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一、拼音部分。

(1)汉语拼音字母(26个)

A ɑ Bb Cc Dd Ee Ff G 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2)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翘舌音(4个) 平舌音(3个) (3)韵母(24个)

ɑ o e ∕i u ü∕ɑi ei ui ∕ɑo ou i u ∕ie 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g eng ing ong ∕ (4)韵母的分类 单韵母:(6个)ɑ o e i u ü 复韵母:(8个)ɑi ei ui ɑo ou i u ie üe

鼻韵母(9个)ɑn en in un ün ɑng eng ing ong

前鼻韵母(5个) 后鼻韵母(4个)

特殊韵母(1个):er

(5)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6)标调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韵母上,轻声不标调,标调先找a 母,没有a 母找o e ,i u 并列标在后。 例如小(xi ǎo )、嗅(xi ù)、岁(su ì)

ü与j 、q 、x 、y 相拼时可以省略两点,例如屈(q ū) ü与n 、l 相拼时不能省略,例如女(n ǚ) (7)读轻声的规律

1、叠词的词尾,例如:爸爸

2、语气词,例如:啊、呀、吗

3、结构助词,例如:的、地、得、着、了、过

4、部分双音词词尾,例如:我们、蚊子、玻璃

5、方位词,例如:墙上、屋里 (8)隔音符号

以a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的后面,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应写在音节分界处的左上方,例如j ī’áng (激昂)b ái ’é(白鹅)。 (9)拼音的方法

两拼法:声母和韵母相拼

三拼法:声母、韵母、介母(i u ü )相拼

读法:声轻介快韵母响 (10)“一”、“七”、“八”、“不”的变调

1、六一(y ī)儿童节 3、六七(q ī)四十二

2、一(y ì)年之计在于春 4、这就是七(q í)步诗

5、弟弟今年八(b á)岁。 7、他俩的智力差不(b ù)多。

6、屋顶是八(b ā)角形的。 8、他不(b ú)爱完成作业。 (11)大写字母用法

1、每句话开头的第一个字母或每行诗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2、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例如:(Li ú H ú l án )刘胡兰

3、地名、国名、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例如:泰山(T ài sh ān )

4、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例如:新华书店(XIN HUA SHU DIAN ) (12)儿化音的书写

用汉语拼音写儿化音节,只需要在原来音节后面加上(r ),例如,小牛儿(xi ǎo ni ú r ) 二、字

(1)基本笔画(8种)

点、横、竖、撇、捺、提、钩、折 (

(3)汉字的笔顺笔画规则(7种)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大)先左后右(材)

先上后下(买)先内后外(建、边)先里头后封口(日、国)

先中间后两边(小、水、承)

(4)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间架结构包括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

合体字结构包括(7种)

左右结构(村)左中右结构(粥、辩)

上下结构(苹)上中下结构(意)

半包围结构(边、建)全包围结构(国、围)

品字形结构(众、晶、鑫、森、淼)

(5)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

1、多音字是指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好)

2、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稍、捎、梢)

3、形近字是指字形相近的字(慌、谎)

4、多义字

(6)偏旁和部首

1、偏旁是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江”中的“氵”和“工”

2、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结构的偏旁所分的门类,“扌、辶”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7)字形

1、有些汉字是形象字,如独体字(日、月、山、水)这种字叫做象形字

2、有些汉字由两个以上的意义合成,如(盲、歪、众)这种字叫做会意字

3、有些字由表音的声旁和表义的形旁构成,例如(牺牲)这种字叫做形声字(8)形声字的分类

左形右声(牺)左声右形(邮)上声下形(型)上形下声(笼)

内声外形(圆)

(9)查字典的方法(3种)

1、音序查字法

2、部首查字法

3、数笔画查字法

三、词语部分

(1)怎样理解词语

最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此外,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

1、分析综合法(先分析每个词素的意思,再综合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幽静

2、联系上下文法(有些词语需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例如:将相和

3、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进行比较法

(2)怎样运用词语

要想恰当地运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词义的范围大小,例如:“宽阔”和“辽阔”

2、词语的语义轻重,例如“努力”和“竭力”

