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理论的读书报告

文学理论的读书报告

文学理论的读书报告
文学理论的读书报告

文学理论读书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西方美学史》读书报告

《西方美学史》上卷,作者朱光潜。-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重印。一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门举行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西方美学史列入教材编写规划,朱光潜接受了这项任务,根据已编的讲义、学习笔记和资料译稿,编出这部两卷本的《西方美学史》,一九六三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

第一部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希腊文化的概况

希腊美学思想,就有历史记载可凭的来说,发源于公元前六世纪,极盛

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时代。它是和希腊社会经济基础和一般文化情况密切联系着的。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观点:美就是和谐。研究范围:包扩音乐、天

文学以及艺术对人的影响。学派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学思想影响了后世。

三、赫拉克里克特

人物地位:是西方早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的最大代表。

重要著作《论自然》。肯定了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转变发展的辩证过程。认为美的标准是相对性的。

四、德谟克利特

他是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原子论的创始人。肯定物质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的原子,这就替美学打下了唯物主义的认识陆基础。

五、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从社会观点去看美学问题,要替

美找自然科学的解释。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看,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他认为艺术家刻画出来的人物可以比原来的真人更美。

第二章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出身雅典贵族阶级,二十岁跟苏格拉底求学,四十岁回雅典建学园,授徒讲学,一直到八十一死为止。

一、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

柏拉图对艺术和美有两种矛盾的看法,一种看法是艺术只能模仿幻像,

见不到真理(理式),另一种看法是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中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诗人可以见到最高的真理,而这最高的真理也就是美的。他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否认了艺术的真实性。

二、文艺的社会功用

“理想国”有一个总要的任务,把城邦的“保卫者”或统治者培养成有“正义”的人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情欲也就要受到理智的统治。柏拉图对当时文艺大加“清洗”,理想国里的诗歌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他是西方第一个人明确地把政治教育效果定作文艺的评判标准。

三、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柏拉图认为文艺创作的才能来自于“灵感”,对此,他有两种解释:第

一种是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第二种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

他鄙视劳动人民和生产实践。对实践的否定,说明他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根本是错误的。

第三章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亚里士多德标志着希腊思想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他写成欧洲第

一部逻辑学(《论工具》)。亚里士多德不仅在方法上转变了,哲学思想也有一定的转变。在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中迈进了一大步,但并不彻底。

二、模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定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

实,他断定“诗比历史是更哲学的,更严肃的”。

三、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亚里士多德指出文艺的两种心理根源:一种是模仿本能,使人从客观事

物获得知识,所以能产生快感;另一种是爱好节奏与和谐的是天性。他一贯的主张诗的目的就是一种文雅的快感。

四、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亚里士多德也具有贵族主义的哲学观,他认为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物

才可以当悲剧主角。他与柏拉图一样,对于职业性的技艺以及把职业作为职业性的活动,都是极端轻视的。他在伦理和艺术两方面都采取了静观的观点。

第四章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亚历山大理亚是埃及的一座名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是地中海沿岸各民

族的商业中心,工商业的繁荣引起了文化的繁荣。

一、贺拉斯

贺拉斯(公元前65—公园8),他继承传统的艺术模仿自然地观点,此外,他还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创造”。他认为是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用。

二、朗吉弩斯

他强调“伟大的东西既要有鞭策,也要有制约”,否定“天才是天生的”。

第五章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一、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观点

圣奥古斯丁给美下了定义是“整一”或“和谐”,把数加以绝对化和神秘化,他还提出了丑的问题。圣托玛斯认为凡是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善,凡是单凭认识到就立刻是人愉快的东西就叫美。

五、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但丁的文艺思想

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近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表现和事物形象都是象征性或寓言性的;他的《论俗语》肯定了俗语的优越性;

第六章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文化历史背景

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个性解放。

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场所在意大利

三、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与继承;思想家要求文艺模仿自然要理想化或典型化,还推广了文艺的现实基础;在技巧和手法上须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开始在文艺作品中得到表现;美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

在早期的希腊,美学是自然哲学的一部份,早期思想家首先关心的时美学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宇宙的原型,这一思想与中国春秋时

1”有相似之处,都以“数”作期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世界的根源,属于唯心主义。苏格拉底是早期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他把注意的中心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

2”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与此观点不同,圣奥古斯丁认为美虽有绝对而丑却没有绝对,美体现的是“整一”或“和谐”,而丑是形成美的因素。

关于“艺术与模仿自然”。苏格拉底,承认“艺术模仿自然”的信条,但反对把“模仿”了解为“抄袭”;柏拉图,首先,柏拉图认为,艺术所模仿的对象即不真实,它即只模仿这种虚幻的对象的外形,它本身就更不真实,“和真实隔着三层”,他认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仍是“观念世界”的幻影,艺术又是描摹世界的幻影,所以在求真理的哲学立场上看来是毫无价值的;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定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他有一句恨

3”足以体现这一观点,所以他认为艺术模仿自奇异的话“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然是一种有价值的事。

关于“诗的功用”。柏拉图注意到诗对人的深刻影响,《理想国》里的诗歌是歌颂神和英雄的颂诗,柏拉图的哲学观是贵族主义的,他鄙视实践和劳动,所以他只看重诗的教育功用,把“滋养快感”看作诗的一大罪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的一个替快感辩护的哲学家,他承认诗产生快感是合乎自然的,同时也承认诗的教育功用乃至保健功用;贺拉斯认为诗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用,“诗人的目的

4”在给人教益,或供人娱乐,或把愉快的和有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亚力山大理亚的文化终究是西方文化进入长期低潮的开始。亚力山大理亚的学者们就大半是些脱离现实的关在书斋里辛勤钻研的学究,不像柏拉图和早期诡辩学派那样积极参加政治斗争。他们的视野很狭窄,也没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力量来鼓动他们的思想,衰颓迹象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方面也表现得很清楚。他们的作品主要的是些修辞学论著,纵然偶尔涉及诗学,也还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诗学问题。

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文艺思想反应出封建社会到资产阶级社会的转变,《神曲》很明显的表现出新旧两个时代思想的矛盾,即对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他抛弃了过去一直以来把贵族青年最为文艺反应主角的惯例,进而反应人民大众的真实思想感情,而且肯定了俗语的优越性。

一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门举行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西方美学史列入教材编写规划,朱光潜接受了这项任务,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美学研究者,朱光潜从西学原始文献出发,仔细分析美学原典的基本精神,结合研究翻译了大量的美学资料,其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分析影响了此后中国学界对西方美学的接受。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把美学家、美学问题和美学概念、范畴想结合的叙述方式,具有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特点。在论述西方美学的发展脉络时,朱光潜详略得当的对经典的美学家加以仔细分析,次要的美学家则概述其美学观点。其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描述很细致。朱光潜从西学原始文献出发,仔细分析美学原典的基本精神,结合研究翻译了大量的美学资料,其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分析影响了此后中国学界对西方美学的接受。在深入理解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呈现了对象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主张。在论述研究对象时,朱光潜还运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把这一美学家的思想与其

他相关的美学家的思想加一对比,如论述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关系,论述了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比较的方法突显了美学家思想的独特性。本书历史段的划分清晰明确,文字平易、说理透彻、材料透彻,有利于读者对美学发展是的把握、理解。

读书笔记之: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1949年)

本书总体分为四大部分:1.对文学理论术语的定义和区分,2. 文学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和准备,3.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4. 文学的内部研究。其中内部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总的说来,作者的立场是坚持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

接下来是对每部分的细致解读:

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阐释了文学的本质、作用,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并对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文学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文学研究,是一门不能称为科学的知识或者学问。作者认为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与“研究”是不应分割开来的。真正的文学研究应是既具有“文学艺术性”又具有“系统性”。

接下来便是如何对文学艺术做研究的问题。之前有人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寻求文学创作的因果规律和客观性、确定性等。但这样的研究方法仅适用于有限的文学研究。随后,作者比较了“文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或者准确的说比较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

