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列机的技术进展

行列机的技术进展

行列机的技术进展
行列机的技术进展

行列机的技术进展

摘要:围绕行列机生产必需的“快换”模式,叙述了一系列成功的新技术、新结构。简要介绍成型工艺、分料与运送料滴、定时系统、伺服驱动操控等重要改进技术。

关键词:行列机;模具垂直冷却;快换技术装置;电子定时;电磁阀箱。

近年来,国际玻璃机械制造商为了提高瓶罐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型机的消耗、增强成型机的灵活适应性,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在成型工艺、机械结构、定时和控制、同步传动以及机构的伺服驱动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行列机的机电一体化水平达到较高的程度。

具有简化行列机结构并使高速成型动作精确、稳定等突出优点的机构伺服驱动是制瓶机诸多发展中带有换代意义的重大革新。自1999 年到2001 年,意大利BDF 公司向我国提供了4 条机构伺服驱动的制瓶生产线,2000 年10 月Emhart 公司公开推出了全伺服驱动的新一代行列机,德国GPS 公司和意大利Bottero 公司也制造了机构伺服驱动的新型行列机和供料

机。

我国玻璃瓶罐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并相继建成了一批合资(或独资) 企业,推动了瓶罐生产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与国际玻机制造商的交往,自1995 年以来分别从6 家国际玻机制造商引进了廿余条技术先进的瓶罐自动生产线,它们反映了当前制瓶机械的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了各家的特色,详见表1 。国内行列机制造厂已经由“三金”一家发展为“三金”、“新成达”等多家竞争的格局,使国产制瓶机得到不断的改进,发展迅速。开发成功了电磁阀箱、电子定时控制、同步传动等新成果,推出了以分料器、电子定时、同步传动为特色的8 组单滴行列机和8 组双滴行列机新产品。在市场上也已经可以购到国产的伺服拨瓶机构和伺服分料器及其新型的行列机,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国内还大量使用着单滴6 组和4 组行列机。为使国内瓶罐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改善条件,对它们进行置换或改造是

当务之急。但愿本文能对这方面有一定启示和参考。

1 小口压—吹法( NNPB) 成型工艺

行列机小口压—吹法的工作原理与大口压—吹法基本相同。为了实现精确同轴的快速平滑顶压并解决好冲头冷却这个特殊矛盾,必须有一套专用的NNPB 机构才能获得理想的初型瓶坯。初型瓶坯的重热和延长是NNPB 法中又一重要的工艺,从初型瓶坯的造型设计上保证能得到具有足够重热能力和形状合理的坯体,进入成型模后进行较大幅度的延长,玻璃得到良好的重新分配,再进行最终吹制,获得薄壁而均匀的轻量小口瓶。

引进的Emhart 双滴行列机上用NNPB 法批量生产了330ml 、165g 的啤酒瓶。海叶玻璃厂用行列机NNPB 法生产了容量1020ml 、重量260g 的矿泉水瓶(容重比为3. 9) ,8 组双滴机的机速为145 个/ min。日本东洋玻璃公司的滋贺厂在8 组双滴机上生产了660ml 、278g 饮料瓶(容重比为2. 37) ,机速是109 个/ min , 耐压为15. 8kg/ cm2 。NNPB 法产品有着节省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率和增加产量等多重优势。要实现NNPB 法,玻璃生产的各个环节技术指标均要提升一个台阶(有关NNPB 法请参考本刊9 卷2 、3 期作者发表过文章) 。

目前国内仍使用着较多的回收瓶,另外,吹—吹法尚有不小减轻瓶重的潜力,而且NNPB 法需要一定的条件,攻克必要的NNPB 技术难关,在双滴机上普及推广,暂时市场和技术欠成熟,目前还并不适宜。但应提倡在单滴行列机上采用NNPB 法生产轻量小口瓶,行列机制造商应该在单滴机上配备小口压—吹装置。表 1 近年来我国瓶罐玻璃机械引进情况序号玻机制造商名称引进企业名称引进简况数量投产日期备注 1 2 3 4 5 6 7 8 EMHART 青岛晶华10 组5″双滴,供料道到TIM 检验机整线1 1995. 05 伺服供料、分料、拨瓶,NNPB 法山东沂源6 组3 滴1 1996 大连盛道12 组5 1 2 ″双滴,供料道至TIM 检验机整线1 1998 伺服驱动,垂直冷却,NNPB 法莆田金匙12 组5″双滴,供料道至TIM 检验机整线

