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_4

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_4

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_4
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_4

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

温岭市城西小学课题组※

摘要我们基于课题研究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以及原有研究基础,提出了以改造薄弱学校为前提的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研究中,我们以“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合作促进发展”为宗

旨,从管理和研究两方面对集体备课操作策略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管理体系构建策略主要涵盖集体

备课机制建设与组织管理、操作流程、专业引领;研究体系构建策略主要包括主备教案、主讲内容、四度调整、课堂教学全息评价研究。通过研究,体现在教师、学生与学校三方面的一系列成效尤为

突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深入反思我们的行为,为下阶段的研究提供思考的方向,从中加

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关键词备课集体备课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现实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对给定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对其意义有自己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给定的内容不断内化。因此,教师也成为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了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于是,教学过程也相应地由原来执行和传递教材的过程,转变成了教学内容创生和开发的过程。而这显然对教师及其教学文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会遇到诸多观念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艰难,而仅仅依赖教师个人的力量无法圆满解决这些问题。它必然要求教师打破一贯的各自为阵、孤军作战的局面,走向与各层次人员的合作,发挥团队精神,从中将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智慧,从而产生富于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无论是教学内容学还是学习方式,都呈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很多因素事先无法预料,“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使教师们感到用老一套办法难以驾驭课堂。因此,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备课的清规戒律,应当把备课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树立“为孩子的发展而设计”的全新备课观。于是,教师们发自内心地呼唤“集体备课”。有人群,就有交流,就有合作。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即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的过程。要求教师具备以下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丰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有职业理想和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且能够把进入更高的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有三条途径:自然积累、业务学习、探索性教育实践,而集体备课研究有助于教师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通过教师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共同钻研教材、切磋教法,思想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并不断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来实现博采众长,拓展思路,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每位教师都能在这一过程中较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

※本研究获“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第三批研究课题优秀结题,其第一轮研究获台州市人民政府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课题为第二轮研究课题,成果获台州市教育科学2006—2007年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学2006—2007年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水平。

3.学校薄弱现状的反思

学校自2001年6月由北城完小易名升格而成。刚升格时的城西小学,其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远远落后于全市同类学校。学校办学规模极其小,仅10个班级不足500名学生,20来位教师,占地不足5亩;教学设施十分落后,几乎没有任何功能教室;缺少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整体教学普遍薄弱(学校于2004年进行整体搬迁,校园面积达60亩,教学设施功能齐全;现学校教师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省名师人选、台州市名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及市级教学比赛获奖计45人;省优秀教师、省春蚕奖获得者、台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市级以上荣誉40多人;有40个班级,2400多名学生)。面对学校今后的迅猛发展,教师的素质问题尤为突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从中提高学生的质量,这给学校的生存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教学行为与备课中诸多不尽人意和值得反思的地方:不少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存在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备课中缺少个性的研究等等。如果不加以改进,这将严重阻滞学校的发展空间,教育教学质量想在短时期内有根本性改变则更为艰难。

教育进步的核心在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叶澜语)打造一支具有较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智慧、专业精神、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飞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集体备课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为基础,以凝聚发挥集体智慧为核心,实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的原有基础

1.学校集体备课研究综述

带着对集体备课效用的朴素认识,我们针对学校原有教师素质普遍薄弱这一现状,在经历一年的调研后,于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开展了第一轮集体备课研究,将研究的重点定位于集体备课的仿学和规范上,以努力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通过两年的探索研究,以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台州市内外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已逐步走出温岭,走进台州,走向浙江。集体备课阶段性论文多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教育发展研究》等各级刊物上,我们的研究成果先后获省“课改巡礼”优秀论文一等奖、台州市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学分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等4项。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新的意义的“学习共同体”,除了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从理论的高度在理念的提升、行为的改进、课堂的优化上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地指导与培训,从实际操作层面向理论提升层面发展,引领教师理论提升与专业成长。这其中就涉及到集体备课研究和管理的策略问题。

2.各地集体备课研究综述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研究已在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其集体备课机制也发展得比较完备。如成都市学街道中学推行的以“集体备课”研究为抓手《基于网络环境的集体备课研究》;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开展以追求“生命的课堂”为突破口的集体备课研究;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集体备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范程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教师网上集体备课”推动远程教育事业的实践探索;山东胶南市第二中学提出集体备课应凸现“个人钻研”;还有金孜红提出的“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集体备课制。但这些学校的研究大多从机制的完善上追求集体备课效率的提升,而从策略探讨的高度,从学校及教师发展的需求,对集体备课的管理与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系列指导缺乏深入的研究,对集体备课研究的有效度缺乏更深入的理性思考。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推出了“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意在把备课放到大课程观下进行,通过集

体备课管理与研究体系构建的策略研究,更充分地挖掘学校潜力,使教师们得到更多的专业引领,获得专业提升,并从集体备课管理和研究体系构建中,推进由“研备”向“研教”的校本教研深度,促进教师和学生共享教与学的愉悦,体现教师工作的生命价值,进而不断改变学校的薄弱面貌。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是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能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以信息交换信息、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以创新激发创新,从而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说,学习的结果不是学习者接受了知识,而是学习者个体知识经验得到了改组。基于这种对学习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强调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这种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组织的形成如同一个人的成长,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能力的。只有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才能得到实现,组织绩效也才能得以大幅度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根基于不断省思我们心灵深处的真正愿望,强调尊重个人意愿,并建立共同愿景;它根基于我们本有的创造性群体交谈能力,而使集体远比个体更有智慧;它根基于我们对人类系统概念化和建立相互了解的能力上;它根基于重视整体互动而非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1.探索薄弱学校集体备课的操作策略与模式,建立起在一定区域内有一定影响、起辐射作用的备课管理与研究指导体系。

2.构建教师备课文化,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合作、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3.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区域辐射并引领以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教学改革。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集体备课的现状、改进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逐渐探索出集体备课有效的形式,形成良性的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的研究体系。

2.调查法。通过对教师集体备课现状的调查,分析集体备课现存的问题,以了解改革集体备课的必要性,确立研究计划,把握研究方向。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两类教师群体(第一类是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第二类是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的教学行为的跟踪调查研究,检验集体备课的作用。

三、研究的具体做法

本课题以“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合作、促进发展”为宗旨,从管理体系构建和研究体系构建两方面对

集体备课操作策略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其中集体备课管理操作策略研究主要涵盖集体备课机制建设与组织管理、操作流程、专业引领四方面的策略研究,集体备课研究操作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主讲内容、主备教案、四度调整、课堂教学全息评价等方面的策略研究(如下表)。

(一)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集体备课的实施关键是管理。为了有效地利用好集体备课时间,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现个人特长,让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切实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从而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管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1.机制建设策略

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机制的构建,不仅能丰富课程改革发展的内涵,而且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我们基于校本教学、研究和培训三位一体的思考,对原有的组织和制度进行了创新,构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集体备课组织和制度。

(1)组织创建策略

集体备课对全面落实课改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我们设立三级机构,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使其健康持续顺利地发展。

①决策机构(校长室)

校长室全面策划、指导集体备课研究的展开,为行政决策机构。它是制订集体备课系统计划的保障,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其具体的职责是牢固确立集体备课思想,培养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集体备课风气;规划集体备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订集体备课研究方案;制订学校教研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学校集体备课骨干队伍。

②管理与研究机构(业务科室)

为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学校整合业务科室骨干力量,设立了管理与研究机构。该机构的管理职能是:组织、管理、监督集体备课的全过程,进行常规性检查反馈,执行评价考核奖励等;研究的职能是:负责执行集体备课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落实具体的阶段性研究指导工作,并积累研究素材,提供学校决策层作深入研究服务。

③基层备课机构(备课组)

