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乳与乳制品理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比较_杨凤华

乳与乳制品理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比较_杨凤华

乳与乳制品理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比较_杨凤华

乳与乳制品理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比较浙江省湖州市卫生防疫站(313000) 杨凤华

在日常理化检验中我们发现各类乳与乳制品的卫生标准中都规定了其检验方法。因此以往我们是根据试样包装袋上的卫生标准来选用其检验方法。如酸牛奶和消毒牛奶卫生标准GB2746-85、G B5408-85中检验方法按G B5409-85〔1〕,乳制品卫生标准GB5410-85、G B2747-85中检验方法按G B5413-85〔1〕。但常用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检验》一书中GB/T5009. 46-1996〔2〕也规定了“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并且它对GB5009.46-85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但这两个国家标准是否还存在什么差别,两者是否可以通用,下面就此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关于名称 文献〔2〕中将“比重”改为“相对密度”,从其定义而言,比重是指20℃的牛乳与同体积4℃水的重量比值,用r204表示。而密度是体密度的简称,指1m3体积中物质的重量。法定单位是kgm-3,可见相对密度从定义出发与“比重”是等同的,而它的改变应该是更向国际单位制靠近了一步。

关于测定方法 (1)试剂的配制:①标准液文献〔1〕是分别配制乳糖和蔗糖标准液,而文献〔2〕只配葡萄糖标准液,用换算系数计算蔗糖。②费林试剂 首先就浓度而言,文献〔1〕中的浓度比文献〔2〕(直接滴定法)大得多,所以二者虽都是费林试液,但不能互相代替。其次,文献〔1〕费林试液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加亚铁氰化钾,滴定的终点是蓝色褪尽,而溶液中存在大量砖红色的Cu2O,所以实际上是在砖红色与兰色的混合色中使兰色消失。而文献〔2〕中是用亚铁氰化钾与Cu2O反应生成无色的K2Cu2Fe(CN)6,最后终点是由蓝色变为无色。相对而言文献〔2〕判断终点容易得多,而且文献〔1〕在滴定过程中还需补加指示剂次甲基兰,这不仅增加麻烦,而且这3滴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终点颜色的一致性。(2)样品处理 文献〔1〕中是用乙酸铅和草酸钾-磷酸氢二纳来沉淀蛋白,而文献〔2〕是用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取10份加糖乳粉分别称取2.00g用两种方法沉淀蛋白。从沉淀速度而言前者只需3~5分钟便可过滤,而后者需30分钟方可过滤。取处理后滤液均按文献〔1〕和文献〔2〕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文献〔1〕方法处理,用二种方法测定比较t(9)=0.625,文献〔2〕方法处理用二种方法测定比较t(9)=0.816,因此二者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3)测定方法 文献〔2〕中测定只需用葡萄糖标准液标定费林试液相当于葡萄糖和转化后的转化糖,通过简单计算得出样品中乳糖和蔗糖。而文献〔1〕中不仅需要用乳糖和转化后的蔗糖来标定费林试液,而且要控制样液和标准液体积大小16ml,方可查表,特别是其中复杂的计算不易被人接受。从表1可见,按文献〔1〕和文献〔2〕2种方法测定比较t(9)=0.273,P>0.05,无显著性差异。同样用2种方法测定蔗糖结果t(9)=0.923,P> 0.05,无显著差异。

表1 乳粉中乳糖测定结果%

样品号

文献〔1〕处理

文献〔1〕测定文献〔2〕测定

文献〔2〕处理

文献〔1〕测定文献〔2〕测定138.9238.9537.4936.43

242.8043.6745.4843.76

336.1635.8936.1735.28

429.9730.7630.4229.59

533.1032.7133.1134.30

627.8126.9827.8626.77

725.7824.1825.2126.09

827.1528.7629.8528.94

929.6730.7629.6330.42

1032.1232.7632.1533.02

关于结果的计算 最后结果计算的差别,关键是在于是否扣除水份,若是加糖乳粉则是否需扣除蔗糖,其中常测项中水份、全乳固体、脂肪经文献〔2〕对原G B5009-85修改后已与文献〔1〕做到了统一,而溶解度测定文献〔1〕还需扣除水分,酸度测定液体样品和除乳粉外的固体样品2种方法一致,而乳粉中酸度测定文献〔1〕却还需扣除水份,应引起注意。