2 1999. 07 伺服驱动,垂直冷却,NNPB 法青岛晶华8 组5″双滴1 2000. 0

3 中国组装杭州人民8 组5″双滴1 2001 中国组装山东沂源8 组3″3 滴,8 组

4 1 4 ″双滴1 + 1 2001 四川沱牌10 组

5 1 2 ″和

6 1 4 ″双滴,12 组5 1 2 ″双滴, 供料道至检验机整线,1 台10 组AIS ,2 台IS 2 + 1 2002 伺服供料、分料、拨瓶、翻转、钳瓶, 垂直冷却,NNPB 法9 10 11 12 BDF 重庆北碚6 组5 1 2 ″双滴1 1999 伺服供料、分料、拨瓶、翻转、钳瓶,垂直冷却山东荣成8 组4 1 2 ″双滴,供料道至BDF 检验机整线1 2000. 08 伺服供料、分料、拨瓶、翻转、钳瓶,垂直冷却烟台中萃改造8 组双滴机2 2002. 03 伺服供料、分料、拨瓶、翻转、钳瓶,垂直冷却青岛晶华8 组4 1 4 ″双滴机,8 组5″双滴机1 + 3 2001. 进韩国二手机13 14 O - B 广东澳联12 组6 1 4 ″双滴,料道至O - I 检验机整线2 1995. 08 伺服供料、分料、拨瓶,海叶分料器上海澳联10 组6 1 4 ″双滴,料道至O - I 检验机整线2 1994 进伺服供料、分料、拨瓶,海叶分料器15 BOTTERO 上海高雅6 组3″3 滴1 2000. 05 现有Bottero 单、双、3 滴6 组机各一16 GPS 湛江圣哥本8 组双滴、6 组双滴1 + 1 2000 伺服技术等1

7 SKLOSTROJ & BH - F 宜宾港联

8 组行列机,BH - F 供料机、料道1 199

9 单、双生产均可

2 模子垂直冷却工艺

已经在行列机上得到普遍应用的成型模垂直冷却是贯穿模壁高度方向钻出成圈群孔,模底上也有相应的冷却孔,受定时控制的冷却风自模底由下而上地流过群孔,从成型模的模壁内带走热量,对模内瓶子进行有效冷却。据概略统计或测算,成型模采用垂直冷却后的风耗量要比传统的堆叠式水平风咀冷却降低30 % 左右(输瓶机冷风除外) 。

Emhart 初型模垂直冷却工艺装置经过较长时间的研制,于近年才成功地使用在行列机上,莆田金匙玻璃厂1999 年投产的Emhart 12 组5″双滴机上配置了这一先进的工艺手段。此工艺可使初型模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充分满足成型工艺的要求,特别能解决NNPB 法初型瓶坯所希望的模壁温度分布,玻璃分配合理,瓶壁薄而均匀。

a 艾姆哈特初型模垂直冷风

b 艾姆哈特成型模垂直冷风系统

1 —框架

2 —档板阀门

3 —球形轴承—框架 2 —真空通道 3 —充气室

4 —供应冷却空气 4 —初型模夹支持机构

5 —空气指示器 5 —调节器的操作气体导管

6 —真空阀门的控制气体导管 6 —可调节的固定销

7 —模夹铰链7 —调节装置

8 —带竖孔的模具

9 —模底10 —分配器板8 —带冷却孔的初形模9 —充气室10 —套筒11 —真空连接板12 —真空阀门和过滤装置13 —充气室气压计11 —模夹插件12 —伸缩式套管14 —高度调节装置15 —真空歧管图 1 模子垂直冷却系统注意:模壁上风孔的配置有专门的设计软件;初型模垂直冷却风压较高;选用较大中心距的双滴机对采用垂直冷却和提高机速等均有利。

3 快换技术装置

行列机变换生产品种时,因采用的成型工艺(BB、PB、NNBP) 不同,产品尺寸(口径、身径、高度) 变化,瓶子在输送机上排列间距(亦即组的接料次序、输送带速度乃至拨瓶凸轮等) 的改变,机速以及参产组数的重新选定等等,必须调换某些成型装置,更换装载模具的所有替换件,变换凸轮、挂轮以及进行所有的换后调节。

变换和调节的工作量较大,要求的精确度较高,拖长停机时间,直接减少了行列机的有效生产时间。

市场对瓶种的需求变化很快,频繁换品种是必然趋势。行列机向多腔、多组数的高生产力发展也是合理的趋势,但机器呆板、换品种时间长。近年来尽可能多地采用机、电等方面的快换技术,在保证优质高产的前提下,增强行列机的灵活适应性,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下面系统介绍快换技术。

3. 1 调换整个成型装置(快换芯子机构)

