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黄厚南 袁茹滨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收稿日期]2009-05-1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委托重点课题(桂教科学[2008]2号)[作者简介]黄厚南(1972-),男,广西博白人,广西工学院讲师,硕士。

[摘要] 对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地方工科院校存在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问

题,而毕业生存在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不强的问题。对此,地方工科院校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

明的办学特色,培养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与素质较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 G 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9)09-0125-05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状况是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尺度”和标志,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提供参考,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状况,从2004年起,笔者参与了所在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与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广西工学院学生生源质量和就业去向调查及现状分析》《广西工学院学生社会评价调查研究与实践》课

题调查组,并利用“全国地方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研讨会”的平台,得到部分地方工科院校有关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数据。

用人单位调查对象以广西、广东、上海、云南等省区市的单位为主,毕业生调查对象以广西工学院

毕业生为主,其他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为辅(由所在地的地方工科院校协助调查或提供相关数据)。此次调查共走访了367家用人单位(表1),调查了广西工学院和其他地方工科院校自1987年以来的毕业生985人(表2)。此次调查涉及面广,内容全面,其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用人单位调查分类统计

企业规模国有

民营

三资

乡镇

其他

大型

中型

小型

机关事业单位

分项(%)

38.2

14.7

17.6

8.9

20.6

5.9

44.1

50

比例(%)79.111.69.3

分布

广西180家、广东98家、上海10家、云南16家、湖北13家、湖南11家、浙江15家、其他省份24家

表2 毕业生调查分类统计

现岗位

被调查人数(人)

占百分比(%)

国家事业机关(军队)

15816.04国有企业43143.76三资企业22322.64私营企业697.00其他10410.56合计

985

 100

5

212009年第9期(总第171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HEHU I KEXU E

NO.9,2009(Cumulatively ,NO.171)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对毕业生和学校的调查分析

1.关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情况。问卷和访谈表明,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对自己在就业竞争及工作中的表现比较满意,认为与其他类型的毕业生相比,既有优势,又有劣势。认为自己竞争力很强的占27.6%,一般的占34.5%,弱的占29%;与其他同类型高校毕业生相比,突出的优势依次为:工作态度(48.4%)、专业技能(30.8%)、组织纪律(28.4%)、实践动手能力(2

2.5%);感到明显不足的依次为:知识面(29.4%)、开拓创新能力(29.4%)、组织管理与社交能力(26.9%)、心态及适应能力(20%)。

毕业生认为工作中最缺乏的能力和知识依次为:创新能力(49.7%)、管理知识(25.8%)、外语计算机知识(25.3%)、工程实践(22.4%)、社会人文科学知识(18.7%)、基础科学(9.1%)、专业知识(8.8%)。毕业生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不应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尤其应加强培养和训练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管理与交际能力,工作后才能得益最多。

2.关于学校办学特色、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调查。调查显示,与其他类型院校同期毕业生相比,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认为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既有优势,也有不足。认为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模式很有特色的占5

3.8%,特色一般的占29.4%,没有特色的占2.5%。为此,毕业生建议学校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实践创新教育,创建自己的特色。教学内容及方法应紧贴实际。外语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加强软件知识教学;多开设选修课;工科应增加新材料、新工艺知识,增加品质管理类课程。毕业生反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但学生的社会工作实习量不够,建议教学实习能多走出去,多接触先进的工艺与设备,多结合课题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以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毕业生还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应有系统性。在对毕业生调查中,许多学生说:“如果让我重新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我希望从入学的时候就明白为了将来的就业该做什么,我们不希望应该‘大一’明白的道理推迟到‘大三’或‘大四’。”“应该让‘大一’新生来和我们一块逛逛毕业生就业市场,让他们体会一下知识经济的竞争环境,了解社会需要我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二)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分为两方面:

1.调查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工作表现、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3),具体统计分析如下:

表3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统计表

调查内容

评价等级

强(%)一般(%)不足(%)差(%)

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71.323.1 4.90.7以身作则、廉政守法69.620.79.40.3

