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历史概略

广东历史概略

广东历史概略
广东历史概略

第二章

广东历史概略

?(P34)

?从史前社会的原始群时代起,就有早期古人(马坝人)生活在岭南这块土地上。

?秦朝以前,岭南地区的古越族先民与中原商周王朝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均有直接的交往。

?秦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使岭南开始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

?汉朝平定南越后,将岭南划分为九郡、并置交趾刺史部,负责监察岭南九郡、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东汉时又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从交州划出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及合浦浦郡北部,

另置广州,地域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之大半,州治在番禺(今广州)。

?广州得名自此始,不过此时只是一个行政区域,还不是城市名。

?广东历史逐步显示出海洋性与商业性的特点。

?唐将岭南道划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东道治广州,辖今广东大部。

?宋初置广南路,后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辖今广东大部。

?广东得名自此始。

?南宋后期,两个三角洲的经济、文化地位超过了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粤北。

?明清时期,

随着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商品性生产的迅猛发展以及以冶铁、陶瓷、丝织、榨糖、造船等为主的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广东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已跃居全国的先进行列。?广东人民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最早、最深。

?但同时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也最早、最深。

?在广东产生了中国近代

最早的留学生

最早的西医

最早的新闻报刊

最早的科技人员

最早的资产阶级改革家和革命家

?广东成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重要基地。?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8月,全省解放。

第一节

史前及先秦时期

广东地区的历史

一、广东地区的史前社会(P35)

1、原始群时期的“马坝人”和“峒中岩人”

?广东发现的最早人类是“马坝人”和“峒中岩人”。?1958年8月,在粤北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的狮头洞里。马坝人遗址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称为“马坝人”

?和马坝人一起发现的还有大熊猫、剑齿象等17种江南古动物群化石。

?1978年和1989年,在粤西封开县渔劳区河儿口村的峒中岩,发现了3颗人牙化石。

?“马坝人”和“峒中岩人”面部具有黄色人种的一些重要特征,是黄色人种原祖之一。

?广东从“马坝人”、“峒中岩人”开始便有了人类社会。?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脱离了原始群状态,向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缓慢过渡。

2、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

?岭南地区母系氏族社会可分为

形成和繁荣两个时期。(对比)

?形成时期又可分为

前陶阶段和粗陶阶段。

前陶阶段的文化遗存

?主要有

?封开的罗沙岩、黄岩洞、螺髻岩、

?阳春的独石仔

?罗定的饭甑山等洞穴遗址

?距今约16000~10000年

?其特点是人们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办法,但还未发明陶器。

粗陶阶段的文化遗存

?主要有

?英德青塘、始兴玲珑岩、

南雄梅岭镇中站、南澳象山等遗址

?距今约8000~7000年

?陶器的发明和原始农业的出现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

?距今约6000~5000年,

?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珠江、韩江三角洲的贝丘遗址和沿海及岛屿的沙丘遗址

?其特点是以渔猎捕捞为主

?在陶器制作上出现了彩陶,

?在居住形式上定居的稳定性还不够

?另一类是粤北山区遗址

?其特点是以原始农业为主

?在居住形式上已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

3、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已有较成熟的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

?石器和陶器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陶器制作已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手工制陶发展为使用

陶车制作轮制陶器。

?大量陶纺轮的出现,表明父系氏族时期的广东先民已经较广泛地用植物纤维纺织衣物了。

?在居住形式上,

已由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适于大家族聚居的“长屋”

变为适合父系氏族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居住的“小

房屋”。

二、先秦时期的广东历史(P36)

?大约从中原商王朝末年到秦统一岭南之前,是广东地区原始社会解体,逐步过渡到阶级社会的时期。

?由于这一时期以青铜器的铸造、应用及其发展为最突出的标志,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广东的青铜时代。

在青铜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1、商代末年出现青铜冶铸业。是划时代的进步;

2、锄耕农业获得较大提高和扩展。出现了青铜工具和铁器。是青铜时代农业进步的突出表现。

3、家畜饲养发展,出现家禽饲养了。

4、陶器普遍有了轮制的几何印纹硬陶,并出现了釉陶和原始瓷。

?这是制陶技术的一大进步,

?也是青铜时代区别于新石器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岭南古越族(P36)

?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我国东南和南方的各个民族共同体——百越,在氏族、部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部落联盟。

?岭南的先秦居民属于百越中的南越族

?按地缘关系的不同,又可分为

南越、骆越和西瓯三个部分。

骆越的生活地区在今广东雷州半岛一带和今广西钦、廉等

南部地区。

?西瓯在今广东西部及今广西东北部地区。

?除瓯、骆居地外,今广东境内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南越分布地区。

?粤东潮、梅地区是南越与闽越的杂居地带。

?岭南的南越、西瓯、骆越是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以地域为区分的民族共同体

?其基本成分是当地土著,同时也包含部分从岭北迁来的扬越、于越等族。

?岭南古越族多住水边

?种植水稻和渔猎捕捞是主要的经济生活。

?住房流行“干栏”式建筑。

?断发文身是古越人生活习俗的一个突出特征。

?越人奉蛇为祖先,所以文身还有对蛇图腾崇拜的含义。

四、岭南古越族的对外交往

?商周时期,岭南与中原王朝已建立了朝贡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与吴、越、楚等国,特别是楚国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二节

广东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秦汉时期(P37)

(一)秦统一岭南

1、岭南首置郡县

?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三郡:

?南海郡(今广东大部分)

?桂林郡(今广西大部分)

?象郡(今越南北部和广西一部分)

?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南海郡下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揭阳五个县,郡治在番禺。

?任嚣首任南海郡郡尉,统领三郡。

?赵佗为龙川县令。

?郡县制的建立,(意义):结束了越人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局面

?使岭南地区开始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

?开创了岭南历史的新篇章。

?南迁的中原人,都以家庭为单位,定居岭南。(客家人:家族)

?郡县制的推广及中原人与越人杂处,使各部越人转为郡县编民。

2、灵渠的开凿和“新道”的扩筑

?秦朝派兵在湘江和漓江的分水岭海阳山(今广西兴安县境)凿溜渠

?筑堤岸,用人字形的拦河大坝把海阳江水劈分为二?一为长60里的南渠,入漓江

?一为长7里的北渠,入湘江,是为灵渠。

?灵渠设若干水陡(即船闸)以保持水量

?湘江、漓江的船只往来逐陡上下。

?灵渠的水陡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

?不仅便于运兵转饷,而且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

水陡(即船闸)以保持水量

?秦朝扩筑的入越孔道名为“新道”,自西而东有四条:

1、大庾岭(梅岭)道

2、连阳道(地当骑田、都庞二岭)

