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药效术语

中药药效术语

中药药效术语
中药药效术语

1.解表类

解表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又称发散、发表、发汗、发汗解表。多具辛味,又称辛散。代表药为麻黄、薄荷。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表邪,用于风寒表证。又称解表散寒。多味辛、性温,又称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

发散风热发散风热表邪,用于风热表证。又称解表清热。多味辛,性偏寒凉,又称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

祛风解表祛除风邪,解除表证,用于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或称疏风、疏表、疏风解表。药如荆芥、防风。

发散风湿发散风湿表邪,用于风湿表证、风寒夹湿之表证或风寒湿痹初起。或称祛风胜湿。药如羌活、藁本。

解肌解除肌腠之邪,发汗力缓和,用于表证有汗。药如桂枝、葛根。

透疹透发皮疹,用于麻疹初起,疹点透而不畅。药如荆芥、薄菏。

清头目清解肝经风热,用于风热上扰头目所致发热头痛、目赤肿痛。药如蔓荆子、薄荷。祛风明目专指用于风热目赤肿瘤、羞明流泪,如桑叶、菊花。

通窍宣通鼻窍,用于鼻渊,或风寒表证鼻塞流涕。药如辛夷、白芷。

通阳温通阳气以散寒化饮,用于寒饮内停咳喘或胸痹。又称通阳化饮。药如桂枝、薤白。升阳提举下陷之中焦阳气使之上升,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或内脏下垂。或称升阳举陷、升举中气、升提中气。药如柴胡、升麻、葛根、黄芪。

和解调和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正交争,以解除寒热往来之证。又称和解少阳、和解退热。药如柴胡、黄芩。

解鱼蟹毒解除鱼、蟹的“毒性”,主要指预防或减轻食鱼蟹引起的腹痛、吐泻。药如紫苏、生姜。

2.清热类

清热清解热邪,用于热证,或解除发热症状。药如石膏、黄芩。

泻火清泄火邪,用于火热亢盛之证。药如石膏、山栀。又称清热泻火、清火。泻火属清热功效范畴,但比一般清热作用要强,主要用于温热病气分大热之证或脏腑火热之证。前者又称清气分热,药如石膏、知母;后者又称清脏腑热,详见下述各条。

清心火清泄心经火热,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心火下移之热淋涩痛,热入心营之壮热神昏等证。药如黄连、山栀。

清肝火清泄肝经火热,用于肝火亢盛之头痛目赤,肝经热盛之胁痛口苦或黄疸,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黄赤、阴痒阴肿。又称凉肝、泻肝。药如夏枯草、龙胆草。清肝明目为通过清泄肝火而达到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肝热目赤肿痛,药如夏枯草、决明子。部分清肝明目、祛风明目药可用于目生翳障,有明目退翳功效,如蝉衣、谷精草。

清肺火清解肺经火热,用于肺热、痰热咳喘。又称泻肺火、清肺止咳。药如黄芩、桑白皮。清胃火清泄胃经火热,用于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热入气分之壮热烦渴,或胃火上炎之头痛、牙痛、牙宣、口臭,或胃热呕哕、吐血。药如石膏、黄连。后者又称清胃止呕,药如黄连、竹茹。

清肾火清泄肾经火邪,用于下焦水虚火盛,相火偏亢之潮热盗汗,遗精早泄,下肢痿弱或阳痿。又称泻相火、制相火、泻火坚阴、苦味坚阴。药如知母、黄柏。

清三焦火清泄三焦火邪,用于三焦火盛,一身大热烦躁。药如山栀。

生津滋生津液,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消渴。包括两类功效:清热生津清泄热邪,滋生津液,用于热盛津伤之证,又称清热保津,药如石膏、知母;养阴生津甘寒养阴以滋生津液,用于

热病后期,阴液已伤,余热未清之证,如沙参、麦冬。

清热燥湿既能清泄热邪,又能苦燥湿邪,用于湿热互结的泻痢、黄疸、淋浊及湿温病。味苦性寒,又称苦寒燥湿。药如黄连、黄柏。

清热解毒既能清热,又能解毒,用于热毒病证,包括温热病及痈肿疮毒等。药如金银花、连翅。

清热凉血清除血分热邪,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或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简称凉血。药如水牛角、生地。凉血止血专指通过清泄血分热邪达到止血功效,用于血热妄行之证,药如生地、大蓟(参见理血类)。凉血化斑,指凉血兼解血分热毒,用于温毒斑疹,或称凉血消斑,药如大青叶、青黛、紫草。

清虚热清解体虚之发热,用于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又称退虚热、除骨蒸;或用于热病后期,热伤阴津,夜热早凉;以及小儿疳积发热,又称清疳热。药如青蒿、鳖甲、银柴胡、胡黄连。清暑热清解暑热之邪,用于暑温病、暑湿病之身热烦渴。或称清热解暑、清热祛暑。药如滑石、荷叶。

3. 泻下类

泻下通利大便,解除便秘。药如大黄、火麻仁、甘遂。

攻下泻下通便力强,大多兼能清热泻火,用于肠道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不通。又称泻下实热、清热攻下。药如大黄、芒硝。其中盐类泻药芒硝,味咸能软坚,用于燥屎坚结之证,称泻下软坚、软坚攻下。个别攻下药性热,用于寒实积滞便秘,即巴豆,称泻下冷积、温下。以热性的温里祛寒药配伍寒性攻下药,亦可达到温下效果。

润下润滑肠道,使粪便易于排出,用于年老、病后、产后、体虚津枯之肠燥便秘。又称润燥滑肠、润肠通便。药如火麻仁、蜂蜜。养血兼能润下,称养血润肠,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如当归、何首乌。养阴兼能润下,称养阴润肠,用于阴虚肠燥便秘,如生地、天冬。温肾兼能润下,称助阳通便,用于阳虚便秘,如肉苁蓉、琐阳、硫黄。

峻下逐水泻下作用峻猛,引起强烈腹泻,使体内水份大量排出,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之实证。又称攻逐水饮,简称逐水,或称下水气。药如甘遂、芫花。

4. 除湿类

除湿祛除湿邪,用于湿邪引起的病证。又称祛湿。根据所治湿邪病证的不同,可分为燥湿、化湿、祛风湿、利湿等功效。

燥湿以苦味药燥除湿邪,用于湿邪偏性的病证。又称苦燥。根据药性寒热,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之别。苦寒燥湿药,有清热燥湿功效,用于湿热病证,药如黄柏、黄连。苦温燥湿药,有散寒燥湿功效,用于寒湿病证,药如苍术、厚朴。湿浊困阻,每多脾运不健,脾虚与湿性互为因果。有些燥湿药兼能健脾,用于脾虚湿胜的病证,药如苍术、白术。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兼能健运脾胃,称为燥湿健脾,用于湿胜为主,脾虚较轻的病证;白术以健补脾气为主,兼能苦温燥湿,称为健脾燥湿,用于脾虚为主,湿浊较轻的病证。

化湿化除湿浊,用于湿困中焦的病证,此类药气味芳香,又称芳香化湿。湿困脾胃,运化无力,食少、腹胀、便溏、苔腻。芳香化湿以化除湿浊,恢复脾胃运化能力,又称醒脾化湿、运脾化湿、化湿悦脾。药如藿香、苍术、砂仁。暑多挟湿,暑湿易伤脾胃,芳香化湿药常用于暑湿之证,称为解暑化湿、芳香解暑,药如藿香、佩兰。

