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知道和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能力:(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中坚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要点探究】

探究1 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分开来的基本问题?探究2 你是怎么理解教材第11页名言的?

【基础回扣1】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也就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___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唯一标准。凡认为_________,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___,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________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_________的问题。凡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被称为_________,凡是认为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被称为_________。

老师点拨:“思维”和“存在”的哲学含义

思维,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相对于存在而言,指意识、精神。存在,指“有”,既包括物质的东西,也包括精神的东西。对于思维而言的存在,是物质的同义语。

例题: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提出:“天下惟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用你学过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谈谈上述观点中“道”与“器”的关系。

探究3 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在什么情况下,“心想”才可能“事成”呢?请以此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基础回扣2】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和中首先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 _________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________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题: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我的收获和疑问】

【学习检测】一、选择题

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是否信仰宗教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①③④

2.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 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二、非选择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讲“眼见为实”。你同意“眼见为实”吗?为什么说“眼见”与“为实”之间的关系包含着哲学的基本问题?

2、1参考答案:A、C、C、D、B

例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道”是指抽象的一般道理、一般原则;“器”指具体的事物。“道”和“器”的关系,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王夫之在这个问题上强调“器”是“道”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探究3答案:“心想”只有在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条件下才可能成为现实。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都会面对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主观题答案:“眼见为实”意指人们亲眼看到(感觉到)的事物是真实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是建立在以视觉为主的感觉基础上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会出现“眼见”未必“为实”的情况。比如,我们可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未能看到实际事物的全部;只能看到事物的外部现象,却不能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感觉还会产生错觉或幻觉,甚至有时会被假象所蒙蔽。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时常面临的“感觉”和“事物”、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从哲学上说,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分析 对于本框的知识,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追问并总结。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基本活动,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能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能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言论。

政治生活导学案(2)

【经典训练】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人民实行民主 B.对敌人实行专政 C.阶级性 D.人民当家作主 2、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中有154名中国人。在得知航班失去联系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公民的安全,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物质保障 C.国家的专政职能 D.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3、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历史性 B.社会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4、2014年6月山东省公安厅启动反恐“一分钟处置”机制,提升反恐防暴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B.只要坚持专政职能,就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C.对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D.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已成为各项工作中心 5、2014年5月,为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新疆发布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通告》。这表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专政职能同样适用于民族、宗教问题 ③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④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一规定() ①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充分体现②折射出了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③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实现具有保障④为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7、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全民的民主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高三生物学案 第九周(10.27—11.1)第二课时 神经调节(上) 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 【学习目标】 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难点】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梳理】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具有?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 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 的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再恢 复到静息电位。 3.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 (1)传导形式: ?,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传导方向:由??到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 ?,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重难点讲解】 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 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神经冲动),传导兴奋。 2.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规律总结】 (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5)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6)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7)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而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3.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 出神经。 (4)实验判断法: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外围段(远离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有反应,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无反应,证明是传出神经;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有反应,则证明为传入神经。 【规律总结】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课 第一框学案教案

****学校09级政治学案(淄川一中编制)《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编辑人: 审核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政府,职能,作用) 四、达标检测,挑战自我 1.下列对我国政府性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国家权力机关④全体公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十七大文件的通知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⑤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 A.②③④⑥B.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集中力量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等。我国的严打斗争是在行使 A.保障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有 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②2008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 ③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④200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5.由于雪灾造成了铁路中断,百万旅客滞留广州。广州市政府从2008年2月2日早上7时起启动琶洲预案,将进入广州乘火车的旅客全部疏导安置到广交会琶洲展馆的各个分区,并为旅客提供吃饭、保暖、卫生、医疗等服务。这体现了市政府积极履行A.建设政治文明的职能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D.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能 6.政府履行职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新生婴儿到派出所登记户口 ②政府办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导致工人下岗 ④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供人们日常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J市发展了“我为构建和谐J进一言活动”。市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仅网上留言每天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和谐J的重点。第二,千方百计破解长期困扰老百姓的“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问题。第三,开展评选“知荣明耻十佳公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第四,坚决整治制药厂、造纸厂等企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和治理环境。第五,健全多渠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经常性的严打工作,坚决铲除社会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第六,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七,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职能?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 本问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本原的哲学。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3.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不同点(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其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导学案

吴起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导学案(学生版) 编号:5编写人:张琰英 审核人: 班级______小组____姓名 学习内容与程序 我的收获与疑惑 课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学习目标: 说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学习重点:反射弧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 学习难点:反射弧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 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及资料,完成自主预习有关题目。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及时进行反思纠错。 【自主学习】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2.反射弧的 结构和功能 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小脑:维持________________ 脑 脊髓:含有调节躯体运动的___________中枢,例如缩手反射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眨眼反射中枢等 大脑 神经元 细胞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突起 树突 轴突 特点:___________ 功能:将兴奋传给细胞体 特点:__________ 功能: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2)功能: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接受 产生 ,并传导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4)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 (5)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神经。 (3)分类

