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规划课后习题

环境规划课后习题

环境规划课后习题
环境规划课后习题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概念是,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内涵是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4.环境规划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2.简述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与环境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按规划期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按性质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

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

业发展规划。

5.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

识?

答::定义: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

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

理,化学变化以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要

准确的得到这样的值,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以及较长的研究,监测时间。由于环境

容量的概念较多的使用与环境规划之中,而

在做环境规划时一般不去研究环境的自净机

制,所以可用环境浓度标准值与背景值之差,

并通过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转换成排放量,

即以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作为环境容量,也

就是简化表达的环境容量。

6.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

用如何?

答:1.环境承载力是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

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

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是环境系统功能的

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

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稳态,有限的抵抗人类

系统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它

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量之一,反映了人

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

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工作应在环境规

划学的指导下进行,它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

系和框架,并克服单纯凭经验做规划,缺乏

科学的理论依托的弊端。环境规划不仅要对

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作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

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

环境规划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破坏或

少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

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其目标是

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

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环境规划将提

供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最优发展方案,

使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相应的环境状态相

匹配,使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环境在

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和改善。

7.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

导作用?

答:1.关系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合理

安排,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

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

它们与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呼应,

是进行环境规划首先必须掌握的知识。在编

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

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

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

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

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

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 2.指导作用

①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自然

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

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

的方式和程度。②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

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

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

约的,且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综

上所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必然

是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效益分析,数学规划,

多目标决策分析三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

决策问题上的而差异与内在联系。

差异:环境费用效用分析是一类传统的

经济评价方法,是用于识别和度量一项活动

或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其基

本任务就是分析计算规划活动方案的费用和

效益,然后通过比较评价从中选择净效益最

大的方案提供决策。它是一典型的经济决策

分析框架。将其引入到环境规划中,可作为

一项工具手段以进行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

数学规划方法是指利用数学规划最优化技术

进行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一类技术方法。从

决策分析的角度看,这类决策分析方法的使

用,需要根据规划系统地具体特征,结合数

学规划方法的基本要求,将环境系统规划决

策问题概化成在预定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下,对由于决策变量所代表的规划方案,进

行优化选择的数学规划模型。多目标决策的

概念方法将能更好的体现环境系统规划决策问题多目标的本质特征,支持环境规划决策问题的分析过程。

1、水环境规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水环境规划研究的对象,可将其大体分为两大类型,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或称水质控制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或称水资源利用规划)。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3、简述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以国家颁布的法规和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总目标,以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对策措施群,统筹考虑污染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体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特点: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规划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分为两大类,即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和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问题。

6、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目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程序方案。

层次:1、流域水资源规划。2、地区水资源规划。3、专业水资源规划

7、简答水环境容量的类型

1、按水环境目标分类:A、自然水环境容量。B、管理(或规划)环境容量。

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A、耗氧有机物

的水环境容量。B、有毒有机物的水

环境容量。C、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3、按降解机制分类:A、稀释容量B、

自净容量

4、按可再生性分类:A、可更新容量B、

不可更新容量

5、按可分配性质分类:A、可分配容量B、

不可分配容量

8、水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

(一)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

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3、统筹考虑

专业用水标准要求4、上下游、区域

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功能和环境容量

6、与陆地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

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8、实

用可行,便于管理

(二)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

1、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执行II类标

准2、生活饮用水区执行III类或IV

类标准3、渔业水域执行II类或III

类标准4、风景游览区执行III类或IV

类标准5、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

用水区执行III类或IV类标准

(三)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1、系统分析

2、划分步骤:技术准备、定性判断、

定量决策和综合评价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在

规划中所起的作用

1、一个完整的大旗环境规划包括多反面

的内容如: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

污染预测、大气环境目标确定及大气

环境功能区的划分等

2、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预测,了解

现在和未来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情

况。大气污染预测确定主要大气污染

物,影响排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和预

测排污量增长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

响。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气环境目

标是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之

一。正确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研究

和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

容,也是实施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基

础前提。

7、为什么要进行大气功能区的划分?如何进

行划分?

