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习题

统计习题

统计习题
统计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②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③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

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③实质性的科学;

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

3.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

①数量性、科学性、社会性、具体性;

②数量性、总体性、连续性、经常性;

③科学性、群众性、社会性、准确性;

④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4.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5.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①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

②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

③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变换位置;

④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6.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①全国的人口总数;

②水塘中所养的鱼;

③城市年流动人口数;

④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①学生的性别;②学生的年龄;

③学生的专业;④学生的住址。

8.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①数量标志;②品质标志;

③质量指标;④数量指标。

9.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①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③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④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⒑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①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②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

③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④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⒒变异是指()

①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

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⒓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大中型企业个数;

②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

③大中型企业的利润额;

④大中型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⒔统计工作的职能包括()

①统计调查职能、统计整理职能和统计分析职能;

②反映现状、反映过去和反映未来的职能;

③信息职能、服务职能、预测职能;

④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⒕统计工作过程现在划分为以下阶段()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②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③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综合;

④统计调查、统计汇总、统计分析报告。

⒖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

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有( )

①某企业亏损20万元;②全地区产值3亿元;

③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④全地区职工6万人;

⑤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

①数量性;②同质性;③总体性;④具体性;⑤社会性。

3.在工业普查中( )

①机器台数是统计指标;②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

③工业总产值也是离散变量;④工业总产值是指标;

⑤每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4.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

①确定性变量;②随机性变量;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⑤常数。

5.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②品质标志也可用数量表示;

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6.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

①总体单位可转化为总体;

②总体可转化为总体单位;

③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④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⑤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①性别②工种③工资④民族⑤年龄

⒏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其正确的定义是( )

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③变异是可变标志的差异;

④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⑤标志值是变量的数值表现。

⒐在工业普查中( )

①机器台数是统计指标;

②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

③工业总产值5亿元是统计指标;

④工业总产值是离散变量;

⑤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⒑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时具有数量性的特点,是因为( )

①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

②要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资料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③要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数量关系、联系与发展趋势等;

④是纯数量的研究;

⑤是从社会经济现象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的表现。

⒒统计指标根据作用和再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①数量指标②总量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⑤质量指标

三、填空题

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应包括⑴、⑵、⑶。

3.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4.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时,是一种活动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

5.标志是说明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特征的。

⒍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称为。

⒎一般来说,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汇总而来的。

⒏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如果原先的统计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对应的

变成。

⒐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标志。

⒑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就用不着统计了。

⒒社会经济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必须与相结合,而且以社会经济现象的为基础。

⒓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事物的数量,不是的量。

⒔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法、和

法。

⒕统计工作的职能包括:⑴、⑵、⑶。其中

以为主。

四、简答题

⒈什么是统计,一般有几种理解?

⒉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

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统计设计与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⒈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调查项目

2.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①各百货商店;

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③一个百货商店;

④每位工作人员。

3.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①全部汽车②每辆汽车③一个停车场④所有停车场

4.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⒈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⒉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⒊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⒋以上答案都对。

5.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

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重点调查

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典型调查

7.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②经常性全面调查

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8.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

9.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10.假设人中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月1日零点,7月2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6

月30日出生一小孩,李家7月1日出生一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③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

②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

1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①一致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②是无区别的;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1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

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14.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15.统计调查时间是()

①调查工作的时限;②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③调查登记的时间;④调查期限。

⒗问卷法属于()

①直接观察法;②询问法;③报告法;④一次性调查。

⒘某地区为了解轻纺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应选择()

①生产情况较差的企业;②生产情况中等的企业;

③生产情况较好的企业;④差、中、好各类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普查是( )

①非全面调查②专门调查③全面调查④经常性调查⑤一次性调查

2.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①重点调查②抽样调查③典型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⑤统计报表

3.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

①调查主体②调查对象③调查单位④调查项目⑤填报单位

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①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②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③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④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⑤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

5.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

①人口普查;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调查;

③职工家庭收支变化调查;④单位产品成本变动调查;

⑤全国实有耕地面积调查。

6.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 )

①采访法;②抽样调查法;③直接观察法;④典型调查法;⑤报告法。

7.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①工业企业设备普查;②零售商店调查;③人口普查;

④工业企业普查;⑤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8.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 )

①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单位;②它们在总体单位数中占有很大比重;

③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

④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

⑤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

9.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指( )

①某一客体不可能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

②某一客体可以同时做为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③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④调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填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⑤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总体单位。

10.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 )

①典型调查②统计报表③重点调查④普查⑤抽样调查。

11.重点调查( )

①可用于经常性调查;②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③可用于一次性调查;④不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⑤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三、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和;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划分,可分为

和;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和。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和。

3.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所组成的。

4.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有区别的,调查单位是,而填报单位则是。

5.当任务只要求掌握调查对象的,而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

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

6.典型调查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的调查;第二,调查单位

地选择出来的。

7.抽样调查是以指标数值为推算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所以,抽样调查虽然是调查,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情况的统计资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调查的作用。

8.普查一般用于调查属于一定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用来反映现象。

9.当任务只要求掌握调查对象的,而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

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合的。

10.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和问题。

四、简答题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

4.某工业企业为了解本企业工人的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工人业余文化技术学习,于1995年12月28日向所属各车间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1995年底所有工人的性别、姓名、年龄、工龄、工种、技术等级、现有文化程度等7个项目。

⑴指出上述调查属于什么调查?

