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练习 (3)

人教版高中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练习 (3)

人教版高中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练习 (3)
人教版高中地理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练习 (3)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2.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二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3.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010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据此完成4~5题。

4.近年来,拉动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科技B.跨国公司

C.市场D.生产成本

5.“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活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多学科的研究兴趣,也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6~7题。

6.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属性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D.环境属性

7.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8.下列说法符合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的是()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9.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降低农业用水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0.下面一些观点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是()

①在保护全球环境过程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②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转嫁污染③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控制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④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①③

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11~12题。

1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沙尘暴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13.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

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

C.生存问题D.发展问题

1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符合()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15.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①使用再生纸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④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A.①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读下面“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完成下列各题。

(1)将所列内容代表序号填入图中。

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5)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15~16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的恶化。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漫画“断指”。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可持续发展。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3)对于材料二“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人地关系历史的回

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与环境关系尖锐对立

直面环境问题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恶化——环境问题严重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系统是重点,也是考题的切

入点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C 2.D 3.C[第1题,由图可知该观点只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应该是自然环境决定论,产生该观点是因为在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第2题,由图可知该观点只强调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此时期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第3题,由图可知该图强调人类社会和环境相互影响,强调人地关系应协调发展。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不符合观点三的思想。]

4.C 5.D[市场需求是拉动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无车日”的目的是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活和发展。]

6.C7.C[第6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材料所给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第7题,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所研究的范畴中,最终目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科技、消除文盲属于此列;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而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8.D[A选项为地理环境决定论;B选项为人定胜天论;C选项为天人相关论;D选项为因地制宜。]

9.D[发展节水农业可缓解水资源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D[发达国家转嫁污染,发展中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措施,均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1.D12.D[本题组趣味性浓厚,漫画中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 13.D[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14.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全球各国共同行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符合共同性原则。]

15.D[题目中四个选项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16.(1)见下图

(2)中美(3)20(4)水土流失流水侵蚀(5)生态环境

解析由于过度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造成了生态破坏,是玛雅文明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7.(1)经济社会生态(2)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拒绝“方便袋”、“贺卡”;节约用水用电。

(3)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解析“断三指,留其两指”的发展,实际上忽视了其五指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断三指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三指”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导学案.docx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 目标锁定 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掌握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3.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4.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知存盘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人类社会早期(史前文明,采猎文明时期) 1)生产力水平:; 2)人类活动:; 3)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地适应环境; 4)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农业社会时期(农业文明时期) 1)生产力有了的发展; 2)人类活动: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 3)对环境影响:加大,要求自然; 4)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出现的思想,进而出现 和思想。 合作探究 【活动探究一】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 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地 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 果不同。 材料一: 1.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n ào) 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 越之水,浊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春秋·管仲· 《管子·水地》) 2.“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 (《管子》) 3.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西汉·戴圣《礼记·王制》)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轲· 《孟子·公孙丑》) 5.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战国末期·荀况· 《天论》) 6.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思考一:释意,并说明上述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分别是哪种理论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1.工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 18 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的,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大规模地使用和; 对环境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和; 19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各地区人类 活动取决于所在的的性质。拉采尔的观点发展成为近代 的。 20 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P·白兰士提出了,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的 和的能力,把地理学的重心从转移到这个积极因素上来。 1920 年英国学者罗士培提出了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进而对自然环境变化产 生长期适应的 观点。 1923 年美国学者巴罗斯提出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观点等。 2.二战以后 环境问题:、、问题日益严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出现了;和谐论,又称为,它主张人类应,。 世纪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 。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时间提出者观点 19 世纪德·拉采尔 20 世纪法·白兰士 1920 年英·罗士培 1923 年美·巴罗斯 二战后多位学者 20 世纪 80 年代环发大会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目标引领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上的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上的演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破解难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三.学法引领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列表总结规律。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人地关系历史回顾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自主探究: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同学们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读完下面的几段话,读完后填写下表。 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那时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一种超自然力量作用。 进入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在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的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进行迁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惩罚。尽管当时有神论和天命观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步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当人类陶醉在取得胜利的时候,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由局部扩展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 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 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 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 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 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 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能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会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并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二.教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本节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 三.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通过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知道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养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 (二)难点: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六.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稿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稿 说课人:李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型是新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二、课标要求及解读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一)讲清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编排将按照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及理解人地关系。 (二)教会学生判读联系框图。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习主题一:过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以多媒体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1)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二)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