专业工作表现

专业知识39.840.718.5 1.0计算机应用能力17.656.525.80.1外语运用能力12.3645.7341.150.76

综合素质

团结协作能力33.747.618.00.7组织管理能力34.142.922.60.4适应能力33.742.123.2 1.0科研、开拓创新能力11.645.339.4 3.7实际操作能力21.2146.9730.3 1.52综合素质总体评价30.341.725.3 2.7

第一,政治思想素质方面,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对毕业生政治素质、思想作风评价为强的单位达621

黄厚南 袁茹滨/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到71.3%,一般的占23.1%。对毕业生以身作则、廉政守法评价为强的单位达到69.6%,一般的只占20.7%。在许多单位的回馈意见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评价较高,很多单位对学生在工作中的朴实和踏实精神给予了肯定。这些单位普遍反映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过硬,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较强。

第二,专业工作表现方面,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专业工作表现不是十分满意,有18.5%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存在不足,分别有41.15%和25.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存在不足。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毕业生能拿到全国英语四级证书的并不多,能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的也不多,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外语实际运用能力较低,听、说、写、译能力不足等问题。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地方工科院校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实践实习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到单位进行实地实岗的生产实习,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并能灵活加以运用。同时,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一般都是基层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校应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加强指导。

第三,综合素质方面,调查显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中,有25.3%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足;有2.7%的单位认为较差。有30%以上的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的科研与开拓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存在不足。另外,在毕业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认为存在不足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地方工科院校应引起高度重视。随着人才竞争、技术竞争的不断加强,毕业生面临着如技术创新、企业改革、岗位竞聘等情况,因此,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而且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重视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学校应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培养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提高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交际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等,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2.对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的考虑因素进行了调查(见表4),并对用人单位反映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见表5)。有关调查分析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综合能力以及服从安排、愿从基层做起等方面的素质,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单位达90%以上。其次是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知识结构、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工作实践经验,选择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单位达80%以上。再次是面试时的印象、个人形象气质、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用人单位均达到70%以上。对是否党员、家庭出身背景不太重视,尤其是对于家庭出身背景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用人单位仅占6.82%。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也指出了学校和毕业生的不足。从表5可知,有约25%的用人单位指出学校的毕业生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方面较薄弱,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就业单位需求;25%的用人单位认为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仍有一些毕业生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偏高,给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择业过于挑剔。一些毕业生只重眼前利益,不看重发展前景,因而在就业的时候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还有少部分用人单位在就业政策等问题上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721

广西社会科学2009.9/ 教育学

表4 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的考虑因素统计表

内容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太重视(%)不重视(%)思想道德品质53.3145.49 1.200综合能力48.1846.32 5.500

学习成绩17.6463.8117.03 1.520专业知识结构40.1546.2112.880.760计算机水平29.5255.4212.39 2.670

外语水平28.3452.5415.85 3.270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18.9855.4719.68 4.35 1.52面试时的印象13.8863.3619.73 3.030个人形象气质15.1555.7926.03 3.030学校或教师的评价18.9140.4236.13 2.27 2.27是否党员12.1337.8831.0613.63 5.30学校社会知名度、办学特色15.3448.4830.92 4.540.72家庭出身背景 1.52 5.3015.7629.5447.88工作实践经验35.3245.2414.17 5.270服从安排、愿从基层做起31.3660.458.1900

表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计表

内容比例

毕业生思想不够端正、择业过于挑剔25%

就业信息机制不够健全、渠道不够畅通22.73%

毕业生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薄弱25.91%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要求25.64%

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就业单位需求26.84%

毕业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28.12%

诚信度不够,轻易毁约17.85%

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临场发挥欠缺20.15%

其他 6.06%

三、总结及建议

此次调查表明,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质量较高,工作表现较突出,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基础知识较扎实,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工作踏实,肯吃苦,肯投入,经过几年的锻炼,基本上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成为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主力。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办学模式、毕业生能力等方面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地方工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产销不对路、区域性特色不强、学科建设与区域性重点产业密切度不够。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所需有较大的距离,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单一化模式,并无特色,单一化模式的发展方向必然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发生矛盾,致使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产生混乱。地方工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上与名牌、重点大学“同构化”现象严重,但由于其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的明显差异,造成了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局面。如何根据学校在地域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在地域高校系统中的位置,找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包括类型特色、层次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特色等,从而形成人才素质特色,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是摆在地方工科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821