3、萌渚岭道

4、越城岭道?意义:秦统一岭南揭开了广东古代史上重要的篇章。?四条孔道均在南岭山脉的隘口,南北有江河相接,是以水

道为主的水陆交通线。

?新道筑成后,从关中经汉水顺流下长江,分别转赣江和湘江,逾岭后沿溱水(北江)和郁水(西江)而达番禺,把京师咸阳与南海诸郡联系起来,不仅加强了秦王朝对岭南的控制,客观上也促进了岭南与江南及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南越国

1、赵佗立国

?公元前204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

?建立了一个以番禺(广州)为王都,地方千里的南越国。采取的积极措施:

①在政治制度上,继承秦制,模仿汉制。

②推行和辑越人的民族政策。

③长期维持与汉朝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委派

陆贾为使前往番禺交涉。

?(第二次179年)

?赵佗审时度势,接受了南越王的封号,名义上臣服了汉朝廷。

2、南越回归中央王朝

?汉武帝调集十万楼船水师,分两路向番禺挺进:(判断)?一路为伏波将军路博德

“出桂阳、下湟水”。

?一路是楼船将军杨仆

“出豫章、下横浦”。

?公元前111年平定岭南,

?岭南回归中央王朝统治后,

?汉廷将岭南地区重新划分为九个郡:

南海、苍梧、郁林

合浦、交趾、九真

日南、儋耳、珠崖

?南海郡基本在今广东省境内

?苍梧、合浦二郡有部分在今广东境内。

?公元前106年,汉廷又设交趾剌史部

?负责监察岭南九郡

?以苍梧郡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市)为治所。

?东汉末,改交趾剌史部为交州。

?州剌史除了原来的监察权,还拥有军政大权

?地方行政制度也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州设剌史、郡设太守,县设令或长。

武帝平定南越的意义:

1.首先,在政治上,

?使岭南地区归入西汉的直接管辖之下

?九郡的创设,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其次,在经济上,

?边关的撤销,使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源源输入?南方特产和异国珍品也成批北运

?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贸易的发展。

3.再次,在文化上,

?使南北人民加强接触

?南方人民有更多的机会吸取中原地区的文明

?改进落后的风俗

?进一步促进了汉越两族的融合。

(三)两汉时期岭南社会的发展

1、农业(P40)

?南越国时期,采取“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仍以铜器、石器、木器为主

?西汉后期起,实行精耕细作

?水稻生产使用铁器牛耕,使用秧苗移植的方法,一年两造。

?荔枝、龙眼主要以贡品的形式北运中原。

?南海郡设置的“圃羞官”,

就是专门掌管岁贡果品的官员。

?岭南还栽培从海外传入的一些植物

如原产东南亚的槟榔和原产马来西亚的椰子。

?两汉时,南海诸郡的农业经济已初步呈现出具有南方特色的多样性。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名花耶悉茗花和茉莉花。?耶悉茗花(素馨花)

2、手工业

?制陶业是岭南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南越国时期的陶器在用途上已从过去的生活用具扩展到葬具、生产工具、美术雕塑、建筑材料等。

陶器制法分三种:轮制、模制、手制?西汉中后期以后,制陶业的进步更加明显。

?陶质中夹砂粗陶极少,细泥硬陶的比重则越来越大。?施釉陶器已占大多数。

?纹饰日渐简朴,种类显著减少。

?从器形上来看,越式陶器逐渐被淘汰。

?这反映了越族文化逐渐被融化的过程。

3、造船业

?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舟楫。

?1974年底,在中山四路发现了一个秦汉造船场遗址。?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种:

①小艇和独木舟②交通游览船

③客货船④楼船

4、海外贸易的开拓

?早在先秦时期,已与南海沿岸海上交往

?南越王墓出土的银盒,与前5世纪波斯银器类似,是迄今在广州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海外物品。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

在徐闻设立专官管理商业贸易,

派官船进行远洋航行和贸易。

?形成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

其航线大致是:

?从徐闻、合浦出发,沿着今北部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岸边航行,经孟加拉湾,抵达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对比历代航线)

?汉朝官私商人输出的商品都是黄金、丝绸

?换回的商品是明珠、壁琉璃、犀角、象齿、玳瑁、珊瑚、奇石异物。

?徐闻、合浦成为当时(汉朝)中外海上交通的重要口岸。(四)广州建城

?公元前214年,任嚣率兵平定岭南

?在今广州建城,作为南海郡的郡治

?这是有文字确切记载的最早的广州城——“任嚣城”。?任嚣城又叫“番禺”

?到了南越国赵佗统治的67年间,原城扩大了一倍,史称“赵佗城”。

?1995年7月,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发现了2200年前的南越国宫署遗址。为石构建筑,出土有“万岁”瓦当、绳纹的筒瓦、板瓦及越王井。

?番禺既有国内贸易,也有海外贸易

?早在秦汉时就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活动中心。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东吴首置广州

?公元264年,东吴从交州划出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及合浦北部

另置广州,地域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之大半。?州治番禺。

?广州得名自此始。

?交州则辖五个郡:(合浦以南)

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

?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

(二)流人入粤及其影响

?南迁的移民,史称“流人”。

?东汉末,中原人经陆、海二路南迁

?以海道为主要路线。

?经陆路的流民大多止步于荆州,翻越五岭进入交、广的人很少。

?经海路者多数前往交趾郡,也有部分入南海郡。?西晋末到东晋前期,又出现一次移民高潮。(线路)?1、大量流离失所的中原和江南流人或经洞庭湖沿湘漓进入粤西。

?2、经鄱阳湖沿赣水进入粤北。

?3、经闽浙沿海进入粤东、粤中。

?这次移民潮持续的时间比上次长。

?流人的大量迁入的影响:

?增设了县,如义昭县(大埔县)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冶铁业的传播,加强了垦殖能力。

(三)海上交通的发展

1、以番禺为起点的沿海航线

汉代已开辟,

?吴晋时,这条航线可分为东、西线。

?西线由番禺至合浦。

?东线由番禺至东南沿海。

2、以番禺为起点的海外贸易通道

?两汉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

徐闻和合浦。

?吴晋之时,番禺逐渐取代徐闻、合浦,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吴晋时期,出海船舶逐渐放弃了传统的北部湾航线。?开通了自番禺启航,经海南岛东部海面,直穿西沙群岛海面抵达东南亚各国

?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直驶波斯湾和红海地区的便捷航线?大大缩短了从番禺到东南亚各国的航程。

?这一航线的开通,奠定了番禺(今广州市)作为南海交通枢纽的地位。

?从番禺输出的以丝绸、漆器为大宗。(两汉输出丝绸、黄金)

