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各位家长朋友:这次我发言的主题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孩子们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也逐步成熟,但心理上则处于“断乳期”。孩子们的心态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为他们精心导航。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能与各位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有关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我的发言中一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欢迎家长们如果有兴趣或有需要的话呢,以后可以与我就您孩子的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很多,因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只讲其中的三点:独立性、成人感和逆反心。

孩子慢慢长大了,很多家长觉得应该是可以轻松一点了,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孩子越大,家长就越轻松,但我们很多家长却觉得,孩子越大,做家长的反而越辛苦。有家长说,孩子小学的时候,或幼儿园的时候,一直都是在自己的掌控当中,任他再怎么调皮他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可是到了初中,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我觉得孩子慢慢飞出我的手掌心了,我有点把握不住他了。其实这一些情况的发生,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把握青春期的孩子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

首先,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孩子独立性开始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

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在童年时代,父母亲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不懂的事情问父母,不会做的事情找父母;是非的判断顺从父母,得失的取舍请教父母等等,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个时候,他们觉得父母是最伟大的,简直是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帮他们搞定,那个时候孩子心理上最依赖的是父母。而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

性的增强,使得他们绝不愿意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于父母。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自觉和迫切地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前前后后围着父母转,不会什么事情都跟父母说来征求父母的意见,也不会事事都顺从父母。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得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不管其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但实际上,青春期的所谓独立和成熟依然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够真正保证他们应付生活中的复杂内容。这就形成了既不愿意依靠父母,又不能够真正独立的现象。于是,就像离开了母乳却不能离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其它营养物质一样,同龄人的关系密切和突出了,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同样的发展和变化,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感受,体验着同样的需求,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同龄人之间形成了深深地“利益共同体”,他们一同经受“成长的烦恼”,一同品味“成长的欢欣”。顺理成章,他们彼此之间最情愿也最能够提供相互需要的支持,提供相互需要的帮助。于是,他们将朋友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对友谊无比忠诚。他们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了彼此的利益,甚至顶撞家长。他们常说:“我们同学都是这样说的”“人家都是这样穿衣服的”等等,在种种家长们看来没有道理甚至近乎荒唐的言行后面,实际上存在着一条“天理”,那就是,同龄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我的行为准则。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们,请你逐渐将你的孩子当作朋友来对待。如果你还像孩子幼儿园时那样,高高在上,还觉得你是权威的所有者,还觉得可以任由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控制孩子,那么你们的矛盾就会加剧;但若你能对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的对待,你们的沟通就会轻松很多。

随着独立性的增加,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体验到一种成人感。成人感就是大人的感觉。我们家长可能认为孩子们还小,但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我哪里还是小孩呢?我都这么大了。”有的孩子长得跟爸爸妈妈都一样高了。他站在你面前,从身高体形上,他丝毫没有劣势了。但我们又要看到一点,这个时候的孩子实际上是一个“半大人半小孩”的时候,有的时候他确实有大人的思维和表现,可很多时候他确实又是个孩子。所以我们心理学上把他们叫做“半大人半小孩期”。在心理上,这个时候他们希望家长们把他们当成大人,也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看。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特别喜欢模仿大人。他为什

么要模仿呢?他觉得我既然已经长大了就该有大人的样子。他没想到大人的样子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状态,是一种真正成熟的表现,他只希望能从外形和举止上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大人。于是,有的男孩子开始装酷,他以前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慢慢的他不太做声了,他觉得酷就是成人的表现,成熟的人是不随便吭声的,所以有时候他装得很深沉。还有的是模仿大人的举止。如有的男生偷偷地在哪个角落里抽支烟,他想的就是我爸爸抽烟,他是大人,我现在也是大人了,我也想尝尝这种感觉;有的女孩在家里偷偷地用妈妈的化妆品,穿妈妈的高跟鞋,其实也许并不是她就专注爱美了、爱俏了,她只是想试试做大人的感觉而已。而这个时候,他更多可能模仿的是大人的为人处事,家长的一些内在的东西。所以我说,若孩子小时候模仿的是你的一些表面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注意,当孩子在场的时候,你的各种表现,很容易被他模仿到,特别是你的一种对他人的态度,你面对突发事情的一些情绪的表达。我记得有一次下午6、7点钟的时候,我经过学校传达室,就看到一个家长对着校门口的保安大发雷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而当时他的孩子就在旁边。后来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家长对保安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校的制度,保安从维护孩子的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学校制度予以拒绝,这让这个家长很是生气,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正巧这个孩子也在我所任教的班上,平时我也有意地进行观察并且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处理与同学、与老师的关系的问题上,是个“常有理”。就是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错的是别人。同时他还喜欢对他人横加指责。这让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处得有些紧张。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您的表现影响到您的孩子。很多家长个性急躁,其孩子的个性往往也差不多。所以我建议这样的家长,当孩子遇到了一些麻烦的时候,你一定要沉着。这个沉着就表现为不要慌乱,不要乱发脾气,先考虑一下这个事情是怎么造成的,然后我应该怎么做,再一个若按照我现在的方式去处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千万不要在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的情况下草率地做出某种举动,最后没有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且还适得其反。

再次,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慢慢地还会表现出逆反性。这种逆反性可能是我们家长最头疼的,它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外显的,就是直接与你斗起来;还有一种是内隐的,这种内隐的反抗,看上去家里还是风平浪静,但是你跟他说得,要他做的,他一概否定,就是说,你说你的,他还是做他的。其实逆反对青春期的孩