黄厚南 袁茹滨/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2.毕业生专业素质不强。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专业知识单一,能够从事的工作岗位受限制,不能很快地适应岗位流动和生产技术综合化的要求;知识面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得太少,对专业前沿的动态不够了解,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工程实践知识缺乏,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脱节;缺乏与现代化企业紧密相联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3.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强。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协调组织能力欠缺,在行政技术管理方面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组织,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科研能力较低,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尽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肯钻研,也肯投入,但成绩与付出不相称,投入多、产出少。在基本能力方面,毕业生外语、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偏低,尤其表现在专业领域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中。

(二)相关建议

1.地方工科院校应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地域性、特色化是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出发点。地方工科院校应结合地方实际、以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特色上展现鲜明的地方性,充分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真正做到“校市相融、校企合作”。

2.培养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工科院校应主要以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即从事工程的实践能力强,掌握工程建设、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和知识,上手快,适应期短;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善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之中,及时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国内外相关的科技信息和动态,不断地推动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保证和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培养素质较全面的综合型人才。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更需要依靠现代化的管理。因此,对地方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来说,除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处理内外的人际交往合作关系;掌握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懂得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经营模式以及应遵循的市场法则;能够在科研、设计、生产等技术领域以及对外技术、经济合作和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中,较迅速地适应工作;有较强的敬业爱岗精神,乐于奉献,能扎根基层、从基层做起;有较强的竞争概念,在企业的发展中,时刻都具有危机感、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琪,陈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以西华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4).

[2]徐达奇,陶庭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地方工科院校专业结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5).

[3]李燕,方巍.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现状调查[J].青年探索,2001,(4).

[4]郑敏燕,曾锦华.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6,(5).

[5]陶应军.提升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6]柯羽,刘晓凤.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责任编辑:黎伟盛]

921

广西社会科学2009.9/ 教育学

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

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 大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下面是整理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欢迎来参考! 20xx年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推荐实习、就业工作程序及制度,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加大毕业生实习、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和沟通,主动走向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较好完成了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及20XX届毕业生实习安排工作。现就20xx年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就业工作方面 20xx年我系共有46名毕业生,其中初次就业人数为35人,就业率为76%。毕业生中35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并顺利办理了报到证,其中各专业的6名学生考取了各种资格证书。与此同时顺利完成了所有专业学生的档案整理工作。就业实训科及时有效开展实习、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班会等形式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降低就业期望值,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并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训,教他们如何写就业自荐书,如何面试。本年度我系按照学校要求开设了13、14级各专业5个班的就业指导课程,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

