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地理: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地理: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力度,按洋思课改模式上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刚升入中学,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习中的一大优势。同时,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 1、“与同学们谈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调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 3、地球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 4、地图 学习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5、大洲和大洋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 6、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7、天气与气候 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 8、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10、世界的气候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11、人口和人种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宗教知识的兴趣。 1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3、发展与合作 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实践或自做简单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形状的认识 (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海边看归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远等。 4、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两极除外)。 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5、纬度 (1)度数范围: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2)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6、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形。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条东经,一条西经,度数和为180°) 7、经度 (1)度数范围: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2)东西经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经纬网定位 (1)原理: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而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2)作用: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9、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地轴(3)周期:24小时(一天)。(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5)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太阳 (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东 (5)地理现象:①季节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3)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4)比例尺的大小 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反映的内容比较简略。 (5)选择适用的地图(课本19页) 12、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 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 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地区为中时区。180°经线所在时区为东西十二区,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同步测试题(共13套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同步测试题(共13套附答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 1.下列关子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的形状是半圆形 C. 经度越高,经线越长 D.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①→②→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C. 地球绕太阳公转D. 海平面上升 3.经过精密仪器测量,地球的表面积约是 A. 4.1 亿平方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6.1亿平方千米 D. 8.1亿平方千米 4.赤道的周长约为 A. 6317千米 B. 4万千米 C. 6371千米 D. 8万千米 5.有关地球的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B.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 星方向 D. 从北京向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 6.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 哥伦布 B. 魏格纳 C. 麦哲伦 D. 郑和7.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A. (40°N,120°E) B. (0°,120°E) C. (90°N,0°)D. (40°N,0°) 8.我国南方某地的亮亮和蓝蓝从学校所在地(32oN、104oE)沿东经度104o,同时分别向南向北出发,如果方向不变,那么 A. 他们可能相遇在(32oN、76oW) B. 他们可能在南极(或北极)点相遇 C. 他们永远不能相遇 D. 他们可能在赤道相遇 9.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经线都是长度不相等的半圆 B. 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C. 任意两条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D. 任意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10.地球上与(27.1°,103.3°)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11.前段电影《战狼2》热播,令国人热血沸腾,同时让我们见识了身手了得的特种兵战士.如果你是一名特种兵,你收到了下面四个坐标信息,你能马上判断出来哪个坐标点位于我国境内吗?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B. 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C. 周长约6371千米 D. 指示南北方向 13.下面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 月食 B. 日食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观看远处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14.我国的纬度范围大致在之间,经度范围大致在之间,图中点位于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地理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 地理笔记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海拉尔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圆 指示方向:东西 长度: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度数起点:赤道( 0 °纬线) 度数的划分:由0°向南、北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90°。代号:南纬(S)、北纬(N) 低、中、高纬度的确定:0°--30°--60°--90° 划分半球的界限:赤道(0°纬线) 五带划分:0°°°--90° 三、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度数起点:本初子午线( 0 °经线) 度数的划分:由0 °向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 °。代号:东经(E) 、西经(W)20 ° W-----160 ° 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是绕什么自转的 旋转中心:地轴 2、地球沿着什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旋转周期:一天 /24小时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的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6、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地理笔记