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 流行于中国古代民间的相地术也称风水术,古代许多的民居,甚至许多的城市、乡村选址都是严格按照风水理论进行踏勘后确定的。这种风水理论体现的人地关系是()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天人合一论 C. 人地伙伴论 D. 人类中心论 【答案】B 【解析】所谓“风水”,是相地术的一个俗称。按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凡兴工动土,都要察看地形环境,看它是否得“风”得“水”,然后择宜土,避凶地。风水学反映的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现的是天人合一论,故答案选B项。 2. 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 古希腊时期的人地关系已经得到了和谐发展 C. 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 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答案】D 3.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图中正确反映人地伙伴论关系的人地关系模式图是_________图。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中,属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_图。 (3)四图中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4)四图中只强调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答案】(1)D(2)A(3)B(4)C 【解析】(1) 人类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是反馈作用。不利于人类的反馈作用就会产生环境问题。故D 正确。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而A图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输入废弃物,而将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环境中,故错误。 (3)B图中四支垂直箭头均表示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而没有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 (4))C图中四支垂直箭头均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对的反馈作用,而没有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4. 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一种人地关系是() A. 人地伙伴论 B. 天命论 C. 地理环境决定论 D. 人类中心论 【答案】D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学习复习计划练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典型例题 ] 1、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C、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解析: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许多学者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 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的摆布,进而沦为大自然的奴隶。这就是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的主要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的提出,使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建立与完善起来。 答案: C [ 基础练习 ] 一、选择题 1.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B.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C.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 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 3.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 以人为本,人定胜 B.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 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 A、地球上的所有纬度都适合人类居住 B、热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C、温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D、寒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5、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认的观点是 A、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6、著名地理学家 F. 拉采尔是 A、法国人 B 、德国人

最新-【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20183)合辑 精品

目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84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28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1.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2.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2.引导学生查阅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自身因素分析无法得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来分析。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引入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主题,进而以谈天说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二、课标要求及解读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本条“标准”属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领悟”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 3、应用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风水”惹得祸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风水总 是跟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一些打着 “风水”旗号的江湖术士也借此行骗发 财。尽管“风水”里有一些封建糟粕, 但作为其思想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 对于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风水文化与居住环境实践应用最早的国家,风水文化广泛影响着中国古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民居、陵墓等的设计思想与方式。注重生态环境,提倡人和环境的和谐,房屋和环境的和谐,讲求以人为本,在风水文化中备受推崇。 尝试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过了哪些阶段? 提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由最初的“崇拜自然”经历了“利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阶段,直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协调”阶段。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 为主。 (2)人地关系: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 ,只是被动地 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 技术得到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2)人地关系:人类大规模地 自然,开发利用 等农业自然资源;人对自然的依附性 ,对抗性增强。 (3)环境问题: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如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大多源于 。 (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 的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 。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 时期 (1)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 ,人口数量 ,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2)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迅速 。 ???????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 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人类发现 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的 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重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陈晓(长泾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课时 1课时 引入: 这首有名的曲子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高山流水》,这样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宁静、清晰的世外桃源。大家仔细观察图画中的高三流水,这个水是怎样的呢?好大家再请看这一瓶水,这瓶水是我取自前面泾水河中的,看了这两种水的对比,你有什么感受呢?泾水河的水原来也是和图中的水一样清澈透明,那么是谁把它弄脏的呢?学生回答“人类”。是的是我们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一步步的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人地关系的思想的演变。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是怎样的呢? 我们这里分为三个时期,采集渔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所以我们分为三组,一组负责一个时期,组内上面的3个问题: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及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 展进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时,应多找一些身边的事例或典型的案例。必要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科普著作。教学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发展的渐进过程。?? 2.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内涵、 产生条件及其影响。教学难点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 1课时?と?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 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二、过程 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 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 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通过 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书籍等)获得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观点、新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一节我们学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了环境问题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 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针对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类自身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也就是说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随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内容。板书: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推进新课师我们首先探讨古代人地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19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19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