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第12章

毛概第12章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3、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2、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2、“一国两制”构想对维护祖国稳定统一的意义

3、“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

4、台湾问题的实质

5、“一国两制”构想与台湾问题的现实

“一国两制”构想与台湾问题的现实

教学难点: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目录: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这三个内容都说明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反映了我们党是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来制定和实施关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战略策略的。

一、维护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

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进行了积极

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同时也进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各方面准备。

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执著追求。

1、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族复兴,就是要改变民族

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

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

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

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

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

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

的坚强意志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所有海内外中华儿

女的共同心愿。

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

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这三个内容:

表明了台湾问题是不允许外国干涉的中国内政问题

展现了建国初期我们党为解决台湾问题主要立足于做好军事准备,同时也对和平方式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表明了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这些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两岸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台湾

简称“台”。位于福建省东南,东海和南海之间,西临台湾海峡,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88个岛屿,总面积36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人口2000万,其中汉族占97%,其余的主要是高山族。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且开发了台湾

中国政府最早并长期对台湾行使主权

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

一是语言相同。

二是民俗相同。

三是戏剧艺术相同。

四是民间信仰相同。

五是台湾同胞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并主张用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规范思想和言行。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

秦朝:“赢洲”

三国:“夷洲”

隋唐宋:“流求”

元朝:“琉球”

明朝:“小琉球”、“东番”

明朝: 万历年间始称“台湾”。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

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朝:设台湾府,后设台湾行省。

1、1624年,荷兰殖

民者侵占台湾。

2、1661年,郑成功

驱逐侵略者,收

复台湾。

台湾多次受到侵略

3、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再次沦为殖民地。

4、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

一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在台湾问题上设置障碍。

二是“台独”日益膨胀和蔓延。

三是台湾有独特的省情。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台湾回归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恢复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二、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

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间,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都准备统一,问题是谁统一谁。我们要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蒋介石父子想“光复大陆”,再度实现国民党的一统天下。为了统一中国,我们准备打,蒋介石也准备打。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

我们党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从我们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目标来说,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全中国范围内推翻反动政权,歼灭反动势力;

二是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仍倚仗其军事力量,负隅顽抗,甚至多次试图军事反攻大陆;三是美国等国外反华势力扶持国民党政权,使台海关系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要解决台湾问题、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实现祖国的统一,就只能采取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无法避免的。

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1949年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

1958年8月,为了打击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金门。炮击金门有力地打击了美国政府策划“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的图谋,加剧了美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同大陆存在着某种“共同语言”。

2、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

背景:

一是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达成,国际形势趋于和缓,美国的对华侵略、封锁、遏制政策遭到失败。

二是国际社会关注。

三是经济建设的需要。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对美对蒋斗争的需要,毛泽东不失时机地明确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决策,从两个方面开展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

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中美大使级会谈,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从1955年8月一直谈到1970年,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兵。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谋求以协商谈判的方式,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达到海峡两岸的统一。

把和平解放台湾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式提上议事日程,是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和历史性发展。

“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后”。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1、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

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2、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1、最早表示台湾只要断绝与美国的关系,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台湾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

C江泽民D周恩来

答案:A

2、台湾问题是:()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

D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BC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港、澳、台三地区实施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但它们的共同点有:()

A回归祖国后都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B我国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C都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中国都享有国家主权

答案:ACD

辨析:“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案,既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还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避免了武力统一和“一国一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因而是一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这三个内容:

说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我们党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有利于推动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而提出来的。

揭示了这个构想充分照顾到各方利益,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阐明了这个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功于民族,有益于人民。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负责态度和高超艺术。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

在考虑解决台湾问题时,逐步形成了“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的形成和确立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一,从国际上看,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符合时代潮流。

第二,从国内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转折,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第三,1979年

1月1日起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建交,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可能。

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

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和

确立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有一个逐步提出、形成和确立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以下六个关键点:

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第一,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是我们与台湾当局“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第二,强调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第三,提出“我们寄希望于1700万台湾人民”。

第四,提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

第五,提出“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后来被概括为“三通”。

二是邓小平提出对台湾实行“三个不变”

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对台湾我们的条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台湾要作为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

三是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81年9月30日,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后来被称为“叶九条”。

概括起来,有四个要点:

第一,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第二,提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的主张。第三,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第四,提出“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这四个要点是“叶九条”的主要内容。

“九条”中最重要的是一、三、四条。第一条实际上是从正面讲“一个中国”;第三、四条实际上是讲“两制”,台湾现行制度不变,与大陆自然构成两种制度。邓小平对“九条”给予很高的评价。1982年1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破坏他那个制度。”这时“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四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的谈话中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也是党的领导人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五是设立特别行政区写入宪法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条所载明的“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就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六是邓小平提出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设想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其要点是:

第一,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第四,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第五,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是不现实的。

第六,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以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984年6月,邓小平接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为“一国两制”。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我们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岸关系有所松动。从1986年底开始,台湾出现了声势浩大的要求返乡探亲的热潮。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

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

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根据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

持它们的繁荣和稳定,也不能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和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从解决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国两制”提出的起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有一个过程,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年1月30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期间,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因此,“一国两制”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A项)。

2.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

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解和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而“一个中国”的实质就是指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是不可分割的,“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C项)。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答案中,A、B、D三项是“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都是不符合题意的。所以只有C项的内容才是“一个中国”的本质含义,是正确的选项。

3、1995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提出了八项主张,这个讲话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江泽民发表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题目的确认。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提出了八项主张。《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题中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A项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它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B项的内容是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的谈话;C项的内容是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白

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

4.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告台湾同胞书》

【解题分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后来被概括为“三通四流”。

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反对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E.反时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的掌握和确认。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一个具体内容,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A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B项),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C项)。D项和E项的内容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不符合题意,所以A、B、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类似的选择题都是政策性非常强的,需要考生牢牢记住。

6、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D.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开放两岸“三通”

E.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政府在什么情况下被迫采取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断然措施。在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中讲的非常明确,“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A项);“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B项);“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E 项),在这些情况下,中国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所以A、B、E 项的内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此题非常重要,其政策性极强,没有任何理解的成分,需强行记忆。

7、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问题上,延伸的新思路是:

A、以主权换治权

B、搁置主权

C、和平共处

D、共同开发

E、共同管理

【解题分析】B、D

8.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外交权

D.国防权

答案:CD

辨析:

“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过去,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学说,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只能存在社会主义一种制度,而不能存在和社会主义制度相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现在,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国家主体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将这两种制度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既实现国家的统一,又不损害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但突破了单一制下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权力的范围,而且超出了联邦制下成员国的权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也为单一制国家结构提供了新鲜经验。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处在落后、挨打状况下被割占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而强占的。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骤,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采用和平过渡方式解决港澳(特别是香港)问题呢?从毛泽东的谈话可以看出两个原因:

一是有利于我们发展海外关系。当时,把香港继续留给英国,有利于分化、瓦解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为新中国发展海外关系创造条件。

二是有利于进出口贸易。新中国要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各国做生意,保留香港这个传统的国际通道,以便发展与世界各地的进出口贸易,可为社会主义建设吸收必要的外部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功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这就是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人民解放军“勒马深圳河”,没有进军香港的原因。

1、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拓,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从1982年9月到1984年9月,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了22轮艰苦的谈判。

邓小平1982年9月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1984年9月,中英双方达成协议,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同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基本法既坚持了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又明确规定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85年5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就举行谈判解决澳门问题达成协议。从1986年6月到1987年3月,中葡两国先后举行了四轮会谈。

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历经400多年沧桑的澳门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澳门依然繁荣稳定

香港回归后保持了健全的法制和规范的市场秩序,并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香港利用成熟的自由经济体制、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香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保持了世界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

同样,澳门回归后,有了祖国大陆作为坚强后顿,澳门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舞照跳、马照跑、赌照开”等原有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澳门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利益依法受到保护;澳门居民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澳门原有的特殊行业依然继续运行。

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澳门依然保持了繁荣稳定,更进一步证明了一国两制是统一祖国的最佳方式。

1.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的主张是

A.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

B.力争和平解决

C.不使用武力

D.通过中美谈判来解决

E.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的主张。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A项),坚持力争和平统一(B项),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由于台湾问题是我们国家内部的事情没必要也不需要外来干预或干涉。所以C、D、E项的内容是错误的需要排除,A项和B项是正确的选项。

辨析题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答案要点】(1)祖国统一体现了国家的主要政治利益。维护主权和国家领土完整体现了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政治利益。一个国家只有维持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才谈得上发展本国经济、文化。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国家的统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没有国家的统一,就没有民族的独立、社会的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祖国统一,是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根本条件。

(3)当前,国际敌对势力正积极支持分裂主义分子,阻挠台湾回归祖国,进行各种分裂祖国的活动。为了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更应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早日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辨析题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是香港原来就有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由此可以看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授予的。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牵制。

1、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

1987年的7月15日,国民党当局宣布解除实行了38年的戒严体制。

1987年9月14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一个多月后,1987年的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终于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台海两岸民间正式交流的大门,从此打开。

一是台海破冰

1990年9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台湾的红十字组织在金门举行商谈,就解决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的居民和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的遣返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书,即“金门协议”。协议书规定,遣返的原则是“应确保遣返作业符合人道精神与安全便利”,并且规定了遣返交接地点(马尾一马祖,金门一厦门)和程序。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分别授权的民间团体签订的第一个书面协议。