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当然是符合上述特点的。事实上,文学研究多是为了研究它的与众不同之处,研究它的个性与独到的价值。所以,根据文学研究的“个性说”,那些试图建立文学普遍法则的努力注定要失败。

文学研究的方法,历史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将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是为一途,把文学研究仅限于搜集事实,或建立高度概括的历史“法则”。一是极度前掉每一文学作品的“个性”,否认它同其他艺术的相通之处。二种方法都是极端的、不正确的。在我看来,文学研究应避免这两种极端,各取其长,兼用科学的与历史学的方法,既考虑作品的个性,也不忘总结它与其它作品的多种相通之处,让文学研究既是个体的、与众不同的,又是整体的、融于特定历史与社会的。

第二章探索了文学的性质。“文学”一词从词源上讲,指手写的或印行的文献,当然完整的文学概念是不能少了“口头文学”的。作者认为文学研究不同于对文明历史的研究,也不仅仅是对名著的研究。于是作者从研究文学的基本要素——语言,来探究文学的本质。同科学语言相比:科学语言是指称性的,要求语言符号与对象之间的一致性,而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1、充满了歧义,而且其中还充满了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因此它是高度“内涵的”。2、文学语言除了指称性以外,还能表情达意。3、文学语言强调语言自身的意义,语词的声音象征,比如格律和声音模式等。

同日常语言相比:日常语言也能表情达意,也能注意到符号自身,但文学语言在语源的发掘和利用上更加用心,每种艺术品都能给与原有的材料以某种秩序、组织和统一性,文学就是使语言诗化,而且文学语言没有实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现在文学所涉猎的范畴内,它们处理的是一个虚构的、想象的世界。

通过同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比较,得出结论:文学具有虚构性、创造性和想像性。而一部文学作品,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

在谈到文学的作用的时候,作者认为,快感和有用性是学的两个主要作用,而二者不应是简

单地共存,而是交汇在一起,给人一种更高级的快感。另外,作者探讨了作家的特点和职能:作者认为小说家是善于揭示人物内心的,他们应该比心理学家懂得和表现更多的人性知识。而且,作家不应是发现和传播知识,而是让人们通过作家的呈现而想象、思考和觉察

到作品中的事物与思想。另外,作家不应是真理的发现者,而是推行者。本章遗留了一个问题:文学的作用到底是净化、宣泄感情的,还是激发感情的。有待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讨。

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所以衍生出“文学史”一词。文学批评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它的方式是静态的。而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没有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文学批评不能单凭个人好恶而作做主观的判断,若不知文学史,文学批评家便不知作品的历史传承和历史意义,从而会做出对作品错误的评判。在此,作者提到了“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把文学作品看做一个整体,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横向、纵向的全方位透视、解读它——这是在用文学史的眼光来进行文学批评。所以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五章作者区分了三个概念: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现在的比较文学多指对两种或者更多种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总体文学的提出其实纠正了民族文学的谬误,民族文学容易导致狭隘的地方性观点,总体文学则是对诗学或者文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作者认为,虽然民族文学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明,但是主题和形式、手法、文学类型等,是国际性的。而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文学的民族性”以及各个民族对这个总的文学进程做出的独特贡献。最终,比较文学的目标就是去撰写一部综合的文学史,一部超越了民族界限的文学史。所以三者也是相容相通、密切联系的。

文学与心理学:文学研究中,通常会提到创作时的灵感、创作过程的心理结构等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可见文学与心理学是紧密相关的。而在作者看来,只有当心理学上的真理增强了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性时,它才有一种艺术上的价值,才真正与文学联系到一起。

文学与社会:作者认为不能把文学纯粹地当作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或把文学当成是一种社会文献,。只有了解了作品的艺术手法,及其它语言上和文学上的传统,而且能够具体而非空泛地说明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由此可见,相对于文学外部研究来说,作者更注重对文学本身内部的研究。

作者认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包括: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节奏和韵律。2、意义单元,它决定了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文体规则,简言之,文体学。3、意象和隐喻。4、由叙述性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诗的“神话”。5、形式和技巧问题。6、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7、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8、文学史。第四部分就是按照这几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谐音、节奏和韵律: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只是声音层面的重要性因作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作者认为,要使语言的声音变成艺术的事实,意义、上下文、语调、节奏这几个因素是必要的,而记者也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整个作品的关系中它们才具有自身的意义。所以要把声音、格律和意义一起作为艺术作品整体中的因素来进行研究。

文体和文体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词汇与对其要表达的事物间关系,文体可分为:概念的、感觉的、沉静的、激昂的、纯朴的、修饰的等。根据词汇间的关系,文体可分为紧凑的、松散的、淡素的、色彩斑斓的等。而文体学是研究的是一切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所有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都可以置于文体学的研究范畴。对于文体风格的研究方法,作者推崇根据语言的原则,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另外作者认为,文学批评的过程是先将形式与内容、表达与文体暂时分离,最后再实现总的统一。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有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在心理学上,意象指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和回忆。意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味觉、嗅觉的意象,热的意象,压力意象,静态意象,联觉意象等等默里认为意象

包括“明喻”和“隐喻”,二者都是修辞学的形式分类范畴。

“象征”既是逻辑学术语、数学术语,也是语义学、符号学和认识论的术语。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指“某一事物代表别的事物”。“象征”有别于“意象”和“隐喻”,它具有重复和持续的意义。

神话意味着“情节”、“叙事性结构”“寓言故事”。它是非理性的、直觉的。作者认为文学的意义与功能主要呈现在隐喻和神话中,因为他们认为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和神话式的思维。在我看来,作家是通过隐喻式和神话式的思维,对各种感官意象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为人们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和事件,即为文学作品。所以,意象、隐喻、象征和神话反映了文学创作的过程。

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叙述性小说的分析可分为情节、人物塑造和背景三部分。情节可分为松散的、紧凑的,浪漫的现实的等等。情节中包含各种冲突:人与自然人与人或人与自己之间的冲突。人物塑造的方式有许多种,描写人物体貌特征、道德心理本性,举止习气、姿态言论等等。人物塑造有静态型也有动态形或发展型的,有扁平的也有圆整的人物塑造方式。背景即环境。背景能够反映或烘托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学类型:作者认为文学分类应建立在两个根据之上:一是外在形式,如特殊的格律和结构等,另一是内在形式,如态度、情调以及读者范围等。

文学评价:作者主张形式主义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文学。他们的审美结构使作品包含“语言”、“行为经验”和“思想态度’三个层次。该审美结构加之审美目的这一原动力构成了形式主义的文学评价审美标准。另外,他们主张该标准应是具有包容性的,支持多样性的。

文学史:之前的文学史要么被写成了文明史,要么成了批评文章的汇集,前者不是艺术,后者不是史。根据我的理解,作者主张这样的文学史创作方法:先是某资料的搜集,然后是严格的平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对资料进行批判分析,最后统一整合,成为整体。这样既保证了整体中组成部分的正确性,又保证了整体的统一性。

阅读全书之后,虽然对有些理论仍不是很理解,甚至在写上文的全书内容综述中,许多的作者认为,都是我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都未必正确,但现在我对作者的这一套文学理论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作者主张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主张文学的“文学性“”纯文学“。重视文学的内部研究。知道了文学研究这个大范畴里包括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文学本身又包含着声音、意义、形式、创作技巧、后期评价等等因素。从地域上讲,文学又包括整体文学、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相对比的文学—比较文学。从学科上讲,文学又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我得出的结论是:文学是一个具有着多层结构与联系的系统。它具有着语言、作品、文学影响、篇三: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

——叙述问题之焦距

本学期的文学概论课,常老师让我们阅读了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并试图给我们信心去阅读:“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其实我觉得大多的理论书对我而言都差不多,有趣不有趣取决于我能够从其中的理论部分所联想到的感性部分的多少。

读完这本小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作者对于讲述故事的聚焦的分析。可能是与我们的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关系比较近的缘故吧,我看到这部分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东西。