备课组是最基层的集体备课活动载体,是教学教研管理的坚强后盾和中坚力量,是贯彻新课标、新理念的先行军,具体执行有关集体备课工作,是集体备课最基础的组织机构。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其根本的着眼点是提高备课组的学习力,使其成为一个解决问题为本的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学的一个“诊所”,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备课组主要教研活动有以下几种:落实教学预案与调整;进行常规性教学研究(主要为每学期一人不少于一次的课堂教学研讨,发挥群体智慧,并带动每一位教师在备课、听课和评课的系列活动中水平提高,切

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组织理论业务学习(即由教研组长根据当前教改的动态选取业务杂志上的文章,进行组内学习讨论,也侧重于对校内的业务讲座开展讨论,对学校集体备课的主题指导开展讨论等,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重视微型课题研究(即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2)制度建设策略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主要是通过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行为、平衡各方利益而达到协调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促进社会的发展。”[1]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载体,必须拥有合理而明确的制度,以规范教师参与和实践集体备课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目的。

①分层备课制度

教师个体由于先天遗传素质、后天努力、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学校关注教师的年龄层次,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并充分运用此差异,实施分层备课制度。

新老教材分层管理。由于新教材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以享用,新教材语文第二课时(数学新授课)须详备,且每单元须有一课精备;而老教材每个级段都有了现成的教案,所以老教材依然仅备重难点,但每一课都要详备,且有一课须精备,以努力体现整体和个别统一的原则,使新教材主备重点突出,老教材主备兼顾整体。

新老教师分层备课。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老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需要拥有更多的时间从教学理论方面提升自己,故而对老教师注重质量要求。教龄短的教师则更需要学习和吸收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通过反思和实践提高自己教学的技艺,所以对新教师更注重数量要求。

②教案反思调整制度

教师是集体备课研究的主体,教师的自我反思是集体备课的核心。建立教案反思调整制度,就是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纵向”进行考虑,旨在促使教师研究意识的内化,即让每一个研究者(教师)形成自觉的研究意识,使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向深度推进,帮助每个“教书匠”逐渐向研究者过渡。集体备课教案的“四度调整”,强调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并在不同时间段用行动研究的策略加以推进,始终以追踪的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使学校日趋成为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场所,使教师的教学素养、研究素养不断得以提升。

③教研组常规教研制度

教师同伴间的互助是集体备课的灵魂,教师群体要加强合作与研讨,通过互助,共同提高,促进专业化发展。我们建立组内教师的每学期说课、上课、评课研讨制度,旨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体操作流程为:组内研备——上课教师教前主讲——教师上课——教后评课(执教者自评、组内教师评、中心发言者全面评、写反思材料等)。教师们相互支持、交流分享,每个教师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收获,它的乐趣在于每个人都经历了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过程,获得共同提高。

④三级信息储存制度

为使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资料和信息储存更完备,三级信息储存制度应运而生。三级信息储存制度以学科为单位,分学科实行系统管理、资源共享,形成“主讲内容——教案——课件——题库——教学反思”等相辅相成与互为关联的系统结构,为教师提供资源信息库,使教师能够根据个人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创设富有特色的学科教学环境。它要求从个人、备课组、学校业务科室三个层面进行信息储存。具体地说,即主备教师储存自己每次的主备教案、主讲内容、单元反思,并以电子稿形式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按单元顺序建立起文件夹,交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按年级、时间段整理归档,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融合态势,促使学校集体

[1]唐志良.制度、人性与社会问题[J].中国策略,2006(11):21.

备课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⑤考核评优制度

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之一。根据自身的发展,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学校品位的提高,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学校发展培养有用人才,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考核评优机制,每年都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评优活动,评出最佳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先进备课教师若干,并注意运用各种激励手段,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为集体备课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

2.组织管理策略

如果说机制的建立是集体备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组织管理则是集体备课研究顺利开展的助推器。为了使集体备课研究得以有序开展,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并就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策略研究。

(1)备课组配置管理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新教师多,骨干、精英教师少,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少量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尽可能的把骨干教师分派到各个备课组,使他们在本组内挑起大梁,在专业上给予大家帮助,带领全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

(2)备课任务分配管理

每位教师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特长。为了发挥组内教师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我们要求备课组长在分配备课任务时,尽可能根据教师的特长与需求,并坚持教师自愿的原则,分配每一个单元、每一块教学内容给同组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研究自己要备课的那一块内容,设计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案,为大家展示各自的备课风格,从中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3)监督检查管理

为督促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并从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我们对集体备课中教师行为进行了监督检查。集中活动监督:其一,巡视检查策略,即在每次集中活动时,学校领导巡视检查各备课组集中备课情况,收集集体备课最实际的各项材料;其二,参与备课策略,即学校管理机构人员深入到各个备课组中,以备课组成员的身分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掌握集体备课中的普遍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备课材料检查:其一,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在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立即随机抽查部分教师的主讲内容是否规范、教案修改管理四度调整等情况;其二,从研究的角度出发,随机检查教师的主备教案、主讲内容和四度调整。

(4)信息储存管理

不断地作记录和储存信息是行动研究的主要活动之一,它可用来定期地回顾检视行动的历程和结果。为了使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获得的资料为教师服务,从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我们对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讲内容、教案,检查反馈意见分门别类进行电脑储备,并建立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库。

(5)主题教研管理

学校特别注意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强调主题教研,确定教研主题,并以面上的教研组教研与点上的全息整体评价研究(后面分析阐述)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要求各教研组(或备课组)细化学校“关注学生学习活动,探究学生生活方式”教研主题与五年的“关注差异、主体参与、发挥潜能”教研主题,确立本组教研主题,认真组织好组内教研活动,人人参与教研后的主题讨论,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挖掘组内潜力开展评价,做好活动记录与反思交流的记载与管理。

(6)可行性调查管理

在教师中开展集体备课可行性调查,可以较为客观地了解教师的想法,有助于最后顺利地解决问题,让研究情境更理想,更适合人性的发展。座谈会调查,即召开集体备课座谈会,了解教师在集体备课改革的实践过

程中的一些想法,以切实为教师服务。金点子征集,以调研表的形式在教师中征集可行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及时改进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并及时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7)考核评价管理

为了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视,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在制定集体备课教师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考核力度。评价时,我们重评过程,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此外,我们还利用公开课听评课的机会,对照集体教案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哪怕只是点滴),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其逐渐完善,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特色。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3.操作流程策略

集体备课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吸收个人的独特见解,通过集体的力量将之升华,最后又运用到个人的身上,产生质的飞跃;为了将这一过程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我们对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进行策略研究,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分为准备活动、集中活动、教研活动和教后活动(如下图)。

(1)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建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此,在备课时要求主备教师提前钻研教材,搜集相关信息,设计教案;准备好主讲内容。辅备教师须在活动前熟悉教材,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在教案的1/4空白处作适当的调整(即一度调整),为组内集中交流作好充分准备。

(2)集中活动

集中活动分统一活动与分组活动。统一活动即分组活动前学校对上一次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以讲座辅导的形式,花半小时对全校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指导。分组活动分三个环节开展:主备人阐述,即在集中活动时,主备人针对自己设计的教案,从教材的实际,从学生的需要,从理论的高度进行阐述;组内讨论交流,即针对主备人的主讲内容及设计的教案,辅备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修改调整,即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在讨论交流时结合并吸收组内教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在1/4空白处修改主备人的预案,形成个性化的、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

(3)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即主备教师选取一节精备课进入课堂面向组内教师上教研课。每次进行教研活动,都坚持上课、评课、反思的研讨制度,将每节课的得失进行罗列、分析、改进,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完善,更具个性化。

(4)教后活动

教后活动主要为教师个体的教后反思和教后再设计。教后反思即教师对自己每一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写

出教案中可行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成功及失败之处,为下一轮备课活动作必要的准备。教后再设计即教师调整教案中不适合学生实际、学生需求的环节,重新设计可行性教案。

