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怎样当好一把手(标准版)

怎样当好一把手(标准版)

怎样当好一把手(标准版)
怎样当好一把手(标准版)

“怎样当好一把手”的几点粗浅体会

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我就怎样当好一把手,谈几点粗浅体会,所谈内容,纯属一得之见,难免见解浅薄,请在座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在我国现行领导体制中,无论哪一个单位或部门,都是由一个领导集团来领导,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班子。每个领导班子都有一个成员负担着总揽全局,统一指挥的全面责任。人们习惯地把这个负有全面责任的主要领导者称为“一把手”。

“一把手”概念有着特定的“三要素”:一是被赋予组织或集团的最高职权。二是负有第一位的全面领导责任。三是能够提供间接的、双重的、全方位的服务。总之,“一把手”是被组织、群体或集团赋予最高领导权力,负有第一位领导责任,具备统一领导、指挥和服务特殊功能的主要领导者。

一、一把手的地位作用、基本素质及必备的基本功

为了加深对一把手地位作用、基本素质和必备的基本功的理解,我建议大家重读一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体会一下唐三藏、宋江、曹操、刘备和孙权这几个人物。读完这三本书对如何当好一把手会有启发。

《西游记》最厉害的人物是孙悟空,但他不是领袖,领袖是唐三藏,是不是有些奇怪呢?唐三藏的本事是能用好孙悟空,孙悟空的贡献则是保护唐三藏,共同完成取经的使命。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唐三藏的领导之下,构成一个整体,孙悟空等人才有可能展现各自的本事。《西游记》告诉我们独立难撑大厦,必须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够完成宏大的事业。

《水浒传》描写的领导者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宋江身上。宋江不是突出自己的个人作用,而是依靠一百零八将的交心和支持。梁山泊上下众人协同一致的整体力量,远大于个人的作用,这是领导者有智慧的集中表现。

尽管大家都不喜欢《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阴险,讨厌他的诡计多端。然而对他的爱才,时时表现出的求才若渴,则是十分欣赏。再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能够大展英雄本色,和刘备善于提供表现的平台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孙权也是广纳贤臣,励精图治,把江东建设成一个民富兵强的安乐之地。

结论是:中国的历史证明,集团性重于英雄性,领导集体重于领导个人。再以楚汉相争为例,项羽个人英雄主义严重,而刘邦则看起来不具备英雄性的气质。结果刘邦得了天下,因为他能用萧何、韩信、张良,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集团。汉高祖能由一个平民登上皇帝的宝座。他个人领导固然很重要,但是整个集团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项羽是领袖,却连范增这样一位干部,都不能加以重用,所以他争不过刘邦。唐太宗开始时有父兄相助,后来有幕府的支持,并不是唐太宗单独一人的力量便能成为开国英君的。明太祖原来是僧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后来聚集了一批文武将才,有了一个大集团,才得了天下。总结历史经验,“一把手”必须心胸广阔,包容一切,把舞台让出来,使得下级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作一个集体重于个人的领导。“一把手”虽然是领导核心,但如果缺乏整体的力量支持,这个核心是形不成的。

重温了三本书,体会了几个人物,我们再来理解一把手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基本素质和必备的基本功,应该有所启示。

(一)一把手的地位

一把手概念的质的规定性来分析,其地位的涵义主要体现在职责地位和实际地位两个方面。

1.职责地位。一个人不管是通过委任、选举方式,还是通过聘任、考试方式,一旦受命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就获得了相应的职责地位。

2.实际地位。一把手的实际地位和职责地位相比较,从某种角度讲,实际地位更显得重要些。一把手的实际地位实质上是其在同事、下属、以至上级心目中所确立的地位。这个实际地位,是一把手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大家逐渐认同的。

(二)一把手的作用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社会活动中拥有无可置疑的驾驭权。一把手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力、责任、服务的有机结合,来正确实施领导,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一把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上的导向作用

(1)认准方向

(2)把舵导向

(3)坚持正确方向

2.决策中的主导作用

(1)明确决策目标

(2)组织决策准备

(3)坚决果敢决断

(4)主持决策实施

3.组织上的协调凝聚作用

(1)发挥“润滑剂”作用。特别注意理顺自己和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理顺领导班子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2)发挥“催化剂”作用。要重视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团结、推动工作。