(四)汉越民族融合

?东汉至吴晋时期,岭南百越遗裔,族名众多,一般通称为“俚”。

?以陈霸先、冯宝为代表的汉人官吏

以冼夫人为代表的俚人渠帅(首领)和辑俚人的活动,使俚汉两族接触更为频繁

?通过通婚,使俚人大量融入到汉人中去

?进一步消除了民族隔阂。

?自此,“越”、“蛮”、“俚”等古代岭南土著人的泛称逐渐从史籍中消失。

?但以“瑶”、“僚”、“壮”、“畲”、“黎”等专称载入史册。

?两晋,尤其是南朝,是秦汉后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又一重要时期。

(五)汉文化在岭南诸郡的推广

?番禺县人杨孚著《异物志》,对岭南的土特产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

?这是迄今可见的南海郡人第一部学术著作

?也是我国第一部地域性物产志。

?“三陈”是指:

广信人陈钦+其子陈元+陈元儿子陈坚卿?陈钦曾向王莽讲授《左传》

?其子陈元被誉为“岭海儒宗”,著有《左氏异同》。?陈元儿子陈坚卿长于文章。

?屈大均称为“粤人文之大宗”

?(三者之长要分清)

?“四士”中的士燮,精于《左氏春秋》

?著有《春秋经注》、《士燮集》。

?他的三位弟弟都是从政的学者,故时人称为“四士”。

三、隋唐时期

(一)政治经济的发展

1、统治岭南的政治制度

?推行州(郡)县二级政制

?废除九品中正制

?开创科举制

?推行考绩制度等。

?唐对岭南实行按户税米的制度

?设“岭南五管”

?把岭南45州分为五个督府:

广州桂州(桂林)

容州(广西北流)邕州(南宁)

安南(越南河内)

?在选官制度上,实行“南选”制度。

2、经济发展

(1)农业

?淡水养鱼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水果生产以荔枝最为著名。

(2)手工业

?广东成为唐朝外销瓷生产基地.

?产于韶州的竹纸和产于广州的谷纸都是当时的名纸。?产于端州的端砚。

?造船业是唐代广东重要的手工业

?广州尤为著名,是全国造船中心之一

(3)城乡商业

?商人成为重要的社会职业。

?官商、海商、番商、牙商是当时最有特色的商人。

(二)大庾岭通道的开辟

?大庾岭即梅岭,北连赣江上源章水,南接北江东源浈水?山上原有小路,是秦汉用兵番禺的必经之途。

?唐开元年间,去官家居的始兴人张九龄上书朝廷,要求重修大庾岭路,获准,并被委派主持其事。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1、海上丝绸之路

?据唐朝宰相、地理学家贾耽撰写的《广州通海夷道》记载,其航线主要是:?从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部海面,越过西沙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南部

?沿印度南部西岸北上,再沿海岸线西行至波斯湾

?从波斯湾沿阿拉伯半岛西南行可达非洲东岸。

?这条海路贯穿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海岸的90多个国家

?航程89天,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成为连结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纽带。

?由于这条航路出口的商品以丝绸、陶瓷为大宗,所以有“海上丝绸之路”或“陶瓷之路”之称。

2、市舶使的设置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了“市舶使”

?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创举。

?广州作为全国外贸中心和国际海洋贸易东方中心的地位,也因市舶使的设置而确立不移。

3、蕃坊的设置

?以光塔路及附近为中心.

?“蕃坊”设“蕃长”,由外侨推举,政府任命,专门管理外国侨商的内部事务。

?由于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最多,故“蕃长”多由穆斯林担任。

?蕃坊还设立“蕃学”供外侨子弟读书。

(四)唐代广东文化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刘禹锡

2、中外文化交流

?广州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和桥梁。

?广州成为唐朝中外佛教交流和传播的重地。

?伊斯兰教、火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外国宗教也先后传入广东

?建于唐太宗年间的怀圣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

?诸教并存,构成岭南宗教文化的开放性、多元化特征。

3、惠能与禅宗

?俗姓卢

?惠能创立了禅宗南宗,把佛教义理简单化、通俗化?使禅宗成为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惠能的禅学核心是“顿悟”,所以又称禅宗顿教。?惠能的理论特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把佛、佛性安置于每个人的心性之中,确认佛、佛性为人人心性中本有

?这与中国儒家性善论相一致,与天竺佛教认为人的前生都有大小不等的罪过的性恶论截然不同。

?二是把人人本具的佛性解释为“清净心”。

?也与中国传统道教的“清净无为”观点相吻合。?(三教合一)

?三是具体修持方法和途径上,强调“顿悟”,反对“外修”与“渐修”。

?惠能禅学初时主要流传于南方,称“南宗”。

?流行于北方的神秀禅学,则称“北宗”。

四、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割据

?南汉定都广州,是继南越国后,在岭南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

?刘隐据有今两广地区

?917年其弟刘yǎn称帝,是为高祖,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

?冶铸业和采珠业较为发达。

?涂金千佛塔供奉在法性寺(今光孝寺)

?称东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最古最重的古铁塔。

五、宋元时期

(一)广南东西路的建置及海防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把岭南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统称“广南”、广南路或岭南路。

?公元997年,始定全国为15路

?并将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

?广东、广西之分,即始于此。

?广南东路简称广东,广东得名自此始。

?褥洲是海舶入广州的第一站。

(二)经济的发展

?宋代引种推广了优质稻种——占城稻。

?潮州笔架山窑居广南陶瓷生产之冠,有“白瓷窑”、“百窑村”之称。

?广州西村窑是集各家所长、仿制各地名瓷的大窑。?都主供外销.

?端砚在唐朝已经开始生产.

?到宋代,端州成为全国两大产砚区之一。(徽州歙砚)?贡品。皇室垄断。

?广东的矿冶业居全国领先地位。

?在广州设立市舶司,

?又设杭州、明州(今宁波)、泉州等市舶司,并开辟其他市舶贸易点。

?但在北宋一代,广州市舶司始终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广州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

?“海山楼”是广州最早的用于官方接待外宾的酒楼。?此外,宋承唐制,亦设“蕃坊”为外商侨居之所。?泉州宋元之交,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外贸港。

(三)北人南迁及其影响

?第三次移民高潮,在南宋灭亡时达到空前规模。

中原士民南迁的途径:

1、大部分是通过张九龄主持开凿的大庾岭路。

2、海道,从海上入粤的主要是江淮人和福建人,落籍于潮、惠、广、雷等濒海诸州。

?在两宋移民潮中,南雄州治保昌县(今南雄县)在地理上具有重要作用。

?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是中原移民南下途中首先选择的定居地。

?意义:

1、南迁人口加速了广东土地的开发。(水田耕作经验)

2、广南工商业取得进展

3、文化教育事业空前繁荣。

较著名的书院:

南雄的孔林书院、

潮州的韩山书院

海南的东坡书院、

东莞的力瀛书院。

(四)南宋灭亡

?(南下线路)

