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特期末论文

中特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司法改革的思考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司法改革的思考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作为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司法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公正是司法的内在生命线,追求公正是司法改革的主要目标。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在公正司法上存在着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司法腐败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冤假错案还时不时会出现,人民打官司还面临着起诉难、胜诉难、执行难、申诉难等问题,司法的效率还有待提升,司法人员的素质还参差不齐,司法公信力偏低,司法缺乏应有权威,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心理根深蒂固。诸如此类的问题,均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和机制存在着缺陷,司法的现状已使其成为困扰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瓶颈之一,需要改革和完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司法改革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决定》),就深化司法改革提出不少新观点和新举措强调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这些方案明确了司法改革的方向、路径和时间表,意味着我国司法改革步入快车道,当前司法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难题将有望被破解,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对法治建设、对司法工作、对司法改革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被置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最好机遇。只有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放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放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中,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布局中,才能坚定我们推进司法改革的信心,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力、司法资源的重大调整,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确保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方向、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需要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采取务实的状态从现实已有的制度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当下的司法制度已走过了七八十年的历史,已现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和历史的惯性,在改革过程中,既要充分吸收借鉴域外法治建设和司法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大胆探索,不搞自我封闭;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不照搬照抄外国司法制度,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盲动冒进,把改革的进度和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改革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

行使审判权的关系,不能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必须尊重司法规律。司法活动有其固有的规律性,我国的司法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差异也有共性。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严格遵循审判权作为判断权和裁决权的权力运行规律,彰显审判权的中央事权属性,充分体现审判权独立性、中立性、程序性和终局性特征,充分体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尊重程序的要求。

第三,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此次改革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直接触及司法体制的深层次问题,直接打破现有利益格局,下决心破除妨碍司法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藩篱,必须依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必须依法进行,于法有据,重大改革探索,必须反复研究论证,精统筹谋划,稳妥有序推进,设置必要的过渡期和过渡方案,确保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对于司法公开等已经把握准的任务要积极推进,尽快取得成效。此外,还要注意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全面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突破相结合。

第四,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内部的意见。司法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让现有的从业者理解,能否构建起一支真正称职的司法队伍,其最为关键的则是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切实弄清楚中国司法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第五,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和试点探索相结合。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司法体制和权力运行的重大调整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加强统筹规划,不允许各行其是。同时要尊重地方首创精神,鼓励下级法院在中央统一安排部署下先行先试,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动制度创新,把实证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

参考,逐步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务实、有效的司法改革方法论。

第六,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发展程度和民族文化,甚至国民素质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司法改革如果没有其他方面配套的改革,离开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很难成功。目前中国司法所面临的问题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改革者必须对此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随时做好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求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司法改革.[期刊论文]-《大法官论坛》2015年1期

[2]胡建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精神.[期刊论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1期

[3]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4.10.28

[4] 习近平:“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10.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