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让兴趣成为历史教育最好的老师》

《浅议让兴趣成为历史教育最好的老师》

《浅议让兴趣成为历史教育最好的老师》
《浅议让兴趣成为历史教育最好的老师》

浅议让兴趣成为历史教育最好的老师

张增存

商洛市山阳县城区三中 726400

【内容摘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所需的是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才。在教育之中,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达到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育人要求,其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中学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不浓,甚至缺失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对症下药,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从历史教育中,分析兴趣的重要性,当前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学生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历史教学

大教育家孔子曰“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之者”;文学家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可见自古以来兴趣对教育意义非凡。

在今天,素质教育的旗帜飘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素质教育的首要本质是培养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具有经世致用才能的人才。具体来说,中学素质教育要学生能主动学习,包含掌握知识,获得知识的方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自主探究,包含探究知识的内在价值,外延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作用等;自主解决问题,包含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以及用知识解决人生顿悟和问题。那么,素质教育的关键又是什么,就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本质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是教育过程中真正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当上真正的主人,体会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人翁呢?这一切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完成,怎样实现?兴趣,主动的源泉,最优的方法,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都要求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又要求兴趣教育。但当前中学兴趣教育的现状却是:学生兴趣不浓,甚至缺失。其原因有:

第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价值不明确。

第二,基础太差,破罐子破摔,缺乏上进心。

第三,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素质教育,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揪出原因,对症下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从施教者个人感染力及蛊惑力的教学方法入手。

一、言传身教,以自身的绝对魅力调动学生对老师最浓厚的兴趣和迫切的亲近感。在浓郁的个人感染力下,完成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产生对老师和老师所带历史学科浓郁的兴趣。

第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个人魅力促进兴趣的诞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道的精髓是对教师严格的要求。

要教师具备过硬且十分丰富的知识储备,授生一斗,师者须有一石。知识储备首先是兴趣产生的源泉。高二历史必修3教学过程中,讲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我立刻引进早上神州八号升空的视频进入导课,最新的知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进人,效果很好。这就要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我,以海阔天空,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博闻多识,让学生羡慕,产生兴趣,求知上进。

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素养,得体的行为,丰富的语言,优秀的人格魅力。《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是只有活动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的。无论什么章程与计划,无论什么巧妙的设施,那怕想得怎样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不管教育者或教师如何把他的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得怎样深,而只要这些信念在他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也可能表现在儿童身上的那些影响,……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蔽,则它的影响作用愈是有力”。由此可见,教师魅力的巨大作用,他是学生兴趣产生的不竭之力。

第二.爱生奇迹,心通神力,让爱与心灵沟通架起迫切的亲近桥,使兴趣之苗茁壮成长。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更需要教师的爱和心灵的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让学生感受老师无尽的爱,他们也会回报自己的爱,努力,勤奋,兴趣随之而生。八年级教学中,有位同学坐在教室最后面,一天无精打采,无所事事,我初来学校,不了解情况,上课批评了他,他不屑一顾。下课之后,我让他来办公室,他说“我学习差,老师同学都当我是空气,我心里很难受,今天谢谢老师批评我”。我愕然!开始和他沟通,了解他以前很捣蛋,老师多次说他都没听进去,后来家里变故,他醒悟过了,可是由于先前的不好表现,在加上基础差,就成了无所事事的学生了。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提高,

指导方法,上课关注他,经常提问,他开始接受我,对我有了浓郁的亲近感,也对我所带学科产生强大的兴趣,进步飞快。

二.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无穷欲望。

第一.明确历史教育的价值。“读史,使人明智”,在学习历史中,我们总结前人的知识,经验,智慧,为我所用。讲述鉴真东渡时,鉴真东渡前五次都没有成功,还双目失明,可他没有放弃,坚持不懈,终于在第六次成功,那我们在平时做事中遇到挫折应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学习,借古用今。让学生明确历史教育的价值,明确历史很有用,从而肯学,从中培养兴趣。