(3)发挥“粘合剂”作用。以民主聚人,以宽宏容人,以开明用人,以诚心待人,以身正服人,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用人上的选贤任能作用

领导者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职能是用人,最大的才能和智慧莫过于“选贤任能”。

5.人格中的表率作用

领导者人格中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修养和作风两个方面。领导者的修养,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管理修养、专业知识修养等;领导者的作风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领导者的修养是领导者作风的内在基础,有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作风。领导者的作风是体现其修养的外在形式,人们往往根据领导者的作风,来评价其修养。

(三)一把手必备素质

1.坚强的党性

2.优良的作风

3.驾驭全局的能力

4.广博的知识

(四)一把手应具有的基本功

1.善于宏观决策。决策就是做决定。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划分,有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宏观决策决定着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2.善于总揽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无论负责哪一级的正职,都必须善于从全局出发,站在大局的高度,从搞好局部入手,达到统揽全局的目的。

3.善于知人用人。知人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知人善任是对领导者用人的概括要求。善于知人善任,是衡量一个正职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

4.善于组织协调。随着形势的发展,领导者的责任不仅是出主意,用干部,还要善于组织协调。没有协调,就没有团结,就没有合力,就没有秩序,就没有发展。所以搞不好协调的一把手,是不称职的一把手。协调能力差,就不能当一把手。要当好一把手,必须正确认识组织协调的意义,熟练掌握组织协调的原则和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组织协调的艺术。

5.善于处理突发复杂事件。社会复杂多变,矛盾层出不穷,产生一些突发、危急和疑难事件在所难免。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一把手要镇定自若,沉着冷静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临危而不惧,遇事而不乱,慎重而果断地处理问题。

6.善于维护班子团结。一把手是班子团结的主要方面,必须负起维护班子团结的责任。

7.善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8.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赋予一把手的历史使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把手的基本职能。

二、一把手要善于把握“度”

从哲学范畴讲,“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或某种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在这种限度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超出这种限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破坏原来的度而建立新的度,一事物就转化为他事物。如在标准大气压下,使水保持其液体状态的

温度限度是0℃-100℃。低于0℃或高于100℃,即超出限度,水就由液体变为固体或气体。客观事物是由复杂的矛盾关系决定的,在其发展变化中都有自己多方面的度。一辆汽车,有负荷的限度,有行速的限度,还有行程的限度。为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必须储备适量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无论哪方面,多了会造成浪费,少了会供不应求,出问题。

毛泽东同志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在建设和谐班子的过程中,一把手的作用主要是在“治事”和“用人”过程中善于把握“度”。

(一)在“治事”中把握“度”

所谓“治事”就是指治理国家大事。从政者的治事活动,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是统治集团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在座的各位一把手,作为基层国家政权的主要负责人,在“治事”中会遇到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大多是难题,是突如其来的,是事前难以预料的,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善于把握“度”,掌握分寸,掌握火候,寻求协调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毛泽东同志善于把握“度”的例子。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只讲反右,不讲反左;只提军事问题,不提政治问题,这样做似乎留下了一个尾巴,其实这正是毛泽东同志紧紧抓住中心,善于把握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善于把握火候的一招高棋。

毛泽东只谈军事问题,不谈政治问题,受到批评的人就不多,这样有利于团结大多数,以共同对付当时的危局。毛泽东的主意没有错。这也正是领袖人物区别于一般人之所在:在繁纷复杂的形式面前,不被表象迷惑,善于把握度,抓住主要矛盾。他的发言获得了与会大多数同志的赞成和拥护,博得了热烈的掌声。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政治上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组织上做了一个调整。政治局常委只是增加了毛泽东,其他人仍然在岗位上,包括博古在内。会议取消了原来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工作组。军事指挥权交到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在会上曾有人提出批判和纠正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错误,毛泽东机智地制止了这种做法。会后又有人问毛泽东:你早就看到他们那一套是错误的,也早在反对他们,为什么当时不竖起旗帜同他们干呢?假如毛