子来说应该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一种成长的体现。如果孩子一直都是这么逆来顺受,一直都很乖巧,说不定这不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为什么有的孩子又会在家里跟家长吵啊,闹啊的呢?这可能跟家长的沟通技巧,或是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有关。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无理取闹的,往往是孩子与家长之间在某些认识上达不到一致,或者说孩子的需要和家长的期望达不成一致,这种矛盾和冲突多了以后就造成了家里的不平静。其实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有很多需要,而我们家长是否了解了他们的需要呢?孩子在青春期有很多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当他内心矛盾交织又得不到理解的时候,在学校他不敢对老师和同学发作,到了家里就往往以他最真实的一面出现,因为家里是最安全的。所以若你觉得孩子是过分压抑的话,偶尔给他一个发泄的空间也是可以的,但是要避免无理取闹。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一定是孩子的错,孩子的个性暴躁,孩子的不讲道理,孩子的一意孤行,都不是一、两天造成的,一定是他成长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的问题所致,那么我们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我怎么了?我的家庭教育怎么了?”因为所有孩子的身上一定会体现出家庭教育的成功或失败的缩影。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的青春期会过得非常的顺利,若做得不好,青春期的过程会是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痛苦的几年。因为他逆反啊,你说什么他都不听,甚至他可能发展到即使你说的都是对的,他明明知道,但就是不听你的。有的家长说“我跟老师说的一模一样啊!为什么他就只听老师的,不听我的呢?”这是因为他对你形成了一种偏见。让他产生偏见的,不是话语本身,而是你长期的一种教育方式,或是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那么,面对孩子青春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家长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保护孩子的独立性和成人感。前面我们说道若你的孩子一直以来好像都表现得特别特别听话,你说一他绝不说二,那你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你们之间的关系确实非常好,孩子觉得你提供的建议绝对是正确的,爸爸妈妈真的是很高明;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他的心智发育有些迟缓,他顺从惯了,对事情毫无怀疑的能力。而这种情况也可能表现在学习上。他的思维若没有独立性,那在学习上也会是一样的,他会认为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也都是正确的,从而对学习毫无疑问,对学习提不出任何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要注意,要给与孩子一些独立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当孩子出

现一些自己的思维的时候,要保住他。当然,也不能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家长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就完全让孩子去处理所有的事情,这样也是不行的。前面说,现在的孩子是“半大人半小孩”,我们有的时候要把他们当大人一样的尊重他,有时候要把他当小孩一样的教育他。

2、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尊心在增长,同时他又非常的脆弱,他经不起太多的打击。所以,当你的孩子做错的时候,你可以态度非常的严肃,你可以向他表达你的生气和失望,难过与不安。但是,请一定不要用那种很恶毒的语言去挖苦和讽刺。有的家长急躁起来,什么话都骂得出来,包括一些对人格的侮辱。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有个妈妈说有一次他骂完孩子后,怕孩子记恨她,又想挽回点什么,就对孩子说:“你别看我今天这么骂你,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我,没有谁会比我更爱你。”可他的孩子完全不领情,他当场就反驳说:“不可能,能够用这样的话来骂我的人还会爱我吗?”当然我们知道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但是在孩子看来,他就认为你的语言和你的内心是矛盾的,从你的那些恶毒语言里,他感受到的只是伤害而并不是爱。再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看到分数后,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并不是要打击他,而是无意中说出来的,但是在孩子心里很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他可能觉得:“原来我考不好是因为我笨。”长此以往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孩子会觉得,因为笨,所以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于是索性放弃。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被打击得多了,会形成与家长的敌对。我以前当班主任时有个学生,也是在今天这样的家长会后,她妈妈带着她来找我,当着她的面就对我说说:“罗老师,你说怎么得了咯?班上同学数学都考得那么好,就我们家崽类,90分都没上,真是蠢得要死!”然后她妈妈还数落了一大推她蠢得要死的证据。那孩子其实平时成绩不错,也很努力,这次考试没考好,她自己就已经难过得要死了,妈妈还这么说她。她忍不住了,一边哭一边对妈妈吼:“你就晓得说我蠢,我蠢,不还是遗传了你的!那天听奶奶说,你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也不好!”所以,我们说挖苦和讽刺的方法是很不可取的,它不但不能帮助你真正的教育孩子,而且还很容易打击到孩子,让他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又很容易形成与孩子之间的敌对。

3、学会与孩子谈话和沟通。前面我们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已经有了独立性和成人感,若这时候家长跟他们的谈话还是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势必达不到以前的效果。所以这时候,我们要重新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这里我简单的介绍几种:

(1)多听少说,以倾听为主。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真理的所有者,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头头是道,孩子就只有点头称是的分。而到了现在,我们要多听听孩子说的事情。有的家长说:“现在我的孩子根本不跟我说了。我问他,‘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他懒的理我。”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之前没有跟他形成良好的沟通的气氛。他现在不愿意跟你说话,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跟你说话没意思,或者是说了之后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于是干脆不说。一般我们认为原始教育更容易,也就是最开始你对你孩子的教育。而原始教育没有做好,当你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大好的沟通方式之后,现在要进行再教育,在原有基础上来进行改变的时候,我们家长心里要做好准备,这会困难很多。但我们家长们也要有信心,改总比不改要好。所以,我们要多听听孩子,他的想法。比如,今天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家长知道后,首先不要一味地责骂,要问问他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或者考试回来,你可以问问他:“你自己感觉这次考试怎么样?”等等。你可以多听听孩子怎么说。31