【聚焦】

关于聚焦,无非是谁再看?关于叙述的论述经常提到“一个故事是从什么视角讲述的”,而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或者做阅读题的时候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那我们就会说,这篇xx 是从一个小孩儿或者一个成人的角度论述的,这就够了。但其实这是两个问题:谁在讲话?所表述的是谁的看法?通常而言,应该是作者通过某个笔下的某个角色进行表述自己的看法

或者代表一个阶层的看法。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用了一个叙述者,他不是一个儿童,但他却是通过一个儿童的感觉来讲述故事的。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梅西不是叙述者,叙述者是作者,是亨利·詹姆斯,梅西只是他选择的一个角度,以此来讲述书中的许多事情。而在对梅西的描写时,作者也用了第三人称“她”。举例说来,梅西并不完全懂的她身边的那些成年人之间的性关系。这个故事通过她来聚焦,这是两位叙述理论家米克·巴尔和热拉尔·热内特发明的术语。通过梅西的意识或者位置对事件进行聚焦。日本小说《恋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这部小说分为两部,一本是从女孩子的角度写的,一本则是从男孩子的角度。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者对此的不同的或相同的感觉和反应。但是这两本书都是作者美嘉,美嘉才是叙述者。不过这部作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这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说,美嘉既是他们的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他们的故事的聚焦人。

讲这么多,这个问题就可以简化为“谁说”“谁看”两个独立存在的问题。

那么事情通过谁的看法聚焦并得以表述的?聚焦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叙述者。这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化因素。

【时间的因素】

叙述可以是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聚焦这些事件,可以是事件发生后不久,也可以是时间过后很久。它可以集中在聚焦人在事件发生时知道些什么、想些什么,也可以集中在时间过后他们如何看待那些事情,事后总会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还是《梅西所知道的》,梅西是个孩子,在描述那些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时,叙述者可以根据她这个孩子的角度去看事件,把叙述限制在她当时的想法和感觉上,或者由她自己根据在叙述当时她的只是和理解去看事件。当然她还可以把这些感觉看法结合起来,在她当时的所知所感和现在的认识之间转换。当第三人称叙述是通过某个具体任务看待事件时,它可以运用类似的变换手法,描述对这个人物来说,事情当时是怎样的,之后他又是如何理解这些事情的。聚焦时间的选择可以创造出极为不同的叙述效果。作者举例说侦探故事就是只描述聚焦人在每一个调查阶段所了解的事情,而把所知的结果留到高潮时托出。

电影《赎罪》中也是从一个小女孩briony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小时候是个喜欢生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小女孩,看到自己暗恋的人和自己的姐姐在一起,心生嫉妒,说了一句颠覆姐姐和那个男人命运话。长大的过程中,她开始知道自己的嫉妒心及其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便开始赎罪。这是一个由心理和认知的成熟所带来的同一个叙述者的不同的时间段对事物的认识。另外在叙述的手法上,在《赎罪》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闪回镜头,每一次的闪回镜头都对前面的镜头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导演通过正叙来设置悬念,随后通过闪回来给出答案,从而推动着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是这种叙事方式在开头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极不自然,前20分钟里,剧情具体要讲的是什么完全不知所云。随着剧情的发展,谜题开始不断地被揭开,对剧情的了解也就更加地深入起来。在结尾的时候却又给了观众当头一棒,原来前面两人团聚的剧情完全是briony所杜撰的,故事瞬间变成了凄美的爱情悲剧。

这就是时间因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距离和速度】

在某种程度上,故事可以用显微镜来看,也可以从望远镜来看,可以缓缓地详细道来,也可以很快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书中举例说“感激万分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了王子,国王去世后,王子继承了王位,统治着这个国家,幸福地过了许多年”。而我所理解的这段大概就是我们在写作中所指的详略问题吧。讲述一个故事,不需要每个细节都讲得那么详尽,太过详尽让人觉得流水账或者无重点,那样不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那种起伏跌宕的感觉而觉得索然无味。你可以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中以缓慢细腻的笔调去描写前往看社戏的路途中的风景和伙伴们的言谈,你也可以选择用戛然而止

的方式去结束一个故事。在电影《霸王别姬》(啊啊啊啊啊,我又提到霸王别姬了,怎么办!我摆脱不掉程蝶衣啊摆脱不掉张国荣啊!)的结尾,陈凯歌就是以段小楼的面部表情的定格结束了整个故事,其后的发展由我们自行想象。这种空间让人十分留恋,有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

但千万不要乱了对节奏的把握。不要在该慢的时候快,而在该略写的地方流连许久。那样整个故事的叙述会让人觉得很软很无力。

与速度有关的是各种不同的频率:比如可以告诉我们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了什么,或者每个星期二发生了什么。最独特的是热拉尔·热内特称之为“伪重复”的频率,某些事情非常特殊,以至于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而这种事却被描述成定期发生的。

【知识的局限】

卡勒说,在一个极端,一次叙述可能会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视角调节故事的视点——从“摄像机镜头”或者是从一只“墙头上的苍蝇”的角度,只描述行为,而不向我们提供任何可以接近人物思想的机会。即使这样,仍然可以根据“客观”或者“外部”描述按时的理解程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变化。

“那个老人点燃了一支烟”这句话,看来是根据一个熟知人类活动的旁观者的视点,因此,

而“那个头上顶着花白头发的人把一只燃烧的小棍拿近他自己,然后一股烟雾便开始从一个和他的身体贴在一起的白色的管状物中飘散开来”这样的描写看来就是根据一个外星人或者是根据一个“相隔甚远”的人的视点。后

者的描写让我阅读理解的时候感觉很无力很脱离常态。

此外,写作课的许金林老师曾经让我们看过一个电影《朋友在何处》,其中所用的手法便是尽情给我们镜头给我们画面,可是就仅仅是用镜头和画面讲述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没有给出多少人物的特写。可是我们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觉得内心充斥着某种感觉。你可能觉得小男主角好傻,何必要那么让自己那么累去给伙伴送作业;你也可能觉得小男主太可爱了,为了伙伴不受老师的批评,来来去去走了那么多路也觉得很值得。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可是我们就是在这种纯讲述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并且能够对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做出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另一个极端,是所谓的“无所不知的叙述”,聚焦人是像上帝一样的人物,他掌握着了解所有角色内心世界和隐秘欲望的方法,“国王看到这一切喜出望外,但他想要金子的贪婪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在无所不知的叙述中,从原则上说可以知道和可以讲述的东西似乎没有止境,这种叙述不仅在传统故事中很常见,在现代小说中也很普遍。在现代小说中,选择要切实际讲述的内容是很关键的。

关于这一点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大多数小说采取的都是第三人称,从第三方的视角讲整个故事叙述开来。你可以在叙述中看到所有人的行动,他们的内心活动。这样的阅读一般来说难度不大,因为你可以有很多角色去选择切入文章中心。比如说《红楼梦》。《红楼梦》中人物繁多。纵观整部著作,作者就是以第三方的视角给我们画面,我们可以知道宝玉看到黛玉的时候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到黛玉那小心翼翼地言行举止及内心矛盾,也可以看到刘姥姥在憨厚老实的表面下存在的为了生存的私心。这些东西,也许故事中的人物彼此间不甚了解,可是作为读者,就是在笔者的这样的一种描述下看得清清楚楚。

而在以单一角色的意识进行聚焦的故事中,我们按人称又可以分开来看,一种是第一人称,一种是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讲述他想些什么,看到些什么,做了写什么;而第三人称叙述,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够说的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作者举例:像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的情景一样。视角的局限可能会产生靠不住的叙述,也就是我们有一种感觉,即据以聚焦的认识不能或不愿像老

练的故事读者们那样去理解事件。在《赎罪》中的而一个画面,briony从窗户看到姐姐

和自己暗恋的那个仆人的儿子,姐姐在对方面前开始脱衣服,然后画面转为对briony 的面

部表情特写,等再转向窗外的时候,已经是姐姐浑身湿漉漉得从男子身边走过去了。对于

briony和观众,我们都会觉得那在那个画面转换的过程里。姐姐与男子之间有了身体接触或

者其他亲密动作。我们会和小女主一样觉得气愤,甚至一个暗恋者的嫉妒和愤怒。而事实上,

姐姐只是跳入水池中拿不小心丢入里面的花瓶的碎片,然后上岸穿好衣服离开。多有趣的切

入视角!

