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题解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题解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题解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题解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复习题

(一)心理咨询概述:

1.心理咨询是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来访者的过程.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来访者.(A)

(A)自强自立的过程 (B)转变思想的过程 (C)树立人生观的过程 (D)解决求职的问题

2.在咨询室中,咨询双方一对一的直接的面接形式属于(D)

(A)电话咨询 (B)团体咨询 (C)现场咨询 (D)门诊咨询

3.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话题,使治疗重心偏移。这种现象是(A)(A)阻抗(B)移情(C)抵消(D)强化

4.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讨论某些特定领域的情节,因为这些领域使他们产生恐惧或痛苦,这种阻抗属于(B)

(A)情绪阻抗(B)内容阻抗(C)性格阻抗(D)关系阻抗

5.在咨询过程中会碰到某些具有高度戒备心理的来访者,咨询很难进行下去,这种阻抗属于(C)

(A)情绪阻抗(B)内容阻抗(C)性格阻抗(D)关系阻抗

6.存在于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主要表现为来访者在心理上不愿攀近咨询者或从心理上敌视、对抗咨询者。常常涉及对咨询者的恐惧、愤怒或被伤害感,这种阻抗属于(D)

(A)情绪阻抗(B)内容阻抗(C)性格阻抗(D)关系阻抗

7.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咨访关系和咨询效率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反映特点被称为(B)

(A)人格魅力 (B)咨询特质 (C)性格特点 (D)咨询风格

8.指出积极关注就是咨询者无条件地从整体上接纳对方、给予关怀的心理学家是(D)

(A)艾利斯 (B)艾维 (C)马斯洛 (D)罗杰斯

9.指出下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同或相似点:(BCDE)

(A)都注重场合的布置和选择(B)都注重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C)都希望通过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D)两者的工作对象常常是相似的(E)理论和方法、技术常常是一致的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两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目前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技术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来访者中心治疗等同样可用于心理咨询;两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一致的,很多时候两者服务对象的问题几乎重叠,例如两者都可以对情绪问题、恋爱婚姻问题、社交人际问题的来访者提供治疗;两者都注重来访者的成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帮助来访者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同时,均强调协助来访者的个人成长。两者的治疗基础都在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0.指出下列属于最基本的咨访关系外在特点的表述。(ABCD)

(A)明确的目的性(B)非强制性(C)职业性(D)人为性(E)场合性

11.指出下列属于最基本的咨访关系内在特点的表述(ABC)

(A)信任和理解(B)情感交流(C)理智感(D)托付感(E)依赖性

12.指出下列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关系的重要因素(ABCD)

(A)共情(B)积极关注(C)尊重和温暖(D)真诚可信(E)领悟

1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确有许多重要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ABCD)

(A)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B)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是相似的

(C)二者都强调帮助来访者的转变和成长

(D)二者都主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E)二者面对的工作对象都是正常人

14.指出心理咨询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ABCDE)

(A)问题探索阶段(B)目标设定阶段(C)方案探讨阶段(D)治疗行动阶段(E)评估结束阶段

15.影响来访者的咨询技巧主要包括(ABDE)

(A)解释(B)指导(C)联想(D)反馈(E)总结

16.指出需要转介的来访者情况(ABCDE)

(A)咨询内容与咨询者专长不匹配

(B)价值观念与咨询者不相容

(C)个性与咨询者不相容

(D)与咨询者有私人关系

(E)来访者有特殊背景

17.指出适宜的咨询对象应具备的特点:(ABCD)

(A) 智力和人格基本正常

(B)有良好的求助动机

(C)属于心理问题

(D)年龄适宜

(E)有经济支付能力

18.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所发生的社会联系(╳)

所谓咨询关系是指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

19.心理咨询按其内容可分为障碍咨询和发展咨询。(√)

20.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认为,咨询是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21.心理咨询不同于其它领域的咨询,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咨询内容的心理性。(√)

22.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正常人(╳)

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正常人,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求学过程中的问题,恋爱婚姻方面的问题,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范围是患有神经症、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的人群.

23.心理咨询按其场所的安排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心理咨询按其场所的安排可分为学校咨询、企业咨询、社区咨询。

按来访者的人数可分为个人咨询和团体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特征和条件

1.心理咨询中需要进行会谈,在第一次会谈中最主要的目的是(A)

(A)收集资料 (B)诊断 (C)评估 (D)矫治

心理咨询的步骤一般分为开始阶段、指导与帮助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

一、开始阶段

1. 建立咨询关系

2.掌握来访者的资料

3.进行分析、诊断

(1)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性质,决定咨询的适应性。

(2)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以区别对待;

(3)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指导与帮助阶段

经过开始阶段,心理咨询进入了解决问题阶段,即指导与帮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制订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案,实施指导与帮助。

1.制订咨询目标

(1)必须由咨询双方共同制订目标。

(2)保证心理咨询目标的针对性。

(3)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

(4)心理咨询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2.选择咨询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

三、巩固和结束阶段

1.巩固效果

(1)咨询师应向来访者指出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说明已基本达到既定的咨询目标。

(2)咨询师应和来访者一同就其心理问题和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3)指导来访者巩固已有的进步,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逐步稳定、内化为来访者的观念、行为方式和能力,使之能独立有效地适应环境。

2.追踪调查

(1)填写信息反馈表。

(2)约请来访者定期前来面谈。

(3)访问他人。

逐渐结束的方式也常被运用。逐渐结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拉长两次会谈的时间,如果原来是每周会谈一次,到咨询末期改为两周甚至一月一次;二是减少每次会谈的时间,即由原来每次会谈一小时缩短为每次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

2,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话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移.这种现象是(C)

(A)抵消 (B)移情 (C)阻抗 (D)强化

阻抗是心理咨询的伴生现象,阻抗本质上是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态度不主动;赘言与反复诉苦;要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进行理论交谈或直接辩论;把原因归于别人等是阻抗常见的表现形式。阻抗的产生是由于来访者不愿否定自我与不敢面对困难;不愿放弃各种既得利益,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深层的心理冲突;还可能是由于来访者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各种不同的心理动机引起的。正确进行诊断;具有诚恳助人的态度;调动来访者的主动性积极面对阻抗;咨询师要解除自身的戒备心理;把阻抗的解除与移情的处理结合起来等是解除阻抗比较有效的方法。

3.心理咨询虽然也有价值影响,但是价值改造不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目的(√)

4.心理咨询过程中最根本的核心条件就是共情、理解和尊重来访者(√)

5.心理咨询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与来访者的成长无关(╳)

要促进来访者自我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6.咨询师应该对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无条件的保密(╳)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咨询师进行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7.心理咨询过程中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共情、理解和尊重来访者(√)

8.真诚可以缩短咨询双方的距离,促使来访者对咨询者的认同,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咨询关系(√)

9.真诚就是完全说真话,真诚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

就是心理辅导员在辅导关系中真实的展现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诚恳忠实地对待来访者。真诚有两层含义,一是辅导员真实展现自己,另一层是真诚地对待来访者。真诚对于辅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辅导员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受辅导员的真诚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坦露自己的内心。真诚与其说是一种咨询与辅导技术或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若要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则需要更高层次的真诚。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真诚的自然流露。因此需注意: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

2.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有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会产生负面效果。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份,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10.对咨询者而言,真诚应符合一个基本原则,要有利于来访者的成长和进步(√)

(三)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

1.咨询过程中向来访者叙述个人的有关信息有助于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影响技巧是(D)

(A)提供忠告 (B)反馈信息 (C)角色互换 (D)自我暴露

2.咨询者借助言语的引导,真正“听”出对方讲述的事实、体验的情感、持有的观念.这种引导技术是(B)

(A)谈话的技巧 (B)倾听的技巧 (C)治疗的技巧 (D)诊断的技巧

3.咨询师在咨询中用“他对你好不好?这件事是不是、对不对”等语句,这种询问属于(B)

(A)开放式询问 (B)封闭式询问 (C)试探式询问 (D)开场式询问

4.将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予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这种基本的倾听技巧是(B)

(A)鼓励 (B)释义 (C)概述 (D)反映

5.咨询师辨认来访者明显或隐含的情感,并反映给当事人,协助他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这种技术是(C)

(A)同理心(B)具体化(C)情感反映(D)专注与倾听

情感反映就是咨询员用言语把来访者的各种体验、感受表达出来。这些感受是来访者感受到却未曾清楚地意识到,或未曾留意的。其基本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在意识水平上了解它们,重新面对和审视自己的情绪反应,清理、整合自己的情绪,达到对自己的整体性的体验和认识。有时,也能起到稳定来访者会谈心情的作用。情感反映和释义有时是分不开的,有许多共同之处。但释义着重于对来访者所谈的事实、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映则着重于对来访者所透露出来的情绪的反映。

情感反映在表达时,常常用感受性的动词和情绪性的词汇。如“你觉得……”“你心里感到……”,“你感到……是因为……”等句式,以便于核对。情感反映一般与释义结合起来使用,这是因为情绪往往是思想认识的结果。

