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有人类就开始有了移民,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将透过历史与现实,考证、分析移民与中国疆域形成和巩固的关系、与中华民族构成的关系、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所在。从中会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和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移民的界定

世界各国对移民的定义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半年以上就可以称为是移民了;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一年或几年,取得了居留权,并不一定改变国籍,即为移民。在中国则往往是要改变户籍登记才算是移民。但是现在中国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差异非常大。比如深圳户籍人口不到200万,实际人口为1000多万。上海号称1900多万,但根据抽样调查分析,上海有2200万到2300万人口,其中户籍人口只有1300多万。由此说来,根据户籍不能反映人口状况的实际情况。再比如说有的人在当地已经定居多年并且结婚生子,但是却一直没有户籍,其实他早已经符合移民的标准。所以,以实际地居留或者定居作为判定移民的标准更有现实意义。

(二)移民的类型

简单地说,可以将移民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存型移民。这种移民在历史上数量最多、最普遍。他们的目标就是生存,什么时候生存下来了就定居下来。历史上那些逃荒的、战争中躲避战乱灾难的难民、躲避官府迫害的逃犯、因为当地生态恶化活不下去的等等,他们在原来居住地没办法生存下去,只有迁移,都属此类;另一种是发展型移民。他们迁移的目标是追求物质或者精神的发展。比如有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并不是在农村活不下去了,而是认为城市发展机会多,因此就移民到城市;再比如说以前年轻人婚姻没有自由,就逃婚出来,这是追求精神上的发展;还有一些是因为科考、做买卖、当官到外地移民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移民所追求的都是原来居住地所没有的物质或是精神财富。这种发展型移民尽管数量与前一种比相对较少,但起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的目的比较明确,不像生存型移民那样随遇而安。

事实上这两种移民往往很难区分。以生存为目标的移民到后来发展成功了,就成为了发展型移民;相反地,那些原本想发展而未能发展起来的移民,只是落到了维持生存的地步,就成为了生存型移民。

(三)移民与文化

今天你到上海,明天你到北京,后天你到深圳,这不算是移民,只能算是流动人口。移民是定居或者以定居为目的流动人口。流动的人口只有在当地定居了或者是以定居为目的才能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在文化层面上,你认同跟不认同;想认同跟拒绝认同是有本质区别的。举个例子,在中国有各种方言,如果你对居住地没有文化归属感,你可以不要听懂、不要学会。但是如果你对居住地产生了一种文化归属感,你就会主动地去学,去讲。否则很难融入到要归属的文化圈中。在迁入地,你也会遇到自己完全认为不好的,想去改变的文化。因此,如果迁入者自身比较强势,就会实现自己用比较先进的文化改造迁入地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文化的愿望。所以移民是文化的载体。

另外,在电视媒体、互联网、3D手机广泛使用的今天,有人说这些媒体难道不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吗?诚然,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新的文化现象一经产生甚至可以在全球同步传播。但是我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人”是最先进的工具所无法替代的有效传播载体。作为文化的受众,只有接触到人,才可能更加主动地去接受。先进文化的传播需要移民。

移民与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巩固

移民对中国疆域的影响很大。中国今天的领土,主体是从秦朝开始的,称为中原王朝,以后形成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政权的版图。秦朝其实只占今天中国中东部一块,怎么能够发展到清朝那么大的领土呢?当然有很多复杂因素,也不排除武力扩张作为开疆拓土的手段,但是即使是武力扩张,要是没有接着进行的移民,没有主体民族在新领土上定居,是绝对没有办法巩固的。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开疆拓土,不管是武力还是和平的,接着一定要有一次大规模移民才能巩固。

(一)秦朝疆域的形成。

在秦国灭六国之初,还没有到达岭南,连今天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也还没到。秦长城是从临洮,也就是今甘肃岷县一直蜿蜒到辽东,在此范围外还是其他人口相对少数的民族。秦始皇征服江南后,开始把中原人迁到今天宁波、绍兴平原,而把当地人迁到更偏僻的皖南等南部山区。征服岭南以后,让军队留在那里与当地的越人杂居,又从北方补充好几万妇女,以便移民成家立业。

(二)河西走廊的归属。

秦朝疆域没有包括河西走廊,但到汉武帝时候开疆拓土,把原来属于匈奴的河西走廊占下来。但匈奴人在北边,羌人在南面,还不能够稳定下来,所以汉武帝实施一项大规模移民计划,一次性迁移725000人到河西走廊、今内蒙古和陕北,并在河西走廊建立郡县。这里就变牧为农,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农业区,成为中原文化向西域传播的一个走廊。从此河西走廊与中原紧密联系起来,有时发生战乱,河西走廊与中原隔断,孤悬在外面,但是继续保持华夏和汉族文化,战乱过了又会重新联系起来。

(三)契丹与汉族统治的融合。

俄语称中国为契丹(音)。在斯拉夫人眼里,他东面有契丹人建立的帝国,于是认为这就是中国。契丹是中古时期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在唐灭亡的907年建立了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了中国北方。当时,辽国的疆域是宋王朝的两倍,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长时间以来,契丹把汉族的广大地区占为所有,但是最终在迁移与汉化的进程中,它也融合到了中国的版图。

中国的疆域最终成果反映在清朝的领土,这片领土的巩固以及最后在帝国主义侵略的情况下并没有被完全分割,我们也要感谢移民。

(四)东北疆域的划定。

1840年以后中国受到帝国主义特别是沙皇俄国的侵略。俄国侵略之所以得逞,一个重

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清政府不太重视边疆建设,也包括没有及时移民。康熙年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双方边界,规定中俄两国的边界是在外兴安岭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以北好几百公里,还规定乌第河流域是中俄待议地区。后来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为俄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是中俄共管。再后来,连乌苏里江以东也被俄罗斯人拿走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清康熙以后,清朝政府继续把关外作为禁地,不许关内人迁入。因为这是满洲人的发祥地,不许汉人迁入。与此同时,沙皇俄国从《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扩张,不断地把军人、罪犯、流放的人送到了西伯利亚,然后又沿黑龙江而下。所以当俄国那些殖民者和所谓的探险家沿黑龙江而下的时候如入无人之境。但是到后来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时候,实际上俄罗斯的军人跟平民已经定居黑龙江以北的大多数地方。相反地,中国只留下了江东六十四屯,以后连这个地方也没有守住。后来斯大林又继续大规模移民。

那么,为什么俄国人没有占领东三省其他地方呢?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占领!1860年以后,清政府看到了这个危险的处境,国内的很多有识之士也都提出了相关问题,就是再不移民,中国东三省的领土就守不住了。所以陆续地开放关内的移民到东北。

事实上,从两汉开始,北方每遇战乱,便有百姓迁往东北避难。在清中期之前,因盛京(今沈阳)系“龙兴之地”,故清廷对东北地区长期实行封禁政策,“闯关东”没有形成规模。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廷在东北部分地区开禁,于是山东、直隶(河北)等地人民纷纷“闯关东”,并在民国时期形成了大规模的“闯关东”浪潮。就是这样一些贫苦的农民,他们对东北最终归属中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日本于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何尝不想马上占领东北啊?!但是面对三千万中国移民和移民的后代,日本政府只能搞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与此同时,日本马上制定了“拓国”战略,准备在十年内移民五百万到中国东北。十年以后伪满洲国人口可以达到五千万,其中的日本人口就要占十分之一。由此,日本政府从北海道等一些贫穷的地方组织“开拓团”,截止到1945年,向中国派遣的“开拓团”达860多个,实际移民10.6万户,共计31.8万人,侵夺中国土地152.1万公顷。但是随着日本的惨败,这部分担负着拓国使命的日本人被仓皇撤退的军队抛弃。中国政府和人民善待了这部分弃民,不但将幸存者遣返,一些无力回家者还被中国人收养。可以想象如果日本的“拓国”战略得以实施,那么东三省也将会从中国的版图中失去。但就是靠我们这些移民保下了东三省,东北也壮大了。所以边疆斗争本质上是移民,如果清朝不是及时把1000多万移民移到东北,俄国跟日本就会像当年瓜分库页岛一样将东北瓜分。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因为没有及时移民而导致的国土丧失与国土危机。