?公元1276年2月,元军攻陷临安。

?益王赵昰在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拥戴下即帝位于福州

?二王行朝为元军所逼,从福州水路下泉州

?于11月进入广东路潮州、惠州

?于次年4月进驻香港九龙、荃湾

?在那里建立行宫。

?1278年4月,赵昰在湛江硇洲岛上病死

?由年仅9岁的赵昺继位,

?6月,迁新会崖山

?1279年2月,陆秀夫抱着少帝赵昺与国玺赴水,随少帝赴水殉国。

宋末“三忠”: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

?后人在崖山建“三忠祠”和“慈元殿”以纪念他们和杨太后殉国。

(五)元朝对广东的统治

?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前代不同,分为:

省、道、路(府州、军)、县四级。

?广州作为中国主港的地位为泉州所取代而退居其次?出口货物主要有:

陶瓷、金、银、铜、铜器、谷米、海南棉布、槟榔

其中以陶瓷为大宗。

六、明代广东的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三司分治的地方建制

?1369年明政府改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

?广东成为明中央所辖十三行省之一。

?辖十府一直隶州,至清代都没变。

?三司分治:

?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广东单独设省

?对广东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经济的全面发展

1、农业

?后来居上,在全国前列。

?耕作制度出现了两季水稻再加一季其他作物的一年三熟制。?明代还从国外引进了番薯和玉米,尤其是番薯,产量高,容易生长,推广极快。

?潮州的柑橘类水果有柑、橘、柚、橙等,“以柑为第一品”。?广东的甜橙苗在15世纪初便传到欧洲

?后又传到美洲。

?美国现在种植的甜橙即源于此。

2、手工业

?冶铁业:

?明代佛山、广州都是冶铁业发达的城市

?尤其佛山已有一批具规模的手工业作坊,

?是全国有名的铁锅、铁线和铁钉的产地。

?陶瓷业:以石湾最为著名。

?丝织业:

?由于南海、顺德产丝较多,佛山与广州的丝织业也发达起来,有“广纱甲于天下”的美誉。

?造船业:明代我国居于世界前列。

?广东造的船称“广船”,与福建造的“福船”齐名。?广船可分为内河船和海船两大类。

3、资本主义萌芽

?老板立有东家行。

?工人立有西家行。

?业主用协商议价的办法雇佣工人,计件工资也由东家与西家会面商议而定。

?这种雇主与雇工的关系,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资本主义已经萌芽。

(三)贡舶贸易与商舶贸易

1、贡舶贸易

?明改变了前朝开放、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实行闭关禁海的政策,

?将海外贸易限定在朝贡贸易的形式下,使明朝前期官方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孔道,

?有朝贡才有贸易,外交和通商完全合二为一。

?明初于宁波、泉州、广州分别设置市舶提举司

?指定宁波通日本,

?泉州通琉球,

?广州通占城、暹罗和西洋诸国。

?为招待各国领使,在西关十八甫设置“怀远驿”。

?2、商舶贸易

(四)葡萄牙租居澳门

?最早来到广东的是葡萄牙,接踵而来的是西班牙、荷兰和英国。

?明正德八年(1513年),葡萄牙人首次到达广东屯门岛。?1553年,葡萄牙人向海道副使汪柏行贿,借口晒货物,获准在广东香山县澳门暂住。

?明政府始终掌握着澳门的领土主权

(五)耶稣会士在广东的活动

?1565年,耶稣会在澳门建立了第一座教堂。?1575年澳门成为天主教在远东的第一个主教区。

?罗明坚是第一个进入肇庆的传教士。

?在肇庆建起了我国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

?罗明坚写了一部《天主教实录》。

这是耶稣会士到中国后写的第一部中文书。

?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交流。

七、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广东社会

(一)清初广东的政治形势

1、永历政权与抗清义军

?广东同时出现了两个反清复明权。

?1646年11月2日,明朝大学士苏观生拥立唐王朱聿yǜ在广州称帝

?年号绍武,是为南明绍武政权。

?这是继南越、南汉之后,在广州出现的第三个封建割据小王朝。

?11月18日,桂王朱由榔也在肇庆称帝

?年号永历,是为南明永历政权。

2、清代广东的地方建制

?清代的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四级。

?广东政权机构的建立开始于顺治四年(1647年)。?总督辖广东、广西两省,称“两广总督”。

?巡抚专管广东一省。

?一省督、抚并设,大致是以军政归总督,民政归巡抚。?省下为道。道的长官称道员。?道下为府(包括直隶州)。

?府的长官称知府。

?州的长官称知州,规制与府同。

?府下为县(州),全省有八十七州县。

3、禁海、迁界与复界

?1656年颁布“禁海令”。

?1661年,清廷发布“迁界令”,命令由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50里。

(二)经济发展

?农作制度有新的发展,表现在三熟轮作制得到推广和两熟间作制盛行。

?佛山仍然是广东铁器冶铸业的中心。

?特别是1757年清政府封闭其他口岸,仅留广州一口通商。(三)粤海关的设立与对外贸易

1、粤海关的设立与广州一口通商

?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次年开海贸易

?分别于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

?以加强海上贸易的管理和进出口关税的征收。

?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海关的开始。

?粤海关总部设在广州。

?于1757年命令撤销江、浙、闽海关,

?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从清廷专限广州一口通商至鸦片战争前这80余年间,广州成为清政府唯一的中外通商特区。

?广州成了中华大地得风气之先的“南风窗”。

2、独占对外贸易的十三行

?专门同外商进行交易的商人被称为行商

?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称为洋货行,俗称十三行。?行商在今十三行路建有商馆,称“十三夷馆”。

?行商在垄断贸易中积聚了巨额财富

?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同,被认为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行商还是中西文化的居间传播者。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英国医生的发明。

?嘉庆十年(1805年),英国商人传此方至粤。

?行商郑崇谦将它翻译成中文,命名为《种痘奇书》予以刊

出。

?这是我国最早译出西方种痘术的医学著作。

?美国传教士、医生伯驾在广州创办一所“眼科医局”?这是广州最早的眼科医院。

第三节广东近代史略(P58)

一、林则徐禁烟和第一次鸦片战争

1、林则徐禁烟

?道光帝也倾向禁烟,

?于18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节制广东水师,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

?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合作,采取内外结合的禁烟办法。

?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230多万斤。

?1839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亲率文武官员,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全部鸦片当众销毁。

?但是英国侵略者并不打算放弃鸦片贸易

?接二连三地进行武装挑衅

?中英之间发生了九龙山海战、川鼻海战、官涌之战。?这三次战役可视为鸦片战争的前哨战。

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2月26日,炮台失守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及许多清军壮烈殉国。

?27日签订了《广州和约》,交赎城费600万元。?1842年8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彻底失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二、广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抗英

