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习交流 合作探究 展示分享 当堂检测

预习交流 合作探究 展示分享 当堂检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11398709.html,

预习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分享当堂检测

作者:董永胜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9期

摘要:阐述了“一二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基本环节,以及操作模式和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一二四”模式;四环节;操作模式

近年来,我校不断地走出去学习他人教学模式,苦苦求索,历经艰辛在教学、教研中艰难跋涉,在近两年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探索出了一套“预习反馈—自主合作—展示互动—达标检测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此,就本人在课堂教学四环节实践中的一些感受作如下的总结。

一、基本操作模式

“一二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基本环节是:预习反馈—自主合作—展示互动—达标检测,即预习反馈,自主获取知识,完成预习→自主合作,小组合作,探究疑惑→展示互动,展示交流成果,巩固提高→达标检测,反馈矫正,拓展提高。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一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预习反馈:自主获取知识,完成预习

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在导学案中设计预习交流题,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指导预习,便于学生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积极学习的好习惯。以英语学科为例,在预习反馈这一环节可设计一些学生本节课要学到的新单词、固定短语、新的语法点,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反馈部分我多侧重于后进生的检查,因为这些题大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后进生有能力完成,这样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检查时我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教师抽查小组长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中下游学生的掌握情况,或者教师可随机找学生通过口头回答、黑板上书写展示、抽查等方式来检查学生预习反馈的完成情况。如有不能按时完成的,可通过扣本小组得分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

2.自主合作:小组合作,探究疑惑

经过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有了自主发现,也有了思考后的疑问,就有了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欲望。因此,本环节中我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来实现生生互助和师生互助。这一环节的探究又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北滩小学:杜积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确在现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很显著的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别人提问,向别人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它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它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认真预习课文,碰到不会的单词主动查字典,并查找资料中的有关注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4)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组织对话和操练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它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且还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总之,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等。从而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注意小组人员搭配的合理性和内部成员分工的科学性,要有效地调控并积极参与,不要使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装饰,而是使它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沟通、增进认识、形成合作观念和群体创造意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和总结 翟家镇实验小学刘垒明教育家魏书生认为,班主任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公仆,是船工,是为学生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班主任才不至于做凌驾与学生至上的蠢事,才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充当学生“警察”、“保姆”。班主任应该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一切为学生服务,当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上的关怀者,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班级自治,指导学生自我管理。 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视学生为班级主人,与学生共谋班级发展大计,有成绩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分忧,共同克服。树立“班兴我荣,班差我耻”,“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强烈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的合作者,好帮手,愿意为班级利益付出代价,做出自我牺牲。下面我就把前一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得失总结一下:主要经验: (一)、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是合作的前提。我们认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是最有效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小组在构成上体现班级的缩影,由4~6人根据性别、个性特点、学业成绩、家庭背景、守纪状况、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保证组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相当,保证各小组间的公平性 (二)、小组评价。 首先是过程评价。根据各组记录,每周评出最佳小组和优秀个人,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在评价学习结果时,根据班级的目标,分化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身上。达标则组内每个成员都加分,否则都减分。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 最后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生生互评,组间互评,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 (三)、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 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领悟改革的真谛,顺应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咼。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

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自主

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

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 1、培养合作精神。从客观上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在强调合作,人类今后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个人力量已很难实现。因此,当代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今的中国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更加缺乏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2、培养交往能力。社会越发展,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就越明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交往,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此过程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能“忘情”投入,又能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课堂行为。 3、培养创新精神。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教学不应当是传道,教学必须是伴随着喜悦与感动的探究发现过程,或是伴随着惊异的问题解决过程。合作学习由于采用的是异质分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相互讨论,都会将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视角,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可以肯定,这样一个知识不断生成、不断建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要比传授性教学更受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 4、培养竞争意识。当今社会无处不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劳动力再生产基础的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之成为具有较强

的上进心、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逐渐增强。班级可以看作是社和一个小的缩影,在这个小社会中培养出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们进入未来的大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5、培养平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同学们可以相互启发、补充,不存在谁更行、谁更聪明的问题,大家都是讨论成员之一。这样,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平等,更民主,更有利于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6、培养承受能力。一个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越高,他成就的事业也就越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组内真诚地合作,组织公平竞争,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7、激励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能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些问题放手让小组合作讨论,这时的学生已主动参与了学习。在合作讨论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些结论,注意这些结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得出来的。如果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对方法、结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其中有自己的学习成果。