3、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例如“鼓舞”和“煽动”

4、词语的使用习惯,例如“发挥”和“发扬”

5、词语的使用对象,例如“生日”和“诞辰”

(3)词语的逻辑关系

1、同类并列关系,例如:春、夏、秋、冬

2、大类小类关系,例如:食物、副食、蔬菜、白菜

3、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例如:树——树枝

4、事物和场所的关系,例如:轮船——海洋(轮船航行的地方);书——书包(在放书的地方)

5、事物与特征的关系,例如:海洋——辽阔(海洋有辽阔的特点)

6、事物和作用关系,例如:钢笔——写字(钢笔用来写字)

7、人物和对象关系,例如:医生——病人(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病人)

8、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四、句子部分

(1)从语气上分,句子可分为四种类型

1、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读时语气比较平缓句末用句号表示

陈述句,例如:小女孩在墙角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2、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读时要用表示疑问的语气,句末用问号

疑问句,例如:这是我的书吗?

3、要求或者希望别人做什么事的句子,读时末尾的语调一般要向下降,这种句子语气比较强的用感叹号,语气一般用句号

祈使句,例如:连长,您让我完成这个任务吧!请您为赵王击缶。

4、表达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读时语气很强,句末用感叹号

感叹号,例如:周总理是多么辛苦,多么简朴!

(2)复杂句子

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小句子,按一定的关系组织在一起的,组成复杂的小句子叫分句;连接各个分句的词语叫关联词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1、各分句之间是意思是平等的,不分主次

并列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2、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是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递进,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3、几个分句分别说明了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一种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

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不是……就是……”等 4、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名不是顺着前边的意思说而是转了一个弯,

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还……”等 5、前一个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结果 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等

6、一个分句表示原因,一个分句表示结果 因果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7、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后一句说出结果;或者前一分句排除一切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结果 条件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等 (3)修改病句 经常的病句有8种 1、成份残缺

例如:为了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 2、搭配不当

例如:我的家乡是北京人。 3、用词不当

例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4、词序混乱

例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前后矛盾

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李明的哥哥。 6、重复啰嗦

例如:一切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7、分类不当

例如:菜园里种着西红柿、黄瓜、西瓜等。 8、错用关联词语

例如:即使刻苦学习,所以他的成绩很好。

1、保持作者本意

修改病句的要求

2、保存原来的句式

(4)扩句(添枝加叶)[形象的说法] 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改变原有的主要成份,结构和基本意思。

2、扩充的成份要贴切,合乎整理。 例如:刘胡兰是英雄。

扩句: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5)缩句(留主干,去枝叶)[形象的说法]

谁 干什么

主干 什么 是 什么

什么 怎么样

缩句注意:

1、看句子中是否有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

2、看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

3、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变。 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3个) 1、否定句中的否定词

例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无理要求。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被”以及他们带的重要词语。 例如:凶恶的敌人被彻底消灭了。 3、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例如:六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 画“~~~”是保留后的句子。 (6)句式转换(13种)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子句。 例:春风吹绿了田野。

把子句:春风把田野吹绿了。 被子句:田野被春风吹绿了。 2、把直接叙述改为第三者转述 例:王明告诉李华说:“我叫王明,是从北京来的”改为第三者转述句是:王明告诉李华说,他叫王明,是从北京来的。 3、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例: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改成反问句是:失败了还得干,怎能知难而退呢? 4、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例:我们这样做难道会错吗?

改为陈述句是:我们这样做是不会错的。 5、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疑问句 例:李明是荣村小学的学生。

李明是荣村小学的学生吗?

改为疑问句是

李明是不是荣村小学的学生?

例:这次比赛我们班第一。

这次比赛我们班第一吗?

改为疑问句:

这次比赛是不是我们班第一?

6、把下面句子改成比喻句

例:敌人很狡猾

改成比喻句是:敌人像狐狸一样狡猾

7、把下面句子改成拟人句

例: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8、下面句子中含有两个连续动作仿造说一句话

例:我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仿造:我推.开门走.了进来

9、把下列两个句子组成一句话,使句子中含两个连续动作

1、我紧靠着墙

2、我蹲下身子

句子:我紧靠着墙蹲下身子

1、王华指着一种花

2、王华问老师:“这是什么花”

句子:王华指着一种花问老师:“这是什么花?”