【最后小小的总结一下吧】

作者可以用不同的聚焦点写故事,而读者们可以通过一位作者的聚焦点了解这位作者的

写作习惯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同时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不同的聚焦点可以

让同一个故事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们在欣赏阅读的时候也必然会觉得十分愉悦。篇四:

读书报告

《文学理论教程》

读书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说不尽的张爱玲》

读书报告

一、简介

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

出版商: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出版

二、章节介绍

1、天才的起步——略谈张爱玲的处女座《不幸的她》

2、埋没五十载的张爱玲“少作”

3、雏凤新声——新发现的张爱玲少作

4、在茫茫报海中搜寻——张爱玲佚文沉记

5、张爱玲话剧《倾城之恋》二三事

6、苏青评张爱玲和张爱玲的二幅画

7、围绕张爱玲《太太万岁》的一场论争

8.张爱玲创作中篇小说《小艾》的背景

9.《亦报》载评论张爱玲文章辑录

10.《亦报》载有关张爱玲文章补遗

11.小议张爱玲五题

12.《十八春》与《半生缘》浅点火

13.《同学少年都不贱》大陆版序

14.从《小团圆》到《同学少年都不贱》

15.翻译英文作品的最初尝试——新发现的张爱玲译作《谑而虐》浅说

16.张爱玲译《老人与海》

17.《天才梦》获奖考

18.张爱玲的画

19.惟一的,也是独特的——图典本《流言》编后记

20.揭开尘封的张爱玲研究史

21.《私语张爱玲》前言

22.《作别张爱玲》编后记

23.《张爱玲的风气》弁言

24.遥远的思念——关于张爱玲的两通家书

25.人去楼空谁有知——张爱玲的上海故居

附录:张爱玲年表/244

三、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不幸的她》描写一对少女时代的密友,长大以后,一个为反抗母亲为她订的婚姻而漂

泊四方,一个自由恋爱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十年后,两人相见,一星期后,“不幸的她”悄然离去。因“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

我的凄清!”《不幸的她》中,明显地投影着母亲的形象,而倔强地坚持独自咀嚼“凄清”的

“她”又正是作者的自画像。年轻、孤傲而自爱的“她”为追 2 寻独立自主的生活四处飘泊,而“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友情的依恋,更是写

的如泣如诉,由于缠绵的笔调透露出少女张爱玲的早慧与敏感。张爱玲的小说素以关注女性

心理和命运见长,《不幸的她》又提供了一个最新的佐证,值得海内外“张学”界注意。张爱

玲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月亮意象,在《不幸的她》中也已有所显示,同样耐人寻味。天才正式

从《不幸的她》开始起步的。(1)

《倾城之恋》生与死还有离别都是大事情,不由我们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

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要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不要分开,好象

我们自己做的了主似的。

白流苏第一次看见范柳原的时候眼皮微微震了一下,一段建立在精神上的爱情故事就这

样开始。范柳原不段重复着一些白流苏听不懂的话,白流苏也坚持着充满爱意的目光。每个

人都是自私的,他们都在等待对方的一些言语或者行动的承诺,好寻求一种爱情战场上的战

鼓,好提升自己的士气,在两个人的战役中占有主动地位。张爱玲显然没有那么轻易让人妥

协,她坚持如每部小说里一样让自己的文字和故事散发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风味,好营造一

分呼之欲出的伤感。好给自己的文字树立一张永不倒塌的招牌,白流苏就在这样在他的故事

里与伤感的爱情周旋。这是一个关于女人的爱情故事,却象每一个爱情故事一样,让男人占

据了主动地位。几乎每个文学作品都留给痴情女子一大片展露自己特色的空间,特别是象张

爱玲这样细到骨子里的女人。他赋予了白流苏关于白流苏的一切。每一个动作每句言语都散

发一种对爱的痴,和建立在痴上的对中国女人保守的三从四德的一种颠覆。象每一个建立在

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一样,故事在一个小小的爱情高潮上结束,一种小说最为完美的结局,

看的人回味无穷。(2)

纵观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优秀小说改编成话剧仍然获得成功的范例实在乏善可陈,田

汉、许幸之、陈梦韶等人改编的《阿q正传》早已被人遗忘,吴天改编的《子夜》又有几人

记得?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都有人改编过,但也只有曹禺的《家》有幸成为保留剧目。相

比之下,张爱玲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何况作者把自己的小说匠心独运的转化为舞台形象,更

属凤毛麟角,恐怕只有秦瘦鸥的《秋海棠》差可媲美。尽管迄今为止的各种现代话剧史著作

对《倾城之恋》只字不提,张爱玲对四十年代话剧发展所作的独特贡献毕竟值得大书一笔。

(3)

《太太万岁》张爱玲在《太太万岁》题记中这样写道:“中国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

是低级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于传奇。不幸,《太太万岁》里的太太没有一个曲

折离奇可歌可泣的身世。她的事迹平淡得像木头的心里涟漪的花纹。无论怎样想方设法给添

出戏来,恐怕也仍旧难于弥补这缺陷,在观众的眼光中。但我总觉得,冀图用技巧来代替传

奇,逐渐冲淡观众对于传奇戏的无魇的欲望,这一点苦心,应当可以被谅解的罢?”

同《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作品比较,《太太万岁》没有将电影的表现

主题置于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中,描绘历史人物或传奇人生,而是将目光投给这么一个普通人,

一个在“上海的弄堂里,一幢房子里就可以有好几个她”的太太。张爱玲没有忘记都市观众

对传奇故事的热衷,她以技巧代替传奇尝 3 试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用它来表述、解释一类久为人们所知的故事。《太太万

岁》便是张爱玲在抗战刚刚胜利的情状下所进行的自觉的喜剧创作试验。她同年创作的第一

部剧本《不了情》,十年后第二次剧本创作高峰时的《情场如战场》等等(4)

张爱玲在影片中给予广大观众的哭和笑都是有毒的,《太太万岁》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是相

当严重而深远的。(5)

《十八春》所着力表现的还是张爱玲最为得心应手的都市男女情感纠葛。小说从男主角

沈世钧的立场回忆往事,以沈世钧与顾曼桢的悲欢离合为轴心,描写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婚

姻在乱世睽隔中阴差阳错。世钧的良善和软弱,曼桢的痴情和不幸,还有曼璐的自私,祝鸿

才的无耻,在小说中无不栩栩如生。书中的主要角色,体验了乱世的甜酸苦辣,最后为拥护

新政权、贡献新国家在东北大团圆。虽然有情人都未成眷属,令人惋惜,却各有所配,从此

走向新生。全书共十八章,男女主角和相关人物也离离合合十八个春天,正暗合传统京剧《汾

河湾》的旧典。《十八春》表现的固然是儿女私情,却也明显纠缠着政权更替国家重建的大历

史叙述。因此,或可说《十八春》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时代灵感照耀的作品,是宗法“苍凉”、

主张“参差的对照”、一直致力于杂陈“破烂”历史的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处理虚构叙述与历

史进代关系的一种新尝试。以至有论者认为《十八春》联结着两个时代,联结着两个张爱玲;

一个以往的张爱玲和一个可能有的新有张爱玲。(6)《半生缘》张爱玲的小说总是从各个角度

述说着别人无法看到的真实,她站在文字的背后用看似平淡的心和清冷的眼光在看透这一切,

这些简单的文字构成了最宏大的场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过去和现在,恍然一回头,感觉

自己好像也走过了一遭似的,从心底渗出一丝悲哀,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把爱情、人生规划的

