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制约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课堂教学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要全面了解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情况,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课堂教学评价的量表、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这四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5-0051-0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理念,整合课程目标,促使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准绳,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应有业绩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两方面。前者的主要功能在

于甄别,后者则在于发展。即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显性结果,也要关注教师的隐性结果;既要关注教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力,也要关注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既要关注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也要关注教师的角色能力。因此,在评价中必须让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其中,与其他评价者一起反思与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因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原则是,基于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个教师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信心而进行学习。因此,评价必须遵从发展性原则,有鲜明的指向,使评价过程有利于促进教师朝着专业、健康的方向发展。

2.整合性原则

在教学评价设计中,整合就是从整体出发,将影响评价的诸因素,如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等,组成最佳的结构和程序,以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整合性原则在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不仅关注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还要关注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生成情况。二是参与评价的主体要全面,在学生、教师自评的基础上,还要有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同学、同事、社区参与评价。这些评价者只有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理结构,才能使评价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使

用的评价方式、手段要全面,多种评价方式、手段的合理使用是提高评价水平的保障。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目标要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评价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熟练程度上,应该从培养公民的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的高度认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科学性原则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评价标准要体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评价标准要合理,没有科学性错误。

4.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习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习内容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个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正基于此,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

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学生。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能否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的量表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在这里向大家提供的评价方法及量表是以课堂教学的评价为主的,突出了学生、教师的自评。

课堂教学的过程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1. 同伴评价(表1、表2、表3扫描右边的二维码可见)

同伴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教学效果。在同伴评价中,要与被评价的老师充分沟通,把评价变为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要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来描述教师需改进的要点,确定改进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师素质的指标,描述评价教师向改进目标努力的具体方法,切忌说了一大堆,就是不知如何做。因而,在制定改进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如何发挥教师的优势,利用迁移原理、激励方法找出其不足。要认真分析教师自身的特点,遵循因材施教和指导原则,在尊重教师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前提下,和教师一起分析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 学生评价(见表2)

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12个方面:该教师备课是否认真充分、讲课能否激发我的兴趣、教学能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及时平等地讨论问题、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是否较为充分、对教材熟悉程度及方法是否得当、每一堂课是否我都有收获、上课是否迟到早退拖堂、能否体现学科特点,思维是否得到提高、学习的困惑是哪些、对教师教学的改进意见。本堂课的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应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在使用量表时,务必对学生讲明此量表的意义与作用。

在所给出的每一个备选项(即在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中每位学生只选一项。符合记为10分,基本符合记为7分,不太符合记为5分,不符合不记分。对应80分为优、60分合格。

此表只作为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应作为任何其他的根据,不能以此对教师进行奖罚。我们反对将试验中的东西赋予太多的责任与意义。

3. 教师自评(见表3)

教师自评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本课成功之处、本课不足之处、影响因素、重建方向。教师自评,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点是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及如何改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的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因而,对我们提供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供教师自评的量表,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经常性地使用,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自学行为。

本量表给出了十六个子目录,各校可自行给予每个目录赋值,并结合学校的

具体情况,制定一个标准分数。对评价的结果不要赋予其他与教学无关的意义。在自评环节中,要给被评价者以充分的发言权。

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管理形式一般可通过常设评估机构、弹性评估机构和临时评价机构几种形式进行组织管理。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校为本的研究是新课程下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形式。因而,对常设机构,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学校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为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参与评价的教师不应只是本学科的教师,而在一定层面上应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评价。

弹性评价机构,应是学校为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成立以常设机构为基础,以学校领导、专家教师为主,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相对稳定的人员组成的评价组织。

临时评价机构,是以弹性评价机构为基础的,有专业人员参加的,为评价某些特定的课堂教学而组成的。

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有社会与家长的参与。这不但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是教育接受社会检验的重要方面,同时,又拓宽了评价的广度,有利于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使其制度化。这种制度应是对所有教师都有效的。

使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一般应有以下实施过程。

(l)评课前,评课人认真阅读评价方案,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2)