4.专业引领策略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集体备课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也是集体备课的终极追求之一。但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理应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基于此,我们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加强专业引领策略研究。

(1)备课组引领

备课组是集体备课组织机构中最基础也是最基层的组织,教师按任教学科、年级组合在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实际,学校将市级骨干教师、街道级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充实到备课组长队伍中去,并把在同事中有威望,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安排到各备课组担任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负责落实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但更多的则和骨干教师一起发挥组内的专业引领,如每册教材第一单元的主备示范、平时在组内讨论时发表的意见和调整建议以及课堂教学展示均起到导向、示范的作用。

(2)业务科室引领

教研组长水平的差别,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吸收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一定影响。为解决存在的这一问题,达到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定期以活动主题指导、业务讲座、教改实践论坛为形式,教导处、教科处两个业务科室通过行为跟进进行具体研究操作的引领。首先,集体备课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每次活动主题的指导均针对各教研组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以及研究中的困惑而展开。

(3)校长室引领

如果说备课组长侧重于实际操作、问题分析等微观方面的引领,业务科室是具体执行面上实施与体现研究指向,那么集体备课工作的推进更需要学校领导的宏观决策。校长不但是集体备课工作开展的第一责任人、宏观决策的制订者,也是具体实施的研究者。在学校的集体备课工作中,校长身体力行,不仅担任管理和研究机构的组长,而且对业务科室人员进行重点地专业培训与引领。学校层面的专业引领主要是从宏观操作上指导每阶段的集体备课工作的开展,并有计划地对校内骨干教师特别是业务科室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带动业务骨干在业务水平上提升更快,增大校内人才库的储备量,使其发挥更好的专业引领作用。

(4)校外专家引领

集体备课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校内各个层面的专业引领大多出于职责范围,并且也有较大的局限性。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集体备课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学校每学期邀请教科研单位专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大专院校教授进行专业引领,通过专题学术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座谈等形式促教师专业成长,重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各地教学信息的吸收,也注重于根据具体个案进行的指导和研讨。校外专家的引领所带给我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研究指向,为我们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二)研究体系构建策略

在集体备课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新的意义的“学习共同体”,除了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从理论的高度在理念的提升、行为的改进、课堂的优化上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地指导与培训,从实际操作层面向理论提升层面发展,引领教师理论提升与专业成长。

1.主备教案研究

主备教案就是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主备教师根据组内分工,在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风格,结合新课改理念,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1]它不仅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行为的导向,使学生能在有序的课堂中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学习、体验和发展。

(1)主备教案的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教材是已定的、静止的,它无法按学生的需求进行动态改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时代、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重新审视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编、整合、删除或分割,以真正体现教学内容设计的“以生为本”。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一个指导方向,它也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的一个最主要的根据,是一则教学设计的纲领。为此,根据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要求教师应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入手设计,兼顾全面。同时,设计目标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如果目标设计得太高,学生难以达到,那目标形同虚设;目标太低,则没有效度。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1]其应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外化的形式,主动、快乐、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程序。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据此,我们提出了运用“框架设计”的备课要求,即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现实状态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大致的框架、轮廓或可选择的学习路径”[2]。

(2)主备教案的支撑基点

关注学生差异。[3]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以学生差异为立足点,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并充分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

把握教材关键。有些教材看看没有多少字数,但细细琢磨,可圈可点的知识点还是不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求全,教学效率低下不说,就是学生也是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切不可把每课时的知识都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而应根据教材具体情况和学生发展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好教材的某些方面,集中发挥其某方面的“例子”功能,最终达到重难点突破和学生能力提升的双重目的。教师在设计时就要善于抓住这个关键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使这一切入点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点。

突出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1]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思维训练。训练学生思维,首先应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具体地说,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等,以不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

[1]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4:156.

[2]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123.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8.

[1]刘建强.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育艺术,2006(5):24.

2.主讲内容研究

主讲内容即主备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向组内辅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学情的了解、重难点的把握、目标的达成、教学程序的安排、设计中的困惑及教学的效果和信息的链接等方面作系统地、较为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主讲内容需要教师“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教育教学理论去整理(主讲内容)思路,使(主讲)的过程真正成为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2]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使教师克服了主讲内容的盲目性,明确了主讲内容的目的性,从而增强了主讲内容的自觉性。长此以往,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1)主讲内容的方式和基本要素

说教材、学情。教材、学情是教学的基础,研究教材、学情则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说教材,即以编者、作者、教者以及读者的角度对教材所处的地位、前后联系、该课特点和布局以及它的教学价值等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说教材应切中肯綮,要言不烦,不宜展开细致分析。说教材不是一般意义的文章评价,而是分析课文与教学的关联,应当包括对教学重、难点的说明。学情,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已有的知能和经验基础、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说学情,即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点及思维规律等内容进行概括性地分析。

说设计理念。就是说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依据什么理论,或体现新课改哪一种基本理念,如此设计对学生来说有什么益处。这样的说设计理念,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并理性、深入地思考问题,促使教师自觉地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根据主备教案的不同,我们要求教师在说设计理念时须注意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画龙点睛,还要做到准确、具体、贴切,与教学举措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说教法、学法。教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说教法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学法是指导学生怎么学的方法,即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由于学法和教法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所以学法和教法应联系起来说,不宜把两者割裂开来。

说教学过程 (重难点突破设计)。根据新老教材的不同备课要求,我们将主讲内容分为说精备课教学过程、说单元重难点突破设计。说精备课的教学过程重在介绍教学环节的设置和方式,并介绍设计意图。说单元重难点突破设计先讲清单元重难点,再讲精备课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基本策略和设计意图,然后简单讲其他课时重难点突破设计。

说信息链接 (拓展练习)。说信息链接是针对语文学科来说的,即对搜集的与文本内容、主题等相关的信息进行链接意图说明。说拓展练习是针对数学学科提出来的,主要说拓展性的课外延伸题的设计意图。说信息链接重在说这一内容对于哪个内容的知识具有延伸性,目的是发展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说设计中的困惑。阐述自己在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困惑罗列在组内进行交流,目的使教材钻研、教案设计逐步走向成熟、完善。说精备课设计中的困惑主要可以从教材分析、学情定位、重难点把握、关键点选择与突破、教法和学法确定、教学环节设置、信息链接等方面进行罗列。单元设计中的困惑不仅包括精备课设计的困惑,也加入整个单元设计时的困惑。

(2)主讲内容的注意点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说出“为什么这么教”即理论依据。

[2]马凤龙河狸杰.多视角透析说课[J].教育探索,2006(11):31.

说理论依据时,可以从有关观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认知特点进行分析,也可引用教育名言,以此作为个人理解教材,处理教法,安排程序设计的依据,使主讲的内容站得住脚。

注意区分主讲内容与主备教案、上课。主讲内容与主备教案的不同主要在于:主备教案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即它仅停留于“怎样教”;而主讲内容既要说清“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比教案更具有理论性。主讲内容与上课都是“说”,但说的方法、对象、要求不同:上课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主讲内容则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上课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的教学活动,而主讲内容是备课组内教师之间的研讨活动。

不拘一格,注意灵活。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不同,主讲内容的撰写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模式。只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要点,透彻分析教材和学生,把握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采用综合论述或分块论述,都能达到主讲内容的最终目的。在撰写主讲内容的同时还可以灵活运用,突出自己的特色。

3.四度调整研究

为了弥补主备教案的不足,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使教师形成特色化、理想化的教案,同时也为了促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我们提出了集体备课教案的“四度调整”研究。

(1)四度调整的框架

一度调整。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执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有异,故他人所备教案难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需要课任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钻研主备教师的教案,参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地“剪裁”、“修饰”,立体化地解构,在原教案的1/4处注上调整意见。这就是一度调整,也可称为个人设想调整。