10、把一句话写成两句话

例:我有个姐姐爱画画

我有个姐姐

姐姐爱画画

11、肯定和否定

例:这样做是对的。(肯定句)

这样做是不对的。(否定句)

还有两种表示肯定的说法。

①这样做不会不对。(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②这样做难道不对吗?(反问表示肯定)

12、仿例,把下列句子里指同一事物的词语找出来

例:敬爱的总理周恩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的战友邱少云在烈火中牺牲了。

13、把下面句子里包含的小句子找出来

例:我看到草原美丽极了。

大家都说我们的祖国变化大。

(7)修辞方法(6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

反问:只问不答,答在问中

设问:又问又答

(8)把句子写生动形象的三种方法

1、打比方。它是用一个事物描写或说明另一个事物,被比方的事物往往是生疏的、抽象的,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是比较熟悉具体、形象的

例: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2、夸张。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有意识地把它夸张或缩小,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例:黄河掀起了万丈狂澜

3、拟人

例:小鸟在树上唱歌。

(9)标点(11种)

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问号?表示一句话问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例如:你是从哪里来的?

3、感叹号!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用于感叹句或者祈使名。

例: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4、逗号,表示一句话之间的停顿。

例: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5、冒号: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例:老师说:“请大家安静,现在开会。”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例如: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西红柿,品种可真多啊!

6、分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例: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7、书名号《》<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名称,书名号还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①《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②教委主任亲自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8、省略号……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表示语言的断续延续

例:动物园里面有老虎、大象、狮子……多种动物。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好……好好学习……将来……”

9、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如:老鹰、乌鸦、燕子都是鸟。

10、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如: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例: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词

例:只有怕死鬼,才会乞求“自由”。

表示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他问:“老师,‘垂头丧气’中的‘垂’是什么意思?” 11、破折号——表示下面有个注释性的部分。 例: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98年6月1日。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例: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呜——火车开动了。 引号的用法

①引用人物的语言或文章里的一段文字 ②表示否定或讽刺

③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省略号的用法

①表示声音的延长 ②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破折号的用法

①解释、说明 ②表示递进 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④表示转折

五、应用文部分 要求:(1)格式正确(2)语言简朴(3)内容真实 1、留言条

每一行顶格写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什么事,最后在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例:

小亮同学:

我来约你去少年宫看书画展览,刚巧你不在家,下午3:00 我再来,请你在家等我。

小明

2011年6月1日

2、请假条

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上班,不能参加学习会议活动向有关组织领导说明情况,关于请假的应用文。

格式:正中部分写上“请假条”三个字,然后顶格写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写完了,在右下方写上署名和日期。

例:

王老师:

今天早上,我去医院拔牙,不能来校上课,特请假 半天,请您批准。

学生王明 2011年6月6日

3、通知

通知是把事物告诉别人的应用文,除了格式正确外,正文部分要写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什么人参加,应该注意什么,参加者带什么材料,用具不用具体写在正文,在下面加以说明。

格式:在条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两个字(如果事情紧急就写“紧急通知”)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直接写正文,最后在右下方写上签发通知的组织或单位,再写日期。

例: 通知

大队部决定于五月十日下午3:30在三楼会议室, 召开中队会议,讨论庆祝“六一”活动的准备工作,请 各中队队长准时参加。

少年队大队部 2011年5月10日

4、感谢信

名称、称呼、正文、礼貌用语、署名、日期

日期

5、建议书

个体或团体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可以写建议书。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信的格式大体相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建议书”三个字。

②提出的建议希望哪些人的响应,称呼就是哪些人。

③正文先写明提出建议的原因,再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可分条写。

④署名部分应写出提出建议的团体名称或个人的名字

6、表扬稿

①内容必须真实,不能随意编造。

②被表扬的人和事要写具体,写清楚。 ③赞扬的语气要掌握分寸,实事求是。

④标题可以用“表扬”二字,也可以根据表扬的内容拟定,例如“王芳助人为乐”、“王明见义勇为”等。

7、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

读书笔记通常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编写内容提纲,另一种是阅读的体会感想,其他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8、日记