(五)越南的独立。

公元前2世纪,越南的大部分就已经是汉朝的领土了,一直持续到公元14世纪越南才独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南地区的中原移民非常少。南北朝时期,江淮一带一直到江南基本上都有北方的移民。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今天江西这一带也都是北方移民了。宋朝的时候,直到海南岛都有了中原的移民。从中原发动的移民浪潮像波浪一样,一浪一浪,但是能够到达越南的就已经不多了。虽然明朝时期我们在越南建立了交趾布政司,但是由于越南当地民族的不断反抗,最后明朝政府只能宣布放弃越南。

(六)朝鲜的独立。

西汉时期,朝鲜北部是汉朝的属地。当时朝鲜北方讲的话与今天北京、山西一带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主要都是北方过去的移民。但是在以后的战乱期间,大量移民死亡,而且当时辽东统治者像鲜卑人在迁移过程中把很多的中原移民带走了,所以中原地区的移民越来越少,当地的民族日益强大起来。以后尽管唐朝曾经武力征服了朝鲜,并且把朝鲜的大部分居民内迁,最远迁到了四川。但是当地人还是继续反抗,最终脱离了中国。

(七)外蒙古的独立。

东北解放的同时内蒙古也解放了。事实上,在内蒙古解放以前,已经有无数的山西人开始了走西口。“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走西口”过程中,在内蒙古地区汉族的移民相当多了,而外蒙古却很少。因此,“辛亥革命”爆发以后,1912年外蒙古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宣布了独立,这是外蒙古第一次独立,后来没有成功。到了20世纪20年代,苏联红军借口追查白匪进入外蒙古,在他们的策动下外蒙古第二次独立。这种形势一直持续到“二战”后期,当时蒋介石妥协于当时形势,为了让斯大林同意出兵消灭在东北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早点结束战争,也为了战后的格局,同意了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外面还有一个叫唐努乌梁海的地方,因为外蒙古独立,中国中央政府跟这个地方就连不在一起了。另外加上苏联不断地策划,到了40

年代最高苏维埃宣布,应当地人民强烈要求同意唐努乌梁海参加苏联。到现在为止,中国政府对于唐努乌梁海没有表过态,唐努乌梁海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

(八)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之所以出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时英国策动并且西藏地方政府少数卖国求荣者造成的。1912年外蒙古宣布独立的同时,西藏地方政府也宣布独立了。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中央政府对于西藏地区来说可谓是鞭长莫及。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

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史称“麦克马洪线”,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对于这条“麦克马洪线”我们不承认,英国政府也不敢公开承认。与此同时,英印政府搞的移民就开始了。就是从那时开始,大批的印度人迁到了这块地方。

所以说,对于一个地方,如果自己本国没有适当的人口,那么这疆域就很难保得住。

有移民,就有国土统一的希望。

(九)台湾的分离与统一。

1885年日本侵略台湾野心暴露之时,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力谏从大陆移民到台湾。短短十

年里,清政府在福建的厦门、福州,还有大连大量地招募移民迁往台湾。尽管后来台湾被日本占领了许多年,但是台湾主要的人口都是大陆移民及移民的后代。现在台湾搞分裂的一些人也都是当年大陆人的后代。他们所谓的“台湾文化”、“台湾语”实际上就是闽南文化、闽南语。这就使得台湾跟大陆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由此可见,一个地方被占领,如果不伴随着有效的移民,那是绝对不能巩固的。不但中国这样,世界上其他国家亦是如此。比如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为什么要独立?一个原因就是科索沃地区主要居住着阿尔巴尼亚人,而不是塞尔维亚人。回顾中国历史,如果没有历史

上的这些移民,我们今天绝对不可能出现一个有陆地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而近代中国能够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妄图占领、瓜分中国的野心面前继续存在下去,能够保持边界,也要归功于当时的移民。

移民与中华民族构成的关系

中华民族实际上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应该承认现在56个民族之间的界限还存在。但是他们在归属中国,热爱中国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当然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来消除民族隔阂。这靠什么呢?靠的是民族融合、共同发展。

今天的中华民族可以分成三类情况。

第一类是汉族在迁移中形成。

(一)汉族。汉族的祖先是华夏诸族,一开始生活在当时中国地理环境最优越的地方——黄河中下游,形成了发达的农业。在工业化以前,农业比畜牧和游牧稳定,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华夏文化,使汉族在人口数量上、文化水准上、经济实力上比周围人口占有优势。另外,汉族有个比较好的传统,就是孔子说的往往不是简单地根据血统,而是根据文化来划分民族落后与先进的标准,划分跟汉族的关系。孔子认为蛮夷只要接受了华夏文化也可以成为华夏的一部分。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个观点当然是有局限性的,事实上蛮夷也有比华夏先进的地方。但在当时来说,这种观点又有着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世界上好多民族往往认为,对于其他的民族而言,只有将其消亡,其他民族根本没有资格接受自己的文化而存在。而中国从古以来的理念却是:只要其他民族能够接受华夏文化,那么他们也可以成为华夏的一部分;再加上华夏诸族本身又比较先进,就出现了不断地接纳其他民族的情况。当时中国北方是政治中心而且经常有战乱,所谓逐鹿中原,一有战乱,当地人外逃,空下来一些地方,境外一些游牧民族就迁到这里。开始迁进来的时候往往有激烈地冲突,但慢慢安定下来以后,外来少数民族常常会感到自己的文化不如汉人,于是他们就改变自己。外来少数民族即便是在军事上征服了北方的汉人,但是文化上最后又会成为被征服者。如满族,原来是东北的少数民族,后来除保留“萨满教”的信仰,保留其姓氏以外,其他跟汉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历史上的匈奴、鲜卑以及羌人、狄人、契丹、突厥等凡是迁移到中原的民族,后来事实上都成为了汉人的一部分。中原等北方地区就是这样通过移民把少数民族融合进来的。南方是另一种模式:当时主要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不断地南迁,南迁的汉人不是地方官就是比较富有的人,用今天话讲就是主流。他们在南迁过程中,带来了比较先进的文化、技术,影响到周围的蛮夷。期间有斗争,有冲突。与此同时,这些蛮夷也学会了种田,学习到了北方的文化。到一定阶段,当地少数民族想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就编个故事,说自己的老祖宗是从北方迁来的,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份。当然这是民族不平等的产物,但这种情况,远比把少数民族斩尽杀绝要先进得多,文明得多。这一过程中,南方少数民族主要靠重新编家谱的方式把自己变成北方移民的后代。比如海南岛很多姓李的都说是唐朝丞相李德裕的后代,其实从史料中可知李德裕并没有留下后代。还有广西姓杨的都说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代。百姓这样,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学者在民族压迫之下也这样。如清朝曾国藩的幕僚,贵州独山的莫氏莫与俦、莫友芝父子俩都是大学者,称自己是江宁莫氏——南京人迁到贵州的。解放后经过调查知道他们是南方的布依族,根本不是南京过去的。但是在清朝时期,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布依族人,曾国藩很可能就看不起他们了,更不会让莫友芝做秘书的;已故的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是纳西族人,

