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1、拟写对联

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与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PPT显示: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怎么译?

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

这就是语文提分,英语降分的原因:差别不在英语水平,而在汉语水平。】导语: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她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奇妙的对联。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注的社会大事——高考改革说起,先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再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选取焦点话题引入,内容新颖,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环节二: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1、参考教材,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联特征。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对联特征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举例阐释,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示:把握了对联的特征也就把握了对句的要领。

3、对联的书写和张贴有什么要求

书写力求美观

张贴遵照传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梳理对联有关知识,把握对联特征,为鉴赏对联、拟写对联做铺垫。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环节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1、奇妙有趣的对联PPT显示

数字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同音异字联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导学生从表现的场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谐、同音异字的奇特方面欣赏)

2、欣赏对联书法熙熙亭楹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3、组内推荐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联、趣联。

4、学生交流对对联的认识与感受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语关键词:有对称美、有书卷气、有智慧、体现中华文字的丰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设计意图】展示名联、趣联,学生谈感受,打开学生视野,感受对联艺术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探究欣赏的兴趣。

5、鉴赏对联松下弈棋,松子随同棋子落;溪边垂钓,柳丝依伴钓丝垂。

(1)这副对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对联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人物的特点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各人写出答案,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鉴赏对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四: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1、对对歌诀——《声律启蒙》PPT显示

2、基础练习

(1)读对联自由放声朗读以下对联(PPT显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春含情百花齐放/人有志万事俱成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补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3)改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4)写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预计此题学生不能很顺利的拟写出来,教师注意巡回参与小组学习,适时点拨启发)【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

3、课外提升练习(链接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下列对联对出下联或上联。PPT显示:

【设计意图】链接高考真题,使学生对对联题的难易度有所了解和感知,树立学会拟写对联的信心,培养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略)

以对联形式勉励学生珍惜学习生活

◆不苦不累,高中没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才思敏捷数理化游刃有余出口成章政史地无所不知

●环节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提升练习题PPT

2、请每位同学围绕“对联”这一主题,办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3、(选做)感兴趣的同学,可就对联展开一次研究性学习,题目自定,形成书面形式。)

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

趣联摭谈对联里的修辞春联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引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树立大语文观。一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延伸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主研修学习能力,巩固课堂所学。

【附板书】奇妙的对联

对联特征(对句要领)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横批: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

上联:一名教师两千工资三餐不定还要四处奔忙弄得五脏俱伤六亲不认却得七点出门八点上班人称老九十分辛苦还需向家长领导百依百顺实有千种艰辛万般无奈;

下联:万人唾骂千夫所指百年树人已然十分扯谈费尽九牛之力八斗之才累得七窍生烟六神无主五官僵硬四大皆空仍要对无德学生三跪叩首逼得两腿一蹬一命呜呼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拓展材料 一、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对联。 1、(1987年全国)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 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A)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2、( 1991年全国)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完成后面的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A) A.邓拓 / 毛泽东 / 曹雪芹B.邓拓 / 邓小平 / 曹禺 C.吴晗 / 毛泽东 / 曹禺D.吴晗 / 邓小平/ 曹雪芹 (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3、(1992年全国)“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全国Ⅰ) 第一题: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 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2004年福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2004广东)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2005福建)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横批:振兴中华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2008年高考重庆)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周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 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 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 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 扬这一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 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因此 在教学这一专题时,就不能只注重对联知识,虽然中考、高 考语文卷中,都出现了对联题目。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 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 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 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喜欢 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这堂课综合 考虑了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