关于小组合作展示交流高效方法的研究 研究报告

《关于小组合作展示交流高效方法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学习的理想状态应当是“乐学”,学习的过程成为了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在新课堂中采取“自疑自探,步步提升”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尤其是“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踊跃展示,较好地解决了被动学习的问题,呈现了“群学、乐学”的特征,课堂中教与学的形式发生了深切的变化,展示交流已然成为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观察课堂的过程中发现,在热闹的展示之下,一些过度展示或低效展示的现象路出端倪,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是当前课堂展示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二)、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1、时代的需要。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展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2、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和个性的主动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合作探究,成为当今我国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爱动,好奇心特别强,周围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有无数个为什么。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给学生创造了“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知识,学习中练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学生心情愉悦,并由此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深入学习的动力。“展示交流”阶段就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被人赏识、体验成功的平台。 二、研究前的准备: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建了由张海娟任课题主持人、全体语文教师为成员,由我校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处主任为领导,由县教研室领导和专家为顾问的课题研究小组,为开展好这项研究事先精心准备,打好研究基础,在组织上也得到了保证。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张海娟:课题主持人,主要负责理论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积累、研究报告的撰写。 苏臣新:参与课题研究并主要负责理论研究和筹集资金以及筹划资金的合理使用。 张秀聪:参与课题研究并主要负责研究过程中材料积累与整理。 周应红:参与课题研究并主要负责研究中阶段成果的收集与整理。 杨丽萍:参与课题研究并主要负责课题教研活动及记录。 侯宝玲:参与课题研究并主要负责课例分析与记录。 2、研读相关课题资料。 我们研读了国内外关于小组合作、和谐探究学习的部分前沿文章,如:《关于小组合作的认识与思考》、《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教学方法论》、《试论合作学习技能在教学中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与合作学习实践》等,对这一课题目前研究状况及成果进行了初步的研讨与分析,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题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题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小学数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实验假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合作意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

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 A、实验对象:所任学科 B、实验时间:2003年9月至今 C、实验目标 (1)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 (2)学生目标: 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性。即能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性。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展示+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评价” 随着课堂改革的的发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更多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高效和谐的英语课堂,成为我们不断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方向。通过学习别人的理论,与同事讨论,同时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这一学期我主要采取了捆绑式小组合作“展示+评价”的教学策略。下面将自己在这一学期小组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互助合作的前提是建好小组,明确分工,组际之间PK,形成竞争态势。主要措施是教师示范指导,小组合作互助,学生自主展示。保障措施是建立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组成绩优异的,可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励每一位同学努力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设高效和谐课堂的目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建设小组,合理分工 科学、合理分组,对号入座、分工到位。因为我校实行小班教学,班额较少,因此将学生按4人一组分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合理地编排。尽量使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均衡,一般是一个优秀的,两个中等的,一个稍弱的。之后将每组学生分别编号:1号(小组长),2号(检查员),3号(记分员),4号(纪律员)。这样便于课堂评价、竞争比赛。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前置性学习并作出评价,课中合作汇报展示指派到人,反馈展示全员参与;检查员主要负责检查组员的预习、复习情况和周末作业的完成情况;记分员主要负责记录组内每个人的得分情况和整个小组在班内的得分情况;纪律员主要负责监督组内同学的上课听讲习惯。 通过这样的编排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种需要和被需要感,从而增强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人都能融入到课堂中,不再做局外人。 二、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一)前置学习,有地放失。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求小组做好预习,为新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具体要求如下:1号和3号主要负责解决文本中的关键单词或核心句型,并找出本节课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2号和4号主要负责弄懂文本意思,找出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单词。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就会有地放失,学生学起来也不会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二)课堂互动,交流互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语言习得规律,我们一般设计小步子循环式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体验和初步构建以及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示范的内容并进行展示,如果是文本诵读等活动,如果文本较难,一般第一次由小组长或掌握较好的组员示范领读,然后他们可以齐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自2011年10月始,笔者在探索、研究、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1]“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为:创设情境、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交流、评价体验----巩固练习、点拨提升----达标测试、拓展延伸。 关键词:自主;合作;小组;展示;交流;提升;体验;拓展 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两种有利学生增长技能、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将这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笔者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模式流程为:创设情境、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评价体验----达标测试、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景,问题导学,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 性有着巨大的作用。 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二年级《平均分》的时候,在教学之初,就用多媒体创设同学们春游的情景,里面蕴涵着该节课学生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主旨,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的探索研究准备好了素材。

二、自主探究,经历知识、技能发现与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统计观念、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念的形成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在过程中体验和发展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些过程目标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锤炼自己的思想,逐步使自己的经验合理化。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的反思。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二年级“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探究新的算法,每一种计算方法的探索,都是由学生借助于操作小棒,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所得到。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索的过程。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研究,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更广,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更佳,进而揭示知识规律。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三、展示交流,在接纳与批判中完善;评价体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的好处

合作学习的好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之所以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是因为: ①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他或她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这也是一个人具有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②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要想适应社会,能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中所必备的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

