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种常见名草药、中草药(图文)介绍

百种常见名草药、中草药(图文)介绍

百种常见名草药、中草药(图文)介绍
百种常见名草药、中草药(图文)介绍

百种常见中草药、名草药(图文)知识介绍(不收藏是你的损失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常见中药材简介

常见中药材简介 中药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与病魔做斗争的实践经验慢慢 积累起来的,它利用我们常见的植物、动物为基础,对治疗和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好处,是纯天然的中草药,长期服用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 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

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小茴香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其实我们平常的食物很多都是种草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我们身体出现了一些病症可以根据以上介绍的几种中草药,自己注意平时多食用这些东西,慢慢调养身体就能恢复。但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千万不能自己胡乱用药,影响治疗效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食品的中药知识

食品的中药知识 中医药知识:葱 俗话说"无葱不炒菜",生活中,这个葱虽然是调味品,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还真是不能小看。按中医的说法,葱能够发汗解表,所以在民间有这样的方法,就是用大葱加姜和红糖煮汤喝可以治疗早期的感冒;再有这个葱还具有健胃的功效,经常吃葱可以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再有,大葱还是杀菌的能手,尤其是大葱中所含有的葱素可以杀灭口腔和呼吸道中的细菌,从而能够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发生。再有就是,这个大葱还能保护血管,减少血栓的发生,所以说,体力活动较少,大脑过度疲劳,再就是容易患心血管病的这些脑力工作者平时应该多吃一些大葱。 中医药知识:莴笋 提起莴笋,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种好吃的蔬菜又脆又爽口,其实莴笋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中医认为,莴笋能够利五脏、通血脉;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当年李时珍就有用莴笋加酒,煎水服用来治疗产后乳汁不通。现代医学表明,莴笋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促进人体的肠壁蠕动,可以治疗便秘;另外,莴笋中还含有铁、钙,如果儿童经常吃莴笋的话,对换牙、长牙是很有好处的。还有在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在吃莴笋的时候,千万不要扔掉莴笋叶,因为莴笋叶子里的维生素含量要比莴笋茎高出5到6倍,而其中维生素C 的含量更是高出15倍之多。 中药知识:黄瓜 说起黄瓜,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黄瓜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黄瓜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所以常吃可以生津止渴,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等病症。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抗衰老,也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用黄瓜汁擦在皮肤上,或者把黄瓜切成片贴在脸上,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就是润肤和舒展皱纹的功效。再有,就是黄瓜中含有维生素B1,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黄瓜还具有安神和辅助治疗失眠的作用;除此之外,黄瓜维质对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出和降低胆固醇也很有好处,所以常吃黄瓜还可以减肥。 中医药知识:甘草 中草药在古代被人们称做是"本草",而甘草则是本草王国中的"国老"。下面就说一说甘草。早在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含有甘草的处方就有154个。直到现在,甘草仍然是中医的常用药。中医认为,甘草味甘,性平,主要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还有缓和药性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的甘草甜素、有机酸等一些成分,具有解毒、利尿、抗炎症、抗过敏的作用。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甘草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如果长期大量使用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等地。多系栽培,以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撞至表面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附注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 ①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 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 ④科植物高良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 ⑤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 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 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产地】:主产于、、等省区。、、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中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

中药知识点总结

中药知识点小结 功效小结 安胎: 行气安胎: 紫蘇,砂仁 清热安胎: 黃芩 补肝腎安胎: 桑寄生, 莬絲子, 杜仲, 續斷 清热止血安胎: 苎麻根 温經止血安胎: 艾叶 透疹: 荊芥蟬蛻(透疹止痒) 牛蒡子(宣肺透疹) 葛根升麻(發表透疹) 紫草(透發紫黑斑疹) 用量小结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 ,醋制 羚羊角——煎服1-3g ;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石膏——煎服15-60g ,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细辛——煎服2-5g ;入丸散剂0.5-1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用法小结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番泻叶、沉香、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生牡蛎、生石膏、生磁石、生珍珠母、生龙骨、生石决明、生龟板、生鳖甲、 水牛角、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 3.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飞滑石、蒲黄(花粉)、五灵脂、 旋覆花 、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4.不入煎剂 血竭、苏合香、琥珀、冰片、麝香、蟾酥、青黛、芦荟、芒硝、巴豆、馬錢 子、 南瓜子、鶴草芽、雷丸、鹿茸、 朱砂、牛黄 潤腸通便: 決明子(清热潤腸通便) 火麻仁(潤腸通便) 郁李仁 柏子仁, 桃仁, 瓜萎仁, 蘇子, 杏仁 厚补(消积)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 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中医常识大全(最全的)