泽东当时就讨论政治问题,会议很可能开崩,甚至会使整个党发生分裂。毛泽东这种对党内斗争的正确态度和处理方法,是促成遵义会议成功的重要原因,它体现了毛泽东杰出的智慧。毛泽东总是不轻易把对手推向不可挽回的敌对方面。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做法是很有远见的。由于毛泽东没有提政治问题,他团结到更多的人,原来曾经支持王明“左”倾错误的王稼祥、张闻天等同志,在遵义会议这一历史转折关头,都全力支持了毛泽东。尤其是王稼祥,毛泽东说他在会上投的是“关键的一票”;又说他是第一个从王明的教条小宗派脱离出来的。博古虽然是会上主要批判对象之一,但是他的态度是光明磊落的。他主持会议,没有利用职权压制不同意见,会后他又坚决服从和执行中央的决定,并严正地拒绝了别人的挑拨性意见。到了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时,出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博古都站到了毛泽东一边的情况,连李德也支持毛泽东。张国焘有一名部下曾想拔枪对准毛泽东,正是李德跑上去紧紧抱住了他,才没有使悲剧发生。

在工作中把握好“度”,反映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协调。不懂得把握“度”,是搞不好协调的。在实际工作中,一把手怎样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搞好协调呢?谈点体会,归纳起来是“十要”“十不要”,供各位领导参考。

先说十要:

一要善于把握班子成员的个性特点。一把手不能只要求别人适应自己,也要考虑怎样适应别人。一把手要学点心理学,要了解班子每个成员的特点,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相互适应,不至于在个性上发生冲突,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二要敢于负责。当副手或班子成员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协调不了的矛盾时,一把手不能袖手旁观,要主动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副手和班子成员具体工作多,暴露的缺点就多,得罪的人也多,时间一长闲话就起来了,一把手要敢于说公道话,不能态度暧昧。当班子成员工作出现失误时,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样,一把手才像个一把手的样子。几个回合下来,一把手在班子里的威信就会树立起来,班子就会越来越团结。

三要让班子成员自己纠正不恰当的决定。当班子成员有不恰当的决定时,一把手可以找他们讲清,下面有什么反映,个人有什么看法,让他们自己去纠正,这样既办好了事情,又不伤和气。

四要谋求思路上的一致。不团结,首先是思想上有分歧;不协调,首先是思路上不协调。思路不同,往往发生大分歧。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注意了解他人的想法,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主意变成大家的共识。

五要在决策上讲程序。处事用人,特别是用人,一定要讲程序,不能搞临时动议。重大决策一旦确定,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六要善于造势、借势、乘势。要注意舆论把握。遇到突发性的问题时,要畅通正常的舆论渠道。不然小道消息起来了,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七要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一个班子、单位总有一些有毛病的人,正职要把着力点放在帮助他人改正毛病上,不要总想到换人,寄希望于上级组织调整。能够团结各种各样的人一道工作,是一把手必备的本事。人调整过多,容易引起思想混乱。

八要注意肯定不正确意见的正确成分。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拍板定案,对不被采纳的意见,要特别注意肯定正确的一面,这样大家容易心平气和。

九要站在高一、两个领导层次上看问题。这样做一是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有些问题也不至于对上级生怨气;二是站在本级考虑问题,有时不全面,思路不开阔,问题、矛盾就难处理。

十要有弥勒佛的度量。一把手要能大度容人。一把手大度容人,是搞好班子团结的关键。一把手大度才能团结班子成员一道工作,不但团结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人,更要的是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人一道工作。具体讲,要团结跟自己意见有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给自己出过难题的,批评过自己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部分人。一把手大度,还体现在能容人小错,容人小短,容人唱反调。但要掌握宽容的“度”,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又要信任不放任,爱护不袒护。一把手大度还体现在能够包容他人的长处,善待比自己能力高强的人。一把手的肚量有多大,能包容的人就有多少。容人之短难,容人之长更难。一

把手遇到副职和下属比自己能耐大,要虚心学习,不能嫉妒。如果找人家的短处无事生非,肚量未免太小了点。自己成功,也要搭建平台让别人成功,这才是一把手应有的肚量。一把手大度还表现为能受得了委屈,有时做事,出于好意尽了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带来非议,所尽的努力和良好的愿望不被人理解,要承受得了,切不可意气用事,小肚鸡肠。

十不要:

正职不要以“一把手”自居。要正视自己,不要把二把手和其他副职作为陪衬和摆设。要多沟通,大事要沟通,小事也别忘了沟通,不就是说句话的问题吗。要多想自己怎么和别人搞好团结,不要等着别人和自己来团结,更不能责怪别人不和自己团结。在批评人的问题上,也要把握“度”,做到对事不对人,不伤人自尊。