标准中存在错误GB/T5009-1996乳粉中酸度计算公式

°T=V C×12

m

相差了10倍,应为

V C×10×12

m

讨论 综合上述比较结果表明,无论在用词上和方法上G B/T5009-1996为96年新版都比GB5409-85和GB5413-85更加完善和方便,容易被接受。但按照现在计量认证、上等级的规范要求,必须是按判断标准选择检测方法。而计量认证规定所列的应是卫生检验标准,即应列入GB/T5009-1996,且认证后的报告若超出这一范围就无法使所报告结果得到CMC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将卫生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统一,以减少这类矛盾。

参考文献

1. 宋达顺.食品标准大全.第1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8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第1版.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出版社,1997:234

3. 叶世柏,等.实验室计量技术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1991:41

(1998-07-07收稿 任旭红编辑)

710

—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第15卷第8期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为规范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卫生部起草并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该办法分七章,包括:总则,规划、计划和立项,起草,审查,批准和发布,修改和复审,附则,共计四十二条。 《办法》规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和制(修)订计划的内容及制定程序、标准起草过程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要求、标准审查程序、标准批准发布形式及实施后的管理等。 《办法》从内容上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了标准制定过程的科学性,要求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参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在标准起草、审查等环节均体现了公开透明原则。要求标准在起草完成后,应当书面征求标准使用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和企业、消费者、专家、监管部门等各方面意见。经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初审通过的标准,要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鼓励社会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标准制(修)订的建议,对公开征求意见的标准草案发表意见,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是突出标准审查工作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为了保证标准审查质量,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章程》,将审评委员会内的审查细化为秘书处初审、专业分委员会审查、主任会议审议三个环节,同时增设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审核环节。该中心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对各专业卫生标准报批材料的审核工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增设此环节,有利于保证报至卫生部的标准报批材料的规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77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9月20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编辑本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1]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乳制品掺伪检验.

第四章 第一节概述 90年代以来,世界奶业的产量平稳发展。发达国家牛奶产量占世界的50%,而法国的牛奶总产值已经超过其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乳业在九十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乳品的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14千克。乳品企业相继增多,竞争激烈。 乳品掺伪是乳品工业遇到的一个严峻问题,掺伪现象普遍,掺杂种类之多。 苯甲酸为无色、无味片状晶体。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但乳制品中不允许添加。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特殊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研究人员从广州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苯甲酸,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 样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乳制品中苯甲酸的来源可能与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等有关。根据检测情况,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种婴幼儿配方奶粉,也不会超WHO推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 牛乳的主要成分:水87%、脂肪4.0%、蛋白质3.3%、乳糖5%,矿物质0.7% 牛乳分为初乳、常乳、末乳、异常乳 初乳:干物质(蛋白质和盐类)含量高,其中球蛋白和白蛋白对热不稳定。富含维生素AD,免疫球蛋白。 末乳:有苦味和咸味。解脂酶较多,有油脂氧化味。不宜做乳品加工原料 异常乳:因生理或病理原因,成分性质与常乳不同。异常乳主要有:低成分乳、细菌污染乳、酒精阳性乳、混入杂质乳。 酒精阳性乳在超过100度加热时比正常乳容易凝固,用片式杀菌器杀菌时易产生乳石,乳粉喷雾干燥时影响溶解度。 第二节乳品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 1.感官检验:鉴定是否有异常气味(酸味、牛粪味、腥味等),搅动牛乳,观察其色泽是否带红色、绿色或明显的黄色,是否有杂质,如煤屑、豆渣、昆虫等,牛乳是否发黏或有凝块。 掺水 掺电解质为了增加密度同时掩盖酸度。如加入食盐、芒硝、亚硝酸钠、碳酸钠石灰水 掺非电解质增加密度尿素蔗糖等 掺胶体物质米汤豆浆明胶 防腐剂苯甲酸、硼酸、过氧化氢等 其它牛尿、滑石粉白陶土等 第三节乳及其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 一.牛乳冰点的测定 牛乳的冰点为-0.525(-0.516~-0.533)牛乳掺伪后,冰点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冰点的测定对掺伪的检验是很重要的。如果牛乳的冰点低于-0.59,说明牛乳中可能掺有电解质或蔗糖、尿素以及牛尿等物质。 二牛乳掺水的检验 (一)密度法正常牛乳的密度在1.028-1.032之间,牛乳掺水后相对密度降低,10%的水降低0.003,牛乳脱脂后密度增高。 (二)硝酸根检验法正常牛乳中完全不含硝酸根,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是否含硝酸根判断是否掺水。在浓硫酸介质中,硝酸根可以把二苯胺氧化成蓝色物质。

