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第一次作业:

1.阐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谈谈你的认识。

答:(一)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标准”中提出了高中数学课程的10项基本理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把高中数学课程定位为基础性和选择性;2、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3、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还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求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二)课程目标的变化与以往的“一维教学目标”相比,“标准”提出的是“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课程内容的变化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系列。按照目前的安排,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必修课的内容。对于选修课程的四个系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为进一步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其中选修系列1为文科类必选,系列2为理工类必选,系列3、4则为学生自选的数学课程,分别侧重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

2.何谓数学认知结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如何形成,举例说明;

答:所谓数学认知结构,狭义地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就是学生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可分为(1)一般的(长期的)认知结构变量。学生在中学数学的全部知识结构的内容和组织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未来的成绩。(2)特殊的(短期的)认知结构变量。学生在学习某一相对小的知识单元时,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对这一新的学习发生影响并有直接关系的概念、命题的内容和组织特征。

例如:同一数学知识结构的内容,可通过不同的数学认知结构去掌握,单纯的数学知识的积累,不等于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是:有足够多的观念;具备稳定而又灵活的产生式;层次分明的概念网络结构;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观念。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包括: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应具备以下条件:让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到什么或将要具备什么能力,能造成认知冲突,问题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提出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难度是适宜的。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意整体性教学:注意知识组块的教学,实施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从数学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考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足够多的观念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专家系统”的研究表明,在某个领域内善于解决问题

2.具备稳定而又灵活的产生式

足够多的观念仅仅是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你头脑中的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甚至问题解决者已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所需的全部知识,但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例如,如果学生一识别出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他就能作出反应: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那么,我们就说该学生已习得了这个产生式。假如被试是在被主试问到什么是勾股定理的情形下复述出勾股定理,我们不能肯定被试已习得这个产生式,因为他可能仅仅是从长时记忆中检索出勾股定理的言语信息,并没有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学生是否习得产生式,关键是看他在问题情境中识别出条件信息后能否作出活动。尚未习得勾股定理产生式的学生当然不能解决与勾股定理相关的问题,尽管他脑中贮存有勾股定理的言语观念。

3.如何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如何应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进行教学? 答:数学的抽象性表现在将事物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数学抽象有着丰富的层次, 是逐级抽象并且伴随着高度的概括性。数学抽象还表现在广泛且有系统地使用符号, 。数学 抽象必须以具体素材为基础,还以广泛的具体性为归宿。数学的抽象与具体是相对的。互相 区别又是相互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应以学生的感知出发。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从具体到抽象, 逐步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上升为理论, 再由抽象到具体, 应用理论指导实践: (1)数学概念的阐述注意从实例引入; 。 (2)对一般性的数学规则,注意从特例引入。 (3)注意运用有关理论解析具体现象,解决具体问题。 (4)具体直现仅是手段,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是目的。

4、证明:?20sin 不是有理数,并对证明过程进行逻辑分析。

证明:因为sin3θ=3sinθ-4(sinθ) 3 令θ=20° 得到:sin60°=3sin20°-4(sin20°)3=√3/2 假设sin20°是个有理数, 那么3sin20°-4(sin20°) 3是关于sin20°的整系数多项式 也是有理数 与3sin20°-4(sin20°) 3=√3/2为无理数矛盾! 所以sin20°必然是无理数。

5、用多种方法解答,并说明思维方法。

设22

2z y x =+

,求证,对任意正实数x ,y ,z 及m ,n

有22n m z ny mx +≤+ ()

()()()