二度调整。主备教师的备与辅备教师的一度调整都是个体行为,为了实现信息的交换,资源的共享,智慧的碰撞,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辅备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教案的调整,然后再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这就是二度调整,也可称为组内交流调整。此次调整意在张扬个性,博采众长,它既有“百家争鸣”的态势,又有“兼收并蓄”的智慧。

三度调整。如果我们的教学止于预设、调整、实践,那一节节课可能就是一次次地“唱老调”、“走老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我们主张在课后对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及自己的教学处理进行反思,静心琢磨所得、所失、所惑,实时整理思路,调整心态。精备课以教学案例或教学叙事的形式加以记录,其它课以教学日志的形式加以叙写,以期在无数次这样的“上下求索”中,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长此以往,反思定会成为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和动力。

四度调整。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成功,深入地探究问题,尽可能地弥补教学中的遗憾,我们提出了分组活动时的四度调整,即就主备教师的研讨课及辅备教师各自的课堂实践展开讨论,针对一些共性的反思来调整教案中不适合学生实际、学生需求的环节,设计可行性方案。四度调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观上强调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对某一片断,特别是重、难点片断的调整上。

(2)四度调整的注意点

调整的宗旨——以生为本。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于此,四度调整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全面分析,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并以此来设计、修改、实践、再设计教案。同时,还要让调整进驻在课堂中,随时随地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生成调整”。

调整的主要途径——质疑探究。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代表着主备教师一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这就不一

定适合其它辅备教师使用。因此,不管拿到一份怎样的教案,教师都应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教案、教学活动,对原教案进行批判地吸收,有选择地模仿,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合理地加以取舍,把主备教师个体的资源转化为共享的资源。

调整的灵魂——不拘一格。四度调整的主要形式就调整主体来说可分个体调整和集体调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调整,我们强调的是理念的探究,资源的整合,思维的碰撞,以呈现“百家争鸣”之气象。因此,调整后的教案在教法的选择上应“因人而异”,学法的设计上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量体裁衣”。

4.课堂教学全息评价研究

把“全息论”的含义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构成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要素是“全息元”,其中教师和每个学生的活动状况,都包含着课堂教学这个“全息体”的整体信息。但是,“信息元”对任何一种层次的“全息体”信息的体现都是有局限的,信息的接收、加工和传输也是有时间、范围和对象限制的。为此,我们将课堂教学全息评价研究定位于教师提问、教师点评和学生活动这三个“信息元”上。

(1)教师提问评价策略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师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还能及时掌握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提问数量评价策略。评价教师提问数量的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是否精心筛选问题,数量是否得当,即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年龄、学生学情、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适当调整提问的数量。为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学龄、学情、学科和课型拟定与之相适应的提问数量区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提问内容评价策略。教师提问内容设计得巧妙、独特,能切中学生的要害,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评价提问内容的有效与否主要看是否紧扣教材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展开。具体地说,即:是否兼顾重、难点突破和其它学习内容的涵盖,是否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是否综合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问技巧评价策略。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的路径,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认知结构的良好建构。可见,把握好课堂提问技巧对提高教师提问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提问技巧的有效性主要看:提问语言及辅助是否恰当,提问形式是否灵活,提问时机是否合宜。

(2)教师点评评价策略

所谓教师点评,就是教师以“点”和“评”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点拨和评价。点即点拔,意在使学生的思路方向更正确,思路范围更广阔;评即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状态等,从而激发他再思考,再创新,再完善。

情感把握评价策略。教师恰到好处的点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拉近师生的情感,从而使轻松愉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点评时情感把握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点评是否有感染力,即:评价语言是否幽默生动,表扬肯定是否具有激励性,批评指正是否委婉。

时机把握评价策略。一堂课中,评价教师点评是否能把握时机,关键在于:是否点在学生的疑难之处,能否及时评价学生中的生成(即能否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成果、能否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否及时评价学生的错误信息)。

尺度把握评价策略。教师在点评时如果能恰当地把握点评的尺度,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高峰体验。该如何恰当地把握尺度呢?我们认为主要看:点拨是否点到为止,是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否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

(3)学生活动有效性

新课程下的课堂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活动充满着整个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的有效程度可以折射出课堂教学的是否有效,这就给课堂教学全息整合评价研究以一个新的“全息元”——学生活动有效性研究。

活动时间和形式评价策略。教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另外,一节课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个体活动,这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课堂。

活动数量评价策略。课堂是学生活动的场所,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是否有效要看学生参与的数量。学生活动数量是指一堂课中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各类学生是否都参与了活动。具体可以看:学生举手人数(即学生是否大面积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和学生展示人数(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方位的学生是否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活动质量评价策略。学生活动质量是检验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它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质量、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质量。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质量主要看学生是否与老师进行大量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针对某些问题或产生的冲突与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主要看生生之间能否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否积极参与他人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是否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地解读;能否针对文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努力解答。

三、研究的成效与结论

(一)研究成效

自开展研究以来,学校开展的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无论在师资力量、学生素质,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更可喜的是以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已在台州市内乃至浙江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全体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的合力,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开展集体备课时,教师们付出了很多,收获也很多。通过研究,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使我校特色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1)教师的角色意识得到了加强

学校把备课的改革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并把进行备课改革同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搜集备课改革的信息资料供教师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并完全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投入到这一改革中。根据集体备课操作流程,每一位主备教师能各自精心准备相关的教案提前把教案分发到辅备教师手中,辅备教师也尽可能地抽时间阅读教案、注上个人见解;在集中活动时,教师们在探讨教学问题时能坦诚相见,取长补短,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后,老师们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在第二次集中时进行反馈交流。许多教师还通过理性思考,开始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部分教师甚至把教学问题课题化,走上了教学研究之路,正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2)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的研究,使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这一有效的平台,找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帮助教师形成了不断改进的教学工作价值观,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打破了教师在业务上自我封闭的状态,建立了一种教师之间信息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树立了新型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教材观,增强了教改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已普遍认识到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合作交流方式的培养,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前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如今已不复存在,课堂上,“你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你认为他说的怎样?”、“让老师也来试试,行吗?”等等语气多了,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探究、合作式的多了,上课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已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掘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性的乐园。

(3)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通过集体备课,不仅促使教师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合作中激活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还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从抄写教案的大量时间中腾出来,不再被备课本所捆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改进教法,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个人教学特色的研究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研究,不仅促进了集体教研,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也促使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提升了业务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翻阅各种教育教学杂志,学习新的教育动态和前沿的教育理念,这一定程度上进教师教育研究的能力大大增强了。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教师逐渐在教学行为的转变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寻找具有研究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在日常教学小现象的研究中,教师逐渐体悟到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必要性,也逐渐养成研究习惯与形成研究能力。自开展研究以来,教师论文案例、发表达140人次,比研究前两年增加了164%,课题研究达16项,比研究前两年增加了45.5%,教学业务比赛获奖达11人,比研究前两年增加了12.2%。

2.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在互助合作中,克服“单兵作战”的思维、工作方式,达到资源共享。这不仅为教师改变以往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的被动转化为学习的主动提供帮助,同时为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思想”来源。因此,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得到不断地提升。

(1)启发、引导了学生合作学习

在以前,由于很少集体备课,再加上同年段的教师平时很少在一起探讨、交流教学经验,使得有些教师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方面做得很不到位,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总处在压抑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参与得不到激发,造成学生各自为战,很少合作学习。有些教师说,通过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学习他们好的教学经验,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越来越频繁。

(2)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前,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有时连一个也没有。是他们不懂吗?不是,是因为他们不愿举手回答。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强化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尽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传统的被动、过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放、互动、讨论、合作、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已逐渐淡化,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勇于发现、探究的精神已初步形成。