2、反租地斗争

3、反抗英法联军的侵略

?1856年10月23日,英国借“亚罗号”事件,二次炮轰广州城。

?同年12月,英法组成联军再次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

?从1857年12月起,英法联军占领广州达3年零10个月。三、香港殖民地的形成与葡占澳门

1、香港殖民地的形成

?1842年8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彻底失败

?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条约的第三款就是有关割让香港岛的条文。?1898年6月9日,在经过数轮谈判后,中英《展拓香港界址

专条》在北京正式签字。

?根据《专条》的规定,英国租借了沙头角到深圳湾之间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界以北的地区及附近岛屿和大鹏、深圳两海湾,期限为99年。

?通过《专条》的签订,英国完成了对中国香港地区领土的占领。

2、葡萄牙占领澳门

?1887年,清政府对鸦片实行税厘并征

?要求澳门葡萄牙人合作,葡萄牙乘机诱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最终取得了“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的权利。

四、广东的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

?广东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早诞生地。

?继昌隆缫丝厂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人是陈启沅。

?火柴从1865年传达入中国,称为“洋火”。

?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火柴厂,是1879年卫省轩在佛山创办的巧明火柴厂。

?1890年,台山籍华侨黄秉常投资创办了广州电灯公司?这是我国民族资本创办的第一家电灯公司。

?梅县籍华侨张榕轩、张耀轩兄弟于1906年建成我国第一条铁路——潮汕铁路。

?全长42公里。

?以上四项是广东华侨首创的中国民族工业。

?19世纪60到90年代,推行洋务运动的两广总督瑞麟、张之洞,先后在广州建立了广州机器局、广东钱局。?1889年,张之洞引进英国和法国的机器,建立了广东钱局,这是我国第一家用机器大量铸造铜钱和银币的工厂。?最初铸造“光绪通宝”,后铸银元即“龙银”。?1900年开始铸造铜仙,这是我国最早铸造和使用的铜元。?1888年,张之洞创办广雅书院并设立了广雅书局。?是当时两广地区的最高学府。

五、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有为等在广东的活动

?广东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设“万木草堂”

?收徒讲学,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研究维新变法理论。?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康广仁等主办的《知新报》影响最大。

?《知新报》与《时务报》(上海)、《湘学报》(湖南)成为鼎足而立的维新喉舌。

六、孙中山和黄花岗起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乙未广州起义”是兴中会成立后策划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孙中山宣布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

?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今属广西)防城起义和马笃山起义等四次起义。

?1910年2月12日——“庚戌广州新军起义”。

? 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

?革命党人潘达微收敛烈士遗骸72具,安葬于黄花岗。?这次起义,史称“辛亥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是唤起民众觉醒的号角,是武昌起义的前奏。

七、护法运动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全国响应,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7年9月初,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

?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

?孙中山被选为海陆军大元帅

?大元帅府设于广州士敏土厂(今河南海珠区东沙路,现已修复开放)。

?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的革命政权。

2、1920年孙中山回到广州,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4月,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这是孙中山第二次在广州建立的革命政权。

3、1923年,孙中山联合多方力量,驱逐陈炯明叛军,再次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孙中山请来苏联顾问,还请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参加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高等师范礼堂(今文明路省博物馆内的钟楼)举行。

?出席大会的有孙中山、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还有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

?广东成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长洲岛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

?共产党人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军校的创办,有“黄埔建军”之称

?为革命军队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明确的建校宗旨和严格的教育训练,使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干部

?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乃至后来的革命历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广东现代历史的发展

一、建国初期(P66)

1、广东的解放

?1949年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叶剑英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建立与广东全省大陆的解放,标志着广东国民党统治的崩溃和广东人民的新生。

2、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

?广东省政府采取的措施:

?第一、安定社会秩序

?第二、开展减租退押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

?第三、稳定经济秩序

?第四、发扬人民民主

?第五、抗美援朝运动

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51年12月,根据在共中央的决定

广东省在省、专区、市、县的机关及企业中开展了“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1952年1月,又在全省主要城市开展了“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4、艰辛的探索

?“四清”运动: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二、改革开放时期

(一)更新观念,形成层次开放格局

1、经济特区的诞生和发展

?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称“经济特区”。

?8月26日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特区的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我国的经济特区从此诞生。

?以“开荒牛”的精神。

2、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和发展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包括广州、湛江。?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广州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对外开放区域之一。

3、经济开放区的确立和发展

?1985年2月,中央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广东的沿海经济开放区还包括茂名、阳江、汕尾、潮洲等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最初定为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四个市。

?1986年,三水县也划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范围。俗称“小三角”。

?其主体范围在三水、石龙、崖门之间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范围由原来的“小三角”扩大为“大三角”

?还包括肇庆、清远、惠州三市,以及花县、从化、高要、四会、广宁、惠阳、惠东、博罗八县。

?“大三角”经济开放区共7市21县。

广东“四小虎”:东莞、中山、顺德、南海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珠江三角洲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摇篮。

4、广东山区的开放

?广东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方

?山地占全省面积的大部分。

?自1980年经济特区成立到1992年9月经济开放区范围进一步扩大

?广东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内地山区开放地带。

?由点到面,梯度推进,逐步扩大。

?这些不同层次的开放区域,互相依托,共同发展。

(二)南巡讲话铸就辉煌

1、第一次南巡

?1984年1月24日到2月5日,邓小平亲临深圳、珠海视察。?促成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的兴起。

?2、第二次南巡

?1992年1月中旬邓小平在视察了深圳、珠海和中山、顺德等地后,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讲话”。

?邓小平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力、发展生产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他用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南巡讲话”,又一次促进了全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神州大地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

第五节广东历史名人(P75)

一、八方才俊南迁岭南

?赵佗

?先后任南海郡龙川令和南海郡尉。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刘恒派陆贾入越。?注意汉越民族融合

?推广中原先进文化和技术

?基本保持了岭南地区的安定。

?促进了南越经济文化的发展。

?韩愈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故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在阳山3年,有崖刻“鸢飞鱼跃”传为韩愈手书。?他写下的《祭鳄鱼文》后被收入《古文观止》。

?潮州人民感戴韩愈之德,将鳄(恶)溪改名为韩江,东山(笔架山)改名为韩山,兴建了韩文公祠,祠中韩愈手植之橡树称为“韩木”。

?现有“留衣亭”。韩文公祠

?苏轼

?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推广江南农民用的秧马(插秧船),抄出自己在武昌写的《秧马歌》。

?对惠州西湖的建设发挥了大作用。

?他捐出自己的钦赐犀带、黄金钱等。

?同黎族人民亲如一家,为黎族人民的文化启蒙作出了贡献。

?游“净惠寺”,为寺题下“六榕”二字。

?惠州有“东坡故居”、“六如亭”,海南琼山有东坡台。

?包拯

?俗称包公,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在端州掌政3年,治理了西江一带的水患,改造沥湖(今称星湖)

?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包公为储粮备荒,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