(2)沟通时要注意回应感受。什么叫回应感受呢?就是你要去理解孩子当时的情绪和心情。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会很外露,他会表达自己当时的愤怒、失望、恐惧等等这样的一些感受。而我们大都喜欢接受孩子正面的感受,比如孩子说:“今天我好高兴!我今天的考试考得好好!今天老师表扬我了!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是很乐于接受的。但是,若孩子表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有的家长则是回避的、拒绝的。如孩子回家说:“我今天好气愤的!”家长马上接到:“别气别气,这有什么好气的咯!”这样你就是否定了他的情绪。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你能够去理解他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回应他。回应孩子的感受并不难。比如,孩子对你说:“我好讨厌我们那个数学老师的。”很多家长听后,马上说:“崽啊,那你怎么能讨厌老师呢?数学是主课啦,你如果讨厌他,那你以后就会吃亏啦!老师再怎么样,也是为了你好啊!你不能讨厌他。”这些话都是对的,可是

在这个时候跟他说,也许根本就起不到好的效果,因为你没有回应他的感受。而且可能,你越要他不讨厌,他就越讨厌。那么这种时候你可以怎么回应他呢?如他今天跟你说,“我好讨厌数学老师的”,你可以告诉他,你很理解他,或者说:“我看出来了,你今天的情绪确实好像有些问题。”你这么说,就让孩子觉得,“诶,我妈妈看出来了,至少她还是能理解我的。”你也可以说:“嗯,我感觉你以前对你们数学老师不是这种态度,今天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了?”这时,他就可能跟你抱怨“今天数学老师怎么怎么样。他今天批评我了,说我在说小话,其实是我旁边的人在讲,我是要他们不要讲了。结果这个时候,老师就看到了我,就批评我了。所以我讨厌他。”这样,他就把原因说出来了。因此,我们家长要避免一种当孩子出现某种情绪时,就开始打击他,否定他。首先一定是接受他的情绪。但要注意的是,接受他的情绪不代表接受他的想法,理解不代表就是支持。你不能说:“崽啊,你讨厌老师讨厌得好,我支持你,我那时候也讨厌老师。”不是这样的。你只是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被你理解了,尊重了,之后,你才是帮他一起分析,引导他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你可以告诉他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发生误会,可能那个时候,老师看到的刚好是你在开口,他只看到了这个动作,因为是上课,他也没有来了解过程。但是妈妈理解你,知道你今天受了委屈。最后,你总结出,其实你不是真的讨厌你的数学老师,只是内心很委屈,你觉得这个真相没有被老师知道。如果你实在觉得自己咽不下这口气,那你明天可以找数学老师说明一下,老师接不接受我们先不管,但我们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若你这样来教育孩子,他可能从最开始的讨厌数学老师,到后来觉得妈妈说得在情在理,同事还学会了怎样与人进行沟通,怎样表达自己的委屈,表达自己内心的郁闷。这样,问题也就得到看解决。再比如,高考前孩子很紧张。其实这很正常,只要孩子在乎他的考试,他就会紧张。而我们很多家长就会否认,会告诉孩子:“崽啊,别紧张。这有什么紧张的咯,考不好也没关系。”你越是要他别紧张,对孩子来说,他会受到一种暗示,他就会更紧张。而且他可能会觉得,“原来只有我差劲。原来这件事情原本可以不要紧张的。我为什么会紧张呢?那就说明我很差。”其实你不妨很坦然地告诉孩子,“我理解你的紧张,爸爸当年参加考试前其实也很紧张。”这样的话,他就会觉得,这种情绪是正常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放下身份,告诉他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

么怎么样的时候,他会觉得原来我还不是那么差劲,同时,这样还能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3)交流时,就事论事,不要贴标签。就事论事是当孩子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就跟他讨论这件事,不要说其他。如今天数学没考好,你就跟他讨论数学,这是粗心的错,还是知识掌握不牢的错。你千万不要因这件事情隐射出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他是粗心错,看题的时候看错了,算题算错看,你就可以很直接地告诉他,你总犯这种错误,这不行。会做的做错了,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这是最差的考试状态,以后一定要注意。其实,你这样跟他说,他也会注意一些。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有的家长喜欢说:“你看你现在啊,考试就粗心,那你以后走到工作岗位,当会计就算错账,当司机就撞到人,当医生就开错刀等等,就把各种各样可怕的后果都跟他说出来了。”其实没必要这么去恐吓他,他会觉得你把他的未来都否定掉了,会很反感。有个孩子说:“我最不喜欢跟我妈妈说话了,我妈妈一说就用那种大道理来压我,他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他说我妈妈经常骂我说我的的书房像个狗窝。有一次我妈妈确实是帮我打扫好了,我一做完作业桌上就乱了,但我知道我的东西的地方,我妈妈看着就不舒服,她进来看到了拍着桌子就骂,说我这个人太不尊重别人了,她辛苦了大半天整理的房子就被我弄乱了。孩子说我也不想跟她吵,就没做声,可不做声更麻烦,妈妈越骂越厉害,最后把我爸爸也拖出来了,说你们两个都一样,小的是这样,老的也是这样,我反正这辈子是倒了霉了,当了你们两个的保姆了。孩子说,罗老师你看气不气咯,说我就说我咯,说我的书房就说我的书房咯,最后把我爸爸跟我爸爸一家人都说出来了,搞的我们三个人都不愉快。其实这个妈妈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时候,你要考虑一下你发泄情绪对处理这个问题有没有好处,你要处理的问题就是要他把卫生做好就行了,这时你不妨直接表达你的希望,如我希望你把房间整理得像刚才那样,他若做到了也就可以了;若他说希望等到做完作业以后再整理,其实也是可以的。

