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第五单元大单元主题教学法2

人教版第五单元大单元主题教学法2

人教版第五单元大单元主题教学法2
人教版第五单元大单元主题教学法2

三上第五单元悠悠五千年

教学设计:第六小学

第一部分: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

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表

课时课型一主教材内容教学任务

1、2 单元导读1、第五单元四篇课文1、《主题读写》中的单元导读9篇文章及

名言

2、经典诵读:《中国历史朝代歌》

3、制定单元学习计划表

4、设计单元思维导图

3 整体识字识认一主教材36个生字

4、5 以文带文课文《孔子拜师》1、主题读写:《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孔子

拜师》《孔子学琴》;

2、经典诵读:《道德经节选一二》《孔子名

言一二三四五六七》

6、7 以文带文课文《盘古开天地》1主题读写《大禹治水》

2、经典诵读《盘古开天地一二三四》

7 以文带文课文《赵州桥》1、主题读写《参观中华世纪坛》

2、经典诵读《安济桥》《小放牛》

8 以文带文

自主阅读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主题读写《熙和园》

9—11

综合性学习

分享展示活

动1、口语交际:交流已了解的

传统文化,想用什么方式向

大家介绍。

2、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

和读读背背

3、自主阅读

4、梳理一主两翼读本中的

经典词、句、段

1、复习巩顾四字词语

2、背诵孔子名言

3、传统手工制作活动

4、讲故事扬文化

5、制作“悠悠五千年”传统文化手抄报

12-14 读写联动

写作指导1、阅读一主教材《赵州桥》,主题读写《乐

山大佛》《玉带桥》《熙和园》,感悟数字法表述的妙用。

2、小组内交流自己自己的作文,评选出优

秀习作,展示优秀作文

3、生评价,师评价。

4、自主修改作文

第二部分:三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悠悠五千年——《孔子拜师》(以文代文课)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以文代文的方式,学习《经典诵读》中的《道德经节选一二》《孔子名言一二三四五六七》,深刻体会孔子谦虚好学、不耻不问;老子学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品行。

3、通过速读速读《孔子名言》,提高记忆速度和记忆质量,通过名言与课文相结的方式,再次理解名言的意思,学以致用。

4、根据《经典诵读》名言和小古文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交流,达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速读速记,感知人物。

“速读速记感知人物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1、诵读课后孔子名言和《经典诵读》中的孔子名言。教学时间:10分钟读一读

背一背

1、通过速读速记,提高记忆质量。

2、通过读背孔子名言,激发认识孔子

的兴趣,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浓厚氛

围。

1、谈话导入:读到课题,你就会想起孔子的哪句名言?

2、诵读名言:

(1)自由大声诵读,读准字音,读准通句子。(课后有四句孔子名言,《经典诵读》中有七句孔子句言。)

(2)师生对读:(师读白话解释,生读孔子名言)

例1、师: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见解、新的收获,这样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师了。

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例2、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用他们身上的缺点,来检查自己并加以改正。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速读速背,比比谁背得最多。

4、读名言感知人物:读着孔子的名言,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5、这些名言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孔子的小故事,课后,大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名言搜集相关的小故事,下节课课前两钟讲故事展示。

二、一文带多文,认识人物。

“一文带多文,认识人物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1、读一主教材《孔子拜师》

2、读《主题读写》中的《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孔子拜师》《孔子学琴》三篇文章。教学时间:20分钟读一读

讲一讲

比一比

议一议

1、通过读课文、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学

习的兴趣,提高概括表达能力。

2、通过四篇课文的对比,进一步认识

孔子,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对比读,感悟孔子努力求学的

精神品质。

1、根据自学提示学习:

(1)默读一主教材《孔子拜师》,《主题读写》中的《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孔子拜师》《孔子学琴》共4篇课文。

(2)选择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自由大声练读,直到读熟练。

(3)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这篇课文讲给大家听,可以对课文内容适当进行增增减减,加入自己的语言,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就更好了。

(4)自选题:通过听读四篇课文,你发现四篇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是一个怎样的孔子。

2、讲故事比赛,一个学生上台讲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这个同学讲得怎么样?这个故事讲的内容与自己读的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是一个怎样孔子?

3、交流从讲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你对孔子有了什么认识?

