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歌声》

《歌声》

《歌声》
《歌声》

12-2 《歌声》备学案

时间:2018年6月4日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

积累“触礁、挣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想“人们为什么要感谢自己这

个小姑娘”。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想“人们为什么要感谢这个小姑娘”。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13个,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吧!听着歌声你的心情怎么样?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嘹亮的歌声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板书:歌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听录音:《歌声》

(三)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初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标出自然段。

(五)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解答)。

(六)组内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师生相互答疑)。

(七)看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挑出难记易错的字,大家探讨识记方法共同解决。

(八)测读生字:

1、开火车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小老师帮助解决)

2、“你指我读”游戏:为全对的同学击掌鼓励。

3、抢读比赛。

(九)多音字:

zhá(挣扎)

zhā(扎根)扎花扎实扎针

(十)指名生分别读课文

(十一)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幸:下面是“羊”字少一横

昂:与“迎”比较

聚:第十笔是“丨”注意下面部分的写法

拢:与“扰”区别

添:注意右下的写法

3、学生读读写写

(十二)作业:

1、生字、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落水的小姑娘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2、懂得在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办法摆脱困境。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准备:

录像《奇幻漂流之沉船》片段,沉船时人们惊慌的场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叙述生想象)

黑暗中,海风呼啸,大海中行驶着一艘巨大的游轮,船舱里人们在尽情欢笑,突然,船身剧烈摇晃起来,人们立刻慌乱起来,船渐渐下沉,落水的人在冰冷刺骨的海面上拼命挣扎,过了很长时间,救生船还是没有到,人们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二)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人们“绝望”的心情。

1.解释“绝望”的意思。

2.分析课文,为什么人们绝望了?(从夜晚的海上自然环境、人们的精神状况、人们的心理以及人们等待的时间抓起)

(三)师:在这时,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件演示:人们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1.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谈谈你有什

么新的体会?

2.人们聚拢过来后,有发生了什么?(心理以及语言等)(五)师:这是谁在唱歌?她为什么能够救大家?大家为什么感激她?

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六)小组交流(如有疑问可在组内解决)

(七)质疑: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

(八)齐读课文:

(九)想象:假如没有歌声会怎样?

(十)这个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谈感受,体会小姑娘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十一)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危险时你会怎么办?(十二)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歌声

小姑娘救大家

(勇敢乐观)

教学反思:

最新新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 2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或者,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11.圆的周长公式:C圆=πd =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d=c÷π(圆直径=周长÷圆周率) r=c÷π÷2(圆半径=圆周长÷圆周率÷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 =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π÷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2-πr2或S=π(R2-r2)。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或πr2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一课时 课题:《歌声与微笑》 课时:1课时 课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调性与音阶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恧寓意深刻,含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使主产生共鸣。 歌曲采用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合使用的旋律写成.2/2拍子速度稍快,其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乃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即:句尾有所变化.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 B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起写法与A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这一方面是为了与A段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像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和声乐程彼此配合,这就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完全再现的A段,使首尾相顾,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发生练习:三声部的练习 5 - | 6 - | 5 - | 3 - | 1 - ? ao 3 - | 4 - | 3 - | 1 - | 5 - ? ang 1 - | 2 - | 1 - | 5 - | 3 - ? ei 二.音乐知识: 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叫曲式.曲式由音乐作品的内容决定. 2.乐句:乐句是旋律的一种单位.它的长短不一.一般来说,一个乐句由四小节组成.它能表现一定的音乐内容,但不够完整.如: 1 5 | 6 6 5 6 | 1 1 6 1 | 2 -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乐段:乐曲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完整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乐段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 4.练一练: 这里有一句旋律,我们把它作为问句. 1=G 2/4 5 6 5 3 | 2 3 5 | 3 2 1 2 | 3 - ? 请从下面的三条旋律中,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答句: 三、学习歌曲 1.范唱,总体感觉作品的艺术性. 2.教唱新歌 3.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艺术处理