现在丽江黑龙公园里有他的墓,纳西人以他为光荣,称他为“纳西之子”。但解放前有人问他是哪里人,他便说是安徽桐城方氏——桐城学派的方氏很了不起,都有大学问。他如果当时承认自己是纳西族,是“蛮子”,肯定有人瞧不起他。这种历史持续了两三千年,把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变成了汉族。就是因为汉族移民到了南方才发生了这个变化。

所以汉族本身也是移民的产物,在北方吸纳其他民族,在南方把其他民族变成汉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第二类是在中国境内迁移的少数民族。

(二)藏族。我们把藏族的祖先叫做唐旄羌,公元六、七世纪时称为“吐蕃”。“吐蕃”本不是一个民族,是松赞干布把它们统一起来的。吐蕃统一后向外扩张,特别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一直扩张到今甘肃省中部,曾经一度到了陕西,甚至到过长安。向北扩张到河西走廊、蒙古边境,然后是整个新疆、还有中亚一部分、云南西部、四川西部。在扩张过程中,吐蕃人也大量地迁移到了这些地方。现在四川西部有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青海有藏族自治区、自治州,这都是历史上吐蕃人扩张的时候从青藏高原迁移过去的。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吐蕃人也把其他民族比如唐朝南诏、中亚的许多人,强制迁移到了藏族地区。当时吐蕃与唐朝经常打仗,就把俘虏到的一些唐朝百姓、军人送到青藏高原,由此,这些唐朝人也成为了吐蕃人的一部分。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派使者刘元鼎出使到拉萨,在路上看到有一支乐队迎接他,奏的乐曲是《秦王破阵乐》,这是唐朝流行的音乐。刘元鼎仔细一看,演奏的人全是唐朝俘虏,到了拉萨后发现许多接待他的人也都是唐朝人。事实上,这些唐朝人已经融合到了藏族中间。这样的例子从历史上可以找出很多。

(三)匈奴人。匈奴人本来生活在沙漠地带,东汉时候开始内迁。迁到山西北部、河南。中原大乱之际,这些外迁来的一些上层人物就出来夺取政权,为了顺利夺权执政佯装说自己本姓“刘”,就是说大家本是同宗。在唐朝时期,刘姓的外迁者做了丞相,其实那是西蒙古的后代。

(四)满族。明代建州女真主要分布在东北,到了清朝分布到了各地。很多省都有满城。比如成都有满城,福州有满城,杭州也有满城。满城就是以满族八旗为主在居住地形成的。满族能够分布到全国各地靠的就是移民。在迁移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应的文化。新疆天山里面的关帝庙就是满人带过去的。清朝的几个皇帝行军打仗时不看兵书,只看《三国演义》。皇帝如此崇拜,整个清朝就不断加封关羽,于是形成了满族人驻扎到哪儿,关帝庙就建到哪儿的局面。由于满蒙联姻,在今天的乌兰巴托、蒙古高原上也有了关帝庙。

此外,裕固族、东乡族、女真族、蒙古族、鲜卑人同属此类情况。

第三类是迁入中国,成为中国人,融入中华民族。

(五)回族。回族在元朝被称为“回回”。最早指的是蒙古人西征打到中亚、西亚、东欧甚至北非的这些地方,蒙古军队调防时,有的就把当地一些工匠、士兵、奴隶等带了回来。另外,随着蒙古军队频繁地来往,一些商人、游客也跟着来了。这些人不是来自一个国家,也不是来自一个民族。他们讲的话不同,相貌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完全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信仰伊斯兰教,慢慢地形成了今天的回族。所以今天的回族没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他们在哪里就讲哪里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字,采用汉字。在进行宗教活动时使用阿拉伯文字。西方有人称他们为“中国穆斯林”,这其实并不妥当,因为他们并不是纯粹

的穆斯林,现在在中国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

(六)京族。广西有京族,越南的祖籍民族是京族。那么,京族是怎么到中国来的呢?这是中法战争以后中越之间划分边界划过来的。

(七)朝鲜族。朝鲜族是清末从鸭绿江南部、图们江南部迁移过来的少数民族。他们起初在中国边疆开垦,以后逐步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承认。今天延边一带以及新疆的部分朝鲜族就是如此。

由此可见,移民最后造成了我们国家的许多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各民族之间才建立了密切的相互联系。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多民族的共同体。所以说没有历史上的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移民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一)移民对于国家的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考证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不但要有领土,而且还要有人民。光有领土,国家是不能巩固的,除非没有任何人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在这一点上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有了领土而没有人去占领的教训。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要行使它的主权都离不开它的国民。当然,我们在赞扬移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过去许多移民都是被强制迁移过去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采取各种积极政策,而不是通过政治、军事等压力,使移民在边疆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边疆繁荣,巩固我国领土完整。

(二)移民对于促进民族融合、解决民族矛盾有着巨大的作用。

民族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民族融合、相互学习。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民族的特点只要不是被迫去改变,只要他自己选择去改变,都不要紧。对于民族文化,一方面要保护;另一方面,各民族也有改变自身的权利。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移民,成功的移民对于民族融合、祖国统一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要真正使移民得到益处:一是要使迁入地比迁出地生活条件、文化氛围好;二是迁入地的拉力和迁出地的推力都必须足够得大。

(三)移民对于城市化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约占到整体人口数的70%,发展中国家则只有30%,所以,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步。城市化靠什么?靠移民。完全靠本地农村人口转变成为城市人口,一是数量有限,特别在中西部地方。另外,如果就地转变,人住进洋房,生活还是农民的生活方式,观念改变不了。事实上,一个地方风气的改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都与移民的数量、质量成正比。一个地方的风气,学风也好,文风也好,民风也好要有比较大的改变,是不能够单单寄希望于本地的。一定要有外来文化、外来高素质移民的冲击。中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就是农村流向城市,小城市可能流向大城市,或者是向城市群中间聚集。东部大城市可能太多了,但西部将来还是要有计划地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使它形成生产能力,形成文化创造能力。

(四)移民有利于文化传播。

移民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载体。中原华夏人原来喜欢穿宽袍大袖,越是有地位的人越是要掩盖形体。北方的游牧民族要骑马,要狩猎,服装都是紧身的,行动便捷。中原人通过移民与游牧民族接触学到了这一点。再有,以前汉人习惯席地而坐,盘腿坐在席子上,而北方少数民族胡人骑惯了马,平时坐在小凳子上。因为胡人逐步内迁,汉人逐步接受了胡人的习

惯,并且制成各种椅子。农作物的传播可以通过流动人口,比如通过商人,通过海上的贸易将新品种传进来,但是新作物的推广就离不开移民了。农民最现实,将新作物种子给他,他未必会要。但看到外来移民种新作物丰收,收入高,他就会主动学。玉米、红薯、土豆、花生都是外来作物,明朝中期传入中国,到清朝逐渐普及。这些作物都是随着移民的迁移而得到传播推广的。还有,音乐、舞蹈、艺术都是靠移民传播的。今天民乐中的弦乐器,二胡、京胡、高胡、板胡都带个“胡”字,就是胡琴,中国传统乐器中原来没有,是从西域、今天的新疆或者是再远的中亚传播过来的。十六国时,后凉的吕光一次就从西域引进大批音乐人才,这些人以后又迁到中原地区,将音乐带了过来。盛唐音乐带有很多外来成分,要是完全按中国传统,那就根本没有这种音乐。