(4)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苛责。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的家长,我们老师在这个方面也是一样的会比较注意,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能力、优势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用一个要求来衡量每一个孩子,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要多鼓励他,不要苛责,就是不要总是把班上最强的那个人拿来跟你的孩子做比较。如:

在学习上你要向谁看齐,在生活上你要向谁看齐,你在自理能力上要向谁看齐,你在孝敬父母上又要向谁看齐,他可以有他的榜样,但你不能要求他每一项都能做到那么好。

(5)注意场合。场合不当时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的效果,比如在很多人的情况下去数落他的不是,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在意别人的评价了,若这种情况去数落他,会让他想被他人认同的心理得不到满足。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场合。

其实每个大人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处事的风格,这都没关系。关键是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你不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教育者。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形成各种各样的影响。

最后,提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请记住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你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的他们不会再简单地服从和遵守你的命令。

2、请记住你的孩子有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权利。?家庭的“重大决策”,比如耐用消费品和高档电器的添置、度假的方式和地点,甚至于父母工作的变换,都应当让他们知道,听取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

3、请尽可能理解你的孩子。青春期毕竟只是通向成年的桥梁,而不是真正的成年,他们的意见、判断很可能经常是不妥当甚至是荒唐的。身为家长当然可以不同意乃至反对,但在否决孩子意见的同时,你完全可以同时表达出你对他的理解__虽然家长不能接受,但是家长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4、请让你的孩子知道界限的原则。因为他们在许多问题上还不具备独立承担和处理问题的资格,家长在某些事情上实施“绝对权利”是合理的。应当让孩子知道这些不可逾越的界限在哪里,不可违反的原则是什么。但是,如果你的界限和原则过多,它们就将形同虚设,会遭到或明或暗的坚决反抗。这是需要注意的,好了,今天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在青春期身体发生变化的时期,心理发生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总的来说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思考能力增强了,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已开始独立地把“自我”作为思考对象。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再把父母、教师的话视为“真理”,遇事喜欢自己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因而常常批评别人也批评自己,你们也会去批评自己的双亲,批评自己的老师,。这种批评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最

通常的表现是:认为父母的思想陈旧,常常和父母顶嘴;自己想找安静的地方呆。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青春期开始出现的独立性的本质特征。第二,由于性激素的分泌,敏感性增强了,容易冲动,心情惶惶不安,有寂寞感,不能安静的思考问题,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在这个时期,男生女生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比如:有的同学感觉晚上睡眠不好,感觉入睡宽难,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生集剧变化,体内原有的生物节律被打乱了,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有人就会反复去想自己怎么啦,是不是有什么病,其实不用担心,待到你身体的生物节律恢复平衡,失眠就会自动消逝了。还有同学感觉行为冲动,为什么呢?人的大脑中有一个重要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完全成熟,换句话说,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控制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就是我们行为易冲动的原因。人的一生有许多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对人的成长、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面对转折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付诸什么样的行动,得到什么样的指点至关重要。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就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并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怎么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呢?在学习方面,从所学知识上来说,从小学的两门主课增加到七八门课;从学习方法上来说,要从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转变到能够主动的复习和预习,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上说,小学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而初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也就是说,老师把一些要求、规范、纪律等等讲给学生,让他自觉地去遵照执行。这一切的不同都需要孩子去适应,有的孩子适应力强,能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有的孩子适应力差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这是造成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生理方面,孩子从儿童期进入了青春期。在人的性格习惯的养成上有两个关键时期,一个是在三岁之前,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时期。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团锦簇的沼泽地。”在这一时期,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心理上也在急剧发展变化。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生理上能够健康的发育,心理上能够健全发展,思想道德上能够合乎社会规范地培养起来,同时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对一生都将起到重大作用,甚至会决定今后发展的轨迹。

孩子进入青春期,不仅需要父母物质上给予某些帮助,更需要父母在精神方面给予鼓励,在心理上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这就要求父母掌握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端正心态,平等待之。不要有过强的“家长意识”,不要回避谈性知识,不少家长对孩子触及到性关系的问题避而不答。其实这种因封闭造成的神秘感,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甚至产生越轨的行为,这大可不必。要经常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和孩子心灵沟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适当地布置给孩子一点家务工作,让