由吹—吹法改变为压—吹法时,芯子机构上部结合缸内的吹—吹装置整个调换为压—吹装置;NNPB 法时,将整个芯子机构调换上小口压—吹机构(包括上部小口压—吹装置,结合缸和底下的驱动气缸) 。行列机芯子机构在结构设计上(乃至附属设施的配套上) 考虑了快换,其手续甚至简化到个别螺钉的拆卸和拧紧,机构升降的高度调节和供气设施均能通用。所以,调换和调整迅速。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许广帅 (化工学院化工一班) 摘要:由于有机溶剂易使酶蛋白变性、失活或抑制其反应,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概念:酶反应需在水溶液中进行。尽量避免使用有机溶剂。随着酶学研究的进展。经过近十年的大量研究,人们发现。只要条件合适,酶在有机溶剂中是完全能够起催化反应的。1985年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召开了“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随后又组织了“有机相中的酶催化讨论会,引起了与会科学工作者扳太的兴趣。近年来。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应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催化反应。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使得这种合成与转化在合成化学领域中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 关键词:酶、有机溶剂、生物催化剂、催化反应 Abstract: Because the organic solvent is easy to make enzyme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inactivation or inhibit the reaction, therefore, for a long time, form a concept: enzyme rea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queous solution. Try to avoid using organic solv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nzymology. After nearly 10 years of research, people found. As long as conditions are right, enzymes in organic solvents is fully capable of catalytic reaction. In 1985 European biotechnology federation held a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atalyst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n organized\" seminar on enzyme catalysis in the organic phase, aroused the interest of the scientific workers pull too. In recent years.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 i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or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are highly specific, makes the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synthetic chemistry has great theory valu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Key words:Enzyme, organic solvents, catalysts, catalytic reaction 1 前言 酶除作用于天然底物外,还可作用于与其底物结构相似的物质发生非自然催化,从而构戚了一个特殊的化学合成新锈域。通过酶催化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脱氢、还原、脱氨、羟基化、甲基化、环氧化、脂化、酰胺化、磷酸化、开环反应、异构化、侧链切除、缩合以及卤代等反应。由于酶催化较化学法催化具有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气相色谱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

气相色谱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张胜旺 (华宇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化验室:张胜旺) 摘要:气相色谱技术室现代仪器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其高效快速的分离特点,现在已成为物理化学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环保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技术、应用。 一、气相色谱的发展历史:从茨维特1903年发现色谱算起,气相色谱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从马丁和辛格1941年提出分配色谱和1952年发明气-液色谱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也有50多年的历史了。自1952年世界上第1次创建实用气液色谱法以来,气相色谱仪作为现代分析检测仪器的代表,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相当生产规模的产业,并形成了具有相当丰富的检测技术知识的学科。气相色谱法由于其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分析、药品质量检验、天然产物成分分析、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测定、工业产品质量监控等领域。随着新型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器、数据分析方法的出现,气相色谱的应用领域必将越来越广阔。 二、气相色谱的机构原理及特点: 色相色谱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当气体样品通过一定的进样方式送入色谱系统后,样品中混合物的各组分在流动相(载气)的带动下,通过称为色谱柱的固定相,利用各组分在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当二相作相对运动时,样品中各组分就会在二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种作用力的作用,从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获得分离,被分离后的单一组分随载气进入检测器的系统,获得非电量转换,将化学成分转变成与其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然后通过这些电信号的不同来分析样品成分。

2.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净化器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 2.2进样系统:进样器和汽化室 2.3色谱柱:填充柱或毛细管柱 2.4检测器:可连接各种检测器,以热导检测器或氢火焰检测器为常见 2.5记录系统: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仪 2.6温度控制系统:柱室、汽化室的温度控制 2.7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三高一快一广 2.8高选择性----能分离性质极为接近的物质,如:异构体、同位素 2.9高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分离测定性质极为复杂的混合物 3.0高灵敏度----微量、痕量组分,样品用量较少 3.1分析速度快----样品准备好后,几分或者几十分钟即可完成分析 3.2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到环保,石油化工、食品、农药等方面的测定 三、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在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相当普及,从石油勘探、石油加工研究到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把关等。气相色谱技术之所以得到石油和石化行业分析化学家们的欢迎,是由于它的分离和定量能力以及出色的性价比,目前尚无其它类型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与之匹敌。 1气体分析 1.1永久性气体分析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摘要: 药物分析的发展已从一种专门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臻成熟的科学,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等。随着药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进行静态的质量控制,而是发展到对制药过程、生物体内和代谢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研究。 关键词药物分析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属于商品,但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较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全面保证、控制与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分析,从体外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发展到联用技术,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 具体一点的讲,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化学的进步,尤其是近年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对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来源和组成的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检出、鉴别和测定。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就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微量成分。 药物分析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药物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创新药物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等,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 1、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光谱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光谱法、质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及X 2射线衍射谱法等,方法较多。近年来发展虽不如色谱那么迅速,在药典中所占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出现了很多新方法,如二维核磁共振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以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在新的世纪中,这些方法会有更快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药学科学各领域中。电化学部分分别为化学传感器、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动力电化学方法与应用。近几年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成为电分析化学中活跃的研究领域。微电极技术是一种新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在活体分析中,微电极用作电化学微探针,检测动物神经传递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微柱液相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电化学检测器。在将来药物分析的发展中,将会显示出光辉的应用前景。 复杂样品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是在药物分析工作中比较困难的问题。色谱法对复杂样品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 薄层色谱法主要用于药物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以及中药成分分析,已成为当今药