在运用情感反映的技巧时,咨询者自身首先要对人类丰富的情感有较深的认识,能够比较正确地定义某些常见的情绪情感,如愤怒、恐惧、高兴、悲哀、孤独、道德感等。有时来访者可能根本说不清他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体验,有时来访者只说出了事情的经过,而没有说出他的主观情绪体验,但咨询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强烈情绪。对这样的来访者,就需要咨询者对这些情绪做出准确的感受反映,这样,来访者会深切地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觉,而咨询员者才有可能向同感的境界迈进。例如:单一的情感反映:咨询者:“你是说,你感到左右为难,烦恼不已,是这样吗?”情感反映与释义结合使用:咨询者:“你感

到左右为难,烦恼不已,因为你妈妈的举止虽然很不雅,但……她又是你的妈妈。”

6.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使其能够从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这是(B)

(A)劝告(B)解释(C)指导(D)反馈

7.咨询者借助言语的引导,真正“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念.这种特殊的引导技术被称为(A)

(A)倾听的技巧(B)谈话的技巧(C)治疗的技巧(D)诊断的技巧

8.咨询师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被称为(D)

(A)指导(B)劝告(C)安慰(D)暗示

9.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对自己的言行、情感进行反思、体验时表现出的沉默属于(A)(A)创造性沉默(B)自发性沉默(C)冲突性沉默(D)爆发性沉默

沉默指的是会谈过程中来访者停顿数十秒或数分钟不讲话的情况。沉默的原因有多种:为了整理自己的思想;回想谈到哪了;话题已经谈尽;涉及隐私没有勇气谈;觉得厌倦不愿再谈;等待咨询员讲话;表示抗拒或拒绝等等。咨询者要善于分辨沉默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由来访者引起的沉默一般可分为三种:

1.创造性沉默。这是来访者对刚才的谈话,刚刚发生的感受的一种内省反应。“目光凝视空间某一点“是领悟性沉默的典型反应。此时来访者其实并未看什么,而是沉浸在思绪或感受之中。这时候咨询员最好也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要说,也不要有引人注目的动作,以免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但要在等待中注视对方。这样做意味着咨询员了解对方内心正在进行的思考活动,以自己的非言语性行为为对方提供所需的时空,这将成为富有收获的时刻。咨询员的沉默,是一种鼓励,让其掌握继续思考或交流想法的主动权。

2.自发性沉默。自发性沉默往往来自不知下面该说什么好的时候。咨询的初始阶段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时的沉默,来访者的目光是游移不定的,也可能会以征询、疑问的目光看着咨询员。这时双方都会感到有说话的压力,沉默时间越长,压力越大,也越紧张。咨询员宜立即有所反应,可以这样发问:“你可以告诉我现在正在想什么吗?”“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以填补空白。

3.冲突性沉默。这种沉默可能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也可能起于内心在进行某种抉择(如选择话题、表达方式等)。由于它是内心冲突造成的,就比较难把握。它可能是对将要说出的事感到难堪,难以出口;或不知自己的话该不该说,有无必要说,要不要表达不同的看法以反驳咨询员;用什么方式比较妥当等。冲突性沉默常伴随着较强的情绪体验、如羞耻、害怕、委曲、愤慨等。因此咨询员要注意和分辨来访者的情绪表现,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鼓励、保证,主动说明自己的看法等。如果一时难以判断,就应以鼓励、抚慰、坦率为反应原则,以真诚的态度和来访者相处,向来访者表明不管是什么,也不管是否重要,咨询员都准备倾听,并且愿意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感到你有些为难,我想知道那是什么。”“你似乎在以沉默告诉我什么,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谈它呢?”

沉默不是空白。沉默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它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咨询员对此不必回避,而要正视和面对沉默,很好地利用沉默,把握机会仔细分析,跟踪追迹,往往会有所突破,收到很好的效果。

10.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常常发生“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况,这种沉默属于(B)

(A)缄默(B)自发性沉默(C)冲突性沉默(D)爆发性沉默

11.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由于愤怒、恐惧以及内疚感等负面情绪所引起的沉默属于(C)(A)创造性沉默(B)自发性沉默(C)冲突性沉默(D)爆发性沉默

12.咨询师肯定来访者在咨询中所做的努力,对主动来访的行为表示肯定和支持。这是(C)(A)指导(B)劝告(C)安慰(D)暗示

13.咨询师身体的专注和倾听应当包括(ABCDE)

(A)面对当事人

(B)身体姿势开放

(C)身体稍微前倾

(D)良好的目光接触

(E)放松的姿态

14.指出封闭性询问常用的句式:(ABCD)

(A)“是不是……?”(B)“要不要……?”(C)“有没有……?”(D)“对不对……?”(E)“谈一谈……?”

15.指出来访者在信息表达出现什么情况时,咨询者必须使用“具体化”的手段。(ABC)(A)问题模糊(B)过分概况(C)概念不清(D)事件描述(E)话题选择

16.情感反映技术的功能主要有(BCDE)

(A)咨访双方交流情感

(B)促使来访者觉察情感

(C)协助来访者重新拥有自己的情感

(D)让咨询师正确了解来访者

(E)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7.指出咨询心理学家卡瓦那提出的沉默的类型(ABC)

(A)创造性沉默(B)自发性沉默(C)冲突性沉默(D)爆发性沉默(E)人格性沉默

18.专注与倾听技术适用于整个心理咨询过程(√)

19.尊重来访者要求咨询师能接受对方,能容忍甚至接受对方的不同观点、习惯等。(╳)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的观点,就是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也是指要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尊重来访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其最大程度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来访者来说,尊重和接纳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为了要表达尊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

2.尊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

3.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不管男女、贫富、出身、职位;

4.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对来访者热情相待,礼仪周全;

5.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6.尊重意味着保护对方隐私

20..罗杰斯所讲的“共情”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同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份,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要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要准确地表达共情,应注意:

1.要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他的内心世界;

2.要以言语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3.可借助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姿式、动作变化等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4.表达共情应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5.重视来访者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可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被理解了。

21.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

22.一般认为共情是心理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特质(√)

23.积极关注在罗杰斯早期的文章中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

24.积极关注就是集中全力对待来访者,既关注积极因素也关注消极因素的发生和变化(╳)

也称之为正向关注、积极关怀,含义是以积极态度对待来访者,对来访者言语、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涉及对人的基本认识、其本评价和基本情感。如果咨询与辅导员想帮助来访者有所改变,就必须相信他是能够改变的,而且已具有改变自身的积极因素;不仅如此,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都有一种向上成长的动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比现在更好。这一观点对辅导员来说,十分重要。没有这样的理念,咨询与辅导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辅导员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辅导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有咨询辅导的效果。积极的关注往往能帮助求助者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分悲观。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辅导员,会表现出对来访者过分乐观,淡化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对来访者保证“天下太平”。另有一些辅导员被来访者的自我描绘所迷惑,自己也感到沮丧无望,消极悲观,从而强化了来访者的消极悲观面。

2.要立足于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础,积极关注,不能无中生有,要符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否则来访者会觉得辅导员只是哄自己、安慰自己、取悦自己,是辅导员无能的反映,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25.咨询中的倾听就是指要无条件的听来访者诉说情况,不需要更多的其他反应(╳)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辅导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倾听时应注意以下技巧。

1.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

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做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当事人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详细的说明。在使用开放性提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上,只有当事人对辅导员的信任,他才会在提问时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语调,不能太生硬或随意。

2.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

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否”的简短回答。辅导员使用这种封闭性的提问,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只需一两个词、字或一个简单的姿式如点头或摇头等,简洁、明确。但过多使用封

闭式提问,会使来访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他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性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

3.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

就是对来访者所说的话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叙。重复来访者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的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员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展现出对来访者的关注和理解。

4.准确运用说明

说明又叫释义,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谈话内容及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反馈给来访者。说明最好是引用来访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说明使得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更清晰准确地做出决定。同时,也有助于辅导员确认一些关键的信息与线索,为会谈的深入打下坚实基础。

5.逐渐有效运用情感反应

情感反映与说明十分接近,区别在于说明是对来访者谈话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是对来访者情绪情感反应的反馈,也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的情感反应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来访者。如“你对此感到伤心”、“这事让你很不愉快”等等。情感反映的最有效方式是针对来访者现时的情感,而不是过去的。如“你现在很痛苦”、“你此时的心情比较好”。另外,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要及时准确地捕捉来访者瞬间的情感体验,并及时进行反映,使来访者深切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觉,这时辅导就可能朝着更深入的境界。

6.避免倾听时容易犯的错误

初学咨询与辅导的人,不愿意倾听,不重视倾听,喜欢不停地说,这是惯常的错误。除此之外易犯的错误还有:急于下结论;轻视来访者的问题,不认真听;干扰、转移、中断来访者的话题;对来访者话题作道德或是非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参与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过多等等。

26.咨询师的专注与倾听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身体的专注和倾听。二是心理的专注和倾听(√)

27.开放式提问被咨询者认为是最有用的倾听技巧之一(√)

28.封闭式问题可以把来访者偏离某一主要内容的话题重新牵引回来(√)

29.封闭式提问可以帮助咨询者将偏离主要问题的话头引导回正题上,但是不能过多使用(√)