评课前,评课人一般要对被评价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拟定检测试卷或调查问卷。(3)评课人在评课过程中,根据评价要点做好听课记录。(4)被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并就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5)评课人按照评定等级办法,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学生测试或问卷结果、教师自我评价等,评定等级,再写出简要的、有针对性的评语。这些过程有效地将三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说,应该是更加公平与严谨的。

课堂教学改革是制约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课堂教学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一份普遍适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评价方案中,我们首先分项给出了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反思、重建水平评价、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等,其目的是让评价方案的设计者,从多方位、多层面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及要求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给出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分项评价的简单概括。所有这些评价量表都只能作为参考,我们期望着有更多、更好的评价方案设计出来。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解答)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①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用语言、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重难点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能节约教学时间 ④事先备课,便于修改 2)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的闪光点 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 手段。 ②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 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的全部,因此,板 书是必要的补充。 ③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 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策略: (1)课前的诊断性的评价 (2)教学过程中采取表现性的评价,开展学生间的自评、互评,提倡参与性的评价。 (3)课后的教师或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的评价) (4)长期性的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开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 实施过程: 1)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制订评价方案。 2)科学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被评价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能作出判断。 3)细化、精化评价指标,其产生尽可能校本化,要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4)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确定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 6)提前告知评价方案 6)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排名、分等级等。 注意问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8-07-03T15:26:07.64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作者:陈桂容[导读] 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为题,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要求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 陈桂容(重庆市武隆区火炉中学校重庆武隆 408500) 摘要: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为题,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要求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希望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加以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196-0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三维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而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往往将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化,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中,如何完善评价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重视信息道德素养,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将信息道德素养表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信息事物所表现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如感兴趣、喜欢、兴奋、满意,或者讨厌、没兴趣、不高兴等等。情感态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通俗的说,是帮助人们分辨“好坏”的概念。对于人的个体发展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信息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落实在平时的课堂评价内容中,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人们往往只在教学结束后实施评价并将评价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并分析学生是否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根据,忽视了评价对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期末得到的也就是成绩单上简单却具有决定性的“优”、“良”、“合格”或“不合格”。这种简单而不合理的传统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更不利于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收集整个教育系统或某个侧面的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加以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向前发展。从对象上,可以设为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 1、师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进行评价。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个人纵向的发展,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对于后进生要多鼓励,有了进步及时表扬,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创意、作品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有信心、有兴趣继续努力。学生每堂课对照督促自己并且进行自评。这样便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检测,让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激发学习自我效能感。 3、生生互评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每一节课小结时,往往要选几位同学的作品,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在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时,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你觉得他的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让他说出作品需要修改的地方,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接着也请被评价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创意与想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观察。 三、展现评价语言魅力,活跃课堂,激励学生 评价语言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时的语言以及对学生的操作、作品进行指导评论时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贫乏的评价语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评价的语言非常地机械化、模式化,要么频繁使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简单的语言,要么一整堂课教师都强堆着满脸笑容,领着学生重复单调乏味的热烈鼓掌。评价中缺乏灵性和智慧,评价语言缺少了生机和活力,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教师对于评价语言的预设与课堂驾驭要做到胸有成竹。 信息技术学科是新兴学科,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方法、价值观的形成、情感等方面能力的评价而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重视课堂评价中的信息道德素质功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关注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2]《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苗逢春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 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上。面对丰富多彩的计算机 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恶。而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 时内完成较繁重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兼顾二者进行初中计算机的教学呢?根据几年来的计 算机教学经验,浅谈一点较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 教学模式 1.1 讲练结合。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 方法,“纸上谈兵”,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盲目的上机练习也难以保证学习效率。所以,每当学习新的操作内容时,一堂课中我一般只安排15 分钟左右进行讲解、示范。