正职不要越权干副职和其他下属的事。正职、副职工作分工不同,各有各的职责,正职不能越俎代庖,过多插手具体事务,弄得下面很被动。

不要争个人高低。在这个问题上,一把手心态要平衡,不要怕下属威信高。要从大局出发,不计名利,干好了工作,最终会得到承认。不能与二把手和其他副职争高低,比高明,不计较个人名利。

不要依赖上级来解决矛盾。一个单位矛盾、摩擦、问题总是难免的,正职要勇于负起组织协调的责任,不要把矛盾上交,更不能有事没事往上面告状,变着法子把别人搞走。问题上交,通过组织调整,尽管矛盾可以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和矛盾又会冒出来,要立足于自己解决。

待人处事不要含含糊糊。正职态度含含糊糊,单位的工作就会迷迷糊糊,一些问题往往久拖不决。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一把手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冷静思考,作出正确判断,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含糊,总让下边去猜,会产生许多矛盾,造成被动。

不要把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上。抓权过多,下面不高兴,容易推担子。大权旁落的担心是多余的。责任与权力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正职不点头,下面是不会擅自做主的。

不要在班子和下级人员中分亲疏。分亲疏,容易形成团伙,于团结不利;分亲疏,容易影响形象,有损正职的威信。要注意对那些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或曾反对过自己的同事、下级的感情交流,防止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不要在个人权益上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工作上的冲突,不易结怨,结了也容易化解。容易发生矛盾的,往往是个人权益,也就是说不能结私怨。在个人权益上,正职要谦让,以避免利益上的冲突。不仅如此,关键的时候,正职还要敢于说公道话,做下属的保护人。做到以平常心待人,以平静心对己,以平稳心对事。

不要滥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用得不好,也会产生矛盾。分歧太大时,还是暂缓决策好,必须决策时可以寻求替代方案,实在不行时,也要多做解释说服工作。

不要玩弄权术,玩虚伪。权术是团结的大敌。玩弄权术,人家对你就没有信任感,他们在你手下就没有安全感,就会出现团结危机。一把手要做到“三不”:即:不搞“小心眼”,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不耍“小聪明”,不要总以为自己高明,别人都是“阿斗”;不做“小动做”,不要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人鬼都不在,满嘴说胡话。

(二)在“用人”上善于把握“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分寸,要有“度”。在“用人”上也要把握“度”。知人用人是一把手的重要职责,知人善任是对领导者知人用人的概括要求,也是一把手必备的基本功。在“用人”上如何把握“度”呢?每位一把手都要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确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观念,努力学习掌握知人用人的原则和艺术,把握好知人善任之“度”。

1.知人善任的原则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这六条原则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知人善任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把手,必须带头严格遵守和认真把握这些原则。在此前提下,还要注意从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出发,遵循以下原则。

(1)党性原则。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要把好关,关键是坚持党性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干部任免,必须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绝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3)实践第一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实践第一原则,就是坚持凭实绩选干部、用干部。陈云同志曾经指出:“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主要应看其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

(4)五湖四海原则。一把手坚持五湖四海,关系到任用干部的质量和整个干部队伍团结的大问题。一把手要立党为公,胸襟开阔。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广,要容得下人,容得下他人的不足和非礼行为。”

(5)敢于负责原则。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熟悉和不了解干部,盲目拍板,造成决策失误;二是关键时刻优柔寡断,人云亦云,议而不决,从而失去优秀干部和人才,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6)依程序办事原则。必须带头贯彻执行《条例》及有关规定,从程序上确保选人用人质量。

2、知人善任的艺术

知人善任是用人艺术的灵魂,把握好知人善任的“度”,关键是不断提高知人用人的艺术水平。如何使用好人才,是一门科学,涉及面很广,从以下四个方面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1)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古人说:“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不知则不能用,不用更谈不上任,所以三不祥中,最大的不祥是“有贤而不知”。毛泽东善于借鉴古人的用人艺术,特别注意对三国时期各割据首脑用人艺术的研究。曹操所以能统一北方,不仅在于天时,更在于人谋。由于曹操善于识人用人,所以手下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刘备在群雄混战中,常打败仗,最后寄居在刘表统治的荆州新野,就是在这里发现了诸葛亮,并三顾茅庐将卧龙感动出山。从此刘备便如鱼得水。孙权在赤壁之战用周瑜,