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以利于孩子顺利度过初中阶段危险期。要激励孩子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过好有希望有激情有收获的每一天,争取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倘若能在孩子的青春期为孩子在世界观与人生观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会对孩子的终身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要高度重视对这一关键期和危险期的监护和把关。这一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但他们的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和同龄人诉说又冒着曝光的危险,所以他们感觉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这一时期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在这一时期,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峰。他们虽达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终生学习的一个中转站,对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学六年级,也是小学与初中的接轨点,学生素质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即将面临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受到一个新的挑战、新的评价。我们应该认识到,六年级是小学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只有潜心研究并实践它的人,才会收获到惊喜,品尝到快乐,享受到幸福。我希望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家长能有所启发,回家后,对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教育,希望你的孩子能在你与我们老师的教育下更加幸福茁壮地成长……也让我们一起努力,助孩子以一臂之力,向着他们的理想目标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学习内容:中学课程一下子增加到11门,教学内容多、新、深、广。

教学方法:老师不再像小学那样"直观形象"的教学,而是老师点拨、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中学要求很好的学习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入初一表面看来只是小学升入中学的变动,但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自身生理、心理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孩子要了解自己,掌握初一生活、学习的必要知识,做好上初一的心理、生理和物质准备。同时也要求父母了解孩子,了解初中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以便解决好孩子的新问题。孩子和父母双方都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在暑假进行必要的调整,那么进入中学后,孩子就有可能越学越好,再接再厉,顺利完成初一。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资料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青年期有着丰富、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世界。他们的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但他们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使情绪表现具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但较之成人还显得动荡多变,具有不稳定性,既想控制隐藏自己的情绪,又很难控制情绪高昂时的外部表现。随着年龄增加,担忧及种种想象中的恐惧增多,主要是事业、前途、经济、人事关系、婚姻、恋爱等。忧虑过甚会变成焦虑,焦虑过度可以变为极度紧张与神经质,对什么事都过度反应,也可变为极度淡漠,对什么事都不作反应。所以此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应当引起注意。 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

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少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3、自主性 青春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即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 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

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特别留恋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 面对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应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初一年级的学生,地处环境、教学方式、人际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互对比竞争,一旦遇到不理想的现实,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发生冲突,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陷入自卑与孤独,出现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 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 1、适应性反应。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习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厌学型,认为学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教案

中学生性教育教案(2011年秋学期) 教案一: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教案二:初潮的心理特性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生理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初潮是怎样来临的月经期内应注意哪

些方面的生理卫生知识及心理卫生知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先在班级进行调查,女生中来月经的比例是多少,在第一次来月经时你的感受如何?从而引入初潮的话题。 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意味着青春期的开始,有的国家各民族甚至还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如日本吃红豆饭,非洲许多部落中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活动二: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生理卫生知识中月经的形成及大概过程,再详细分析初潮的形成。 胎儿期:原始卵泡(数万个) ↓ 青春期:开始成熟 ↓ 成熟卵泡(每月成熟一个) 成熟卵泡开始旺盛地分泌激素,在其作用下,子宫内膜渐渐增厚,卵子成熟后,从卵泡中分离出来,叫排卵,排卵后卵巢又分泌一种黄体孕激素,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孕激素减少,子宫内膜开始萎缩破裂、脱落,内膜上大量的毛细血管在内膜脱落时破裂而少量出血,血和内膜碎片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它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开始成熟,因营养、精神状态、体质、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年龄会有所不同。前后两次月经之间间隔时间叫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最长30-34天,最短21天,每次大约3-7天干净,经血呈暗红色,初潮后又能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 活动三、引导学生注意初潮的心理卫生及心理调节。初潮心理特点:情绪波动较大,易怒,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对周围的人要求过高,极易与人发生争吵。教后记: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如何度过这一时期是每人都必须面对的,故应多交流 探讨,做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于未然。 中学生性教育教案(2012年春学期)

1.请描述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心理发育迅猛,心理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1.请描述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心理发育迅猛,心理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性意识骤然增长。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 第二,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第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定。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 第四,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忧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第五,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此不疲; 第六,人际交往欲望强烈。一方面强烈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相互理解、分享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对自己所属的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性,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要保持生活圈子的平衡与协调。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参考答案】学生偏科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是兴趣,学生因为兴趣爱好

不同容易出现偏科现象;第二是环境,低年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的科目会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偏好;第三是老师,部分学生因为喜欢某科老师而出现偏科现象。 对于学生的偏科现象,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其次,对于偏科学生不喜欢的学科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避免出现偏心导致学生偏科。 3.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答案】一个人的很多行为习惯往往形成于青少年时代,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生做人习惯,即道德意识,具体包括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珍爱生命、诚实可信等;第二方面是学生做事习惯,包括学生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如作息时间、卫生习惯等;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方法是否合理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这些良好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4.你觉得学生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学生的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开阔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汲取更多的知识只能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资料和借助网络等知识库来完成。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习资料]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应该怎样对他们教育 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中间期,叫“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人体发育迅猛、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于成熟的时期。学生进入中学,大都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专家们认为,人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偶尔成功便盲目骄傲,一旦受挫,就垂头丧气,信心动摇。因此,了解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平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都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性发育日渐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迷乱、甚至不知所措。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好感情用事,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全,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二、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中学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欲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迭事等常常滔滔不绝。 三、中学生渴望尊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表现。学生要求尊重和理解,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有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在课堂上,他们希望教师喜欢并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不受到歧视和讥笑。这些都是自尊心强的表现。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人格,不容别人歧视侮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自我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自尊心会越来越强,到了高年级它成了自我意识中最敏感、最不容别人亵渎、侵犯的部分。这时学生最怕别人看不起,为了得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2.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特点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