4、提示读:

师:这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孔子。

女生读: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这是一个永不满足的孔子。

男生读: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5、出示记号重音读: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

.......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

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

6、读孔子名言:

难怪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写字环节:10分钟

1、跟我写:

2、我会写

3、我的发现:学习“止境”:

(1)读“止境”,注意读音

(2)写“止境”

(3)解释“止境”

(4)语境中理解,填空读:(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所以——)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

识,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去洛阳拜为师。

悠悠五千年——《孔子拜师》(以读代讲、以文带文课)

(第五课时)

一、整体识写环节:

“整体识写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1、复习积累名言。

2、听写《孔子拜师》的词句: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传授请教品行

教学时间:10分钟写一写

读一读

1、通过复习名言,理解积累名言,培

养常温习的学习习惯。

2、通过听写词语,检测学生对字词的

掌握情况,巩固基础知识。

3、在指导“止境”的书写中解词、梳

理课文重点语句。

1、温故而知新:(新课导入,师说句子,生说名言。)

师: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见解、新的收获,这样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师了。

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学习知识要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听写词语:

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传授请教品行

3、连词成句说内容:(用上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

4、填空背诵读,复习拜师原因。(还记得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去洛阳拜为师。

二、听其言而观其行:(一文带两文、读写联动)

“一文带两文、读写联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2、了解孔子不畏艰辛努力求学的品行;尊师重道、谦虚好学的品行。

教学时间:30分钟

读一读 写一写 演一演

1、通过读写联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孔子不畏艰辛努力求学的品行。

2、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内化语言,体会孔子尊师重道、谦虚好学的品行。

3、一文带两文《经典诵读》道德经节选一二,熟读背诵。

1、导学提示:

(1)学无止境是孔子离开家乡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原因,让我们听其言而

观其行,看看学无止境的精神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文中用“——”画出重点句子;用“ ”标出重点词语。

(2)同桌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议一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2、观其行:

(1)减词对比原文读:

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走到了洛阳。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2)提示问答读:

师:曲阜和洛阳相距多远?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师:孔子历经什么才到达洛阳?

生: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孔子用了多长时间才走到洛阳?

生: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3)点评读: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师:求学之路漫漫兮

生: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求学之路苦苦兮

生: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求学之路长长兮 (4)读写联动:

孔子究竟经历了多少艰辛?碰到了哪些困难呢?请你就这个词大胆地展开想像。 画面一:白天,孔子饿了,就吃 ; 面面二:天黑了,孔子住在 ; 画面音效三:太阳火辣辣的,孔子 ; 画面音效四:风 ,雨 ,孔子 。 (5)提示读:

十天过去了,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一个月过去了,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几个月来,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6)评价读:

读到这里,我看到了()的孔子。

(不怕辛苦、坚持不懈、顽强毅力、坚强勇敢)

(7)以讲引渡承接读

师: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孔子以顽强的毅力走在求学之路上

女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无论时间多么漫长,孔子坚持不懈。

男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孔子不畏艰辛,努力求学

齐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8)名言引读: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听其言:

(1)孔子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所以他历尽千辛万苦拜师求学,见到老师又是怎样做到学无止境的?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师读旁白、男生读孔子、女生读老子)

(3)三次行礼读:

生行礼读:“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读:“你是——”

生行礼读:“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师读:“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生行礼读:“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5)以讲引渡承接读

师:孔子满怀敬重之情,行礼说:

生:“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孔子满怀诚恳之意,行礼说:

生:“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师:孔子满怀好学之心,再次行礼说:

生:“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6)词语对比读:

师: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

生:多谢老师等候

..。

(6)选择词语对比读:迎候——等候

家长会,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门()爸爸妈妈的到来。

每天放学,妈妈总是在校门外()我。

4、品其行:

(1)以讲引渡承接,以文带文:

师讲:就是这样谦虚好学的孔子,

生读: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为什么孔子能做到随时请教?

生读:《经典诵读》孔子名言二四六

(孔子名言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名言四)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名言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师讲:就是这样一个学识渊博、热情谦虚的老师

生读: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师:老子把什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呢?

