舞弊的实施与舞弊报表的最终对外公布并不是一回事。舞弊的报表需经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以及董事会的审核之后才能对外公布。舞弊能否得以通过,最终取决于这些审计的结果。舞弊过程的第三阶段是舞弊的回报,如果舞弊的报表对外公布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舞弊就不会继续进行,循环舞弊也就不会发生。舞弊报酬的多少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有关制度。舞弊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舞弊行为人对舞弊的评价。当行为人认为舞弊值得或者感觉满意之后,有利的结果就会强化这种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从而形成一个舞弊的循环(见图1)。正如波特通过激励过程的四个环节的分析得出激励效果的影 响因素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对舞弊过程各个环节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2 模型中各环节的诠释 2.1 舞弊的实施笔者将截至2003年初证监会公 布的26起处罚公告进行了整理。调查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即不当的会计处理、虚构利润(或资产)以及不实的信息披露。三大手段以第一种最为普遍,其涉及的公司占总违规公司的比例高达45.16%。分析发现,不当会计处 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增加收入,二是为了减少费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利润。进一步分析发现,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舞弊公司采用的具体手段形式多样,共有八种之多,除了提前确认收入、费用资本化及少计费用等常见手段外,像借款收入化、购买股票收入化以及不同收入间任意转换等匪夷所思的做法也出现在舞弊手段之列。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第二种类型是虚构利润(或资产)。这种手段与上述舞弊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是对事实并不存在的经济活动进行捏造,而上述舞弊则是经济活动事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