(3)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集体备课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鉴于课题研究的有效度,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生获得知识得主战场,为此,我们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纵向去评价,抓住两个“度”加以衡量:一是速度,即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无得到提高;而是温度,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有无提升。由于我们强调对课堂教学的全息评价,并由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对教师的备课进行相关的评价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都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两个度”的衡量终究夹带着主观性,那么通过各类比赛和学科调研,所显示的学习质量就更具说服力了。一年半来,学生在参加国家、省、地、市级各项比赛获奖达150多人次,比研究前两年提高了26.1%;在市督导评估全班性学科抽测中及综合性督导评估中,成绩跃居同类学校前茅。

3.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一个薄弱的群体中,只有发挥每个个体的潜能,凝聚所有个体的力量,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薄弱面貌的改变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而集体备课,恰好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自开展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以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档次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不断形成。

(1)学校荣誉

两年来,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台州市首批校本研训示范学校。同时,学校先后获浙江省I 类标准化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50多项荣誉称号;被确定为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全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台州市学习指导研究实验学校、温岭市校本教研实验基地等10项。2006年8月,学校从原来温岭市的三类学校升格为自主发展性学校,跨入温岭市强校行列。2008年9月,学校被台州市教育局评为2003—2007年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2)经验交流

通过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研究实践,此项研究在省内外产生了大范围的示范辐射效应,学校关于集体备课方面的材料陆续在各级会议上作典型经验推广,在各类媒体上报道。自开展研究以来,先后有路桥实验中学、路桥峰江中学、路桥蓬街中学、玉环县清港中学等台州市内外20多所中小学校来校进行集体备课工作研讨与交流,其中有4所学校邀请我们集体备课核心组成员去他们学校以专题报告、互动交流等形式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先后在省级 (2次)、地区级 (11次)、温岭市级(7次)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十次应邀去嵊州市、黄岩区、路桥区、临海等地作经验介绍或培训指导,并面向台州市各兄弟学校开展了“集体备课阶段性研讨会”。与此同时,我校集体备课方面的管理与研究经验,以及相应的各类活动相继被《台州日报》的“科教园地”、《台州电视台》的《教育时空》、温岭市电视台《温岭新闻》等各类新闻媒体报道,其辐射影响的效应也扩展到家长及社会各界,得到广泛的好评。

(3)成果丰硕

两年来,我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作风深入开展研究,使此项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5年9月,第一轮集体备课研究成果《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获台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6月,以集体备课为核心计26万字的《校本教研:薄弱学校改造的策略》一书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2008年9月,第二轮研究成果《薄弱学校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获台州市2006—2007年度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其阶段性研究论文有1篇在全国核心期刊《人民教育》上发表,6篇在全国核心期刊《教育发展研究》、《教学与管理》上发表,4篇在国家级刊物《小学语文》、《现代中小学教育》上发表,7篇在省级刊物《教育科学论坛》、《浙江教学研究》、《浙江教育科学》上发表或汇编;另外,一项获省级一等奖,一项获省级二等奖,四项获省级三等奖,两项获台州市级一等奖,三项获台州市级二等奖。

(二)研究结论

通过两年的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实践,我们通过管理体系构建和研究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薄弱面貌改造的实践探索,结合相关理论,形成了以下研究结论。

1.集体备课应有“备”而来

集体备课是通过教研组或备课组“个人——集体——个人”的备课过程而完成的,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就所备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和教法。然后通过集体的智慧加以取舍、完善、总结,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它不应是一人备课,集体模仿,而是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当“听客”和“看客”,更不能照搬别人的教案。学习别人的教案不能代替个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吃透教材、深钻大纲,不广泛查阅资料,不细心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而机械地套用他人编写的教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

固定模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学校在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都确定一个主题,明确每次的备课主旨和具体操作。

2.集体备课要坚持集体和个体相结合

不管怎样的备课方式,只有做到集体和个体相结合,它才是有意义的,集体备课亦不例外。教师只有独立思考了,才能够抵制陈旧的观念,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思想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同时,教师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其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相互间的相互学习,需要集体力量的引领,需要一种合作交流的教研氛围,这是勿庸置疑的。集体备课活动前的准备,集体备课时的研讨,集体备课后个体内化吸收和外化操作的过程必须强调个体活动的质量。没有个体活动质量作保证,集体备课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要特别重视个体活动质量的监控,如对集体备课时所提意见的修改、补充、调整、细化等,要狠抓“二次备课”的落实,大力倡导并着重考察个性特长和创造性的发挥,以避免“南郭先生”和常吃“嗟来之食”者的出现。

3.集体备课应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研究体系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新的意义的“学习共同体”,并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自觉自愿地进行合作交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学校就应从行为规范和理论提升两个角度出发,探讨有效的操作策略,以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研究体系。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从理论的高度在理念的提升、行为的改进、课堂的优化上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地指导与培训,从实际操作层面向理论提升层面发展,引领教师理论提升与专业成长。

4.集体备课应以行动研究加以推进

行动研究法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实践者直接参与研究;以自然状态为研究背景;以研究方法灵活性为策略。它有效地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行性强。同时,集体备课研究也应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图都包括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六、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收获研究成效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困惑与思考。

(一)如何引领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尽管学校从不同层面、不同层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水平,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将新理念转化为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上,存在着张冠李戴的现象,存在着贴标签的状态,整体驾驭分析教材、主讲内容、课堂教学及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仍停留在机械照搬的现象。为此,我们在思考,下阶段该如何加大专家引领和骨干示范的力度,对教师进行技术层面的指导,尤其对教学行为进行适当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以促进教师恰当地运用理论,并融合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中。

(二)如何把握集体备课的共性与个性

不同层次的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和感受不尽相同。有经验的教师把集体备课当作合理的补充,他人的观点帮助拓宽了备课的思路;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集体备课无疑成了他们上课的法宝,使他们懂得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上出一节好课。问题是:集体备课的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集体备课和个性化备课对不同的教师标准如何确定?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使教师在备课论坛上凸显个性特长?基于此,我们拟在分层备课的基础上建立学徒式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论坛制度。老教师和新教师互相交流、资源共享既有利于老教师更新观念,也有利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如何“聚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提出了由“研备”向“研教”推进的新思路,加强了教研组层面的教研课、教导处层面的随堂听课和教科处层面的课堂教学全息研究,把集体备课的“研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一个阶段的研究,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看到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虽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但缺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对学情估计不足,以致课堂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充分发挥校本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业务科室的指导作用,并加大送出去、请进来的力度,使教师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真正收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就是一枚成熟的核桃。要吃到这枚核桃可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需要做咬、烤、砸的工作。咬,是学习;烤,是反思;砸,是研究和领悟。”确实,要想让集体备课发挥作用,我们就必须通过学习吃透集体备课的精髓,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努力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集体备课就会不断获得丰收。

参考文献

[1]单连芳.新课标下的备课制度改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9).

[2]王雯戴荣淑.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3(3).

[3]江瑾琦瞿梅福.集体备课:专业引领的四个层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6(4).

[4]瞿梅福朱雅萍.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的管理与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5]瞿梅福.集体备课的指导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5(4).

[6]陈海琴瞿梅福.集体备课指导体系构建探索[J].小学语文,2007(5).

[7]陈海琴柯卫玲.教学设计支撑基点探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07(8).

[8]张丰.问题与建议——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新探[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9]常生龙.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长[J].教育发展研究,2004(4).

[10]蔡宇龙.校本教研:从理解到行动[J].上海教育科研,2004(2).

[11]石鸿云.不妨让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J].教学与管理,2004(9).

[12]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研究,2004(8).

[13]卞惠石.新课程,我们该怎样备课[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5).

[14]陈光全.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教学管理,2004(6).

[15]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16]高维迎.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施策略[J].教学管理,2003(10).

[17]金孜红.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35).

[18]瞿梅福.校本教研:薄弱学校改造的策略[M].百家出版社,2007.