现代有机合成论文

学号:20115051217 学年论文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年级2011级 姓名马韵会 论文题目现代有机合成 指导教师金春雪职称教授 成绩 2013年12月18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开发“原子经济性[5]”反应 (2) 2选用更“绿色化”的起始原料和试剂 (2) 3采用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 (3) 4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3)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现代有机合成 学生姓名:马韵会学号:20115051217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 指导老师:金春雪职称:教授 摘要:有机合成是综合应用各类有机反应及其组合、有机合成新技术[1]、有机合成设计及策略以获得目标产物的过程。有机合成既与材料、生命、环保、能源四大支柱学科密切相关,也与我们社会的现代文明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绿色化学[2]、洁净技术、环境友好过程已成为合成化学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可见21世纪有机合成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合成了什么分子,而是如何合成,其中有机合成的有效性、经济性、环境影响和反应速率将是有机合成研究的重点,尤其是绿色有机合成的研究[3]。 关键词:有机合成;绿色化学;绿色合成 Abstract:Organic synthesis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organic reactions,organic synthesis technology[1],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organic synthesis strategies to obtain the desir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14860680.html,anic synthe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materials,lif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ergy four pillars of discipline,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lif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our society.In recent years,green chemistry[2],clean technology,environmental-friendly process has become the pursuit of the goals and direction of synthetic chemistry.Visible in the21st century is not only of concern to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what synthesized molecules,but how synthesis,where the validity of organic synthesis,economy,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he reaction rate will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organic synthesis,especially green organic synthesis study[3]. Keywords:Organic Synthesis;Green Chemistry;Green synthesis 引言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制备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过程。它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领域。早期的有机合成主要是合成自然界中已存在的但含量稀少的有机化合物。后来根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规律性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合成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电化学合成及研究进展

有机电化学合成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 介绍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原理,研究内容。有机电化学合成与传统合成的优势,介绍中国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发展以及有机电化学的新进展。有机电化学的高效、经济、无污染性。还有有机电化学合成的若干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发展方向绿色化学 Review on organic electrosynthesi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 ynthesis---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green technology was discussed. The principle of organic electrosynthesis, applications, and the advantages co- mparing to the tradition organic synthesis were expounded.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organic electrosynthesis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organic electrochemistry. Organic electrosynthesis of high efficiency, no pollution. There are several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organic electrosynthesis. Key words:organic electrosynthesis;developments of research;Green Chemistry; 引言部分 以电化学方法合成有机化合物称为有机电合成,它是把电子作为试剂,通过电子得失来实现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一种新技术,这是一门涉及电化学、有机合成及化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由于电化学早已有之,合成技术、化学工程技术和化学材料不断更新,因而,有人称之为“古老的方法,崭新的技术”[1]。 有机电合成是有机合成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优势。有机电合成与一般有机合成相比,有机电合成反应是通过反应物在电极上得失电子实现的,一般无需加入氧化还原试剂,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通过调节电位、电流密度等来控制反应,便于自动控制。这样,简化了反应步骤,减少物耗和副反应的发生。可以说有机电合成完全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而传统的合成催化剂和合成“媒介”是很难达到这种要求的。从本质来说,有机电合成很有可能会消除传统有机合成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源。有机电化学合成也是一种绿色化学,中国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化学合成中有机电合成将会占很大比例。将是未来的合成化学的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比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等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来全面保证、控制以及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手段大多包括化学方法来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但是,如今的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的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体外分析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分析发展到联用分析,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从而使得药物分析从20世纪初的一门分析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科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采用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光谱、色谱及连用技术,对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和生物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药物分析学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眼睛,梳理并逐步明确了重点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分析科学、计算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分析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药学学科的发展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药物分析学不仅是静态的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析,而且拓展到对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的动态分析、检测和综合质量评价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新药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药物分析学已从以物质为中心转移到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即药物成分和药物活性的相关分析。现就药物分析学的一些较重要发展领域和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手性药物分析 美国药典药名字典所收载的药物中有一半至少含有一个不对称中心。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例如90%抗癫痫药,β-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口服抗凝剂,50%抗炎药和局麻药都以其外消旋体供药用。生物系统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如蛋白质、糖脂、多核苷酸、受体等,这些生物大分子都由L-氨基酸和D-糖类构成,因而生物体是一个手性环境。在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分子被引入体内后,具有手性的受体、酶蛋白质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化合物处理,因而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疗效或毒副作用。另外,一些药物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如S-(+)-布洛芬是优映体,但低活性的R-(-)-劣映体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高活性的S-(+)-体。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使用外消旋体不易控制有效剂量,特别是当肾功能减弱时,S-(+)-优映体易在体内蓄积,通过抑制肾环氧化酶,加剧肾局部缺血,而发生毒副反应。美国等国药品管理部门已要求在申请新手性药物时,提供每一种对映体的药动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资料,并对研制外消旋体而不是单个对映体做出合理的解释。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外消旋体药物的药动学、浓度-效应关系研究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对映体选择性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在分离科学上曾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经典的分级结晶、旋光等方法的重现性或灵敏度欠佳。随着手性色谱学,尤其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性气相色谱法和手性毛细管电泳法等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色谱法分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RD)和直接法。间接法采用手性衍生化试剂与手性胺类、醇类、羧酸类等反应形成非对映体衍生物。非对映体对在常规色谱系统中,根据非对映体分子的手性结构、手性中心所连接的基团、色谱系统的分离效率(包括溶