30.需要进一步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或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的时候,可以适当采用封闭式提问(√)

31.释义就是对来访者的回答内容进行再编排,换种形式向来访者再说一遍(√)

32.咨询中的释义的作用仅仅是促进来访者对问题的探讨和领悟(╳)

释义的作用:一是咨询者向来访者核对自己对对方所谈内容的理解程度,确保理解的准确性;二是对来访者起鼓励作用,支持他继续说下去;三是重复的主要是“关键词”、“引导词”,帮助来访者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重新思考自己所谈问题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和剖析自己所面临的困扰,把谈话引向深入。

释义反应要掌握三个要领:

①听取来访者的基本意思;②提纲挈领地向来访者复述基本意思;③观察来访者的反应,看他是否感到被准确理解了。

由于释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咨询者思想、观点的烙印,也就使得来访者有机会站在他人

的角度反观自己言谈中的思想和观点。对那些需要做出某种抉择的来访者而言,释义就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33.具体化就是帮助来访者清、准确地表述自己所持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澄清那些重要、具体的事实(√)

34.具体化即是使会谈话题指向事实和细节,使咨询双方对所讨论的内容得到准确、清晰的理解(√)

35.具体化就是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谈到的所有事实、感受都要讨论清楚(╳)

具体化是在心理咨询中找出来访者表达的特殊性,事件的具体细节,使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和情感得以澄清。

来访者来做心理咨询时,常常由于情绪的不稳定,对所要表达的事情和情绪头绪杂乱,含混不清,有时相互矛盾。这时的心理咨询师就要搞清楚对方的真正意图和他的问题。例如在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问对方,“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对方可能回答:“我想过很多,有时是这个,有时是那个。。。。。。”这些会谈迷雾出现时,心理咨询师可以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能给我举一个具体例子吗?”使问题得以澄清。

具体化还有个内容,就是要明确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所用词句的确切含义。

36.情感反映是对来访者的情感内容进行再编排后反馈给来访者(√)

37.解释是咨询者对来访者思想、情感、行为和事件之间的矛盾进行阐述的过程(╳)

解释,是指咨询者运用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来说明来访者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实质、发展过程及原因、影响因素等,促使其从一个新的角度。借助于理论知识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做出积极的改变。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不仅需要对有关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性质做出解释,而且需要对使问题发生积极变化的基础和可能性做出解释。因此,解释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技术。

解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咨询者个人的经验及对来访者问题的了解与分析得出的;另一种是根据不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的解释。不管哪一种解释,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从另一个视角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咨询者必须掌握有关理论,具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才能对问题做出恰当的解释。要针对不同来访者的具体问题,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和表达,而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解释一通。

运用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解释应因人而异。如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来访者,解释可以系统、全面些,而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来访者,解释则应尽量通俗、浅显。

第二,解释不宜多用。一般认为,一次会谈中,运用得当的解释不应超过三个,这是因为解释过多往往会使来访者感到难以接受。

第三,解释不应该强加给来访者。即使解释合理,但如果对方一时不能接受,咨询者应分析其中的原因,不能以权威自居,强迫来访者接受。

38.解释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可以有心理分析式的,也可以是行为治疗式的,还可以是认知治疗式的(√)

39.指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另一种则是咨询者根据个人的咨询经验所做出的(√)

40.心理指导就是告诉来访者干什么和怎么干?心理咨询中是不能使用指导方法的(╳)

指导,是指咨询者直接告诉来访者去做某事、如何做,并鼓励他去做。指导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会谈技巧,在咨询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例如,在评估问题、商定目际阶段,咨询者可以指导来访者的言行做出某种改变:“请你将‘我的成绩实在不好’改为‘我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这能使来访者清晰地理解自己的目标。

41.大致上可以把指导分成两类:一般性指导与遵循不同流派的实用技术的指导(√)

42.一般性指导是针对某一问题,以基本原理或个人实践经验为参考创造性地设计出的指导(√)

43.暗示是操纵来访者潜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44.给予劝告和提供信息在职业辅导、教育辅导类型的咨询中特别有效(√)

45.对峙就是咨询者告诉来访者身上有哪些过错,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

面质,也称为对峙,就是让来访者面对自己暴露出的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矛盾之处,跟他对质讨论,以便使其澄清认识,达到对自己的透彻理解。面质不是对来访者认识、感受的直接的简单的反馈,而是更重视对方较深层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矛盾。一般认为在以下情形中应进行面质:

(1)来访者的自我观念与他的理想自我不一致;

(2)来访者的自我观念(自我知觉和评价)与他的实际行为表现不一致;

(3)来访者的自我体验与咨询者对他的体验和印象不一致;

(4)来访者所谈到的体验、思想或看法前后不一致。

咨询中出现的矛盾,有时来访者自己是意识到的,只是有意掩盖不想暴露的某些方面。而有时来访者自己也没有察觉,正反映了他本身的心理矛盾。例如一位初中毕业生,从他的成绩单看出成绩平平,可他把自己说成是才华出众的高才生,非要报考某重点高中,对一般高中或职中不屑一顾,他不清楚也不承认自己的能力与现状,把理想的自我当成现实的自我。咨询者的面质就是要促使来访者,向更现实更深刻的自我认识迈进,以采取更积极更为现实的社会行为。

当然,面质会对来访者构成一种挑战,暂时会给来访者的心理平衡带来某些危机,但这是一个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与导致建立新的反应与新的发展联系的有机的增长过程。要注意的是,面质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因为对来访者来说,面质很可能是应激性事件,要注意面质的时间性,在来访者能承受和接受时才能使用;面质最好是尝试性的,不要咄咄逼人,宜采取逐步接近要害的方式。面质也不可用得过多,那样可能会损害咨询关系。

46.对峙又称对质、面质、质询、正视现实等(√)

47.对峙是指咨询者向来访者指出并与之讨论存在于他身上的各种思想、情感、行为之间的矛盾(√)

48.影响性总结既可以在会谈中间使用、也可以在会谈结束时使用(√)

49.影响性总结是指咨询者将来访者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总结是当会谈的一个自然段落完成,或一次会谈结束之前,把双方所谈的主要内容、咨询者自己的观点等作一个概括。它既可以用于会谈中划定一个小小的段落,也可用于会谈结束前,还可以用于其他情境中。这可以使得整个咨询过程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的作用在于,第一,给来访者一种运动感,感到在探索问题、情感及原因方面正取得进展,使双方明确我们已经做了些什么;第二,让双方对前一阶段的会谈内容有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看看是否有遗漏和理解不清的地方,同时强调已得到的认识,加深印象,来访者通过这次审视也许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或得以补充资料;第三,为下一步会谈的主题做好准备。

有时,总结概括这一工作也可请来访者参与或由其完成。当然,咨询者也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进行指导,如“通过几次咨询,我们做了哪几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咨询者再作补充或修正,这样效果也非常好。

50.自我暴露,是指将对自己的思想、情感、经验等有关信息告诉来访者(√)

51.适度的自我暴露能使来访者产生共情、温暖和信任的体验(√)、

52.自我暴露是咨询者把自己对来访者的体验与感受传递给来访者,其中主要是负性信息(╳)

自我暴露对治疗者来说是一种有助于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和开诚布公的良好关系的影响技术。治疗者的自我暴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来访者表明自己在治疗会谈当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另一种则是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的一些有关的情绪体验及经历、经验。

第一种形式的自我暴露在治疗中经常出现。如治疗者说:“我很高兴你不再让你母亲陪着你,而是你自己一个人坐车来这里了”,当一个患社交恐怖的来访者第一次不用他人陪伴独自出门来到心理门诊时,治疗者以这样自我暴露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对方进步的欢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喜爱自己的人。在这里,来访者无疑会增加对治疗者的喜欢程度,治疗关系由此也得到了加强。这种自我暴露传递给来访者的是积极的信息。第一种形式的自我暴露所传达的也许还有负性的信息:"我觉得有些失望,你没能完成作业。但我想也许你有你的原因?"对这种形式的自我暴露,治疗者一定要注意,不能只顾表述自己的情绪而不体恤对方的心情。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负性的暴露方能收到良好的功效。这样在来访者看来,治疗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感情的人,他表达负性情绪说明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接近,而与此同时又能体恤理解自己,则更易感到对方值得信任。这一形式的自我暴露可能还常见到这样的句子:"如果我碰到你说的这种事情,我想我也会感到伤心的"。

第二种形式的自我暴露是治疗者谈及与来访者所谈话题有关的过去经验。比如治疗者说:"你说你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我可以想象得出,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它使你害怕一个人呆着,要出去找一个哪怕是什么人都行。但和其他人在一起时,这种感觉仍不放过你,紧紧抓住你不放……不过,你能说说什么时候这种感觉最容易出现吗?"在这种形式的自我暴露中,治疗者在讲述自己的过去经验时,应注意做到简明扼要。如讲得过于冗长、过于详细,则治疗者会使会谈偏离帮助来访者的中心。在上述例子中,治疗者很快把话题又转回到来访者身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这可以有助于治疗者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孤独感是怎么一回事,是否与自己刚才所谈的情况有关。

53.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而且本身就能产生咨询效果(√)