?丰济仓所在地命名为“米仓巷”。

?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

?在宝月台兴建星岩书院,是为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

?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肇庆之东,有一个以包公的传说而闻名的砚洲岛,便是传说中的“砚洲”和“黄布沙”。

?达摩

?西来古岸

?为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

?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南海县(今广州市)

?达摩登岸后,约在今华林寺所在地“结草为庵”,广播衣钵,开中国佛教禅宗之源。

?后人名此地为“西来初地”,该庵则称“西来庵”?“西来初地”不单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祥地、禅宗源头?还是中外文化交会处之一,是外来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个象征。

?林则徐

?我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他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

?成为民族精神的不朽写照。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国际天文学会也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表达了对这位世界禁毒先驱的由衷景仰。

?虞翻

?著有《易注》,是最早在岭南举办私学、传播中原文化的教育家之一。

?他在住所多植诃子树,所以有虞苑、诃林之称。?后人以“树木树人,功不可没”赞誉他为岭南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

?葛洪

?葛洪(283~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东晋时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

?炼丹故址“稚川丹灶”,附近有“洗药池”。

?著有《抱朴子》内外篇、《肘后备急方》等。

?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书中有天花、恙虫病的世界最早记载,反映了我国三世纪的医药学术发展水平。

?陈霸先

?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创建者。

?陈霸先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崛起于岭南的封建帝王。澹归和尚

?南明“五虎”之一。

?创别传寺。

?著有《路公别传》、《编行堂》前后集。

二、本土才俊耀中华

?冼夫人

?冼夫人(约522~602年),是南朝梁、陈至隋时岭南俚族首领。

?被陈朝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

?被尊为圣母。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一生向化中原

?维护国家统一

?对促进岭南境地区民族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惠能

?惠能(638~713年),唐代高僧

?中国佛教禅宗六祖。

?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

?湖北黄梅双峰山向禅宗五祖弘忍学禅。

?676年,在广州法性寺剃度。

?次年春,回韶州宝林寺(今南华寺)。

?惠能在宝林寺住寺37年,创立禅宗南派,得法弟子43人。?使禅宗南派流布各地

?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

?晚年,惠能返归新州,于国恩寺圆寂。

?南华寺、国恩寺与法性寺合称禅宗南宗的三大祖庭。?惠能禅学思想以“定慧为本”。

?惠能的禅学使佛教义理简单化、通俗化

?不仅易为社会各阶层接受,而且成功完成了中国佛教从诠释佛法到创造理论、改变修持方法的转变,使禅宗成为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在中国哲字思想史上影响十分深远。

?惠能也因此成为广东人中对全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年),唐宰相,政治家、诗人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在朝廷里当上宰相的人物,有“岭南第一人”之称。

?时人称“一代词宗”,尤擅五言诗。

?张九龄是岭南诗派的开山鼻祖。

?对岭南诗派的形成发展起了典范性的启迪作用。

?以“雄直”的岭南诗风著称于中国诗坛。

?对广东最大的贡献是主持开凿了大庾岭路。

?大庾岭路开通后,成为岭南通内地的主要官道和商道?加强了岭南同全国其他地方的联系

?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余靖

?余靖(1000~1034年),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科学家。

?其著述由后人编成《武溪集》20卷行世。

?其中千字文《海潮图序》,是广东第一篇海洋科学论著。

?陈献章

?陈献章(1428~1500年),又名陈白沙。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今江门)人。?故自称白沙子

?他是我国明代中叶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开创明儒心学先河,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著有《白沙子》全集10卷。

?被称为“名震京师”的“活孟子”。

?遗迹:白沙祠、“钓台故址”

?他用新会圭峰山上的茅草制成了“茅龙笔”。

?广州南海神庙浴日亭上陈白沙写的“浴日亭”诗碑刻,即为茅龙书体。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史学家。?字翁山,号菜圃,广东番禺县人。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清初“岭南三大家”。

?著作《广东新语》,是研究广东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又字自如。

?广东东莞水南乡人。

?明朝杰出军事家。

?著有《袁经略集》。

?洪秀全

?太平天国创始人和领袖。

?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

?1845、1846年间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百正歌》等布道诗文。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第二年,太平天国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并定为首都。?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大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邹伯奇

?清末科学家。

?广东南海县人。

?他著的《格术补》制成中国第一部摄影机。

?制造了名为“七政仪”的太阳系演示仪和天球仪。

?丘逢甲

?台湾抗日领导者,教育家,诗人。

?1901年由同文书院改办的岭东同文学堂(在汕头),是广东第一所新式学堂。

?是晚清“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工悲歌”蜚声诗坛。

?有《岭云海日楼诗钞》传世。

?黄遵宪?清末诗人、维新思想家。

?号人境庐主人。

?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

?巨著《日本国志》

?创作的《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等叙事诗,成为中日战争的史诗。

?其诗作结集为:

《人境庐诗草》11卷,《日本杂事诗》2卷。

?吴趼人

?近代小说家。

?别号“我佛山人”。

?其代表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历史小说《痛史》、公案小说《九命奇冤》、言情小说《恨海》、短篇小说《义盗记》、笔记小说《胡宝玉》等。

?冯如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广东恩平县人。

?冯如的一生,在我国航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詹天佑

?铁路工程师。

?广东南海人

?1905年,出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

?詹天佑首创“人”字形路轨。

?康有为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领袖、思想家、文学家。

?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

?创办《万国公报》,发行《强学报》

?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南海先生诗集》等。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的业绩,包括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8年7月3日,先后创办了:

?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虎形村。

《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

?其遗著辑成《饮冰室合集》40册。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

?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

?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著名于世。

?1894年10月,孙中山重返檀香山

?11月组建兴中会。

?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拉开了武装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斗争的序幕。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逐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纲。

?11月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学说。

?他先后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发布《就职宣言》、《告全国同胞书》,宣布中华民国成

立。

?1917年、1921年、1923年,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陈济棠

?时称“南天王”。

?陈济棠治粤8年,致力于经济建设,使广东社会得到全面

发展。

?1980年9月,邓小平在接见陈济棠的儿子——美国克拉拉

大学教授陈树柏博士时,评价道:“陈济棠治粤8年,确有

建树”。

?叶剑英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1935年长征途中,协同党中央及时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

分裂红军的阴谋

?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军队。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叶帅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

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毛泽东同志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