80学时教学任务,并邀请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做了专题讲座、收到良好效果,大大拓宽了我系毕业生的就业视眼。 二、实验实训方面 我系20XX届毕业生有护理、学前教育、畜牧兽医等三个专业的82人。按照学校顶岗实习要求20xx年6月28号经实验实训科的多方努力高护专业33名学生前往巴市中心医院、临河区医院、巴市蒙医医院、进行顶岗实习,20xx年10月26把畜牧兽医专业17名同学送往校企合作单位圣牧高科8,9,16,21牧场进行顶岗实习。 20xx年5月,在就业实训科的努力与协调下我系20xx级畜牧兽医专业的17名同学前往圣牧高科养殖基地进行20天的牛羊生产学教学实习,开创了我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另外就业实训科为建立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基地,经多方奔走开辟了巴市蒙古族小学、巴市蒙古族幼儿园乌拉特中,后,前旗蒙古族幼儿园等单位并在20xx年5月25号又将1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32名学生送往这几个单位进行两周的教学实习真正尝试了学习与岗位相结合的模式。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同时本年度我科整理验证各类证件及实习册300 多个,发放就业补贴3人次,联系用人单位8个。除此之外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双语大学毕业生的一些优惠政策使我系毕业生通过考试被 各盟市的公益性岗位录用。 我系一直重视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实习过程中,就业科肩负着对学生实习全方位管理,带队巡视老师起到了公司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不适期,使学生在实习中不断学习和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长师青年在线发布单位:信息网络部发布时间:2010/5/3 阅读:224次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得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得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得巨大压力与竞争得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得出现,使大学生得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得话题,并成为社会得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得原因就是多方面,也就是较复杂得,而大学生得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得一个不可忽视得原因。了解大学生得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得就业指导,帮助她们就业,就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得重大课题。 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得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与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就是大学生就业得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得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 二、问卷内容设计 针对毕业生就业得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4个选择题.(见附: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10届毕业生。 四、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得结果,经过详细得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得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得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得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您意向就业得地区就是哪里。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得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得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得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得学生不愿意去,也就就是说有将近八成得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瞧,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得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得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得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得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瞧重得就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得改革开放,无论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还就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得发展提供了更多得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得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与其她。调查结果显示:“外企"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得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得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得逐渐消融,“党政机关"得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得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得心目中,公务员就是个非常体面得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

中国大学工科排行榜

中国大学工科排行榜 (基于学位中心专业排名数据,限于参评单位和项目)

名次工学总排名工学一类排名 (传统产业类) 工学二类排名 (能源资源类) 工学三类排名 (信息控制类) 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 2 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5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7 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9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10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 11 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 12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14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 15 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 16 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7 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8 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 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20 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 21 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22 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 23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24 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复旦大学 25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 26 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北大学 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南大学 29 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30 哈尔滨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 北京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大学 32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33 河海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34 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35 郑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36 中北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大学 37 复旦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38 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39 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东华大学辽宁大学 40 东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 41 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 42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20个工科大类专业院校排名分解

20个工科大类专业院校排名 1、力学类专业:核心专业是工程力学,是几乎所有工程专业(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船舶、水利、化工等)的基础。如果本科学工程力学,研究生再学机械、土木、能源、交通等工科专业非常有利。 教育部排名前20名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力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机械工程类院校:核心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工程。 教育部排名前20名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燕山大学、中南大学的机械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燕山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应该是一个金矿,四川学生多年忽略,该

校前身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该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般一本线上20分左右就能上,性价比高,是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考生的选择之一。 3、电子类:主要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 教育部排名前20名院校有: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4、信息与通信工程类院校:主要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 教育部排名前20名院校有: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行业认可度高的院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清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 2015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 201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 (1) 一、毕业生总规模 (1)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 (1) (一)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1) (二)出国(境)深造 (3) (三)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 (6) (四)就业地域 (8) (五)重点单位就业 (8) (六)基层就业 (9) (七)自主创业 (10) 三、毕业生求职状况分析及雇主评价 (10) 第二部分 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 (12) 一、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12) 二、构建专业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支持学生职业生涯科学发展 (13) 三、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14) 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 (14) 五、完善“一体两翼”信息平台,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 (16) 六、开展就业调查研究,推进更高质量就业 (17) 七、把握就业形势变化,全面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18) 附表1: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生) (19) 附表2: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硕士生) (21) 附表3: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博士生) (23)

2015年,清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及北京市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继续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全面综合改革,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以充分就业为基础,就业引导为特色,提升质量为重点,积极构建精细化的就业引导工作体系,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以及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通过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就业工作,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科学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第一部分 201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总规模 清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7035人(不含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13人(44.3%)、硕士生2667人(37.9%)、博士生1255人(17.8%);男生4621人(65.7%)、女生2414人(34.3%),男女生比例为1.9:1(见图1)。少数民族学生51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38%。定向和委培生52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45%。由于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到定向委培单位就业,本报告以下统计分析均不包含定向委培毕业生。 图1 毕业生学历和性别构成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 (一)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中, 深