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成为有色新闻,令当事人非常尴尬。就这样,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为数不少。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 3.青春期的情感特点 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的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地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4.青春期的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初中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地、立体地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所以,在此阶段,他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特点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除了生理会发生巨大变化外,心理的突然变化也是很明显的,这时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较为迅速且关键的一个时期,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的发展,智力与认知的发展等共同影响的结果,接下来介绍青春孩子的心理特点。 由于大脑皮层日趋成熟,神经系统发育会越来越完善,出现大量的新神经环路,青少年的记忆,思维,分析能力会接近于成人,理解和抽象记忆能力达到一生中的高峰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但是这个阶段的少年也会变得爱钻牛角尖,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敢于挑战家长和老师,由于没有足够的交流技巧,易受到挫折。 青少年们在青春期逐渐由认识外部世界转变为认识内在的自我,对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并不准确,经常被一些矛盾干扰;情感世界不协调,易动摇。 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情绪波动大,通常表现为两极化,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阴晴不定。 青春期青少年的情感是从对亲人的挚爱,拓展到对老师,同学,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的崇敬与追究,是由自爱转变为大爱,情感变得更加广而伟大。 青少年的道德观在青春期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会开始追求公平公正,但是这个阶段很难接纳和肯定他人的想法和意见,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一定的伤害。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慢慢从家庭中游离,喜欢和同伴们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人为知心朋友,将友谊定为至高无上的。 此时青春期的少年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很注意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开始尝试与异性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矛盾,渴望接近对方和害羞互相作用,而且很多人会因为与异性的交往而产生心理负担,影响学习生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青春期心理特点

青春期性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与家长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常见心理问答

与家长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常见心理问题 不少家长有一个困惑,20年前自己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好像自己没有那么多心理问题,现在为什么这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这个是怎么造成的? 青年和少年是两个不同的心理阶段,我们搁在一块儿谈了,跨度比较大。少年从12、13岁开始,青年也跨度到20岁,按国际分类就到25岁了,跨度很大,所以他(她)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都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突出了、提前了?这是什么现象?怎么解释呢?我个人认为可以用“长 效效应”这个现象解释,“长效效应”是指子辈都比父辈在生理上、心理上发育提前了。“长效效应”最早是从欧美国家开始的,后来传到亚洲的日本,从日本又到中国的沿海,现在在中国比较普遍。简单说:女儿比母亲长得高,青春期提前;儿子比父亲长得高,青春期来得早。这是社会经济、工业化、包括营养、医学、科学知识、社会教育等等社会进步的结果。我们国家现在统计,最早青春期的女孩儿是9岁,男孩儿是11岁,如果在80年代以前,这种现象就比较少,如果在50年代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就觉得可笑了,会觉得9岁进入青春期肯定有什么毛病了,吃什么激素了。而现在不是这样,以前看日本人,日本人个子都是比较矮的,可现在看起来日本的子辈比父辈无论在各方面发育都是好的,他(她)们跟世界其他民族比起来也是如此。这就是“长效效应”,是心理问题提前的一个原因。可以说,孩子们心理问题