⑵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是什么?

⑶具体指明调查时间。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①统计整理②统计分析③统计调查④统计分组。

2.统计整理的资料()

①只包括原始资料②只包括次级资料

③包括原始和次级资料④是统计分析结果。

3.反映统计对象属性的标志是()

①主要标志②品质标志③辅助标志④数量标志。

4.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①品质标志分组②复合标志分组③混合标志分组④数量标志分组。

5.统计分配数列()

①都是变量数列②都是品质数列③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④是统计分组。

6.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

①品质标志分组②数量标志分组③复合标志分组④混合标志分组。

7.将25个企业按产值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①产值②企业数③各组的产值数④各组的企业数。

8.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①钟形分布②正J形分布③U形分布④对称分布。

9.按同一数量标志分组时()

①只能编制一个分组数列②只能编制一个组距数列

③只可能编制组距数列④可以编制多种分布数列。

10.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①选择分组的标志②划分各组界限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和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

①必须重叠③前者必须重叠,后者可以间断

②必须间断④前者必须间断,后者必须重叠。

12.在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下上限数值时,一般是()

①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②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的组

③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④另立一组。

13.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①单项式分组②等距分组③不等距分组④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4.简单分组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①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②组数的多少不同

③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④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

1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①正比②等比③反比④不成比例。

16.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称为()

①横行标题②主词③纵栏标题④总标题。

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

从表的主词性质来看,该表是()

①简单表②简单分组表③平衡表④复合分组表。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是( )

①统计调查的继续②统计汇总的继续

③统计调查的基础④统计分析的前提

⑤对社会经济现象从个体量观察到总体量认识的连续点。

2.统计分组( )

①是一种统计方法②对总体而言是“组”

③对总体而言是“分”④对个体而言是“组”

⑤对个体而言是“分”。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按品质标志分组②按数量标志分组③选择分组标志

④划分各组界限⑤按主要标志分组。

4.按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

①等距数列②异距数列③属性分布数列

④变量分布数列⑤次数与频率。

5.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 )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分组④次数⑤分组标志。

⒍统计分组( )

①是全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②可将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分类

③可分析总体内部结构

④可采用多种标志分组

⑤利于揭示现象间依存关系。

⒎分组标志的选择( )

①是对总体划分的标准②要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

③要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④必须是数量标志

⑤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⒏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

①调查表②简单表③汇总表④简单分组表⑤复合分组表。⒐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 )

①品质标志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②数量标志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③简单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④复合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⑤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⒑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

①J形分布②S形分布③钟形分布④U形分布⑤Z形分布。⒒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

①变量值的大小②变量性质不同③选择的分组标志

④组距与组数⑤组限与组中值。

⒓组距数列,组距的大小与( )

①组数的多少成正比②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③总体单位数多少成反比④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⑤全距大小成反比。

⒔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

①是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②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③在开口式分组中无法确定④在开口式分组中,可以参照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⑤就是组平均数。

⒕现将某班级40名学生按成绩分别列入不及格(59分以下),及格(60~69分),中等(70~79分),良好(80~89分),优秀(90分以上)5个组中去,这种分组( )

①形成变量数列②形成组距数列

③形成品质分布数列④形成开口式分组

⑤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三、填空题

1.统计资料的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对调查所得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从而得到反映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2.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区分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和。

4.变量数列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

5.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说明的总体,习惯上称为,另一部分是说明总体的指标,习惯上称为。

6.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叫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叫数列。

7.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和等四部分组成。

8.对同一总体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

9. 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两种,它们是、。

四、简答题

1.统计资料整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3.影响次数分布的主要要素有哪些?

4.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5.什么是统计表?有什么优点?

6.什么叫组中值?为什么说组中值只是每组变量值的代表数值而不是平均数?