讲一个问题时就让学生同步操作,然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等他们掌握以 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终达到 熟练掌握。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 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对于一些重要的、较为烦琐复杂的操作,尽可能地利用 多媒体教学网络,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这种直观、独特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尝试的兴趣,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自己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被动接受教学时要多得多,而且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掌握 更为牢固。 1.2 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 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 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 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 完全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 令人发笑。但我深知: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 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接了当地回答,有的需演示一遍 操作过程,有的要和他们作简短的讨论,有的则可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在 辅导过程中,我注意站在他们的角度,小心地保护他们心中萌发的兴趣之芽,并用适当的鼓 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1.3 因材施教。随着近几年来电脑热的兴起,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家里购置了电脑, 甚至小学阶段就到各类计算机培训班进行了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 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 为重要。因此我在接手班级时,首先作好了这方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上机座位进 行安排。 2 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只要能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2.1 比喻说明法。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 来说有时较难接受。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讲“网络中的域名和IP 地址”时,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 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可以使用身份证号来唯一地 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是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的。网络中的计 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 地址,IP 地址可以唯一地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 神秘面纱。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已经十几年了,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十几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 今天领导安排我坐在这儿做经验介绍,内心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教学经验,需要我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只是结合十多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经历,和一些零散的个人看法和心得,来向大家汇报交流,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上级教研部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内,针对我校实际,突出评价和点拨,提出了“以评导学,以点导讲”的教学模式“以评导学,以点导讲”,概括地说:以教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以教师适时的点拨,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走向前台讲知识、讲方法、讲规律、质疑难、破疑惑,做勇敢“小先生”。 “评”指“评价”。对学生个体的言行表现给予评定价值。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学生展示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是多方面的:自评、同学评、小组评、老师评等;评价的形式有语言表述、文字表达等;评价过程又有过程和终结两种。评价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励评价,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的鼓励学生进步,不断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功夫。评价要做到:一是评价要适时。有时一句适时的轻声激励,可以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尝试到胜利的欢乐;二是评价要客观,避免使用言过其实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三是不能打压、责备、挖苦、简单行事。 在我们听课时,时常觉得我们的教学正在被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扭曲着。时不时听到有节奏的“啪、啪、啪”鼓掌声和“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的赞扬声,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发表时间:2020-03-30T07:11:27.92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总第335期作者:张丹丹[导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基础、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日益提高,必将带动教学基础的不断完善。 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中学161435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基础、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日益提高,必将带动教学基础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基础教学任务 一、教学基础上存在的问题 1.由于信息技术课是刚开设的学科,专业的教师严重缺乏,而有的学校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只有从其他学科抽调来兼任,或只是这些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他们虽然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只是相对于他们以前所都学科的经验,而这些教学经验相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是不适应的。 2.学生的问题:我校是农村中学,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能接解计算机的很少,同样家长也如此,所以说学生和家长对信息技术的概念还很陌生,不能足够地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而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们觉得信息技术不参加应试考试,学习重点都放在主教学科上,觉得信息技术只是课余之后的兴趣爱好。 3.教学经验不足:信息技术还是一门新生的学科,其教学经验、理论不成熟,不像其它学科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信息技术还没有一套现成的可供参考教育资料,只能根据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经验来摸索,而这摸索来的经验有的并不适合信息技术教学。 4.教学设备的限制:信息技术需要学生们大量的上机实践和教师对软件操作过程的讲解。有的学校配有微机室但是滑配备网络连接,就无法完成网络部分的知识;有的学校虽然有计算机教育,但是因为学校的资金有限,没有配备相应数量的学生机,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只能两人或三人共用一台微机,这就相应减少了学生上机实践操作时间。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1.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基本技能。 2.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力、正确评价信息能力、准确地处理信息能力、合理地使用信息能力。 3.能够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其它课程进行探究的能力。 4.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能够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倡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绕着教师转。现在社会信息发展迅速,学生获取信息不再只是从老师那里获得,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得,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应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教的过程,而是学习过程,在教学生的同时从学生那里学习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四、信息技术多采用的教学方法 1.课堂演示,讲解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开设,大多数学校都建设了计算机教育,不仅配备了相应的电脑设备,而且也陆续地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做出适当的演示并加以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强化练习:为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必须通过定量的实践练习。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制定多种练习方式:(1)课堂提问,对基础性知识,课堂上提问学生,加深基础性知识的掌握。(2)上机实践操作练习,在上机操作练习时,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3.网络教学: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现在各个学校也都陆续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上网操作能力。网络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从网络上收集学习网站及学习资源,下载学习软件,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对的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及加工能力。