第二.备课中,让激发兴趣成为核心前提,为激发兴趣做充足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充足的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备课中,思索自己就是学生,怎样才能对这个知识点感兴趣。思索多种方法,找出最优方案,为兴趣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上课时,采取多种手段,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让快乐的兴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教学是完成教育最主要过程,也就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阵地。这就要求师者充分利用课堂,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浓郁兴趣。

动人的历史故事,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美中快乐学习。七年级历史教学中,讲述北宋灭亡的事件靖康之变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兴趣,联系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告诉他们郭靖和杨康名字的由来,是为了让他们铭记金灭北宋之耻,长大报效国家的故事。影视故事学生最为感兴趣,老师一提出,学生就能立刻反应,在点拨一下故事与历史的关系,效果立竿见影。用耳熟能详的故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创设历史情境,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直面感知历史史实,增强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地重要条件。”在讲述《北宋的社会生活》时,引导学生历史穿越,创设北宋生活场景,让学生成为历史人物。他们设计游览路线,成为服装店老板,介绍店里衣服的风格,衣料和适用人群;当上店小二,招呼客人,推销菜食;旅社伙计,介绍住房和时尚家具;成为司机,讲解交通工具;变为瓦舍勾栏说唱演员,唱出表演节目和发展趋势。通过参与,学生成为历史主人,亲身感受,极大提高学生兴趣。

用好多媒体,丰富的历史音乐、图片、视频,多种器官感知,直面历史,不再遥远。在《抗日战争》中让学生唱国歌,升国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用音乐回归那段激荡的历史。在南京大屠杀中,用大量的真实图片,如南京考古发现众多的万人坑的图片,使学生精神震撼,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不再遥远,让历史回归现实生活,有了亲切感,才更有兴趣。历史中反思现实,现实中看历史。用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明我们做人应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巨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从而培养学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浩然正气和顽强精神。使学生知道原来历史也与我有关,对我也有用!

丰富多彩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兴趣的调动,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能实现高效课堂。

第四.练习作业,学以致用,使兴趣之火持久不息。在学习隋朝大运河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游览大运河的旅游路线,成为小导游。身临其境的作业和知识运用,让学生更感兴趣。

第五.指导记忆,在轻松快乐中享受历史艺术。历史有很多时间,人物和事件,很枯燥,不加指导,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航线开辟中,人多事件多,记忆难,这就要转换思路,指导学生联想记忆:迪亚士,抵好望;哥伦布,开美洲;达伽马,达印度;麦哲伦,环球航。开车的是葡萄牙的(迪亚士,达伽马的第一个字都是坐车旁,葡萄二字上面就像是车棚),长轮子的是西班牙的(哥伦布,麦哲伦都带伦子,西班牙的西子下面就像一个圆圆的轮子)。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记忆更加容易了,也会产生浓郁的兴趣。

第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领疯狂的学习兴趣。学生毕竟是孩子,孩子就喜欢玩,那就带着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以高度的兴趣,学习历史知识。在介绍文化大革命时,带学生走村串巷,找当年文革的一些记忆,比如宣传标语,访问有鲜活历史印记的

人物等。通过玩的过程,学生主动找寻历史,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第七.信心的作用,成就感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他可以时时促进学习的愿望,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要让这种力量消失,否则,任何巧妙措施这都无济于事,十次教诲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信心和成就感是兴趣激发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让他们成功。

三、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引领学生沉醉于历史知识的海洋。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家庭中,农民亲身经历改革开放中的农村改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从中收益。而这对于现在正在中学时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他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只是今天一切的进步和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和进步怎么来的的呢?如果家长能够将当时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告诉学生,在教师讲述农村改革时,学生定然会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倍感兴趣,从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社会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劳动,亲身感知历史。组织学生旁听人民代表大会后,再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过程时,学生就会兴趣盈然。

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的浓郁兴趣,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时时处处开展兴趣教育。兴趣教育是实现高效课堂,促进素质教育,满足以人为本教育要求,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兴趣是历史教育最好的老师,兴趣教育是最优的教育方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