乳制品质量检验技术及产品新研发方向

乳制品质量检验技术及产品新研发方向 发表时间:2018-07-13T15:52:04.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黄欢[导读] 摘要:现今,食品企业逐渐增多,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食品中的乳制品消费量迅速提升,人们对乳制品质量问题也更加关注,特别是在某些乳制品质量问题出现之后,人们对乳制品质量方面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德州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德州 253000 摘要:现今,食品企业逐渐增多,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食品中的乳制品消费量迅速提升,人们对乳制品质量问题也更加关注,特别是在某些乳制品质量问题出现之后,人们对乳制品质量方面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在进行新乳制品研发时,也要加强乳品质量管理,提升乳制品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信誉度。本文就从乳制品质量检验入手,对乳制品质量问题以及新产品的 开发展开讨论。 关键词:乳制品;质量检验技术;产品新研发; 1 乳制品检验技术 1.1 兽药残留 兽药在畜牧业的大量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生鲜乳中药物的残留,生鲜乳中残留兽药会影响其品质,同时也影响其本身的发酵,使其深加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给生产者造成经济损失。随着生鲜乳兽药残留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有关生鲜乳中检测兽药残留的主要方法有:免疫分析法、微生物检测法。 1.2 微生物检验 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因为不按操作规程生产加工而造成微生物污染。所以在乳及乳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所有接触到乳及乳制品的容器、设备、管道、工具、包装材料等都要进行彻底的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新牛乳中的酵母常见的有脆壁酵母菌、洪氏球拟酵母、高加索乳酒球拟酵母、球拟酵母等。其中,脆壁酵母与假丝酵母可使乳糖发酵而且用以制造发酵乳制品。但使用酵母制成的乳制品往往带有酵母臭,有风味上的缺陷。 牛乳中常见的霉菌青霉、曲霉等,其中乳酪青霉可制干酪,其余的大部分霉菌会使干酪、乳酪等污染腐败。病毒侵害细菌的滤过性病毒统称为噬菌体,亦称为细菌病毒。对牛乳、乳制品的微生物而言,最重要的噬菌体为乳酸菌噬菌体,常造成千酪或酸乳加工中的损失。所以检验中通过微生物检验,找出问题,进行一一处理。 1.3 酶抑制法在液态乳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为促进牛奶生长,部分奶农会违规饲养,使用激素类药物来提升牛奶质量。在人体摄入含激素类的生鲜乳后,生鲜奶中残留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急速以及性激素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酶抑制法是较为成熟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酶抑制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现场检测,成为仪器分析法的有效补充方法。酶抑制法的优点是快速、操作方法简单、无需仪器或仪器较为简单,适用于现场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及多样品的筛选检测。 1.4 感官检测 1.4.1 视觉检验 视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视觉器官鉴别原料的形态、色泽、清洁程度等。这是判断原料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感官检验方法。用此方法可以从原料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原料的新鲜程度,原料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原料的成熟度进行判断。既要注意原料的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等。 1.4.2嗅觉检验 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嗅觉器官来检验原料的气味,以辨别原料品质好坏的一种检验方法。人的嗅觉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方法也不一定能检验出来轻微的变化,用嗅觉却能够检验出来。许多原料都有其特定的气味,而当其在腐败变质时就会产生异昧。 1.4.3 味觉检验 味觉检验是利用人的味觉器官来检验原料的滋味,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味觉不但能品尝到食品原料的滋味如何,而且对于原料中极轻微的变化也敏感的察觉。首先打开冷却贮乳器或罐式运乳车容器的盖后,应立即嗅容器内鲜乳的气味。否则,开盖时间过长,外界空气会将容器内气味冲淡,对气味的检验不利。在对风味检验的同时,对鲜乳的色泽,混入的异物,是否出现过乳脂分离现象进行观察。正常鲜乳为乳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绿等异色,不能有苦、涩、咸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异味。滋味、气味与正常牛奶有差距的,质量评定较低,奶价就低,如滋味、气味有明显不同,乳品厂应拒收牛奶。 1.5 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以及仪器等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添加剂、矿物质等进行检验;对食品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携带上的有害有毒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利用乳制品的一些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关系,如密度、折光度、旋光度、沸点、凝固点、体积、气体分压等。化学检验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多用于常规检验,如营养成分的检验等。仪器检验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微量成分的分析,灵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对预处理的要求较高。 2 新产品的研发 随着乳制品企业的发展,除了液态乳以外,很多特色乳制品也走向市场,像我们所知道的奶皮子,酸奶疙瘩,酥油及奶茶粉,这些乳制品不只是美味,而且极其富有营养,市场前景非常好,基于此可以看出,对于新乳制品的研发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因此对于新乳制品的研发做出简要分析。 2.1 在乳制品中添加功能性成分 在功能性乳制品的研发中可以在乳制品中添加功能性成分,如添加钾、钠、钙、锌等的矿物元素或是维生素,还可以将乳制品制作成丰富的高钙乳品以及多维乳品等。在乳制品中添加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制作成增加智力以及促进身体发育的功能性乳制品,还可以调节脂肪代谢、延缓衰老以及抗氧化的功能。除此之外,可以添加益生菌,如干酪、酸乳等,可以调节胃肠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2利用生物方法,增加牛乳中的免疫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负责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审评委员会设专业分委员会和秘书处。 第四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规划、计划、立项、起草、审查、批准、发布以及修改与复审等。 第五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规划、计划和立项 第六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 第七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应当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等。 第八条卫生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和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第九条各有关部门认为本部门负责监管的领域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应当在每年编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前,向卫生部提出立项建议。立项建议应当包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立项的背景和理由、现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依据、标准候选起草单位,并将立项建议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排序。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第十条建议立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 第十一条审评委员会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需求,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进行研究,向卫生部提出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咨询意见。 第十二条卫生部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实施计划及制(修)订计划前,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十三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可以紧急增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起草 第十四条卫生部采取招标、委托等形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 第十五条提倡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协作组共同起草标准。 第十六条承担标准起草工作的单位应当与卫生部食品安全主管司局签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