生读:《经典诵读》道德经节选一二

三、择其善者而从之:

1、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今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认识了孔子和老

子,上联:孔子拜师学无止境;下联:老子授徒弟毫无保留。横批“圣人之子”。

2、作业:中国的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希望这堂课能够成为打开宝库的

一把钥匙,对圣人的了解不能随课文结束而停止,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去读孔子的故事,以及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论语》一书,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悠悠千年

孔老

子子

拜授

师徒

学毫

无无

止保

境留

悠悠五千年——《读写联动课》

(第十三、十四课时)

【习作要求】

一、速读速记环节:

“速读速记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1、诵读主题读写中的名言。

教学时间:10分钟读一读

背一背

1、通过速读速记,提高记忆质量。

2、通过读背名言,激发学习传承传统

文化的兴趣。

1、复习速记《主题读写》中的名言

(1)爱国的人,一定珍视他的国家留下的文物遗产。——梁实秋

(2)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美国)爱默生

(3)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存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西班牙)塞万提斯

2、创作名言,梳理传统文化。

例:

我是爱国的人,我珍视我的国家留下的千古圣书《论语》。

我是爱国的人,我珍视我的国家留下的千年建筑《赵州桥》。

……

《清明上河图》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

《颐和园》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

……

二、以读代讲,感受数字魅力

1、齐读:

我是爱国的人,我珍视我的国家留下的千年建筑《赵州桥》。

《赵州桥》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

2、师生接读,感知总分总结构特点。

师:赵州桥非常雄伟。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师生问答读:(指向数字法)

师问:就是这样一座雄伟的桥,桥长有几米?

生答:桥长五十多米

师问:有多宽

生答:有九米多宽

师问:九米多宽的桥,中间可以做什么?两旁可以做什么?

生答:九米多宽的桥,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师问:五十多米长的桥,用什么砌成,有几个桥墩?

生答:五十多米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师问:五十多米长的桥,没有一个桥墩,有的只是什么?

生答:五十多米长的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师问:五十多米长的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却能横跨在多宽的河面上?

生答:横跨在三十多米宽的河面上。

师问:这样一座没有桥墩只有洞的桥,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答: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问:大桥洞与小桥洞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答:平时,河水从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聚焦重点读:

《赵州桥》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我感知着桥的造型独特。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赵州桥》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我感知着桥的非凡作用。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赵州桥》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我感知着桥的数字力量。

师:五十多米,九米多宽

生:桥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

师:没有桥墩,只有桥洞。

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师:横跨在河面上。

生: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师:大桥洞两边有小桥洞。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河水从桥洞流过

生:平时,河水从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三、一文带多文,触类旁通。

1、自主阅读:从《主题读写》的《参观中华世纪坛》《乐山大佛》《玉带桥》《颐和园》四篇课中选一篇读,重点研读景物如何用数字说话,把带有数字描写的句子画上“——”,用“”框出数字词语。

2、填空读:

《中华世纪坛》开启了我对美的感知。我感知着(中华世纪坛)的数字魅力。

3、点评读:

生读:我们从南门进去,来到象征960万平方千米中华大地的圣火广场。

师评:好大的中华世纪坛。

生读:圣火广场的北边是一条长270米用青铜铸造的甬道。

师评:好长的一条甬道。

生读:青铜甬道由3米宽的青铜板铺成,上面镌刻着人类距今300万年到公元2000年间发生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师评:漫步在这样的甬道上,仿佛进入了历史时空隧道。

生读:坛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斜面圆柱体为乾体,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探针,它象征着中华民族永远向前、向上的精神。

师评:不仅是探针,更是民族精神。

生读:乾体外周是140米的环形回廊,墙面上刻着代表我国56个民族的图案浮雕。

师评:如此壮观啊!

4、点评读:

生读:乐山大佛高71米,大约有30层楼那么高。

师评:抬头看,把头都看酸了呀!

生读:头长14米,肩宽24米。

师评:比我的头长100倍。

生读:一只眼睛就有3米长,在佛垂挂着两只大耳朵,每个耳朵眼儿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师评:好大的耳朵呀!

生读: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大佛的两只脚。

师评:那又是两只多大的脚呀?