七、计算应用题

1.某地区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如下:

100人以下

100~499人

500~999人

1000~2999人

3000人以上

说明分组的标志变量是离散型的还是连续型的,属于什么类型的组距数列。

2.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

月收入(元)工人数(人)

400~500 20

500~600 30

600~700 50

700~800 10

800~900 10

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第四章 第五章 综合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①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②总体总量和时期指标 ③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④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 ①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②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 ③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④总体总量和时点指标。

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提高程度为( )

①8%-5%=3% ②5%+8%=13% ③

%78.2%100%108%105-=- ④%86.2%100%

105%

108=-。 4.在5年计划中,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 ) ①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②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③规定5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④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5.总量指标是( )

①有计量单位的; ②没有计量单位的;

③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的; ④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 ⑤抽象的无什么经济内容的数字。

6.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 ①计划关系; ②质量关系; ③强度关系; ④数量关系;

7.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名数表示的指标是( )

①结构相对指标; ②强度相对指标; ③比较相对指标; ④动态相对指标。

8.某厂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0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32万元,该厂199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为6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当年计划的102%,则该厂1992年计划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应该是() ①

02.1652606632÷? ②02.1652632606÷? ③02.1606652632÷? ④02.1652632

606

÷?。

(万吨)

①提前一年完成; ②提前9个月完成; ③提前半年完成; ④提前3个月完成; ⑤按计划要求完成。 10.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 )

①算术平均数; ②比例相对数; ③比较相对数; ④强度相对数。

11.某地区有40个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为8万人,工业总产值为4.5亿元,在研究工业企业职工分布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时( )

①40个企业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②8万人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③4.5亿元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④每个企业的产值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12.产品合格率,设备利用率这两个相对数是( )

①结构相对数; ②强度相对数; ③比例相对数; ④比较相对数。

13.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之间的对比关系为1.063:1,这个指标是( ) ①比较相对数; ②比例相对数; ③强度相对数; ④结构相对数。 14.加权算术平均数x 的大小( )

①受各组次数f 的影响最大; ②受各组标志值x 的影响最大;

③只受各组标志值x 的影响; ④受各组标志值x 和次数f 的共同影响。

15.机械行业所属3个企业2000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33.107%108%106%1083=??; ②%33.1073

%

108%108%106=++;

%19.107%

108500

%106600%108400500

600400=+

+++;

%2.107500

600400500

%108600%106400%108=++?+?+?。

1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①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②作为权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③各组标志的大小; ④权数的经济意义。

17.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①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②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③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 ④不受权数影响。 18.平均指标反映了( )

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②总体分布的特征; ③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④总体变动趋势。

19.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就是( ) ①大量的; ②同质的; ③差异的; ④少量的。

20.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①计划产值; ②实际产值; ③工人数; ④企业数。

21.某副食品公司所属3个商店1990年计划规定销售额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800万元,其执行结果分别完成计划104%、105%、105%,则该公司所属的3个商店平均完成计划的百分数是( ) ①%67.10432%1051%101=?+?; ②%74.104800

600500800

%105600%105500%104=++?+?+?;

%

105800

%105600%104500800

600500+

+++; ④%67.104%105%105%1043=??。

22.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①全距; ②平均差; ③标准差; ④标准差系数。 23.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计算结果为( )

①p+q ②p-q ③1-p ④p

24.利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要求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

①不等;②相差不大;③相差很大;④相等。

25.同质总体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

①离中趋势;②集中趋势;③变动情况;④一般水平。

26.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①平均数小,代表性大;②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③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④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27.在变量数列中,计算标准差的公式为()

()

n

f

x

x

∑-2

;②

()

∑-

f

f

x

x2

()

∑-

f

f

x

x

;④

()

n

x

x

∑-。

28.标准差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①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②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③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④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29.标准差属于()

①强度相对指标;②绝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

30.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①不变标志;②是非标志;③品质标志;④数量标志。

31.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σ甲﹤乙

σ,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相比较()

①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②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③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④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一些。

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

①实物单位;②劳动时间单位;③价值单位;

④百分比和千分比;⑤倍数、系数和成数。

2.在社会经济中计算总量指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因为总量指标是( )

①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②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③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④唯一能进行统计推算的指标;

⑤没有统计误差的统计指标。

3.在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相对换的有( )

①比较相对指标;②比例相对指标;③动态相对指标;

④结构相对指标;⑤强度相对指标。

4.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 )

①抽样数;②有名数;③无名数;④样本数;⑤平均数。

5.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计算的运用原则有( )

①可比性原则;②与典型事物相结合的原则;

③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④多项指标综合运用的原则;⑤结合经济内容的原则。

6.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①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国民收入;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人口密度; ④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⑤职工出勤率。 7.时点指标的特点是( )

①数值可以连续计算; ②数值只能间断计算; ③数值可以连续相加; ④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⑤数值大小与所属时间长短无关。

8.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 ①动态相对数; ②结构相对数; ③比较相对数; ④比例相对数; ⑤强度相对数。 9.平均指标的计算原则( )

①只能由同类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②只能由具有可比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③只能从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④只有从相似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⑤只能从不同的总体计算平均指标。

10.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在( )

①各组变量值不相同的条件下; ②各组次数相等的条件下; ③各组权数都为1的条件下; ④在分组组数较少的条件下; ⑤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条件下。

11.下列各项中,可以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 ①由各个工人的工资额计算平均工资;