祛风湿祛除风湿之邪,用于风湿浸袭经络、肌肉、筋骨、关节而致的风湿痹证。又称祛湿通痹或称宣痹、蠲痹、利痹。多数祛风湿药性温,祛除风湿兼能散寒,用于风寒湿痹证,称为祛风湿散寒,或祛风寒湿,药如独活、威灵仙。其中部分药性热,散寒力强,用于寒胜痛痹或其他寒性痛证,称散寒通痹,药如川乌、草乌。有些祛风湿药性属寒凉,祛除风湿兼能清

热,用于湿热痹证,称为祛风湿清热,或清热通痹,药如秦艽、防己。有些祛风湿药兼能通经活络,称为祛风通络,简称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或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药如威灵仙、络石藤、秦艽。有些动物药祛风通络作用较强,称为搜风通络,用于风邪留滞经络筋骨之顽痹、麻木、拘挛等证,如蕲蛇、乌梢蛇、全蝎、蜈蚣。

利湿或称利水渗湿、利尿、利小便,指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用于水湿停留而致小便不利、水肿、腹水、痰饮及淋证、黄疸等。其中药味甘淡者称淡渗利湿,能通利小便,使水湿下泄,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腹水、小便不利及痰饮,药如茯苓、薏苡仁。药性寒凉者称清热利湿,利湿兼能清热,用于湿热内盛的黄疸、湿温,或湿热下注之小便赤涩、淋浊癃闭等证,药如车前子、木通。

利湿功效随所治病证不同,常用专门术语表达。如: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如茯苓、猪苓;其中性寒可用于湿热水肿者,称清热利水,如薏苡仁、泽泻;渗湿止泻或称利水止泻,用于湿性泄泻,如泽泻、车前子;健脾利湿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痰饮、泄泻,如茯苓、薏苡仁;利尿通淋或称清热通淋,简称通淋,主要用于湿热淋证,如车前子、木通;利湿浊或称分清别浊,主要用于白浊、白带,如萆薢、泽泻;利湿退黄或称利胆退黄,指通利胆道,增加胆汁分泌,用于湿热黄疸,如茵陈蒿、虎杖。排石,指排除体内结石,包括利胆排石、通淋排石,用于肝胆结石、尿路结石,如金钱草、海金沙。

5. 温里类

温里温运脏腑阳气,驱除在里之寒邪,用于里寒证或阳虚寒证。又称温里散寒。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

温阳温补阳气,用于阳气虚寒证。又称助阳。药如附子、鹿茸。

温中温运脾胃阳气,驱除中焦寒邪,用于中焦虚寒证。又称温中散寒、温中祛寒、温脾阳。药如干姜、高良姜。中焦虚寒证多有腹痛或呕吐、泄泻,通过温运中焦驱散寒邪达到止痛、止呕、止泻效果,用于中寒腹痛、胃寒呕吐、脾寒泄泻,称为温中止痛或温中止呕、温中止泻。

温肝温暖肝经,驱散肝经寒邪,用于肝寒腹痛、痛经、疝痛。又称温肝散寒、温肝止痛、暖肝。药如小茴香、肉桂、吴茱萸。若兼能疏肝理气,可用于肝寒犯胃之脘痛呕逆,称温肝和胃,药如吴茱萸、荔枝核。

温肺温散肺经寒邪,用于风寒犯肺或寒饮伏肺之咳喘。又称温肺散寒、温肺止咳、温肺化饮。药如干姜、细辛。

温经温通经脉,驱散寒邪,用于冲任虚寒,经脉血滞之痛经、月经不调。又称温经散寒、温经通脉。药如桂枝、艾叶。通过温经散寒达到止痛效果,用于寒性痛经,称温经止痛。通过温经散寒治疗虚寒经闭、宫冷不孕,称暖宫。通过温经散寒达到止血效果,用于虚寒出血,称温经止血(参见理血类)。

温心阳温补心阳,用于心阳不足,血脉运行不利之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药如附子、肉桂。温肾阳又称补肾阳(参见补益类)。

回阳挽回阳气,救治逆证,用于亡阳厥逆之证。又称回阳救逆。药如附子、干姜。

引火归原温补肾阳,引导上浮的虚火下归于肾,用于肾阳虚弱,虚火浮越的火不归原证。药如肉桂、附子。

助阳化气通过温肾补阳,促使膀胱气化功能恢复,用于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又称通阳化气。药如桂枝、肉桂。

6. 理气类

理气调理气机,用于气机运行失常的病证。亦称调气。包括行气、破气、降气,分别用于气滞、气结、气逆的病证,各详专条。

行气疏畅气机,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亦称利气。行气药多用于气滞疼痛,又称行气止痛。行气宽中调畅中气,用于脾胃气滞之证。又称行脾气、行中气、宽中。药如橘皮、木香。行气宽胸调畅胸中心肺之气,用于胸膈胀闷、胸痛或伴咳喘。又称利气宽胸、宽胸开膈。药如枳实、香橼。

行气疏肝疏泄肝气,用于肝气郁结之胁肋、乳房胀痛,或少腹痛、疝痛、痛经等。亦称疏肝解郁、疏肝、行肝气、散郁结。药如青皮、香附。

行气散结疏通气机以消除寒痰、湿浊与气滞互结之胸胁胀满、咳嗽气喘,或胸痹,或痰滞肢体之麻木疼痛、阴疽流注等证。药如薤白、白芥子。

行气安胎行气滞而安胎元,用于胎气郁滞之胎动不安。药如砂仁、苏梗。

破气行气作用较强,用于气滞较重的气结证,或食积气滞之证。又称破气散结、破气消积。药如青皮、枳实。

降气平降上逆之气,用于气逆证。又称下气、顺气、降逆。主要用于肺胃气逆证,药如旋覆花、沉香、厚朴。降胃气专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嗳气,又称降逆止呕、下气止呃、降气止噫,药如代赭石、丁香、柿蒂。降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药如苏子、白前。和中调和中焦气机,主要指调和胃气,用于胃失和降之胃脘胀满、嗳气吐酸、纳食不香等证。又称和胃、调中。药如橘皮、砂仁。和中兼能消食,称为调中化食、消食和中,用于食积停滞,胃失和降之证,药如麦芽、谷芽。

7. 理血类

理血调理血分,治疗血分疾病。包括止血、活血、凉血、补血等功效。

止血制止出血,用于各种出血证。出血原因多样,止血功效有收敛止血、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的不同。

收敛止血收敛固涩以制止出血,用于各种内外出血无瘀滞者,尤适用于气虚不能固摄之出血证。药如白及、仙鹤草。

凉血止血清泄血分邪热以制止出血,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药如大蓟、小蓟、地榆、生地(参见清热类)。

化瘀止血既能止血,又能化瘀,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或出血而兼有瘀滞者。又称散瘀止血。药如三七、蒲黄。

温经止血温暖内脏、经脉,使能统摄血液以制止出血,用于虚寒性出血。其中温暖中焦,治疗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吐血、便血,又称温中止血,药如炮姜、灶心土;温暖下焦,治疗冲任虚寒之崩漏或胎漏下血,又称固冲止血,药如艾叶、阿胶。

活血通畅血行,消散瘀血,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证。亦称活血化瘀、活血祛瘀、通利血脉。按照作用由弱到强,通畅血行的功效可称为和血、活血、行血、破血,药如当归、丹参、川芎、蟅虫;消散瘀血的功效可称为化瘀、散瘀、祛瘀、行瘀、逐瘀,药如三七、五灵脂、红花、牛膝、莪术。