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第1章过氧化氢简介 (2) 1.1过氧化氢的性质 (2) 1.2过氧化氢的制备 (2) 第2章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3) 2.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3) 2.2 过氧化氢的应用进展 (3) 第3章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一些最新应用 (4) 3.1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手性)亚砜、砜 (4) 3.2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环氧化物 (4) 3.3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醇、酚制备醇 (5) 3.4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醛、酮 (5) 第4章过氧化氢衍生物用于有机合成反应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08级01班刘珊 摘要:文章总结了在烯烃的环氧化、醇的选择氧化、酮化、肟化、磺化氧化反应、硫化物到砜的转化、有机物的卤化等反应中过氧化氢的催化性作用。也归纳了一些新的合成反应介质体系如氟相、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与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促进绿色化学科技的研究发展促进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过氧化氢;有机合成;应用进展;环境保护 第1章过氧化氢简介 1.1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分子量为34.016,相对密度为1.4067(25℃),熔点-0.4℃,沸点150℃;纯过氧化氢是近乎无色的粘稠液体,分子间有氢键,由于极性比较强,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缔合程度比水大,所以他的沸点远比水高。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一定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和不稳定性,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性比在碱性介质中的弱,氧化性则相反。过氧化氢主要用作氧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主要优点是它的还原产物是水,不会给体系引入新的杂质。因为这一点,它便是当今社会一种很重要的绿色化学试剂。 1.2过氧化氢的制备 实验室制法: 一: 于100ml15-18%的硫酸中,在冰的冷却下,逐渐加入过氧化钡,加入的量以保持溶液的弱酸性为度(约40g)。倾出上层溶液即得到过氧化氢溶液。必要时可进行提取。每次用20ml提取4-5次。将醚提取物置于水浴上蒸发(不要高于40℃)除去醚,将剩余物移至硫酸保干瓶中。用此法可以制得50%过氧化氢溶液。 二: 将90g过氧化钠在强烈搅拌下分次少量地加入用冰水冷却的800ml20%的硫酸中,应保持温度不高于15℃。放置12小时,滤去析出的十水硫酸钠结晶。将滤液置于磨口真空装置中(5-10mm),在浴温60-65摄氏度(最后在85℃)下进行蒸馏,每次的蒸馏量为100ml。用两个串联的受器(第二个受器应用冰冷却)收集馏出物,第一个受器中的产品含过氧化氢含量高于20%,第二个受器含过氧化氢3%以下。所得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浓缩可在浓硫酸真空保干器中,于室温下进行,经

荧光分析技术新进展

第27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9月 Vol. 27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5 ────────── 收稿日期:2005-04-02 作者简介:孙继红(1969-),男,河北丰南人,唐山第九中学中教一级教师。 - 19 - 荧光分析技术新进展 孙继红1,钱丹青2 (1.唐山第九中学,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学院 机电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荧光分析法因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综述了近年来荧光分析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各种荧光分析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荧光分析;HPLC ;离子色谱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5-0019-02 近年来荧光分析研究发展迅速,年文献量不断增加。主要应用领域有中西药、临床、生物大分子、食品营养和添加剂等试样。激光诱导荧光法诊断恶性肿瘤,显微荧光法研究药物与细胞的相互,DNA 编序及含量的荧光法测定均是目前受到关注的热点问题。 1 荧光分析新技术 近些年更多的研究者转向充分利用或开发仪器软件技术,以期提高发光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这方面年均论文数量增长了约两倍。刘绍璞先生等率先研究了分子二级散射光谱、共振荧光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的分析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郑飞跃等利用解卷积法、黄俊利用相调制技术研究了荧光寿命的测量。潘利华等[1-3]研究了激光诱导荧光寿命测量以及在稀土元素测定中的应用。其它关于金属配合物及镁、铝测定[4][5]及塑封料中铀的测定也有报道[6]。 导数光谱、多维光谱、偏振光谱、磁效应、时间分辨技术、恒能量、固定波长或可变角荧光法等,单独或几种方法的结合并借以化学计量学手段,在提高分析选择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而且论文日趋增多,在医药临床、环境检测、石油勘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吡哌酸的固体表面延迟荧光测定具有较好的灵敏度[7]。高灵敏检测器以及荧光成像技术对提高分析灵敏度、从有限样品中获取更丰富的化学信息显 示出大的威力。电感偶合检测器件(CCD )[8-10]、增强型CCD (ICCD )[11][12]结合毛细管电泳及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使得分析检出限显著降低。荧光成像技术[13]可望获得单细胞的化学信息。国外单细胞或单分子检测的研究非常活跃,而上述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此是必不可少的。 荧光免疫及生化分析持续好的势头。赵启仁等[14]研究了铕标记抗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C17的应用。周四元等[15]提出对氟苯酚2过氧化氢2辣根过氧化物酶体系酶联荧光免疫法,并用于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测定。姚凤姬等[16]用非标记铕络合物荧光免疫法测定了血清中金属硫蛋白。王敏灿等[17]合成了荧光免疫分析中增强22萘甲酰三氟 丙酮。李建中等用新合成的荧光标记试剂KLUK 标记靶细胞K562,采用时间分辨技术,测量了NK 细胞毒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 荧光检测技术与其它仪器联用 荧光分析法因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激光、计算机、电子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荧光分光光度计与其它技术的结合而形成多种多样的新型荧光分析。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联用技术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联用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仪器的检测器,其次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与其它附件相连接,形成一种新的测试系统,最后它还可以与其它分析技术相结合构成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 2.1 荧光检测与HPLC 联用 液相色谱检测器种类很多,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的荧光检测器在进行微量分析中经常使用。如许多芳香族化合物如蒽、菲、芴等在特定条件下发出特征荧光,利用HPLC 的荧光检测器可以同时测定上述物质。Tanabe 等[18]设计一种供HPLC 用的多波长荧光检测系统,有4个干涉滤光片和光电倍增管通道;Gluckman 等[19]研制的荧光检测器,流通池为150μL ,可用于毛细管HPLC 和超临界色谱,其最小检测量为0.2pg 。 2.2 荧光检测与离子色谱联用 Mho 等人[20]研制一套供离子色谱用的双光束激光激发间接荧光检测器,它用具有荧光的淋洗离子维持恒定背景信号,当待测离子淋出时,信息观测信号减少。这种荧光检测器可以检测纳克级阴离子,方法灵敏度非常高。 2.3 激光光源引入荧光分光光度计 激光光源引入荧光计在我国开发较早,也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仪器之一,如测铀仪就是其中的代表[21]。时间分辨激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研制成功,大大改善了荧光仪器的性能,这类仪器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稀土分析、冶金、化

