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王》人物形象分析

《老王》人物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5146750.html,

《老王》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王胜柃

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13期

【摘要】杨绛先生在1984年写下《老王》这篇记人的叙事散文,讲述了一个“愧怍”的故事,让人在同情与怜悯中,对这个孤苦、善良的老人肃然起敬,同时也对因为这个“愧怍”而陷入沉重自责中的作者肃然起敬。笔者拟立足文本对《老王》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老王》;分析

一、前言

作者夫妇在文革作为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文章写于1984年的国家反思阶段。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老王形象分析

(一)地位低微、命运悲惨的不幸者形象

从职业上看,他是一个人力车夫,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生活上,他孤苦伶仃,是个“老光棍”,“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多年。生理上,“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二)知恩图报的善良者形象

“我”的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这让老王终生感激。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他完全没有二心,只想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恩人。

作者的丈夫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老王送去医院却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他知道“我”们一家在文化大革命遭遇不幸,深深为“我”们担忧。两个不幸者相互取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三)报答恩人却不被理解的失落者形象

老王把作者当成生命的全部,把作者的家当成他的家,最后一次去“我家”“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这里用“打门”而没有用敲门,“打门”一方面体现了老王的随意,不客气,另一方

面也显示了老王虚弱的身体状态,身体已经不受控制了。“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这里是他唯一感到温暖的地方,一点也不客气。而作者却在内心深处把老王放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