活血止痛活血祛瘀,用于瘀血疼痛,药如五灵脂、红花。若兼能行气,可用于血瘀气滞的多种疼痛,称为活血行气,药如川芎、延胡索。

调经调理气血,使月经恢复正常,用于月经不调及痛经、闭经、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病证。可通过养血活血,行气疏肝等作用达到调经效果,分别适用于血虚、血瘀及肝郁气滞的月经不调。活血调经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使月经恢复正常,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或痛经。药如丹参、益母草、鸡血藤。若作用较强,称活血通经,用于瘀滞较重之经闭,或过期腹痛,经来紫黑有块。简称通经。药如红花、牛膝、王不留行。作用更为峻烈者,称逐瘀通经,或破血消癥,用于瘀阻经闭、癥瘕积聚之证,药如莪术、三棱、水蛭、虻虫。

活血疗伤通过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或筋断骨折之证。又称活血消肿、消肿

止痛。药如蟅虫、苏木、乳香、没药。部分活血疗伤药,能促进骨折愈合,有续筋接骨功效,用于筋断骨折之证,简称接骨、续折伤。药如蟅虫、自然铜、骨碎补、续断。

祛瘀生新祛除瘀血,促进新血生成,用于瘀血内停,新血难生之证。药如丹参、当归、鸡血藤。

下瘀血攻下瘀血,促使下焦瘀血从下而泄,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多用逐瘀通经药,如蟅虫、水蛭、虻虫、大黄。

通经下乳疏通乳房经脉,促进乳汁分泌,用于产后乳闭、乳少或乳痈。简称通乳、催乳。药如穿山甲、王不留行、木通、漏芦、冬葵子。

引火下行泄降上炎之火,使之下行,用于眩晕、头痛、目赤、口疮、牙痛、喉肿、吐衄等证。又称引血下行。药如牛膝。

8. 化痰止咳类

化痰化除痰浊,用于痰浊引起的病证。痰证变化多端,化痰功效强弱不同,表达方式有别。祛痰祛除呼吸道痰涎,用于咳喘痰多之证。又称祛痰止咳、祛痰平喘。药如桔梗、前胡、皂荚、远志。

消痰化痰作用较强,能消除留滞难化之痰,用于痰饮壅肺之咳喘胸痛,或痰浊结聚之瘿瘤、瘰疬、阴疽流注。药如白芥子、旋覆花、海藻、昆布。

豁痰化痰作用更强,能开豁痰浊,用于痰浊蒙蔽清窍之神志不清,或痰涎壅塞咽喉之气道不利,语言不清。前者又称豁痰开窍,药如竹沥、猴枣;后者又称豁痰利气、豁痰降气,药如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涤痰药性峻猛或有毒,能荡涤顽痰、伏饮,用于痰饮停聚胸胁,或实热老痰发为癫狂。前者又称逐饮,药如芫花、大戟、甘遂;后者又称涤痰开窍,药如礞石、皂荚。

坠痰质重性降,能消能利,坠降上壅之顽痰,用于顽痰壅塞于上之咳喘、癫狂、惊痫等证。药如礞石。

温化寒痰温散寒凝而化痰浊,用于寒痰阻肺之咳嗽痰液清稀,及痰阻经络之肢节酸痛,阴疽流注等证。药如半夏、白芥子。

燥湿化痰苦温燥湿而化痰浊,用于湿痰内阻之胸闷咳嗽痰白量多。药如半夏、陈皮、天南星。清化热痰清除邪热而化痰浊,用于痰热咳嗽之黄痰稠厚,或痰热蒙闭心窍之神昏谵语。亦称清热化痰。药如贝母、瓜蒌、竹黄、竹沥。

润燥化痰滋润肺燥而化痰浊,用于燥痰内结之咳嗽咽干、痰稠难咯。又称润肺化痰。药如贝母、瓜蒌、沙参。

祛风化痰祛风止痉而化痰浊,用于眩晕、中风、惊痫、破伤风等风痰壅盛之证。又称祛风痰。药如天南星、白附子、僵蚕。

软坚化痰味咸,能软化坚硬结块而化痰浊,用于瘰疬、瘿瘤、痰核。药如昆布、海藻、蛤壳、瓦楞子。

止咳制止或减轻咳嗽,用于各种咳嗽。有宣肺止咳、清肺止咳、温肺止咳、润肺止咳、敛肺止咳、化痰止咳之分。

平喘平定或减轻气喘,用于各种气喘病证。又称定喘。有宣肺平喘、泻肺平喘、敛肺平喘、纳气平喘之分。

宣肺宣通肺气,用于外邪袭肺或痰浊壅肺,肺气闭郁之胸闷咳喘。又称宣肺止咳、宣肺平喘。药如麻黄、桔梗。

清肺清解肺经火热,用于肺热咳嗽或痰热咳喘。又称清肺热、泻肺火、清肺止咳、泻肺平喘。药如黄芩、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还包括泻肺中水气,治疗肺中水气上逆之胀满喘急,并有通调水道,利水消肿之效,又称泻肺利水,如桑白皮、葶苈子。

温肺温散犯肺之风寒或温化伏肺之寒饮。前者又称温肺散寒,用于风寒咳嗽,药如生姜、紫苏;后者又称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咳喘,药如干姜、细辛。统称温肺止咳,用于肺寒咳喘(参见温里类)。

润肺养阴润肺,以治燥咳。包括:滋养肺阴,用于阴虚劳嗽痰血,药如沙参、麦冬;润肺化燥,用于燥邪伤肺之干咳痰少,药如瓜蒌、贝母;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百部、款冬、蜂蜜。

纳气补益肺肾之气,用于肺肾两虚,失于摄纳,气短而喘。又称补肾纳气、纳气平喘。药如蛤蚧、胡桃仁、紫河车。

9. 平肝类

平肝平定上亢之肝阳,用于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又称平抑肝阳。药如石决明、刺蒺藜、羚羊角、天麻。其中有些矿物药、介类药(软体动物贝壳及爬行动物甲壳)质重潜降,称为平肝潜阳、重镇潜阳、介类潜阳,简称潜阳,药如代赭石、磁石、石决明、龙骨、牡蛎、龟甲。肝阳上亢多由阴虚所致,爬行动物甲壳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能潜镇上亢之虚阳,用于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故又称滋阴潜阳,如龟甲、鳖甲。

息风平息内动之肝风,用于温病热极生风、急慢惊风、中风癫痫之痉厥抽搐。又称息风止痉。药如羚羊角、钩藤、天麻、全蝎。其中部分药既能清解热邪,又能息风止痉,适用于温热病热极生风,高热抽搐,小儿急惊,称清热息风,药如羚羊角、牛黄、钩藤、地龙。

平肝息风平定上亢之肝阳,平息内动之肝风,既可用于肝阳眩晕,又可用于肝风痉厥。药如羚羊角、天麻、钩藤。

祛风止痉祛除风邪以制止痉厥,用于外风引起的痉挛抽搐,如破伤风、小儿惊风。药如全蝎、蜈蚣、僵蚕、白附子、天南星。

10. 安神开窍类

安神安宁心神,用于心神不安之心悸、怔忡、烦躁、失眠、多梦或癫狂等证。又称宁神、宁心、安魂魄。

养心安神滋补阴血以安宁心神,用于心神失养,虚烦不安之证。亦称养血安神。主要为植物种子类甘润滋补药品,如酸枣仁、柏子仁。

镇心安神质重沉降以镇定心神,用于心火、痰热、肝阳、惊吓等引起的烦躁不安及惊痫、癫狂等证。又称重镇安神、镇心定惊。主要为矿物、化石及介类质重沉降之品,如朱砂、琥珀、磁石、珍珠母、紫贝齿。