()()2

22121212sin cos arctan m Q n Q n Q a a m nx my mx ny i mx ny

y x z z z z z z z +?=+≤=

??=

====-

++≥+答:证一(三角法)由+=,可设x=zsinQ ,y=zcosQ ,

则mx+ny=z 证二(复数法)设=x+yi,=n+mi 则x+yi n+mi ()()1+n 21111222

2y m xy mn x mx ny +=++≤+≤证三:(几何法)如图构造直角梯形

由梯形面积关系有

x 整理得x n z y m a

(),,,A x y AB z

z ∈∴∈?≤≤≤++证四:(解析法)在直角坐标XoY 中,以o 为圆心,z 为半径作圆

作直线mX+nY=0

m,n R ,直线经过2,3象限

x,y R 在1象限且在圆上在Rt ABO 中,即mx+ny 此外,也可用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利用柯西不等式,利用判别式等。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首次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的是 A. 施瓦布 B. 斯腾豪斯 C. 泰勒 D. 古德莱德 标准答案:B 2.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教学须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或联结从外部构造心灵。这种教学观可简说为“塑造说”或“外烁说”。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卢姆 D. 凯洛夫 标准答案:B 3. 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取向是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主体取向 D. 实践取向 标准答案:A 4. 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 查特斯 B. 坦纳 C. 泰罗 D. 博比特 标准答案:D 5. ()是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标准答案:C 6.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 哲学取向 B. 创生取向 C. 背离取向 D. 心理学取向 标准答案:B 7. 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A. 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 标准答案:B 8. ()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 标准答案:A 9. .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下列()不属于教学动力具有的特征。 A. 方向性 B. 动力性 C. 动态性 D. 转化性 标准答案:A 10.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课程评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顺序是 A. 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评价时期、建构时期 B. 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C. 评价时期、建构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 D. 评价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标准答案:B 11. 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 课程解读范式 B. 课程理解范式 C. 课程实施范式 D. 课程评价范式 标准答案:B 12.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符合21世纪教育的趋势 A. 德育优先发展 B. 为求更多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学校需增加学习的份量与时间 C. 重视多元智慧,给予适性发展,启迪个人潜能与智慧 D. 为尊重个人发展,教学以放任为原则 标准答案:C 1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 《老师,再见!》 B. 《爱的教育》 C. 《班级生活》 D. 《隐性课程论》 标准答案:C 14.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 主体 B. 资源 C. 脚手架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演示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 (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动力性B.方向性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A)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程序教学B.自学 C.个别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A.实验法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 ☆☆☆☆☆ __☆_ 比__☆__ 多,多__2__ 个. 2、与19相邻的数是(18 )和(20 ). 3、一个加数是8,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13 ). 4、减数是8,被减数是19,差是(11 ). 5、16里面有(6 )个一,有(1 )个十;20里面有(2 )十. 6、(7 )+ 6 = 13 8 +(9 )=17 7、6个一,1个十组成的数是(16 ).30里面有(30 )个一. 8、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十位是第(二)位. 9、按规律填数.3 、5、7 、9 、11、13 、15 ;10 、7 、4 、1 . 10、写出与8 + 4相等的三个加法算式._2+10=12_ _5+7=12_ _3+9=12_ 11、你上第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0 )分钟. 12、你的生日是(10 )月. 二、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3分). 17 11 7 9 19 4 20 15 _4、7、9、11、15、17、19、20.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4分) 1、__9__过1小时是10时;大约过__4__时是13时. 2、28增加(7 )后是35. 3、妈妈比你大(按实际填空)岁. 四、认识图形,数一数下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共24个图形)(7)个正方体(6)五角星(6)个三角形(5)个球 五、计算 1、直接写得数(共12分) 4+5=9 7+5=12