海拉尔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圆 指示方向:东西 长度: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度数起点:赤道(0 °纬线) 度数的划分:由0°向南、北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90°。 代号:南纬(S)、北纬(N) 低、中、高纬度的确定:0°--30°--60°--90° 划分半球的界限:赤道(0°纬线) 五带划分:0°--23.5°--66.5°--90° 三、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度数起点:本初子午线(0 °经线) 度数的划分:由0 °向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 °。代号:东经(E) 、西经(W)20 °W-----160 ° 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是绕什么自转的? 旋转中心:地轴 2、地球沿着什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旋转周期:一天/24小时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的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6、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③比例尺的大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2、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北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南 在南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北 地形图的判读: 同线等高,全图等距,线重必崖,线密坡陡,互凸即鞍,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海陆分布的特点:海陆分布不均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4、各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亚洲:白令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活动 2、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是太平洋板块 5、板块运动的形式:张裂和碰撞挤压。 6、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系。 7、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纬线经线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分赤道以南为南纬(用 “S”表示); 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 N, 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 S。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用“W”表示) ; 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 E ),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 W ) 半 球 划 分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 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 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 O W向东到160O E为东半 球(20 O W—0 O—160O E); 20 O W向西到160O E为西半 球(20 O W—180 O—160O E)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8、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第十题、十一题,要会判断某点的经纬度及两点相对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 11——15页)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 册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例如:月食、海上观船帆、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真实地球为不规则球体,不存在地轴、经纬线。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都平行。 ①纬线是不等长的,纬线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减,直到两极缩成一点。 ②除了两级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圆,纬线有无数条,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③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度范围为 0°~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增。 ④纬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N”和“S”表示纬线所在的半球。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也叫子午线。 ①经线是等长的,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经度范围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是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增直到180°重合。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判断经度所在半球(经度是西经的,与20°W比较,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经度是东经的160°E比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反之,在东半球;20°~160°的看符号判断,什么符号就在哪个半球)。 2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班级:姓名: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1海边看船○2“站得高,看得远”○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3.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度数范围 经线半圆相等东西方向0°—180° 纬线圆(两极为点)不相等南北方向0°—90°.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90°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本初子午线0° 南极90°S 南回归线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是指:纬度60°—90°。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方向周期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 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北极圈内昼夜长短春分 3.21 赤道春季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夏至 6.22 北回归线夏季昼最长,夜最短极昼 秋分9.23 赤道秋季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冬至12.22 南回归线冬季昼最短,夜最长极夜

10.读教材第14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中并完成下表。 1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① 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 ③一般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 12.比例尺等于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 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尺大围小内容详” 。 13.海拔是指 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 某一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 闭合 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 叉;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海拔高度 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 海拔 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 等高距 。 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 坡度越缓 。等温线越 密集表示 气温差异越大 。 16.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25页): 山峰: 闭合等高线的中心,数值内高外低 ;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低突脊) ;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高突谷) ; 陡崖: 等高线重合之处 ;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 。 17.读右等高线地形图,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 山峰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E. 陡崖 18.列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第27页图)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高度 低 高 高 较低 地面起伏 小 较小 很大 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19.可以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地形剖面 图。 名称 纬度范围 地理现象 热带 23.5°N —23.5°S 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 23.5°N —66.5°N 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 南温带 23.5°S —66.5°S 北寒带 66.5°N —90°N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南寒带 66.5°S —90°S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上册

黄冈庙中学雷立新 2014年9月 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重点强调在每节新课前学生要依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做好课前预习。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 船身。(2)月食、日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 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平面图中一般为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纬线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 到极点缩为一点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6、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 S)

7、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纬度从0O 开始向北增 大至北纬90O(记作90O N),向南递增为南纬90 O(记作90 O S)。 N S 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用“E”表示),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用“W”表示) 范围:0O (0O经线叫本 初子午线)—180 O 赤道以北:北半球 赤道以南:南半球

7、利用经纬网定位。 用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如图①在③的()方,②在④的()方,①在④的()方,①的经纬度位置为(),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有(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 实。 2、知道学习地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形成地理表象;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步树立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 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生活与地理 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合作价值观。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 学生:地理!

老师:对,地理!教师:同学们,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学生说,并可以提问,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简单讲评 教师: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学好地理是十分有用的。那么地理具体学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读P1课文和卡片:1、说一说地理学习哪些内容; 2、尝试在空白卡片中填上地理的其它内容; 3、将这些内容按自然和人文进行分析。 教师:1、地理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板书) 学生:读P2四幅图,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并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教师: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须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和“听老家的姑姑说……”两段资料,围绕下述内容谈感想: 1、造成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2、山区种植粮食和果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 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归纳为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2、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P4“综合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两段课文,结合上面所列举事例,说一说: 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2、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3、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 教师:1、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评; 2、小结:(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用综合的观点学习地理; (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地理;(3)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再生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地理。 板书:综合地分析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全课: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学好她对每一位同学终生有用。 七、【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