1、A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的区域,根据

国家有关规定要分别划分为一、二、

三类功能区,各功能区分别采用不同

的大旗环境标准,来保证这些区域社

会功能的发挥

B 、应充分考虑规划区的地理、气候

条件,科学地合理地划分大气环境功

能区。

C、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对不同的功

能区实行不同大气环境目标的控制对

策,有利于实行新的环境管理机制

2、大气功能区的方法一般有:多因子综

合评分法,模糊聚类分析法,生态适

宜度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等。按多因

子综合评分法为例,大气环境功能区

划分可采取一下步骤:确定评价因子,

单因子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单因子

权重的确定,单因子综合分级评分标

准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10、什么是大气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规划中

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

大气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

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

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

值的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行

浓度控制和P值控制已不能阻止污染

源密集区域的形成,也不能实现大气

环境质量目标。因此,根据我国国情

和城市现有大气污染特征,提出在我

国城市推行区域大气总量控制法。只

有实行总量控制,才能建立大气污染

物排放总量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定量关

系,建立污染物削减与最低治理投资

费用的定量关系,从而确保实现城市

的大旗环境质量目标。

11、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

别。

总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2)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3)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范围。企业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2)实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浓度排放标准的指标:(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单位产品排放量。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没有规定最大持续排放时间,且监测规范中的监测时间也是很短的。

P值法的理论基础是点源扩散模型;P值法可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点源。计算的是总量控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30m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不能计算低架源的允许排放量。

2土地利用的概念和类型:

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一定的行动,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是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土地在社会需要的不同方向上,在国民经济各个不同的部门之间、各个项目上的分配和使用。

6 土地规划的内容和一般工作程序:

主要包括:编制工作方案;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保护方略方向拟定,部门用地预测与保护;确定主要地类保护区面积、划定保护片块和进行土地保护功能分区;制定并落实保护措施。

主要包括调查准备、分析预测及规划编制与成果总结及验收三个阶段:

①准备工作阶段:

包括组织准备和资料、图件准备。前

者包括编制和批准规划任务或工作方

案,后者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地貌、

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和社会经

济资料(人口、GDP、工农业产值等)

的准备。

②分析预测和规划编制阶段:

要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

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土地生产潜力

和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

编制规划内容、确定各项用地保护的

控制指标和规定保护区边界。③成果总结与检查验收阶段:

包括整理出成果图、编写规划报告和

进行数据汇总与整理、检查验收。

7土地资源调查的程序

土地调查的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外业工

作、内业工作和检查验收4个阶段。

3什么是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是在资源利用最

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

物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

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

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

2简述城市规划的内容:

城市规划包括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

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首先,在明确规划的对象、目的以及

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即对所要规划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

状况,土地利用、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

居民生活状况,以及对大气、水、土壤、噪

声和固废等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尽的调查,

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适当地作出

相当的环境质量评价。

然后,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

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规划。即根据现有状况

和发展趋势对规划年限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科

学预测,根据环境功能状态确定城市功能分

区及相应的环境目标,进行水资源合理利用

和优化配置设计,对城市大气、水体、噪声

等进行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固体废物和

工业污染资源管理控制规划,以及对城市的

交通运输、能源供给、土地利用和绿地建设

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

3简述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特点。

开发区环境规划是区域环境规划的一种特殊

类型,它既有着区域环境规划的共性,又有

独特之处。通常,开发区是在原农业区或未

开垦的区域上重新建设新区,原有工业基础

薄弱,城市化水平低,环境质量良好。

7什么是乡镇环境规划,其在规划体系中的

作用和关系?

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

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是

以农村县域和镇区环境为对象的综合性环境

规划。它以乡镇环境条件为基础,以改善环

境质量为目标,依据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经过环境系统

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案。

作用:乡镇环境规划所制定的功能区划、质

量目标、控制指标、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工程

项目的生产规模、结构布局等,给人们提供

了环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指导乡镇建设和

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管理起着

决定性作用。通过乡镇环境规划,可以约束

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效

益,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乡

镇环境规划是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篇章,是

整个乡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学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 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 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3.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20.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2.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23.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24.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5. 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26.规划方案:为实现相同的规划目标,可以采用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27.推荐方案:指由规划编制部门建议实施的规划方案(经过方案的优化)。 28.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 29.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1.集聚规模经济: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水体的自净过程: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 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 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 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和功能区。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专利等。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平均指标、相对指标。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4.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5.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五、论述题:(各10 分)一、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3.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谈谈你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答:(一)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多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P115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P128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 3 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9、结合区域SO2 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P121