太过完美,以为遇见了就不会分开了,以为相爱了就会在一起了,以为缘份来了就已是注定

的了。可我们总是单纯的忘记了现实,忘记了那些我们不曾看到和体会过人生的突变,没有

什么是可以天长地久的,缘份也是有半份的,前半份用来回忆,后半份用来感叹。(7)《半生

缘》与《十八春》同源共根,结出的却是不同的也许是更为艳异的果实,也见证了张爱玲后

期的文学生涯绝非一片黯淡。(8)

四、内容与观点的比较

在张爱玲与王安忆的作品中.女性作家特有的对琐细生活的关注与体验、恋物情结等都

得到了充分的呈示。生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张爱玲,其主要书写空间是带有浓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的上海租界.这时的上海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与混乱.没落的贵族

家庭比比皆是.他们在颓废守旧又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安然自得.光鲜浮华下散发着腐败的气

息。张爱玲作为没落贵族的后裔.少年时代庭院深深的旧式家庭及其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

物质和细节在她的回忆中都是鲜明生动的。与张爱玲一样。王安忆也从世俗的上海入手,通

过生活中常见的物象来传达她对上海的独特见解。另外.王安忆继张爱玲之后再一次将视角

倾注于时装。她认为.女人的爱美之心支撑着服装,女人的服装又支撑着城市的 4 美和繁华。如在《长恨歌》中,王琦瑶甚至认为衣服是女人的文凭.可以把内部的东西

给个结论和证实,不致被埋没等等。在这些描绘上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安忆不是张爱玲时代的上海的亲历者。她笔下的上海只涵盖到旧上海中她认为最美好

和被想象成美好的那一部分。尤其是上海市民精雕细琢、韵味悠远的el常生活。因此,比起

张爱玲笔下的深宅大院.壬安忆更钟情于能够反映人情

世故的极具文化内涵的“弄堂”。

张爱玲与王安忆分别以其女性意识和人文关怀,从女性日常的生命流程人手,就生存状

态、情感层面等描写女性的生存境遇,反映以女性为代表的都市市民精神

状况。张爱玲的作品从历史场景中的女性人手。侧莺表现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与女

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自发地审视女性依附寄生、自甘卑下的心理痛疾,揭示女性悲剧的深层内因,对女性的“原罪意识”进行展露和鞭挞,目光犀利,悲天悯人。张爱玲与王安忆对于父权社会文化传统及都市生活中男女两性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她们都以女性的话语为中心,将父权话语置于边缘化的地位,在不同程度上以女性书写的方式表达了对男性权威的否定,来消解长久以来父权话语的中心位置,凸显出女性的主体意识。张爱玲对父权社会持否定态度,她从身、心两方面对男性进行嘲讽甚至丑化。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在文本世界中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由之前的认同男性话语世界而走向了此时的完全否定。王安忆则清醒地意识到了女权主义的局限。王安忆写的女人,并非张爱玲笔下亘古不变的女性。她们是生活中的英雄,有坚韧的生活精神和态度,并不依靠男人。她们真正的实现-r依靠自己,并且甚至比男人更坚强的承担起生活的变迁、历史的动荡。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对西方女性主义自觉不自觉的参照中从“人的自觉”走向“女性的自觉”。而在这一艰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女作家王安忆的执着与探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坛一棵引人注目的常青树,王安忆始终保持良好的创作态势,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大胆实践所有前卫的创作观念。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从八十年代风起云涌到九十年代的风气突变中,她笔耕不辍,在消消

长长的文学浪潮中独立潮头。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尽管风格多变,但在变化中有其恒定的一面女性生存与女性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张爱玲和王安忆在写上海和上海女性这两方面上,两人的创作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她们均以上海为书写底蕴,通过庸人俗事展现出原生态生活的本真乐趣.挖掘出人性的深度。从文学史角度说,张爱玲王安忆都以有别于宏大叙事的民间立场体现出各自的艺术个性。历史需要洪涛巨浪,同时也需要涓涓细流。王安忆不是模仿张爱玲的风格,也不是学张爱玲的神韵,而是从大处着手,把握住了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即偏离“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宏大叙事视角,而从个人的立场上开掘出都市民间的世界,以补正史之网,展现出历史的皱褶和断层。(9)

5篇五:读书报告范文

抒写个性与济世载道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读书报告

摘要:周作人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始终交织着表现个性和国民性的矛盾运动。他的“言志”和“载道”的文学史观可以用彰显个性和济世载道来加以阐释。

关键词:言志与载道明末文人周作人出世入世

一“言志”和“载道”的辨析

周作人的“言志”和“载道”的文学观不是静止的,在他创作的各个不同时期,他的文学观都有所不同。

(一) 1927年前

1908年周作人在《河南》上发表的《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可以概括他早年的文学观点,即反对梁启超小说为政治“载道”的文学观,但承认文学对时代对民族的“非实用”的“远功”。周作人认为文章的使命是“一曰在裁铸鸿思汇合阐发之也。二曰在阐释时代精神的然无误也。三曰在阐释人情以示世也。四曰载发扬神思,趣人心以近于高尚也。”[1]简言之,文学的使命就是振奋国民精神,关注国民性。只是文学所载之“道”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远功”。同时,受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影响,他接受了强调人性发展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文学观,高度重视个体的意义。周作人在《谈龙集》的同名文章中阐释了“个性的文学”应具备的特点:

1.创作不宜完全抹杀自己去模仿别人

2.个性的表现是自然的

3.个性是个人唯一的所有,而又与人类有根本的共同点

4.个性就是在可以保存范围内的国粹,有个性的新文学便是这国民所有的真的国粹的文学[2] (二) 1927—1937年

五四落潮之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左右两派的激烈冲突,使周作人陷入了一个矛盾的夹缝之中,于是他逃回了“自己的园地”,选择了回归自我的个人主义道路。表现个性的文学思想成为影响他后来文学观的主导。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对“言志”和“载道”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在他看来,“言志”的文学核心是抒发感情,所以又可称为“即兴的文学”或是“革命的文学”。与之相对,“载道”的文学则以儒家思想、说教意识等内容作为主体,是“赋得的文学”和“遵命的文学”。周作人尊前抑后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他认为“,言志之外所以又生出载道的原因,是因为文学刚从宗教脱出之后,原来的势力尚有一部分保存在文学之内,有些人认为单是言志未免太无聊,于是便主张以文学为工具。再借这工具将另外的更重要东西———‘道’表现出来。”

[3]周作人的“言志”和“载道”思想是存在矛盾的,他在排挤一切“载道”派的同时,实际上潜意识中已经承认了“载道”对于是文学必不可少的。于是他开始打破“言志”和“载道”之间的界限,改变了言志和载道的机械对比,指出“言他人之志是载道,载自己之道是言志”,“以此(俞平伯的意境)言志,言志固佳,以此为道,载道亦复何碍?”可见,周作人并不绝对的反对“载道”,只不过“载道”的文学必须以“言志”为前提。

(三) 1937—1945年

进入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文学观出现了表面上的大反扑。周作人竭力地将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化,强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重视人本性的求生意志的儒家本位主义,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的传统道路,主张“凡国民应以国家民族为前提,文人也在其内。”[4]他对30年代自己提出的“言志”“载道”的观点作了实质性的修改,把文学“直截了当地以诚与不诚分别”[5]。他所“真实”,本于人生、本于心。说这种思想的转变是表面的,是因为周作人的这些观点不是来自于一个文学家,而是来自于政治家。这一时期出任说的“诚”是儒家所强调的基本思想之一,大概是指文学的伪职的特殊经历,使他不得不重新阐释自己的观点,以求精神上的解脱。把周作人所提出的“言志”和“载道”的理论用于他自身文学观的发展与转变的分析,而不是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似乎更为恰当。“言志”和“载道”的斗争是以“载道”为主转变为“言志”为主的过程。由对国家社会民众的积极关注到钻进以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象牙塔。最后,周作人将言志所表现的个性与载道所在的济世同归于“诚”,实际是超越了“言志”和“载道”的狭隘束缚,将文学与艺术、人生合而为一,随心所欲不逾矩了。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对周作人的思想变迁有着精确生动的概括,他说:“周先生十余年思想的变迁,正是从孔融到陶渊明二百年间思想变迁的缩影。”[6] 二明末文人与周作人