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分析

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分析 摘要:随着当前医学制药技术的越来越发达,针对天然药物的分析方法也越来 越多。本文结合现实状况分析了当前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以及指标性成分的若干分 析方法,揭示了医学制药该领域中的技术研究应用新进展,以期望为天然药物的 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天然药物分析方法技术进展色谱法发展前景 我国传统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世界回归自 然食疗和绿色革命兴起的今天,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关注。天然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微生物用药,由于它的成分绿色纯粹,注重自然食疗,所以为 当今社会及人们所关注。然药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必然因它的物质基础,即生 物活性物质或有效成分。其中生物天然活性物质成分拥有较为新颖的结构、高活 性与少副作用等特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新研发药物产品中,是重要 的药物活性先导化合物。因此对天然药物的技术研发进展分析很有必要。 一、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研发技术新进展分析 我国虽然是天然药物种植大国,但并不是天然药物研究强国,主要原因有2个: ①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结构复杂,并且影响其药效的因素众多;②其次产生药效 的物质很难被研究出来,换言之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指标因素监控是当前制药 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就现代制药技术发展现状而言,针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 一定要做到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通过高水平技术研究来明确和完善天然药物的 基本质量标准。 1.对气相色谱法的研究新进展分析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主要分析了天然药物的挥发油以及 其它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含有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成分[2]的天然 药物。在现实制药领域,GC法已成为药物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药材挥发油分析、溶剂残留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的一种重要手段。GC本身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它的分离效能非常高,分离效能高,可以使一些分配系数很接近的难以分离的化合 物得到很好地分离;由于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其检测限可达10-11~10-13g;再者,它具有高选择性,可以挑选适当的固定相来分析诸如映体、同位素等存在理化性 质但生物活性却不同的各种药物成分。 就目前GC法的新研发进展来看,它与质谱联用仪的联用技术在天然药物成 分分析方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即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技术。这种全新的联用技术能够能够保证混合药物在经过CG后分 离为独立的单一组分,再由设备各个接口进入MS仪器中展开分析测定过程。该 联用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它集合了GC法的高速、高灵敏度与高分离效能,包括MS 的高选择性,让天然药物成分在MS离子化过程中裂解并生成碎片离子,便于检 测分析,更快得到组分结构鉴定结果。在研究款冬花的挥发油成分过程中,就可 以首先采取GC法实施结构组分分离,再利用面积归一法来进行组分相对含量测 定与计算,配合MS检测明确组分化学结构,鉴定得出款冬花中拥有65个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成分占到总量的80%以上。通过GC-MS技术进行试验,不仅仅检 测出款冬花中的所有挥发油成分,还实现了对其中各个组分含量的精确测定。同理,该联用技术也能够检测出无花果树叶中所存在的121种挥发性成分,并且进 一步确定树叶中的所存在的补骨脂素、二十二烷酸、β-大马酮等等挥发油成分, 这些都说明GC-MS联用技术在对天然药物的挥发性成分检测方面非常到位,它充