(四)心理治疗的技术

1.精神分析认为,人格中受“理想原则、道德原则”支配的部分被称为(C)

(A)本我(B)自我(C)超我(D)原我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的人格成分分三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而自我则遵循社会原则。

2.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学派,其具体的咨询与治疗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治疗目标侧重于消除来访者的神经症症状,使自我变得具有更大的调控能力等方面,这属于(A)

(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主义学派

3.精神分析疗法理论的创始人是(B)

(A)班杜拉(B)弗洛伊德(C)艾利斯(D)罗杰斯

4.精神分析认为,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部分是(A)

(A)本我(B)自我(C)超我(D)原我

5.“系统脱敏”疗法,属于哪一种心理疗法的基本方法之一(B)

(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以人为中心疗法

6.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学派,其具体的咨询与治疗目标侧重点是不同的,治疗目标侧重于来访者的不适应的行为的消除,习得缺乏的行为等方面,这属于(B)

(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主义学派

7.首先创立并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学家是(C)

(A)班社拉(B)弗洛伊德(C)艾利斯(D)罗杰斯

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因此,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8. 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定某事件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的想法,这种不合理的信念是(A)、

(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C)糟糕至极(D)防御反应

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9.面对失败或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一钱不值”等不合理的评价,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属于(B)

(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C)糟糕至极(D)防御反应

10.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学派,其具体的咨询与治疗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治疗目标是侧重于来访者的思维的合理性,以及适度的情绪反应等方面,这属于(D)

(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主义学派

11.“认知家庭作业”的技术,属于那一种心理疗法的基本技术之一。(C)

(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以人为中心疗法

合理情绪治疗是在改变人的认知上下功夫,但要改变人的信念与思维方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治疗不但需要治疗者的努力,也需要来访者本人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在会谈时间中进行,也应持续到会谈以外的时间中。认知的家庭作业正是为此而设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访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会谈之中的内容,并且学会自己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认知的作业主要有:合理情绪治疗自助量表(RET Self-Help form),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和合理的自我分析(Rational Self-Analysis,简称 RSA)。

①合理情绪治疗的自助量表

这是由埃利斯在美国纽约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研究所特制的一种自助表格。其内容为,先让填表者找出A和C,然后再找B。表中列有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填表者可从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若还有其他的不在此列中的不合理信念可单独列出。接下来是请填表者自己做D,对自己所有的不合理信念,—一进行质疑式的辩论。最后是填写E,即通过自己

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而达到了什么情绪的和行为的效果。

②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这也是一种规范化的作业形式,内容很简单,只需来访者回答一些具体的问题。

(1)我打算与哪一个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并放弃这一信念?

(2)这个信念是否正确?

(3)有什么证据能使我得出这个信念是错误的(正确的)这样的结论呢?

(4)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5)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③合理的自我分析(RSA)

合理的自我分析目的与上述作业相同,但是一种完全由来访者自己完成的报告。其内容即为ABCDE五项。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与规定,但报告的重点在D上。

12.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学派,其具体的咨询与治疗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治疗目标侧重于来访者的自我经验和体验,自我的责任感、自尊,能接受他人的态度等方面,这属于(C)(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主义学派

13.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属于那一种心理疗法的基本原则之一。(D)

(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 (C)认知疗法 (D)森田疗法

采用森田疗法治疗神经质患者时,首先要帮助患者认清神经质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其症状是怎样发生的,神经质者的性格特征。搞清神经质症的本质对治疗有极重要的作用。有些患者弄清了症状的本质就很快治愈了。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l)顺其自然

森田认为,当症状出现时,越想努力克服症状,就会使自己内心冲突加重,苦恼更甚,症状就越顽固。如果症状出现时,对其采取不在乎的态度,顺应自然、既来之则安之,接受症状,不把其视为特殊问题,以平常心对待。对于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即使着急也无济于事,只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就象天气一样,不管其好坏,都应该任其自然,坚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情绪自然接受,另一方面靠自身努力带着症状,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2)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神经质症患者常常采取逃避痛苦的态度。如因有头痛感而不工作,因害怕疾病而不外出,因赤面恐怖而避开人群。当实在逃避不开时就尽量敷衍。这种逃避的态度永远不可能适应现实生活。要想改变,必须做到无论多么痛苦,都应该做到忍受痛苦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如对人恐怖者要忍着发抖的恐惧心坚持与他人接触;不洁恐怖者害怕不洁仍然坚持打扫卫生。就像不跳入水中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不忍受痛苦坚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事积极、有效、建设性的活动,就永远不可能改善。只有当患者把原来集中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外部世界,在行动中体验到自信与成功的喜悦,症状就会淡化直到消失。

(3)目的本位,行动本位

森田疗法主张患者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而应该以行为为准则。神经质者共有的生活态度是看重情绪,常常感情用事。情绪不好时什么都不想做,一些平常的生理现象也觉得是得了病。森田疗法要求对于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让我们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唯有行动和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与其想,不如做”。对情绪既来之则安之,不受其控制,要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4)克服自卑,保持自信

神经质者有极强的追求完美的欲望,做事务求尽善尽美,对自己苛刻。事实上人无完人,我们每天都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失误。苛求自己的结果只能使自己感到失望、失败,

从而失去信心。神经质者当事实与他们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时,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不完善恐怖,常常夸大自己的不足与弱点,并为此苦恼不堪,自卑自责,低人一等,结果一事无成。自信产生于努力之中。许多陷入完美主义之中的人三思而再思,却不去行动,强调自己没有信心。认为有了信心才能去行动是荒谬的。当徘徊在做与不做之间时,就应该大胆去做,即使没有自信或可能失败,也必须去行动。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

14.“当所当为”的治疗原则属于那一种心理疗法的基本原则之一。(D)

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森田疗法

15.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关的部分主要有(BCDE)

(A)强化学说(B)人格构成学说(C)性心理的发展学说(D)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E)潜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症状和梦的显意相同,后面都有隐意,而且和病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在人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早期阶段,被潜抑到无意识中的未得到满足的欲望(主要是性欲)借症状得到满足。

由于产生症状的心理冲突处于不同的意识平面,冲突的一方处于前意识或意识,而另一方被潜抑作用禁锢于无意识层面。这个冲突必然不能自发地得到最后解决,所以为症状所苦,但不知道产生症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所以通过自由联想、释梦、投射技术、日常生活经验及人际关系分析等方法,把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破除了潜抑作用,揭穿了防御机制的化装,使病人真正领悟到了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16.指出下列属于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和方法(ABCD)

(A)自由联想(B)释梦(C)阻抗分析(D)移情分析(E)脱敏治疗

17.在性心理发展中,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幼年时期,对异性双亲的眷恋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它们被称为(ABCD)

(A)俄狄浦斯情结(B)恋母情结(C)恋父情结(D)伊莱克斯情结(E)幼年创伤情结

18.行为治疗中行为强化的方法主要有(ABC)

(A)塑造法(B)代币管制法(C)消退法(D)催眠法(E)对峙法

19.指出系统脱敏法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ABC)

(A)要求来访者进行放松训练

(B)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C)进行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

(D)通过模仿学习新的行为

(E)通过强化保持习得的行为

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华生(1920)通过条件反射实验成功地使得11个月的婴儿艾伯特对大白鼠产生了恐怖症。并提出了条件性恐怖(如艾伯特的恐怖行为)的减轻和消除办法,认为有四种可能的策略来克服这种条件反射:(1)通过实验性消退方法;(2)通过在引起恐惧的客体周围进行“建设性”活动的方法;

(3)在感到恐惧的客体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给儿童吃糖的方式“重建反射”;(4)在恐惧客体存在时刺激催情带的方法。1924年他提出了一个能减轻或消除条件性恐怖的最有效办法—“去条件化技术”,即在恐怖物体出现的同时伴随产生一个愉快事情使之发生竞争反应。琼斯(1924)采用去条件化技术成功地治疗一名3岁儿童彼特的动物恐怖症(他恐怖兔子、老鼠等多种物体)。琼斯的方法是给小儿吃东西时,将放着兔子的笼子逐渐移近,然后把笼子放到小儿坐位旁的桌子上,随着耐受性增大,最后彼特能够抚摸和抱着兔子而没有一丝恐惧,与此同时他也逐步消除了对棉花、毛皮大衣、羽毛和老鼠的恐怖。

1958年,沃尔帕医生根据他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交互抑制理论。他将一只饿猫置于笼中,当食物出现它将取食时,突然强烈电击,多次实验后,不但猫出现强烈恐惧反应,拒食出现的食物,而且对猫笼和实验室环境亦引起恐惧反应,形成了猫的实验性神经症。每当食物出现时,猫既有因饥饿要取食的反应,又有怕电击而退避的反应,前者为正常反应,后者为反常反应。然后他试予治疗,先在原来实验的条件之外给猫以食物,此时只有因饿而进食的正常反应,虽然仍有轻度恐惧反常反应,但因进食的正常动机强烈,使正常反应抑制了反常反应。此后,逐步将进食移到原来的实验环境,只要不再电击,猫终能在原来恐怖的环境中进食而恐惧反应消失。他认为运用反应竞争方法同样可以治疗人的恐怖症,即人为引起与恐惧相矛盾的情绪反应(如放松、安静)时通过逐步递增引起恐怖的情境,增加耐受性,从而逐渐消除恐惧反应,此即所谓“系统脱敏疗法”。追本溯源,他的这一理论假设及原理早在20年代初期便已具雏形。