5+8=13 9+4=13 8-2=6 8+7=15 7-3=4 13-3=10 7-7=0 8+3=11 9+6=15 9+9=18 18-5=13 7+6=13 15-3=12 8-6=2 9-5=4 6+9=15 10-8=2 9-7=2 3+3+2=8 7+2-5=4 10-6+5=9 8+6-3=11 2、在○里填上“>”、“<”或“ =”.(12分)5+9=14 9>18-10 7+8<16 10-8<7 12>3+8 9=13-4 8+5>7+4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第12—14章) 一、填空题 1.所谓教学手段,就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得教学目得”,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得“工具、媒体或设备" 2.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 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3。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得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与受传者。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与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非言语表达艺术就是非常丰富得,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头语、眼神、表情等来表达、 6. 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导课得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得需要,又要顾及学生得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得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得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得与重点得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得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得、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 C )就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得范围。 A、重现力B.表现力C.接触面D。参与性 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得就是( B); A.多媒体化B.实用化C、网络化D.智能化 3.现代教学媒体得扩散性就是指( D )、 A.媒体可以记录与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得信息符号就是可以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得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得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就是一位幽默大师,她得小说既深刻又有趣,她写得两本反映儿童生活得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令人着迷得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A.激励式结课B拓展延伸式结课C.比较式结课D、悬念式结课 5、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得就是( D )、 A、科学性 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得就是( B)。‘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D、启发性 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得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D、背景、输入、过程与成果评价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得特点得就是( B )、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决策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施瓦布 D.奥苏贝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四

学习新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体会 (一)新课程新在哪里 1、教材全新的设计理念。 一是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二是主张“双主体”互动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三是强调“新三中心”。新三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2、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阅读、探索、思考、观察、实践、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培养高尚道德和体验丰富人生的环境。 3、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式——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讨论式——参与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学习;小组协作式——小组成员协作,互相分享;和谐合作式——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平等合作;综合活动式——在活动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 4、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质疑、指正和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拥有被尊重的权利等等。给予学生这些自由和权利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 (二)新课程如何实施 1、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新教材每一框内容活动不少,设计的问题很多,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有时我们可以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

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 1.填一填。 ⑴比8少2的数是( )。 ⑵ 7和9中间的数是 ( )。 ⑶比7多1的数是( );比7多2的数是()。 ⑷比9小的数有( )。 (6)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7)比10小而又比7大的数有( )。 (8)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比9小3的数是()。(9)我在10的前面,8的后面。我是()。 (10)我在7的前面,5的后面。我是()。 (11)在2、9、3、0、8、5、7、4、6中,左数第6个数是(),第8个数是(),第2个数是(),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12)一个数前面是7,后面是9,这个数是()。 4. 想一想。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红排第4,从后面数,小红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3)盘子里有18个草莓,芳芳上午吃了5个,下午吃了6个,她吃了多少个?(10分) (4)用17-4-10=3(支)编一道题。(10分)

二、填一填。 ⑴吃饭时,我们通常用()手端碗,()手拿筷子。 ⑵写字时,我们通常用()手拿笔。 ⑶走路时,我们要靠()侧行走。 (4)上课发言应举()手,走路时应先迈()脚。 (5) 10前面有()个数,6再往后数的三个数是()、()、(),6往前数两个数是()。

(6)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7)2个十组成的数是()。 (8)比14多1的数是(),比14少1的数是()。 (9) 与17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10)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1)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12)和1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3)16比10多()。8比14少()。 (14)12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5)14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16)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7)10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8)20里面有()个十 (19)我比17小,比15大,我是()。 (20)我在14和12之间,我是()。 (21) 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三、□内可以填几? ⑴8+□<13⑵6+□<12 ⑶19-□>14 ⑷17-□>11 我后面有8个人。我前面有6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1 一、填空。 1、中有()个三角形。 2、一个数加5后是8,这个数是()。 3、中有()个长方形。 4、有两个相等的数,它们的和是6,则这两个数是()和()。 5、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在第 ( );从右数,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后面有( )种水果。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粉笔盒、冰箱都是长方体。() 2、足球、皮球都是球体。() 3、19后面只有一个数,那就是20. () 4、在1~7之间有6个数。() 5、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9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1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5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8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2 一、填空。