有机合成论文

绿色有机合成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化工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律的重要保障。绿色合成,作为当代有机合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前沿.已成为化学发展的一个方向。该文介绍了绿色合成的含义及基本要点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合成研究的一些进展。 关键词:绿色有机合成、不对称合成、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提高烃类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正文:1. 绿色化学的进展 绿色化学是依靠科技进步,创造出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资源消耗最小的先进工艺技术;从化学反应的根本上减少污染。而不是对“三废”等进行处理的环保局部性终端治理技术。 2.绿色化学的含义及原理: 含义绿色有机合成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不生产或少生产副产品的对环境友好的反应进行合成,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反应和方法,开发制备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和技术,从合成反应入手,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 研究的内容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的挑战,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因此,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从反应原料、反应条件、转化方法或开发绿色产品等角度进行研究,打破传统的化学反应,设计新的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包括:①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利用可再生资源;③新型催化剂的开发研究;④不同反应介质的研究;⑤寻找新的转化方法;⑥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化学产品。 非传统溶剂有机溶剂因其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但有机溶固相合成的剂的较高的挥发性和毒性成为有机合成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新型绿色反应介质代替有机溶剂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 水、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仿酶化学和含氟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有机合成在不同程度上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无溶剂有机合成研究发现, 在固态下能够进行的有机反应大多数较溶液中表现出高的反应效率和选择性。无溶剂有机合成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工艺过程简单和不污染环境、能耗少和无爆炸性等优点。 绿色催化剂据统计, 在化学工业中, 80%以上的反应只有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新的催化材料是创造新催化剂的源泉, 也是提高原子经济性、开发绿色合成方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 绿色催化剂的研究主要有绿色固体酸碱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等。 3.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目前烃类的烷基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作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的腐蚀严重、危害人身、产生废渣、污染环境。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正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中大力开发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引人注目,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催化剂寿命长,且乙苯回收率超过99.6%。还有一种生产线性烷基苯的固体酸催化剂替代氢氟酸催化剂,改善了生产环境,现已工业化。今后在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中,还应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以降低产品中杂质的含

有机合成现状及最新发展

有机合成现状及最新发展 唐彬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8化工一班20084064026) 摘要:本文针对有机合成的现状、合成方法和最新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各种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最新进展与突破,对其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有机合成最新进展波促进生物催化光化学离子液 0引言 在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全部生产中,化学过程的工业占高比例,以美国为例占到35%。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学科[1]。自从1828年合成尿素以来,有机化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有机合成则是有机化学的核心,下面就有机合成的方法与应用作一综述: 1绿色有机合成 1.1 高效、无毒的溶剂和助剂 有机溶剂因其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但有机溶同相合成的剂的较高的挥发性毒性成为有机合成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新型绿色反应介质代替有机溶剂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2]。目前,水、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仿酶化学和含氟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有机合成在不同程度上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用离子液体作有机反应的介质,可获得更高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同时还具有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特点[3]。Vincenzo 等[4]在离子液体中以钯催化烯丙醇的芳基化Heck 反应,可以高选择性地得到芳香族羰基化合物或芳香族共轭醇。Doherty 等[5]在非对称性Diels-Alder 反应中采用离子液体作溶剂,获得了比常规的三氯甲烷溶剂更高的对映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有机合成研究发现,在固态下能够进行的有机反应大多数较溶液中表现出高的反应效率和选择性。无溶剂有机合成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工艺过程简单和不污染环境、能耗少和无爆炸性等优点。Zhang 等[6]对水介质中1,4-苯醌的芳