中医常识大全 一、顺口溜 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二生活常识 1.鸡蛋忌糖精——同食中毒,多食死亡 2、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3、葱类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4、土豆忌香蕉——同食生雀斑 5、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 6、黄鳝忌狗肉——同食伤肝

7、芹菜忌兔肉——同食脱头发 8、狗肉忌绿豆——同食伤元气 9、螃蟹忌柿子——同食腹泻,多食死亡 10、鹅肉忌鸭梨——同食伤肾脏 11、黄瓜忌生花生米——同食伤脾 12、甲鱼忌苋菜——同食中毒 13、皮蛋忌红糖——同食呕吐 14、人参忌萝卜——同食伤元气 15、白酒忌柿子——同食心闷,多食亡 16、豆腐忌菠菜——同食生结石 17、鸡肉忌菊花——多食死亡 18、鲤鱼忌甘草——同食死亡 19、羊肉忌南瓜——同食腹胀难忍 20、栗子忌牛肉——同食麻木 21、鸭肉忌梅子——多食发老病 22、山芋忌白酒——同食生胃病 23、梨子忌开水——同食泄泻 24、蛇肉忌萝卜——同食则亡 25、田螺忌蚕豆——多食肠绞痛 26、羊肉忌西瓜——多食肝腹水 27、海带忌洋葱——多食便秘 28、西药片忌酒——同食胃穿孔

29、猪肉忌麻花(植物)——同食亡 30、雀肉忌香蕉——多食过敏 三、孕妇忌吃的食物 1、多吃羊肝——有损胎气 2、多吃羊肉——生孩多病 3、多吃鸭肉——生孩多疮 4、多吃雀肉——孩生雀斑 5、多吃螃蟹——极易流产 6、多吃黄鳝——生孩哑巴 7、如吃酒类——生孩弱智 8、如吃香烟——生孩痴呆 9、如吃驴肉——生孩难产 四:不宜吃的食物 1、发芽、发青的土豆有毒,不能吃。 2、新鲜的黄花菜(金针菜)有毒,不能吃。 3、没有炒透的四季豆、扁豆有毒,吃不得。 4、老鸡头(5年以上鸡头)有大毒,吃不得。 5、嫩炒猪肝,含有毒素,不宜吃。 6、皮蛋、爆米花含铅特别多,儿童不宜吃 7、烤焦的食物不能吃,吃后易患癌。润肺乌发食核桃。

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图片

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图片 一.金银花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二..蒲公英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 水煎服 三.鱼腥草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夏天是痢疾的高发季节,鱼腥草虽不是“救命稻草”,但是经济又没有副作用,不妨一用:鲜鱼腥草150克,捣烂取汁,兑入适量白糖水后共约100毫升。口服每天2次,佐以白粥,一般三天后基本能恢复正常。但要密切观察,严重的脱水患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凉拌鱼腥草,对咳嗽和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冬天,用超市中买来的鲜鱼腥草根茎,洗净煮水,加入少量红糖,治疗小儿咳嗽也有明显的效果,比抗菌素要安全可靠。对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者,取鱼腥草100克,水煎取汁300毫升,加入少量食盐,分3次口服,每天1剂。三天后症状基本能缓解或消失,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判断。另外,经常食用鱼腥草,可去小儿食积,增强抗病能力;患有心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知识点重点】

中药化学 第一章 1、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一次代谢:通过光合作用、固氮反应等生成糖、蛋白质、脂质、核酸、酶、莽草酸等二次代谢: 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 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莽草酸途径:生成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生成生物碱 第2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分: ○1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优点:选择性强;缺点:不能或不容易提取出亲水性杂质。 适用于:油脂、蜡、挥发油、甾体、萜类 ○2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最常见) 优点:提取率高、可回收、价格低;缺点:易燃。 适用于:苷类、生物碱、有机酸