4527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复习资料

04527环境规划学 复习重点:第一到第六章及第八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内容、技术与方法及应用。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或判断题,简答题,单选题,论述题,计算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 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 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 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 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 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 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 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 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 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 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 预见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 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 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 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 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 所组成的系统。 20.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 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 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21.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 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2.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 的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增加生 态效益及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23.浓度控制:是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 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 量之目的。 24.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 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 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5.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 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6.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 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 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 27.土地退化:指由于某些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 性状发生了不利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变化,从 而引起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28.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 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 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9.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 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 能力。 30.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 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研究阶段 1

环境规划课后习题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概念是,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内涵是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4.环境规划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2.简述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与环境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按规划期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按性质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 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 业发展规划。 5.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 识? 答::定义: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 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 理,化学变化以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要 准确的得到这样的值,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以及较长的研究,监测时间。由于环境 容量的概念较多的使用与环境规划之中,而 在做环境规划时一般不去研究环境的自净机 制,所以可用环境浓度标准值与背景值之差, 并通过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转换成排放量, 即以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作为环境容量,也 就是简化表达的环境容量。 6.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 用如何? 答:1.环境承载力是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 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 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是环境系统功能的 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 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稳态,有限的抵抗人类 系统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它 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量之一,反映了人 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 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工作应在环境规 划学的指导下进行,它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 系和框架,并克服单纯凭经验做规划,缺乏 科学的理论依托的弊端。环境规划不仅要对 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作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 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 环境规划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破坏或 少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 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其目标是 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 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环境规划将提 供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最优发展方案, 使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相应的环境状态相 匹配,使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环境在 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和改善。 7.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 导作用? 答:1.关系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合理 安排,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 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 它们与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呼应, 是进行环境规划首先必须掌握的知识。在编 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 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 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 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 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 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 2.指导作用 ①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自然 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 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 的方式和程度。②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 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 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 约的,且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综 上所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必然 是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效益分析,数学规划, 多目标决策分析三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 决策问题上的而差异与内在联系。 差异:环境费用效用分析是一类传统的 经济评价方法,是用于识别和度量一项活动 或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其基 本任务就是分析计算规划活动方案的费用和 效益,然后通过比较评价从中选择净效益最 大的方案提供决策。它是一典型的经济决策 分析框架。将其引入到环境规划中,可作为 一项工具手段以进行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 数学规划方法是指利用数学规划最优化技术 进行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一类技术方法。从 决策分析的角度看,这类决策分析方法的使 用,需要根据规划系统地具体特征,结合数 学规划方法的基本要求,将环境系统规划决 策问题概化成在预定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下,对由于决策变量所代表的规划方案,进 行优化选择的数学规划模型。多目标决策的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题

1.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同步发展方针。 3.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4.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归纳为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6.“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8.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 提出管理的14原则:1.劳动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酬报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9.管理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为防治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根据控制点位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分为预先、过程、事后控制 3.根据实施控制的来源分正式组织、群体、自我控制 4.根据控制信息的性质分反馈、前馈控制 5.根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分直接、间接控制。 12控制原则 1.控制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从总体上看,它既包括对人的控制,也包括对物的控制,这就增加了控制的复杂。 2.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1.公众参与原则2.系统控制原则 3.一致与比较原则 4.预防性原则 5.例外与重点原则 6.灵活性原则 7.经济合理原则 8.反馈原则

环境规划考试试题2009 A

环境规划学试卷A卷 环境工程2007级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20分) 1. 环境规划的两个基本任务分别是 ; 。(3分) 2.环境容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是、、 。(3分)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3分) 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等。(3分) 5.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h=19440m3/d,COD(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 p=6.0m3/s,COD(p)=12mg/L, u=0.1m/s, K d=0.5d-1。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处的断面上,河水中COD浓度是( )。(2分) 6.水环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和两方面来考察。(2分) 7.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表达的意思是。(2分) 8.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 大气稳定度为B级, 查表得到p为0.15。距地面10m处10min的平均风速为 1.0m/s,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为。(2分)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 2 根据环境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请对未来环境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发表你的看法。(10分) 3简述大气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区别,以及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10分)