由于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医师的鼓励、赞许对病人的操作训练起着强化作用,使病人在恐怖情境下仍保持放松,不再引起焦虑,这样,恐怖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换句话讲,治疗医师有步骤地让病人在放松状态下想象以前曾引起他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由于处于放松状态,病人一般不会出现回避行为,并且能直接体验到平静和放松的情绪,因而原先恐怖反应的强化因素被消除,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以后,病人的与焦虑和回避行为就会逐步减退和削弱。

因此,系统脱敏疗法不仅以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且也融合了操作条件反射的部分理论—即斯金纳的正性强化和自然消退原则。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病人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系统脱敏法的产生是与沃尔帕(1958)的工作分不开的。虽然在他的关于猫的实验研究中让猫暴露于它所害怕的真实生活情境,但临床中经常采用的系统脱敏法却是让病人边想象令他害怕的事物边放松全身。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理由:其一,临床工作限于条件,不可能陪同每位病人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脱敏。其二,病人所害怕的某些情境或事物不可能被展示出来,如害怕亲人会死去。一般将想象(恐惧的事物)与(抑制焦虑的)放松反应的结合,看作是经典的系统脱敏法。这种经典的脱敏法的主要缺点是治疗者难以对病人的想象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因此,人们又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产生了一些变式。系统脱敏法的变式主要有:

(1)快速脱敏法,或称真实生活脱敏法此法的主要特点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物代替对它的想象;治疗者陪伴着病人通过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抵达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紧张为止。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例如,对于一个害怕拥挤和同生人接触的恐怖症病人,可以让他在治疗者的陪同下于清晨外面人少时乘车到闹市区去。到达后先让病人在车内坐几分钟,如果不感焦虑,可鼓励他下车到商店门口走走……直到病人敢于进人拥挤的商店购物而无焦虑反应止。

(2)接触脱敏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特殊物体恐怖症,例如对蛇和蜘蛛的恐怖症。接触脱敏法也采用按焦虑层次进行的真实生活暴露方法,与其它脱敏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两项技术——示范和接触。让病人首先观看治疗者或其他人处理引起病人恐惧的情境或东西,而后让病人一步一步地照着做。如果病人害怕的是一种东西,如蛇,那就让病人观看过治疗者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示范后,先从事一些与接近、触摸蛇有关的一些活动,而后逐渐接近蛇、触摸它,直到敢于拿起它而无紧张感为止。

(3)自动化脱敏法根据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谈的结果,治疗者将所识别出的病人的焦虑情境(如喧闹嘈杂的声音、拥挤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录音、录像,而后利用这些制备好了的录音、录像对病人进行治疗。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是,①病人可以在家里独立使用,而不必

花费治疗者太多的时间;②病人可以依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脱敏的速度和进度,这有助于减少脱敏治疗中的一些不良反应;③录言和录像中可加入治疗者的指导和有关的治愈范例,从而也可起到指导与示范作用。

自动化脱敏法可用于对即将接受接触脱敏、快速脱敏和冲击治疗的病人的准备中,也可以作为其它脱敏法的一个补充,在其它脱敏治疗的间歇期作为一种家庭作业而采用。此外,对于非恐怖症患者,例如对即将到来的临床检查和治疗而感到有些紧张不安的病人,自动化脱敏法也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4)情绪性意象法这个方法由拉扎拉斯(1962)等最先提出。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诱发病人兴奋、骄傲和欢乐等积极的情绪情感活动。这些积极的情绪情感活动显然与由恐惧刺激物所引起的焦虑反应互不相容,从而就可以逐渐抑制和消除恐惧的心理。据报道,情绪性意象法最适用于儿童病人。

20.采用行为治疗的理论,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确定来访者的不良行为

(B)指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

(C)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D)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方式

(E)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

21.指出“合理情绪治疗”中最常用的区别于其它心理治疗的治疗技术。(ABC)

(A)观念辩论方法

(B)理情想象技术

(C)认知家庭作业

(D)代币管制法

(E)自由联想法

22.指出下列“现实疗法”认为的心理行为的组成成分。(BCDE)

(A)意识(B)行为(C)思维(D)情感体验(E)生理反应

现实疗法是由美国加州精神病医生威廉·格拉泽于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现实疗法理论认为,人有两种基本需要,若不能满足,就可能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的需要、期望自己和他人都觉得自己有价值的需要。

现实疗法强调现在而不注重过去。因为过去已经发生,人们无法改变,只有现在和未来方能把握。

现实疗法重视人的行为,甚于对情感和态度的重视。

现实疗法十分强调责任,认为这是现实疗法的核心所在。

现实疗法重视咨访关系,主张咨询员应诚恳热情地和来访者相处。

现实疗法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减少来访者不负责任和自我毁灭的行为,另一方面则协助来访者发展一个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

现实疗法主要步骤的基本思想如下:

首先,咨询员与来访者共同制定契约。

其实,咨询员帮助来访者做出承诺。

第三,当来访者做出承诺后,咨询员不接受未实行承诺的借口。

第四,咨询员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对来访者生活不负责任的言语举止提出面质,揭示其矛盾之处,不给来访者以任何借口或委过于人或含混其事。

第五,咨询员促进来访者付诸行动。

23.心理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分析疗法,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催眠法的施行。(√)

24.以情感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学派认为,来访者的问题在于对情感的觉察受阻碍,因而无法表现健康的适应的行为(√)

25.“情结”是被压抑的欲望在无意识中的团结,是一种心理的损伤(√)

26.阻抗的力量与压抑的力量同源,都由于自我或自我与超我的联合活动(√)

27.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法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投入才能达到治疗的目标(√)

28.行为疗法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消除不适应性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缺乏的适应性行为(√)

29.行为疗法认为:个体的适应性和不适应行为,包括所有行为变化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0.由于辩论和对峙的使用,有些来访者在没有获得尊重和信任之前会很不习惯认知疗法(√)

31.以人为中心疗法有一种不变的诊断,即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个人自我实现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

32.来访者中心疗法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倡导者是卡尔?罗杰斯。(√)

33.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建立在假定人性生来就是努力自我实现的哲学基础上。(√)

34.阿德勒疗法的过程与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思想同出一辙。(╳)

阿德勒:自卑——代偿——超越

35.阿德勒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都认为,个体早期行为对当前个性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36.存在主义疗法的主要目标是让来访者选择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更真实的生活(√)

37.存在主义疗法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来访者选择生活的价值和目标。(√)

38.完形疗法认为,通过让来访者直接体验心理冲突,提高自我察觉水平,从而走向人格整合(√)

39.现实疗法关注的外显行为是当前的和今后的行为,而不是过去的行为.( √)

40.家庭疗法比较强调来自父母双方的独立图式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

(完整版)心理咨询的三大基础四大流派

三大基础、四大流派 1、心理咨询的三大理论基础: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一、精神分析 (一)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 (1)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2)潜意识是不被个体意识到、却又存在的东西,并在时时影响个体的心理。 (3)潜意识的两大内容: ①那些不被社会、个体接受的先天的本能,尤以性本能为主; ②那些不被社会、个体接受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和后天的情感,主要以痛苦、耻辱、恐惧等情感为主 它们由于不被社会或自己接受,若存在于意识中,就会发生心理冲突或干扰心理生活,因此,心理防御机制产生作用,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在潜意识中产生影响,形成各种心理症状,可求助者并不清楚真实的原因。 (4)潜意识表现的形式: ①意识松懈:如做梦、自由联想②意识失误:如笔误、口误③意识丧失:如精神崩溃 心理咨询就是要寻找被压抑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代表生物本能和原始欲望;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和规范,是理想自我;自我则起协调作用。 本我或超我过于强大,都会引起心理问题,人格健康者三者是协调、完整的 3、梦的理论 梦是被压抑欲望的变相满足,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找到潜意识 4、性的理论 (1)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包括了与生命延续和发展有关的广泛内容。个体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其性生活不仅趋向于身体快感的满足,而且在力比多的推动下个体趋向于有利于其生存的其他快感的满足 (2)人的这种性欲望生来就有,只是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其对象也不尽相同 (3)儿时的性心理发展的障碍是导致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性的压抑是导致心理失常的重要原因 (二)分析治疗的关键点 精神分析治疗着重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与意识相见。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面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现实意义,从而使症状消失。 (三)分析治疗的方法 1、自由联想 2、释梦 3、阻抗 4、移情 5、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借用了心理分析的理论观点,从改变病人的认知入手,按照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的性 格特点创造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实践办法) 二、行为主义 (一)基础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 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S—R理论) 2、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R—S理论) 3、模仿学习理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 殊的反应方式 (二)行为疗法的关键点 1、关键点: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2、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 (1)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三)行为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