通常甲醇比乙醇有更好的提纯效果,但是甲醇比乙醇毒性大 ○3水:为增加某些成分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 优点: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缺点:回收难,易发霉。 适用于: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 (选择适用方法)提取方法: (1)煎煮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浸渍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3)渗漉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4)回流提取法:不宜用受热易破坏 (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的(提取挥发油、小分子香豆素) 3.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适用于加热不稳定(常用的物质有CO2、NH3) 4.其他方法: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根据极性选择试剂)极性弱→强:石油醚<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 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 a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 b 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 (2)凝胶色谱(原理:分子筛作用—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部分中草药简介1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种。汉代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其中《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集宋代以前的各家本草加以整理总结,收载植物类药达1100余种,有不少现已佚失的本草资料赖此得以保存。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 山橙 别名:冬荣子、屈头鸡、山大哥、猢狲果、猴子果、铜锣锤、马骝藤、马骝橙藤、犸镏果、檎那。 分布于、、广西等地。主治:行气;消积;杀虫。主胃气痛;膈症胸满;小儿疳积;疝气瘰疬;皮肤热毒;湿癣疥癞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 药用部位: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痢疾腹痛。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无名肿毒。。用法:煎汤服,12—30克。外用适量。 紫玉盘 别名:油椎、香蕉、酒饼子、牛刀树、牛菍子、牛头罗 以根、叶入药。 苦、甘,微温。功能健胃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

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 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常用中药大全

中医中药常识介绍

中医中药常识及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简介】 中医外治疗法一般包括:针刺、艾灸、电针、放血疗法、耳穴、推拿、拔罐、中药穴位敷贴、中药雾化、埋线等: ★中药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常见病症有独特的疗效。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咯血、面神经炎以及多种小儿科病症。因为药物穴位敷贴无疼痛无创伤,极小毒副作用,故易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所接受。 ★中药雾化 中药超声雾化是以超声雾化机为载体,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选药,配制成中药汁,通过超声波使中药汁发生震荡分裂,形成雾化分子,药雾不断均匀沿传输管喷出,作用限于眼部或咽部,起到疏风清热、疏通经络、解毒消肿、益气养阴的作用,适宜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咳嗽、结膜炎。 ★放血疗法 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适应于急性扭伤、痤疮、高热、多种皮肤病、带状疱疹等。 ★中医推拿 在舒筋、调整气血及内脏功能方面有其固有的优势。对于四肢关节的伤筋、颈肩腰腿痛、胃脘痛、泄泻、胃下垂、中风、面瘫、呃逆、

失眠等有良效。小儿推拿方面适宜于腹泻、呕吐、腹痛、疳积、便秘、咳嗽、哮喘、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对疗效也有直接的影响,使用得当,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反之不但会减弱药物的疗效,有时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多为内服、外用、注射等。 ★内服 直接服用:合剂、露剂、酒剂、口服液、糖浆等液体制剂一般可直接服用。 送服:片剂、丸剂、胶囊剂、散剂等固体剂型一般均需送服,包括开水送服和药引送服两种。 冲服:颗粒剂、煎膏剂、胶剂等一般用沸水冲开溶化后服用。另外茶剂用沸水浸泡取汁服用。 调服:散剂用乳汁或糖水调成糊状服用,多用于小儿及吞咽困难者;滴剂加入乳汁或糖水中服用也属于调服方法。 研服:将丸剂、片剂加水调成糊状服用,适用于儿童和吞咽困难者。对胃有刺激类药物、肠溶片不可用研服法服用。 含化:口含片等可含于口中缓缓溶解,使药物慢慢吸收进入血液或直达患病部位,多用于咽喉病。 ★外用 调敷患处:外用散剂、锭剂等可用清洁水、酒、醋、香油、蛋清等