周作人对晚明文学的情有独钟一个重要原因是晚明文人和他们的文章与周作人的人生观存在共鸣。

(一)思想的矛盾性

周作人不是没有看到他所欣赏的晚明文人在思想和创作方面存在的矛盾性,只是这些矛盾的思想与周作人自身人生观的双重性是同构的。明末社会的动荡和黑暗使明末文人不得不退居于艺术的世界。他们的隐逸是被迫之举。周作人评述说“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是多有隐遁色彩,但根本上却是反抗的??大多数真正文人的反礼教的态度也很显然。”[7]正因如此,他们的文章既具有闲适的风韵,又隐含着“亡国之音”的怨愤。周作人在自传中介绍了一个

关于自己是老和尚转世的说法。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周作人的确具有古代名士的精神风貌。他就像一个活在现代的古代书生,面对着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困境。一方面他有儒者的风范,即使声称要闭门读书,深入到骨髓的儒者气质也使他时刻关注着世态炎凉;另一方面,他又是道家尤其是释家文化滋养长大的宠儿,因此质朴、单纯、自然的生活态度,闲适、优雅的精神状态也同样是输入到他的潜意识之中。

(二)解决矛盾的途径

为了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晚明文人和周作人选择了相同的道路,即尊重、提倡文学的个性、反对枯燥干瘪的宣扬道统。其不同之处在于晚明文人的张扬个性,来自于其“入世”不得的无奈,周作人的表现个人似乎更多的与他的性格相关,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周作人对晚明文人的好感几乎是从不掩饰的。追求率真与自然的真性情、真趣味,在他看来,这本身就是摆脱假道学与八股文之后的一种人性的复归。晚明文人“以文自娱”的写作姿态也源自于他们的生活态度——一种庄子式的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公安派和竟陵派提出“独抒性灵,不拘俗套”、“信腕信口,皆成率度”的主张被周作人视为是新文学的来源。正是人格中散发着的个性魅力,使晚明小品普遍具有为争取精神自由而表现出来的洒脱、自娱的心境;具有那种超脱政治功利而表现出来的满足自我、发泄自我的审美体悟式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和情调,异于秦汉古文、六朝骈文、唐宋八大家散文而自成一格[8]。周作人看似矛盾的思想是以一条主线来贯穿的———以个人主义

和人道主义。他的个人主义与现在所说的西方个人主义是有区别的。同五四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周作人追求的个人主义更近于尼采所说的“成为你自己”,即确立真正的自我。对自我价值的过多强调,最终使周作人将济世的情怀理想化了,它们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成为一种“爱好”和“趣味”。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的高远的理想到底只是我们心中独自娱乐的影片”,于是释家道家生活态度最终占了上峰。同样的体现自我价值和表现趣味的倾向,使周作人自觉地选择散文,自觉地将生活审美化,人生艺术化。

(三)周作人归于个性的原因

三出世与个性,入世与载道

(一)中国人的出世和入世

中国人是偏感性的,圆融、中庸的,我们是通过体悟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如果一定要用两个元素的相互作用来解读中国文学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那应该是中国知识分子出世和入世两种思想随着时代的此消彼长带来的文学上的出世抒情和入世阐道。冯友兰先生说“: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10]出世和入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人共有的心理模式。

(二)长期以来入世思想的压倒性地位

林毓生在《中国意识的危机》中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论点,即中国的社会——政治与文化——道德两个体系因为普遍王权的瓦解而导致崩溃,因而引起了

“五四”时期,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的兴起;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使人们在潜意识中相信,思想文化的改革是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基础。从他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遍王权和思维定势的共同作用导致几乎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具备入世思想的必然性。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真实情况看,历代文人都是在入世不得的情况下转为出世的。中国的文人在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充当社会导师的热忱。他们是“带着重新安排社会秩序的伟大激情与无比强烈的演说冲动”[11]来到这个世界的。因此,后代文人多以圣贤作为效法的对象,想通过立言来达到教化国民的目的。五四时期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的解放个性、宣扬民主科学、传播人道主义等活动,其最终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通过思想革新改造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

(三)出世和入世对文学的影响

出世和入世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章的取材、内容,更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出世的道家、释家思想与入世的儒家思想总是处于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当前者的力量较强时,文人会暂时忽略社会现实和他们的政治理想,转而以闲适的心情,行云流水地描写人在自然中的快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在这时,他们开始注重文笔的锤炼,重视文章的辞藻和神韵,用审美的眼光对待文学创作。当后者的力量较强时,大丈夫齐家治国平天子的雄伟抱负就会不自觉地成为文章的主体。作者对一切人和事物的描写都会以便于阐述自己的政治意图为旨归,行文中处处可见一种潜在或显现的人格力量。文章的审美艺术特质和丰富的情感力量在两种思想的运动中逐渐加以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学艺术独有的风格

[12]。

(四)出世与个性,入世与载道对应关系

传统的观念一般认为儒家思想形成了人们的入世思维,而道家、释家的观点又使人们淡然出世。这种区分只是大致上的,这几种中国传统思想各自有十分复杂的体系,很难绝对的判定何者出世、何者入世。出世和个性,入世和载道的对应主要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角度来分析的。“独善其身”之时所作的文,记录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文人墨客从这点滴中找到聊以自娱的精神源泉;“兼济天下”之刻所作的文,关注的是国家民族苍生的事,文人从中表现自己的爱国、忧国之思,入世、济世之才。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此很多人否认自己的自卑情结。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正视自己的自卑和不足,是健康成长的前提。 孩童时代,我一直被班里的同学称为胖子,对外貌很自卑。但是我不允许自己承认这一点,也不允许别人发现这一点,当被叫到胖子的时候,我会用很恶劣的语言回应。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正视自己长得不够漂亮的事实,并且发现自信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我常常告诉自己自信的女性最美丽,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效果很好。 正视自己的自卑,并且把自卑用自信来掩盖,这是我对自我内心的调整,但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自卑情结,并再一次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自卑与超越》一共十二章节,读完之后,有三点感受尤为深刻: 一、个体的生活意义与行为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问题都是和职业,社会和性相联系的。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就表明了他生活的意义。错误的生活意义导致错误的行为。阿德勒由表及里的探索,有效解释了为什么纠正一个人的行为后,患者仍然会出现其他不良行为。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错误的生活意义没有被纠正。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16岁的小孩子,性格暴躁,不讲礼貌。我多次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效果甚微。我问及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故事。A的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并不关心他的心里需要,只保证他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候爷爷走亲戚,会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长期的忽视使得他很孤单。B的情况更糟糕,唯一的亲人,哥哥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他假期也呆在学校,无处可去,安静的时候,深黑的眼睛常常让人觉得悲伤。我第一次接触他对他印象非常好,爱照顾人,负责人。但是相处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度减少。接下来他的行为就变得让人无法忍受。了解到AB的生活环境和现状之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表现的如此暴躁是因为他们怕被忽视,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以及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他们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注意的目的。我先主动调整了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且十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接着我发现他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