生读:如果让人们并排坐在它脚背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一百来人。

师评:在乐山大佛面前,我变成小人国的小人了。

生读:在大佛的头颈和两只耳朵后面,开凿了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从通道很快流走。

师评:很科学呀

生读:因此,1000多年来,乐山大佛一直坐在那里,安然无恙。

师评:悠悠千年,传承文化。

四、交流数据景物带来的收获。

五、我手写我心: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请使用数据的方法,把景物描写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更加有趣。

主题式教学简介

夯实基础,各个击破 ——主题式教学简介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其独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鲜明特色,与多元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开发性相得益彰,为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主题式教学的提出,旨在通过个性化测评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将起点与学习的目标相连,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主题式教学旨在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目标匹配相对应的教师和课程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计,为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明晰的路径。 一、什么是主题式教学? 1.主题式教学的概念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围绕其制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实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主题相关的各领域学习内容,而教材作为连接起点和目标的实现工具,需横向编选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主题式教学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身上,通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系列知识切片进行深入讲解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为其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同时,主题式教学的模式也对教师了解学生现状、准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提供了有形化参考。 2.主题式教学的特点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以下特点的体现是需要被格外关注的: 1)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 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 作用的发挥; 3)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需要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主题式教学法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对学习环节的各个层面进行量身定做的设计,

第五单元课题3学案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准备】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3)镁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4)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5)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6)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100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1.通过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分为哪几步?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数据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的质量? [学法指导] 1.步骤和方法: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2.注意事项: ①设的是某物质的质量,且不能写单位g; ②化学方程式书写要准确无误; ③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上,已知量与未知量写在下,且要对应; ④列比例式时,要一一对应; ⑤运算过程中单位统一,始终带单位进行计算; ⑥计算过程书写要规范化:设——写——列——解——答; ⑦比例式中的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⑧计算中所用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释疑解难]

1.化学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的办法 (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计算关键点。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要认真下笔,必须写正确。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要掌握配平方法,配后一定检查。 (4)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要认真计算。 (5)没有统一单位。计算中要统一单位。初中化学计算中主要用到质量单位(吨、公斤、千克、克),体积单位(米3、升、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6)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质计算。掌握: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纯物质的质量。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01页课堂练习 2.课本102页第4、5、6题。 [小结交流] 【自我检测】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2.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2g B、1g C、1.5g D、无法计算 3.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HCl + Fe2O3 FeCl3+ H2O (2)C3H8 + O2 CO2 + H2O 5. 8g的氧气能使多少克的氢气完全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水?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如下:2NaOH+SO2=Na2SO+H2O 用NaOH溶液吸收1000L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为1.3g/L,求: (1)被吸收的SO2的质量。(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

主题阅读教学讲座

我们有幸聆听了第二小学校长张真善给我们做的主题阅读教学讲座,感触颇深。第二小学的教师在用好语文教科书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语文课程实现“一主两翼”,该校学生由于大量阅读,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深远悠长 一、确立从“教材出发”的儿童阅读理念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从“单元导读”,到课文选编,从“资料袋”的素材,到“语文园地”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它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有主题的读书,使阅读文本相对集中,就更能震撼学生心灵,强化认识,升华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一定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更能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以实现“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目标。 二、建构“一主两翼”的阅读课程体系 在精读每一篇讲读课文后,将学生的阅读视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到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中来,进一步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和品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阅读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了,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们建构了“一主两翼”的校本课程体系。“一主”,即以教材和《同步阅读》为主体;“两翼”:一翼是学校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另一翼是与阅读读本配套的《主题式经典诵读》。 在教学中,他们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而不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去教。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

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 三、探索主题式阅读方法 (一)主题式批注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不仅与教材单元主题一脉相承,其文体与教材也非常接近,都是中外现代的短篇名作,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可以说是教材的延伸与补充,与《同步阅读》是姊妹篇。教学这套教材,他们主推“批注式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是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 (二)主题式经典诵读 诵读是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