乳品安全-感官检验.

食品营养中心资源库 乳与乳制品的感官检验 乳类是营养比较丰富的食品,消化率、吸收率都较高,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配合十分适当,有“白色血液”之称。人类主要饮用牛乳,其次是羊乳、马乳、等。为了延长存放时间和便于运输贮存,常把牛乳加工成乳粉、炼乳和酸乳等乳制品。 一、乳的理化性状 1. 色泽 新鲜牛乳是一种乳白色或稍带黄色的不透明液体。这是乳的成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稍微黄色是乳中含有核黄素、乳黄素和胡萝卜素。 奶油的黄色则与季节、饲料以及牛的品种有较大的关系。 2.滋味和气味 正常的鲜乳具有特殊香味,尤其是加热之后香味更浓厚。由于乳中含有挥发性脂肪酸和其他挥发性物质。乳的气味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应注意环境卫生。 新鲜纯净的乳稍有甜味。 3.组织状态 乳为胶体溶液。其中乳糖和一部分可溶性盐类可形成真正的溶液;而蛋白质则与不溶性盐类形成胶体悬浮液,脂肪则形成乳浊液状态的胶体性液体,水分作为分散介质,构成一种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和乳浊状态的胶体溶液。 此外,需要检验酸乳有无乳清分离、奶粉有无结块、奶酪切面有无水珠和霉斑等情况,必要时可以将乳制品冲调后进行感官鉴别。 二、乳和乳制品的感官鉴别实例 1.鲜乳质量的感官鉴别: 色泽鉴别: 良质鲜乳为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组织状态鉴别 良质鲜乳为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凝块和机械杂质,无粘稠和浓厚现象。 气味鉴别 良质鲜乳具有乳特有的乳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

滋味鉴别 良质鲜乳具有鲜乳独具的纯香味,滋味可口而稍甜,无其他任何异常滋味。 2.固体奶粉奶粉质量的感官鉴别 色泽鉴别: 良质奶粉色泽均匀一致,呈淡黄色,脱脂奶粉为白色,有光泽。 组织状态鉴别 良质奶粉为粉粒大小均匀,手感疏松,无结块,无杂质。 气味鉴别 良质奶粉具有消毒牛奶纯正的乳香味,无其他异味。 滋味鉴别 良质奶粉有纯正的乳香滋味,加糖奶粉有适口的甜味,无任何其他异味。 3.酸牛奶质量的感官鉴别 色泽鉴别 良质酸牛奶色泽均匀一致,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组织状态鉴别 良质酸牛奶凝乳均匀细腻,无气泡,允许有少量黄色脂膜和少量乳清。 气味鉴别 良质酸牛奶有清香、纯正的酸奶味。 4.奶油质量的感官鉴别 色泽鉴别 良质奶油呈均匀一致的淡黄色,有光泽。 组织状态鉴别 良质奶油组织均匀紧密,稠度、弹性和延展性适宜,切面无水珠,边缘与中心部位均匀一致。 气味鉴别 良质奶油具有奶油固有的纯正香味,无其他异味。 滋味鉴别 良质奶油具有奶油独具的纯正滋味,无任何其他异味;加盐奶油有咸味;酸奶油有纯正的乳酸味。