《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笔记

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笔记 丁然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保罗?弗莱雷是20 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94 年至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弗莱雷是其中四位在世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他也曾被美洲和欧洲29 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获得过荣誉和奖励。他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的“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选择这本书来当教育哲学的书籍来读,是因为这本书最开始的题目吸引了我,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本书和其他教育学专著不一样,通篇没有纯粹的教育学体系和教育学概念系统,而是从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人的关怀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政治性问题,提出了教育服务于统 治阶级对人民施行压迫的现象,试图引导这些人被解放,自我解放, 最后改变他们的命运。袁振国老师是这样评价它的:这本冠以教育 学的著作并没有我们熟悉的教育学体系和概念系统,它不是一本一般 意义上的学科著作。这是一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书,是对处于社会不 利处境的人们的悲天悯人的关注,是平等和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呼唤和勇气奉献。” 本书第一章提到了“对自由的恐惧” ,这种恐惧是被压迫者会更 向往成为压迫着,但是是被压迫者摆脱不了被压迫的境地。自由要靠征服得来的,而不是靠恩赐。被压迫者想要获得自由,要经过持之以 恒的努力和敢于挑战的决心并尽心尽全力的追求才能获得。要解决压迫问题,首先就是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寻找压迫的根源,通过改造,创造一个新的环境。这么想是理想的,但是为什么压迫与被压迫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持续多年,并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可能的原因有可能是被压迫者已经习惯了他们所处的统治结构,并且已变得顺从这种结构,只要他们觉得不能去冒需要冒的风险,他们便会停止争取自由的斗争。再者说,他们获取自由所做的斗争不仅仅对压迫着造成威胁, 也会威胁到与自已同样处于压迫下的同伴,

文学专业考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专业考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

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 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2)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①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③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3)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①其特点是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③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该派文论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 (4)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论中两大主潮交融渗透的趋势有所增强。不过,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2)从作家到作品: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 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但这一转移却前所未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了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分析,尤其是符号学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等新角度使文学文本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细致与深入程度。 ④这一转移的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开始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问题进行关注讨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填补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再塑造。 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完全从作品转移到读者上来。 ③这一转移直至解构主义文论达到了顶峰。(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次转移不只是研究对象或重点的偶然转移,而且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5)这两次转移既体现了整个文学活动中“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三个主要环节的逻辑顺序,也显示了20世纪西方文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doc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教书育人是时代永恒的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形式、目的等等都发生了改变。 学校的教育渐渐发展成为根据计划性、目的性、条理性、全面性的,多种的教育形式,教育种类,相结合,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发展。比如现今教育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更是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而衍生出了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等。中共领导提出“科教兴国”,而如现的教育的发展却已经无法离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追求知识及社会对教育程度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发展;国家的政策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提出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经济文化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但在这之中也存在的发展上的不利因素,比如说:恶性竞争、教育舞弊等等,避免和解决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是很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也是正在极力解决当中的。 教育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等各不相同,但是教育作为一个全球共同存在的问题,她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趋势。 教育的规模、内涵不断的增长,体制结构不断的变化,在不断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育缺陷,如教育不平等,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非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等。这些发展变化告诉了我们: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都是需要不断发展更新的,古时的“六艺”,现在的“九门功课同步学”,还有兴趣班的“遍地开花”等等,无一不在印证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发展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不足的存在,大范围内的教育不平等、小范围内的恶性竞争,随新科技产生的考试舞弊……如何正确的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 教育渐渐的普及,普通民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追求终身教育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之中。 做许多事,都会存在着目的,教育也不另外。 教育的目的在于需求,但随着社会渐渐的发展,更多的上升到了精神提升、知识丰富的领域。古时只有男子才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较为富贵的男子,他们为了成为状元、为了做大官光耀门楣、为了成为大家敬仰的“文曲星”,他们努力学习四书五经,女子只能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女子不需做官,只需相夫教子;现实,男女均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今每个人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会有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河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个人的受教育目的的方向。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五、简答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 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 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 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 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 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 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 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13什么是话语? 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 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

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18“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 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 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 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 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 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 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 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 3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

35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 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 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 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 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 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 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 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46什么是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 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 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 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 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 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

【原创】《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1010040042刘嘉怡法律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在金鑫老师的推荐下学生认真拜读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超越自卑》。阿德勒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自创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强调个人与生存环境间互动对行为的影响。据说“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自卑》主要介绍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 在这本书里,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才能够超越自己。 首先,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他提出,每一个人类个体在面对生存时,都要面临三个问题:职业、社交(与他人的关系)和性(即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他提出,当个体不足以应对环境挑战时,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必然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乃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绪,但人无法一直在自卑感下生活。因此,追求作为其补偿的优越感,是所有人的通性。简单地来说,即用“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理想的补偿方式,是通过改变现实生活的处境来消除自卑,甚至获得成就。而生活的失败者,则在不合作的态度中,在自己的想象里获得满足。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并拥有对他人有益的合作的生活态度。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阿德勒说,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审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自卑感对我们的影响就从未停止过。儿童因为自身的弱小,在成长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卑。为了补偿这种感受,他们应该练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并在这种愉悦中,获得兴趣并发展终身受益的技能。在家庭的影响一章中,阿德勒描述了家庭对个人的巨大影响。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生活方式,给每一个孩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

文学理论入门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入门》总结 第一章理论是什么? 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是一种不显而易见的解释. 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是先天给定的事物。 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 1. 理论是跨学科的 -- 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2. 理论是分析和话语 -- 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些什么。 3.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 -- 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4. 理论具有自反性 -- 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h 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驳“常识”,即对于意义、作品、文学、经验的常识. 第二章文学是什么?它有关系吗? “文学是什么”不重要,对“文学性”的理解才是关键. 文学是一种可以引发某种关注的言语行为,或者叫文本的活动.它与其它种类的言语行为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是那种可以把一些文字定义为文学的语境使读者把这些文字看作文学的. 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理解成为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把文学看作程式的创造,或者某种关注的结果.哪一种视角也无法成功地把另一种全部包含进去.所以必须在二者之间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置. 不同理论下文学的本质: 1.文学是语言的“突出”.(语言形式) 文学是一种把语言本身置于“突出地位”的语言. 2.文学是语言的综合.(语言结构) 文学是把文本中各种要素和成分都组合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的语言. 3.文学是虚构.(表现对象) 文学的虚构性使其语言区别于其他语境中的语言,并且使作品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成为一个留待解读的问题。 4.文学是美学对象.(表达方式) 5.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叫自反性的建构.(表达内容) 作品是由其他作品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先前的作品使它们的存在成为可能,它们重复先前的作品,对它们进行质疑或改造。 文学的功能: ?文学由于其虚构产生了一种普遍性,提供普遍性和面对能够读懂这种语言的人,二者合一便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民族性的作用。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得标题就是“教育得一般目得”,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与教育得一般目得问题。第二编得标题就是“兴趣得多方面性”,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得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得教学计划与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得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编得标题就是“性格得道德力量”, 下面就《普通教育学》中得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述评。 (一)五道念与以之为基础得教育目得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得论得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与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第一种为“自由”得观念。亦译作“内心自由”得观念。“自由”得观念要求个人得意志与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得束缚而只受制于人得内在判断,归之于人得内在自律,归之于人得理性自觉,从而使人得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第二种为“完善”得观念。赫尔巴特认识到,在实际得道德实践中,人得由意志、理性所作出得内心判断往往难于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人之理性判断外发之为道德行为,往往受客观条件与人得其她心理品质得影响。当内外发生矛盾且这一矛盾不能调与之时,即需依靠“完善”得观念去加以解决,即用多方面得意志力与坚强而紧张得毅力加以“内部得协调”。第三种为“仁慈”得观念。亦即“绝对得善”得观念。“完善”得观念得以发生作用得法宝就是人得意志等理智能力。如果借助人得内部得理智能力还无法协调意志与行为之间得矛盾时,就要用“仁慈”得观念来控制自己得行为,从而使人不与任何人发生那种危险得恶意得冲动。“仁慈”得观念发生于两种意志得相互关系之间,通过这一观念使自己得意志处处与别得意志相协调,具有无私地为她人谋福利得强烈愿望,这样,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秩序就会得以安定。第四种为、“正义”得观念“正义”得观念就就是“守法”得观念。如果“仁慈”得观念还不足以遏制人得与她人发生冲突得恶意