《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题阅读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感受 我所从教的地方是全国有名的豆腐之乡———石牌,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外出做豆腐去了。家里的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表现的比较懒散,对学习尤为如此。长期以往孩子们就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学校努力想办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彭校长的引领下我班尝试了《新语文主题阅读》。没想到这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给我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了,并能主动去学习了。下面就这次浅显地谈一下做法和感受: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搭建 1、单元主题式教学观念的建立 什么叫“单元主题教学”呢?“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朋友、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惧怕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那么作为教师教学前,我们要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有关的一些教学建议,从而构建了整体教学观,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教学。 2、生本小组的成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班级学习风气不正,成了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而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改变了这一现象,还帮我在这场教学革命中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小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接下来的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首先谈怎样分组。分组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将学生按好,中,慢分成三等,每组一个优生,两个良好,一个慢生。二是按性别分,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5 动物儿歌 导学案设计 课题动物儿歌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强调:“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由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猜谜语、编字歌、讲故事、“小老师”游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形声字。同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汉字音、形、义,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汇报汉字学习的收获,使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发现汉字中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小 动物。 2.教师出谜语:“小飞机,纱翅 膀,飞来飞去捉虫忙。”“头上两 根毛,身穿花旗袍,成天不劳动, 只知乐逍遥。” 3.教师板书“动物儿歌”并小结 引出——走进大自然,和小动物交 朋友。 1.学生自由说出喜欢的小动物并简 单说说动物的特点。 2.学生根据谜语,猜测出谜底是“蜻 蜓”“蝴蝶”。 3.随师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1.猜谜语。 (1)小虫遇到马。(打一字) (2)日子都在门里过。(打一字) (3)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 专捉飞来将。(打一种动物) 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引导学生试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小组推选“小老师” 教每个组员读准字音,同时规范每 个学生汇报时的语言。 (2)引导学生集体汇报,相机评价 和鼓励。 (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 亮。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 生字,说清用什么方法识记。 (1)教师点拨形声字识字法,帮助 学生梳理语言,及时鼓励。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并为生字组词和造句帮助理解。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网”, 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图,形象 识记生字。 5.组织学生展开“开火车组词擂 台赛”,为生字扩词。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 文,圈画本课12个生字。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汉字的字音和 字形。 (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拼 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 如:“蚂”字读三声;“藏”字是 平舌音;“蜘、蛛”都是翘舌音; “粮”字是三拼音节。 (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 “藏”的读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 (3)正确齐声拼读生字。 3.学生观察,挑选喜欢的生字进行 同桌交流并汇报,要把话说完整。 (1)形声字识字法:我最喜欢“蚂蚁” 这两个字,它们都是虫字旁,表示 和虫子有关,我发现这两个字的读 音都与右半部分相同或者相近。看 到这两个字,我就知道“蚂蚁”是 一种昆虫。(按照这样的方法说说“蜻 蜓、蜘蛛”两个词语。) 2.汉字游戏,填一填,连一连。 虫 马义青知朱 () () () 3.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再组 词。 造()() 迷()() 粮()()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课型内容梳理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课型内容梳理(一)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八种课型,分别是: 1.单元导读 2.整体识字 3.自主识字 4.以文带文 5.读写联动 6.自主阅读 7.基础训练 8.展示分享 (二)各课型的主要策略及方法 单元导读课 一、教学流程,大致分两类: 1、单元导语+ 一篇精读文 2、单元导语+ 浏览数篇文章 二、单元导读课的过程分三步 精读篇 1、朗读和背诵“单元导语”。 2、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或背一背) 3、发放“基础训练”试卷。部署单元整体学习任务。

浏览篇 1、朗读和背诵“单元导语”。 2、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在默读基础上,说一说,填写对照表。 3、发放“基础训练”试卷。部署单元整体学习任务。 三、处理好三种关系 1、单元导语与课文的关系,是大单元教学法的前提。 2、课文与课文间的关系。从课文题材、结构、写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找课文间相同与不同。 (解决的方法:师举一,生反三。师出示文章分析或简单对比。生仿照、比较其他文章,也可以师把文章完成一半,另一半留给生,逐步让生自主独立完成。) 3、“单元导读”课与其他课型关系。 整体识字课 处理四个关系 1、阅读和识字的关系。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以读 书,带识字。 方法:将生字放在编写的短文中,短文多以课文内容缩写,尽可能将全部生字编在一个句子里或一个片断里。 2、“一主”教材和“两翼”教材中识字的关系。“整体识字”只教“人教版”教材生字。“两翼”教材顺其自然,不规定任务。 3、识字和写字关系,要分开处理,多识少写,先识后写。 4、“整体识字”和其他识字教学改革成果的关系。主题阅读识字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1)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写话——修改完善——展示交流一步一个台阶,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小学语文的学习特点。 ⑤拓展阅读。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来选择阅读内容。以精品段、诗词为主。 注意问题: 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过关课和本节字词读写课可以有机整合。 ②写话练习时,在词语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鼓励优秀的学生多选,基础较差的可少选。 3.课文品读课