嘹亮歌声教案

嘹亮歌声 【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第六册第四课《嘹亮歌声》 【执教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为四四拍,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使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了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拍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缭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嘹亮歌声》,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激发对唱歌的兴趣。 2. 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嘹亮歌声》。 3.通过音程的练习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声音能达到和谐统一。 4.初步掌握弱起拍、连音线、渐强、渐弱,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合唱、轮唱部分的延长长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曲)进教室,感受合唱艺术的美。融洽师生情感。 2、二年级演唱曲目《两只老虎》复习轮唱 二、新课(游览第一个景点“江西庐山”):练声及音程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火车去爬山。 2、在出发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1)练习慢吸慢呼(闻花香) 2)12 13 14 15 ——54 53 52 51 练习气息及声音,并在此过程中练习渐强渐弱收放自如的声音,以便更好的来完成悠扬的歌曲。 3)音阶练习 4)师生合作音符对对碰 6 5 4 3 4 3 2 1 3、师:已经到了,好美的风景啊!我们赶紧去景点看看吧!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名字叫大郎的小朋友,让我们看看他在做什么吧! 大自然不仅风景美,它还有很多很神奇的现象。比如:回声。 (用回声的方式练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试题完整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试 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试题(一)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25分) 1. 四千五百万零七百写作(),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万。 2. 时 = ()分,升 = ( ) 升 ( )毫升。:()=()÷20=3 5 =()%=()成。 4.把2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1 5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是全长的( )%。 5.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 6.三里一中为每个新生编号,设定为6位数,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若078092表示“2007年入学的8班09号同学是女生”,则今年入学的2班53号男生的编号是()。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比是3 : 5,差是减数的 ()%,减数是被减数的()%。 8.把2 3 吨∶40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这个比的比值是 ()。 9.一个书架上存放书的本数在30至100之间,其中1 5是连环画,1 9 是故事 书,书架上存书最多有()本。 10.一个台钟时针长10厘米,经过6小时,时针尖端移动了()厘米,时针扫过()平方厘米。

11.一个圆柱形水桶,桶内直径4dm,桶深5dm。现将水倒进桶里,水占水桶容积的()%。 12.在一幅地图中,用2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实际距离是48千米,画在这幅地图上是()厘米。 13.按照下图的方法拼下去(单位:厘米),第九个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14.如右图长方形ABCD,AB=8厘米,AD=4厘米。两动点 P,Q同时从点A出发,沿长方形的边按如图所示的方向, 分别以1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绕行,当运动一周回到点A。手机一 位置时,两动点都停止。则运动时间为()秒时, P,Q两点的连线恰好平分长方形ABCD的面积。 15.胡老师和吕老师在一家商场分别以七五折和八折各买了一部手机,两个人花了相同的钱,两部手机原价相差200元。两个人买手机一共花了()元。 二.选择题。(10分) 1.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 C.(A+B) ÷3 D.(A-B) ÷3 2.如果5X=6Y,那么X与Y()。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3.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是50度,按角分这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嘹亮歌声教学反思

《嘹亮歌声》教学反思 《嘹亮歌声》教学反思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本着从听觉入手的原则,从听中感受歌曲的演唱方式,从听中寻找发现自己的声部,并在听中剥离处自己声部的旋律,抓住自己的声部,形成一定的听和声及在和声中剥离单声部旋律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训练中逐步形成多声部旋律的听觉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对歌曲进行随琴分部哼唱之后,我还是抓住难点,对合唱部分进行突击。首先,我领学生分析各自声部的旋律走势,并视唱旋律,加入柯达伊手势进行加深和强化,使合唱部分的演唱变得更加理性,而非仅随听觉走的纯感性的演唱,从而使合唱部分的演唱更准确、更和谐。 在填词演唱时,我请学生自己去发现难点,并逐一解决,唱好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的情况,在演唱的过程中还要随时提醒、逐步解决加快速度,力度对比,调整呼吸,达到能够完整演唱的水平。 本课的结尾,我选了一些大山的图片,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提出用歌声抒发情感,赞美祖国,赞美自然的建议,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本课中,我基本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在游戏中完成枯燥的二声部训练,在一节课中,完成一首轮唱及合唱歌曲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和声的音乐听觉能力,对二声部旋律的音乐表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比较注意使用儿童的语言,将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变得富于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共鸣。 《嘹亮歌声》教学反思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本着从听觉入手的原则,从听中感受歌曲的演唱方式,从听中寻找发现自己的声部,并在听中剥离处自己声部的旋律,抓住自己的声部,形成一定的听和声及在和声中剥离单声部旋律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训练中逐步形成多声部旋律的听觉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对歌曲进行随琴分部哼唱之后,我还是抓住难点,对合唱部分进行突击。首先,我领学生分析各自声部的旋律走势,并视唱旋律,加入柯达伊手势进行加深和强化,使合唱部分的演唱变得更加理性,而非仅随听觉走的纯感性的演唱,从而使合唱