突出语文性,2.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 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 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 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 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学生归 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 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 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 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不同种类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 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文化的探究学习, 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 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 联特点的深化过程。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对对联基本 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第四步,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 别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思维和应用语 言的能力,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对对 联的过程中,兼顾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 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对联用 毛笔写出来,即使是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可以尝试一下。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1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升审美水平。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写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能够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板书:奇妙的对联) 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课本P78)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上联——孙行者下联——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下面我们翻到课本P78,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对联欣赏1、2、3中的六副对联,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学生大声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即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回答的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当;(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 教师以“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为例解说对联的特点。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能够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板书: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内容相关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理解了对联,但我们不但要识其形,还要赏其韵。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2006年铜梁实验一小语文竞赛题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比正确,求速度 下面的练习,请你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做,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又正确。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身材魁悟()千均一发()万籁惧寂() 调兵遗将()再接再励()专心至志() 迫不急待()杨眉吐气()换然一新() 气势凶凶()汗流夹背()川流不息() 欢心鼓舞()别出心材()直接了当() 三、猜谜语(打小动物) 1、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2、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3、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4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5、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四、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逼上梁山《》() 负荆请罪《》() 五、下列对联有歧义,请断上不同的标点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看你有几种断法? (1)迎春联: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六、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1.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四、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教学建议】 一、注重趣味性。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能体味出汉字的奇妙,揣摩出对联所体现的思维的灵性。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教学中,联系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已学诗文中搜集对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种类、基本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对联的基本常识: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从上面的“四讲”可以看出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②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③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漏尽/飞身/去;心空/及第/归。 平仄相对简单说来就是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奇妙的对联实用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安徽砀山职教中心(砀山三中)王本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来历和妙处,教师适当点拨。(见课本)3.妙联撷趣。(多媒体显示教师与学生辑录的妙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示) 名胜联: ①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岳阳楼·范仲淹)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醉翁亭·欧阳修)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1)

语文竞赛题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比正确,求速度 下面的练习,请你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做,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又正确。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身材魁悟()千均一发()万籁惧寂() 调兵遗将()再接再励()专心至志() 迫不急待()杨眉吐气()换然一新() 气势凶凶()汗流夹背()川流不息() 欢心鼓舞()别出心材()直接了当() 三、猜谜语(打小动物) 1、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2、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3、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4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5、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四、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逼上梁山《》() 负荆请罪《》() 五、下列对联有歧义,请断上不同的标点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看你有几种断法? (1)迎春联: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六、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奇妙的对联

奇联共欣赏,妙对相与析——《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浏阳市田家炳中学陶芬兰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欣赏、品味、积累奇联妙对。 3.根据对联的要求,学写对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对联常识。 2.欣赏名联佳对。 教学难点: 1.尝试对联创作。 2.相互评改对联。 三、教学创意 “梳理探究”活动课是高一学生最新接触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课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品种和文学体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通过积累、欣赏和创作对联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对联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堂课主要从对联常识、名联欣赏和对联创作三个方面来作一些梳理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一、谜语导入: 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 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香”字; 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 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 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 “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 不行。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 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 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 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读对联 在河北、辽宁两省交界处的山海关,有座姜女庙,旅游的人们都被庙里的一幅对联吸引住了。你能读懂这幅对联的意思吗?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三)十二属相 你知道十二个属相是什么吗?在下面的括号里各填上一个属相,组成不同的成语。 过街老()气冲斗() 生龙活()守株待() 叶公好()打草惊() 识途老()顺手牵() 杀鸡吓()呆若木() 画虎类()一龙一() 十二个属相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四)动脑筋编个顺口溜 有一天,教师说:"看谁动脑筋,编个顺口溜,来辨清'针'和'钉'?" 话音刚落,聪明的冬冬眼珠子一转,说:"针里有钉,钉里有针,修凳用钉不用针,补衣用针不用钉。" 小朋友们念呀念,不一会儿,就搞清了这两个字。 同学们,谁能为下面几组字,各编个顺口溜,帮助大家记住它们?1."喝"和"渴" 2."晴"、"睛"和"清" 3."抱"、"泡"、"跑"和"炮"。 (五)成语梯 成语大部分是四个字的,也有字数多的。下面每行只填一个字,就能构成一个成语。 闭门 流不息 久旱逢雨 人不知不觉 船到江心补迟 智者千必有一失

奇妙的对联大全

奇妙的对联大全 导读: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横批:联袂贺春 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横批:盛景争春 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上联:丽鬼无惊厉鬼惊