话来赞誉叶剑英同志。

2010(第二届)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报告发布

新闻通稿。请到gz8383418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2110285.html,取稿,密码:83834188 2010(第二届)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报告发布 “双转移”带动作用明显县域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本报讯今天(25日),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省委党校联合举办2010《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成果发布会暨广东省第二届“富县强镇”论坛。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叶兴庆,长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在会上就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做了专题演讲。会上,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布了全面反映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2010(第二届)《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双转移”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广东县域经济总体实力的提升,2009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仍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研究报告以国家、省统计部门公布2009年统计资料为基本依据,对全省67个县(市)的“综合发展力”进行演算排名,增城、从化、四会进入前三强,佛冈、英德、清新与第一届(2009年报告)一样稳居全省山区五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前三甲。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为落实汪洋书记“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强研究,促进发展大有可为”等重要批示精神,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组织省内专家学者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研、实证研究、数据演算等工作,撰写了全面反映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状况(2009年统计数据)的第二部(2010)《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认为,我省2009年县域经济呈现四个大特点,一是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9年我省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2.69%。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省GDP增长为9.5%,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回落5.2个百分点;同期县域GDP增速仅比2007年回落了1.61个百分点。2009年67个县域单位中有60个县(市)的GDP增长率超过10%,

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 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 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 .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 .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 .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A .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 .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 .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 .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 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 .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 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 .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 .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 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共和制 D .无产阶级专政 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

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1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 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 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 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 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 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2019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君主专制 D .家国一体 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 A .毕昇 B .沈括 C .徐光启 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 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 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 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诗中描写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北伐进军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

欠发达县域经济现状_问题与对策分析_以广东省始兴县为例

第27卷 第1期热 带 地 理 Vol 127,No 11   2007年1月 TROP I C AL GE OGRAPHY Jan .,2007   收稿日期:2006-03-10;修订日期:2006-07-03  作者简介:范建红(1976-),女,湖北黄冈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城镇发展研究与规划设计,(E 2mail )fblackr ose@1631com 。 ①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1999-2004,始兴统计年鉴1999-2004。 欠发达县域经济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广东省始兴县为例 范建红1 ,祁新华2 ,陈 烈 1 (1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2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30007) 摘 要:始兴县是广东省的欠发达山区县,通过对始兴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及发展进程的剖析,详细分析了始兴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生态始兴为特色,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推进中心镇建设,形成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经济,促使始兴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始兴县;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K902;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7)01-0044-05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 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1] 。县域经济历来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 的研究重点之一,其理论研究较为广泛与深入[1-5] , 实证研究也涉足到空间[6-9]、产业[10-11] 、规划[12-14]、发展模式[15-16]等方面,但从问题导向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实证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以粤北始兴为例,通过数据说明及比较研究,分析了始兴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符合该地区产业特色的经济发展思路。 1 始兴县域经济纵向发展分析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总面积2174γ2 ,总人口23194万人。县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国家和省级重点林区。2001年6月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并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生态建设示范县。结合始兴县各级单位的统计资料,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始兴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下。111 经济发展现状 1999到200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始兴县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 DP )16118亿元,比2003年增长1215%,为近几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112 产业结构 1999到2004年全县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三大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5310∶2414∶2216调 整为3917∶3611∶2412,显示出产业结构的缓慢调整 及工业的发展,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始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第二产业增加值5185亿元,增长2417%;第三产业增加值3190亿元,增长1215%。其中工业总产值15164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增加值4138亿元,同比增长2911%,工业化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始兴县工业产品主要以竹木工艺美术制品、林产化工、生丝、电力、工业锅炉、机械纸、家具、水泥等传统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业总产值为8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188亿元,林业产值6744万元,牧业产值16765亿元,渔业产值4480万元,反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种植业中又以优质稻、黄烟、蚕桑、蔬菜、水果等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了烟草公司、茧丝绸公司、合利菜场、龙盛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69万元,同比下降2014%。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267万人次,货 运量248×108 t,分别同比增长914%和917%。全年全社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169亿元,同比增长915%。旅游总收入1430万元,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011%及915%。数据分析表明,始兴虽然经济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仍然以传统的农业为主,现代工业、“三高”农业及旅游业等产业处在非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 历史试题 2020年10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秋官》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西周时期,每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小司寇常向万民咨询。这种制度体现了 A.民众对日常政务的广泛参与B.宗法制下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C.分封制下对边疆统治的加强D.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残余影响 2.表1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表1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B.耕作理论比较先进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3.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 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 4.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5.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勾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6.吴敏树《柈湖文集》记载:“茶,巴陵故少种,道光末,江广人贩茶之洋,名红茶。虑茶伪,专取生叶,高其值,人争共市。而贸于本地者,名黑茶,乃取山中杂树叶为之,极有无一茶叶者,于是茶值三倍往时,苦难得,始有自种。”这说明 A.巴陵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特征B.鸦片战争改变了巴陵人生活方式 C.巴陵茶叶生产受外国市场影响D.茶叶成为巴陵出口西方主要商品 7.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 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8.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 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C.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9.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此时的毛泽东 A.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B.发展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C.从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D.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0.表2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

历史文化常识介绍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4、先秦散文 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省管县改革对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省管县改革对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摘要: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管县体制使得县级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财政自主权以及行政管理权,有利于县域财政收入的增长。广东省省管县优先进行行政管理权下放,随后进行财政直管,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的改革道路。在省管县改革之前,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并且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通过近两年来的省管县改革,广东省县级政府行政及财政自主权扩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高涨,县域经济发展也开始提速,这说明省管县体制对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省管县;行政分权;体制改革;财政分权;县域经济 广东省总体经济实力排在全国首位,但其县域经济实力却相当薄弱。广东省从2004年开始,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移向县域经济领域。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广东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种措施,比如向县域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及省直管县试点改革等。广义的“省直管县” 既包括财政直管,也包括行政直管。而狭义的“省直管县”是指“财政直管县”。2005年刘凌波将“省管县”改革具体模式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全面放权的浙江“省管县”改革,有倾斜的山东“省管县”改革,先扩权再直管的湖北“省管县”改革,稳妥渐进的安徽“省管县”,以及注重制度创新的吉林“省管县”改革。[1] 2009年广东省在佛山顺德区试点“行政直管”改革,2010年在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实施“财政直管县”试点改革。广东省管县改革路径可归纳为:先扩权后试点,行政省管县试点先于财政省管县改革,省管县改革伴随着撤县设区的浪潮。 本文围绕着广东省管县改革的实践,通过分析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探讨省管县改革对促进广东县域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广东省管县改革进展状况 (一)先扩权后试点,行政省管县试点先于财政省管县改革 广东省在正式实施省管县改革之前,先公布了多项向县域下放权力的政策措施。比如,2004年上半年出台《促进县域经济财政性措施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两项政策,以及财政、项目审批及干部行政级别的三项配套改革政策。2005年又公布了《广东省第一批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其中涉及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外商投资、资金分配和管理、税收优惠、认定个人的技术资格及部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共214项。其中,由县(市)直报省审批(审核、核准)、报市备案事项176项。上述放权政策的实质是,缩减地级市的管理权,相应扩大县域管理权,目的是为实施省管县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9届广东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了“中原”本无“故主”。材料表明 A. 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 B. 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 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 D. 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天下四方”是指一统,即统一天下。根据所学可知,“楚国”“问鼎中原”是在春秋时期,诸国混战促进民族交融催生大一统观念。故答案为C项。A项,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的表述与材料中“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相符,但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天下观念是否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关,不能一概而论,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于邲。晋国大败,在逃跑途中,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没有乘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去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这反映了当时 A. 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 B. 楚国以儒学作为治国理念 C.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 礼乐制度仍然具有影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礼乐制度的影响,中国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是“礼”,在春秋时代的社会,“礼”无处不在,在战场上,人们也要遵守“战争礼”。春秋时代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材料内容体现了战场上“礼”的表现,故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春秋时代的战争礼,无法得出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故A选项错误;春秋时代儒学没有被作为治国理念,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春秋时代战争所共同遵守“礼”的体现,没有体现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信息,故C信息错误。 2.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下面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 铁犁牛耕的应用 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在汉代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汉代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犁耕的发展进入到成熟阶段是在唐朝时期,排除D。 3.唐末五代时期,军阀争相“收养”部将为义儿。终五代之世,不仅有百余平民子弟以军阀义子的身份留名史册,更有四位义子承继大统登上皇位。对军阀养子之风的解读合理的是 A. 彻底抑制和改善了骄兵悍将难以节制的局面 B. 军阀养子之风是政权割据和更替频繁的根源 C. 假借宗法伦理笼络将才以强化对军队的控制 D. 五代皇位继承已经摆脱血缘宗法伦理的束缚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收养”“义儿”可知是宗法伦理关系,军阀收养“部将”为义儿,可知是军阀假借宗法伦理笼络将才以强化对军队的控制,故C项正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改善骄兵悍将难以节制的局面,不能做到彻底,故A项错误。政权割据和更替频繁的根源是“方镇太弱,君弱臣强”,故B项错误。只有四位义子承继大统登上皇位,这不能说明五代皇位继承已经摆脱血缘宗法伦理的束缚,故D项错误。故选C。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 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WORD格式整理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WORD格式整理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WORD格式整理