《歌声》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随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知道为什么小姑娘可以救大家,正确理解“英雄”的概 念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为什么小姑娘可以救大家,正确理解“英雄”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上节课生词我们先来和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打打招 呼,看看孩子们有没有把他们忘了呢?开火车朗读指导正音 3、现在我们来回忆课文内容,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语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__________ 用__________拯救了大家的事。 (谁)(什么) 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__________ 用__________拯救了大家的事。

课文讲述了————————————————————————的事。 4、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一)体验沉船后绝望的环境 1、教师语:故事发生在1920年,马金纳乘坐着一艘轮船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一场灾难。轮船在一个夜晚碰到了一块大礁石。(课件播放视频) 2、这时,船上的人们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翻开书,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是呀,船沉了,人们都有求生的欲望,他们多么想活下去呀。落水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4、出示词卡:挣扎指名读,分析,这两个字中都带有提手旁,你能猜出这个词的意思吗?带着体会再读。人们都在拼命的想获得生的希望,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放入句中读。 5、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救生船还是没有来,此时的人们,包括马金纳在内都已经:出示词卡:筋疲力尽人们拼命挣扎了很长时间,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带着体会再读 6、人们都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救生船还是没有来,马金纳怎样了?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话。 7、已经绝望的马金纳这时会想些什么呀? 8、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体会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我们真替这些落水的人们担心呀,然而,正在这时候,你们听,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 1、课件播放一段歌声 2、就在你绝望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歌声,你想到了什么?

嘹亮歌声

《嘹亮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现象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音乐;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和弱的节奏,弱起的演唱特点,能准确填词演唱。 3、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教学重点: 1.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2.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3.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 轮唱、合唱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歌曲《嘹亮歌声》进教室。 二、节奏练习(一) 1.师:钟老师早就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那今天这节课啊,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来,眼睛看这条节奏: 0 X X X ︳X –––︳ 师:小朋友在这条节奏里面,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有休止符,长音等。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接下来,哪个小朋友能把这条节奏来打一打呢?(此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没有小朋友举手想来拍打的话,那教师应说“那先来看看钟老师是怎么来打这条节奏的,等下再叫你们来模仿钟老师,打打这条节奏”,可提示学生用握空拳来表示休止。) 2.师:同学们会了吗?来一起打给钟老师看看! 师:非常棒!接下来,钟老师又想来和你们玩一个接龙的游戏!你们先来打这个节奏,然后钟老师来接龙,看看钟老师是怎么接的呢? A:学生开始拍打节奏,教师迟一个小节进入。 师: 同学们看清楚了吗?好,那下面,我们要交换角色了。现在由钟老师先开始,你们来接龙,有没有信心接受这个挑战? 生:有。 教师出示两个声部的节奏型,按顺序排放好,便于学生观察。 B:教师拍打节奏,学生试着接龙。 三、节奏练习(二)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学会了接龙游戏!接下来钟老师再来给你们看一个节奏,看看这个节奏和上面一个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 出示节奏: 0 XX X X ︱X –––︱ 生:、、 师:说得很好!来看看钟老师是怎么来打这条节奏的。 师拍打这条节奏 师:看清楚了吗?钟老师再来一遍。(教师再拍打一次) 师:现在啊,钟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够自己来拍打了,我们来试试、、、