下联:蓝天心曲步步高 上联:冰花点点化为水 下联:雪片纷纷结成霜 上联:情歌声声变成哥 下联:蝶舞翩翩幻为妹 上联:夜郎枉作白日梦 下联:倩女虚行暗幽魂 上联:雨荷有盖我荫凉 下联:草原无边尔朝阳 上联:古文故人做 下联:禾火秋风起 上联:假期有梦难圆 下联:真隙无聊易长 上联:孙子小众人从 下联:女子妙佳人圭(归)上联:兰亭狂草王 下联:松江鼎彝范 上联:巴蜀丹青张 下联:松苑痴乐鬼 上联:九泉楷圣张 下联:残墨千秋香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设计人:张保玉审核人:编号:16 使用时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学习欣赏对联。 尝试对对联。 学习过程: 一、联林趣事 谢缙巧对曹尚书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是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家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第二天,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命家人曹保去问是哪个人写的。一打听,原来是卖水的贫民谢通之子谢缙写的。曹尚书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岂能让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了对联更加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感到十分惊奇,即命家人曹保把谢缙叫到府上。当谢缙来到曹府时,不料大门还关着。谢缙当时高声指斥:“正门不开,非迎客之理。” 曹尚书在门内说:“我出几副对联,如果你对得上,我便开中门迎接。”于是,念了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 谢缙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又念一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谢缙闻声对道: 盗者休来道者来。

曹尚书见谢缙对答如流,连称“奇才”,当即开了中门迎接。谢晋身穿绿衣,个子矮小,走起路来连蹦带跳,曹尚书便又挖苦他: 出水蛤蟆穿绿袄; 谢缙见曹尚书身着红袍,老态龙钟,不假思索地答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曹尚书听了觉得很尴尬。待谢缙进入府后,便问:“谢学生,你父母做何生意?”谢缙想起父亲起早摸黑,沿街卖水,早晨、夜晚水桶映照着太阳月亮的光华;又想起母亲在家纺线织布,双手灵巧操作的情景,于是回答道: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听了,不得不惊服谢缙的奇才。 读了上面这个故事,你一定也能想起来不少关于对联的趣事吧。写下提要,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一讲。 二、了解对联常识 1、对联由和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 2、对仗的要求是,,。 3、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 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4、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两种,仄声包 括、两种。 6、对联讲究平仄,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一.文化常识 最早的春联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史料记载,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趁新年到来之际,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他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二.名联赏析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小结对联的特点: 三.学以致用(实战练习) 1、“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 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2. 南京名园瞻园有一副对联,下联词、句序已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调整出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顺序已乱): 树边红雨,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3.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 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 ⑴新春对联: ⑵教师办公室对联: 四.对联的分类 1.对联的用途很广,场合不同而内容有别。请从内容上来判断下列对联的用途: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前寿五旬又迎花甲待过十载再祝古稀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2﹑改对联: 传说旧时有一家人家结婚,把丧联错贴于喜堂之上: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花秋雨百年愁。 新娘来到喜堂见此联时,不免暗中叫苦,但她灵机一动,稍加改动,丧联变喜联。五.对联常识补充: 1.书写,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要讲究美观,必 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2.张贴,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六.能力提升: 牛刀小试显身手——对对子 《声律启蒙》节选:

奇妙的对联(资料)

奇妙的对联 一、对联常识: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基本常识: 1.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 2.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3.结构相称: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 4.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5.平仄相谐: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实践一下:将下面的句子配成对联 ①棕树剥皮成光棍②细羽家禽砖后死 ③刘伶饮尽不留零④小犬无知嫌路窄 ⑤大鹏展翅恨天低⑥花椒开口见黑心 ⑦粗毛野兽石先生⑧贾岛醉来非假倒 二、对联作法及趣联赏析: 1.叠字法作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 2.反复法作联: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老兵念出上联: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欧阳修略加思索,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原来下联是: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其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对”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义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趣。 3.拆字法作联:

奇妙的对联 优秀教案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常识,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对联的有关知识,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尝试对对子,训练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规范性。 4、学会品味鉴赏名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有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同学们从这副对联里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缺衣少食)——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了解对联 1、什么是对联呢?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作“对句”。 2、对联的特点: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初临客早来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学生总结对联的第一个特点: 1、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是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袁世凯去世时,有人为他提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华民国万岁”,从规则上来看,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这是不规范的,可是这幅对联的不规范恰好暗含了一种寓意,你能看出来吗?师:这其实是暗示了对袁世凯的批评,妄图称帝的袁世凯,对不齐(起)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的罪人。