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陈文

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陈文 发表时间:2017-10-31T14:37:11.3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作者:陈文林艳珠[导读] 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海口分所;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药物分析过程中离不开基因工程、化学药物分析以及中药分析等技术,分析时针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特殊技术分析。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有固态性质表征分析、高通量筛选技术、体内样本分析、中药分析以及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本文针对相应的药物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药物分析者提供意见。 关键词:药物分析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药物分析在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制备与生产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在药物分析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2012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和整理,分类综述各类药物或生物样本的过程分析技术、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固态性质表征分析技术、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体内样本分析技术、中药分析技术、生化药物分析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1 药物过程分析技术 传统的药物分析技术之中,主要是采取离线方式对药物进行原材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等进行详细分析,由于一些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明显滞后,使得药物分析过程中不能确切的反映出当时生产的真实数据,也无法准确的表示出药物在生产线上的质量。但是采用药物过程分析技术可以对生产的药物实现实时监测,从而实现了药物质量的跟踪分析,符合药物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提取研究工艺之中,选用过程分析技术主要是根据红外光谱分析仪来进行成分分析。郑开逸等人针对药物过程分析提出了选用NIR光谱来对提取物进行测定,选用药物对照分析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建立起药物分析模型实现了在线检测,测定的结果显示所建立起的色谱图能够反映出药物质量浓度、生产终点以及生产过程检测判断。 2 药物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 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其主要的依据是以分子水平以及细胞水平作为实验基础,并且通过微型化以及自动化分析技术来实现的一门药物分析技术。实验过程中采用大量实验作为技术基础,并且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对候选化合物的甄选。目前所选取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主要为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及微孔板和微阵列技术。郭常川等人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的苯丙胺酰作为靶点,建立起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从而完成了对样本液体的筛选。通过高通量筛选模型针对化合物的细胞的毒性与抗菌活性完成筛选,从而为进一步寻找出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奠定良好基础。 3 药物固态性质表征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过程中不能够忽略潜在的固态反应和不同固态性质对于药物活性的影响,这就使得在进行药物分析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固态原料、辅料以及混合物的物理性质等进行仔细研究,从而为研究药物晶体型组成部分提供借鉴。针对药物的表征研究主要从其分子表征、微观粒子表征、批量样品表征等着手研究。郭磊等人针对叶酸耦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进行研究时,采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器对于样本进行粒子直径和分散指数测定,并且测定了药物的包封率。结果显示叶酸耦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与原料的药物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差异不显著,而叶酸耦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则更具有较强的逃避非网状内皮系统,其药效具有明显增强效果。 4 体内样本分析技术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近年来发展很快,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指导原则,从中国的药典中也针对体内药物分析进行了扩充和修订。体内药物分析技术主要的分析过程包含了:生物样本前处理(微透析技术、固相萃取技术)、体内药物分析(动物体内药物分析、人体内药物分析)、体内代谢物分析、体内生物标志物分析、体内原位测定。由于体内药物分析的时候存在着各种问题,其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的方法也会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分析样本、不同的分析方法应选用恰当。狄斌等人针对小白鼠的颈部和头部皮下的生长因子进行原位测定,采用红外荧光量子法实现了对动物的无伤检查,采用这种探针技术对于鳞状癌细胞进行检测效果良好,对于癌症患者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 中药分析技术 中药分析技术属于中药药学的重要基础,在中药组分分析的时候其影响巨大。目前所采取的中药分析技术主要有GC、HPLC、EC、GC-MS以及HPLC-MS等分析技术。通过中药分析技术对于中药组分进行准确、快速以及大信息量分离,从而极大限度的提升了分析效率。姜潇等人针对现代药物分析的时候,并对比分析了中药分析方法,采用UPLC技术来实现了对虎杖药材萃取分离,将药材中的5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快速检测。 6 结束语: 药物分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药物分析学科的飞速发展,现代药物分析方法已经历革命性的变化,正朝着高灵敏、高通量、高专属和高自动化的方向迈进。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为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与制备以及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动态监控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保障,并促进药物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硕,陶晓奇.β-兴奋剂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1-8. [2]梁振普*?,王彩平,张小霞,张俊庆,刘雅静,李鹏娟,冯文霞.单颗粒示踪技术及其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病毒学报,2017,04:638-645. [3]樊敦,余敬谋,黄皓,金一.环境响应性递释系统在基因与药物共传递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7,05:713-721. [4]赵冠华,许斌,李晓燕,汤传昊,秦海峰,王红,杨绍兴,王伟霞,高红军,何昆,刘晓晴.应用MALDI-TOF-MS检测肺鳞癌患者血清多肽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相关性[J].中国肺癌杂志,2017,05:318-325.

CO2参与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新进展

CO2参与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新进展 本文对二氧化碳参与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不包括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的环加成及交替共聚反应、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具体内容包括合成羧酸,合成羧酸酯及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活化二氧化碳及其反应三部分。 一,合成羧酸 二氧化碳与Grignard试剂、有机锂等亲核试剂制备羧酸是经典的有机合成反应。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碳碳不饱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机锌、有机硼等亲核试剂与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合成羧酸是二氧化碳参与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的热点[1]。 1,碳碳不饱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 丙烯酸是目前具有广泛用途且需求量巨大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由二氧化碳与乙烯反应直接合成丙烯酸的方法倍受瞩目。从热力学上考虑此反应是完全可行的[2],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开发出有效的催化剂,只是发现少数金属有机配合物能与CO2进行计量反应得到丙烯酸[3]。 一些低价态的金属有机配合物能与CO2及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反应得到金属杂五元环内酯化合物,这是CO2与含碳碳不饱和键化合物反应合成羧酸的理论基础[4]。 在零价镍配合物存在下,CO2能与炔烃、共轭二烯烃及联烯等在常压条件下反应形成相应的镍杂五元环内酯化合物,经酸化便得到相应的羧酸[5]。体系中加入DBU通常可促进反应的进行。由于镍杂五元环内酯化合物酸化后不能再生

形成零价镍配合物,所以整个反应需要反应当量的零价镍配合物。 在以上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当量的烷基锌,使其与镍杂五元环内酯化合物进行金属交换反应,然后通过还原消除便可以实现零价镍配合物的再生,使零价镍配合物参与的的计量反应变成零价镍配合物催化的反应[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