自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中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是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科学认识,包括对教学目的,教学路子的认识以及科学观,学习观,教学观等。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语言是指语言系统,也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言语是指人们使用语言所进行的表示和理解的话语活动,也就是说听,说,读,写活动。 教学路子指的是达到教学目的基本途径或总路线,包括成体系的教学法。 语感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敏锐感知和理解,是自动化的意识活动。教学基本原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思想的具体化,条理化,在中学英语教学法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语法是对语言的一般描述,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 ______学,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 “双规”化简就是运用语音规则,把大量的表面看起来相当复杂的词的读音和拼写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句型也叫句式,是从口语和书面语的无数实际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句子模型或模式,句型是有代表性的,常见性的。 分析性听:是指在听的活动中有明显的语言分析,另外是指把听的材料分析为各个语言层次,让学生分步听,进行听的基本功训练。 综合性听:是指在听的活动中无明显的语言分析而直接达到对内容的理解,也指在听力基本功训练基础上所进行的整篇成文的听的练习。 话语结构就是说话的套路,说的各句子之间的联系规律。

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快速地阅读。 默读泛指一切不出声地读,默读既包括不出声地“声读”,也包括直接理解文字地“视读”。 实行纵式阅读:真正的默读一般都是快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人的目光主要表现为上下移动,因而阅读有慢速的横向或横式转变为纵向或纵式。 写的含义:在教学中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或书法,包括字母,单词,句子,标点符号,国际音标的正确写法;二是写作,即笔头表示,如作文,写信,写日记等。 心理控制法:即惊异,悬念,满足。 密度:指单位时间所授教学内容。 广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活动面要广,二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面要广。 深度:就是课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 灵活度:指在练习中学生所表现的理解的多层次程度和表示的多样化程度。 独立度:指教师指导的程度和学生独立的程度。 测试:主要是用来了解,检查和鉴定学习者掌握英语的实际水平的一种手段。 资质倾向测试:是指对学习者的天赋的测定,目的在于了解被测者今后学习外语时是否具有些较强的潜在的学习能力。 诊断测试:目的在于了解被测者在外语学习上的困难或缺陷或发现讲授上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综合性测试:目的在于测定被测者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综合运用的能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 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

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

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使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防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思维方法分为两种,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抽象思维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理解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实行积极想象,对表象实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 1、实物演示法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但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实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能够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相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理解、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能够重复使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绩。2、图示法 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能够协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思维方法是:图示法。 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 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例2 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

第五单元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5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于习题。【单元剖析】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野蛮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殖民者开始了他们的殖民活 动,西欧殖民者通过罪恶的贩奴活动和对殖民地财富的掠夺,为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却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困和落后。殖民 国家在殖民地野蛮的经济掠夺和政治上的高压政策,激起了拉丁美洲、亚洲等 殖民地野蛮反抗,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其中 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最为典型。 【单元重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三角贸易”和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的情况;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单元难点】“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的后果与影响;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思维导航】复习本单元,要注意从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入手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注意掌握本单元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叙事的逻辑顺序。 【学习格言】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选择】(每题3分,共66分) 1、欧洲人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的目的是() A、为了开发美洲 B、为了使非洲黑人接受良好的教育 C、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D、为了给美洲种植园主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2、下列有关奴隶贸易的路线,正确的是() A、亚洲——欧洲——非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美洲——欧洲——非洲——欧洲 D、欧洲——亚洲——美洲——欧洲 3、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

小学语文第三阶段课堂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课堂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 效果,通过多方面论证,语文课堂阅读指导方法教学适合我校的语文课改。所以,本学期起,我们也尝试这种课堂阅读指导方法。所谓“课堂阅读指导方法”,就是以一个单元为整体,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备课、上课活动。主题单元教学着眼于思想、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避免了知识、思想支离破碎的现象。如何实行课堂阅读指导方法?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实行的。总体思路: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实行整体体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益。实施策略:主题阅读教学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但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配套的两套教材,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增大课堂阅读容量。所以教师教学时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 围绕单元主题,创设单元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重组教学内容,扩大阅读量。 3. 坚持一多三少,优化教学过程。即:多读书,少提问多读书,少讲解多读书,少做题教师们在课堂上少讲,精讲,从而为主题阅读拓展空间。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增大课堂容量,每篇文章只提一两个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摒弃不必要的环节,形成以一篇课文带1篇课外教材的辐射阅读式。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主题阅读”备课模式,作业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行之有效。具体要求:(一)单篇引路,以文带文以每个单元的4篇课文为主,尤其是精