的出现还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青少年到了青春期,他(她)的心理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呢? 青春期到来伴随着明显的体征方面的变化,但还有一些直接观察不明显的现象,最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的一些变化。随着身体特征方面的变化,很多孩子都觉察到了自己的变化,自我在心理上、行为上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另外随着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出现了各种第二性征,他(她)在身体发育、学习知识方面也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积累和变化,这个时候他(她)们在要求独立、有自己的判断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我想一方面是适应自己身体方面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一些思想和看法,这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于低年级孩子的一些特点。 我想很多家长家里如果有十二三岁或者再大一点的孩子的话,经常体会很深的是孩子的一种逆反。这是非常明显的,平常很乖的孩子,你让他(她)做作业、不要看电视都很顺从,但是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有了变化,在行为上可能是不再理睬父母的指导和要求,或者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摔门、摔东西、或者是大喊大叫,不过不同的孩子可能表现形式多少有所不同。但实际上深层的原因是相同的……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比他(她)小的孩子好多事情还没有出现,比他 (她)大的好多事情都已经解决了,所以这个时候困惑最大,各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而他(她)自己的能力比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小学教育孔亚茹y190521026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世界卫生组(WHO)规定青春期为10~20岁。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明白: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因此又称为“叛逆期”、“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成熟与半成熟状态之间容易出现错综复杂的矛盾,由此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特殊的变化。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成人感”促使孩子们有了独立意识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快速成长,性机能快速成熟,这就使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有了「成人感」,希望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家长的约束,认为自己应该有独立的决定权。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尤其是不向父母袒露,认为爸妈不理解他们,从而对父母产生不满和不信任。然而孩子们还是有许多苦恼的,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需要得到家长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有时孩子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与可信任的成年人交流、沟通。一旦获得他人的理解,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和成就感。相反,一旦遇到失利或失败时,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两个极端比较明显。 ?自我意识的发展 这个时期孩子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在团队中的位置,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情绪变化特点一青春期躁动 就是孩子不能自我控制情绪波动,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低沉沮丧,变化无常。?叛逆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正常现象) 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反抗迁移:迁怒于其他人,特别是家长成了孩子们情绪发泄的对象。 ?人际关系的发展 孩子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他们相处的对象就会从父母转向同学,与能理解自己的人关系特别亲密,但是他们的经验又让孩子们不能很好地自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容易出现冲突,导致孩子精神上产生焦虑、封闭自己、或者早恋,因为有了恋人就是找到了能理解自己,倾听自己心里话的人。 --这个阶段孩子们各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 「同伴关系」:是指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 「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就是从以父母为榜样,转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与老师关系的变化特点」:就是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并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 青春期孩子对自己成长的认识超前,家长对他们的成长认识则是滞后,由此产生了矛盾。在这个时期家长无法再把子女作为支配的对象,子女也不可能再依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各位家长朋友:这次我发言的主题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孩子们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也逐步成熟,但心理上则处于“断乳期”。孩子们的心态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为他们精心导航。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能与各位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有关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我的发言中一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欢迎家长们如果有兴趣或有需要的话呢,以后可以与我就您孩子的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很多,因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只讲其中的三点:独立性、成人感和逆反心。 孩子慢慢长大了,很多家长觉得应该是可以轻松一点了,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孩子越大,家长就越轻松,但我们很多家长却觉得,孩子越大,做家长的反而越辛苦。有家长说,孩子小学的时候,或幼儿园的时候,一直都是在自己的掌控当中,任他再怎么调皮他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可是到了初中,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我觉得孩子慢慢飞出我的手掌心了,我有点把握不住他了。其实这一些情况的发生,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把握青春期的孩子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 首先,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孩子独立性开始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 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在童年时代,父母亲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不懂的事情问父母,不会做的事情找父母;是非的判断顺从父母,得失的取舍请教父母等等,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个时候,他们觉得父母是最伟大的,简直是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帮他们搞定,那个时候孩子心理上最依赖的是父母。而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下面就介绍一下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特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成为有色新闻,令当事人非常尴尬,就这样,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为数不少。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 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包括青春期的思维特点:思维是人的高级的心理活动,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的、立体的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所以,在此阶段,他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是,有时由于缺乏交流技巧,容易遭遇挫折。 女性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对于女性,青春期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一般从13岁到18岁左右。 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很快,第二性征形成,开始出现月经。①全身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度。②生殖器官的发育:随着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步增加,生殖器各部也有明显的变化,称为第一性征。外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阴唇变肥厚,小阴唇变大且有色素沉着,阴道的

最新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整理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一.矛盾性 青春期孩子很容易产生矛盾心理 1、身心失衡的矛盾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期间,面对自己的外形变化,生殖器官的变化等等,特别容易出现焦虑和不安,既为自己的长大成人而欣喜,又不知道如何应对眼前的情况,从而走进身心失衡的矛盾中。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大成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度,有了独立自主的欲望,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老师过多的照顾或干预,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然而,由于青春期孩子社会经验、生活经验不足,所以经常碰壁,不得不从父母那里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不能独立,从而又充满依赖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使孩子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经常会感到迷惑,自己跟自己“较劲”。 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绝多大数青春期的孩子都非常希望同朋友、父母平等交往,并且非常渴望他人对自己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如孩子们所愿,朋友之间由于性格,想法的不同,孩子可能得不到想要的回应,亲子关系之间,能够对孩子敞开心扉的家长亦不多。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只好选择另一种方式来诉苦,比如写日记,画画,自言自语等,同时,自己的所说、所写,孩子们又不愿意被他人知道,从而形成了既想让人了解自己,又害怕他人了解自己的矛盾心理。 4、自制性与冲动型的矛盾 几乎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在生活中,他们希望自己能够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经常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比如有时片面的坚持己见,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合乎自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等等。这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 5、成才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年期有着丰富、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世界。他们的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但他们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使情绪表现具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但较之成人还显得动荡多变,具有不稳定性,既想控制隐藏自己的情绪,又很难控制情绪高昂时的外部表现。随着年龄增加,担忧及种种想象中的恐惧增多,主要是事业、前途、经济、人事关系、婚姻、恋爱等。忧虑过甚会变成焦虑,焦虑过度可以变为极度紧张与神经质,对什么事都过度反应,也可变为极度淡漠,对什么事都不作反应。所以此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应当引起注意。 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心理过程的种种

