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儒释道”思想的生态美学观在视觉设计中的延伸

浅析“儒释道”思想的生态美学观在视觉设计中的延伸

·美学技术

浅析“儒释道”思想的生态美学观在视觉设计中的延伸

杨 柯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 437000)

摘 要:“生态学”的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初期的生态美学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直到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了“深层生态学”的观念,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世界观进行了结合和探索,从而形成了现今被人熟知的生态存在论哲学。生态美学是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过程中融合了生态学、哲学和美学各方面的理论而产生的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审美体系。它是一种阐述了个人、社会以及物质和非物质世界这几者间动态的平衡所体现出的和谐关系。正如以“儒释道”思想为根基的中国艺术和审美哲学的观点一样,生态美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重点强调事物发展的本源和规律需要符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根本规律。

关键词:生态美学;儒、释、道美学观;设计之美

1 儒家思想与生态美学

儒家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关系极大。儒家的目标在于成“圣人”,即成为弘扬仁义之道,推行仁义之政,促进个体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在“仁”的基础上和谐统一的道德自律者。

1.1 儒家思想的和谐之美

“天人之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作为仁义之道的伦理道德规律与代表天道的自然规律是统一存在的,遵循天道规则的自然美是必然的。荀子后来所提出的“比德”说,就相当集中地体现了儒家“天人观”的基本特征,即从“伦理品格的角度去观看自然物象,将自然物象看作是人的某种伦理品格的表现或象征”。[1]这种从自然物象与人的伦理品格之间存在的某种类似的形式结构中、从审美主客体二者之间赋予人情味的联系中去把握自然美的方式,千百年来,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自然美理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2 “中庸之道”的对称之美

儒学的宇宙观为中庸之道、德善为本。《论语·庸也》中提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只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知定理。”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推崇中规中矩。孔子同时提出了“里仁为美”的主张,人的内在只有符合仁爱礼仪之美,才能真正称作美。孔子的观点是个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相一致,个人行为只有能为群体创造价值做出贡献,才能称作“美”。

中庸之道引申到设计中即造物应该同时注重“文”和“质”。“文”指代形式美,即设计的外在样式、花纹色彩等形式美;“质”指代物件的本质内容,材质或者结构功能。在保证设计产品功能齐全的条件下,也不能忽视外在的、装饰性的形式美。只有这样“文”与“质”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才不会陷于虚化无实的只注重装饰的形式,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内在功能。实际上,以现代设计观念去看待这个问题,“文质彬彬”作为儒家的审美观念的核心,其价值和意义则是解释了“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与统一。

2 道家思想与生态美学

如果说,仁爱是儒家学派的理论旗帜,那么论道就是道家学派的理论标志。道家的开山鼻祖是春秋末期的老子,他认为,“道”是宇宙的始因、万物的根本和宇宙的普遍法则。“老庄之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但又并非就人生论人生,而是以广阔无垠的宇宙天地为背景来思考人生,以宇宙论和本体论为逻辑前提来推断自由的人的生命存在。

2.1 “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

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的运动属性,其运动表现为“道者反之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运行轨迹呈圆环形,最后回归到原始出发点。这个永远运动着的“道”,是“天地母”也是“万物宗”,宇宙以其为始因,万物由它所产生。自然为万物之始,天地之母,美的规律只有

符合天地运动的规律才是“大美”。老子曾言:“大音稀声,大像无形,天象天音妙不可言。”表达了他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更为全面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2.2 元气论与天人合一

与儒家的旨意不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通天下一气耳”,“气”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和生命之源。自然之物的美,来自于他们运动的韵律节奏,与人的生命运动有着类似与同一性。道家美学认为艺术美的奥秘在于主体情思与客体景物的交融合一、在于人内在的生命力波动与外在自然界生机活力的交感统一、在于艺术家全身心之“气”与宇宙天地间生生不息之“元气”的相交合一。[2]

道家古典美学在元气论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其实质在于强调审美和艺术既本源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既超越于自然又不脱离于自然。这就要求艺术家,不是以“主子”的身份、用居高临下的目光去观察事物、反映事物,而应该如同诗人李白“阳春召我以烟霞,大块假我以文章”、画家石涛“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那样,以一种朋友的身份,用全身心去拥抱宇宙、去亲近自然。因此,道家古典美学都很自觉地走向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范畴,不是再现对象,而是集感知、理解、情感、想象于一体的审美心胸,将再现对象融于一体的表达。

3 释家思想与生态美学

佛家的主要观点,其一为“本性是佛”说。人性即佛性,心中自有佛性,万事万物随心而灭。比如“否再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般若品》)“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卷三)。其二为“无念为宗”说。“无念”即心不为外物所牵,“不在境上生心”;还要“无相”,即心中不存任何物象,“外离一切象”。如此,则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一尘不染,精神超然而自由。

佛家讲求一个“悟”字,认为只要人心清净不受外物影响,成佛即在一念之间,而这个“念”就是对自我佛性的“觉悟”,什么时候悟到了即可顿悟成佛。这种“悟”与艺术设计的审美感悟有着共同之处——感性中的直觉领悟。这种审美的妙谛表现了空灵冲淡与闲寂清幽之趣,展示了空灵顿悟之美。

4 “儒释道”视角下的生态设计之美

4.1 “象”与“意”

虽然历史上各家对意向的理解有些差异,但是其中也不乏相同之处。各家普遍认为,美的艺术应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作为统一概念,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心物相契、虚实统一,令人味之无尽的艺术形象;其二,在审美感触中,“意”——心境与感情与“象”——实物和景色交融合一、升华所称的艺术意象。[3]在生态美学的范畴中,意象范畴也同样受到许多设计大家的重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在艺术审美范畴中追求情景交融而偏重于情、心物契合而偏重于心、虚实统一而偏重于虚、再现于表现一体而偏重于表现这样一种艺术的审美取向。

4.2 “虚”与“实”

在中国美学家看来,臻于至境的艺术是那些能够表现“道”的生机活力、能够做到“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的艺术。所以中国书画家十分强调“虚”以及画面元气淋漓、灵气往来。孔衍栻在《画诀》中写道:“山水树石,实笔也;云烟,虚笔也。以虚运实,实处亦虚,通副皆有灵气。”清秦祖永《桐阴画诀》云:“章法布置,总要灵气往来,不可窒塞。”孔、秦两位大师一致强调画面有“灵气”的观点,大体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讲究虚实论的主旨所在,对于我们现代设计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虚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论”认为天地万宗包括的一切艺术和审美活动都应该(下转第280页)

·27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