如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数学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估量和评判。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数学教学评价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又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个同学对其他同学这样说:“数学是我所有的学科中较差的一门,不过我现在比较喜欢数学了,有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我对数学开始感兴趣;以前遇到数学考试,我会手脚冰凉,头脑一片空白,好象没有一次及格过。现在可就不同了——原来制定的学期目标是70分,现在不达到80分,我誓不罢休;甚至遇到挫折困难时也学会了客观分析,虽然考得不理想,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已经进步了。所以这也是一次小小的成功,所以我会继续努力的,因为老师也说在艰难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人为我加油的!” 如何评价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呢?我 认为,有效的、合理的、恰当的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能够使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使学生有发展的感觉,并感觉到发展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拓宽其继续发展的渠道,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好的教学评价,应力图使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我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做了以下几点: 一、把握两个原则

⑴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以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心理学上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业提升的“魔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在此不多重复。 ⑵师师、师生、生生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形成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着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学生亲历亲为,合作交流,教师及时反馈回应,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大提高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二、发展情感与态度 课改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我就发展情感和态度,做了很多努力,收到了一些效果。我曾让所任教的初一(6)班的每一位学生都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期目标(有少数学困生可分阶段设立目标,有些学生允许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教师指导下调整),以此激励学生一步一步努力朝目标迈进,达到目标的学生给以表扬。特别对学习程度偏下的学生,不轻言放弃,课堂上照顾,课外作业面批,个别辅导,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然,目标的设立要与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涿鹿县职教中心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要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与独立思考,切实搞好基础技能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课堂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种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 2.教学内容。 正确分析本堂课中学生要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其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对所教学的知识的本质及其深层结构的分析;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对如何围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

得到思维训练的分析等等。 3.教学过程。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秩序渐进;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本质,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 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 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4.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 5.教学效果。

基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基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 很多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叫做“电脑课”,说起玩电脑个个学生眼冒火花,这也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个优势,就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天生的一种兴趣。可是随之的,学生在平时课堂中能够随着教师和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课上下来而不“开小差”还真有一定的难度。常见情况如: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三两下完成教学任务,便开始自辟领地,东看看西瞧瞧,对于自己更深一步的学习,或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等大都学生不感兴趣;再比如有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磨磨蹭蹭,随便玩玩,玩得很开心,可是真正能收获的却不多,这类学生对电脑课的学习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失,比如最明显易见的是操作水平不高,不能用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自己的学习或是对未来的发展作好铺垫。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利用评价的多元性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我们一般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甚至有时还会忽视了评价。而众所周知,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需要目标、需要激励,我们只有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即时的反馈,才能让他们在不断的信息变换和新认知的产生中去挖掘知识的更深内涵;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是一个个学习的个体,而是在潜意识中渗透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有时候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而事实上在一个大课堂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及时而有效的评价,新教材扩大了评价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却是用意深刻。 二、利用评价的层次性进行评价 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等原因,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短的区别很大,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层次化是比较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同一对待,就会产生一部分学生对电脑有一种距离感,而一部分学生却是做完了没事干,自我感觉良好,缺少更进一步探究的载体。想让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不得不运用层次化的评价。而想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评价内容上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激发每位学生都去积极思考,各自进步。 三、利用多样化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湖北省大悟县芳畈镇中心初级中学陈桂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里我主要就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教学 近年来,各学科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科研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很多探索,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在课

堂教学的实践上,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革,给人感觉是换汤不换药,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理、方法和途径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使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对整合过程里具有普遍性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三、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四、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安排的内容顺序,从总体上体现了由基础到应用、由易到难的思路。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并不像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一样,其知识点的衔接相当紧密,知识结构相当严谨、紧凑,没有前面的基础作铺垫,后面的内容就无法学习,层次十分分明;而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一般呈模块化、条块化分布,很多内容尤其是其中介绍具体应用软件的内容,其位置的前后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样本