清心安神清泄心火以安宁心神,用于心火亢盛或热扰心神之烦躁失眠或神昏谵语。药如黄连、朱砂(参见清热类)。

解郁安神舒肝解郁以安宁心神,用于忧郁失眠。或称安神解郁。药如郁金、合欢皮。

化痰安神化除痰浊以安宁心神,用于痰浊内扰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药如远志、石菖蒲。开窍开通心窍,苏醒神志,用于神昏窍闭之证。又称开闭、醒神、醒脑。因开窍药大多辛香走窜,又称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苏合香、樟脑。

清心开窍清解心经邪热,以开通心窍,回苏神志,用于温病热入心包之壮热神昏,中风窍闭神昏及小儿高热惊厥。药如牛黄、冰片。

化痰开窍化除痰浊以开通心窍,回苏神志,用于热痰或痰湿蒙蔽之窍闭神昏。药如牛黄、竹沥、菖蒲、远志。

辟秽辟除秽浊之气,以开窍醒神或消胀止痛,用于感受秽浊之气,神昏窍闭或胸腹胀痛。又称辟恶、芳香辟秽。药如苏合香、樟脑、蟾酥。部分芳香药烟熏或佩戴有消毒防病功效,亦称芳香辟秽,如苍术、艾叶、吴萸。

11. 补虚类

补虚补益人体,治疗虚证。亦称补益、补养。

补气补益正气,主要补脾、肺二脏之气,用于气虚证,主要用于脾气虚、肺气虚证,又称益气。

补脾气补益脾脏之气,用于脾气虚弱之疲倦乏力、食少、便溏。又称补脾、益脾、补中益气。药如党参、白术、山药。健脾增强或恢复脾的运化功能。补气健脾指通过补气增强脾的运化功能,用于脾虚生湿之证,药如白术、扁豆;燥湿健脾指通过燥除湿邪恢复脾的运化功能,用于湿浊困脾之证,药如苍术、厚朴。

补肺气补益肺脏之气,用于肺气虚弱之少气喘促、懒言声微、畏风自汗。药如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补气作用最强,能峻补即将虚脱之元气,用于元气大虚之证。又称补气救脱、益气固脱。药如人参。

补气升阳补中益气,升举下陷之脾阳,用于中虚气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证。药如黄芪(参见解表类)。

补气固表补益卫气以固护肌表,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表虚自汗。又称益卫固表、固表止汗。药如黄芪、白术。

安胎安定胎元,防止流产,用于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既能补气,又能安胎,称补气安胎,或健脾安胎,用于气虚胎动不安,腹部坠胀,身倦乏力之证,药如白术。补养阴血,用于血不养胎所致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称养血安胎,药如阿胶、熟地。既能补肾,又能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胎漏下血,易于流产者,称补肾安胎,或补肝肾而安胎,药如熟地、枸杞、鹿茸、菟丝子、桑寄生。清解热邪,保护胎元,防止流产,用于胎热不安,腹痛下血等证,称清热安胎,药如黄芩。能行气滞而安胎气,用于胎气郁滞之胎动不安,伴有腹胁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称行气安胎,药如砂仁、苏梗。既能止血,又能安胎,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称止血安胎,药如阿胶、苎麻根。

益智增强智力以安定心神,用于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智力不足。又称益智安神。药如人参、龙眼、茯苓。

益气生津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气津两伤之口渴、消渴。又称补气养阴。药如西洋参、人参、太子参、黄芪、党参。

益气生血补益中气,促进血液生成,用于气血两虚之证。药如党参、黄芪、人参、龙眼肉。补气摄血补益中气,使气能摄血,用于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药如黄芪、人参。

补气利水通过补益中气,增强运化水湿功能,用于气虚水湿不运之浮肿、小便不利。药如黄芪、白术。

托疮生肌扶助正气,以托疮毒脓液外出,促进新肉生长,用于疮疡患者气血不足,疮形平塌,难以成脓;或溃后脓液清稀,疮口难敛。药如黄芪、肉桂、鹿茸。

甘缓指甘味药具有的缓和、缓急、调和诸药的功效。①缓和、缓和药性减低某些烈性药的毒副作用。如甘草缓和附子、麻黄的烈性。②缓急、缓急止痛缓解拘急疼痛,用于里急腹痛、筋脉拘挛等证。如芍药、甘草、饴糖。③调和诸药调和复方内药物之间的作用。又称调和药性、和百药。如甘草、大枣。

补血滋养营血,用于面色萎黄、唇爪苍白、头晕目花、心悸心慌或月经不调、色淡量少等血虚证。又称养血、养营、益血。药如当归、熟地、白芍。根据应用范围不同,有养血安神(参安神类)、养血润肠(参泻下类)、养血安胎(参本类安胎条)、养血调经等区别。

养血调经通过补养营血,调治月经疾病,用于血虚月经不调或痛经、经闭等证。药如白芍、当归、鸡血藤。

补阳补益阳气,用于阳虚证,又称助阳、温阳。以补肾阳为主,涉及脾阳、心阳。

补肾阳补益肾脏阳气,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又称补肾助阳、补元阳、补命门火。药如肉桂、附子、鹿茸、巴戟天。

壮阳强壮肾阳,用于男子肾阳虚弱之阳痿、不育等证。药如鹿茸、仙茅、淫羊藿、海马。强筋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或痹证日久,腰膝腰痛之证。药如桑寄生、牛膝、鹿茸、杜仲。

温阳止泻温肾暖脾,用于脾肾阳虚之久泻或五更泻。又称暖脾止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温脾摄唾温脾散寒,收敛唾液,用于脾气虚寒,口多涎唾,或小儿流涎等症。又称摄涎唾。药如益智仁。

益精补髓补充肾精,增益骨髓,用于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精少,小儿发育不良。或称补精益髓,简称补精。多指动物药的补肾功效,为血肉有情之品。药如海马、海狗肾、鹿茸、蛤蚧。

补阴补养阴液,用于阴虚诸证。又称滋阴、养阴、益阴、育阴。甘润亦称润燥,多数养阴药味甘质润,滋阴润燥以治疗阴虚干燥之证。育阴以味厚滋腻之品补养阴液,用于阴液枯竭之证,药如熟地、阿胶、龟甲、鳖甲。

补肺阴补益肺脏阴液,用于肺阴不足,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咽干音哑,舌红少苔。又称养肺阴、润肺养阴。药如沙参、麦冬、百合、天冬、玉竹。

补胃阴补充胃腑阴液,以生津止渴,用于胃阴伤之口渴、消渴,胃痛干呕,舌红少苔或无苔。又称养胃阴。药如石斛、麦冬、沙参、玉竹。

补心阴补益心脏阴液,用于心阴不足,心烦不眠,心悸健忘,舌红苔少。亦称养心阴。药如麦冬、柏子仁、酸枣仁、阿胶。

补肝阴补益肝脏阴液,用于肝阴不足之证,包括:①治疗目涩、目暗、目眩、目生翳障、视力减退,称养肝明目,药如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②治疗热灼肝阴,虚风内动,手足蠕动,甚则痉厥,称养肝息风,药如鳖甲、龟甲、阿胶、白芍。