[19]陈海琴瞿梅福.集体备课四度调整策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

[20]颜美红潘丽云.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1).

[21]金绍荣王德清.对集体备课的理性诉求[J].教育科学论坛,2005(12).

[22]郑一丹.集体备课为何如此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8-1-28(3).

集体备课实施与方案

电市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构建有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县教育局课改精神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对集体备课的基本认识 1、集体备课是指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的一种备课形式。 2、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严谨治学。 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

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建立健全机构,强化管理过程。 为加强领导,保证集体备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集体备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米柱(校长) 副组长:梁新周(教务主任) 文科组长:梁改霞(文科教研组长) 理科组长:赵保国 成员:全体教师 三、集体备课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1.备课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1)备课组长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科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2)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议课会由备课组长主持,主持人发言后,即由主备人(中心发言人)陈述教材及设计思路等有关情况。接着集体议课、质询。最后主持人小结。议课会要做好记录。议课会记录包括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议课会时间、地点、主备课人、参备人、备课内容、发言记录。 (3)把议课会开成学术研讨会。对主备人的发言及设计思路,要让参备人提出问题和补改意见,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集体备课的流程. 说明:每个集体备课小组要确定一名教师任组长,组长分配备课任务时确定主备人,主备人确定后同组其他教师即为参备人。 1.备课:主备人根据自己的教学设想,认真编写教案。主备人要提前一周备好课。 2.说课:主备人在备课小组内说课,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的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情、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 3.议课:召开备课小组议课会,确定主发言人,在备课小组内对主备人编写的教案进行讨论。主发言人重点发言后,组内其他教师根据主发言人的发言情况,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4.复(定)课:备课组长根据教师们的议课,对主备人编写的教案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主备人据此重新修订教案。 5.上课:集体备课小组成员用修订后的同一份教案在各自班级上课,集体备课组的其他(她)成员抽出时间听课。 6.评课: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议,必要时确定主

评人,授课教师写教学反思。 三、主备人的任务. 1.主备人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纵向是给什么内容作铺垫的,横向与那些内容有联系。 2.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编制的教案要重点突出。 3.提出教学目标。编制的教案要从三个纬度上体现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备教法和学法。教师采取的教法必须有效,学生的学法诸如小组学习法、探究法等必须符合教学实际。 5.备教具及多媒体教学。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学具;搜寻、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作。 6.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诸如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体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的使用,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课内外作业的设计,教具、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都必须考虑周全。 7.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和编制的教案,是个人能力、学识等“本事”的具体体现,必须精心准备,不得抄袭。如引用了他人的教案,必须注明出处。 四、参备人(各科教师)任务. 参备人除认真履行好主备人的职责外,还必须做到: 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点,做到宏观上把握本册、年级及学科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

家长学校“亲子共成长”工作总结

家长学校“亲子共成长”工作总结Summary of the work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grow together"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家长学校“亲子共成长”工作总结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学校“亲子共成长”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工作总结 (一)健全组织机构,确保亲子共成长工程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亲子共成长”工作精神,制定了《亲子共成长课堂教学常规》,对家长学校的授课方式及内容、考勤、考核、评比表彰、档案管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学校成立了校长牵头,教导处和班主任为成员的亲子共成长家长学校工作组,明确职责,落实家长学校各环节的组织工作。

另外,每个班选出两名热爱家长学校工作的代表,成立家长 委员会,作为家长学校的组成成员,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分工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有利的促进了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学习,全面提高班主任的授课水平 为全面提高班主任的授课水平,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 开展“家庭教育读本”学习培训活动。为确保培训活动有实效,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配当表,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通过集中与分散的形式,组织班主任学习了《牵手两代青苹果家长讲堂》、《家教智慧从哪里来》、《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读本》、《你的身边有我——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家教咨 询手记》,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家教水平,为家长学校的授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制定方案,抓环节落实,确保授课质量 1、制定方案。 学年制定家长学校方案,学期制定家长学校授课计划, 明确家长学校授课时间、内容,保证每学期4课时的授课。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课程的进行做好铺垫

明宇学校2020集体备课组制度和考核办法

明宇学校2020集体备课组制度和考核办法 课改的有效实施,最重要的保障就是评价和考核。纵关合作教学评价,环节上包括师师合作评价,师生合作评价,生生合作评价,最重要的当属师师合作评价,这是合作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的运行前提和动力源泉。 离开师师合作评价,空谈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评价是极其片面的。我校的课改陷入困境,个人认为,最大的因素就是评价和考核的缺失,甚至仅仅停留在生生评价阶段。要效推行课改,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师师合作评价问题,而师师合作的核心则是集体备课组的运作,由此,集体备课组考的核和评价最为关键! 一、内容: 1.集体备课必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

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2.对已经结束的上一周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学生掌握的情况等。交流讨论的内容记录在集体备课记录本上备查。 3.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各备课组必须对下一周的教学单元(章、节)进行集体研究:着重研究这一个单元的特点;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一单元在知识上有哪些联系,与后一单元在知识上又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知识迁移,有什么内在联系;本单位(章、节)的教学目的应该怎样确定,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采用什么教法,教给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课前需要作哪些准备。 4.由主备教师介绍其中一节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

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二、要求: 1.确定主备人 2.集体议课。每周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议课。议课内容及程序为:(开课—评课)—-反馈上周所教内容(主备要作详细记录,以便再改电子教案)—-讨论下周要教的内容,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板书设计、课堂巩固练习等方面讨论,程序为:先由主备概括教材内容、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再是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最后

集体备课方案

集体备课方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思政教研室集体备课方案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院一项基本的教学工作制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室承担着2015级本科“概论”课,2016级本科、2016级高职“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层次和课程涵盖各专业,学情复杂。为更好的贯彻和坚持学院这一基本教学工作制度,思政教研室结合课程特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特制订本方案,力求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此项制度的实效性,从而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背后和根源性的东西,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为指针,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教学内容的专题化、教学实施的小组化、教学方法的问题化为内容,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的过程化目标。以我校本专科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我校学情、师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主要内容

1、结合课程改革,尤其是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注重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的符合度,注重学情和教学方法的符合度。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3、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目标定位,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 三、组织安排 集体备课负责人:孙宗魁 15级本科概论组(3人)组长:姚晶晶,组员:张新刚、冯春娜 16级本科基础组(3人)组长:孙宗魁,组员:黄玉艳、赵金兰 16级专科基础组(6人)组长:李李,组员:杨晓、商健健、文秀菊、李培培、刘高山 四、集体备课时间 每周一、四下午16:30以后教研室办公室2#305

集体备课的好处和基本要求

集体备课的好处和基本要求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对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可否认,但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的形式化、低效化、教条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目前集体备课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认为集体备课有很大好处,第一,集体备课集中多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第二,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第三,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突出教后反思的撰写,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扬长避短,更有利教师不断发展 第三集体备课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这样集体备课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和谐融洽的氛围更好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这样的集体备课吹绿了教学效果,润红了教师的智慧之花。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课程标准基本目标,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但是,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集体备课基本要求 为了落实“三项常规”,加强常规教研工作,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现就集体备课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一、活动的意义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制度(试行)。 1、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均实行集体备课,特别是六年级的复习课更应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2、各年级段均设一名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负主要责任,起组织、指导、督促检查、记录情况作用。 3、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做到计划落实、课题落实、人员落实,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

向备课组长请假。每期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见附表的具体安排。 4、集体备课时间须讨论两周内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教师在备课本上作好讨论情况记录。 5、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活动讨论意见等,单周五前上交教导处检查。 6、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7、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人进行说课,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然后由参加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由备课组成员对讨论的意见进行整理,根据自己