②由工人按工资分组的变量数列计算平均工资; ③由工人总数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 ④由各个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 ⑤由各产品等级及各级产品产量求平均等级。 12.下面关于权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权数是衡量相应的变量对总平均数作用的强度; ②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大小; ③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本身绝对值大小;

④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变量值必须互有差异; ⑤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频率必须有差别。

13.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 ①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母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②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子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③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母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④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子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⑤如无基本形式的分子、分母,则无法计算平均数。 14.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 )

①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②总体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③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中趋势; ④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⑤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5.

x

σ

σ

x

( )

①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 ②反映的不是同一个问题; ③是从绝对数上对总体分布特征的测定; ④是从相对数上对总体分布特征的测定;

⑤一个是比绝对数上,一个是比相对数上对总体分布特征的测定。

16.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

①p

p-;

q+;②pq;③q

④()()p

1。

p-

q-

1;⑤()q

-1

17.某小组3 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2元、104元和109元,根据这一资料计算的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是()

①全距大于平均差;②全距大于标准差;③标准差大于平均差;

④标准差大于标准差系数;⑤平均差系数小于标准差系数。

18.利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要求()

①两个平均数相等;②两个总体的单位数相等;

③两个总体的标准差相等;④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相同;

⑤两个平均数反映的现象相同。

19.在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

①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可用标准差来比较;

②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可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

③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可用标准差来比较;

④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不能用标准差来比较;

⑤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可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

20.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工人每人加工零件数为:32、25、29、28、26;第二组工人每人加工零件数为:30、25、22、26、27。这二组工人加工零件数的变异程度()

①第一组变异程度大于第二组;②第二组变异程度大于第一组;

③只有①正确;④只有②正确;⑤无法比较。

三、填空题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指标,它是计算和

的基础。

2.相对指标是以互相关系的现象的对比。反映事物之间的

程度。

3.考核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有和两种。

4.单位产品成本计划降低5%,实际降低7%,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为

%。

5.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是以现象在某时期内的对比,用以表明

的综合指标。

6.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与现象的成正比例,叫正指标,如成反比例,叫逆指标。

7.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都是由两个有关系的计算出来的。它们是总量指标的指标。

8.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不能以实际增长率(或降低率)除以计划增长率(或降低率),而应当包括在内。

9.检查相对指标的可比性,主要应检查进行对比的综合指标所包含的、和等方面是否相适应,彼此协调。

10.根据研究目的和比较标准的不同,相对指标可分为、、

、、和等六种。

11.平均指标就是在内,将各单位,用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12.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为中心面左右波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

的。

13.利用组中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分配的,计算结果只是一个值。

1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不决定于权数的大小,而决定于权数的的比重大小。

15.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必须慎重选择权数,务必使各组的和

的乘积等于各组的。

16.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指标的一种,它是的算术平均数的,又称平均数。

17.几何平均数是,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或的现象,都可以适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18.社会现象的是计算或应用平均数的一个原则。

19.平均指标说明变量数列中变量值的而标志变异指标则说明变量的。

20.标志变异指标的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成关系。

21.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22.某种产品的合格率为95%,废品率为5%,则该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其标准差是。

23.某企业职工按工资额分组,最高组为140~150元,最低组为50~60元,其全距为。

24.变异指标是衡量的尺度,它与成的关系。

25.已知平均数x=120元,标准差系数V=30%,则标准差 =。

26.全距是标志值的与之差。在组距分组资料中,可以用

和之差来近似地表示全距。

27.标准差系数是与之比,其计算公式。

四、简答题

1.什么叫总量指标?计算总量指标有什么重要意义?总量指标的种类如何分法?

2.什么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作用有哪些?

3.在分析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水平法和累计法有什么区别?

4.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何区别?

5.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为什么只是一个近似值?

6.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7.平均指标的计算原则是什么?有何作用?

8.为什么要研究标志变异指标?

9.为什么说标准差是各种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指标?

10.在比较两个数列的二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能否直接用标准差进行对比?

11.用全距测定标志变异度有哪些优缺点?

12.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试举例说明。

13.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测定它的方法有几种?

五、计算题

②对比全厂两年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好坏。

⒉某工厂2001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1080万吨,实际完成计划的110%,2001年计划总产值比2000年增长8%,试计算2001年实际总产值为1990年的百分比?

⒊某地区2001年计划利税比上年增长20%,实际为上年利税的1.5倍,试计算该地区2001年利税计划完成程度?

⒋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比上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9%,问该种产品成本计划执行结果?

⒌我国“八五”计划中规定,到“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钢产量规定为7200万吨,假设“八五”期最后两年钢产量情况如下:(万吨)

①钢产量“八五”计划完成程度;

②钢产量“八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多少?