补肾阴补益肾脏阴液,用于肾阴不足,眩晕耳鸣,心烦口干,午后潮热颧红,舌红少苔。亦称滋肾阴。药如地黄、龟甲、鳖甲、女贞子。

滋阴清热滋养阴液,清解虚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又称滋阴降火、养阴退蒸。药如龟甲、鳖甲、生地、知母。

12. 收涩类

收涩收敛津气,固涩滑泄,用于各种津气耗散,滑脱不禁的病证。又称收敛固涩、酸收。敛汗收敛汗液,用于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又称收敛止汗。药如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糯稻根。

敛肺收敛肺气,用于咳喘日久,肺气耗散之证。又称敛肺止咳、敛肺定喘。药如五味子、白果、诃子。

涩肠固涩大肠以止泻,用于久泻、久痢或脱肛。又称涩肠止泻。药如五味子、乌梅、赤石脂、肉豆蔻。

制酸制止胃酸,用于胃痛吐酸。又称制酸止痛。药如乌贼骨、牡蛎、瓦楞子。

固精补肾并能固涩精气,用于肾气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又称涩精、缩尿。药如益智仁、补骨脂、金樱子、覆盆子、山茱萸、桑螵蛸。

止带制止带下,有收涩止带和利湿止带之不同。收涩止带药性酸涩,用于脾肾虚亏,带脉不固之带下不止,药如赤石脂、禹余粮、莲子、芡实。有些药兼能收敛止血,称固崩止带,用于崩漏带下,药如海螵蛸、龙骨、赤石脂、禹余粮。利湿止带药多苦寒,能清利湿热,用于湿热下注之带下不止,药如黄柏、苦参、椿皮。

13. 胃肠类

消食消化饮食积滞,用于饮食过量或脾虚运化无力而致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吞酸。亦称消食积。药如山楂、麦芽、谷芽、神曲。

消导促进消化,通导积滞,用于食积停滞,脘痞腹胀,腹痛便秘或泻痢后重。又称下食、消积导滞。药如枳实、槟榔、青皮、山楂。

健胃增进食欲,促进胃的消化功能,用于胃虚食少,多食则胀,或小儿疳积。药如麦芽、谷芽、神曲、鸡内金。

驱虫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主要指肠道寄生虫,用于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等。或称杀虫。药如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

杀虫除驱肠虫外,还包括杀灭阴道滴虫,抑制或杀灭皮肤寄生虫和真菌,用于阴痒、疥癣等。又称杀虫止痒。药如苦参、蛇床子、鹤草芽、鸦胆子。

安蛔安定蛔虫,制止扰动,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药如乌梅。

涌吐诱发呕吐,以排出胃中毒物、宿食或胸膈痰诞,用于误食毒物、食积停胃或痰涎壅盛之证。又称催吐。药如常山、瓜蒂、藜芦。

劫痰以辛烈有毒之品,强力祛除痰浊,用于痰浊壅塞之证。药如常山劫痰截症,砒石劫痰平喘。

14. 外用类

解毒解除毒邪,用于痈疽、疮疖等热毒病证或蛇虫咬伤。药如雄黄、硫黄、白矾、硼砂。部分药具有毒性,解毒力强,习称攻毒,取“以毒攻毒”之义;或兼能杀虫,又称攻毒杀虫。药如大风子、轻粉。部分药性善穿透,能排除肌肤深层脓毒,促使外泄,称为拔毒,或提脓、提脓拔毒,药如升药、铅丹。

消肿毒通过解毒、活血,促使肿胀消散,用于痈疽疮疖初起,局部肿胀疼痛尚未成脓。又称解毒消肿、消肿止痛。药如蒲公英、紫地丁、乳香、没药。

生肌促进疮口肉芽的生长。收敛生肌收敛疮口,促进肉芽生长,用于疮疡溃后,脓腐已尽,疮口不收。又称敛疮。药如炉甘石、煅石膏、轻粉、龙骨、赤石脂、冰片。

收涩敛疮吸收疮面水湿,减少分泌,促使疮口愈合,用于湿疮、湿疹。又称收湿敛疮。药如乌贼骨、明矾、炉甘石。

蚀疮腐蚀疮面以除去腐肉或瘘管,用于疮疡腐肉不脱或溃久形成瘘管者。亦称蚀疮去腐、去恶肉。通过蚀疮去腐,可促使新肉生长,故又称化腐生肌。药如升丹、砒石、斑蝥。

发泡利用药物的刺激性,引发皮肤水泡,以治疗疾病。又称发泡引赤、提泡。药如斑蝥、毛莨、巴豆。

中药学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 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中药学: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地道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炒炭: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的炮制方法。 药物偏性:中药中广义的“毒”即为药物的偏性,是指药物之所以可以治病,又有毒性,对人体产生危害,关键在如何应用。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十八反: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 解表:解表,是指解除表证。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坚阴:是固肾精,平相火的方法。 清热燥湿药:以清热除湿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 清虚热:治疗阴虚内热,清除因为阴虚而出现的热证。 峻下逐水:运用具有峻烈泻水作用的药物组方,以攻逐水饮的治法。 回阳救逆:运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以治疗阴寒内盛危重证的治法。 温阳:温通阳气的治法。 引火归元: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 温肺化饮:即温肺散寒化痰饮之义。 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炒二芽:即麦芽、谷芽。 破血:指的就是这类药物药性峻猛,走而不守,能够破血逐瘀,消徵散积,主治淤血时间长、程度重的徵瘕积聚。 瘀血: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潜阳:收敛虚阳,为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 扶正祛邪: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截疟:止或治疟疾的意思。 利水通淋:指一种治法。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 破气:即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 血中气药:指能活血兼行气,常用于治气滞血淤证的中药。 1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24L BUTTON 24号钮 6 FEED PIQUE 6模珠地 以A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 ACCESSORY 辅料 BACK ACROSS 后背宽 ACROSS MEASURE 横量 ACRYLIC 腈纶 ADHESIVE / FUSIBLE INTERLINING 粘衬 ANTIQUE BRASS COA TING 镀青古铜 ANTISTA TIC FINISH 防静电处理 APPAREL 成衣 APPEALING LOOK 吸引人的外表 APPROV AL SAMPLE 批办 APPROVED SAMPLE WITH SIGNING NAME 签名批办 ARMHOLE 夹圈 ASSEMBLING OF FRONT & BACK PART 前后幅合并 ASSEMBLING SECTION 合并部分 ATTACH COLLAR 上领 ATTACH LABEL 上商标 ATTACHMENT (车缝)附件 以B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

BACK COVER FRONT 后搭前 BACK MID-ARMHOLE 后背宽 BACK STITCH 返针,回针BACKLESS DRESS 露背装 BAR CODED STICKER 条形码贴纸BARGAINING 讨价还价 BAR-TACK 打枣 BASTE 假缝 BA TILK 蜡染 BEARER 袋衬 BEARER & FACING 袋衬袋贴BEDFORD CORD. 坑纹布,经条灯心绒BELL BOTTOM 喇叭裤脚 BELLOWS POCKET 风琴袋 BELT 腰带 BELT-LOOP 裤耳 BIAS CUT 斜纹裁,纵纹裁BIFURCATE 分* BINDER 包边蝴蝶,滚边蝴蝶BINDING 包边 BINDING OF SLV. OPENING R折BINDING OF TOP VENT 面*包边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基原,品种繁杂、形态各异。历代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经验,概括成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专业术语,是值得珍惜的一份宝贵财富。 一、植物部分 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21.龙头风尾: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