读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精读课文的学习不要面面俱到,教师设计问题要少,抓住每课的中心设计问题,在研读重点段落上下功夫。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修辞手段、抒情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深入探究,让学生对某一类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学习方法等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为拓展的1篇自主阅读文章的学习奠定基础。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习得方法。(二)单元整合该环节要将本单元其他作品实行整合,在同一课堂上比较阅读、交流收获。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同一个或相近的主题来编排的,可在这个课堂上比较共性与特色,尝试用单篇教学得到的方法实行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领悟,强化对一些表达方法的理解,增加阅读积累,提升阅读水平。此课型要用1课时。(三)主题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相对应的主题阅读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小学语文第三学段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2 延伸学生的学习触角,感受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的过程,增加积累,使学生在持续地积累中提升语文素养。用3-5课时实行主题阅读材料的自主阅读。边读边做赏析性的出色摘抄笔记(包括字、词、句、段),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过程:⑴出示学习目标;⑵出示自学提纲;⑶学生自学,小组交流;⑷展示点评,师生互动;⑸回顾目标;⑹当堂检测。课堂阅读指导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学生才华得到表现,体现了主动而愉快学习;学生在学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现代交际类教学法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包括: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内容教学法、互动学习法、整体语言教育五种,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现代交际类教学框架下内容教学法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内容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 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围绕学习者将要获得的内容和信息组织教学,强调在内容中学习语言,将语言学习的重点从语言本身转移到目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其早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进行英语和法语教学的沉浸式教学法,该方法关注教学内容本身,之后被广泛应用到英美国家的英语教学当中。到80年代,欧洲、美国语言学家把内容教学法和交际法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其他语言教学中。这一时期内容教学形成了一种综合语言教学模式,强调语言与其他科、语言基础知识与学科内容、语言技能与学习生活的整合。到了90年代,内容教学法作为新的发展也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突破。Briton, Wesche, Snow (1989 )、Genesee(1989)·Stoller,Grabe(1997)、Met(1999)等学者对内容教学法进行分类,归纳了各类内容教学模式,并解释了各教学模式进行内容和语言教学的重点。也有研究者关注不同学科间相通的语言内化机制,在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教学中借鉴并融入了外语教学,学科内容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言也在相关学科学习中起到了促进作用。Snow (2001)总结和提出了内容教学法的四种模式:沉浸式、掩蔽式、主题式以及辅助式,认为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内容的语言教学,选定的主题可以为语言教学活动提供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由语言而不由内容驱动,注重语言与内容的平衡。 主题式教学模式(Theme-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载体,将语言知识作为主体,围绕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高动机的环境下,通过活动、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主题学习,结合语言和内容,体现出语言学习的情景化和生活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题”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围绕主题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不管是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还是各学习单元之间都存在有意义的衔接,教学有明显的完整性和层次性。 (2)“主题”是联系学科知识的桥梁。主题式教学模式既可以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习探究,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强化知识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把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在联系在一起,

最新“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即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通过练习、作业把所学知识牢牢地保持穴记忆望,从而自如地运用和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校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探索到了一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一一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我校被广泛的运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代表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且它具体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正因为如此,大家对“五步教学法”模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致力于“五步教学法”模式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五步教学法”模式正逐渐的成为占据我校学生课堂的最主要的最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家从备课到上课,从课堂到课外,从形式,到实质,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五步教学法”模式实施的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列化的课堂教学工程它需 要教师在运用之前“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要有一个全面的了 解和认识。做好决定课堂教学环节成败的其它相关环节。

二、重视自学指导的设计。问题设计要少而精。自学指导是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帮助的,因此好的自学设计不仅能为自学扫清障碍,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但是有两种 现象是值得大家探讨和关注的。一对教材钻研不够,对知和教材把握不到位,导致提出的问题题大而空,问题的针对性不能,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回答。二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层层递进。在这一环节上搅尽脑汁,煞费苦心,试图通过问题的设计构筑一条思维的路线,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沿着教师设计好的线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面看起来水到渠成,并且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其实不然。问题设计少而精,是自学指导的基本要求。教师只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做必要的提示,这些往往真对共性问题,针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困难,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的经历和体验。这不仅是掌握知识的需要,更是能力发展的需要。问题设计少而精,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间的优先权和控制权,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 “五步教学法”模式的教案实质上是学生学习的学案,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预测,是学生学习的预案,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