②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

③指出是什么相对指标。

8)、(9)栏是何种相对指标。)

⒐某企业1998年计划比上处增产甲产品10%,乙产品8%,丙产品5%;实际产量甲产品为上年1.2倍,乙产品为上年85%,丙产品为上年2.03倍。试确定三种产品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10.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年增长55%,试问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又该企业某产品成本应在去年600元水平上降低12元,实际上今年每台672元,试确定降低成本计划完成指标。

1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15.某厂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后,1月份总成本为10000元,平均成本为10元,2月份总成本为3000元,平均成本为8元,3月份总成本为35000元,平均成本为7.2元,试问,第一季度该厂平均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16.某厂生产某种机床配件,要经过三道工序,各加工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5.74%,92.22%,96.30%。求三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

17.某研究所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试用次数权数和比重权数分别计算该所平均工资。

18.某商店出售某种商品第一季度价格为6.5元,第二季度价格为6.25元,第三季度为6元,第四季度为6.2元,已知第一季度销售额3150元,第二季度销售额3000元,第三季度销售额5400元,第四季度销售额4650元,求全年的平均价格。

试计算各地区平均价格和此种商品在四个地区总的平均价格。

流通费用额/实际销售额)。

21.某市场上某种蔬菜早市每斤0.25元,中午每斤0.2元,晚市每斤0.1元,现在早、中、晚各买一元,求平均价格。

22.某商店售货员的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计算该商店售货员工资的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

数。

23.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

差系数。

25.某班甲乙两个学习小组某科成绩如下:

甲小组

26.已知标志值的平均数为300,离散系数为30%,试计算方差为多少?

27.某机械厂铸造车间生产600吨铸件,合格540吨,试求平均合格率,标准差

第六章时间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①一个;②二个;③三个;④四个要素构成。()

2.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就按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序时

平均数计算。()

3.由日期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

几何平均数;④序时平均数计算。()

4.由日期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

几何平均数;④序时平均数计算。()

6.增长量指标的单位与原数列的发展水平的单位①相同;②不相同;③不一定;④以上说法都不对。()

7.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①累计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②累计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③以上都不对;④累计增长量等于报告期水平除以欺基期水平。()

8.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②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③以上都不对;④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

9.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①数列发展水平之差;②数列发展水平之比;③绝对增长量和发展速度之比;④绝对增长量同基期水平相比。()

10.十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量是:①时期数列;②时点数列;③既不是时期数列,也不是时点数列。()

11.假定某产品产量1990年比1985年增加135%,那1986年—199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①

统计试题

一、统计技术概述及描述性统计【单选】 1、(C)是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的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 A、直方图 B、散布图 C、趋势图 D、排列图 2、以下(C)也称为运行图。A、直方图B、散布图C、趋势图D、SPC图 3、在对直方图的形状观察时,当收集的数据是由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所形成的直方图图形,我们称之为(D) A、陡壁型 B、双峰型 C、标准型 D、平顶型 4、散布图的主要作用是(D) A、概括并表示定量数据 B、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的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 C、直观地反映质量特性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与走向,为决策提供依据 D、可以发现两组数据之间是相关或不相关的 5、GB/Z19027-2005《GB/T19001-2000标准的统计技术指南》标准(B) A)规定了实施GB/T19001-2008标准时应使用的统计技术B)是GB/T1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C)只适用于GB/T19001-2008标准D)是组织声称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标准时必须执行的标准 6、通过在被关注特性与潜在影响因素之间建立模型来研究其相互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技术称为(D) A、试验设计 B、假设检验 C、测量分析 D、回归分析 7、(A)是将工程和分析方法应用评价、预计和保证所研究的产品或系统在某一段时间无故障运行。 A、可靠性分析 B、模拟 C、统计容差法 D、时间序列分析 8、过程能力是指(D) A、过程生产率 B、过程维持正常工作的时间长短 C、过程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 D、过程加工的质量能力 9、稳定过程的99.73%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散布在区间(C)内。 A、[μ-1σ,μ+1σ] B、[μ-2σ,μ+2σ] C、[μ-3σ,μ+3σ] D、[μ-6σ,μ+6σ] 10、以下(D)是正确的: A、Cp >Cpk B、Cp <Cpk C、C p ≤ Cpk D、C p ≥ Cpk 11、某一生产过程,给定某质量特性值公差范围为T=0、1mm,已知过程标准差σ =0、02,则其过程能力指数Cp是(A) A、0、83 B、1、00 C、0、5 D、1、67 *T/6σ=0、1/0、12=0、83 12、当过程仅存在偶然(随机)因素引起波动时,过程输出的质量特性X通常服从正态分布(B) A、(μ,2σ、 B、(μ,σ 2 、 C、(2μ,σ、 D、(μ,μ 2 、 13、某电子元器件合格率为99、73%,其不合格率为(D) A、99、73×10 -6 B、9973×10 -6 C、0、27×10 -6 D、2700×10 -6 14、μ代表的是(A) A、正态总体均值,表示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 B、数据的平均值 C、正态总体标准差,表示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D、数据的极差 15、σ代表的是(C)