《歌声》教案

《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学文,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易错字,培养识字能力。 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 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 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上册《小珊迪》教案,欢 迎大家参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 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 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 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因此,我让学生先对生活中的这些编码进行收集,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收集的编码都 是身份证号码,这也进一步说明以身份证的认识为载体,进一步学习编码的知识是符合生 活实际的。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小结: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 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 小姑娘的歌声人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在困境 中小姑娘是怎么样做的。 三、课文讲解 (一)交流(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文。 2.小组学习。加入自己的体会,复述或朗读有关的句子。 3.相机引导。 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 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 《音乐会》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音乐会》 教案 第四课 《音乐会》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苗岭的早晨》、《游 击队歌》、《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学 目标: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 参加一切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 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练习。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准备:图片等教 学 流 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播放《游 击队歌》和《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名音响。2、设问:你能 听辨出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3、揭示作品 的名称及演奏器乐的名称。2、学生说说。通过这四首乐曲 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了中外不同风格的乐曲,了解了一些关 于乐曲及作曲家的有关内容,还懂得了许多中外不同民族的 风俗,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二、听《游击队击歌》1、简介 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2、聆听歌曲,出示歌谱。3、

复听歌曲。1、说说你所知道的游击队的故事。2、边听边看歌谱。3、会吹口哨的学生可试吹,也可以跟着音乐律动。 三、听《苗岭的早晨》1、出示《苗岭的早晨》的图片。2、播放乐曲。3、介绍乐器、口笛。1、说说看看这幅图你能想像一下苗岭的早晨的情景吗?2、学生欣赏苗岭的画面与音乐。四、欣赏《匈牙利舞曲》1、出示图片。2、初听乐曲。 3、听师介绍三角琴。 4、复听乐曲。1、看图,说曲子的情绪会是怎样的?2、说说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类。4、思考: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无变化?每段情绪有什么不一样?五、欣赏《那不勒斯舞曲》1、讲述有关《天鹅湖》的故事。2、初听乐曲,想想:主奏乐器是什么?“吹、拉、弹”属于哪一种。3、展示。1、对芭蕾舞剧的初步认识。2、边听边说。3、学生欣赏芭蕾舞剧片段。 六、听辨练习1、浏览播放四首乐曲。3、师小结。1、小组合作,边听边完成。2、校对评价。熟悉曲调,完成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嘹亮歌声》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嘹亮歌声》。2.在演唱的过程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情绪。3.完成活动与练习(一)。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课前准备:、节奏卡片等教 学 流

歌声与微笑教案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为a小调,4/4拍。本曲以朴实的语言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讲文明、懂礼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第二乐段为二部合唱,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喜爱。虽然学生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水平不高,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所以这首歌曲的重难点就在如何处理二声部的合唱上。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 情。 二、认知目标:初步认升号与音阶的有关知识。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学习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听音乐进教室,然后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世界是美丽的、多彩的,全世界不同种族之间虽然肤色各异,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各有不同,但勤劳智慧、向往美好生活、渴望交流与奉献爱心是人们共同的理想与永不放弃的追求。所有深皮肤、浅皮肤的小朋友,来吧,来吧,让我们欢聚一堂,成为永远的朋友。今天,我们就用歌声来表达对世界小朋友的呼唤。我们一起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三)、学唱歌曲 师:听一遍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 师:再次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我们大家现在跟着录音再次歌唱。 师:现在这首歌同学们都听会了吧,为了我们更好的演绎歌曲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声带回去,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伸,即描绘友谊花遍地飘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师:随着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因为歌曲部分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词),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合唱部分第二声部的歌词,应特别注意升5的音准。 师: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足时值。 师: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生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师:找生单独唱,纠正重点。 师:小组内讨论歌唱,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 师:组内总结 (四)、小结、下课: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歌声与微笑》,还学习了我们的情谊永恒,愿我们的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愿微笑永伴你我他。

三年级音乐下册《嘹亮歌声》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嘹亮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激发对唱歌的兴趣 2.正确演唱歌曲,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 3.能为歌曲设计表现形式,提高编创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歌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创设情境:“爬小山”在教师指导下做和声训练 四复习歌曲导入:1《草原上》 2老师与你们合作一下(初步感受轮唱) 师生讨论:这首歌曲我们变换演唱形式它有怎样的特点(像这样的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起进入需要把歌唱的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唱一部分后唱轮流进入这种形式就称为轮唱)五聆听歌曲《嘹亮歌声》 1你能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2.分析歌曲看歌谱再听一遍引导学生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3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信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五歌曲编创与表现 ⑴设计演唱形式(如结束句可以不同时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2)打击乐伴奏 六拓展 欣赏中外优秀的合唱作品 七教学小结激发学习热情.