专题五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教育性原则 ②发展性原则 ③主体性原则 ④差异性原则 ⑤活动性原则 ⑥保密性原则 2.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有哪些理论流派?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 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有以下理论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认知行为流派。 2. 主要观点 (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动力说、人格构成说、人格阶段论等重要理论,其创立的自由联想、释梦等技术直到今天仍在临床治疗中得以运用。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人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格才会健康发展。一旦三者吵架,引起失调,就会导致神经症的发生。 (2)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流派有着鲜明的治疗特色,它强调以行为为中心,认为一切心理障碍都是不适应的行为,不适应行为如同适应行为一样,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行为。因此,行为主义流派把行为本身的改变作为治疗的目标,强调当事人目前的问题,着眼于可以改变当前行为的环境因素,分析如何重新安排这些因素来消除不适应行为。行为主义流派强调当事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强调利用当事人的积极作用以习得新的适应行为。 在其理论基础上,行为主义流派认为治疗一般包括行为评估、治疗和随访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行为评估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鉴别出问题行为,第二步是对问题行为进行分析,考察行为的前导事件、结果行为和行为后效。第二阶段的治疗过程包括确定目标行为,选择具体方法技术,实施治疗计划等。第三阶段是对当事人进行随访。 (3)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学派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认为应该从健全发展的人身上去观察人的基本属性,人性本善,人天生就有自我实现的趋向。人本主义流派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提出“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个体应该而且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咨询过程中应当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充分信任当事人,重视发挥当事人身上蕴含的巨大的积极向上的驱动力量,主张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咨询师做当事人的朋友和伙伴。 (4)认知行为流派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行为流派是伴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发展而形成的。其理论假设是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至关重要。个体在生活中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来感受、理解、评价周围事物,并据此做出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方式。如果认知评价中存在错误和歪曲的成分,就有可能产生各种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因此,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认知行为流派的具体疗法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 3、请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并与临近学校进行参观、交流。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具体包括心理辅导室(或称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和心理活动室。其中,心理辅导室主要适用于来访学生登记、预约及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在空间大小、环境布置、温度、色调等方面都应注意符合心理辅导的特定要求,以让来访学生感到放松、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点有哪些? 答: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致力于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着更为整合和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的实现。 相似之处:都认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个过程,是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治疗者运用有关的心理治疗理论对来访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存在的问题或心理障碍,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两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通常是一致的;两者进行工作的对象通常是一致的;两者都注重来访者的成长;两者的治疗基础都在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不同之处:两者处理的严重程度不同;所需的时间不同;涉及的心理深度不同;目标不同;起源不同。 2、简述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答:心理咨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心理咨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与20世纪初职业指导、心理测量技术的兴起密切相关,现代的专业咨询服务最早由波士顿的帕森斯(1980)年开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招募的士兵进行筛选和分类,心理学家为此设计了一种智力测验量表,以识别和淘汰那些智力低下的候选者,以后军队中的测验方法转向其他领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整个人格为对象发展起来了。 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其《心理测验及其测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心

理测验”的术语,他对个体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科学研究对心理咨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30年代之前,处于支配地位的是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咨询。 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随着个性与学习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以心理测验为基础的指导性谈话咨询模式开始为细腻治疗的模式所取代,卡尔·罗杰斯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是这个年代的代表性著作。 40年代后,心理咨询的发展更为迅猛,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志,并成为现在的教育训练委员会在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养计划的认定标准,同时,这一分会还向美国心理专业职业考试委员会派驻常任代表,积极参与心理咨询指导员的特别执照的颁发。同年,美国心理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APA伦理纲领。次年,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创刊。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欧洲是心理学的发源地,两次世界大战重创本学科,二战后,心理学重获新生。因此,心理咨询在美国以外的欧洲大陆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心理咨询可以有哪些形式和分类? 答:基于工作场所的分类:学校咨询、企业咨询、社区咨询; 基于咨询内容的分类:教育咨询、职业咨询、人事咨询; 基于来访者的发展阶段分类:婴幼儿咨询、儿童咨询、青少年咨询;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一、判断题 1、艾利斯认知疗法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情绪或行为结果。(√) 2、心理咨询主要是让来访者感到舒服,咨询目标可有可无。(×) 3、在确定咨询目标时,主要依据的是相关理论要求,来访者的意见可以不必顾虑。(×) 4、闭合式提问用得过多容易导致来访者处于被动地位,限制其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的积极 性。(√) 5、在倾听时,咨询师要凭籍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来访者的基本观念迅速作出是非评判。(×) 6、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关注于怎样才能说服和控制来访者。(×) 7、在运用对质技术之前,最好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咨访关系。(√) 8、满灌疗法是“一步到位”,它不需要拟订焦虑梯度。(√) 9、成瘾的赌博行为也是一种强迫症状(×) 10、厌恶疗法仅是将不道德的行为与引起躯体痛苦的刺激联系起来(×) 厌恶疗法是指一系列的通过使用痛苦的和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一些不期望行为的技术。 不期望的行为不一定是不道德的行为。痛苦和不愉快的刺激也不仅仅是引起躯体痛苦的刺激11、与同感一样,真诚即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技术(√) 12、咨询师永远不要忘记,真正能够解决来访者问题的还是来访者自己(√)13、心理咨询中面接的时间应控制在30-40分钟之内(×) 14、心理咨询师应该与来访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15、心理咨询师应该主动与求助者建立朋友关系,这样对建立信任有利(×)16、求助者在接受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不能随意终止咨询关系(×)

二、单选题 1.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 防御机制是(B) A.反向 B.投射 C.转移 D.退行 反向: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 投射:自我将所不能容忍的本我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转移:个体对某个人的情感、欲念、态度,由于对方或社会所不能接受而被自己的理智所控制,并把它转移到其它人或物件上,以减轻心理负荷 退行: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2.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快乐原则”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意识 本我完全是潜意识主导的,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渴求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 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调节本能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超我遵循“xx原则” 3.行为转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为(B) A.阿德勒 B.斯金纳 C.艾里斯 D.马斯洛 行为转变是行为主义治疗的核心思想,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4.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倾听技术是(A)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门实用科学,它在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现如今,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及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咨询则帮助人在心理上不断改变和成长。 一心理咨询的概述 (一)心理咨询的涵义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咨询”(counseling),也有译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历史虽然已经有近百年,但其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提到心理咨询的定义是这样的:“一种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者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式。其对象不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有教育、婚姻、职业等心理或者行为问题的人。”咨询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过程。咨询者借助这种人际关系能够使来访者发生改变,以便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更好地成长。同时来访者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增强适应能力,使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地发展。 (二)心理咨询的特点 1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上进行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帮助过程。咨询者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访问者创造良好的氛围,给予来访者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使其更有效地解决自身问题。

2心理咨询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过程,以及在咨询中,来访者学习新的知识与信息,调节自身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3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它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一项特殊专业性服务。咨询者必须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并拥有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类型 1按其内容可以分为障碍咨询与发展咨询 (1)障碍性咨询是指对存在程度不同的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者的咨询,以及某些早期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或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辅导。 (2)发展咨询是指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充分发展来访者的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发展2按其对象多少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1)个别咨询是指咨询者与访问者之间的单独咨询,它是心理咨询最常见的形式。它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且咨询效果明显。但个别咨询的成本较高,需要双方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 (2)团体咨询是指咨询者根据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按性质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同时对多个来访者进行咨询。它的优点是咨询面广、咨询成本低。但由于同一类问题可能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因此团体咨询往往难以兼顾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咨询效果相对个别咨询略差一些。为此,应扬长避短,在团体咨询中辅之以个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一、心理咨询的基本认识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由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运用心理测量学、心理咨询学和精神卫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一定的心理障碍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及轻度精神病患者进行的诊断、咨询和辅助性药物治疗的过程。 (三)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 (一)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1、心理正常的需要提供心理帮助的人;心理偏常的人 2、轻微心理疾病的人 (二)心理咨询的任务 1.提供宣泄的渠道 2.提供建议和方法,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提供行为训练,解决行为偏差 4.提供必要的心理评价和诊断,对心理异常的人进行诊断和鉴别。提高来访者的自我认识。 三、心理咨询的内容与形式 (一)心理咨询的内容 教育发展 生活指导 心理卫生 心理治疗 (二)心理咨询的常用形式 直接咨询 间接咨询 个别咨询

团体咨询 通讯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现场咨询 门诊咨询 四、心理咨询原则 1、保密性原则 2、理解与支持(中立)原则 3、积极心态培养原则 4、时间限定的原则 5、来访者自愿的原则 6、感情限定的原则 7、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 五、心理咨询理论和几种新方法简介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的来访者中心疗法 D、认知疗法 E、森田疗法 F、几种新方法简介(音乐、绘画和沙盘疗法) 六、心理咨询一般性技术 1. 倾听性技术 2.影响性技术 心理咨询的共同要素 1.激起来访者的获助期望 2.疏泄来访者的情绪 3.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4.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 5.使来访者能够践行、内化并维持咨询收获 七、心理咨询的效果 1.改变来访者看自己、看别人、看事物的观点 2.改变来访者自己的情绪体验 3.改变来访者自己的行为习惯 4.改变来访者人格倾向