袭取荆州用吕蒙,火烧夷陵用陆逊,都显示出其高超识人用人技巧。毛泽东从《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多次强调:要善于识别人才。

观察人的特性的方法很多,三国魏国刘邵所著《人物志》中有一篇《八观》,提供了八种方法,很有参考价值。

第一,有的人在事不关己的时候,会说一大堆漂亮话,等到发现和自己的利益有所冲突时,马上换出另一副面孔。这种人反复无常,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取舍,不必期望他能够实际做出什么好事。

第二,有的人善于伪装,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却往往包不住内心的虚伪。必须分析他说的话目的是什么?遇到假意附和、勉强应付的人,千万不要被他的美丽言辞所迷惑。

第三,有的人有些名气,不论他在哪方面出名,都应该切实查看名实之间的差距,是大是小?以他所得的名,来看他所做到的到底有多少?凡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名气,比较可靠。一下子冒出来的,就要加以辨明。

第四,有的人似是而非,例如轻易许诺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热心,实际上却很没有信用。当面表态尽忠,背后则恰好相反。

第五,有的人爱少于敬,一天到晚老绷着脸,喜欢装腔作势,看不起旁人。这种人缺乏领导能力,更不适合从事公关的事务。

第六,有的人好胜心强,喜欢夸耀自己的长处,以刺激别人的短处。这种人不问自己的能力如何,总想胜过别人。如果不能获胜,就会妒忌、怨恨。

第七,任何人都有长处,也有其缺点。我们欣赏他的优点,就应该同时容忍他的短处。但是,具有缺点的人,未必有长处,而具有优点的人,却必然有缺点。观人的短处,来了解他的优点;不要看他的长处来指责他的缺点。

第八,每个人的修养功夫,都是层层上升的。勤于学习的人,不一定有才能;具有才能的人,未必就明白事理;明白事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慧足以处理事物的人,未必合乎正道。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告诉我们对人不要太苛求。

毛泽东不仅清楚识别人才的重要性,而且掌握了识别人才的方法。他说,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办法。”正是由于掌握了识别人才的方法,所以毛泽东能用才之长,在他的领导之下,许多有用之才总是脱颖而出。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流传着毛泽东慧眼识罗荣桓的佳话。1930年春末,红四军需配备一名政委,与当时年仅23岁的军长林彪搭档。为安排这位政委的人选,毛泽东颇伤脑筋。林彪打仗很有一套,但个人性格古怪,个性极强,平常沉默寡言,遇事争论不休,听不进半点批评意见,因而很少有人能与之共事。自从他担任二十八团团长以来,同各届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党代表何挺颖因战受重伤,毛泽东指示要照顾好,但林彪却漠不关心,结果在夜行军中使何挺颖从马背上摔下牺牲了。后来林彪担任了一纵队司令员,又把党代表谢唯俊挤走了。林彪当了军长,毛泽东必须给他物色一名搭档。这个搭档不仅要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还必须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在非原则问题上的灵活性。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定派罗荣桓担任红四军政委的职务。罗荣桓上任的时候,不少人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在全军开展了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的政治工作,使全军指战员始终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战斗情绪,就连林彪也感到无可挑剔。于是,军长和政委之间,一时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后来罗荣桓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委,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并且是军队政工干部中唯一获元帅军衔的人,成为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匠。

(2)用人所长,容人之短

如何用人所长,唐太宗有十分高明的见解。他认为:明君任命官职,如同巧匠选择木料,直的可做车辕,弯的可做车轮,大的可做栋梁,小的可做椽子。无论曲直大小,只要选择合适,都各有用处。明君用才,有智慧的人就用他的智谋,愚笨的人就用他的体力,勇敢的人就用他的威力,怯懦的人就用他的谨慎,无论愚智勇怯,取其长处均可任用,贤明的君主没有摒弃的人才。在用人上,容人之短和用人之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真正做到用人之长,就必须能容人之短。这是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才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而且人才的长处和优点都是相对于其短处和缺点而言。如果不能容人之短,实际就犯了因噎废食的错误,真正的贤才也不会为我所用。孙