统计学习题试卷

习题十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 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 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 D. 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下面的哪种抽样调查的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 A. 配额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样本 D. 整群抽样 3. 与概率抽样相比,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 A. 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是确定的 B. 调查的成本比较低 C. 不适合探索性的研究 D. 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 4. 对于小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茎叶图 D. 饼图 5. 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平均数为20,则方差是。 A. 8 B. 50 C. 64 D. 2500 6. 用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的假定条件是。 A. 各组的频数均相等 B. 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 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 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7.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为5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非对称分布, 可以判断成绩在60~85分之间约占。 A. 68% B. % C. % D. 95% 8. 在离散程度的测量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四分位差 B. 极 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9. 根据两个独立的、来自正态分布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方差之比时,使用的分布 是。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F分布 D. 2分布 10. 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B. 随着总体波动性的增大而减小 C. 与总体波动性的大小无关 D. 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11. 对于同一个列联表计算的V系数和系数,其结果是。 A. V值必然小于值 B. V值必然等于值 C. V值必然大于值 D. V值可能小于值 12. 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各年级学生对这一措施的看法, 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的看法有三种态度:赞成、中立、反对。根据调查整理成列联表,则计算出的分布的自由度为。 A. 6 B. 5 C. 3 D. 2 13. t分布的峰态系数。 A. >0 B. <0 C. =0 D. 不确定 14. 回归估计的估计标准误差的计量单位与。 A. 自变量相同 B. 因变量相同 C. 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同 D. 相关系数相同

应用统计学期末练习题+答案

班级: 课程名称: 应用统计学 一、单选题 1.统计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A ) A、实物指示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2.下列中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D )。 A.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B.医生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C.党团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D.北京人口相当于上海人口的百分比 3.当相关关系的一个变量动时,另一个变量相应地发生变动,但这种变动是不均等的,这称为( C )。 A、线性相关 B、直线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非完全相关 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是按其( C )不同的划分的。 A.反映对象范围的 B.对比的基期的 C.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 D.同度量因素的 5.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 D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法 E、方程法 6.某地区生活品零售价格上涨6%,生活品销售量增长8%,那么生活品销售额是( D )。 A.下降114.48% B.下降14.48% C.增长114.48% D.增长14.48% 7.2000年北京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是3.7%、38.0%和58.3%,这些指标是( D ) A、动态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8.能形成连续变量数列的数量标志有( B ) A、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 B、企业的生产设备台数 C、企业的工业增加值 D、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E、企业的利税总额 9.对某市100个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B )。 A.每个企业 B.每个职工 C.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 D.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 10.抽样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数值对总体指标数值做出( B )。 A、直接计算 B、估计和推断 C、最终结论 D、一定替代 11.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变异程度,应使用( D )。 A.全距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2.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相反,一个上升而另一个是下降,或者一个下降而另一个是上升,这是 ( B )。

经济统计学复习题

经济统计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给出标准差S与离散系数Vσ的计算公式,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和适用场合。 2. 试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至少包括:调查目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创业意向,创业项目的领域,创业资金来源,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行性,最大的困难,对大学生创业所持的态度和建议等等)。 3. 试就统计数据的四种类型给出统计整理与显示的方法(统计图要求划出示意图)。 4. 统计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各有什么特点?举出常用的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在工商管理领域的两种应用。 5. 什么是个体指数? 什么是总指数?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6. 试简要说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在统计学中的作用。 7. 某高校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情况如下:考研及出国30%,国企:20%, 政府机关及金融机构:20%,高校及科研机构:12% ,外企及合资企业:8%,自主创业、民营企业:5%,其他:5%,请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两种统计图形的示意图,并给出其它三种常用的统计图形的名称。 二、填空题 1. 某只股票周二上涨了5%,周三跌了5 %,则两天累计变化的幅度是。 2. 按照计入指数的项目的个数多少,指数分为总指数和两种。 3. 某地区2008年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如果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购买 3% 的商品,则该地区2008年10月份的同比物价指数是。 4. 以某一时期的价值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指数是。 5. 某企业近三年的年利润率分别为8% ,5% 和10%,则该企业这三年的 年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应为。 6. 将下列指标分类: (1)2005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产量(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 (3)股价指数(4)销售量指数(5)单位产品成本 (6)某商店全年销售额 (7)某企业在岗职工人数和下岗职工人数的比例 (8)我国高等院校“十五”期间年平均招生人数 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哪些是一般平均数, 哪些是序时平均数;哪些是相对指标 7. 个体指数是反映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多种项目或 变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8. 普查是,而抽样调查 则是。 9. 甲、乙两个班级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如下,优秀:2名和3名,良好:12名和15名,中等4名和6名及格2名和4名,那么这两组成绩中离中趋势 较小的班级是,其异众比率为;如果要比较它们的相对离散程度,应该使用的是,它的计算公式为 Vσ= 。 10. 若某种商品1-4季度季节指数分别为80%,98%,122%,100% ,则说明第1季度的平均水平 总平均水平20% ,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季度是。 11. 假定某商品的销售量具有趋势和季节两种因素,根据以往6年的季度数据测得某商品的销售量具有显著的直线趋势为Yt=500+0.2 t ,又计算得1季度和2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02%和105% 。根据以上信息,第7年第1,2季度该商品的销售量的预测值较高的季节应是。