(五)移民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

全世界人口分布都不可能均衡,这是正常的,因为地理条件不同。而且,世界潮流不是人口更加分散,而是高度地密集。比如日本的人口集中在东京湾和京都、大阪、神户地区。美国和西欧也是这样,都大规模集中。但是集中和分散都要讲究合理,合理的分布就需要不断通过移民加以调节。未来可能有更多的人往东迁。但是西部也需要移民,西部需要的人口不在于数量,而是需要质量。人口的合理分布需要经常性的人口调动,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口能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也离不开移民。

(六)移民的过程本身就是开发的过程。

农业社会主要是靠人力,一个地方不可能自己产生很多人口,要使它出现一个大的变化,就得靠外来的劳动力和人口,所以历史上每个地方的开发动力都来自移民。完全靠本地,许多地方既缺少劳动力,也缺少先进的生产技术,甚至连好的农作物都没有。在古代,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跟人口成正比,所以中国古代的地区开发就是一个不断移民的过程,什么地方移民成功了,开发也就成功了。还有些地方已经开发,但是经过战乱又荒芜了,又倒退了,重新开发的动力主要靠新移民。明朝初年实施大规模移民,其中也包括今天北京一带。当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因为北京还是元朝的大都。由于大批蒙古人跟着元朝北撤,加上战乱影响,到朱棣迁都北京时,当地人口已不多了,与首都地位不相适应,所以朱棣实施大规模移民。

此外,现实中合理、有序的海外移民对于迁入国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美国硅谷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来自印度、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可以为世界上各个国家输出劳力、技术人员、科学家。中国同样也需要接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到中国发展。我们需要包括“海归”在内的各种海外人员移民中国,由此对中国现代化产生新的推动力。

由此可见,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和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

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颁布之后,美国的外来移民潮发生了显著变化,移民的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等均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与趋势。与此同时,美国也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重构,即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围绕着外来移民的经济影响问题,美国社会再次爆发了空前的激烈争论。 许多美国人认为当代移民已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本文利用大量的美国政府原始文献、各类研究机构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著述,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美国的当代移民及其经济影响问题做一历史考察。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同时也对中外学者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概要的评述;第一章回顾了1965年以来的移民潮,着重探讨了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形成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分析1965年以来入境移民的不同类别,并对移民潮形成的原因加以探讨;第二章考察了当代移民的人口、教育程度、职业类别以及居住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对他们呈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作了详细分析;第三章从美国经济重构的视角探讨了当代美国经济对外来移民的需求,同时也考察了当代移民在美国就业市场中的经济同化。它表明,当代移民的到来仍是满足美国经济需求的一个直接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移民也将在美国逐步实现经济同化;第四章针对美国人关于移民的经济影响的争论,对移民的就业市场影响与福利影响作以历史的考察,表明当代移民并未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相反,从一个长

华人移民海外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全球家园 华人移民海外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抱怨,中国越来越多的富人、精英卷款移民他国,对经济造成极大损失。到底为什么这些富豪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去移民海外,背井离乡;源源不断地向外移民到底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财富的不安全感和子女教育成主因 海外投资,有房产投资、金融产品投资等,举例海外房产投资,许多国家将房产投资结合国家移民,解决投资与移民的需求,韩国投资移民,采用的方式是投资房产获得移民身份,即投资50万美金购买政府指定房产即可获得移民身份。 而韩国政府指定的房产,主要是在中国近距离1小时的东方夏威夷且拥有世界顶级国际教育的优美岛,永久产权且具有高回报率房产。 此外,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是国际上最高的个税率之一,不仅高于中国香港、新加坡,也高于美国、加拿大等最受中国富人青睐的移民国。 此外,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重视子女教育,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过于死板僵化,重考试唯分数,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 美英等国一流私立寄宿学校与高等学府的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富人阶层具有强大吸引力。 让子女享有真正一流的教育,是中国有钱父母移民的一个重要动机。 高精尖人才并未流失 观察者网作者认为,中国真正尖端的人才很少会选择移民。 作为稀缺人才,他们在国内的待遇也会相当不错;相反,若移民他国,由于语言文化不通很难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不一定能获得像国内一样理想的职位。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内,无论是军、政、科哪一领域,涉及国家机密的核心职位不会开放给出身中国的移民。 换言之,尖端人才移民国外也只能做到本行业的中低层,无法走上巅峰。 缺少了经济、事业成就的吸引力,高端人才不太可能愿意移民西方世界,为西方国家奉献自己的学识。 要强调的是,尖端人才并不等于高学历的人,而是在国内高精尖产业领域内能够找得到理想职位的人。 就算有博士文凭,却因种种原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因此移民他国求发展,实质上是被中国人才市场挑剩下的人,能不能算“高端人才流失”有待商榷。

全球移民潮及其经济影响_龚威

视点 尽管不时有逆流出现,但移民潮的高涨无疑对输出国和接收国都大有好处。 英国保守派政治家伊诺克?鲍威尔在大约40年前警告说,移民正在造成巨大纷乱与冲突,以至“像罗马那样,我似乎看见台伯河(流经罗马)上充满了血的泡沫。”事实证明那句话纯粹是胡说八道。假如移民离开了英国和其他富国,那些国家必将陷入可怕的困境之中,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移民劳动力发展其经济。但他的另一个预言则比较准确,根据这个预言,到目前为止英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会是移民。的确,2005年的最终统计显示,外国出生的人已占英国人口的9.7%。移民迅速增长是许多富国的共同经历,美国目前的移民比例已达到15%。尽管某些国家的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抵制移民进入,但推动移民潮的根本力量却不可能消退。 今天,全球移民人数据认为已达到约2亿。听上去这个数字庞大,但却只占世界总人口的3%,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与空间。移民被证明是全球穷人改善生活状况和生存条件的成功策略。到1920年前的100年里, 6000万欧洲人去了“新世界”,越过大西洋的欧洲人可望使自己的收入翻一番。今天,这种诱惑则更加迷人。一个从穷国移居到富国的人可望其收入增加五倍或更多。因此,只要这种差距继续存在,移民潮就难以阻挡。 输入国受益匪浅 过去10多年里,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持续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范围的有效劳动大军正在迅速扩散。据联合国报告,在过去40年里全球移民人数翻了两番。移居富国的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境遇,同时也给接收国的居民带来好处,因为富国高速变化的经济不断需要技术高度熟练的工人和愿意干脏活苦活的劳工。如果没有移民,富国经济恐怕将因老龄化问题和越来越难以讨好的劳动力走上衰亡之路。 过去20年左右,移民高速涌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现象恰与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偶合。爱尔兰的旅游热区科夫镇,从前以输出人口闻明于世。250万爱尔兰男女离开码头登上去美国的征途,其新哥特式教堂则靠寄回的外汇修建起来。现在,科夫镇充斥着外国工人:一个南非人在旅行社办公室工作,另一个则开着出租车,中国人开着餐馆,孟加拉国人经营着渔业,如此等等。一位宾馆老板说,没有移民他的宾馆就不能运作,因为他最近登广告招聘一名接待员时,200多名应聘者中没有一个爱尔兰人。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说,移民潮已帮助英国的增长率高出了其长期指标。有人估算,希腊的移民对该国每年GDP的贡献为1.5%—2.0%。 而且外国工人往往比本地人更具灵活性,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例如,从墨西哥来到加利福尼亚的移民也同样愿意去芝加哥。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移民流入可降低增长压力和通货膨胀造成的风险。如果增长减弱,移民可回国或去另一个国家,或者压根就选择不来。例如,从墨西哥流向美国的移民潮也许会随着房产业的衰落和建筑行业工作机会的减少而缓慢下来。 虽然移民既可能是经济繁荣的结果,也可能是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但拥有大量移民的东道主国居民尚不明了移民所带来的的经济利益。2007年11月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55%的西班牙人把移民视为其经济的促进力量,这样的人在意大利人中占50%,在英国人和德国人中只有42%,而在法国人的答卷中其比例只有30%。对移民的仇视心理也许与对经济的担心有关。如果出现衰退迹象,本土人会更加担心外来者抢了他们的工作或骗取他们的福利待遇。实际上,并非所有移民都会待在接受国。调查表明,在英国的绝大多数波兰人打算在近几年内就回国。爱尔兰、瑞典、英国、美国和其他高移民国家的低失业率表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外国移民排挤本地人的情况。此外,移民还在帮助创造工作机会,因为充足的劳动资源鼓励拥有资本的人进行更多的投资。 输出国的两难 移民有助于输出国智力人才数量的增加。 去了国外的移民可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然后将其带回国内。所以吸引移民回国工作,哪怕是短期工作,也是件好事。例如,加纳给一些医务人员提高了工资,对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提供奖励以吸引他们回国。此外,汇款往往用于资助求学,因为移民前景和在国外发迹对更多的人来说是接受教育的激励因素。 然而,如果只输出普通劳动力对穷国来说还有道理的话,输 全球移民潮及其经济影响 编译/龚威 63