2012最新全国一本重点大学、二本大学排名全集完整名单

本文介绍了2012中国一本大学排名、全国二本院校排名,内容涉及2012全中大学专业排名、一本大学排名、2012大学全部排名、2012年一本大学和二本院校排名前650所大学。另今年在深圳招收最新一届新生的南科大学。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京大学、 4 复旦大学、 5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 上海交通大学、8 南开大学、9 北京师范大学、10 中国人民大学、11 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13 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5 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20 四川大学、21 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24 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8 中国农业大学、29 中南大学、兰州大学、31 华南理工大学、32 北京理工大学、3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34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38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海洋大学、 40 南京理工大学、 41 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湖南大学 45 首都医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51 南京农业大学、石油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暨南大学、 60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 70 内蒙古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外交学院、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大学、 78 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辽宁大学、

2016年全国理工科学校100强排名你的母校入围了吗

2016年,全国理工科学校100强排名,你的母校入围了吗? 法律顾问:赵建英律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正式公布最新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2016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2016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 其中,北京大学雄居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实现9连冠;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浙江大学居第五。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201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甲;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2016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强。 最新2016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下表是理工科前100名的情况!名次学校名称所在地区得分全国排名星级排名1清华大学北京98.5027星级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80.3197星级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75.14126星级4华中科技大学湖北75.12135星级5同济大

学上海72.85195星级6天津大学天津72.81205星级7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72.72215星级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70.58255星级9东北大学辽宁69.55265星级10大连理工大学辽宁68.84295星级1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68.72305星级12华南理工大学广东68.47314星级13西北工业大学陕西67.77354星级14电子科技大学四川66.88375星级15武汉理工大学湖北66.60384星级16中国地质大学湖北66.56395星级17北京科技大学北京66.42414星级18北京交通大学北京66.08424星级18长安大学陕西66.08424星级1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66.08425星级2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65.79484星级22西南交通大学四川65.67514星级23河海大学江苏65.50545星级24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65.49555星级25南京理工大学江苏65.48564星级26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65.41574星级27中国石油大学山东65.10605星级2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65.05614星级29合肥工业大学安徽64.88674星级30北京邮电大学北京64.86684星级3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64.82694星级32北京化工大学北京64.26784星级33东华大学上海 64.24794星级34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64.09814星级35北京工业大学北京63.89833星级35福州大学福建63.89833星级37燕山大学河北63.77903星级38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3.66933星级38浙江工业大学浙江63.66933星级40太原

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学分析.doc

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学分析 一.近年就业趋势概述;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就业体制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企职工下岗等中国特有的基本国情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而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又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导致每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剧增。 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由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而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由于工资差距,地域差距,毕业生普遍流东部发达地区,私营企业相比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迅猛增加。由专业之间供求不平衡更是使学非所用的矛盾逐渐显现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和低学历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在这基础之上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岗位流动的速率趋势加快。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二.就业局势的统计学分析; 2014年各专业类的毕业生人数: 2008年到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

(完整版)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完整版)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法学院201X届毕业生包括xx级本科生和xx级研究生,共计165人,其中本科生107人,研究生58人。截止今年二月,研究生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实际就业率分别为7%、11%、6%,预估就业率分别为64%、70%、71%,本科生实际就业率为6%,预估就业率为63%,我院目前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我院已召开了多次以就业工作为议题的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大体的就业情况如下: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降低; 2、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鉴于目前经济形势,最近几年的增加速度明显放快); 3、公、检、法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给毕业生进入公、检、法单位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4、出于各种考虑,仍有部分学生选择暂不就业,给我院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科学分析了我院的就业现状,尤其是针对地研究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后,我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在法学院召开的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专题会议中,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征俊提出: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水品也关乎我院的社会评价和招生质量。我院的相关人员应当正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法学院院长刘丹冰教授在会议中建议,我院教师可以向相关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并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 2、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针对近年来司法考试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法院、律师所等法律实务工作人员的交流经验,尝试改变相关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能够更加地贴近司法考试、法律实务工作等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学以致用,毕业以后在相应的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针对我院本科法学是长线专业的情况,在我院的积极争取下,拟于201X年招收30名知识产权方向的本科生,该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院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改善我院就业现状。 3、立足服务,努力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学生就业率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关系运作问题。我院计划拿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相应的关系运作: (1)、走向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我院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基石; (2)、与相关单位(尤其是法院、律师所等专业对口的单位)联系,建立对口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通路;