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成功的起点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行为、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以学生的行为方式为载体,通过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08年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课改四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因而学生的学习一直是以单一的个体学习为主。这样的教育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却轻视了集体观念的教育,一味的进行独立思考却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情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要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接纳感。 从目前我们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学习实质上是学生的被动学习,由于教材过分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加上课时的紧张,教师过多的是把概念、定理等结论性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不少,但是真正理解的却不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自主式学习。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新知识主动的选择学习、积极的独立学习和对学习的自我评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习者自己的身上。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习者应该自我调控自己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是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合作,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能力,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之所以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是因为:①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他或她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这也是一个人具有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基本素质。②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要想适应社会,能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中所必备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 目标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主动学习,养成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 本学期,在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和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初一(2)班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建设,并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座位是小组合作活动的关键 这一学期初,一打算划分学习小组,我就考虑怎么坐,最后决定采取小组围坐的方式,就像吃团圆 饭一样,这样显得比较团结,也便于讨论交流。后来才知道这与杜郎口模式教学的坐法是一样的。我觉得座位的排列形式很重要,第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参与学习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第二,它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的诞生。传统座法也可以划分学习小组,但学生们没有 新鲜感,小组的意识比较淡,有的连和谁一组也搞不清。 二、建设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在建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能力和成绩等方面因素,合理 的进行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 间交流,开展公开竞争创建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我给每一名组员根据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依次编号为001、002、……007,各小组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其中001、002为组长,副组长,履行小老师的职责,负责落实一对一帮扶。001帮005,带003,002帮006,带004,003,004 帮007,两位组长对着面坐在中间,一边各三人,这样一个大学习小组内又相当于分两个小组, 这样便于组织管理和学习交流。再者,小组人员一旦分配好,要尽量避免随意乱动,要在一段较长的 时间内保持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在数学课教学中,无论是在新课学习还是习题课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以小组学习 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尽量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 去思考、去讨论进而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讲解,忙的不亦乐乎。上课走神的明显少了,回答问题异常活跃。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当然,小组合作模式是一 项系统的工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总结,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序 进行,我们老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老师细致的引导,课堂将会乱成一团,达不到原先 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引导和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老师要考虑周全,设计细致,任务明确。在这些 方面我认为李雪华老师做的比较好,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四、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小组管理的功能 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与管理。具体措施包括:1.班里设有常务 班委和常务课代表,整体负责班里的各项工作。2.设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由各组长 担任,值日班长由组员轮流担任。制定了详细的职责范围,值周(日)完成后制作班级周报或班 级日报。(详情可查阅我的博客或学校网站)3.设立值日组长和小组课代表,负责本组卫生纪律作 业的收发。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班级的卫生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 基本实现自我管理的模式基本形成。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自主合作探究 开题报告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申报表 课题名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林井江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前郭县宝甸小学 填表日期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论证与研究设计 1.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像,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目的有四点: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理论价值: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试图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两个主要层面来进行探索,努力寻找出小学高效课堂的特征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制定促进策略,探讨促进的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凸显教育本质功能的实现。 实践价值: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就是体现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这一实践层面。更加追求质量的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本课题以本校为研究基地,以本校教师为主要的研究队伍,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项研究将促使我们不断思考,逐步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师生观、活动观、评价观等观念;将推动师资校本培训进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锻炼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推进本校的课堂改革,使试验班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乐园,造就一批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教师。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

浅谈“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

浅谈“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 发表时间:2011-01-27T15:06:17.37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灵娥[导读]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是重过程、重发现、重参与的学习形式山西省灵石县第三中学李灵娥《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传输知识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形 成一种主动探索知识,并重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数学课堂教学除课本上的素材外,教师还应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问题”背景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有利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交流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通过学生亲自动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从而自然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这时学生个个都会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思维显得非常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收获。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景的创设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具有探索性。相贴近的认知目标和学习内容会激起学生的认知欲望,产生问题意识,在积极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中,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方法很多,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入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变更结构,变更情景,使之成为探索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增加学习的趣味。例如在研究线段的黄金比的时候,借助帕特农神庙这一古代艺术的杰作,正是由于黄金比的叠加使其比例匀称、美丽庄严。同时黄金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身、绘画、植物的结构,土壤分析等等都用到黄金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索的积极性更高,从而深刻的掌握了这一知识。 能使学生有问题这才是成功的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师必要的提示引导下,分析“问题”的形成过程,并结合“问题”展开讨论、探索。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交流、去切磋。充分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根据同学的发言,了解他人的思路,使自己的想法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主体意识,增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品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才能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合作者,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时,教师是引导者。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是重过程、重发现、重参与的学习形式,学生在自己不断的探索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能力。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乐于交流和积极合作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组合作的好处

小组合作的好处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 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队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队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和过多的焦虑感而不利于学习。在合作性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学生不用担心犯错误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教学中,同伴之间的有意义的口头交际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立足点不是要否定我们的教学传统,而是对教学传统进行一种补充、改进,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系统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