2016美国移民现状:人口结构显著变化

2016美国移民现状:人口结构显著变化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从立国之始,再到200多年后的今日,一直都是一个移民大国,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时至今日,富强的美国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移民依然在不断涌入美国。而这种趋势在本世纪达到新高峰,因此移民话题往往也成为美国大选辩论中最火爆,最受关注的一个论题。 2016年美国移民现状一:白人人口比例降低据权威机构统计,如果美国人口增长仍按现在的速度继续下去,美国总人口将从2015年的3.14亿增加到2050年的4.38亿——30年间增长82%!可以预计的是,目前占全美人口2/3的白人族裔,将在2050年降为47%,从此不再成为美国人口中的绝对多数——虽然依旧是比例最高。增加的人口绝大多数是由新移民以及移民第二代所组成:2005年至2050年间增加的1.17亿人口是由新移民引起,其中新增人口中的6700万为新移民本身,5000万为新移民所生的子孙后代。其它的移民人口预测包括,到2025年,外国出生的移民人口将超越上世纪的移民潮高峰。至2050年,1/5或19%的美国人为移民。而在2005年,这个比例为1/8或12%。其他族裔移民人口变化:拉丁裔移民:作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的拉丁裔(西班牙语)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3倍,是美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在2005年,西裔人口

占全美总人口的14%,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9%。亚裔移民:在2005年,外国出生的亚裔移民人口占亚裔总人口的58%,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下降至47%。但亚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比例,将从2005年代5%,上升到2050年的9%。非裔移民:人口在这此期间将保持稳定,在2005年,非裔人口占人口总比例的12%,至2050年将升至13%。2016美国移民现状二:亚裔/华人移民增加据美国华盛顿智库“移民研究中心”最新出台的移民报告显示,1970年时,每21个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为移民;1980年代,移民约占1/16;1990年代达1/13。而现如今,接近每7个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为移民,快达到惊人的1/7。当然,这些大量涌入、快速增长的美国的移民中也包括了大量非法移民——自2000年至今,美国共迎来了2000多万名移民,超过了历史上任何7年中美国接纳的移民人口,但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1000万)一开始是以非法移民进入。2016美国华人移民以接近50万的数量仅次于墨西哥,成为美国新移民来源亚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成功定居下来的的华裔移民中,52%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是墨西哥移民的近三倍。而华人移民通常去向哪里?数据显示,六成华人竟然集中分布在5个州:加州是华人移民人口增长最多的州,其次是纽约州,名列第二。但排在第二位的纽约州,其移民人口数量仅为加州的一半。这几个州的移民人口占了华人移民总人口的大部分。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5个州的移民(所有族裔)就占了全美移民人口的61%,以上5个州的美国本地人只有32%。移民增长情况,各州皆有不同,并非同步、同一模式递进。虽然上述5州移民人口占移民总数的61%,但2000年以后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当中,只有54%在这5个州定居。美国每年都有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移民的最大来源地是墨西哥。墨西哥移民在移民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3%。目前在美国的墨西哥移民约为1170万人,占所有移民的半数以上。如果再加上拉丁美洲其他各国移民(除墨西哥外,包括中美洲各国和南美各国),这些国家的移民占了美国移民总数的54.6%。排名第二的移民队伍来自东亚以及东南亚。这一地区的移民占美国移民人口的17.6%,约为欧洲和中东移民总数之和。其中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人数为400万人,位居第二。之后依次为来自印度、越南等地。从墨西哥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有人类就开始有了移民,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将透过历史与现实,考证、分析移民与中国疆域形成和巩固的关系、与中华民族构成的关系、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所在。从中会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和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移民的界定 世界各国对移民的定义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半年以上就可以称为是移民了;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一年或几年,取得了居留权,并不一定改变国籍,即为移民。在中国则往往是要改变户籍登记才算是移民。但是现在中国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差异非常大。比如深圳户籍人口不到200万,实际人口为1000多万。上海号称1900多万,但根据抽样调查分析,上海有2200万到2300万人口,其中户籍人口只有1300多万。由此说来,根据户籍不能反映人口状况的实际情况。再比如说有的人在当地已经定居多年并且结婚生子,但是却一直没有户籍,其实他早已经符合移民的标准。所以,以实际地居留或者定居作为判定移民的标准更有现实意义。 (二)移民的类型 简单地说,可以将移民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存型移民。这种移民在历史上数量最多、最普遍。他们的目标就是生存,什么时候生存下来了就定居下来。历史上那些逃荒的、战争中躲避战乱灾难的难民、躲避官府迫害的逃犯、因为当地生态恶化活不下去的等等,他们在原来居住地没办法生存下去,只有迁移,都属此类;另一种是发展型移民。他们迁移的目标是追求物质或者精神的发展。比如有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并不是在农村活不下去了,而是认为城市发展机会多,因此就移民到城市;再比如说以前年轻人婚姻没有自由,就逃婚出来,这是追求精神上的发展;还有一些是因为科考、做买卖、当官到外地移民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移民所追求的都是原来居住地所没有的物质或是精神财富。这种发展型移民尽管数量与前一种比相对较少,但起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的目的比较明确,不像生存型移民那样随遇而安。 事实上这两种移民往往很难区分。以生存为目标的移民到后来发展成功了,就成为了发展型移民;相反地,那些原本想发展而未能发展起来的移民,只是落到了维持生存的地步,就成为了生存型移民。 (三)移民与文化 今天你到上海,明天你到北京,后天你到深圳,这不算是移民,只能算是流动人口。移民是定居或者以定居为目的流动人口。流动的人口只有在当地定居了或者是以定居为目的才能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在文化层面上,你认同跟不认同;想认同跟拒绝认同是有本质区别的。举个例子,在中国有各种方言,如果你对居住地没有文化归属感,你可以不要听懂、不要学会。但是如果你对居住地产生了一种文化归属感,你就会主动地去学,去讲。否则很难融入到要归属的文化圈中。在迁入地,你也会遇到自己完全认为不好的,想去改变的文化。因此,如果迁入者自身比较强势,就会实现自己用比较先进的文化改造迁入地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文化的愿望。所以移民是文化的载体。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利”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 利” 中新网3月21日电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下称《报告》)19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向欧洲发达国家移民的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移民为当地带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报告》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欧洲的中国移民将在未来为当地带来更多“移民红利”. 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报告》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称,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其中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在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对此,《报告》认为,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经济状况较好,是其吸引较多外来移民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自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至43万人,2010至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移民维持在7000人左右. 王辉耀指出,多种原因促使中国移民英国数量增大.他指出,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较多,投资移民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长,中国经济形势向好,都促使中国移民英国的数量增加. “除英国之外,欧洲经济形势较好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吸 引中国移民都保持稳定水平.”王辉耀还指出,中国有些地区有前往欧洲移民的传统,以法国、西班牙为例,来自温州的中国移民数量就比较多.