配方中中药材介绍

麻辣烫的做法及配方、麻辣烫配方之3,郫县豆瓣酱有25、38、65、80等多种价位 四川郫县豆瓣酱是麻辣烫配方、火锅配方中最重要的料子,用在汤卤中能 增加鲜味、香味和色泽,使汤汁有温醇辣味和浓稠红亮。其用料考究,精选上等 鲜红辣椒、一流青皮蚕豆等多种优质材质为原料,通过长期翻、晒、露等传统工 艺天然精酿发酵而成。具有瓣子酥脆、酱香浓郁、辣而不燥、粘稠适度、回味醇 厚悠长、鲜红油润、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菜中最常用的调味品,有“川菜灵魂” 之称。 我们做麻辣烫的在选购四川郫县豆瓣酱时,尽量买标注:“红油”字样的 四川郫县豆瓣酱,同时为了保证汤卤的口味、色泽和香味,一定要购买优质的,不要为了省钱,买便宜的,结果一锅汤就是不出味道,生意可想而知。包括我们川之味骨汤麻辣烫下面所讲述的任一种中药材,都要尽量选购优质上等的材料,我们川之味骨汤麻辣烫配方里面所配的30多种中药材,一锅汤里面每一种的用量从几克到几十克不等,用量并不大,都是有严格配比的,都是要用电子称称重的,成本并不会很高。因为这些就是你麻辣烫的汤底,就是根本,如果在这上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那你的味道肯定受影响,生意会更受影响,因为我们这是做吃的,味道是好是差,入口即知,还不像其他行业,比如卖衣服、卖鞋子等等,顾客要穿了一段时间才知道是好是坏。餐饮行业有句古语说的很好:“你不舍得给客人吃,客人也不会让你吃。”照我们川之味麻辣烫的理解就是:你不舍得放东西,不让顾客吃好的东西,那么顾客也就不会再来吃了,你当然也就没有饭吃了。 麻辣烫的做法及配方、麻辣烫配方之4,桂皮又名肉桂大约5元左右/斤 原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桂皮作为一味佐料,为我国广大 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桂皮因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 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油性大,香味浓烈。 用牙咬一下干桂皮,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烫、火锅和卤菜中运用很普遍。此外,桂皮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一茶匙的桂皮中所含的抗氧化剂相当于五杯半的西兰花,而西兰花又是抗氧化剂含量最丰富的蔬菜之一。如此低成本高营养的调料,实在是厨房中的健康之宝。一般来说,中国人主要在卤肉时使用桂皮,而在国外,被磨成粉末状的肉桂被广泛应用于甜品和咖啡等饮料中。 在选购桂皮时,尽量挑厚的买,桂皮俗称“肉桂”,厚了才有“肉”。 麻辣烫的做法及配方、麻辣烫配方之5,草果大约13元左右/斤 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 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 一”。特别是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因此,草果一直都是紧俏商品。

几种常见的中药配方

几种常见中药配方 1、黄连解毒散 【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性状】黄褐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三焦热盛,疮黄肿毒; 1、防治禽的新城疫、流行性感冒、法氏囊、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新母鸡病等,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闭目缩颈、肿头肿脸、冠髯发紫、拉黄白或黄绿色粪便、产蛋下降、蛋品质下降等。 2、治疗猪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口蹄疫、水泡病、非典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3、畜禽多种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禽类)、鸭浆膜炎、肠炎、内脏出血、菌血症和败血症。 4、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 【用法用量】混饲:治疗每袋100g拌料25-30kg,预防量减半,全天量可集中1次投喂,连用3-5天。也可以用开水烫泡20-30分钟后,稀释至适量清水饮用,药渣拌料。 2、清瘟败毒散 【兽药名称】通用名:清瘟败毒散 【主要成分】玄参、连翘、地黄、水牛角、黄连、黄芪、栀子、牡丹皮等。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甜。【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凉血清热,清瘟祛邪。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维护猪群健康体系。增加畜禽采食量,提高蛋禽产蛋量,降低死亡率。 【适应症】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病毒性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性疾病。 1、本方能清热生津、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增强免疫、促进食欲。对无名高热征、温和性猪瘟、猪高热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能使高热病变异病毒造成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猪只免疫体系得到快速恢复。(2)无名高热、伪狂犬、细小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精神沉郁,厌食或食欲废绝,皮肤发红,毛囊、腹下、四肢末梢等有出血点;耳朵发绀呈蓝紫色,结膜炎,眼睑肿胀;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气喘,呼吸困难;粪便燥结,腹泻下痢,小便赤黄量少;后躯瘫痪,站立困难,出现神经症状等,以及仔猪体质虚弱、呼吸困难、反复拉稀、腹泻不止、逐渐消瘦、脱水、走路摇摆等。(3)高热病引起的:母畜体温升高全身红紫、耳朵发蓝、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浑身发抖、四肢无力。早产或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后无乳等。 2、主要针对禽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炎、鸭瘟、鸡痘等病毒引起的家禽精神沉郁、缩头垂萎、眼睑流泪,甩头流鼻、排黄、绿色粪便、嗉胀、口流黏液、食欲减少、产蛋下降、便血腹泻等症。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泄殖腔炎、腹膜炎、败血型大肠杆菌如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 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威灵仙 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 江苏:茅苍术薄荷 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重庆:黄连(味)青蒿丹皮枳(壳)实补骨脂使君子巴豆 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 甘肃:当归大黄 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 新疆:阿魏软紫草 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 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 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 广西:蛤蚧钩藤肉桂金钱白花蛇 广东: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鸡血藤穿心莲 山东:阿胶金银花全蝎沙参 河南:菊花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红花 四大怀药:菊花牛膝地黄山药 浙八味: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四大西北药:当归、大黄、党参、甘草 关东三宝:人参、鹿茸、细辛好 半夏天麻白芨; 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 鳞茎—百合川贝浙贝; 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火麻仁、柏子仁 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 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 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 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