的教学形式和特色,在备课本上形成整合性的集体备课。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平掌小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创新教研形式,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背后和根源性的东西,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市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主要内容 1、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引领深入解读。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3、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三、组织建设 集体备课领导小组 组长:王兴荣 组员:章建林、李家武、张志明、李丹、阳鸿、李栓键、马雪梅 四、集体备课时间 每周一晚上。 五、活动地点 平掌小学办公室 六、具体操作 1、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备人、 2、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根据教材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内容。 3、主备人初备。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一、担任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 二、备课要有超前性,必须提前一周备课。采取分工合作形成通案运用计算机进行。 三、集体备课制度化,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顶备课。 四、集体备课时必须"吃透两头",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在制定单元目标、确定教学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交流教法、探讨问题、确定统一的单元测试题等方面做到集思广益,在充分体现教师个性基础上达成共识。 五、集体备课每两周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同年级一周至少要交流一次,交流学生学习、思想情况、检查执行培优、辅中、转困计划的效果。 六、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教案。 七、教案中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必须点明使用的环节和方法,并用倡导师生自制教具,积累资料。 八、认真写好教后反思,反思要体现成功与不足以及改进措施,每个章节和每一篇课文都要有课后反思,反思间要体现出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进步。 九、教导处将采用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对教师备课进行月检查,评价等第为一等、二等和一般、依据主要是教师个人撰写的课后反思。并及时填写"教师备课检查评价。并将评价情况纳入教师当月出勤考核。 教研活动制度 一、按照区教研室的文件精神,分学科规定集中研讨时间,教研活动隔周一次。 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片中心开展的研讨活动,广开门路,认真学习他人的经验。 三、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好所有活动,确立活动主持人,注意教研活动的质量。

四、教研组长要带领本组成员认真开展教研,记录好教研活动的出勤,教师参与研究的出勤情况与教师当月绩效挂钩。 五、教研组认真记录教研活动过程,做好第一手研究材料的积累工作。 六、教研要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次教研人人动脑,在教研活动中做好准备,要勇于发表总结的观点,各抒己见,深入探讨,真正通过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七、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写出教学体会和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总结课堂的教学质量。 八、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 九、校级领导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次数不低于8次。 听课、评课制度 一、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周听课制度。 二、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次,教龄不满三年的青年入职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三、教师听课要认真记录过程,同步写出自己的评价。 四、听课结束、积极参加评课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上交听课反馈表。 五、学期结束,学校对教师听课记录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教师年终绩效考

六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六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并贯彻新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深刻理解学校文化及教育内涵,并加以推广和实施,提高教学效率。 2.继续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其它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 3.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备课组集体备课确定单元或课时教学计划,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讨论教学策略及施教方法等。 4.收集整理,将好的方法、理念、思想加以总结,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 三、常规要求 1.制定学期年级教学进度,统一进度,指导教学。本学期共十八周,本册书共有五个单元,备课组教师参照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或调整各班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计划,保证六年级各班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实效性,做到程序规范,环节紧扣,知识落实,能力提高。备课组要做到“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四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搞好“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钻透“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优化“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3.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关爱中下生,做好补差工作,尽快提高他们的成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学习的乐趣,以此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4.要争取更多的把多媒体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因为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提高视觉、辅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馈检测等。 四、备课步骤 (一)备课流程 备课组分工——个人单元备课——集体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修改 (二)具体备课步骤 1.备课分工。备课组长按单元进行分工,确定个人的备课单元,排好单元集体备课时间。 2.个人单元备课。负责本单元主要备课的教师根据分工,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收集相关素材,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格式,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单元教学设计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灵活、习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 3.集思广益,形成预案。集体备课时,除主备老师作主题发言,详细阐释教材的重难点,提出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教学过程外,其他成员应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能够做到集体讨论、商量,能根据班级实际设计好、修改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实用的“旁批”,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填好备课记录。主备人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成功、不足与改进措施,初步形成预案,然后分到各老师手中。 4.博采众长,自备出新。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各老师要结合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即在经典批注中作好

亲子共成长教研活动记录

亲子共成长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持人: 活动地点: 活动日期和时间: 活动过程: 1、根据开发区教育中心要求,焦集小学成立了家长课程学校教研组,制定了家长课程第一次开课时间在4月10日上午8:30——10:30,要求各年级班主任一定要认真组织,精心布置课堂环境,做好开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备课、家长沙龙活动方案、DVD影碟机、电视机、家长听课纸、家长作业等)。 2、组织全体班主任观看专家讲课光盘,熟悉讲课内容,预设好讨论主题;确定教学的内容、活动方案,研究教学难点和重点,编写讨论课教案,确保每一位班主任都能组织好讨论课的教学工作。 3.为保证教师授课质量,要求家长携带教材读物听课,并做好听课纪录。对没有购买读物的家长,学校原则上要将讲课的重点内容打印发给家长,鼓励其更 积极地参加学习。

3、课后学校写出总结,班主任写出体会,下周二 以前交教办。 6、根据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课程内容均为本年级教材的第一、二讲,各年级印好家长课程开课通知,拟好家长课程作业题,教师写出授课教案,开课形式按照自然班进行分班教学,回收家长作业并进行批阅,做好授课记录、家长签到表、考勤表、出勤率,写出家长活动方案,选出家长学习进步的典型,保存好家长学习的有关资料。参与家长学校的亲子教学活动出勤率不低于90%。 7、做好教案和案例分析,分年级集体备课的,相同教案只选取一份上交,要注明使用人和使用年级,案例分析要结合实际,具有代表性。 8、为每一位家长建立学习档案,内容包括家长听课记录、家长作业、作业批阅、学习后亲子关系改善情况、对家长学习态度的评价等。但是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家长的文化水平和其他情况,在评估作业时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避免作出任何有伤害家长尊严 和学习热情的评价。

集体备课实施细则

芒市民族中学集体备课实施细则 集体备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四定”、“七备”、“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教学目标、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学情、备教案,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学案、统一主要例题、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同一年级单元等测试统一,配好餐。 二、集体备课的管理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务处、教科处实施管理。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时间安排 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的特点,每周或每两周集中一次。教务处开学初安排课表时,给每个备课组配置统一备课时间,力求集体备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学期初,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究,深入钻研教材、标准,依据本年级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具体进度安排表由备课组集体制定,注意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并按月制定出集体备课安排表。 2、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集体备课采取先由主备人提供教案,再由任课教师添加、修改,最后提请备课组集体研讨,形成共识的三段式备课。第一阶段:主备人根据计划提前备好课,打好电子教案,并在备课组集体研究前2天分发到每位教师手中。第二阶段: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充实每个环节,甚至修改、删减或增添某些教学环节。第三阶段:各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讨。集体研讨时,由各备课组长主持,先由主备人介绍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设计的意图,重难点突破等;再由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修改发表意见,形成共识,最后得出既能体现本班实际又能体

英语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英语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对集体备课的基本认识 集体备课是指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的一种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严谨治学;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集体备课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1.备课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1)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并提交备课组讨论修改通过。 (2)备课组长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科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3)按时召开议课会。议课会要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一般不得提前和推迟。 (4)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议课会由备课组长主持,主持人发言后,即由主备人(中心发言人)陈述教材及设计思路等有关情况。接着集体议课、质询。最后主持人小结。议课会要做好记录。议课会记录包括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议课会时间、地点、主备课人、参备人、备课内容、发言记录。 (5)把议课会开成学术研讨会。对主备人的发言及设计思路,要让参备人提出问题和补改意见,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6)负责对集体备课的考勤、监控与管理。集体议课时,参备人不得无故缺席。 2.主备人(中心发言人)的职责和任务 (1)分析教材。要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纵向看是给什么内容作铺垫的,横向看是与那些内容有联系。 (2)提出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3)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家长学校申报材料