关于人们对移民潮中人才流失的看法

关于人们对移民潮中人才流失的看法的实践调查报告(时间:12:00PM 地点:九舍217宿舍事件:夜谈事件具体过程如下……) …大家结束了上一个话题的讨论,歇息一会,正想下一个话题是啥…一声咳嗦打破宁静 康:“你们知道吗,我们村里有这样一个大学生。” 康率先挑起话题,众人好奇,“什么样的大学生”。 康:“这个人从小到大成绩都很牛叉,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后来又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出国深造,”康停顿一会,“然后呢?”众人发问,康接着说,“然后他移民国外,国外学习国外工作,年薪三十多万美元”。 众人惊呼:这人看起来太有才了。 “可是”,康提高嗓门,“他家里人并不快活,自从他儿子移民国外,村里人就议论纷纷。他父母都是老师,吃的是国家的钱,他呢,从小到大又是在我们那里接受教育的,国家对西部的教育投资优势非常之大,也就是说,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国家掏的钱,包括公费留学这事。现在他学成了,居然还不归国,不为国家建设献一份力,在国外定居,国外工作,为别国效力。这样,村里人就看不惯了,议论纷纷”。 “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众人应,“人之常情”。 康:“元芳们,你们怎么看。” “人之常情啊”,我说,“这‘人之常情’有两层含义,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国外既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制度,他怎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二,在中国人古老的思维里,中国人应该帮中国人,更何况这学生从小到大都是中国一手培养的,现在居然头也不回的到国外工作,人们当让看不惯了。哎,人之常情”。 “我认为这大学生家里活该”,陈说,“吃的是国家的钱,读的是国家的书,现在眼瞅着国外条件好,就跑了,这典型的忘恩负义,他家里遭骂,纯属自作自受”。 “我同意陈建新的观点,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去培养一个大学生,现在一到国外,看见国外条件好就忘了爹妈。哎,可悲,这还是中国人吗?”周说。 “国家赔了,他赚了,这是什么逻辑啊,这样的人该骂,叛徒。”汤说。 听了他们说了这么多,李有意见要发表了:“我认为这个留学生的选择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发展道路,既然国外提供好环境,好制度,为他的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他为何不留在国外;更何况,人不论在那里创造价值不是都一样吗?他有什么发明创造,不多是造福人类吗,造福世界吗?我支持那个大学生的选择。” “你前面说的话没错,人是有趋利性的,有好的干嘛不选,可是”,陈顿了顿,说,“你后面说的话错了,虽然这些年来总是嚷嚷着什么一个世界一个家,地球村,但里看看这世界的现状:富有的国家剥削贫穷的国家,结果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频频制造事端,企图搅乱世界以坐收渔利…看看,这还是个家的样子吗?我们生活的时代,可以说很少看到战争,世界和平了,可战争没了不代表没有竞争。国与国的竞争依然存在,文化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而这些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个大学生是国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美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级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为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2012年人均GDP为49601美元,居世界第12。美国也是当今世界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世界最大进口国。建国二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生产力的水平很高。它不仅具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也有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的历史条件,其中有的贯穿于现代化过程的始终,有的则影响着十九世纪的工业化过程或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发展。 经济体制 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的36%;在中,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经济的表现在:大多数决策由公司或私人企业做出;则以、、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或,并在基础和、、、等领域提供一部分资助或服务。经济制度曾经多次受到责难,可是它的确刺激人们开发土地上的资源,并且鼓励他们去寻找更新更好的途径。少数公司控制了殖民时代帝国的大多数企业。其中多半是家族企业,由共同经营。直到今日,小型企业仍然在经济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有些公司已经发展成具有垄断地位的跨国企业。 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1815年第二次对英独立战争结束、工业革命的开始到十九世纪末的完成,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程。二十世纪以来的八十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各国的领先地位。 前八十年间,美国不仅在工农业领域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而且在某些主要经济指标上超过世界列强居于首位。十九世纪初,美国已是一个有较好基础的农业国,1870年起美国工业产值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其中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大。而在农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强有力推动下,美国的重工业在南北战争后三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1890年,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都已普遍采用了机器生产。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它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战后的短暂繁荣,度过了1929至1933年严重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和长期萧条,接着又在二次大战中大发其财,急剧增长,展现过二次大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同时还遭受了七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及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的严重威胁。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经济总的趋势是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尽管发展速度在二次大战后相对减慢,但在生产水平上仍一直占据世界的优势地位。 移民国家 在美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外来移民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外来移民既不会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也不会有美国工业化的迅速完成,更不会有美国今天的高度现代化。二百年来,从欧洲和世界各地移民美国共4800万人左右。在整个人类移民史上,象美国这样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对社会影响之深是罕见的。

移民与中国发展

移民与中国发展 摘要:移民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流出国,庞大的华人体系在全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循环流转,世界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华人标签,随着华人而流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迁徙,而是更为复杂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移民,原因,发展 1840年前后,中国饱受列强凌辱和战争侵扰,与此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和信息的流入,关于西方社会的财富和温暖的幻想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历尽艰辛远渡重洋前去淘金,而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留洋求学逐渐成了当时有志之士和富商乡绅竞相追求的目的,这些人组成了中国对外输出的第一代移民的庞大队伍。 近代历史上,中国经历了一百年的战争洗礼,在此期间,不少原本留学移民的有志之士纷纷回国支持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特别是在建国后,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学者大家纷纷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在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又迎来的新的移民潮,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热潮似乎愈演愈烈。纵观中国移民浪潮的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如果说一百年前中国人移民是为了另寻出路,救亡图存,解放前中国人移民是为了避开政治争斗,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移民是为了追求温饱,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日益庞大的移民大军中,上到官绅富豪,下到平民百姓,争相追求移民出国又是为何呢? 一、发达国家尊重人才,尊重产权,市场经济成熟,发展机会较为公平,使得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多年来,中国有许多的高素质人才纷纷流向了海外,他们当中有我们叹为观止的北大清华的高级人才,在中国,他们可能没有太大的施展机会,而在国外,他们是勤奋好学的代表,是社会发展的先驱,此外,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多年,市场机制十分成熟,市场竞争较为平等。然而在中国,人情社会充分发挥着它可怕的魔力,中国社会由上到下无不充斥这人情、金钱、关系的魔爪,偷税漏税蔚然成风,后台保护伞无处不在,还有一层比一层高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把控市场,操纵行情,没有了平等的发展机会,没有公平的发展机制,人们渐渐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纷纷向外逃离。 二、发达国家有着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人们的生活更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新鲜出炉无论是为了投资置业还是子女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历经十几年的积淀和浮沉,中国移民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市场口碑佳、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机构。中国移民行业协会最新发布了“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通过权威评测系统综合全国各大合法中介公司平台,详细可对比信息的网站,包括移民资质、联系方式、网址、所办项目、持牌律师、员工人数、注册时间、公司介绍等等,同时参考移民客户的评论、口碑,横向对比。最终产生中国十大移民服务计划机构最新排名,可以说上榜的这些机构都是中国目前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移民机构,可谓实至名归。 NO.1侨外移民 外集团是经国家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具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许可证》资格一家专事“出国移民定居”业务的机构,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首都北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侨外集团已经帮助成千上万个家庭及个人完成移民海外、出国留学的梦想,成为享誉国内出国移民行业的知名品牌。侨外集团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公民出国定居、投资移民、继承财产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办及相关服务;其中移民、定居、留学服务涵盖了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英国、马耳他、香港、澳门等当前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NO.2善浦移民 善浦始创立于2007年,以“让移民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