医药行业术语

医药行业常用术语 1、走票:是指一些没有药品经营资质,但掌握较固定的销售渠道和药品来源的自然人,通过挂靠合法药品经营企业,在支付一定额度的税款或管理费之后,将自身药品经营行为“正当”化的活动,其本质是无证经营者使用有证企业的票据进行药品经营活动。 2、临床费:药品上市后,需要相关领域医生支持,并提供继续研究和观察,并针对合适患者进行推广应用中间所需要的费用,给临床医生处方的回扣就叫临床费(PMS)。 3、医院纯销:是指医院实际销售出去的销量,即上月库存量+ 本月进货-本月库存=纯销 4、RX—处方OTC—非处方 处方药:必须执行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行医师或执行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5、终端:药品到患者手中使用的终级端口(医药、OTC药店) 6、VIP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尊称 7、@手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俗称 8、药贩子:对个体代理推广的经营者的俗称 9、临床杀手:对在终端推广上量快而大的医药代表的俗称 10、蹿货:由于不同代理商的销售额不同,药厂给不同代理商的

供货价也不相同。这种情况下,销量大、能拿到较低供货价的代理商就有可能将药品销到另一家代理商的“地盘”,这就是“蹿货”。换就话说是同一公司的产品从某区域A销售到不归此区域的另一个区域B,A区域的负责人从而获得额外的利益,表面上看总公司的利益没有损失,但却影响了B区域负责人的积极性,扰乱了市场价格 11、冲货:是大用的蹿货,数量更巨大 12、统方:医生的处方被药房收下后,是要被统计、保留几年的,你的品种根据药房人员对处方的统计得到每个月、每个医生实际开出多少,然后你按照这些数据,给医生临床费。 13、跑方:医生开了处方药,但病人没有去取药,但医生按开的处方量统计,这就叫跑方。 14、虚数:医生开了处方药,但医生可能虚报处方数量,或者因病人没有取药,导致处方统计数比实际纯销量大。 15、限方:医院对医生所开的每一张处方进行最高限量,最高不超过多少金额,其中规定检查费占多少比例?药品占多少比例? 16、药品分通用名(也叫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是国家规定的统一名称,同种药品的通用名一定是相同的、商品名则是由不同生产药厂对自已产品所起的名字并经过注册,具有专用权,所以同一种药物由不同药厂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商品名。 17、招标采购:是由采购方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邀请投标人前来投标,最后由招标人通过对投标人提出的价格、质量、交期、技术

中药名词解释

1.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之一,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 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 2.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为主,也旁及其来源、采制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 3. 道地药材:是指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 4.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生药材进行一般修 治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5. 修制:包括纯净、粉碎、切制和水飞。 6. 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药物与水共研,再加水搅拌得混悬液,沉除粗粒,倾除细粉混悬液,再 静置后倾出水液,得取微细粉末。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在五官科、眼科中外用时需极 细粉末者,使之药物易于吸收和减少刺激性。 7. 水制: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等。 8. 煨:是将药物用湿物料(纸或面)包裹放入火上或火灰中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 挥发油及刺激性物质,以缓和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9. 煅: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高温加热,使其松脆、纯净,易于煎出或改变药物性能,增强疗 效。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煅牡蛎,加强收涩作用;煅代赭石,是使其有效成分易 于煎出;煅血余炭,使其炭化,加强止血作用。 10. 蒸:是将药物隔水蒸至需要的程度,可清蒸或加辅料蒸。 清蒸是为便于保存并缓和药性,如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保证 药性;木瓜蒸后便于切片。 辅料蒸,可改变药性,如制大黄,减弱泻下作用;制首乌,加强补益作用。 11. 煮:是将药物用水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煮至所需程度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降低毒性。如醋煮芫花,黑豆、甘草煮川乌,能减低毒性;醋煮延胡索可加强止痛作用,提高疗效。 12. 药性(药物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 面。 13.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14. 平性: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 15.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16.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向于 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 17. 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奏效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的趋向。 18. 毒:古代: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的药物总称,即“偏性”。 现代:是指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9. 配伍:是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20. 中药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是单味药的应用,其 他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21. 相须: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其协同作用,增强原有药物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用后能显著 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银花与连翘配伍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22. 相使:性能与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合用以提高主药疗效。如黄芪 与茯苓配伍同用,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 23. 相畏与想杀: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制它者称相杀;被制者称相 畏。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半夏、南星; 半夏、南星畏生姜。 24. 相恶:两药合用,可是药效降低或消失。如人参恶莱菔子。

服装标准术语与英语对照

服装标准术语及英语对照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 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 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 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 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 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设计师的体系分类, 另一种是按照生产组织的体系分类。 事实上,同一家企业很难同时生产所有种类的服装。从设计的市场定位、原料的组织、企业生产

中药鉴定学口诀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趣味记忆、分类复习及分章要点自测 一、中药鉴定学趣味记忆 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4、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 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5、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 “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6、含有油室的药 “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7、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8、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9、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10、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11、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12、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13、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 14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 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15、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16、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17、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18、含有分泌细胞的红花,想到“分红”。 19、藿香含有间隙腺毛,会想到“物理学家…霍金(间)?”。 20、白芍为毛茛科植物,想到“白毛女”,并据此推断赤勺也是毛茛科植物 21、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的是双子叶植物,想到《神雕侠侣》中的“陆无双”。 22、呋喃香豆素:包括补骨脂内酯(呋补谐音“互补”)

医药行业专业英语词汇(非常有用)

FDA 和EDQM 术语: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 ANIMAL TRIAL :动物试验ACCELERATED APPROVAL :加速批准STANDARD DRUG :标准药物INVESTIGATOR :研究人员;调研人员PREPARING AND SUBMITTING :起草和申报SUBMISSION :申报;递交 BENIFIT (S):受益 RISK (S):受害 DRUG PRODUCT :药物产品 DRUG SUBSTANCE :原料药ESTABLISHED NAME :确定的名称GENERIC NAME :非专利名称PROPRIETARY NAME :专有名称; INN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 ADVERSE EFFECT :副作用 ADVERSE REACTION :不良反应 PROTOCOL :方案 ARCHIVAL COPY :存档用副本 REVIEW COPY :审查用副本 OFFICIAL COMPENDIUM :法定药典(主要指USP、):国际非专有名称NF ).