结构名称组成作用受损对反射的影响 ___________ 传入神经 _______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无感觉,无反应 传入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神经中枢 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 合并产生新的兴奋 比较复杂,应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传出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有感觉、无反应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在__________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_____ _ _____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 类型概念特点意义实例 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 得,与生俱有 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 性;终生性;数量有限 使机体初步 适应环境 眨眼、膝跳反射、吃 东西分泌唾液等 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 过程中逐渐 训练形成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 可以建立,也能消退; 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使机体适应 复杂多变的 生存环境 学习、“望梅止 渴”、“画饼充饥” 等 联系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②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 【合作探究】 1、一般,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2、切断传入神经,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也有活动,这是反射吗? 3、一个反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作业检测】 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 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2、饮酒过量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梳理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梳理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2.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3.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 (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 (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 (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 (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政治生活》第二课学案及答案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课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考点展示】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考点解读】 考点一: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举方式的比较 (2011温州模拟)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据此回答例1-2题: 【例1】该村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人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2、确定选举方式的依据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例3】目前,在我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而实际的支出远高于此数。这表明 ①选举方式的选择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②我们进行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具备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④我国不能采用直接选举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怎么做? ①不断提高自己民主选举的素养 ②态度:积极参加选举。 ③能力: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例4】某社区在进行新一届居委会选举中,想了不少办法来吸引年轻人,但效果不明显。不少青年居民并不热心,反应冷淡。作为社区青年居民,应该在居委会选举中 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选出令人满意的人大代表②增强选举参与感、责任感,积极参加选举③提高政治素养,透出自己神圣的一票④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 41、(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 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42、(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 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4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43、(l)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 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 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4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44(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2分)(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 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 46、47三题中任何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45、(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 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020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专题3 神经调节学案

专题3:神经调节 班级姓名学号 【夯实基础】 1.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2)反射需要经过的反射弧。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判断 首先看该反射活动是不是“先天具有”的,若是,则为;若不是,则为。其次看该反射活动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若需要,则为;若不需要(如由脑干、脊髓等参与),则为。 2.把握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 (1)ab段,神经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主要是由导致的。 (2)bc段,神经细胞受刺激时(b点),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出现反转,表现为,原因主要是。 (3)cd段,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4)d点以后,恢复为静息电位。 3. 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1)形式: (2)传导特点: (3)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4.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末梢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膜或膜。单向传递的原因:。(2)兴奋传递引起的效应: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所以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3)兴奋传递与细胞器之间的关系:神经递质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运出

突触前膜的方式是,并需要(细胞器)提供ATP(供能)。(4)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和的功能,兴奋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的功能。 (5)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兴奋传递过程中,在整个突触上的信号转换是,但仅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换是,仅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 5.判断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传导方向的三大方法 (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看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题组练习】 1. 神经调节的相关判断 (1)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014·海南,11A)( ) (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2011·天津,3D)( ) (3)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2013·海南,19C)( ) (4)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2013·江苏,19D)( ) (5)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2010·课标全国,5D改编)( ) (6)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2011·海南,8A 改编)( ) (7)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9C)( ) (8)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2012·浙江,4D)( ) (9)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2014·江苏,11A)( ) (10)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2014·江苏,11C)( ) (1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2012·新课标,4D)( ) 2.(2012·新课标全国,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一、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二)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的问题上,有没有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么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讲授新课 教师:好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刚才老师提问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那好既然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他包括哪些内容呢? 教师:范缜大家知道吧,他是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扔坚持反对佛教,并着《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那好,我想问大家一下,这里的形是什么呢? 学生:形是指物质存在的东西。 教师:很好,我们把它归纳成是物质。(物质,副板书)那么,上面的神指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提到哲学,大家并不陌生,像艺术哲学、哲学人生、哲理、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很多都涉及到哲学,哲学涉及到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哲学的性质和功能,那学习起来就没有动力,经常有人说它很抽象、玄奥、甚至是很神秘,学习哲学没什么用途,其实那是不理解哲学的性质和功能。下面我先介绍哲学及其它的功能: 哲学的性质: 就词源而言,哲学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古希腊文由philia和sophia组成即“爱”和“智”两个字组成,是爱智慧的意思。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就是自我追问、爱智慧。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明哲学的性质,他说:“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因此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和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实用。”“哲学是唯一一门自由的学问。”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哲学无用呢?那是因为他们把哲学当作了一种实用的生产知识,他们认为哲学无用。这里亚里士多德说的很清楚,学哲学就是为了摆脱无知、追求智慧,这是很重要的。它不是一种实用技术,但不实用不等于无用。我们人类区别其他的动物最突出的、最优秀的地方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而不仅仅是机械的做一些工作,做工作也需要智慧,同样是一件工作,做起来是不一样的。比如,高考时、考研时拿着题库做题,最后考不及格,那是没有学会原理,仅仅是做题。结果不理想。这就是缺乏智慧,学习一样东西就要学会它的原理,做题是为了巩固原理,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题库是永远做不完的。这是一个智慧的问题。哲学是大智慧、大学问。懂得了哲学道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根本。对人类来说,不实用的东西往往是更有用的东西。当然不是说实用的就没用。比如,诸葛亮靠智慧实行空城计,没枪、没炮就能打胜仗。有了智慧很多事情就会做的很好,很多问题就解决的好些。同样的力气获得更好的结果。多思考,做有价值的事情,先去调查情况再去做,看清楚再做。先把书的大致线索弄清再去看书,做题。这也是个智慧的问题。 哲学的功能: 这里哲学有两个大的功能:一是,反思的功能。英文reflection,反复的思考,反复的折射,我们的思想经过这个过程就会越来越深入、一步一步的抓住事物的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 2、区分选举方式