乳与乳制品理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比较_杨凤华

乳与乳制品理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比较浙江省湖州市卫生防疫站(313000) 杨凤华 在日常理化检验中我们发现各类乳与乳制品的卫生标准中都规定了其检验方法。因此以往我们是根据试样包装袋上的卫生标准来选用其检验方法。如酸牛奶和消毒牛奶卫生标准GB2746-85、G B5408-85中检验方法按G B5409-85〔1〕,乳制品卫生标准GB5410-85、G B2747-85中检验方法按G B5413-85〔1〕。但常用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检验》一书中GB/T5009. 46-1996〔2〕也规定了“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并且它对GB5009.46-85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但这两个国家标准是否还存在什么差别,两者是否可以通用,下面就此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关于名称 文献〔2〕中将“比重”改为“相对密度”,从其定义而言,比重是指20℃的牛乳与同体积4℃水的重量比值,用r204表示。而密度是体密度的简称,指1m3体积中物质的重量。法定单位是kgm-3,可见相对密度从定义出发与“比重”是等同的,而它的改变应该是更向国际单位制靠近了一步。 关于测定方法 (1)试剂的配制:①标准液文献〔1〕是分别配制乳糖和蔗糖标准液,而文献〔2〕只配葡萄糖标准液,用换算系数计算蔗糖。②费林试剂 首先就浓度而言,文献〔1〕中的浓度比文献〔2〕(直接滴定法)大得多,所以二者虽都是费林试液,但不能互相代替。其次,文献〔1〕费林试液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加亚铁氰化钾,滴定的终点是蓝色褪尽,而溶液中存在大量砖红色的Cu2O,所以实际上是在砖红色与兰色的混合色中使兰色消失。而文献〔2〕中是用亚铁氰化钾与Cu2O反应生成无色的K2Cu2Fe(CN)6,最后终点是由蓝色变为无色。相对而言文献〔2〕判断终点容易得多,而且文献〔1〕在滴定过程中还需补加指示剂次甲基兰,这不仅增加麻烦,而且这3滴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终点颜色的一致性。(2)样品处理 文献〔1〕中是用乙酸铅和草酸钾-磷酸氢二纳来沉淀蛋白,而文献〔2〕是用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取10份加糖乳粉分别称取2.00g用两种方法沉淀蛋白。从沉淀速度而言前者只需3~5分钟便可过滤,而后者需30分钟方可过滤。取处理后滤液均按文献〔1〕和文献〔2〕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文献〔1〕方法处理,用二种方法测定比较t(9)=0.625,文献〔2〕方法处理用二种方法测定比较t(9)=0.816,因此二者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3)测定方法 文献〔2〕中测定只需用葡萄糖标准液标定费林试液相当于葡萄糖和转化后的转化糖,通过简单计算得出样品中乳糖和蔗糖。而文献〔1〕中不仅需要用乳糖和转化后的蔗糖来标定费林试液,而且要控制样液和标准液体积大小16ml,方可查表,特别是其中复杂的计算不易被人接受。从表1可见,按文献〔1〕和文献〔2〕2种方法测定比较t(9)=0.273,P>0.05,无显著性差异。同样用2种方法测定蔗糖结果t(9)=0.923,P> 0.05,无显著差异。 表1 乳粉中乳糖测定结果% 样品号 文献〔1〕处理 文献〔1〕测定文献〔2〕测定 文献〔2〕处理 文献〔1〕测定文献〔2〕测定138.9238.9537.4936.43 242.8043.6745.4843.76 336.1635.8936.1735.28 429.9730.7630.4229.59 533.1032.7133.1134.30 627.8126.9827.8626.77 725.7824.1825.2126.09 827.1528.7629.8528.94 929.6730.7629.6330.42 1032.1232.7632.1533.02 关于结果的计算 最后结果计算的差别,关键是在于是否扣除水份,若是加糖乳粉则是否需扣除蔗糖,其中常测项中水份、全乳固体、脂肪经文献〔2〕对原G B5009-85修改后已与文献〔1〕做到了统一,而溶解度测定文献〔1〕还需扣除水分,酸度测定液体样品和除乳粉外的固体样品2种方法一致,而乳粉中酸度测定文献〔1〕却还需扣除水份,应引起注意。 标准中存在错误GB/T5009-1996乳粉中酸度计算公式 °T=V C×12 m 相差了10倍,应为 V C×10×12 m 讨论 综合上述比较结果表明,无论在用词上和方法上G B/T5009-1996为96年新版都比GB5409-85和GB5413-85更加完善和方便,容易被接受。但按照现在计量认证、上等级的规范要求,必须是按判断标准选择检测方法。而计量认证规定所列的应是卫生检验标准,即应列入GB/T5009-1996,且认证后的报告若超出这一范围就无法使所报告结果得到CMC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将卫生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统一,以减少这类矛盾。 参考文献 1. 宋达顺.食品标准大全.第1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8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第1版.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出版社,1997:234 3. 叶世柏,等.实验室计量技术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1991:41 (1998-07-07收稿 任旭红编辑) — 710 —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第15卷第8期