USP(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美国药典 NF (NATIONAL FORMULARY ):(美国)国家处方集 OFFICIAL = PHARMACOPEIAL= COMPENDIAL :药典的;法定的;官方的 AGENCY :审理部门(指FDA ) IDENTITY :真伪;鉴别;特性 STRENGTH :规格;规格含量(每一剂量单位所含有效成分的量) LABELED AMOUNT :标示量 REGULATORY SPECIFICATION :质量管理规格标准(NDA 提供) REGULATORY METHODOLOGY :质量管理方法 REGULATORY METHODS VALIDATION :管理用分析方法的验证 COS/CEP 欧洲药典符合性认证 I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ICH 文件分为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和综合学科 4 类。 质量技术要求文件以Q 开头,再以a,b,c,d 代表小项: Q1:药品的稳定性 Q2: 方法学 Q3: 杂质 Q4: 药典 Q5: 生物技术产品质量 Q6: 标准规格 Q7:GMP

中药名词解释

1.中药:就是中医防治疾病得物质基础之一,它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得,具有完整得理论 体系与独特应用形式得药物。 2.中药学:就是以研究中药得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也旁及其来源、采制等基本知识得一门 学科。 3.道地药材:就是指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得药材。 4.炮制:就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得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生药材进行 一般修治与部分药材得特殊处理。 5.修制:包括纯净、粉碎、切制与水飞。 6.水飞:就是将不溶于水得药物与水共研,再加水搅拌得混悬液,沉除粗粒,倾除细粉混悬 液,再静置后倾出水液,得取微细粉末。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在五官科、眼 科中外用时需极细粉末者,使之药物易于吸收与减少刺激性。 7.水制: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等。 8.煨:就是将药物用湿物料(纸或面)包裹放入火上或火灰中加热得方法。 其目得就是除去药物中得挥发油及刺激性物质,以缓与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9.煅:就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高温加热,使其松脆、纯净,易于煎出或改变药物性能,增 强疗效。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煅牡蛎,加强收涩作用;煅代赭石,就是使其有效 成分易于煎出;煅血余炭,使其炭化,加强止血作用。 10.蒸:就是将药物隔水蒸至需要得程度,可清蒸或加辅料蒸。 清蒸就是为便于保存并缓与药性,如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保证药性;木瓜蒸后便于切片。 辅料蒸,可改变药性,如制大黄,减弱泻下作用;制首乌,加强补益作用。 11.煮:就是将药物用水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煮至所需程度得一种方法。目得就是改变药性、增 强 疗效,降低毒性。如醋煮芫花,黑豆、甘草煮川乌,能减低毒性;醋煮延胡索可加 强止痛作用,提高疗效。 12.药性(药物得性能):就是指药物得性质与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 性等方面。 13.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14.平性:药物得寒热温凉得偏性不明显。 15.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得药味。 16.升降浮沉:就是指药物在体内得作用趋向。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 向于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 17.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奏效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得趋向。 18.毒:古代: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得药物总称,即“偏性”。 现代:就是指药物得毒性或副作用,就是药物对机体得损害性。 19.配伍:就是按照一定得组合原则,有目得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得药物配合应用。 20.中药七情:就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就是单味药 得应 用,其她就是药与药之间得配伍关系。 21.相须:性能相似得药物合用,其协同作用,增强原有药物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用后 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银花与连翘配伍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22.相使:性能与功效有某些共性得药物,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合用以提高主药疗效。 如黄芪与茯苓配伍同用,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 23.相畏与想杀: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得毒副作用。制它者称相杀;被制

服装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服装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购衣点吧 目录 一、成品上装术语 (1) 二、成品裙子术语 (2) 三、成品裤子术语 (3) 四、成品全身装术语 (3) 五、领子的造型名称 (4) 六、口袋的造型名称 (5) 七、小部件造型名称 (5) 八、上装前身的部位名称 (6) 九、上装后身的部位名称 (6) 十、服装袖子术语 (7) 十一、服装标准术语 (7) 十二、下装的部位名称 (8) 十三、包装物料、车缝物料 (9) 十四、辅料 (9) 十五、颜色 (10) 十六、纺织品与服装测试项目 (12) 十七、洗涤 (15) 十八、样板 (15) 一、成品上装术语 〔西服Western-style clothes〕又称西装,即西式上衣的一种形式。按钉纽扣的左右排数 不同,可分为单排扣西服和双排扣西服;按照上下粒数的不同,分为一粒扣西服、两粒扣西 服、三粒扣西服等。粒数与排数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单排两粒扣西服、双排三粒扣西服等; 按照驳头造型的不同,可分为平驳头西服、枪驳头西服、青果领西服等。西服已成为国际通 行的男士礼服。 〔背心Vest〕也称为马甲或坎肩,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主要功能是使前后 胸区域保温并便于双手活动。它可以穿在外衣之内,也可以穿在内衣外面。主要品种有各种 造型的西服背心、棉背心、羽绒背心及毛线背心等。 〔牛仔服Cowboy's Clothes〕原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黄金热时期所穿着的一种用帆布 制作的上衣。后通过影视宣传及名人效应,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穿用的服装。1970 年代曾风靡全世界,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定型服装。其面料多用坚固呢制作,款式已发展到牛仔茄克、牛 仔裤、牛仔衬衫、牛仔背心、牛仔马甲裙、牛仔童装等各种款式。牛仔服以其坚固耐用、休 闲粗犷等特点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虽然它的整体风格相对模式化,但其细部造型及装饰则伴 随着流行时装的周期与节奏,不断演绎和变化。 〔中山服Zhongshan coat〕又称中山装。根据孙中山先生曾穿着的款式命名。主要特点 是立领、前身四个明贴袋,款式造型朴实而干练。 〔军便服〕仿军服式样的上衣。

常用中药鉴定术语

中药鉴定常用术语 二划 二甲子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二桠,每桠长出一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 二杠茸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十大九糠指大黄因个块过大水分不易外泄,受冰冻而内心松散且体轻者,但外表不易看出,故有十大九糠之说。 丁拐指果实上的一种肉质突起呈芒刺状,如曼陀罗。 刀削痕指药材在产地采收时用刀除去无用部分或除去粗皮及边材后留下的痕迹。 九眼独活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九眼独活。 三划 三花指人参播种后第二年生出的二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三岔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三岔。四个侧枝的称四岔。 三叉茸指梅花鹿的角具二个侧枝者。 大贝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因形大而称大贝。 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大挺指二杠茸茸体上部较粗壮的主干部分,习称大挺。 小子指小的花苞。 小托盘指掌叶覆盘子果实上的宿存萼,形如托盘而得称。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马头指海马头部与体轴略呈直角,管状长嘴如马头外伸,上有冠状突起似马缨,故称马头。 马牙贝指川贝母中炉贝的鳞茎呈长圆锥形,状似马牙,故称马牙贝。 马牙窟窿指根茎类药材茎基脱落后留下的多数排列整齐的圆形空洞,状似马牙痕。如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根茎(关升麻)。 马牙芦指山参根茎脱落后留下的茎痕边缘较平齐,中心凹陷,形如马牙,称马牙芦。 马牙边指罗角药材自底外边向上高约3cm处有环形的凹凸不平,排列较齐的收边带,称马牙边。 马牙柱指人工合成的块状朱砂断面呈纤维柱状,称马牙柱。 马尾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连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具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马尿臭天麻块茎折断后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因略似马尿,故称为马尿臭。 子仁指种子药材中的种仁,包括子叶或胚乳和细小的胚。 子眼指动物角类药材锯口处呈现的蜂窝状小孔或指麝香仁呈现的颗粒状;又指植物性药材橘类的外果皮密布透明的油室,习称子眼。 子眼清楚指麝香仁油润、颗粒自然疏松均匀,习称子眼清楚。 千子连特称四川地区历史上习惯作药用的黄连叶柄。 四划 云头指白术根茎顶端下陷的圆盘状茎基或芽痕,与下端稍粗部分表面的较大瘤状突起形成的云朵状,称云头。或因形同如意,又称如意头。 云头鸡腿指云头状白术根茎上细下粗呈鸡腿状,俗称云头鸡腿。 云锦花纹又称云纹。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中药学重点的名词解释