3、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我国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知识拓展】 警示 (1)选举权与选举权利: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的权利,如选举村委会干部。 (2)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必须从多个角度认识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判断、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采用。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4.差额选举限制选民的自由,但能够使当选者结构比较合理。 5.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 探究二: 下课后,几名高一学生在神神秘秘地讨论。小明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小刚说:“有这事!我们去告他。小强说:“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啦。” 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2965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 ) A.由我国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 C.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D.由各省党委推荐产生的 2.2013年,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差额选举④等额选举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3.2013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5.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最新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导学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习目标】 1.说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2.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知道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 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知识链接】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叫做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学法指导】 反射、反射弧在初中已学过,通过复习回忆打好知识基础。本节内容广泛、抽象,学习时抓住局部电流、突触、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构建知识模型,结合图示,巩固知识。 【学习过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什么是反射?什么是兴奋? 2.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思考:草履虫能构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 3.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如下:

精品文档 4.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课本P17神经表面电位差实验,说明了什么? 2.神经细胞上K+、Na+分布有什么特点?静息时,受到刺激时发生什么变化?膜电位怎样变化?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结构包括哪些?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及原因? 思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吗?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是否相同? 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部位将恢复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一般来说,位于受调控。其中,大脑皮层是中枢,小脑有中枢,下丘脑脑干,脊髓。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脑的高级功能还有躯体运动中枢、躯 体感觉中枢等。 精品文档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本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教学安排1课时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冋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题中,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明哲学基本问题 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1、学习者是高二普通中学的学生。 2、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3、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二)能力目标 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做 出自己的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通过上学期文化生活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坛经》中的一则哲理小故事。(播放视频《仁者心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风动幡动还是仁者心动?是风动幡动引起了仁者心动,还是仁者心动引起了风动幡动?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时,通过趣味视频导入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化抽象为具体,设置问题:是先有猫呢,还是先有人脑中猫的形象呢??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引出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在哲学上,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强调存在第一性,客观存在的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就是唯物主义),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强调思维第一性,主观的思维意识对客观存在的物质起决定作用,就是唯心主义),并通过对比让学生体味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并通过古今一些人物的言论进行探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阳明先生的“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我心。”,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后带着这一标准回到《坛

通过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识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 。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什么是反射?反射有哪两类? 在 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 ? 作出的 应答。 举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构成?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先天的 通过学习而建立,后天的 具体事物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应 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应 不经过大脑皮层 一般经过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是终生的、固定的 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消退 数量有限 数量无限 是生存的根本保证 扩大适应环境的能力

包括(起感受作用)、(把兴奋向中枢传递)、(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把兴奋传递出去)、(由运动神经末梢及与其相连的肌肉或腺体所组成)五个部分组成。 4.反射的条件 (1)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判断 ①反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错。反射是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具备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故不能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错。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无运动功能,则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不能产生。 ③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错。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朱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 【典例1】?(经典易错题)反射的形成如下 图所示(①→②→③→④→⑤)。 讨论:(1)如果将②处传入神经剪断(或阻断), 分别刺激断口的外周段和向中段,能否引起 ⑤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③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分别用有效刺激(正常情况下足以引起兴奋)刺激①处和④处,能否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1)(2)可知,正常生理状态下欲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________;②处神经具有________功能;④处神经具有________功能。 答案(1)刺激外周段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向中段则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2)刺激①处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④处(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可直接传到⑤(效应器)引起相应的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