嘹亮歌声教案

嘹亮歌声教案 嘹亮歌声 【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第六册第四课《嘹亮歌声》 【执教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为四四拍,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使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了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拍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缭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嘹亮歌声》,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激发对唱歌的兴趣。 2. 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嘹亮歌声》。 (通过音程的练习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声音能达到和谐统一。 3 4(初步掌握弱起拍、连音线、渐强、渐弱,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合唱、轮唱部分的延长长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曲)进教室,感受合唱艺术的美。融洽师生情感。 2、二年级演唱曲目《两只老虎》复习轮唱 二、新课(游览第一个景点“江西庐山”):练声及音程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火车去爬山。 2、在出发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1)练习慢吸慢呼(闻花香) 2)12 13 14 15 ——54 53 52 51 练习气息及声音,并在此过程中练习渐强渐弱收放自如的声音,以便更好的来完成悠扬的歌曲。 3)音阶练习 4)师生合作音符对对碰 6 5 4 3 4 3 2 1 3、师:已经到了,好美的风景啊~我们赶紧去景点看看吧~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名字叫大郎的小朋友,让我们看看他在做什么吧~ 大自然不仅风景美,它还有很多很神奇的现象。比如:回声。 (用回声的方式练声) 5—| 5 —| 56 5 6 | 5 — | U 第一遍老师范唱。 第二遍分组练习。 提示:声音不需太大声,要悠扬, 回声比原声弱一点。

嘹亮歌声

《嘹亮歌声》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歌曲为4/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使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了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 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缭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的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3、通过演唱《嘹亮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掌握弱拍起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用具: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大歌篇、口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 “卡农”教学方法;“柯尔文”教学手势;“声势”教学方法 教学多媒体运用: 1、在本节课当中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强拍休止的节奏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节奏的图谱、歌曲的伴奏,解决了歌曲的重、难点; 2、在接触新歌曲当中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加的了解歌曲的出处,完成了教学目标; 3、在学习歌曲当中,课件中的歌篇准确、直观的展示了歌曲的旋律,解决了歌曲中

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电子琴的节拍让学生听着节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进教室) 2、节拍练习 (让学生听教师所给出的节拍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出强与弱。) (1)师:“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给出的节拍是几拍子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生:听节奏在教室的场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强和弱,并回答是强还是弱。 师:“请大家随着节奏走一走!”(用双响筒敲击节拍与学生一起感受节拍的强弱)(2)节奏停止进一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 师:“请同学们把手收起来踩着节奏走一走!” 生:听节奏用身体的肢体语言表示强与弱。 (3)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的表示方式都很特别,下面请大家随着节奏把拍点读出来!” 生:听节奏用1 2 3 4读出来表示节拍。 师:与学生一起读拍点并继续敲击双响筒。在读拍点的同时还播放课件。 (4)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让我们试着把第一拍默读,看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生:听节奏按要求省略强拍,并同时继续用肢体语言表示其他的节拍。 师:引导学生用此种节奏边表示边走回座位。 师:“大家刚刚的表现都非常棒,下面让我们随琴唱一唱。”(给手势主音DO引导学生唱长音DO,并及时纠正气息及发声的位置。) 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轻声高位置演唱。 师:依次给出其它音的手势及琴的音高并引导学生演唱。(给出低音SOL并将SOL连DO演唱再唱MI) 生:再次演唱每个音。 师:“看,老师的手势给出了怎样的节奏?” (将刚刚练习的几个长音连起来用手势表示,让学生看并为唱做准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圆柱和圆锥(12小时) 一、面的旋转(4小时)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 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4小时)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 d 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 r h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 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底表示底面积, 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表=S侧+2S底 或S表= dh+ d2/2= 或S表=2 rh+2 r2 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4小时) 1.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 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V=Sh。 3.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 =Sh。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r2h;(3)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d/2)2h;(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C/2 )2h;