2020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卷历史部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 A. 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 B. 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 C. 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量入为出”的经济原则,其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满足争霸或统一战争的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是成熟阶段,排除B项;监督制度并未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C项;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均财节用”“量入为出”等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项 2.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 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 B. 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 C. 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 D. 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选择中正官的权力在中央,中央对中正官有严格的要求,故方便了中央自上而下地控制官员的任选,B项正确;选择中正官的要求是“贤有识鉴”“认真负责”,强调除了道德,更重要的是“鉴人”能力,A项不全面,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族”的不满情绪,九品中正制并非意在“安抚”世族,排除C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对官员的考核任用的影响贯穿始终,排除D项 3.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这些思想主张 A. 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 B. 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 C. 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 D. 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陆九渊的思想,概括其大意是,君和吏都是为“民”服务的,民贵君轻,君主只有得到人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尧、舜 (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 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 (三)皇帝的由来: 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1、宫室、山陵 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 “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 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天子的服饰,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包括六种冕服和弁服。汉代皇帝以五色长袍作朝服,魏晋时期改用绛纱长袍,唐代出现赭黄色圆领朝服,明清时期则以明黄作为皇帝龙袍的专用颜色,不同的场合,皇帝的着装有明确的区别。如祭祀或盛大典礼,皇帝穿衮冕服,包括冕、玄色上衣、绛色围裳、革带、蔽膝、白袜青舄等;平时及一般朝会则穿公服或常服。 3、车马、仪仗 古代皇帝出外巡幸、游历所用车驾称为“卤簿,包括御辂、御辇、御轿等。 自周朝以来,天子出行一般皆备五辂。卤簿以外,尚有仪仗。历代皇帝出巡所用的仪仗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如宋神宗时多达22200人,清康熙帝崇尚节俭,但也有3000人。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202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

2015广东·文综历史 12.(15·广东)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13.(15·广东)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14.(15·广东)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15·广东)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6.(15·广东)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15·广东)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2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15·广东)《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15·广东)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15·广东)“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 21.(15·广东)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 22.(15·广东)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2020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珠海市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文综历史试题 24.“帝”最初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后就上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有“贞咸宾于帝”,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帝乙、帝辛等。王名加帝,反映了 A .王权的至高无上 B .工权的神化 C .世袭制取代样让制 D .统治的长治久安 25.南朝时,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敕,号称典掌机密,其长官中书监、中书令及副职中书侍郎多由宗室亲王和门阀士族担任,虽“清贵华重”,但“无事任”。中书省事务实际上由出身不高、职级更低的中书通事舍人主持,故有“舍人省”之说。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三省体制已初步形成 B .士族政治日渐式微 C .统治者力图加强集权 D .中央机构陷入混乱 26.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 .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 .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 D .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27.下表为不同史料对明嘉靖年间宫人谋杀皇帝事件的记载。据此可知 A .历史笔记有补正史不足之用 B .历史笔记所记内容真伪杂糅,难以分辨 C .历史笔记抄袭正史,价值不大 D .正史虽不及笔记全而但史料价值更高 28.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其大门匾额上写有“中外褆福”(中外安福、平安之意)四个

大字。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后期 A.汉族官僚势力上升B.天下大同观念产生 C.中外和好局而形成D.外交观念发生转变 29.据1918年1月《民国日报》报道,“近因各商号专销国货者口益加多,以致该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爱国等牌,更觉风行一时,销路骤增”,竟然“每日出货.供不敷求”了。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众支持民族工业发展D.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30.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31.下列材料说明当时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 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A.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B.中煲关系逐渐实现正常化 C.中国奉行“‘边倒”外交政策D.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32.最初罗马法只适用于享有公民权的罗马市民,从屋大维开始,帝国所有的自由居民逐渐享有罗马公民权。公民权的普及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罗马化,越来越多的城市仿效罗马的

关于广东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广东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10月10日至19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副主任委员张帼英为组长,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骏为副组长,部分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分别到广东省云浮、肇庆市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与云浮、肇庆市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并深入两市辖的云安、罗定、新兴、高要、广宁等5个县(市)和22个企业、基地、村镇实地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郡县治,天下安”,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广东的必备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县域经济成为一条突出的“短线”,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67个县(含县级市)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敏锐地发现了县域经济严重滞后的问题,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东西两翼和山区跨跃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实行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和激励性财政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

展。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和措施,形成了抢抓机遇、齐心实干的良好局面。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省县域工业发展提速,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财政和农民收入增加,初步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改善、效益提高的好势头。据统计,到2004年,我省67个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1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25.55%。其中: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的8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3亿元,增长15.73%;全省67个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的县中,有47个县综合增长率超过18%。在激励型财政机制影响下,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省、市共享“四税”收入增长20.7%,快于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其中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平均增长率达25.5%,有47个县超过全省平均增长率,占这些地区县数的71.2%,县域财政调控能力有所增强。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去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此后,提出《关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