1991年4月,台湾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了“动员戡乱临时条款”,放弃了“反攻大陆”的提法。

二是金门协议

三是九二共识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会长辜振甫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即“92共识”。

一九九二年两岸达成的共识应受到尊重(一九九二年两会各自口头表述原文:海基会表述——“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在前述两岸各自表明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两岸一中”)的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协商谈判,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务实解决两岸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

三是九二共识

1993年4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标志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我们除了从政治上、外交上展开一系列的斗争,另外,在1995年7、8、11月和199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和台湾附近海域进行了四次军事演习。这些行动沉重打击了公开主张台独的势力,对台湾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台独”势力的猖獗

2004年陈水扁连任后,加速推动“渐进台独”,妄图通过“公投制宪”,为实现分裂国家的目标提供所谓“法律”支撑,与李登辉的“急进台独”大有合流趋势,不排除铤而走险、发动重大“台独”事变的可能性。

陈水扁:2000年坚持“四不一没有”--2002年8月抛出“一边一国论”--2003年5月推出“公投立法2004年3月20日“全民公投”。

陈水扁在2000年当选为台湾领导人。由于他知道在第一任期无法实现法理台独,因此在当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用正话反讲的方法描述了日后法理独立的基本路径,这就是被称为“四不一没有”的政策(“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陈水扁:2000年坚持“四不一没有”--2002年8月抛出“一边一国论”--2003年5月推出“公投立法2004年3月20日“全民公投”。

公投议题:

A、“台湾人民坚持台海问题应该

和平解决,如果中共不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

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您是否赞同政府增

加购置飞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

B、“您是否同意政府与中共展开协商,

推动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以谋求

两岸的共识与人民的福祉”。

2003年以来,台湾分裂势力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我们坚决开展了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反对李登辉“两国论”的斗争和反对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势力的气焰,对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产生了重大、深远的战略性影响。

2005年上半年台湾岛内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先后组团访问大陆,在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双方交往事宜上一致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重要关键时刻,双方应共同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和两岸关系的缓和,谋求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增进两岸人民福祉,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2008年陈水扁当局还在继续进行各种分裂活动,一意孤行地推动于2008年3月举办“入联公投”,进行台独冒险,使台海局势处于高危期,“台独”与反“台独”斗争空前激烈尖锐。“入联公投”建立在“台独”分裂势力自我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基础上,是谋求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严重步骤,是变相的“台独公投”。

如果“入联公投”得以通过,“台独”分裂势力必据以进一步推动所谓“修宪”甚至“制宪”,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引发更严重的危机。同时,台湾地区新一届民意机构选举、领导人选举将在2008年1月、3月先后举行,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又与“入联公投”同时投票,增加了“台独”与反“台独”斗争的复杂性。“入联公投”事态的发展,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选举结果,将对日后局势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对“台独”势力推动分裂活动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2008年3月,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国民党获胜。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发表《人民奋起,台湾新生》就职演说。台湾进入马英九时代。

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希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马英九重申,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秉持4月12日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

5月17日,在马英九就职典礼之前,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北京宣布,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欢迎并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来大陆访问。5月22日,陈云林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谈话说,两岸正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谈判作出积极努力。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

和发展

(1)江泽民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1995年1月,根据两岸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进一步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对台工作的指

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辨证关系。

解决台湾问题要有个时间表,这是战略考虑,各方面都要加强工作,做好解决台湾问题的充分准备。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

政策

1、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从国内形势来看,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海峡两岸的实力对比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从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坚持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第三,从两岸关系来看,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共同利益不断增多,达到新水平。

2、新形势下党和人民为解决台湾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2003年以来,台湾分裂势力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的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3、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在“总统府”以视讯方式向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上称“台湾不是人家的一部分,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或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是一边一国……公投是基本人权,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最后替台湾走出一条民主自由的路”。

材料二最近,李登辉公然将两岸关系说成是“国与国关系”,这是他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走出的十分危险的一步,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衅,进一步暴露了他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本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绝对不容分割。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自然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一直在积极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两岸直接"三通",推动两岸进行政治谈判。但是,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很清楚,台湾岛内和国际上都有一股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势力。如果出现搞"台湾独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情况,我们决不会坐视不管。

问题:

1 结合材料,请说明台湾当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

2 结合材料,请说明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3 结合材料,说明“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

答案要点:台湾当局一直不承认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企图谋取独立的地位,从李登辉到陈水扁都对大陆持敌对态度。这实际上是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2 答案要点: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不能允许有什么“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主张并一贯致力于和平统一,但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 答案要点:“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原则问题,是丝毫不能动摇和改变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台湾的历史与现状,考虑到当地同胞及各方面人士的意愿,考虑到实现祖国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允许两种制度并存,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找到了有关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这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实践已经证明,"一国两制"是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途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