13夜莺的歌声公开课教案(徐小燕)

13夜莺的歌声 授课:徐小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俄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四、教学过程 (一)1、听写生字词。 2复习导入,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分为几个部分? 生: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给敌人带路,再借歌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最后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四部分:诱敌带路歼敌再诱 (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体会人物的品质。 过渡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你们最喜欢用哪个词语送给他? 生:(机智,勇敢) 师:1、课文是通过哪些描写体现他的机智勇敢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24自然段,找找描写小夜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找找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生: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课件出示) 体会:“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 (2)接着再来看看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体会:在带路时,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是为了让德国兵知道,这是自己的习惯爱好,用来麻痹敌人,以后他用鸟声和游击队联系时就不会引起怀疑了。 (3)通过小夜莺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再看看语言描写,你对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有哪些更深的体会?(出示课件)

《嘹亮歌声》教案

《嘹亮歌声》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材分析 只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歌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为4/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是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ile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嘹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的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3、通过演唱《嘹亮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掌握弱拍起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柯尔文”教学手势;“声势”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节拍练习

(让学生听教师所给出的节拍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出强与弱。) (1)师:“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给出的节拍是几拍子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生:听节奏在教室的场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强和弱,并回答是强还是弱。 师:“请大家随着节奏走一走!”(用双响筒敲击节拍与学生一起感受节拍的强弱) (2)节奏停止进一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 师:“请同学们把手收起来踩着节奏走一走!” 生:听节奏用身体的肢体语言表示强与弱。 (3)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的表示方式都很特别,下面请大家随着节奏把拍点读出来!” 生:听节奏用1 2 3 4读出来表示节拍。 (4)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让我们试着把第一拍默读,看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生:听节奏按要求省略强拍,并同时继续用肢体语言表示其他的节拍。 师:引导学生用此种节奏边表示边走回座位。 师:“大家刚刚的表现都非常棒,下面让我们随琴唱一唱。”(给手势主音DO引导学生唱长音DO,并及时纠正气息及发声的位置。) 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轻声高位置演唱。 师:依次给出其它音的手势及琴的音高并引导学生演唱。(给出低音SOL 并将SOL连DO演唱再唱MI) 生:再次演唱每个音。 师:“看,老师的手势给出了怎样的节奏” (将刚刚练习的几个长音连起来用手势表示,让学生看并为唱做准备。) 5 5 3 2 ︱1- - - ︱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一、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表=S侧+2S底或S表=πdh+2π(d/2)2或S表=2πrh+2πr2 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

V=Sh。 3、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Sh。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r2h; (3)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d÷2)2h;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C÷π÷2)2h; 4、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5、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2.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则字母公式为:V=1/3Sh 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直接运用V=1/3Sh (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r2h (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d÷2)2h (4)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C÷π÷2)2h 第二单元、比例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1)求比值; (2)化简比; (3)比例的基本性质 5、解比例的方法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的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形式

歌声嘹亮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现象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音乐; 2、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3、从游戏到歌曲的学习,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了解轮唱与合唱;并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合唱 一、情境导入 回声游戏: 1、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猜猜画面上的女孩子在干什么?(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产生回声)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①远山回声:(出示课件)当我们对着很远的山大喊的时候,喊完就会传来回声,有时,还要过一会才会传来回声。面对翠绿起伏的大山,让我们一起来喊:“大山你好!”回声与喊声比怎么样?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是的声音位置) ②近山回声:当两山相隔比较近时,我们的喊声未落,回声已经响起了。

(出示课件)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③听,对面山上的女孩子们在唱了,我们来做她们的回声好吗?(加入轮唱部分旋律音高,做回声练习,先做远山回声,再做近山回声,唱足全音符的时值。) ④看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做和声练习。 二、寓教于乐 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嘹亮歌声》,(课件)说说这首歌是怎样演唱的? 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难唱?为什么?(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2、教唱歌曲 ①教师范唱 ②根据之前聆听成果帮助学生纠正唱错之处,教师可进行带唱(特别是最后两声部的地方) ③完整地唱好第二声部 ④播放范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初步感受轮唱 ⑤通过体验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加强:教师伴奏,学生巩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