中药:按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医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它植物。重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但以植物药为最多,使用也更普遍,所以相沿把中药叫“本草”。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位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物偏性)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 (一)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三)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四)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六)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七)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15.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指上升、发散,即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向;沉指收敛泄利,降指下降,即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向。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16.归经: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17.道地药材: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剂量: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发汗力较强,有发散风寒之功,用于风寒表征的药物。 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发汗力较弱,有发散风热之功,用于风热表征的药物。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24LBUTTON24号钮 6FEEDPIQUE6模珠地 以A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 ACCESSORY辅料 BACKACROSS后背宽 ACROSSMEASURE横量 ACRYLIC腈纶 ADHESIVE/FUSIBLEINTERLINING粘衬ANTIQUEBRASSCOATING镀青古铜ANTISTATICFINISH防静电处理 APPAREL成衣 APPEALINGLOOK吸引人的外表APPROVALSAMPLE批办APPROVEDSAMPLEWITHSIGNINGNAME签名批办ARMHOLE夹圈 ASSEMBLINGOFFRONT&BACKPART前后幅合并ASSEMBLINGSECTION合并部分ATTACHCOLLAR上领 ATTACHLABEL上商标 ATTACHMENT(车缝)附件

以B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BACKCOVERFRONT后搭前BACKMID-ARMHOLE后背宽BACKSTITCH返针,回针BACKLESSDRESS露背装BARCODEDSTICKER条形码贴纸BARGAINING讨价还价 BAR-TACK打枣 BASTE假缝 BATILK蜡染 BEARER袋衬 BEARER&FACING袋衬袋贴BEDFORDCORD.坑纹布,经条灯心绒BELLBOTTOM喇叭裤脚BELLOWSPOCKET风琴袋 BELT腰带 BELT-LOOP裤耳 BIASCUT斜纹裁,纵纹裁BIFURCATE分* BINDER包边蝴蝶,滚边蝴蝶BINDING包边 折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得需要与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剂得不同要求,所采取得一项制药技术。 2、炮炙:炮炙古代就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物得方法,现代一般就是指除净制、切制以外得其她炮 制方法。 3、饮片:饮片系指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制剂生产使用得所有中药。 4、反制:药性相对立得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制约药物得偏性或副作用,称为反制。 5、从制:药性相同或相似得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增强药物得疗效,称为从制。 6、炮制辅料:炮制辅料就是指炮制过程中对药物具有辅助作用得附加物料。 7、炮:炮古代指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炮”到焦黑。现代指高温砂烫至发炮(泡)鼓起。 8、净度:净度系指饮片得纯净度,亦即中药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得限度。 9、泛油:泛油就是指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成分,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 状物质或返软、发黏、颜色変浑、发出油败气味得现象。 10、变色:变色就是指饮片得天然色泽发生了变化。 11、风化:风化就是指某些含结晶水得矿物类药物,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 末状态得现象。

12、潮解溶化:潮解溶化就是指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得水分,并在湿热气候影响下,其外 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得现象。 13、对抗同贮法:对抗同贮法就是采用两种以上得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得物品与药 物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得贮存方法。 14、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技术就是采用降氧、充氮气,或降氧、充二氧化碳得方法,人为 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达到防虫、防霉防止泛油、变色、气味散失等目得。 15、净制:净制又称净选加工,就是指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剂、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得 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与泥沙等杂质,除去虫蛀品与霉变品,区分疗效不同得药用部位,将药材分档或进行简单加工得一类炮制方法。 16、净药材:净制后达到药用净度标准得中药材称为净药材。 17、分档:为了便于炮制,把药物按大小、粗细进行分类得方法,称为分档。 18、挑选:挑选就是用手挑拣去混在药材中得杂质、霉败品;或区分不同药用部位;或将药材分 档得方法。 19、筛选:筛选就是根据药材与杂质得体积大小得不同,选用不同规格得筛或罗,以除去杂质 或进行分档得方法。 20、风选:风选就是利用药材与杂质得轻重不同,借助风力,将药材与杂质分开得方法。 21、水选:水选就是用多量清水洗涤或浸漂药材,以除去杂质得方法。

服装专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服装专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 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3.后生皮层: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4.后生表皮: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并栓化,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 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一枚,习称“佛指甲”。 6.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7.连珠斑: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8.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这种断裂面称为“断口”。 9.解理(面):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10.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形如云朵状的花纹。 11.绿皮层:指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而显绿色。 12.木类药材:指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入药。 13.花托:是花梗顶端稍膨大的部分,花各部分着生其上,花托形状因植物种类而异。 14.甜大芸:肉苁蓉鲜品。 15.生理灰分:植物体内的无机盐习称“生理灰分”。 16.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织体。 17.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 18.罗盘纹:商陆的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异常维管束),俗称“罗盘纹”。 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中药使用。 21.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22.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 23.性状鉴别: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来鉴定药材的外观性状。

中药答案

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医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归经: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3.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4.活血祛瘀药: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祛瘀药。 5.开窍药: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二.填空题 1.《新修本草》,唐朝2.泻下,收敛固涩3.1~5g,0.5~1g 4.石膏、知母等5.栀子,山药6.黄连、白头翁等 7.大青叶、板蓝根8.秦艽、黄柏9.牵牛子,金银花 10.生姜、吴茱萸等11.相须,相反12.牛膝,枸杞子 13.润肺止咳,杀虫灭虱14.半夏、白芥子15.天麻、钩藤 16.萆薢,海金沙17.沉香、磁石18.山药、黄精等 19.熟地,雄黄等20.桑螵蛸、金樱子等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D 5.D 6.A 7.A 8.C 9.A. 10.A 11.C 12.B 13.A. 14.D 15.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CDE 4.ADE 5.ABD 6.CD 7.ABCE 8.BCD 9.ABDE 10.ABD 五.功效比较题 1.磁石与龙骨 磁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龙骨收敛固涩 2.郁金与丹参 郁金行气止痛、疏肝解郁、利胆退黄 凉血活血、调经 丹参消痈、安神 3.天南星与禹白附 天南星善定惊止痫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散结止痛 禹白附止痛、解毒 4.车前子与滑石

车前子渗湿止泻、清肺化痰、清肝明目 清热利水通淋 滑石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5.大黄与栀子 大黄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利湿热 栀子清心除烦 六.简答题 1.补虚药分为几类,其主要适应于何病证?举例说明。 补气药:适应于气虚病证,气短乏力等,如人参。 补阳药:适应于阳虚病证,阳痿、畏寒等,如杜仲。 补血药:适应于血虚病证,面色苍白等,如当归。 补阴药:适应于阴虚病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如麦冬。 2.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矣”。你是怎样理解的? 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因药物本身的气味、质地而决定,但也可因人为的炮制,配伍而使升降浮沉发生改变。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3.简述附子配干姜、附子配肉桂的功效及适应证。 附子配干姜:回阳救逆,温里散寒,主治亡阳证。 附子配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肾阳虚及里寒证。 七.问答题 1.葛根、莲子、益智仁、苦参、白术均能治泄泻、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葛根:升阳止泻,用于脾虚泄泻。 莲子:补脾止泻,又能涩肠止泻,用于脾虚久泻。 益智仁:温脾暖肾而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 苦参:清热燥湿止泻,用于湿热泄泻。 白术:健脾燥湿止泻,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 2.蒲公英、鹿茸、黄芪、煅石膏、远志均可治疗疮痈,怎样选择应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鹿茸:温补托疮毒,主治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等。 黄芪:补气、托疮生肌,主治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煅石膏:收敛生肌,主治疮疡不敛。 远志:消散痈肿,可治一切痈疽(不问寒热虚实)。 3.试述鹿茸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补肾阳,益精血: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 补肾阳,强筋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不健。 固冲任,止带:崩漏带下证。 温补托疮: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