乳制品国标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编辑词条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是中国卫生部在1986年颁布的乳品标准基础上修订的国家标准体系,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于2010年3月26日公布,2010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目录 简介 修订 特点 实施 相关说明 主要内容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 中国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10年由中国卫生部批准公布,其中共包括66项具体标准,涉及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所有乳类和乳制品。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1986年颁布的乳品标准进行的一次重大修订,因此也被称为乳品新国标。 编辑本段修订 2008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用1年左右时间整合现行乳品标准。 从2008年12月开始,卫生部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组建了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和专家组。在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专家组开展了乳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鼓励各领域专家参加工作组、起草组以及专家组的会议讨论。 2009年10月底,卫生部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并按程序向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报。 2010年1月至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0年3月26日,卫生部颁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编辑本段特点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解决现行乳品标准的矛盾、重复、交叉和指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提高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形成了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与以往乳品标准比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以下特点: 1、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突出安全性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技术性法规,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限量规定。 2、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兼顾行业现实和发展需要。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数据为依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听取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意见,充分考虑中国乳品行业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实用性。 3、整合现行乳品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送审稿) 发布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 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如确有必要制定某类食品添加剂的专项卫生规范,应当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基本要求 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 企业应建立、实施并遵守有效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保质期内产品应保持应具有的功能性。产品的标识应符合相应的国 家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 采用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酶制剂、复配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生产企业的选址、厂区 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要求应符合的相关要求。附录适用于产品标准中有微 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酶制剂类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的微生物监控。 鼓励可用管理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选址 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安全的区域。 不应选择对产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厂区环境 厂区环境应整洁卫生。 厂区应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等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厂区内的道路应硬化。 企业应根据情况制定预防虫害控制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的孳生。 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排污沟渠等设施应保持畅通。 企业应根据情况制定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废弃物的存放不应对产品生产造成污染,有特殊要求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生产区不得生产和存放有碍产品卫生的其他物品。 厂房和车间 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生产场所、包装场所、 仓库、检验场所等生产用房,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 厂房和车间的内部设计和布局应满足产品生产操作要求,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 合理,既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且能防止生产中或工序间发生交叉污染。 1 / 6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A B)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B)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B)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A)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C)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C)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A)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B) A.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 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C D)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

一、为什么要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品是我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近年来,我国乳品消费量迅速攀升,乳品行业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食品产业之一。乳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经济稳定。国家高度重视乳品安全和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法规政策,部署开展食品整顿工作,要求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包括乳品在内的食品安全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2009年底,我国以往的乳品相关标准共160余项,存在部分指标交叉、重复、矛盾,以及重要指标缺失等问题。为了规范乳品生产经营,保证乳品质量安全,确保消费者健康,根据《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规定,卫生部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对乳品标准进行整合完善,统一公布为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二、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完善工作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突出安全性要求。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要求与规定;二是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兼顾行业现实和发展需要。乳品安全国

家标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数据为依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听取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意见,充分考虑我国乳品行业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实用性;三是整合现行乳品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了以往乳品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在减少标准数量的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避免标准间的重复和交叉;四是与现行法规和产业政策相衔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公布 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2008年12月,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成立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完善工作开始即组成的协 调小组,负责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整合完善。同时成立了由协调小组各部门推荐的近7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分别来自管理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以及乳品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协调小组先后召开3次全体会议。专家组和起草工作组先后召开工作会议20余次,充分听取专家、学者、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等各界意见。在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基础上,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首次在卫生部网站上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60天,同时向世