权是一位能容人之短的明君。鲁肃有将荆州借给刘备的过失,吕蒙也有不善言谈的不足,但鲁肃治军有方,吕蒙则胆略过人。孙权“忘其短而用其长”。因此,周瑜卒后,孙权先后以二人执掌军务,这是孙权能够立足江东的重要原因。“容人之短”不但指能容忍他人先天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指要能容忍他人所犯的过错。但在实际工作中,容忍前者交易,容忍后者则比较难。因别人犯了错误而将其一棍子打死的例子多不胜举。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斤斤计较于别人的微小过错,而苛求其无关大体的善行,那就将会失去天下的人才。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是又一条非常重要的用人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的经验。魏徵曾针对唐太宗未尽诚信上疏说:“虽委人以重任,但却不能充分信任;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之心,就会得过且过;既然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良好的节操义行;节操义行不能树立,名教也不会兴起;名教不兴起,却要与他们一起巩固太平基业,是不会有这种事的。”魏徵将“委以重任”且必须“充分信任”的道理,阐述得极为深刻。

历史上用人疑而不信的教训非常多,如:天京事变后,洪秀全猜忌石达开,石达开负气出走,致使太平天国从此元气大伤,每况愈下,最后以失败告终。

前两天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电视剧叫《江山风云情》,描写了明清更替的历史。剧中介绍了皇太极施反间计,使向来多疑的崇祯帝信以为真,冤杀袁崇焕的故事。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将领,梁启超称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军人之一,在与后金作战中屡建奇勋。皇太极意识到袁崇焕不除,是个大威胁,用武力打不过他,使用反间计加以陷害。崇祯中计后,判袁崇焕“通虏谋叛”等罪处以磔刑(车裂),分尸于市,资产没官,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袁崇焕被冤杀,使明朝失去了一位与后金抗争的统帅,广大将士为之心寒。从此,明朝国事日衰,边事日坏,灭亡的征兆日益明显,后人评价崇祯是“自坏长城”。

汲取历史教训,一把手在工作中要把尊重信任干部,作为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的重要前提来抓。管仲说:“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这里的“霸”指的是成就霸业,强调信任与使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一把手作为班子的核心,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要对班子成员和下属充分

信任,放胆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一方面,要大胆授权,另一方面,要放手使用。如果一把手总是对下级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能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经常直接插手下级的事务,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离心力,消极怠工,凡事都等一把手出主意、想办法。当然,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绝不意味一把手可以对下属放任不管,任其所为。(4)珍惜人才,爱护干部

爱才是用才的必要条件。毛泽东注意在用才的同时爱护人才。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了爱护干部的思想。他说:“必须善于爱护干部,爱护干部的方法是:第一,指导他们。第二,提高他们。第三,检查他们的工作。第四,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第五,照顾他们的困难。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项困难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这些就是爱护干部的方法。”毛泽东的爱才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徐海东为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长期艰苦的条件搞坏了身体。毛泽东非常关照徐海东,要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在长征中,周恩来身患重病,毛泽东命令彭德怀想办法将周恩来抬出草地。毛泽东为重病的粟裕是在青岛还是在北京休养较合适而操心,并为罗荣桓设计了“少开会、甚至不开会”的工作方式。对于积劳成疾的任弼时,毛泽东曾专门送红鱼一群供他观赏。毛泽东对遇到困难、挫折、受到打击的干部,是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组织上的充分信任。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斗志和信心。但在战役后期,由于指挥上的一些失误,使八路军伤亡过大,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彭德怀因此受到过火的批判,彭德怀很难过。在党的七大时,当彭德怀对毛泽东说:“华北抗战上执行了正确的路线”时,毛泽东肯定地说:“华北抗战是执行了正确路线,而不是什么基本上。”徐向前曾率领近10万红军南征北战,但后来率领西路军进军甘肃时,却遭到了马家军的“围剿”,几万人马打光了,徐向前好不容易回到延安。但是一些人埋怨徐向前,说把几万人马搞光了,一个光杆司令还回来干什么?毛泽东懂得,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西路军的失败也是有许多因素造成的,不能怪徐向前。毛泽东爽朗地对徐向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愁没蛋呢!”