统计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和()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 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模型推断法 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A.复合分组 B.层叠分组 C.平行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体系 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 A.1 B.0.5 C.0.25 D.0 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A.一项数值 B.二项数值 C.三项数值 D.四项数值 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 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 B.基期是变动的 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 D.时期是变动的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 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 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 2.典型调查 A.是一次性调查 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 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 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 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 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 1.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 答:统计是指对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使人们对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和推断 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一词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⑴.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单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⑵.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⑶.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 的科学认识。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统计活动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取得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而统计资料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 统计活动与统计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形成统计科学的实践过程,统计科学是人们长期统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和理论概括。 2.为什么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答:统计学产生于17 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 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一条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 计。回顾、了解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关系,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 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哲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和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上。 ⑴.与哲学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 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⑵.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实质性科学的内容和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 造世界,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因为:其一,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 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

统计练习题

注:关于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的练习,参考上机材料“统计实训指导-EXCLE2010版本.doc”。 第1章引论 一、判断题(在前后面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划×) 【V】1、所谓统计学规律性,就是大量现象的数量规律性。 【V】2、《政治算术》的作者是威廉·配第。 【V】3、统计指标一定能够用数量表达。 【V】4、统计学是一门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X】5、统计研究所关注的是个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X】6、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观察的个体越多越好。 【X】7、样本中包含的个体个数称为样本个数。 【X】8、电话号码是定量数据。 第2章数据的收集 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D】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样本 D、总体单位 【B】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A】3、下列数据属于定类数据的是 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B.出生年:1986年、1987年 C.统计学成绩:优、良 D.年龄:20岁、21岁 【B】4、下列数据属于定序数据的是 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B.出生年:甲子年、乙丑年 C.学生人数:20人、30人 D.年龄:20岁、21岁 【D】5、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有绝对零点的数据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D】6、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或估计总体指标 【A】7、下列调查中,哪个一定属于全面调查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A】8、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A、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B、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C、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D、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应用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 ) 。 ( 1 ) 统计学( 2 ) 统计话动( 3 ) 统计方法( 4 ) 统计资料 2 .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 ) 。 ( 1 ) 每一个工业企业( 2 ) 每一台设备( 3 ) 每一台生产设备( 4 ) 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 分、 71 分、 80 分和87 分,这四个数字是 ( ) 。( 1 ) 指标( 2 ) 标志( 3 ) 变量( 4 ) 标志值 4 .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 。 ( 1 ) 连续变量( 2 ) 离散变量( ) 3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 )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 . ( )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 1 ) 管理功能( 2 ) 咨询功能( 3 ) 信息功能( 4 ) 监督功能 6 . ( )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 1 ) 真实性( 2 ) 及时件( 3 ) 总体性( 4 ) 连续性 7 .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 ) 。 ( 1 ) 抽象的量( 2 ) 具体的量( 3 ) 连续不断的量( 4 ) 可直接相加量 8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 。 ( 1 ) 指标和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 ) 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 ) 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 4 ) 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9 .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 ) 。 ( 1 ) 各百货商店 ( 2 ) 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3 ) 一个百货商店( 4 ) 每位工作人员 10 .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 。 ( 1 ) 全国人口( 2 ) 每一个人 ( 3 ) 每一户( 4 ) 工人工资 11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 ) 。 ( 1 ) 全部设备 ( 2 ) 每台设备( 3 ) 每个工业企业( 4 ) 全部工业企业 12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 / 5 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 。 ( 1 ) 普查 ( 2 )典型调查 ( 3 ) 抽样调查 ( 4 ) 重点调查 13 .统计调查项目是 ( ) 。 ( 1 ) 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 2 ) 统计调查计划 ( 3 ) 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 4 ) 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14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 。 ( 1 )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 2 ) 确定调查的范围( 3 ) 确定调查的单位 ( 4 ) 登记的方便 15 .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如下:

2018统计考试试题

2018浙江省统计法治知识测试 一、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 (1分) A.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 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 C. 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 D. 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 正确答案: A 2. 某企业统计人员因计量单位看错,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差错,其行为属于() (1分) A. 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B.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C. 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D. 统计误差 正确答案: B 3. 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 (1分) A. 已批准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B. 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C. 已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D. 国家有关规定和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正确答案: D 4. 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公示期限为() (1分) A. 6个月 B. 3年 C. 1年 D. 5年 正确答案: C 5. 根据《刑法》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可以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分) A. 1 B. 2 C. 3 D. 5 正确答案:C' 6.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1分) A. 可以 B. 无需 C. 不得 D. 应当 正确答案: D 7. 在统计执法检查中,下列不属于被检查单位统计违法行为的是()。 (1分) A. 拒绝检查人员使用该单位的打印机 B. 拒绝检查人员进入财务系统查看 C. 拒绝提供检查所需的发票原件 D. 隐匿出入库单 正确答案: A 8. 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1分) A. 1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正确答案: B 9. 下列属于实施统计执法检查主体的是()。 (1分) A. 县统计局法规处 B.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 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 D.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正确答案: B 10. 根据《浙江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行政执法机关适用()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应当在互联网上主动公开行政处罚信息结果。 (1分) A. 简易 B. 一般 C. 所有 D. 集体谈论 正确答案: B 11. 《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是每年的() (1分) A. 12月4日 B. 12月8日 C. 9月20日 D. 11月20日 正确答案: B 12. 《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 (1分) A. 审核、交换、档案、保存 B. 审查、交接、保存、归档 C. 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D. 审查、签署、

《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经济统计学原理 一、判断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统计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3.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具体性三大特征。(√) 4.统计工作对社会有决策、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 5.人的身高合和体重是离散变量。(×) 6.统计资料按照获取方式可分为一次统计资料和二次统计资料。(×) 7.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8.统计分组按照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 9.统计表的宾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10.统计表按照总体分组情况不同,可分为简单表和复合表。(×) 11.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前提是现象在相邻时点之间是均匀变动的。(√) 12.各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之比等于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之和。(√) 13.平均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根。(×) 14.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5.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1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则降低了抽样估计的精确程度。(√ ) 17.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18.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19.抽样推断的目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取得样本的各项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15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15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 A.15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B.15个企业 C.15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D.15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2.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由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3.若要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指标:(C)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 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D.该地区每名职工从事的工种 4.某班二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90分,这两个数字是(D)。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5.(A)表示事物质的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6.下列各项中既可能是全面调查也可能是非全面调查的(D)A.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7.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8.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9.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A)A正确 B错误 10.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A调查单位 B填报单位 C调查对象D调查项目 11.调查时间是指:( A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2.调查对象是指:( A ) A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B进行调查的标志承担者 C提高调查资料的单位 D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 1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4.统计整理( C ) A.只对原始资料整理 B.只对次级资料整理 C.主要对原始资料整理 D.主要对次级资料整理 15.下面属于按照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 )A工人按照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照年龄分组C工人按照性别分组D工人按照民族分组 16.关于统计分组说法错误的是(D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研究总体内部结构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17.下面属于按照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 )A企业按照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照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照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照资金占用额分组 18.统计整理的关键(B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4.总体是_________。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9.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1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企业数 D.利润额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统计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一个工业企业 C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离散系数为0.4,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回归系数b=-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70件,=5.6件乙车间:=90件,=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B.乙车间C.两个车间相同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48832

第一章思考题及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3.统计活动具有. . .和的职能。 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5.在人口总体中,个体是“”,“文化程度”是标志。 6.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 .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 7.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分为和两种。 8.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个体是。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或两种结果。 10.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 11.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 . 和等构成。 1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和。 1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指标。 14.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和三个阶段。 15.经过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统计学。 16.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17.《关于死之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一书的作者是,他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 18. 提出了著名的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 19.统计研究的数量性是指通过数来反映事物的量的.量的.量的和量的。 20.统计学包括和两部分内容。 21.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 22.总体中的一个组或类,可被称为一个研究域或。 2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 24.统计理论与方法,事实上就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 25.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和。 26.总体的差异性要求体现在至少具有一个用以说明个体特征的。 27.企业性质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产品质量等级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利润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产量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 28.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抽象化称为。它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按其数值的变化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和两种。 29.个体是的承担者。 3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种。 31.若干互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 32. 统计研究的一大任务就是要用的样本指标值去推断 的总体指标值。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安德森商务与经济统计习题答案(第8版,中文版)

Soluti ons Manual to Accompa ny Statistics for Busin ess and Econo mics Eighth Editi on David R. An ders on Uni versity of Cincinn ati Dennis J. Swee ney Uni versity of Cincinn ati Thomas A. Williams Rochester In stitute of Tech no logy 2002 by South-Western/Thomso n Learni ng Cincinn ati, Ohio

Contents Chapter 1. Data and Statistics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abular and Graphical Approaches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Numerical Methods 4.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5. Discre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6. Continuou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7. Sampling and Sampling Distributions 8. Interval Estimation 9. Hypothesis Testing 10. Statistical Inference about Means and Proportions With Two Populations 11. Inferences about Population Variances 12. Tests of Goodness of Fit and Independence 13.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14.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15. Multiple Regression 16.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Building 17. Index Numbers 18. Forecasting 19. Nonparametric Methods 20.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Quality Contro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