(乳制品行业]乳制品的发展及分类

(乳制品行业)乳制品的发 展及分类

概论 第一节乳制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分类 (乳制品是指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制成的各种产品。乳制品分七个大类: (壹)液体乳类。主要包括:杀菌乳GB5408.1;灭菌乳GB5408.2;酸牛乳GB2746;配方乳。 (二)乳粉类。主要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婴幼儿乳粉、其它配方乳粉。 (三)炼乳类。主要包括:全脂无糖炼乳、全脂加糖炼乳、调味炼乳、配方炼乳等。 (四)乳脂肪类。主要包括: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等。 (五)干酪类。主要包括:原干酪、再制干酪等。 (六)乳冰淇淋类。主要包括:乳冰淇淋、乳冰等。 (七)其他乳制品类。主要包括:干酪素GB5424;乳糖GB5422、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等。) 1、乳于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乳制品是除母乳以外营养最为均衡的全价食品,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于人们的膳食结构中有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乳业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乳业几大企业的情况介绍 1)、伊利近况 稳坐2004年全国行业销售业绩第壹位的“伊利”,发生了“高管事件”,郑俊怀被拘,且没有影响伊利事业的发展。这归功于现代企业制度。伊利的品牌、生产、市场、质量等环节均是健康的。2004年1—9月的主营业收入是68亿元,毛利润3.8亿元,伊利股份总股本是3.9亿元,单股业绩已达到0.53元。 2)蒙牛近况 2005年2月1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XX公司和全球顶级的乳品工业菌种和酶供应商丹麦科汉森(CHRHANSEN)XX公司于蒙牛乳业新建成的通州工厂签署协议,双方于益生菌的研制、使用及新产品开发方面正式结成战略联盟伙伴关系。 科汉森公司将向蒙牛乳业专门提供特别适合中国人肠道特征而研发的最新菌种产品LABS益生菌群。蒙牛乳业这壹举措将引发俩大重要变革: ①促进中国酸奶行业大发展的“酸奶革命”。 ②真正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健康革命”。 蒙牛企业新建成的通州工厂,斥资3亿元人民币,是全球酸牛奶生产的样板工厂,目前是亚洲最大规模的酸奶研发生产基地。 3)黑龙江奶业 黑龙江奶牛存栏数、鲜奶产量持续增长,位居全国之首。其中鲜奶产量369万吨,约占全国的1/5,奶牛存栏139万头。黑龙江省地处世界奶牛带,其中黑龙江双城市拥有19万头奶牛存栏,50万吨鲜奶产量,成为全国鲜奶产量大县。 4)三鹿奶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规定和卫生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的要求,在卫生部的统一安排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秘书处(挂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成立食品污染物限量的基础标准整合完善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本次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明确了工作组内框架组、模型组、比对组、无机组及有机组的工作内容、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进度要求等。 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与标准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外,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及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粮食局、湖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也都派代表参加了标准起草过程的研讨会。 工作组以我国现行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基础,依照本次整合完善的框架体系要求,充分梳理分析我国现行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中污染物的限量指标,找出标准中交叉、重复、矛盾或缺失等问题,提交详细的比较结果,并分析参考CAC、欧盟、澳新、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食品中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及其规定,根据我国食品中污染

乳制品复习题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乳— 2、异常乳——所谓异常乳,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与常乳不同的乳,这种乳一般来说不能作为加工原料。 3、滴定酸度——取一定量的牛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碱液进行滴定,以消耗碱液的毫升数来表示的酸度。或称取10 g样品,置于150 mL 锥形瓶中, 用20 mL 滴3滴酚酞指示剂, 然后用 mol/L的NaOH溶液滴定, 至微红, 并在30 s内红色不消失, 所用NaOH溶液的毫升数×10即为该样品的酸度值( °T) ,. 4、乳的比重—— 5、离心喷雾干燥—— 6、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等制品。 7、老化—— 8、炼乳———— 9、巴氏杀菌乳—— 10、婴儿配方乳粉—— 11、乳的密度—— 14、消毒乳—— 15、无菌包装——灭菌后的牛乳在无菌条件下装入事先灭菌的包装容器内的一种包装技术。 17、发酵剂——是指生产干酪、奶油、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时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18、均质——是指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的一项工艺操作。 19、初乳——- 20、吉尔涅尔度—— 21、再制奶——所谓再制奶,就是把几种乳成分,主要是脱脂乳和无水黄油以及水经混合加工制成的液态奶制品。 22、发酵乳—— 23. 凝乳酶——哺乳动物胃液中有凝乳酶,能使乳中蛋白质凝聚成乳酪,乳酪易为各种蛋白质酶所消化。 24 稀奶油——。 25、乳粉——