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少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3、自主性 青春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即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4、进取性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第四章第7课进入青春期教案 周丽敏 第一课时: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地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结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特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男:喉结突出、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第二课时: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心理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心理上最显著的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特征出现)活动二: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了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脑,羡慕成年男子嫉妒周围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 1、了解性心理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异性的关注转移到其他有益的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书、淫画等。 教后: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侯,总留恋这一花季。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青春期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这一变化明显地给很多同学带来了困扰,很多家长也是束手无策。为了更好地帮助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健康成长,特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青少年的心理发育也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其中经历了许多变化、矛盾与困惑,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有:(一)矛盾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朋友会一改儿童时期的依赖和胆怯的天性,变得喜欢自作主张,愿意独立处理事情,希望别人把他(她)当成大人看待,成人感、自尊心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然而此时的青少年还处于孩子与成人之间的过渡期,心理发育虽已开始摆脱了童年的幼稚与天真,但还不具备成年人的成熟与老练。因而,他们常常处于我长大了但又不成熟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如青少年常常感到自己已经很大,极想摆脱约束和照顾,想以成人方式独立行事,但又会发觉自己缺乏独立所必须的条件、能力和经验;又如,随着内心活动的增多,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不愿向师长坦露内心想法,但又极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希望被周围的人认同和接纳。这样的矛盾心理状态容易使之产生独立与依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使不少青少年陷入焦虑不安,彷惶和压抑、叛逆的情绪。 (二)青春期的孤独感 儿童时期,人慢慢认识到别人与自己的区别。但到了青春期,对于自我意识的感觉更为强烈,这时候,青少年常常体验到孤独感。儿童时期虽然也有害怕、担心、寂寞等,但因为自我认识相对不是很强,所以,只要有人作伴就能消除以上感觉。但青少年自我意识不断在增强中,思维上也得到迅速发展,他们常常充满各种幻想和憧憬,又由于自我实现的能力远远不够,所以,萌生很多伤感,为保护自己又容易自我封闭,这样有时即便是在众人之中也会有孤独、寂寞感。另外,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再满足于父母的关心爱护,更多的产生了与人交往的需要,希望有志向情趣相投的朋友,若不然,就会使心中的快乐无法与人分享,压力和苦闷无处诉说,这样常常带来莫名的惆怅感,时日久远的孤独还会使青少年产生挫折感,变得更会自我封闭、自我中心化,这就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三)青春期的自卑感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越来越关心自我,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很自然的就常常拿自己与周围人比较,很想肯定自己,处处能赶超别人,使别人能对自己刮目相看。正是在这样人与人的比较中,个人很容易判断出自己与别人的上下高低,这虽然有着促人奋进的积极一面,但由于青少年常常情绪化,看事物很容易以偏概全,一旦在比较中感到自己与别人距离过大,或是比较之后通过自己努力还是达不到自己愿望的时候就会产生挫折感,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变得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又会显得更为敏感,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因自己一事做不成就怀疑自己,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学习上,成绩和智力上比不过同伴时就常常无法坦然接受现实去踏实学习,而是显得急躁、压力重重。对体貌上的自觉不够理想也常常让他们滋生烦恼,有时因为自己身体的急速成长常常使他们不知所措,如觉得自己太胖,太高、太矮,眼睛太小等等。所以说,自卑感更确切地说其实是一种信心不足。 (四)青春期的嫉妒心理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1、认知的发展 在感知方面,中学生的感知、观察能力在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上有显著发展。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智力活动自觉性的提高,中学生逐步学会根据教学和实践任务的要求,较长时间地、集中地观察要认识的事物;在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观察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他们不仅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更加全面地感知事物。 在注意方面,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明显发展,就是对当前不感兴趣或存有困难必须学习的材料,也能集中精力加以注意。在良好教育的影响下,中学生注意的自觉性和保持注意的习惯逐步形成,注意的品质进一步增强。 在记忆方面,中学生的记忆力达到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他们记忆的有意性进一步提高,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自觉地提出短期或长期的记忆任务;他们理解记忆的能力随年级增高而不断上升,相反,机械记忆的比重随年级增高而逐渐减少;他们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也在发展,其中,抽象记忆的发展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形象记忆的发展在初中三年级后则有所下降。 在思维方面,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抽象思维向高中阶段的“理论型”抽象思维发展,也就是从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的抽象思维,向根据理论来进行逻辑思维的抽象思维发展。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初中阶段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有显著增长,但还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高中阶段向着思维的深刻性、组织性方面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中阶段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高中学生喜欢独立思考,追求创新,鄙视陈腐之见或浅薄的认识,日益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但也存在固执己见而不易改变的特点。在想象方面,中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例如中学生的作文能够围绕中心思想进行连贯构思,这是他们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的例证;在文学创作、艺术表现、科技小发明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少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较高的创造性和务实性,这是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和现实性品质日趋发展的例证。 在言语方面,中学生不仅广泛掌握了各种日常概念和生活用语,而且还掌握了很多科学概念和学术用语,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族语言复杂的语法结构,语言越来越准确、生动、优美,口头言语和书写言语都达到了一定的修养水平。当然,有些中学生的言语表达还存在着词不达意、堆砌词藻、不合规范等缺点,需要进一步锻炼和纠正。随着外语学习的普遍展开和不断深入,中学生对语言的认识日益深化,不少中学生通过对本族语和外国语的异同比较,进一步增加了对语言的认识。 2、情感的发展 从中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中学生的情绪高亢强烈,充满热情和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二是情感的两极性明显,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同中学生主客观矛盾的增多和青春期生理发育有关。三是情感内容的社会性越来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愈益丰富和提高。四是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中学生,其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五是中学生的友谊感迅速增强,并且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这种情况若引导得当,可促进其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发展,但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一些中学生的哥儿们义气,拉帮结伙,早恋或两性关系上的“劣迹”形为,对些应引起高度重视。 3、意志的发展 中学阶段学习活动的范围和难度的增加,以及青春发展期生理上的剧变和情感的波动,要求中学生大力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这种客观需要推动了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使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学生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他们对外界或成人指令的依赖性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根据目的任务自觉作出意志决定的水平则随年级升高而递增;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这同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力有很大关系;中学生的其他意志品质,如果断性和自制力,在良好教育的培养下也有很大发展,不过在初中阶段,轻率、冲动的现象还经常可以看到,这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引导和帮助。特别需要把意志的培养和情感的调控结合起来,以情炼意,以意制情,在控制情感的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