公民提供以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移民留学、安家置业、海外投资及高端商旅等服务为核心业务,是全球诚信移民服务领军品牌和中国投资理财诚信示范十强企业。善浦拥有成都、北京、新西兰、瓦努阿图4家全资子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善浦已成功帮助上万名中国高净值人士移民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成功率高达99%。善浦以专业诚信,客户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立足之道,迅速成为全球移民服务行业中的翘楚!经过十年的专业沉淀和积累,善浦深深扎根于瓦努阿图、新西兰、美国等国,成为当地移民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企业,善浦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雄厚实力为每一位移民客户打造最完美的移民方案和海外投资计划,并提供丰富的后续服务和保障,确保让每一个移民客户都能实现出国无忧的梦想。 NO.3环球移民 环球移民专业品牌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2002年获得了公安部较早颁发的因私出入境资格认证,是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理事单位。环球移民经过20多年的专业积淀,在广大客户中建立了诚信、公正、高效的良好信誉,是稳居中国移民行业前列的尊贵品牌。 环球移民是全球护照项目、海外购房移民、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的行业开拓者和领跑者,成功帮助超过358231个客户拿到各国签证、绿卡及全球护照,成功率在99%!各项目平均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浅析二十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浅析二十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对 美国的影响 2012011173 蔡蕾蕾公费历史 【摘要】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在这个大“熔炉”里,美国一直进行着对外来移民的归化,这是形成一个新民族的基础,但是在这个同化过程中,实际上一直被“归同盎格鲁化”的极端种族同化思想影响着。特别是20世纪初的“美国化运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结束于20世纪20年代,在一战后该运动达到了高潮,对外来民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增加了美国国内民族间的隔阂,对美国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美国化运动体现出的沙文主义破坏了美国塑造的民主、平等的形象。三、文化独裁阻碍了当时美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化运动;移民;盎格鲁·撒克逊;百分之百的美国化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其发展中有多种外来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美国对移民的归化也在一系列归化法中慢慢形成体系,但是,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多,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在价值观、宗教信仰、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美国本土人民及“老移民”有诸多不同,在一战期间,在民族主义情绪的渲染下,外来移民者的极端行为推动了美国化运动的高潮,使这一期间的美国化运动带上了极强的民族沙文主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将从美国民族归化的历史、美国化运动的发生及对当时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美国民族归化的发展 在地理大发现后,美洲这片土地开始被欧洲人频繁造访,“五月花号”的到来,开启了欧洲人向北美殖民地的热潮,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新教徒作为这片土地的早期的主要占据者,对美国后续民族的形成与民族性格的塑造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异教徒以及其他民族的移民所持的是一种猜疑、关注甚至是排斥的心态,强烈要求非英裔的移民学习英国的制度、语言和以英国文化作为导向的社会生活模式。1因此,在美国国家还未形成之前,我们就可以看到“排外主义”的前身在美国这片陆地上萌芽,在美国独立后,美国总体上是欢迎移民的到来的,所以这个时候的移民政策较自由,有大量的外来移民涌入美国这片土地,但是美国起初并没有很好地管理这些移民,党派和不同地区在关于接受什么样的移民,如何安置,移民对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问题上争论不休,使得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时举棋不定。2 移民到来既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丰富的劳动力,也给美国统治者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是美国的统治者在移民同化问题上持着不同意见。 1794年11月15日华盛顿在致约翰·亚当斯的一封信中,阐述了对移民问题的观点:关于移民,我认为除有用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特定的及有专长的人以外,其他无需鼓励。整批的移民(我是指整批安置在一处)是否有利,作为一种政策是否合适,大可怀疑。因为迁移后,他们仍保留自己的语言、习惯、准则(或好或坏),但如与我们的人民杂居,他们及其后代将1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M],纽约1920版,22 2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历史研究,1989(3):165

中国新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新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燕丽娟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移民的特点和他们对移居地美国的经济和文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此外,简要分析并预计美国未来的移民政策。 关键词:移民;政策;经济;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D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06)19 0050 01 在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国与国的交流已经非常普遍。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员交流也已经被国人接受并且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中国新移民出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这次以知识性移民为主的移民大潮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本文将对赴美的中国新移民的特点和对美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做一分析。1 新移民的特点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20年来中国内地移居美国的侨民于90年代大量增加,已超过台湾和香港。1995年后台湾移居美国的人口开始消减,1997年后香港移民也开始剧减。 中国内地移民人口中男女比例也有新变化。1970年内地移民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14 100,十年后这一比例变成100 114。到2000年男性与女性人口比例变成84 100,呈现出新移民女多 男少的特点[1] 。 新移民在年龄上表现出维持年轻化的特性。新移民人数增加最快的是15~44岁年龄段,该年龄段在1990~2000年增加了98729人;15岁以下增加了79395人。二者合计占所有年龄曾增加总人数的45%。中国内地移民中94%是在最近20年移居美国的[2]。 中国移民首选加州作为居住地。根据 美国摘要统计 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合法移民人口有6.1282万,其中加州占1.9494万,约有1/3。其次是纽约和德克萨斯州。 2 中国新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移民大多是具有高学历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多是以出国留学或技术移民的方式到美国寻求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一项调查显示,北京清华大学约有80%的工科学生毕业后流向美国;北京大学也有76%的理科学生前往美国深造。近几年移民到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中国内地移民大部分是谋职创业的科技人才。据统计,在该市由内地留学人员创办经营的生物科技与制药公司超过30家,有的已经颇具规模[3]。 华人虽然只占总人口的1.1%,但对美国的贡 献是巨大的。中国新移民的工作早已不局限于饮食业、零售业,而是扩展到高科技、通讯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华人中也有许多人工作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中,许多来自清华大学的优秀人才在硅谷开办公司,为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今日华裔美国人比一般美国人有更高收入和职业地位。在所有受雇的华裔美国人中有四分之一工作在科技和专业领域[4]。 3 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对中国移民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大量人才,美国也不例外。然而,由于美国本国的培养能力有限(只能满足1/3左右),所以需要其他国家培养的人才为他所用,为美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3.1 招收留学生为美国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美国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留学生。2001年到美的留学生约有20万,半数以上来自亚洲,其中仅中国就有6万留学生,居第一位。事实上,一半以上的理工科专业博士在拿到学位后留美工作至少五年。外国优秀人才移民美国,既带来了知识和技术,又节省了培养他们需要的巨额经费。这些人在美国安居乐业,同时又创造财富。吸收移民,借助移民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最大的赢家是美国。3.2 大企业招聘、延揽人才 美国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留学生,而且还直接从发展中国家招收工作人员赴美工作。例如,比尔?盖茨每次访华都要到北京清华、上海交大与学生座谈,目的是物色、选拔人才。仅微软在美国西雅图的总部就有一百多位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5]。4 美国逐年增加H-1B 签证的数量 为了吸纳人才,美国从1990年实施 H -1B 签证计划 开始,经过数次延长时间和增加名额,大量外国优秀人才前往美国工作,移居美国。美国加州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沙克斯尼安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2002年他对旧金山湾区17家顶尖公司的2273名成员调查后发现90%的人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出生的,这些非美国土生土长的科技人员中 50 内蒙古 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9期 KE JI YU JING JI 综述与专论 收稿日期:2006-04-12 作者简介:燕丽娟(1979-),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现在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任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普通语言学。