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 须蒸煮:地黄、太子参、附片、白芍、元胡、红参、黄精、玉竹、姜黄、郁金、莪术、知母、射干、天麻、白芨、天门冬、五倍子、桑螵蛸、黄芩、石斛、厚朴、 木瓜、百部、北沙参、杭菊、栀子、青翘、槟榔、全虫、鹿茸等 须阴干:肉桂、厚朴、辛夷、亳菊、细辛、茯苓、全蝎、番泻叶、牛黄、鹿茸、麝香、熊胆等 -根头部疣状突起的茎残迹;砂眼-凹陷的须根痕点。 白芷:疙瘩丁-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 槟榔:大理石样纹理。 防风:凤眼圈-皮部棕色,木质部淡黄色;菊花心;蚯蚓头。 松贝:怀中抱月。 炉贝:虎皮斑。 天麻:鹦哥嘴;红小瓣;凹肚脐。 黄连:过桥。 防己、川木通:车轮纹。 党参:狮子盘头。 桔梗、黄芪、党参:菊花心;金井玉栏。 云木香:菱形网纹。 川木香:丝瓜络状纹理。油头-根头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 黄芩:扭曲纵斜纹理。 三七:铜皮铁骨;骨肉分离。 赤芍:糟皮(栓皮易脱落)粉肠(中心粉红色) 地龙:白颈。 僵蚕:镜面胶口。 牛黄:乌金衣。挂甲、染甲、透甲。 羚羊角:通天眼、合把 何首乌:云锦花纹。 大黄:星点。 商陆:罗盘纹。 肉豆蔻:槟榔样纹理。 炉贝:虎皮斑。 红参:黄马褂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没药:遇水研磨成黄棕色乳状液。加硝酸后显紫色。 熊胆:粉末放入水中,在水面上盘旋,呈黄线下沉,逐渐溶解。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番红花:放入水中呈黄线下沉,柱头膨大呈喇叭状,三分支,内有一短裂缝(1.5-2mm), 染水成黄色。 红花、栀子:染水成金黄色。 枸杞子、大黄、黄柏:然唾液成黄色。 玄参、地黄:染水成墨黑色。 秦皮:染水溶液呈黄绿色,在紫外光下呈天(碧)蓝色荧光。 苏木:染水成桃红色,加酸后显黄色,在加碱后,复显桃红色。