2020全国一本理科大学综合排名汇总

2020全国一本理科大学综合排名汇 总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高考后选择好的学校对自己未来有很大帮助。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全国一本理科大学综合排名汇总,希望你喜欢。 全国一本理科大学有空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 全国本科一批理工类院校 说明:以下信息****于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是所有在陕西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列表,其他地区可参考。 [0043] 空军军医大学 [1001] 北京大学 [1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3] 清华大学 [1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7] 北京理工大学[1008] 北京科技大学[1009] 北方工业大学[1010] 北京化工大学[1011] 北京工商大学[1013] 北京邮电大学[1014] 北京印刷学院[1015] 北京建筑大学[1018] 中国农业大学[1020] 北京林业大学[1022] 首都医科大学[1023] 北京中医药大学[1024] 北京师范大学[1027] 北京外国语大学[102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030] 中国传媒大学 [1031] 中央财经大学 [10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8] 北京体育大学 [1045] 中央民族大学 [1046] 中国政法大学 [1047]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4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05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5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5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63] 北京大学医学部[1065]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1066] 中国科学院大学[1070]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全国各类大学排名汇总(2012最新版)

NO1.全国大学排名:全国大学排名2012最新数据(前50名) 排名院校类别性质总关注度 1 北京大学综合本科244888 2 东南大学工科本科225574 3 复旦大学综合本科223846 4 厦门大学综合本科211906 5 天津大学工科本科200121 6 清华大学综合本科167792 7 南开大学综合本科164700 8 同济大学工科本科160439 9 中南大学工科本科160207 10 浙江工业大学工科本科159768 11 西安邮电大学工科本科152942 12 中国人民大学综合本科141528 13 武汉大学综合本科133238 14 中山大学综合本科128014 15 山东大学综合本科124852 16 北京邮电大学工科本科117875 17 浙江大学综合本科117196 18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本科116186 19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本科112227 20 中国民航大学工科本科107510 21 大连理工大学工科本科107506 22 吉林大学综合本科101910 23 北京交通大学工科本科100299 24 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本科99432 25 南京大学综合本科97742 26 四川大学综合本科96555 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本科95658 2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本科90736 29 北京理工大学工科本科89882 30 昆明理工大学工科本科89338 31 武汉理工大学工科本科89310 32 中国海洋大学综合本科89157 33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本科88511 34 暨南大学综合本科88278 35 华南理工大学工科本科87993 36 苏州大学综合本科87406 37 西南交通大学工科本科86488 38 华北电力大学工科本科84406 39 华东理工大学工科本科83124 40 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本科82788

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2019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导读:经过了201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9年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格外关注。201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9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预计应届毕业生再次突破700万。针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特做出此次调研。希望能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的选择就业。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共回收问卷103份,其中学生问卷78份,企业问卷25份。主要目的是获取2019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及企业需求的相关信息,为企业、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参考与借鉴,帮助大学生作出更合适的职业规划方案。 二、样本详情: 本次调研活动样本涵盖了河北省地区的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河北省内25家大中小型企业。较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三:15年河北省内计算机专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未就业人数的现状: 为了调研应届毕业生人数问题,我们首先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的数量做了一个评估。 总结:

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大多数,占总数量的78.21%,而其中的21.79%包括已经进入社会和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是52.56%,超出正在找和已找到工作总数的5.13%。而正在找工作的人群也属于没有工作,所以从调研结果中得出共有84.61%的人没有工作。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面有85个人需要工作。参与本次调研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比例是男生占53.85%,女生的比例是46.15%,男生要高于女生人数的7.7%。根据应届毕业生调研问卷的比例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15年各企业需求分析: 为了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未来发展状况。特别对企业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指标进行探究,以明确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解析: 根据公司性质分析看出:私企比重要高于其他性质企业。虽然说国企、外企和政府机关更享有优势。但是中国市场统领用工大军的依然是私企。 这些企业对于今年的是否需要IT类人才结果表示,有84%的.企业是需要IT技术人才的。大多数的企业是愿意招收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占总数的80%。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招收本科毕业生,其次是专科毕业生。 四:近两年内就业形势分析: 2019年就业形势分析:

2018全国一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18一本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一本大学排名院校名称投档最低分1清华大学6622北京大学6473上海交通大学6434复旦大学6405中国人民大学6336南京大学6317浙江大学6308上海财经大学6239南开大学62010武汉大学61711中山大学61612同济大学612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1214中央财经大学61215中国政法大学6121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1117北京外国语大学61018上海外国语大学61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1020厦门大学60921华东师范大学60922东南大学60723四川大学60724华中科技大学60625西安交通大学60626北京理工大学60627中国传媒大学60528湖南大学60429中南大学60230重庆大学60231北京交通大学60032中国农业大学60033中央民族大学59934华南理工大学59935西南财经大学59936上海大学59837吉林大学5973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9739哈尔滨工业大学59740北京中医药大学59641暨南大学59642北京邮电大学59443华中师范大学59444苏州大学59345山东大学威海分校59246北京科技大学59247中国海洋大学59248电子科技大学59149西北工业大学59150南京师范大学59151兰州大学59052西南大学59053东北大学58954北京林业大学58955华东政法大学58956华东理工大学58857西北大学58858江南大学58759河海大学58760西南政法大学5876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8662陕西师范大学5866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866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8665武汉理工大学5856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8567北京语言大学58568东北财经大学58569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847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8471深圳大学58472华南师范大学58473西南交通大学5837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58375东北师范大学58276福州大学58277北京化工大学58178中国药科大学58179大连海事大学5808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8081长安大学5798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7983湖南师范大学57984首都师范大学5798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7986南京审计大学57887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7888南京财经大学57789南京农业大学57690成都中医药大学57491华中农业大学5739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7393北京工商大学57294安徽大学57195广州中医药大学5719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7097南昌大学57098云南大学57099天津财经大学570100郑州大学5701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69102西北政法大学569103浙江工商大学56910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568105辽宁大学568106汕头大学568107四川外国语大学568108中国矿业大学567109西安外国语大学567110天津医科大学566111河北工业大学566112南方医科大学566113上海理工大学565114宁波大学565115天津外国语大学565116南京邮电大学565117上海海事大学565118青岛大学564119太原理工大学564120上海师范大学564121哈尔滨工程大学563122广州大学563123合肥工业大学562124扬州大学562125江苏大学562126江西财经大学562127贵州大学561128宁波诺丁汉大学561129天津师范大学560130重庆工商大学56013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559132燕山大学559133湘潭大学559134湖北大学559135集美大学559136浙江师范大学559137海南大学559138广西大学558139华侨大学558140大连外国语大学558141华南农业大学557142安徽财经大学557143东北林业大学556144南京工业大学55614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56146浙江理工大学556147北方工业大学556148杭州师范大学556149上海政法学院556150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5515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555152浙江工业大学555153天津商业大学555154延边大学554155重庆邮电大学554156西安邮电大学554157北京建筑大学554158山西财经大学554159南京林业大学553160中国民航大学552161中国计量大学552162北京联合大学552163河北大学552164上海海洋大学552165福建师范大学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会计专业近年来成为就业领域的热门专业之一,受高薪、高就业率的诱惑,报考人数依旧逐年增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根据不久前出炉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我国2010届会计本科毕业生已达到12.17万人。但是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就业压力大。每年大批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在这个就业压力日增的社会,各大高校和毕业生又该如何应对? 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是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同时4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一方面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大学生没有提早做好就业思想准备盲目选择考研的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原因也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供需差: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今年来深灰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全国高校毕业生剧增,然而用人单位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二十选材刁:应届毕业生不吃香,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三是缺经验:教授多,教练少。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 就业容易择业难 根据麦可思的有关调查结果,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几大特点:一是基数大,呈现“双高”现象。所谓“双高”,即高就业率与高失业量并存。《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届