它是每天生活的真实记录,写日记就是把自己看到的,特别是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一篇日记可以写——景——物——人——事,也可以写一点感想,内容一定要真实,坚持写日记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作文能力。 9、信

①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尊重) ②别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的话

③然后写信的正文部分(另起一行空两格最好每件事写一段) ④正文写完后,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福的话 ⑤最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署名日期

问候的话

信的内容:①称呼 ②正文 信的内容

祝福的话

③署名 ④日期

信封

收信人的邮编 贴邮 收信人的地址 票处 寄:由大到小范围写详细

收信人的姓名(收)

寄信人的地址及姓名 自: 邮政编码:寄信人的邮编

六、阅读部分

记叙文的六要素: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物 ④起因 ⑤经过 ⑥结果

(1)划分段落

1、一般的记叙文都是按照事物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的顺序写的,我们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划分段落。

2、有的记叙文是围绕一个中心,从几个不同的侧面进行叙述的,我们分段可以按这几个方面来分

3、有的文章按时间的推移,变化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可以按时间推移变化来划分段落。

4、有的文章按地点的变化分段,可以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来划分段落。

5、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用按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段落。(2)概括段意

概括段意就是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语言要简洁完整,一般的段意要交代谁做了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1、有的段落开头有总起句,末尾有总结句,或段落中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可直接作为段落大意。

2、没有中心句的我们要先弄清有几层意思,每层写的是什么,然后分两次,把主要内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段落大意。

(3)概括小标题

1、浓缩段落的意思是概括小标题的基本方法

2、从文章中摘录现成的词语做为小标题

(4)划分层次

一般的自然段都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正确地给段分层,就要弄清段中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段落格式有(6种):顺承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转折式、因果式、概括具体式等

(5)归纳主要内容

1、综合段落大意是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具体方法

2、借助提问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概括中心思想

1、题目有时就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2、抓住中心句、概括中心

3、有些文章在记叙中穿插了一些抒情和议论句子,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4、有些作者往往借助。

5、抓住主要内容概括中心。

(7)回答问题

细心、全面、完整、通顺、思路

七、作文部分

(1)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例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半命题作文,例如:记一次。

自由命题作文,例如:在你周围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她),请你以具体事例说明。

1、记叙文可以写人,写事,描景,状物为内容,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2、要文章的内容更具体生动,除了观察细致外还要做到描写具体(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描写。)

(2)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

①字迹工整②开头结尾新颖③字数在450字以上④语句通顺⑤层次清楚⑥中心明确⑦格式正确⑧前后照应内容具体

八、其它训练

(1)缩写(2)扩写(3)改写(4)续写

①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②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山川、风貌、自然景物、花鸟鱼虫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③阅读诗歌应以朗读诵读和想像为主

④调查报告一般来说有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结果、调查建议几部分

⑤建议书:包括标题、称谓、内容、署名和日期,具体内容由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三个部分

⑥说明方法(8种):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举例子、引用、列图表、分类别

⑦描写人物方法(6种)肖像、外貌、心理、神态、动作、语言

⑧修辞方法(6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

⑨写作顺序(5种)游览顺序、时间推移、事情发展、地点转换、空间转换⑩命题方式(8种)以人物命名、以事件、以中心、以地点、以时间、以人物语言、以主要内容、以事物命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答题技巧