论国际移民的趋势及对策 (2)

论国际移民的趋势与对策 据总部设在美国的移民政策研究协会根据联合国、美国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对全球移民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公布世界最大的10个移民国家移民人口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移民总人口逾2.1亿,美国、德国、俄罗斯联邦是三大移民国,全球最大的10个移民国的移民人口占全球移民的52%,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移民人口总数近4300万,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俄罗斯联邦和德国移民人口均超过1000万。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21 世纪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本文从国际移民的历史,当前特点及趋势,来分析目前移民新形势所应采取的对策。 一、国际移民的历史回顾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因自然环境变化、人口增长、生产发展、战乱和国家建立等原因而不断地流动和迁移。现代国际移民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一)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移民(1500 - 1800)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下, 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在“地理大发现”后,征服了美洲大陆大片土地, 建立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殖民大帝国。随后葡萄牙占领巴西全境。荷兰、法国也都先后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新法兰西殖民地。 (二) 欧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800 - 1914) 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工业化的进程从欧洲迅速扩展到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地; 资本主义完成了从手工业阶段向大工业的过渡后, 紧接着在19 世纪末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际移民呈现出历史上空前的盛况。(三) 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移民(1914 - 1960)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 发生了1914 -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0 世纪30 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1937 - 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一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战后移民虽一度有所回升, 但其规模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一。1937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使得国际间的移民几乎无法进行了。当然, 这里主要指的是正常的经济移民停止了, 而政治性移民则空前增加。 (四) 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960 - 200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尤其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国际移民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移民再也不像工业化时期那样由少数欧洲国家流向少数欧洲人建立的定居地, 而是真正具有全球的规模。移民输出国和移民输入国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 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二、21 世纪国际移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国际人口的流动是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产物,它的流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国际移民体系”。 (一) 五大国际移民体系的形成 美国社会学家Massey 认为, 到21 世纪初, 国际人口迁移已明显形成五大体系, 即北美体系、欧洲体系、波斯湾体系、亚太体系和美洲南角体系。 1. 北美移民体系这是最古老的也是至今仍大量吸收移民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美国吸收的外来人口数量为加拿大的5 - 6 倍。 2. 欧洲移民体系欧洲移民体系的形成是国际移民史上的新现象, 即首次大规模移民从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向人口稠密地区迁移, 而这种迁移还出自欧洲主动招募“客工”。欧洲人原本希望“客工”完成任务后, 依约返回原籍, 但事与愿违, 移民反客为主, 遂使人口稠密

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中的贫困现象分析

第36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6 No.4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J ul.2009 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中的贫困现象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角度 康建英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给城市贫困带来输入性影响。农民移民群体与城市制度内人口、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相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水平的低下是其在城市贫困的主要致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加强积累个人资本的方法才能消除农民移民过程中的贫困化现象。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移民;贫困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9)0420084204 作者简介:康建英(1972-),男,河北定州人,博士,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历史经验表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必然伴随着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向工业、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快速转移。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这给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贫困现象的发生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由于政府相关制度的缺位和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移民流动速度的加快很有可能会在城市中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新的贫民群体,而这不仅给城市规划、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造成农村社区的衰败和农业经济的萧条。因此,减少、消除农村移民过程中的贫困化现象是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一、文献回顾 贫困问题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共同话题,目前对于已有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在方法上以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法和法国学者拉诺尔(Ren Lenoir)的社会排斥法最为流行。阿马蒂亚?森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贫困是收入与物质缺乏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个体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1]。而拉诺尔的社会排斥法则强调贫困状况与群体、社会结构、制度、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关联,将分析重点从个体转移到社会关系与制度上[2]。社会排斥法研究丰富了贫困概念的内涵,强调贫困不仅包括收入低下与物质资源缺乏的状况,而且还包括人的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如文化歧视、群体排斥、社会隔离、权利缺乏等等。国内对农民移民贫困致因的分析多采用社会排斥法。其中李裕林等从劳动力市场歧视、户籍制度障碍和社会保障制度缺陷、贫困心理、权利贫困等视角分析了其在城市致贫的原因[3]。 与此相对应,反贫困研究也呈现出两条路径:即以人力资本投资和以社会制度与政策变革作为反贫困的实现策略。舒尔茨(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人力资本投资机会遭到挫折的结果,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是改善穷人的质量[4]。阿马蒂亚?森则认为,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不仅能直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能提高获得收入、摆脱贫困的能力[1]。因此,通过教育、培训、医疗、流动等活动而赋予贫困者以人力资本的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反贫困对策。 在汤森德(Townsend)开启了用制度政策分析、 收稿日期:2009202211 ? 4 8 ?

浅析特朗普政府选择性移民政策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2894703.html, 浅析特朗普政府选择性移民政策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 作者:林红娟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中美科技、人才竞争的加剧,对美国华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概述特朗普政府选择性移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形成原因,进一步去分析这种选择性移民政策对美国华侨华人将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中国在对待移民问题上的优势。 【关键词】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华人高层次人才影响 引言 早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以强硬的反移民立场赢得中下层美国白人的支持,譬如减少移民数量,鼓励“优质移民”,取消“链条移民”,废除绿卡抽签制,采用积分制等,这一系列政策大大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但不难看出,其核心原则是优先选择在美国能够获得成功、经济独立、能够为美国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移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特朗普政府选择性移民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原因,进一步分析这种移民政策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 一、特朗普政府选择性移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美国国会1965年颁布的《移民与国籍法》,强调家庭团聚的人道主义原则和吸引专业移民原则,规定美国公民的配偶、父母及年幼子女优先入境,同时为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大量吸引国际人才。从1996年到2016年这20年间,美国政府出台了大约75个与移民相关的法案和修正案,可见,美国政府一直在调整其移民政策,但始终都保持着有选择性的移民政策,而且越来越注重对高技能人才选择。據统计,在2005年到2016年的将近1300万移民中,有大约930万移民都是随其家人来到美国。而从过去10年获得绿卡的移民来看,每15人中就有1人是通过技术移民进入美国的。其实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就确立了一系列全新的移民法,确立了新的5类职业移民的优先类别,对家庭团聚类合法移民数量进行了削减。 特朗普上台后,确立“美国签证”(Build America Visa),强调移民的选择性建立在三种高技能移民基础上,即具有杰出能力的人士、具有专业和职业能力的人士、具有优秀学术成就的人士。旨在通过减少家庭连锁移民,提高移民筛选移民标准。譬如,消除美国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之外的家庭链移民,将未成年子女的年龄限制从21岁降低至18岁,并将家庭链条移民上限从目前的226,000名降低到88,000名。如果取消其它家庭类别的移民资格,意味着会将2017财年获得绿卡的家庭移民中近40%的人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优先考虑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移民,来提高美国人的工资水平,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