奇妙的对联教案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任瑞俭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梁启超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他一进门便被院里一株杏树迷住了,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袖筒里。他的这一举动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里。筵席上,父亲为了活跃气氛,便当众对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满口答应下来。父亲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启超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入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 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2、学会欣赏对联。 3、学对一些简单的对联。 4、培养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 版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请同学们自读教材内容,了解对联常识。(对联的含义,对联的分类,对联的起源,对联的张贴)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对联的常识,下面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例,分组探究对联的特点。 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十分热烈,现在请小组派出代表发表你们讨论的结果. ,

生1: 1、字数相等。 生2:相对应的位置词性一致。对仗要工整, 师:很细心,的确,对联上下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生3:结构相当 师:总结起来就是对联要讲究对仗。 、 师: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会感觉到诗歌的音律协调、朗朗上口,主要原因是诗歌讲究平仄,平大多指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仄大多指上声、去声,下面请同学们将这两句标一下平仄。 生4:两句诗平仄相反,前句末尾是仄声字,后句末尾是平声字,师:这位同学领会新知识的能力很强,对联上下句平仄相异音调和谐仄起平收(上联末字应为仄声字,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字。平声:阴平、阳平。仄声:上声、去声。) 师:对联的内容上下联内容要上下衔接,不能重复:上下联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词。避免“合”,即上下联意思一模一样。如:扫千年旧习,除万载陈俗。(×)意境相合:上下联意境要完美和谐。如A、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B、扫千年旧习,吃三碗稀粥(×)C、扫千年旧习,穿一双破鞋(×) 师:老师选了一副对联,这是南京名园“瞻园”中的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词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高一语文备课组彭庚华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初步了解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以及它的基本特点、格式,在赏析、品味、应对对联中,自主经历锤炼语言文字的过程,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学习对联的乐趣,激发学习对联的热情。 发展目标:在学习对联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检索、重组和应用,诱发思维碰撞,培养探究、创新意识,培育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一、认识对联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对对联 二、提高学生利用对偶修辞进行仿写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学会对对联 [教学课时] 2课时 [辅助教具] PPT课件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未见对联趣已生) 1、游戏导入。 ①接词 七上----(八下)走马----(观花)三长---(两短) 移花----(接木) 花好-----(月圆) 跋山----(涉水)………… ②对词:四字神话故事对四字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③小结:其实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古代文人小时侯做得最多的功课,叫对对子。 有人还专门编了一本书,想不想看看?

【教师在课堂上就是为学生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介入到新的知识网络中去,为学生获取成功体验做好服务工作。这里以学生已有的词语积累为资源,进行对词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无意中为学习对联做好点拨和铺垫。】 2、朗读感悟。 ①课件出示《声律启蒙》的2个章节,学生自由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千对百,两对三,塞北对江南。山村对海岛,旷野对平原,花烂漫,月婵娟,草木对山川。” “明对暗,户对窗,大海对长江。龙飞对凤舞,微雨对斜阳。深院落,小池塘。水色对山光,白浪花千朵,青天雁一行。” ②集体交流。(重点:字数相等,琅琅上口,都是一些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 【《声律启蒙》的适时出现,读读说说,在轻松的氛围中消除学生对对联的神秘感,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探究对联的兴趣。】 3、小结:古代的文人每每看到美丽的景物,或碰到触动自己情怀的人和事,都喜欢把 自己的感怀用对子的形式写下来,那就成了对联。引出课题:奇妙的对联。 第二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对联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清代康熙、乾隆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铁齿铜牙的纪晓岚、胸有成竹的郑板桥等对联高手也随之诞生。对联主要类型有春联、贺联、挽联、赠联等。 自从04年全国各省高考卷不约而同考对联之后,对联教学备受重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识对联,对对联。 把握对联的特点。(7分钟) 1、分辨对联(字数、平仄、词性、结构、文意)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字数:上下联相等 (对联首先是对偶。它可长可短,短的两个字,长的几百字,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副对联的作者其实是借对联的特点来讽刺袁世凯,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奇妙的对联》2

《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四、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教学建议】 一、注重趣味性。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能体味出汉字的奇妙,揣摩出对联所体现的思维的灵性。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教学中,联系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已学诗文中搜集对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种类、基本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对联的基本常识: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