4 什么是DSS,DSS区别于MIS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40分) 1 某个化工厂每天要排出两种工业废水,第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吨,第二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700元/吨,该厂每天须处理的两种废水的总量大于1500吨,而工厂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种废水是800吨,第二种废水是900吨,问该工厂如何安排两种废水的处理量,才能使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小。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请写出其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回答求解该问题的方法。(10分) 2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 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查表可知A取4.9。(1)试依据A值 法确定各功能区的SO2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SO2总排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10 分)3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有效源高为80m,NO2排放量为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75%,在其SW方向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6.0m/s,距源1200处0.5h取样时 间,。(1) 工厂排放NO2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多少?(2) 如果在垂直于SW方向距离风景名胜区50m处有一居民点,则工厂排放NO2对该居民点的浓度贡献值是是多少?(10分) 4 河段长86km,流量为Q=6.0m3/s,平均流速u x=0.3m/s,BOD衰减常数为K d=0.3d-1,K a=0.4d-1,污水排放量为0.6m3/s。如果要求河段中的DO≥5mg/L,河段起始断面处每天BOD5排放量不应超过多少?设上游河水中的BOD5浓度为1mg/L,氧亏值D0=0,水温20℃。采用S-P模型计算(饱和溶解氧)。(10分)140 y σ=85 z σ= 468 31.6 s C T = +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题答案剖析说课讲解

第一章 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四日事件(哮喘)、米糠油事件、富士山事件(骨痛病) 第二章 1. 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2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内容: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 发展环保产业。(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3.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4.所谓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5.环境规划与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作出规定的,由环境保护单项法规或规章所具体表现的,对国家环境保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来监督实施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环境保护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 6.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一)“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二)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系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的领导人对本单位污染防治负责,并确定他们在任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列为政绩进行考核。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六)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这就是许可证制度。包括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两个方面,以及排污申报,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排污总量削减指标,核发排污许可证,监督检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教材汇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教材 汇总 清华大学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815化学参考书: 《现代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忠鲠著 《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著 816环境微生物学 《水处理生物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顾夏声等著 《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德庆著 《环境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家玲等著 817环境系统与管理 《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怀城等著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马中著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程声通著 《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曾思育著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考研难度,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就业,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学费,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考研辅导,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清华大学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清华大学大学考研机构! 一、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清华大学大学这样的名校。清华大学大学2015年环境学院研究生共招收13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少的,从这方面来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考研还是有难度的。但是专业课815化学复习较为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815化学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清华大学大学环境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清华大学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校友众多,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自然就没有问题。2014年清华大学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2%。 目前国家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列为中长期计划的16大专项之一,就业前景必将水涨船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学术水平无疑是全国最好的,拥有3位院士。环境学院的出国也非常好,今年就有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UIUC(7)、普渡、哥伦比亚大学(2)、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等,在全国几乎是垄断优势。

环境规划学试卷A

河南工程学院2010 至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环境规划学试卷 一、填空题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按规划目的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5、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6、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7、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8、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9、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0、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 11、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12、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13、环境规划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14、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 15、我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SO2和烟尘是主要污染物。 16、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17、土地评价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18、乡镇环境规划的体系按行政隶属关系和规划范围可分为县域环境规划和镇区环境规划两个层次。 19、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三个方面。 20、我国的七大水系是指: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太湖。 21、综合决策技术方法在未来环境规划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系统模拟与预测技术、规划方案优化技术与决策分析方法、规划实施评估方法。 22、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3、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 24、1992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 (本题 60分)二、问答题 1、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7分) 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7分) 3、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7分) 4、简述环境规划的功能。(7分)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8分) 6、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技术方法有哪些?(8分) 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8、简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关系。(8分) 9、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分) 10、水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7分) 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8分)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13、简述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7分) 1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措施有哪些。(7分) 15、试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有哪些。(8分) 16、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主要有那些内容?(7分) 得分评卷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