中药材基地简介

黑龙关中药材基地及土地流转项目简介 黑龙关中药材基地位于黑龙关村西南,距镇区3公里,项目实施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其中,林地面积4000余亩,土地面积1000余亩。该项目是在土地自主流转基础上,实现集中经营的一个成功范例,该基地流转土地700余亩,涉及两个自然村的20余农户。现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完成土地平整400余亩,种植有生地、穿地龙、丹参等多个中药材品种,是我镇中药材科技示范和培训基地。 项目由青松专业养殖种植合作社实施,该合作社共有注册资金118万元,社员20名,经营项目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养殖、核桃种植三个部分。 该建设项目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完成中药材种植500余亩,其中生地200余亩,穿地龙200亩,丹参50亩,皂角树50亩。同时,设计规划了一个150亩育苗基地,主要特点是: 一是科学论证、因地制宜。聘请专家对我镇土壤、地理、气候、海拔、野生物种类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确定我镇中药材优质种植区10000亩,涉及黑龙关、黄家庄、碾沟等区域。在此基础上,首批实施区域选在黑龙关村委韩家岭、青坪坳。

二是精心指导、扎实推进。基地聘请襄汾县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人员3名,从选种、种植、管护全程进行指导跟踪服务。实施“统一育苗、统一供苗、统一栽培、统一肥料、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交货”的“七统一”模式,有效推动了中药材基地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三是示范带动,突出效益。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辐射群众400余户。共种植穿地龙600亩、生地200亩、丹参150亩、其它中药材100亩。可实现中药材销售总量2750吨,销售收入800万元。药农年人均收入可增加4000元。 目前,我镇依托项目带动土地流转工作已全面铺开,共流转土地3500余亩,规划建设中药材基地3个,已建成2个;建成核桃种植基地2个;白杞柳种植基地1个。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将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力“推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4)100-130

101.防风:属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以根入药。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用药禁忌: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102.红花:又称草红花,属双子叶植物纲、菊科。5月底至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采回后阴干或用40-60℃低温烘干。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痛药。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经;肝经。 功能:活血能经;祛瘀止痛。 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 用药禁忌:应用不当会有中毒反应,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

103.贝也:又叫绵萆薢,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别名:大萆薢、萆薢、硬饭团、金刚。 性味:性平,味苦; 归经:归肾经、胃经。 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通痹。 主治: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用药禁忌:肾阴亏虚遗精滑泄者慎用。104.空沙参:即荠菜。属十字花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荠属,一种常见杂草、野菜,亦入药。 别名:荠菜 性味: 甘,寒,无毒 功能:带根全草能和脾,明目,镇静;种子能祛 风,明目。 主治:花序治痢疾

中药知识点总结

中药知识点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药知识 点小结 功效小结 安胎: 行气安胎: 紫苏,砂仁 清热安胎: 黄芩 补肝肾安胎: 桑寄生, 莬丝子, 杜仲, 续断 清热止血安胎: 苎麻根 温经止血安胎: 艾叶 透疹: 荆芥蝉蜕(透疹止痒) 牛蒡子(宣肺透疹) 葛根升麻(发表透疹) 紫草(透发紫黑斑疹) 用量小结 巴豆——入丸散,每次牛黄——入丸散,每次马钱子——入丸散,日服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 蟾蜍——入丸散,,每次麝香——入丸散,每次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砒石——入丸散,每次甘遂——入丸散,每次,醋制 羚羊角——煎服1-3g ;磨汁或研粉服每次石膏——煎服15-60g ,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细辛——煎服2-5g ;入丸散剂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用法小结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番泻叶、沉香、钩藤、鱼腥草、青蒿 润肠通便: 决明子(清热润肠通便)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 柏子仁, 桃仁, 瓜萎仁, 苏子, 杏仁 厚补(消积)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生牡蛎、生石膏、生磁石、生珍珠母、生龙骨、生石决明、生龟板、生鳖甲、 水牛角、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 3.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飞滑石、蒲黄(花粉)、五灵脂、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4.不入煎剂 血竭、苏合香、琥珀、冰片、麝香、蟾酥、青黛、芦荟、芒硝、巴豆、马钱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鹿茸、朱砂、牛黄 特殊疗效的药物 主治证 功效的归纳

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可打印)

35.益智仁: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益智。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36.石苇: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别名石樜、石皮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用药禁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功效分类:清化热痰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用药禁忌: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38.紫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 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山白菜 科属:菊科、紫苑属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 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 久咳嗽,劳嗽咳血。功能主治:润肺 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 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有实热者忌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