1、1的前面是(),8的后面是(),19的后面是(), 10的前面是()。 2、1个十和5个一组成()。2个十是()。 3个1和1个十是()。19里面有()个十和()个1。 20里面有()个十。 3、个位是5,十位是1的数是()。十位是2,个位是0的数是()。 个位是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是()。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的数是()。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有1个十在十位写(),有2个十在十位写(),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5、右边起,第一位是4,第二位是1,这个数是()。 6、 二、我会做。 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3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2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3 一、填一填。 1、在1、0、3、4、 2、5、10、8、7、6这些数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7大的数有(),比3小的数有(),从右数第6个数是()。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汇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寒假作业汇集 一、数 (一) 1、 8 5 10 () 7 6 2 ()() 2 6 ( ) 4 5 () 2 ( )()2、看图写数。 ()()( )() ()>()()<() 3、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9和7的和是(),差是()。 4、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8的相邻数是()和()。 5、6和8中间的数是( )。 6、从1数到10,有( )个数,7是第( )个数,第4个数是( )。 7、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5=□□<3 8、把8、2、0、7、1、4、10、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分) □>□>□>□>□>□>□>□ 9、3和6相比,( )比8小得多。 10、5的右边是( ),左边是( )。 11、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读作()。 1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3、比8多5的数是(),()比19少9,10比5多()。 14、被减数和减数都是9,差是()。 15、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16、20里面有()个十 17、18和20中间的数是(),15前面的一个数是() 18、比15大1的数是(),13比10多()。 19、(18、10、6、9、13、20、1、11、2、15)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从左数起,第4个数是(),从右数20在第()。 20、 9+

(二) 1、看珠子填数,看数画珠子。 2、比16大、比19小的数是()和()。 3、18里面有()个十,()个一。 3、12前面的数是(),17后面的数是()。 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6和8的中间的一个数是() 6、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比10少1的数是(),比5多4的数是() 8、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9、在6,0,9,5,7,1,4中把小于7的数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10、14后面连续三个数是()、()、()。 1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12、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13、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4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14、2个十是(),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5、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16、13的“3”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17、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8、在算式15-2=13中,15是()数 2是()数 13是()。 在算式11+6=17中,加数是()和(),和是()。 19、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20、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 第4个数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1

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在红心,而不是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虽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它的好处确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开放教育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 开放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这一特点体现了面授只是起到一个辅导作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还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下面我谈一谈我的自主学习计划: 第一,我先了解所选的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修读的课程,其中,由中央电大统设的必修科为10门左右,限选科不超过3门,这些课程是我必读的,我还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集中实践环节。此外省级电大开设的必修课我也必须修读。以上这些课程的学分加起来通常答不到最低的毕业学分,我因该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选修一些你感兴趣的课程,也可以选修若干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或跨学科的选修课。 因为我的饿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对所要选读的课程也比较有信心,所以我给我自己确定的目标是每学期要修3到4门课程,这样我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或提前毕业,开放教育的课程每学期都要滚动开设,并提供教学和考试服务,所以有一些比较难的课程,我要考虑延长修度的时间。 第二,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时候,我注意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指导教师比我更熟悉课程及其前修后续的关系,可以在选课的时间安排上给我提供指导,使我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加合理。 处理好工学矛盾,因为我有固定的工作,业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来进行学习,我试着把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安排,我发现我可以挤出许多时间,接下来,我给自己拟订了一份周学习计划表,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中,虽然安排了不少于20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计划,但一周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没,只不过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了,而且这样分散安排也不至于太辛苦,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光制定了计划而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不行的,所以我着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1、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 2、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来行事 3、即时复习 (二)经常向自己和他人体温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2、保持适量的休息和运动 3、充分利用课程的学习资源,电大为我们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以及网上辅导和教学信息,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等。 除了文字教材是系统学习课程全部内容的主要媒体,必须选用以外其他媒体是学习课程的辅助媒体,我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使用条件选用了以下几种: 音像教材一般都"少而精",着重讲重点,难点,讲思路和方法。教材中有些学习的内容,当我通过文字教材难以理解清楚时,可能需要看与该内容相关的教学录象或VCD,或听关于该部分内容的录音讲解。