26、灭菌乳——是指牛乳在密闭系统连续流动中,受135~150 ℃的高温及不少于1s的灭菌处理,杀灭乳中所有的微生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包装制得的乳制品。 27、淡炼乳—— 28、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的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的一种制剂。 29 嗜冷菌——凡在0~20℃下能够生长的细菌统称低温菌,而7℃以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菌称为低温菌;在20℃以下能繁殖的称为嗜冷菌。 30 乳标准化—— 31、流化床干燥—— 32、冷却结晶---- 33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做酒精试验,即用浓度68%或70%的酒精与等量的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34.稀奶油-- 35、干物质——将乳干燥到恒重时所得到的剩余物叫做干物质。 36、冰淇淋的膨胀率—— 37、 ESL乳—— 38、发酵乳饮料——一种是具有活性的乳酸菌饮料,简称活性乳,就是在乳酸菌饮料中含有活的乳酸菌。按要求,每毫升活性乳中活乳酸菌的数量不应少于100万个。这种饮料要求在2~10℃下贮存和销售,密封包装的活性乳保质期为15天。 39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他们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40、多级干燥——喷雾干燥室乳粉含水量在10%,再经内置式流化床干燥室乳粉含水量在6%,再经外置式振动流化床将乳粉干燥至所需含水量。 41、奶油—— 45、砂状炼乳:。 42、稀奶油物理成熟: 43、酪蛋白—— 44、末乳——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电点是( C )。

进口乳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进口乳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一、进口乳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 产品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1930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GB1964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GB2519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制乳》GB251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GB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炼乳》GB131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1964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1167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GB1964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酪》GB542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GB251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 《牛初乳粉》RHB 602-2005

二、涉及进口乳品检验检疫规定的国家质检总局令和公告 《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13年第152号) 《质检总局关于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53号公告) 《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44号) 《关于规范进口乳制品卫生证书管理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第125号) 《关于允许从口蹄疫国家进口相关产品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联合公告2010年第99号) 《关于公布<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62号) 《关于发布〈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及〈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55号公告) 《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27号公告) 《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133号公告) 《关于公布首批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第51号公告) 《质检总局关于调整〈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实施要求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3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 前言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主要特点如下: ——规定了食品经营过程从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各环节以及现场加工食品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 ——适用于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预包装、散装食品的经营过程; ——强调了在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各环节防止污染的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经营过程从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各环节以及现场加工食品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食品的经营过程。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散装食品 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 2.2 现场加工食品 在商场的门店的操作间内,由食品操作者对食品进行切割、腌渍、烹饪,或蒸、烤、炸、烙等加工后,可直接食用的食品,或消费者购

买后不需要清洗即可直接加工的食品。包括各种熟食、面包、点心、冷菜、凉菜、切割果蔬、半成品等。 3 食品经营卫生管理要求 3.1 食品经营者应保证经营环境、设施设备、人员满足食品经营卫生要求。 3.2 食品经营者应对所经营食品安全进行承诺。 3.3 经营单位应设立食品安全控制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经营卫生管理。 3.4 食品经营者应当接受每年一次的食品安全培训。 3.5 经营单位应建立与食品经营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 4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要求 4.1 采购 4.1.1 应建立食品采购制度。包括供货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流程、食品验收标准等内容。 4.1.2 应设立食品采购质量控制部门,对供应商的合法资质、生产能力、加工条件、卫生状况、质量管理水平、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 4.1.3 应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等相关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案。 4.1.4 采购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应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 标志。 4.1.5 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4.2 运输 4.2.1 应建立食品运输制度。明确送货人员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对于车辆卫生、食品卫生的质量安全职责。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浓缩乳制品2020-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3102—XXXX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浓缩乳制品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 131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炼乳》。本标准与GB 13102-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范围;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理化指标; ——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致病菌限量直接引用GB 29921的规定; ——增加了食品工业用浓缩乳相应指标和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浓缩乳制品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脂、部分脱脂和脱脂的淡炼乳、加糖炼乳、调制炼乳和食品工业用浓缩乳。 2 术语和定义 2.1淡炼乳 以生牛(羊)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液体产品。 2.2 加糖炼乳(甜炼乳) 以生牛(羊)乳和(或)乳制品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食糖,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粘稠状产品。 2.3 调制炼乳 以生牛(羊)乳和(或)乳制品为主要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或不添加食糖、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添加其它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或粘稠状产品。包括调制淡炼乳和调制加糖炼乳(调制甜炼乳)。 2.4 食品工业用浓缩乳 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经浓缩等工序仅去除部分水分制成,仅用于食品工业的产品。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3.1.1 生乳应符合GB 19301的要求。 3.1.2 其它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