散文第五单元学案

散文第五单元学案 《葡萄月令》课(单元)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简单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葡萄月令》课(单元)学前学案(学生学案) 一、基础知识 走近作者 汪曾祺,江苏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作为沈从文的嫡传弟子,他的文风也明显地烙着沈从文的印记。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 其人有“”之称,代表作有小说《》、《》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夯实基础 给加点的字注音: 茵陈蒿.()葡萄窖.()铁锹.()摽.紧()泱.泱()园圃.()嘬.奶()一铰.()笤.帚()玛瑙.()慵懒.()瘪.果() 筑成垄.()沁.人心肺()琳琅 ..满目()()二、阅读引导

三、阅读批注和质疑

质疑1 质疑2 质疑3 《葡萄月令》课(单元)学中学案(教师教案) 关注学前学案中学生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教师这一方面来说,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即学生能够在教师提供的资源背景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包括: 一、检查学前预习 二、学生问题的快速汇总 三、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及交流问题解决过程 四、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 1葡萄12个月的生长情况都是详细介绍吗? 2作者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月作为重点呢?(提示:这几个月分别写了什么?) 3、一位评论家评论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确实,汪曾祺自己也说过:“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请大家选你觉得最能体现汪曾祺语言特色的段落自行朗读,要有感情的去朗读,读出语言的特色,语言的灵气。体会这种自然平淡之美 4、你能通过汪曾祺的语言体会到作家在文章中营造的意境吗? 5、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想写出葡萄一生的生长状况吗?读了这样的文字,你觉得汪曾祺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呢?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有效方法

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的并端,主张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并提出几点有效方法。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有效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人,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加人1110,几乎所有在校学生早已认识到并承认英语的重要性,知道英语在他们今后的择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所以,学生都有学好英语掌握英语的美好愿望,但事实往往是:经过初中、高中,甚至从小学就开始的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许多学生仍感到英语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科。而且始终处于看得懂、听不懂、不会说的境地。尤其在与西方人交流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陷于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无不与英语的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中小学甚至很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被着成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事实上,任何一种课堂活动都包含着语言上的交流,我们称之为语言交互过程。课堂交互通过两种方式促成第二语言的习得:I)通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接触和理解;2)通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的尝试。所以英语课我们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使用这种语言。尝试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不应让学生总处于只理解的阶段而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是作为一个知者向学习者传授信息。教学被视为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地接受了教师所给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着示范者和信息提供者的作用。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就是乐队指挥,他的作用是保障乐队有韵律、按步、按时完成,没有了指挥,乐队无法出色完成乐曲。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能鼓励、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并引导他们进行有意义的讨论,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进行双向交际的机会,这使他们在有更多的语言输出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人,为语言习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听说英语上从而增强了交际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将他们掌握的知识变成语言输出,增加了外语课的活力和趣味性。让我们的英语课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样可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因此更有助于语言的习得。下面我就谈谈上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外语的关键 先来谈谈学习兴趣,没有兴趣任何教学手段都无从谈起。学习兴趣会影响学习动机,因为学生一旦对外语及异域文化感兴趣,就会对学习这种语言持肯定态度,而没有屈从于外来压力的感觉,因而更愿意主动去学好这门语言,就会在学习上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外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会努力学习外语,但在外来压力下的努力不可能持续下去,一旦压力消失,学习就会终止。对英语学习持肯定、积极态度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学习动力,因为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是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 因此,我认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就是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我们教师能开动脑筋,努力专研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现行外语教学中,教材内容比较多,学时也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教材涉及的最起码、最重要的国情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如果方法得当、形式新颖,并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会提高学生学外语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我们的外语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幻灯片、欣赏原文电影、教唱经典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每一个英语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通过近几年的英语教学,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 首先,作为一个老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张扬、最健康、最阳光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发音,确实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有位成功人士谈他学英语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 要突破语音关,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弱读等在口语表达时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应录下自己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唯有耐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