专项训练综述 答题格式:文中指谁(什么)怎么样。 建议引用名言警句或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品词析句一-----写景类文章答题技巧 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我仿佛(看到或听到) (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谁) (特点),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品词析句二----写人、写事类文章答题技巧 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写出了 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写出了 我体会到了 。 品词析句三 -----状物类文章答题技巧 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 )用得好, (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谁) (特点),表达了作者 。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怎样)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谁)的喜爱之情。 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这是个拟人句) ,什么一词将 什么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特点,把 什么写活了, 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 作者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节奏感强,突出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感情更强烈,突出了(谁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训练五:说明方法好在哪里 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什么)说明(谁)怎样的特点,准确科学,便于读者理解。 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好处是把(谁)比作(什么),突出了(谁)(怎样)的特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好处是(谁)的(什么)特点得到具体印证,内容具体,增强说服力。 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好处是把(谁)与(谁)进行比较,强调了(谁)的(什么)特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解析】【分析】(1)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这句诗中“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据此可作答。 (2)三四句的意思是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据此可作答。本题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进行赏析。 故答案为:⑴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⑵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的遣词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理解句意,从意境上进行分析,注意方法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安要求作答。 2.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解释“次”和“客路”的含义。 (2)尾联抒发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2)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面”,“次”的意思是“停

六年级语文句型练习题 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句型练习题附答案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5.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6.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7.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8.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9.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0.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11.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12.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13.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听之认之。 14.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5.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6.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7.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1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19.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20.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3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人教版】六年级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小升初辅导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升初辅导资料)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

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①以为汁。 萁②向釜下然③,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①漉豉(chǐ):豆制品。②萁(qí):豆茎。③然:通“燃”。 (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 (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 1豆茎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 2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1)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答出心境、环境,意思对即可)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以动衬静。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

8.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4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题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分) 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送别情景。【小题2】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心称作“冰心”?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表明诗人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1分);突出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坚持操守、冰清玉洁的品质(1分)。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答题技巧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答题技巧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 二十四、其她: ??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笔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一个人(原文)(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原文)(思援弓缴而射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字义 ①弈:下棋②通国:全国③诲:教导④鸿鹄:天鹅⑤援:引.拉⑥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⑦俱:一起⑧弗:不⑨矣:了 10、为:因为 11、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2、善:善于、擅长 3.《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4、《两小儿辩日》的作者是(列子),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这篇文章选自(《列子·汤问》),其中包括着名的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 5.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着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6、字义 1辩斗:辩论、争论 2以:以为 3去:离 4日中:正午 5及:到 6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8汤:热水 9决:判断 10汝:你 11知:通“智” 练习题 一写出“之”字在各句中的意思: 1弈秋,通古之善弈者也。(的)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鸿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丰盛(茂盛、果实丰硕、生机勃)。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诗句描绘了野池蜻蜓随意飞舞,鱼儿任意游玩的悠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① 满溢(满);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概括要点作答。池水:满溢(满);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________的特点。 (2)评“孤客”二字,“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这“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萧瑟凄凉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姓名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 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______________ 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________________ _。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例1 把直述句变为转述句 如: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直述)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 (转述) 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等)改成 “他”或“他们”。 2. 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 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 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2 把转述句变为直述句(所有步骤刚好相反) 如: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转述)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直述)

六年级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的新装》。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追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羚羊木雕》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A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 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E 1 外貌描写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思想性格等。 神态描写作用:交代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动作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语言描写作用: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心理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2、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抒情、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人物的命运、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3、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4、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侧面烘托: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很多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 5.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夸张反问设问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知识点 教材分析: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 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内容简介: 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妖精,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妖精,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自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马丁

决定和野鹅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己久的拉普兰。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取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该作品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 作者介绍: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是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从小喜欢听故事,喜欢读书,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长大后,她在一个小城当了十年教师。在任教期间,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在以后竟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在瑞典,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名字命名的。 多音字: 冠:ɡuān (鸡冠)ɡuàn (冠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 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答案】(1)依然 (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 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 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1)此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理解全诗的意思,重点理解“石桥朱塔两依然”的诗的意思。 (2)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主要围绕情景交融的写法来展开,要注意围绕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来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答案】(1)首句描绘了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暮春景象,渲染了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把离别的愁绪托付给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 友的问候。 【解析】【分析】(1)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