家长学校申报材料 【篇一:示范家长学校申报材料1】 和谐管理竞争推进创新教育 努力实现家长学校科学发展 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 2012年10月 和谐管理竞争推进创新教育 努力实现家长学校科学发展 近年来,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家长学校在教育中心、濮阳市及油田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有效渗透教育管理新理念,家长学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赢得了广大家长的普遍赞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油田十三中家长学校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有效化、创新型健康发展之路,家长学校已经成为油田十三中办学的一大亮点。 一、认识到位,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十三中的家长学校是在“节假日不补课”、“不上早读、晚自习”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的最初目的是:学生在家学习时间增多,希望家长能协助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提高孩子在家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为此,就必须逐步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所以,一开始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都非常重视。在办学实践中,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委员会职责》、《家长学校委员会标准》、《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家长学校优秀学员评选条件》、《家长学校学习记录本》、《学校行为规范》、《社区、家长联系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家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序列化。 油田十三中家长学校坚持广泛性、规范性、持续性、实效性原则,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规划,严密的管理网络,稳定的教师队伍,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档案资料,统一的课题和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固定的教学场所,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和标准。并且在机构、措施、教师、学员、教案、听课笔记、作业、时间地点、评估表彰、经费等几方面有足 够的保障。 我校家长学校坚持“两个模式”。(一)办学模式:行政领导、校长

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样本

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 搞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创新教学思路, 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 高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 使我校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学生, 全力提高教学质量, 现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教学的引领作用, 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克服以往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以量为本, 形式主义; 以本为本, 本本主义; 以我为主, 自我主义等现象, 根据学校”有实效”的要求, 决定以实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 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各科的均衡发展。 二、集体备课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 李长焕副组长: 丛万忠 成员: 丛广慧、白国锋、张友良、王勋辉及各科组长、备课组长。 三、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和品社组和科学组负责, 分年级成立备课组, 以科组为单位灵活组织实施集体备课。

1、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以年级为主, 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 主备人负责制。 2、集体备课与常规课、公开课相结合, 形式为: 个人初备——集体研备( 形成学案、教案) ——教师再备( 针对班级、个人情况) ——上课。 四、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 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 。 ( 1) 主备人的职责: 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 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然后形成交流稿( 包括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 。 ( 2) 辅备人的职责: 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 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 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 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2、集体研备: 集体研备前, 由备课组长检查个人初备时的课本标注情况, 并记录。 ( 1) 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

学校集体备课细则

学校集体备课细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不断将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向深入,使教学研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支撑点,加速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二、建立组织 1、我校现有教研组为五个:小语组、小数组、中理组、中文组、体音美组,及教研组为一个大的备课组。再根据我校的教师所任学科特点,将同学科、同年级段划分小备课组。划分如下:小语备课组分为:低段备课组、中段备课组、高段备课组;小数备课组分为:一至三备课组、四至六备课组;中理备课组分为:初中数学备课组和初中理综备课组;中学文科备课组分为:初中语文备课组、初中文综备课和英语备课组;体音美备课组分为:体育备课组和音美备课组。 2、各备课组自行推荐一名备课小组长,教研组长担任备课组长。 三、程序和方法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以下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堂跟踪(听课)→反思提升(评课) 1、个人初备 ⑴初备时,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三维目标得到有机的整合,设计的重点放在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 ⑵个人初备时,一要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二要抓住教学“八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弱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三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⑶初备时,每位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家长学校工作实施规范及评估标准文件

家长学校工作实施规范及评估标准 家长学校工作实施规范.......................................................................................................... .. (1) 准估标家长学校工作评.......................................................................................................... .. (9)

家长学校工作实施规范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学校教育和 促进学校、家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学校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中共中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为了贯彻落实 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 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家长学校工作,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

导大纲》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精神,结合实际,现制定我县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 家长学校工作实施规范。 一、指导思想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的宗旨,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

以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规划为指导,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 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 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努力 培为构建和水平,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导提高家庭教育指服务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的基 精品.

础作用。 二、家长学校的性质与任务 (一)家长学校的性质 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要对象,是为 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是宣传正

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电市中学集体备课实施计划(试行) 令狐采学 为进一步构建有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县教育局课改精神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一、对集体备课的基本认识 1、集体备课是指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计划的一种备课形式。 2、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由于教师的教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合,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介入,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介入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缺乏,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严谨治学。 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办事于教学,集体备课的目

的是优化教学设计,包管课堂教学的规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计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掌控更加准确,对学情的阐发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建立健全机构,强化管理过程。 为加强领导,包管集体备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集体备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米柱(校长) 副组长:梁新周(教务主任) 文科组长:梁改霞(文科教研组长) 理科组长:赵保国 成员:全体教师 三、集体备课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1.备课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1)备课组长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科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派给组内成员——主备人,并催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2)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议课会由备课组长主持,主持人讲话后,即由主备人(中心讲话人)陈述教材及设计思路等有关情况。接着集体议课、质询。最后主持人小结。议课会要做好记录。议课会记录包含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

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我校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它有利于每一位教师确凿把握对课标、教材的正确理解,整合优质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有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二)有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目标明确,教学技能和学习方法博采众长,最终目标是有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的思路: 骨干教师引领,全体教师参与,钻研教材教法,狠抓课堂落实,控制课后作业,鼓励求实创新,重视课后反思。 三、实施范围:四至八年级至少有两位科任教师的学科 四、集体备课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王维春 副组长:彭仁发 组员:黄大鹏 职责: 1、制定集体备课方案; 2、指导各备课组长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督促、检查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总结集体备课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蹲点负责人: 语文组:周玉凤 数学组:彭仁发 英语组:黄大鹏 理生组:黄大鹏 政史组:黄大鹏 职责:督促、检查各组活动开展情况。 (三)备课组的划分(最前一位为组长): 四年级语文:裴小芳(成员:龙迎春) 五年级语文:张庆(成员:汪孝雨) 六年级语文:朱家琪(成员:周玉凤) 七年级语文:田芳(成员:陈霜霜) 八年级语文:陈霜霜(成员:阳小菲陈先琴) 九年级语文:胡佳慧(成员:刘双清周玉凤) 四年级数学:张小玲(成员:骆云) 五年级数学:向磊(成员:丁鹏) 六年级数学:丁鹏(成员:向磊) 七年级数学:余素君(成员:罗通兵吴露燕) 八年级数学:桌威华(成员:余素君陶三爱)

家长学校工作自查报告【精品】

《家长学校工作自查报告》是一篇好的,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家长学校工作自查报告 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不足,自查报告也应跟上时间的脚步了。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家长学校工作自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在上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下面将有关工作自评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家长学校于20xx年9月挂牌成立。家长学校硬件系统达标,档案资料齐全、规范。校内按年级分低、中、高年级家长班共5个,配备专兼职教师5人,现有家长学员人。20xx 年,我校被命名为“枣阳市第二批合格家长学校”,并在为襄阳市级家长学校积极准备。 二、主要措施与成绩: (一)组织健全,领导重视 1、组织健全,职责分明 按照《湖北省教育系统省级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细则》及上级部门的要求,校长叶什杰同志兼任光明小学家长学校校长,张正林同志任家长学校副校长,网学校领导班子中其他成员也分别担任家长学校的其他职务。学校除了成立有家庭教育领导班子外,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各种家教班子中还聘请“五老”人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加入其中。所有兼职领导、家长、教师分工具休,职责落实。 2、目标明确,总结及时。办学宗旨明确。我们把握一个目标:家庭教育着力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和能力,着力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 3、为实现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领导班子逢会必讲家庭教育。平时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家教工作至少三次。每到家教活动时,学校班子成员都自觉深入到活动之中,协助讲课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帮助修改教案,帮助设计课件等等。 (二)设施完善,配置齐全 一是设施完善。家长学校成立之初,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办公室,家教办公室内配有家教档案专柜。另外,20xx年春学校还装备了电子白板。软件上,设有规范的家长学校档案,专柜存放。家长学校资料齐全,详奋记录了我校家长学校的创建设及家教活动的整个流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