?叶邑镇中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一、评价指引思想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加、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过程。高效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伙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数学思考,勉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数学学习办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和富有个性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评摸索与合伙交流也是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学生应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测、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数学课堂评价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 实行素质教诲,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规定,这就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形成过程放在首位,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获得具备生命力、有用知识,掌握具备可迁移、生动活泼知识构造。 (1)“感知、理解新知”评价内容 为呈现新知能提供包罗新知本质属性感知材料;引导与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近来发展区,展开未知摸索;教师点拨与否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碰撞,顺利完毕认知“同化”或“顺应”;教学辅助手段使用与否有助于学生省时有效地发现和理解新知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摸索新知本质过程中,展开高效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并在归 纳总结新知过程中经历一种以详细思维为支柱,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解抽象概念详细化认知来回历程; ②学生对已概括新知理解与否全面、进一步;表述与否详细严谨;与否达到了学时教学规定教学 目的; 2.过程与办法 (1)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本上一种积极建构过程。 (2)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是布满观测、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数学活动。 (3)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方法,学会思维,学会交流,学会探究,学会体验。文本使用 1、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2、教师能积极开拓课程资源,使课内语文学习、实践与课外活动、生活结合起来。 课堂实施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努力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感情。 2、抓住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 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带动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效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表达、交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表达参与面达到80%。 2、能基本达到教学预设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数学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1、体现教为学服务,课堂教学组织、调控从学生需要出发,而不是为程序的完成。 2、师生、生生平等,共同发展。 3、关注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氛围和谐。 4、能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多样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 教学目标 1、目标确立全面、恰当、具体,符合学段目标要求。 2、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程度,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教学策略 1、问题设置新颖、开放,学习方式选取灵活,学生思维活跃,交流的信息量大。 2、要有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体现,并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 3、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自行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利于学生全面参与。 4、适时、恰当的选择运用学习材料,学生易于操作,易于合作研究。 5、恰当、自然地体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引导、设问及时,适度,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得到深化,引发思辨)。 7、恰当选用各种媒体,突出实效。 8、教材的使用、修改、创编具有科学性,合理、正确,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9、教学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独立使用媒体,操作熟练。 教学效果 80%以上的学生掌握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基础技能。 英语学科达标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 1 2020年4月19日

辽宁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创造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经过课堂教学评价,努力促进物理教学的两个转化——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转化为物理课程的现实,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真实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评价原则 (一)教学的系统性与素质教育要求并重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系统,评价指标要能够反映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规律,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为更好地上课服务,更好地反映出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师的能力水平。同时,又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经过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因此,评价课堂教学,既要“评教”也要“评学”。不但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的评价体系,更要建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有利于教师教学特色彰显的原则 课堂教学受制于学情、教师个性、课型、教学环境和条件,导致了不同风格、千变万化的具体教学。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教学创新和发挥特色留有余地。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四)激励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当今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所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当前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五)便于操作、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三、评价指标 本方案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教师素养”三个方面,共7个评价项目、20项指标,对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对“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进行加分,以体现评价标准的开放性。 (一)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3 2020年4月19日

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讲解,细致入微的课堂指导,是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学评价对反馈孩子的表现,促进孩子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活动中,主动参与,有效学习——教学活动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师幼互动有效学习,优化学习的过程。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优化教师教、幼儿学的过程,使教师、媒体、学生融为一个整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以体育活动为例,我们在课的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视频展示台、照片等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去直观的看动作的分解,初步形成动作表象 2.活动后,分享经验,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后,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师生共同分享经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教学活动后的经验分享,或者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欣赏、为了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将课堂评价还延伸到集体教育活动后。因为,学生在欣赏、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在共同学习、分享他人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孩子的分析、概括、表达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他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促进了他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果。