大学生就业情况背景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背景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1)》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1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 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虽然上述缺口预计数量庞大,但是2009年毕业生总数611万人,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2010年毕业生总数将达到652万,整体形势稳中有降,即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原因有三: 一、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不能很快恢复,所以外企需求量下降; 二、国企去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已经扩招,大量透支了2010年的招聘名额,所以今年需要消化一下; 三、由于海外市场低迷,大量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回流。 就业专家预测,2010届大学生的就业率估计会比2009届更加难看。 专通过调研发现,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还是至少有40%的2009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调查就业率要比官方公布的68%低不少。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届和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共有710万人。

理工类一本大学排名

理工类一本大学排名 导读:本文理工类一本大学排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理工类一本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1 清华大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同济大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北京邮电大学 9

天津大学 10 华南理工大学 11 大连理工大学 12 电子科技大学 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4 华北电力大学 15 西北工业大学 16 北京科技大学 17 北京交通大学 18 华东理工大学 19 南京理工大学 20 武汉理工大学

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3 西南交通大学 24 西南交通大学 25 东北大学 26 河海大学 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8 北京工业大学 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0 中国地质大学 31 合肥工业大学 32

北京化工大学 33 福州大学 34 东华大学 35 南京邮电大学 36 哈尔滨工程大学 37 上海理工大学 38 大连海事大学 39 中国石油大学 4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1 长安大学 42 河北工业大学 43 中国矿业大学

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7 浙江理工大学 48 太原理工大学 49 南京工业大学 50 燕山大学 51 重庆邮电大学 52 上海海事大学 53 武汉科技大学 54 浙江工业大学 55

长沙理工大学 56 中国民航大学 57 东北石油大学 58 西安理工大学 59 成都理工大学 60 青岛科技大学 61 石家庄铁道大学62 华东交通大学 63 陕西科技大学 64 长春理工大学 6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

2019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 名次学校名称 全国排 名 星级排 名 办学层次 1 清华大学 2 8星级世界一流大学 2 华中科技大学11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 大学 3 天津大学13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 大学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 大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18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 大学 6 同济大学23 6星级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4 6星级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8 大连理工大学25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9 东北大学26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9 华南理工大学26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11 北京理工大学29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12 西北工业大学30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13 电子科技大学34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14 武汉理工大学38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15 西南交通大学39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16 北京交通大学40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河海大学42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18 南京理工大学44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6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20 北京科技大学47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21 华东理工大学52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22 中国矿业大学53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4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24 北京邮电大学59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25 中国地质大学(武 汉) 60 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26 北京化工大学61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26 长安大学61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28 哈尔滨工程大学65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28 合肥工业大学65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30 东华大学69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31 昆明理工大学72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32 福州大学81 4星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及就业证明材料的相关说明

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 及就业证明材料的相关说明 一、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 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定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 3、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 4、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 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在劳动标准方面(包括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以及福利待遇等),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以及劳动关系协调运作方面达不到现代化大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家庭作坊式的就业,如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劳务工、小时工、派遣工等。第二类是由于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引起就业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灵活就业,如目前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远程就业、兼职就业、产品直销员、保险推销员等。第三类是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就业形式,包括自雇型就业,主要是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者;自主就业即自由职业者,如律师、作家、自由撰搞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独立服务型就业,如家政钟点工、街头小贩和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5、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二学位。 6、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 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如支援西部、“三支一扶”、村官计划和特岗计划等)。 8、预征入伍。 二、毕业生待就业 指毕业生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 三、毕业生暂时不就业 包括暂无就业愿望、拟升学、身体健康原因及其他原因暂不就业。 四、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计算公式 1、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2、毕业生待就业率=(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说明: ①、毕业生总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 ②、已就业人数=协议人数+升学人数+参加国家或地方项目人数+预征入伍人数+合同就业人数+灵活就业人数 五、毕业生就业证明材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