爱才育才是用人的必要条件。一把手要强化爱护人才的观念,有爱才之德,对人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理解,生活上照顾。一把手珍惜人才,爱护人才,在现实工作中还要注意:要有护才之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一时不慎出现一些偏颇的人才,正职必须作冷静客观的分析,必要时敢于为下属担责任,冒风险。要推功揽过,勇于承担责任。当工作取得成绩时,应该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集体,把功劳归于他人,有名莫图,有利不贪;当工作出现问题和失误时,一把手首先要勇于揽过,引咎自责,主动承担过错责任,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其他班子成员。要体谅他人。一把手如果不能体谅他人,势必斤斤计较,肯定拢不住人心。任何人都是多方面的,有为党工作的愿望,也有自己的要求,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个人有要求,有想法是正常的,要把它放到工作范围内去理解,放到不影响工作上去理解。只有善于体谅人,对人充分理解,才能团结、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说几句心里话

(一)做官先要做人。做人讲人品,做官讲官德。做人是当官的基础;而做官是暂时的,做人是长久的;没有一个老老实实做人的态度,理想、信仰、信念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做官也是靠不住的。事实证明,如果只想“做官”,忘记做人,就会丧失原则,最终失去民心。人格的力量,形象的力量,远远胜过权力的力量。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不是听你怎样去说,而是看你怎样去做,其中有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观察你对权力的态度。每一位领导干部都会经历进入权力和退出权力的过程。如果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即使你不做领导了,大家也不会忘记你。如果是为自己、为小圈子的利益滥用职权,即使手中大权在握,人家也看不起你。干部职务提升,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要一分为二地认识自己,实事求是地估量自己,正确对待自己。

(二)要有平常之心。职务代表责任、权力和义务,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荣誉和地位,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渴望职务的升迁并非什么可耻之事。但是,过于看重职务的作用,把追求职务的升迁作为唯一的目标,就很可怕了。如果过不好这一关,势必增加了走上歧路的危险。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保持向上动力的同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也必须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相信组织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即使失去了晋升

的机遇,也能够正确对待。而不是天天扳着手指头算任职时间,攀比着每个人的职级,永远地活在希望和失望之中。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在对待职务问题上来点儿“知足者常乐”,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有益无害的。

(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反映的是一种斗志,是意志品质和思想素质的外在表现。心理——行为科学表明,环境对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有重大影响,但精神状态对人们的行为有决定意义,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精神状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行为导向,行为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借助行为这个中介,精神状态对环境产生了反作用。强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科学根据即在于此。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我们的事业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干部,都有身处顺境的时候,也会有身处逆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处于何种境况,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有一种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精神状态不佳,必然两败俱伤。再说句心里话,精神状态不佳,心态不好,要影响身体健康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小心眼,划不开,结果病魔缠身,过早离世的。(四)要亲君子,远小人。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说看见善良的,努力追求,如象唯恐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尽力避开,好像手即将伸进沸水里似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诚实的人交朋友,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便受益了。和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朋友,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一把手接触面宽,朋友多,求你办事的人也多。其中不乏为个人目的而与你亲近的人。作为领导干部,交友一定要时时提防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同时要联系那些能够经常指出与批评自己缺点和错误的人,这些人是对做好工作最有帮助的人。要有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气度。在工作中亲君子,远小人,这是避免错误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人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五)要珍爱身体。一把手的工作量很大,费心费力,必须注意自己的健康,使自己具有良好的体魄,随时保持旺盛的精神,只有多活,活得质量高,才能贡献更大,身体垮了,什么都完了。

(六)要培养点兴趣爱好。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应该单调。领导干部也是人,不能一天到晚就是工作,好像除了工作什么也没有。领导干部应该博学,比如根据自己爱好读些书是非常有益的。历史的、文学的、科技的,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再比如,听些音乐,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连胎教都在讲莫扎特效应。各位应该树立新理念,玩物已不认为是丧志,宗教远不仅是“鸦片”所能概括的,学一些文物知识,看一些宗教传说,是不为过的。写字作画、听听京剧是高雅的兴趣;休息日河边垂钓、逛街溜溜商场也是一种享受。我现在就有一种感受,退下来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因为在职时就有储备,现在有读不完的书,听不完的音乐,每天还蛮紧张。希望各位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否则这辈子活得就太冤枉了。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需要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培养选拔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培养教育,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包括在座的各位领导,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把河西区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河西发展需要干部,干部需要成长,干部成长不外乎两条,组织培养,个人努力,希望各位再加一把劲。今天我在这里所讲的只是自己一点儿粗浅体会,抛砖引玉,和大家探讨,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最后有一句话愿意与在座各位领导共勉:作为一把手应该是:修养高于技巧,品德高于方法,做人高于做事,人的本质特征高于外在魅力。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