欣赏型课件,我将体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动作,通过PPT或视频的形式制作而成,供学生学习时进行欣赏的课件。这种课件一般在主题过程中初步形成动作表象。 例如,体育跨栏跑,教师可以通过刘翔的视频做成课件让学生观赏,通过观赏对比自己的动作,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 遂宁中学吴俊(编辑整理)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报告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4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标 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 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 要求。其中,I.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II.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 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 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学习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 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能力自评I II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 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注: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 堂教学,I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红色区域代表 不合格,黄色区域代表合格;绿色区域代表优秀。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查看详细解释 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水平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水平技术 素养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 堂教学的意识。 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 3.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 4.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待提高 1.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 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 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 3. 探索并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 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 间。 5. 帮助学生建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待提高计划与准备 1.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 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 2.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 3.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认为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学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条件下才形成的。教师应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排除一切可能干扰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学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则是课前的备课。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学生,我们才能在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时准确无误,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富有针对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深入研究教材。在课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从不同角度准确解读教材。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的用好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反复研读教材的内容: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等。例如教师在讲《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一章的内容: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第二节声音的采集与处理;第三节视频的获取与剪辑。研究教材后不难看出教材的编排是根据多媒体技术处理的几个基本对象来展开的,分别为:图形图象、声音、视频,每个处理对象自成一个章节。每一章的知识结构都是按照先了解和认识某个多媒体对象,然后获取这个多媒体对象,最后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这样的顺序来进行表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发表时间:2012-09-28T15:27:54.733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2年第48期供稿作者:崔莉 [导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将“课改”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构建一套理性的评价体系,这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之关键. 陕西洛南县麻坪中学崔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将“课改”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构建一套理性的评价体系,这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之关键.《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水平、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观念以适应改革需要,既在课堂教学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考试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办法.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个人内差异评价 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时间段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比如,我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时,不仅将他每次的考试成绩和同班或同年级的学生成绩进行对比,而且将他的成绩和他这学期甚至上学期的测验成绩进行对比,看他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看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成绩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如果和自己以前相比有进步,就对他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如果倒退了,就帮助他找到退步和失败的原因,鼓励其不要气馁,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 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作出的,往往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与教学分离,学生和教师都将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误认为评价只是老师的事.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中,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双向或多向评价. 比如,我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六名学生组成,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的好:中:差比例为2:2:2搭配均匀,以优秀生带动中等生,让中等生帮助学困生.每个学习小组任命正负两个小组长,专门负责小组成员的学习和纪律及卫生的管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为所在小组起了自己喜欢的名字.在学习过程中,先由学生对自己本周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小组成员对本组每位同学在各个学习环节作出客观的评价.最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评与小组的评价,再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积分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教育和鼓励.另外,根据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总体表现情况,每周选出“优秀学习小组”,鼓励这一组的同学再接再厉,号召其他小组向“优秀小组”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我们班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气氛,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数学学习活动的信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能及时反馈,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能学会比较客观、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受到批评的同学也学会比较宽容、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习者有可能更多地获得大量他人评价,就像照镜子一样更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生在反思、评论自身和他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成为建设性的评论者. 三、采取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或称成长记录袋)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努力、进步的状况或成就.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采用了这种评价方式.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档案袋,可以使用彩色资料袋或透明文件夹,自主选择.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了档案袋的封面和图案,其封面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年级及所在班级、就读学校、任课教师、兴趣、爱好、特长等.在学习过程中,将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珍贵资料装入每个人的档案袋中.比如,每次的单元测验试卷、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完成的优秀作业、优秀的数学学习小论文、设计的精彩图案、有创意的习题解法等等.我将学生的档案袋分学习小组放置在教室后面的课桌上,便于学生参观.在开家长会或家长来访时,可以参观学生的学习档案袋,充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就会及时的对自己的孩子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档案袋可以很好地记录每一个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弥补了教师单一检查修改与学生交流面窄的不足.另外,档案袋还能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一些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档案袋还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使用档案袋学习,能反映出学生自身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进步,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作业不再是教师布置学生按时完成的一种固定模式,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方面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有些学生敷衍了事.档案袋让学生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互助共赢”的良好竞争局面.每位学生都有积极强烈的上进心,我们可以抓住他们这种心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吊足他们的胃口,达到共同进步的方式.“同桌赛,男女生比赛,小组赛”,足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此项活动中. 总之,恰当评价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评价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