一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幼儿园的结束,儿童进入了小学。但是,作为小学生,好多 孩子还是停留在幼儿园的状态下。 如何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首先要解决的。 小学,基本上每天要做作业。 我没有教过一年级数学,觉得这么小就每天写一两张的作 业,很费力!而且据以前教学的经验,现在的学生小学四年级时 已经有近一半的学生近视! 近视是因为用眼过度。罪魁祸首就是教师,因为教室布置的书面作业很多,学生用眼很疲劳。 怎样才能做到不用写就可以做了作业呢? 作业的非书写形式,就成为本学期的想探索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作业形式的学习与实践: 一、口述类作业 1、说一句话 在一年级上册中,“位置与顺序”、“比较”、“钟表”,这些课通过生活的经验,说一说来学习的。作业的布置也要是“说一说”。 作业是布置了,难点在批改上:怎么知道是不是说了呢?怎 么知道说对了呢? 城里的孩子,不同乡下的,每个孩子都有个家长,而且,每 个孩子的家长都加老师的微信,所以作业由家长发在微信上,老

师检查。 比如:钟表一课钟,学生画一个合格的钟表是有困难的,但 是,在8点附近,说一说“快8点了”、“过了八点了”,是容易的,而且是有效的。 再比如:老师布置作业:家长说两句话,学生判断位置。(内容发在微信上) 二、手工作业 在一年级上册中,“跷跷板”、“猜数游戏”、“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这些课都可以布置手工作业,做好后,交给老师,评比。 我让学生做过“简易天平”、“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做的机器人”,做过加法表、减法表的卡片。这些都对学习很给 力! 三、没有产品的过程类作业, “跳绳”、“乘车”、“分类”,可以用过程类作业。这类作业 难点在批改上,由家长把视频发在微信上,老师检查。 比如:三杯不一样多的水,放上同样多的糖,看那杯甜。 再比如:用计数器计算加减法,老师说“一个加数是7到9,另一个加数也是1到9,在计数器上把所有的加法拨一拨”。 再比如:学生有10个小正方体的学具,老师要求回家玩学具:把10个小正方体排成“一字长蛇”、“二龙戏水”、“三足鼎立”模样。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4 考核形式:总结课程学习体会,从基层一线教师的认识角度,举例说明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及其表现的认识。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有独立思考分析的实例报告(约1000字),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主要内容应包括: 1.概述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30分) 2.从基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意义。(10分) 3.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现实工作体会,专门撰写的教学经验短文(500字左右),提出自己亲历或身边真实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事件,概括自己对于其中所体现的“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与动力”的状况分析(有实际进程为证),并分析此经验如何帮助自己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60分) 答案: 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 矛盾: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动力特征表现: (1)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2)教学过程的动力特征:方向性、动态性、转化性、强度性多样性、差异性 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基层学校的工作及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结合这些经历,我有以下思考:加强过程性管理,加大督促随检力度。在管理的过程中,谁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结果和过程的关系。对于基层管理单位,大的结果不容易得到,所以,抓好过程不失为管理的一种好的措施。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外界条件的感知性。任何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他都需要上级的激励,就像现在素质教育提倡的一样。 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一年级上册数学10以内分成作业

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法作业 班别:姓名:家长签名: 3+3= 5+3= 6+4= 7+2= 2+5= 3+5= 4+6= 2+7= 5+2= 6-3= 8-3= 10-4= 9-2= 7-2= 8-5= 10-6= 9-7= 7-5= 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法作业 班别:姓名:家长签名: 3+5= 5+4= 6+3= 7+1= 2+4=

5+3= 4+5= 3+6= 1+7= 4+2= 8-3= 9-5= 9-3= 8-7= 6-2= 8-5= 9-4= 9-6= 8-1= 6-5=

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法作业 班别:姓名:家长签名: 3+2= 5+2= 6+2= 7+3= 2+7= 2+3= 2+5= 2+6= 3+7= 7+2= 5-3= 7-5= 8-6= 10-7= 9-2= 5-2= 7-2= 8-2= 10-3= 9-7= 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法作业 班别:姓名:家长签名:

3+1= 2+1= 1+1= 2+2= 1+2= 1+3= 1+2= 2-1= 4-2= 2+1= 4-3= 3-2= 3-1=

4-1= 3-1= 3-2= 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法作业 班别:姓名:家长签名: 3+2= 5+2= 1+5= 4+1= 2+4= 2+3= 2+5= 5+1= 1+4= 4+2= 5-3= 7-5= 6-1= 5-4= 6-2= 5-2= 7-2= 6-5= 5-1= 6-4= 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法作业 班别:姓名:家长签名: 7 5 4 6

3 1 2 3 3 3+4= 1+6= 2+3= 3+1= 3+3= 4+3= 6+1= 3+2= 1+3= 6-3=

2019年秋国开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题型大全

2019年秋国开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题型大全 一、单选题。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正确答案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正确答案是:精神助产术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正确答案是:管理策略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是:传递策略 在布鲁纳所提出的内部动机中,()是指儿童由于对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图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类同性。 正确答案是:自居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环境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是:颜之推 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思想。

正确答案是:儿童中心主义 先行组织者是()提出的一种合适认知领域目标的教学程序。 正确答案是:奥苏贝尔 以下著作中,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的是()。 正确答案是:《爱弥儿》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是()。正确答案是:附属驱力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正确答案是: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正确答案是:情境认知理论 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于()。正确答案是:1918 ()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 公养"、"公育"制度。 正确答案是:康有为 信息加工模式是谁提出的? 正确答案是:加涅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作业 1.第1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 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 C.原始、古代和现代 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答案:A 2.第2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开放课堂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答案:A 6.第6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A.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B 8.第12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答案:B 9.第13题 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10.第14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C 11.第15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答案第—章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2答案(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怎么选择需要教的内容。泰勒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基本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的纵向结 构,指的是对课程要素学习先后次序的安排。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五个层次。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 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 程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 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 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课程专家及学生和家长。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 A.课程目标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D.内容本身的性 质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 A 4. D 5. C 6. B 7. D 8. D 9. C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B 22.B 23.D 24. D 25 B 26 C 27A 28 D 29 D 30 D 31 C 32 D 33 A 34 A 35 D 36 C 二、填空题 1.综合性、独立性、实践性、发展性 2.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 3.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 4.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5.认识的主体、学习环境和学习目标 6.学期的教学目标、所任班级学生的情况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表、课外活动的安排。 7.讲述法、讲解法和讲演法 8.文献法、观察法和调查法 9.教学目标最优化、教学策略最优化、教学控制最优化、教学评价最优化 10.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1.教育传播学、教育控制学、教育系统学 12.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的教材、计算机教学法 13.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14.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力和发展个性 15.硬件、软件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四、简答题

1.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教学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有秩序地进行教学的必须条件。计划是否符合实际,目标要求是否恰当,措施是否得力合理,都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必须了解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切实可行的好计划。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1)要依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总的看法和态度;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总结。 (2)要依据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对教学的要求,它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 (3)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具体依据。课本是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的,它是《指导纲要》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学参考书是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有对教材的分析,重点、难点的处理和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建议等。 (4)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制定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答:信息是知识的源泉,也是解开自然之迷的向导。未来社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出会产生和利用信息的人,信息社会的教育亦可称之为信息能力教育,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方面: (1)要适合课题的教学目的任务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因此,必须适合课题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 (2)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教学目的由教学内容来体现,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就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储备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4)要考虑学校的设备条件 (5)要适合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风格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要按规定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同样数量的知识所耗费的时间是不同的。 4.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学科特征所决定的。而学校的培养目标又是依据国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方针政策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的。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的目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工作方法方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