(完整版)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王连功 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著作《文学理论》,作为新批评派的重要理论代表作品,在国内的传播却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曾经在国内流传甚广,但是随后却难觅踪影,200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再版,终于让这本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在国内重新被众多学者认识。我也是经过多年期盼才一睹为快。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初读这本书的一点感受。 在这本书的第一版序中作者称“我们力图把‘诗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的评价)和‘研究’(“探索”)、‘文学史’(文学的“动态”与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静态”相对照)这四个范围统一成一体。”1 而他们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区别文学和文学研究:“我们必须首先区别文学和文学研究。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情: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如果称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2由此发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并且指出传统的文学研究“都是从语义分析的角度重申一些古老的美学术语……其中每一术语都只能描述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或表示它在语义上的一个特征;没有单独一个术语本身就能令人满意。由此至少得出一个结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3 韦勒克由此在对传统文学研究的各种观点的批评中提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模式:将文学区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他们把外部研究分为四种:第一,文学与作者。韦勒克认为“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4“(虽然如此),作家的传记和作品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平行的、隐约相似的、曲折的反映的关系。……从这些界说的意义来说,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是有用的。”但是韦勒克同时指出“不论传记在这些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但如果认为它具有特殊的文学批评价值,则似乎是危险的观点。任何传记上的材料都不可能改变和影响文学批评中对作品的评价。” 第二,文学和心理学。“‘文学心理学’(psychology of literature)的含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以下同 2同上书,第3页。 3同上书,第18页。 4同上书,第75页。

教育学之读书笔记十篇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

合作。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早期记忆又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简单的表现方式。梦是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方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方法的感觉。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和其他艺术)【圣才出品】

第11章文学和其他艺术 一、简答题 1.与小说人物语言相比,戏剧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与小说人物语言相比,戏剧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础和手段,在戏剧叙事和抒情中承担着剧情、推进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任务,人物语言要富有动作性、个性化和富于潜台词。 (1)戏剧人物语言的动作性 动作性指人物的对话、独白一方面与人物的姿态、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对他人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既推动剧情的进展,又表现人物的思想、意志、欲望、激情。 戏剧的基础是矛盾、冲突,在戏剧情节中矛盾无处不在,冲突的形式和表现是依靠人物的行动进行。台词是人物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冲突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能够让观众听清楚、听明白,是否赋予语言丰富的色彩和内涵,与是能否塑造好人物角色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戏剧中语言的艺术处理必须做到台词的表达准确,理解深刻,使人物的台词真正被观众喜欢。 (2)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个性化指人物的对话、独白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经历、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又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表现什么人的性格。 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台词的处理非常重要。塑造人物的年龄职业、思想、品质、兴趣、爱好、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语言处理,是直接关系到角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剧

本中的人物语言,不是客观抽象或是概念化的,而是具体的、富有多色彩个性化的。所以,在处理台词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语言的动作性之外,人物语言还要注意创造出富有鲜明个性化的语言。在舞台上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化的角色台词,满足观众对戏剧的审美需求。 (3)戏剧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潜台词指人物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即人物没有直接说出来,而作者寓于语言之中观众根据特定情境和台词可以心领神会的间接语言。 潜台词包含着橘色和剧本的各种各样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是由有魔力的和别的“假使”,由各种各样的想象虚构、规定情景、内部动作、注意对象、大大小小的真实和对这些真实的信念、适应及其他元素交织而成的。情感一旦贯穿到潜台词的整条线索中去,剧本和角色的“贯穿动作”就产生了,它不仅有形体动作,而且也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潜台词存在于台词内部,存在于台词字里行间,作者没有写出来,但又最能表达人物语言的真实含义,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正含义。 2.结合新媒介给人带来的冲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试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阅读。(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1)媒介及新媒介的概念 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在现代传播学里,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文学媒介是文学语言与意义得以传播的物质形态及渠道,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类型。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是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的。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广播文学、电视文学、音乐文学和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下面给大家分享教育学书籍的,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这本书,看过后,我明白了家长在很多方面都应该较正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教会了我怎样更好的与孩子沟通,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一、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早睡早起多运动、多看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尤其要注意时常保持健康、快乐、自信的状态,让孩子处在和谐融洽、开心向上的家庭氛围里。 二、端正的学习目标 首先,学习是一件要伴随人一生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才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许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可以很轻易地理解这个道理,因为不管我们拿到硕士还是博士学位,在我们工作的时候,依然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不学习不突破,就永远不会有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也理解这一点:学习不是为了拿好成绩,也不是为了考好大学,学习的目的是让你们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让你们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承担起责任,是为了改变这个还有很多缺陷和问题的世界。 在学校里,孩子们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做人的道理。第一次走进东升一小的校园时,美丽的校园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操场边上那句“做有中国灵魂知礼明礼受礼的现代人”更让人深思和感动。当学校能把“德行”和“礼”作为办学的宗旨,是一种何等的高瞻远瞩的姿态。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育才,唯有

德能兼备才能称之为“才”。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中国的未来仰仗的不是经济增长或者GDP排名,只有和谐的社会才能更具有可持续性,而这就需要更多有德行的人来承担责任。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教育成读书机器或者考试达人,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爱护环境和保护弱者等等。简短的说,我们和学校的一致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因材施教 看过后,我意识到,孩子和小树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也需要有不同的培育策略,要不断修枝剪叶,让她经历风雨,才能让她长成一棵有担当、有能力福荫社会的参天大树。 我的孩子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良而且会替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比如说:今天碰到某某同学的妈妈,说你很可爱哦。慢慢地,孩子从开始抗拒上学,变得喜欢去上学了,从开始总是在课间时坐在教室里,到后来开始去操场、图书馆“探索”她的新天地。这一点一滴的进步对别的孩子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却让我很欣喜地看到她逐渐开朗和勇敢的迹象。书中那一句“仔细诊断,对症下药”的确是非常管用。上学路漫漫,将来孩子的路还很长,一定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并不厚,但却很全面地针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最后,因为非常喜欢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所以借来这里跟诸位分享:“孩子,我要去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史)【圣才出品】

第19章文学史 一、简答题 1.结合中国近年文艺创作现实,试论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答: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依存、辩证统一。 (1)文学的现代性要求各民族文学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这个借鉴吸收的过程中,文艺作品的民族性必然受到挑战,从而与现代性发生矛盾。因此,如何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世界文学中的先进成分来进行革新创造,使本民族文学具备现代性,是处理好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关系的关键。 (2)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这不仅表现在优秀文学传统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方面,而且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上。一个民族的文学不可能完全适应另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因此文艺作品要走向现代化,绝不能以牺牲民族性为代价。 80年代中国小说界出现了“寻根文学”,其代表作家及评论家就认为,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这体现了作家对于追求借鉴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一种反思,于是他们主张以“现代意识”来重新观照传统,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文学创造只有根植于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走向现代。汪曾祺的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都被视作重视民族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可见,保持文艺作品民族性乃是现代性的基础。 (2)文学传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

这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解放思想,打破种种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继承中批判,在借鉴中革新。文学的现代性意味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学突破陈规、自由开放,从而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时代气息。 继承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借鉴也不意味着盲目崇拜、照搬抄袭。我们反对文学上的民族保守主义和排外主义。消化、吸收、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相结合,是接受外来影响的关键。例如莫言构筑的《红高粱家》系列,极富奔放的东北民俗特色,小说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意蕴,同时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和福克纳现代派的影响,可以说在讲究民族性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西方优秀作品中的先进经验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性。可见,文艺作品的现代性是民族性的发展趋势。 2.试举例说明该如何看待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对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的看法: (1)中外文学史证实文学发展的继承性 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中外文学史的事实表明,各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一个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历史过程。文学活动的发展,要以从它的先驱者那里承继下来的条件作为创造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不仅表现在优秀文学传统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方面,而且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上。 ①从思想内容来说,历史上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感情的作品,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继承性。 ②从艺术形式来讲,每个时代的作家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继承过去时代所形成的文学传统和创作经验,特别是进步的创作方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比如唐代诗歌的繁荣,无论从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