心理咨询理论整理方案设计

共同要素 治疗改变的共同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来访者心理痛苦的共同性二)各种治疗的共有特性;(三)各种治疗原理和方法的共同的治疗功能。 心理痛苦的共同性弗兰克承认不同来访者心理障碍的终极原因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症状也各有特殊之处。但是,各种心理障碍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来源,弗兰克称之为精神崩溃或心力萎顿。 各种治疗的共有要素 1.与一位鼎力相助的人保持一种密切的、有情感交流的信赖关系这个相助的人往往是咨询者或治疗家,多数时候还有某个体(如家人)的参与。 2.医疗背景指与治疗和治疗者相联系的一些象征性、标志性的事物和情景。 3.一套基本原理或概念构想它能够解释来访者症状的起因,并提供解除症状的程序。这种基本原理必须能使咨访双方都深信不疑。它与咨访双方所属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相关联,因而是牢固的,不致因治疗无效而动摇。 4.与基本原理相联系的具体方法它们是能够从基本原理或根据基本原理予以说明的,而且双方都相信这种方法能够使来访者恢复健康。 各种治疗之共有功能 激起和维持来访者的获助期望 疏泄来访者的情绪 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增强了来访者的“主宰感”或自我效能感 提供机会,使来访者能够内化并维持治疗收获所有疗法都或直截了当或潜隐地鼓励来访者消化或“修通”治疗中的收获,并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实践之。

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1、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2、行为主义者认为,咨询目标应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这些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3、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4、完形学派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赖。 5、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 7、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帮助他们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目标要求 具体咨询目标越具体越好。比较具体的目标更能激发双方投入咨询的积极性。同时,只有具体才易于对咨询进展进行评估。 可测度可测度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目标是可观察的。第二个意思是能将观察到的东西数量化。 靠心理学的手段可以达到 是心理的目标而非生活的目标 现实可行 有系统性 形成目标结构的方法:

心理咨询五种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主要概念 1.人性观:决定论(人受控于非理性因素、潜意识动机与生物本能) 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 推论潜意识的临床证据:梦、口误、遗忘、催眠后的话、投射出的内容、精神病症状等 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3.心理动力:是性的本能(其相关的动力机制为力比多)和营养的本能的复合 体 心理发展 ?心理社会化与性心理发展阶段(侧重6岁前): -0-1岁:口欲期 -1-3岁:肛门期 -3-5岁:生殖器期 -5-12岁:潜伏期 -12-18岁:生殖期 -成年期 适应问题 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1.变相宣泄:本我在应对自我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应对策略;如梦 2.自我防卫:压抑;否定;反向作用;投射;转移;合理化;升华;退化; 内射;认同;补偿 焦虑 -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一种紧张状态,会激励我们去做某些事情。焦虑来自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之间冲突的结果。其作用是示警危险的迫近。 焦虑有三种:现实性焦虑(害怕外在世界威胁),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内心力量平衡受到干扰)。 对于焦虑除非采取干预措施,否则危险会持续上升,直至自我崩溃。当自我无法用直接方法控制焦虑时,就会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即防卫机制)。 ?治疗目标 ?使潜意识浮至意识 ?强化自我使行为能更顾及现实情况而较不受本能的影响 ?分析原理 ?性是决定我们思维,感受与行为的原动力 ?性的感觉原于童年 ?情绪问题是由于潜抑影响所导致(潜抑来自于团体与个人的禁忌) ?即使是一个正常人也存在性堕落倾向

?被潜抑的性欲隐藏和保留于潜意识中 ?被潜抑的性感觉通过被社会允许的伪装方式反抗着,并透过生活表 现出来(梦,神话和艺术,口误,穿着,俏皮话) ?六项技术: ?维持分析架构 ?自由联想 ?释梦 ?解释 ?阻抗分析 ?移情分析 ?新近来的变化: ?治疗目标变小,不局限于重建人格 ?治疗者较少使用长椅 ?治疗次数减少 ?更多使用支持性干预,例如,同感,治疗者的自我袒露,支持,恢 复信心 ?更重视实际问题,不太重视处理幻想方面的素材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人性观: ?经典观:机械论. ?认知行为观: 开始注意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环 境的产物(Bandura, 1974) ?基本特征及假设: 1.由实验得到的学习原理,其结论均来自观察,而非个人信念; 2.强调当前问题与情景因素,不看重历史; 3.治疗以行动为导向,反对空谈; 4.强调教导当事人学会自我管理技能,通过家庭作业,应用于 日常生活; 5.疗法具有弹性,可根据不同当事人设计不同方法; 6.行为治疗依赖治疗者与当事人的合作: 第一,治疗者的每一 项尝试,都会预先告诉当事人; 第二,治疗者经常要训练当 事人自己进行治疗或评估疗效. 发展阶段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研究)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老鼠迷宫实验); ?华生的“刺激-反应模式”:R=f(S) ?托尔曼刺激和反应之间,即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 量”,这就是有机体的内部因素。公式:B=f (S、P、H、T、A),(B为行为, 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过去经验,A 为年龄)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复习重 点 1、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 同 同:A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本质相同的专业助人活动。 B二者凭借同样的心理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心理分析理论、行为理论。 C二者运用同样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如:倾听、解释、说明、劝导、评估。 D二者都希望通过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 E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异:A工作对象的差异: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状态基本健康,而心理上存在冲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无论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生理疾病还是社会疾病; B障碍性质的差异: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在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障碍,如人际关系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障碍等。 C咨询时间的差异: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为一次到数十次不等;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从数周到数年不等。 D干预特点的差异:心理咨询强调教育的原则和发展的原则,重视当事人理性的作用,重视发掘、利用当事人潜在的积极力量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而心理治疗强调人格的改造、行为方式的矫正,重视症状的消除。2、会谈中的信息分类:认知性和情感性信息信息传递形式: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3、互动三个维度:内容(事实—情感),个人性(非个人化—个人化),时间(过去—现在) 4、互动的相倚性:是指在交流中,一方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依 赖于对方的行为,依赖与对方所 说所做。分为假相倚、 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彼此 相倚。 5、会谈中的信息加工: A类化: 在了解对方的部分特点后,就把 对方归入某一类人中,然后把自 己脑子里有关这类人的种种特 点加到对方身上,并以此为基础 来展开跟对方的互动。B投射: 指人无意识地把自己的个人特 性加在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 这些特性。C幻相关:由于知觉 者的期待作用,将两件本无关联 的事知觉为有关联。D选择性直 觉:人们倾向于知觉到那些符合 需要的事物,忽视干扰性事物, 但对确实有威胁的事物也投入 全部的注意。 6、会谈的作用:会谈过程是咨 询师促进当事人获得良性改变 的过程。通过会谈,咨询师对当 事人不断了解,认识和建立良好 的治疗关系,帮助当事人成长和 转变。 7、非语言交流的分类:A面部表 情 B形体动作 C声音特征 D空 间距离及相对角度 E沉默 8、情绪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 件,B代表对诱发事件的认知和 信念,C代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反应或结果,D代表治疗,E代 表一种新的情绪和行为以及一 种新的有效的生活态度 10、助长条件:同感:咨询师设 身处地地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 受,达到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心 领神会。真诚:咨询师在咨询关 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不特意取悦 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修 改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文饰、 回避自己的失误或短处。积极关 注: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 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 坏来决定怎样对待当事人。具体 性:针对每一位当事人的实情, 对会谈中出现的一般化的共同 体验和感受进行定义,从而使咨 询双方正确、清晰地理解所讨论 的内容。即时性:对会谈进程中 当时发生的事情做出及时反应, 不应视为无关紧要或感到不便 开口等原因忽略过去。 11、结构化:是指咨询师在咨询 的开始阶段向当事人说明、解 释、交代有关双方在咨询过程中 反应定向的一些约定、规则或要 求,并就当事人与此有关的态度 和情绪进行处理的工作。作用: A减少当事人有关咨询过程中的 疑虑和不切实际的愿望B协助当 事人了解咨询过程,减少当事人 的焦虑C协助当事人做准备,以 利咨询的进行D借以了解当事 人在咨询过程中的内心冲突内 容:咨询或治疗关系、环境、时 间、次数、可能发生的事、(治 疗协议、记录) 12、自我防御机制:A压抑:把 那些不为超自我所容忍,具有威 胁性的记忆、念头、冲动或知觉 禁锢在无意识之中,不使其出现 于意识。B投射:指人无意识地 把自己的个人特性加在对方身 上,认为对方也有这些特性。C 置换: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 种精神宣泄。自我以一种可以获 得的对象替代另一种不可获得 的对象,或者以不致引起焦虑的 对象或行为替代会引起焦虑的 对象或行为。D合理化:某个行 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 行为或观念的真实动机、欲望又 是不能为意识所承认、所接受 的,于是就找一个看似合理政党 的理由来解释之,以免除焦虑。 E反向形成:内心有一种欲望或 观念要求表现,但表现出来可能 引起不良后果,或招致现实的惩 罚,于是反而表达相反的欲望或 观念,借此达到抑制原来欲望的 目的。F转化:把心理上的痛苦、 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 了直接的焦虑痛苦体验。G退行: 指面临某一应激情境时,从人格 发展的较高阶段倒退回早期阶 段。 13、影响技巧:A解释:咨询师 依据某一理论或个人经验,对当 事人的问题、困扰作出合理化的 说明。B指导:就是咨询者直接 告诉当事人做某件事、说某些话 以及如何做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C劝告与提供信息:对当事人关 心的问题提出建议,给予指导性 或参考性的信息,以帮助当事人 思考其问题。D自我表露 E反馈:表达咨询师对当事人所 面临的问题的种种看法。F逻辑 推理:咨询师根据当事人提供的 有关信息,运用逻辑推理的规 则,引导当事人认识其思维和行 动可能得到的后果。G质对:咨 询师发现当事人语言与非语言 不一致、逃避面对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语言行为前后矛盾等行为 时,指出当事人矛盾和不一致的 地方,协助当事人对自己、对问 题有进一步的了解。 17、咨询关系的特征:A外部特 点:非强制性、职业性、人为性 B内在特点:信任和理解、情感 联系、承诺感。内部特 点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 发展出来的。 14、精神分析疗法:特点:A治 疗目标:当代心理动力治疗有两 大目标,缓解和改变人格。本来 传统的精神分析只重视人格改 变,由于受行为治疗影响,现在 的治疗者也重视像焦虑、强迫行 为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除。B 病人的选择:传统上,认为最适 于精神分析治疗的是歇斯底里、 强迫症、焦虑症和恐怖症。“人 不太老,病不太重”C治疗时间: 旷日持久 理论:A意识—无意识理论:无 意识—前意识—意识 B人格 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C人格发展理论:1.口唇期2.肛 门期3.男性生殖器崇拜期:俄狄 浦斯情结:阉割焦虑和阴茎羡 慕,易出现恋母、恋父情节、同 性恋倾向4.潜伏期5.生殖器期 常用方法:自由联想、梦的解析、 解释、移情、阻抗 评价:从积极的方面看,精神分 析疗法的若干贡献是不能抹杀 的。它第一个对人类的无意识心 理现象作了系统探讨,它强调自 我在人格结构中的核心作用,强 调自我的整合、组织经验、协调、 控制功能,这与当代多数人格理 论家的看法是一致的。精神分析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基本理论与要素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基本理论与要素 1、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有: (1)指导模式指导模式是学校心理咨询中最早形成的一种理论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对学生特质的了解,力图充分发挥咨询者对学生成长的理性导向功能。 (2)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是在对心理偏常学生的咨询、治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从临床心理治疗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咨询过程,把当事人看做是心理偏常的求诊者,咨询师运用多种临床方法,并积极发挥治疗对象的作用,以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 (3)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学校心理咨询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其主要特征是强调了解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关注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重视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帮助个体调动潜能,获得最优化发展。 (4)社会影响模式社会影响模式是当前咨询过程中最富有影响的理论模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从人际交往和社会因素方面探讨有效咨询的条件和途径。 2、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 一、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二、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实施形式时,考虑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