小学六年级语文各种句式汇总题

缩句 1.英雄的红军顽强地向山顶前进。 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3..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 4.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 5.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6.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7.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8.风景秀丽的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9.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 10.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11.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 12.威武的长江舰停泊在灯火辉煌的武汉码头上。 13.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2.革命战士连牺牲都不怕,更不怕困难。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4.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更重要的事了。 5.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6.跑的越远,离终点越近。 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碰到一点困难,怎么能灰心丧气呢? 2.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3.日子过得这样好,难道你还不感到满足吗? 4.对于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5.我怎么会迟到呢? 6.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7.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吗? 9.哪里没有用过大兴安岭的树木呢? 10.这能不叫人感到亲切、舒服吗?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小明的爸爸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2.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3.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5.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6.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7.我的家乡是青岛市人。 8.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9.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10.放学回到家,小华喝了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11.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

六年级下册语文预习笔记第四课

中心思想 表现了少年经历了两次失败,但仍敢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鼓励和支持。要敢于面对困难。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乐观、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顶碗少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只有在艰难困难中敢于拼搏,最终获得成功。作者介绍 赵丽宏,男,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2月生于上海市区,汉族人,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著作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等。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 背景简介:赵丽宏,"文革"时中学毕业后曾去崇明岛"插队",其间种过田,学过木匠,做过乡村邮递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2000年被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共五十余部。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意、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1.课文简说。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难点是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1)对词语的理解。 座无虚席:虚:空。席:座位。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惊羡:惊讶羡慕。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失风度:不丧失美好的举止姿态。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文中指顶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动,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指应声叫和(多含贬义)形容言语、动作追随别人。文中用来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一些观众跟着别人起哄的表现。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文中形容观众沉浸在优美的杂技表演之中。萦绕于心:是指某件事情或某种想法一直盘旋在心头,不能放下。 歉疚: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该怎么办。 肩胛: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及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答案】(1)依然 (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1)此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理解全诗的意思,重点理解“ 石桥朱塔两依然”的诗的意思。 (2)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主要围绕情景交融的写法来展开,要注意围绕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来分析。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 ________”、“ ________”、“ 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青苔;绿树 (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根据夏季景物的特点答题。“新苔”满地说明是夏天,“绿树”也说明是夏天。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夏季的中午,诗人午睡醒来,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南风把房门吹开,正不停地掀起桌上的书页。因此这里的“偷”是“偷偷的,在人不知不觉时”的意思,它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 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没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注意在认真品读原文,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速度也要质量,要求阅读二至三遍能读懂全文。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 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 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 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 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 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 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 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佳艺 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 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 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 前的……变得…… 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 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 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猪样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 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六年级下册语文笔记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一个人(原文)(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原文)(思援弓缴而射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字义 ①弈:下棋②通国:全国③诲:教导④鸿鹄:天鹅⑤援:引.拉⑥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⑦俱:一起⑧弗:不⑨矣:了 10、为:因为 11、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2、善:善于、擅长 3.《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4、《两小儿辩日》的作者是(列子),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这篇文章选自(《列子·汤问》),其中包括著名的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 5.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6、字义

1辩斗:辩论、争论 2以:以为 3去:离4日中:正午 5及:到 6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8汤:热水 9决:判断 10汝:你 11知:通“智” 练习题 一写出“之”字在各句中的意思: 1弈秋,通古之善弈者也。(的)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鸿鹄)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个人)二、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学弈》全文翻译: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全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答案】(1)依然 (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1)此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理解全诗的意思,重点理解“ 石桥朱塔两依然”的诗的意思。 (2)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主要围绕情景交融的写法来展开,要注意围绕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来分析。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 ________”、“ ________”、“ 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青苔;绿树 (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根据夏季景物的特点答题。“新苔”满地说明是夏天,“绿树”也说明是夏天。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夏季的中午,诗人午睡醒来,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南风把房门吹开,正不停地掀起桌上的书页。因此这里的“偷”是“偷偷的,在人不知不觉时”的意思,它

六年级语文上册修改句子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修改句子带答案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 1.《草原》的优美语言吸引了我。(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任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城无处不飞花。(给诗句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些比赛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娴熟姿态和美好技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定要改掉咬铅笔的坏毛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可是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捞上来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抗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科学探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一”儿童节,学校插满了鲜红的彩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和尚用同样的办法把一只一只大铁牛都拖了回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足更能表现出那轻而软、落地无声的雾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彩的表演被我吸引住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红的朝阳从东方徐徐地冉冉升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袁降平在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