三、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灵活多样、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五、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中,发挥活动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六、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从道义和法律的角度保护学生的名誉和隐私。 3、简述学校心理咨询的过程。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为: 一、初步建立咨访关系咨访关系本质上是发生在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动态联系,是一种职业性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师在咨询开端就应注意和来访学生建立平等、真诚、信赖的人际关系。 二、搜集主要信息在初步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师要注意搜集来访学生的主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民族、家庭住址或联系方式、个人成长史、身体健康状况、学习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等;二是来访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如人格特征、能力状况、兴趣爱好、人际交往风格、归因风格及应对方式等;三是来访学生的当前心理状况,这是信息搜集的核心内容。 三、确立咨询目标咨询目标为咨询指明了方向,也是制定咨询方案的基础和评估咨询效果的依据。心理咨询的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和方法

目录 精神分析疗法 (1) 行为疗法 (2) 来访者中心疗法 (3) 理性情绪疗法 (4) 贝克认知疗法 (5) 现实疗法 (6) 交互分析疗法 (6) 完形疗法 (7) 森田疗法 (8)

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复习题 (一)心理咨询概述: 1.心理咨询是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来访者的过程.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来访者. (A)自强自立的过程 (B)转变思想的过程 (C)树立人生观的过程 (D)解决求职的问题 2.在咨询室中,咨询双方一对一的直接的面接形式属于 (A)电话咨询 (B)团体咨询 (C)现场咨询 (D)门诊咨询 3.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话题,使治疗重心偏移。这种现象是 (A)阻抗(B)移情(C)抵消(D)强化 4.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讨论某些特定领域的情节,因为这些领域使他们产生恐惧或痛苦,这种阻抗属于 (A)情绪阻抗(B)内容阻抗(C)性格阻抗(D)关系阻抗 5.在咨询过程中会碰到某些具有高度戒备心理的来访者,咨询很难进行下去,这种阻抗属于(A)情绪阻抗(B)内容阻抗(C)性格阻抗(D)关系阻抗 6.存在于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主要表现为来访者在心理上不愿攀近咨询者或从心理上敌视、对抗咨询者。常常涉及对咨询者的恐惧、愤怒或被伤害感,这种阻抗属于 (A)情绪阻抗(B)内容阻抗(C)性格阻抗(D)关系阻抗 7.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咨访关系和咨询效率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反映特点被称为 (A)人格魅力 (B)咨询特质 (C)性格特点 (D)咨询风格 8.指出积极关注就是咨询者无条件地从整体上接纳对方、给予关怀的心理学家是 (A)艾利斯 (B)艾维 (C)马斯洛 (D)罗杰斯 9.指出下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同或相似点: (A)都注重场合的布置和选择(B)都注重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C)都希望通过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D)两者的工作对象常常是相似的(E)理论和方法、技术常常一致 10.指出下列属于最基本的咨访关系外在特点的表述。 (A)明确的目的性(B)非强制性(C)职业性(D)人为性(E)场合性 11.指出下列属于最基本的咨访关系内在特点的表述 (A)信任和理解(B)情感交流(C)理智感(D)托付感(E)依赖性 12.指出下列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关系的重要因素 (A)共情(B)积极关注(C)尊重和温暖(D)真诚可信(E)领悟 1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确有许多重要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技术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目前都归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但它们确实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心理学操作技术。当然,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许多心理咨询门诊实际上也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心理咨询似乎与心理治疗同义。在国外,虽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不同名称,帮助者与求助者也有不同称谓,但人们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有无不同,仍有争议。一些人不赞成对二者进行区分。他们把咨询与心理治疗当作同义词来看待。另一些人则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又在二者究竟有何不同上意见分歧。美国人哈恩(M. E. Hahn)的一段话经常被人们引用:“据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专家对已有的在咨询与治疗之间的明确区分感到满意……意见最一致的几点是:(1)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作是咨询;(4)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 为了说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必然先给心理治疗下定义。按照给各类事物下定义的科学原则,心理治疗的定义只有一句话:“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定义也是如此:“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从定义的内涵来看,两者并无相同之处。一个是“协助”,即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另一个则是“矫治”,即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这显然是性质不同的操作。尽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操作本质上不同,但由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交互使用,有时也被混为一谈。例如,在咨询过程中,为了使求助者情绪相对平静,心平气和,以便进行心理交流,有时不得不对求助者实施放松治疗,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又如,在心理治疗时,若遇阻抗,无法切实地执行治疗计划时,往往要转向心理咨询,使用咨询技巧,改善求助者心态,以便使其配合治疗。两种方法交互使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便容易使人误解两者就是一回事,无法区分开来。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钱铭依教授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郝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尽管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结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其一、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无论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生理疾病还是社会疾病;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状态基本健康,而心理上存在冲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 其二、心理治疗的目的着重是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治疗程序进行;心理咨询的目的着重是帮助咨客发现问题,靠挖掘咨客自身的能力来解除心理困扰。 其三、心理治疗师与求助者的关系又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病人必须听取医生的劝告、建议并服从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关系。在咨询过程中,是一个相互讨论和研究问题,各抒己见而互相沟通的过程。 其四、心理治疗师需要获得的信息较单纯,可以只根据症状体征来选择并实施治疗方案。心理咨询师则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需要了解求助者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情况,才能帮助他开发自身的能力。

心理咨询入门资料

一、名词解释(5x5) 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2.自由联想(P18) 3.认知疗法(P21-22) 4.合理情绪疗法(P23) 5.潜意识决定论 潜意识其内容主要是原始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即“力比多”或性欲。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行为强大的动力,意识在决定人的行为中并不重要。“意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潜意识则是沉在海洋面下看不见的那巨大的部分。” 二、简答(8x7) 1.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 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改变人的认知以及改变人的行为。 2.非理性思维的特征 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要求的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3.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补救咨询);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发展咨询); 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X)。 4.行为疗法的步骤 行为疗法的咨询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目标行为的分析。 (2)行动计划的制定 (3)行动计划的实施 (4)新行为的巩固 5. 认知疗法的步骤 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基本咨询步骤包括: 第一步: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克服。 第二步:协助来访者找出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驳,从而形成合理的信念,最后让来访者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6.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