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概论》期末论文

《心理学概论》期末论文

《心理学概论》

期末论文

论文名称: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年级专业:20XX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X X X

学号:XXXXXXXXX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大学生身心发育日趋成熟,恋爱问题成为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都会面临什么是爱情,怎样恋爱,恋爱中如何与对方相处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恋爱特点、原因、恋爱误区、道德要求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恋爱特点;恋爱原因;恋爱误区;恋爱道德

引言: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结构的变化,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生的人生观、恋爱观较以前有很大的变化, 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考研、上网、谈恋爱”已成为当代许多大学生的时尚。追求爱情的恋爱过程是最让大学生心动,同时也最令大学生心烦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从心理学、伦理学分析大学生恋爱现象及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生历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恋爱的定义

科学地揭示出“恋爱”的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恋爱就其内容来说,具有十分丰富多彩的特点;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则又反映在个性、人格迥然不同的人身上。不同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角度对“恋爱”的解释各不相同,恩格斯认为[2]“恋爱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英国性心理学家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一书中认为[3]“恋爱是一种吸引的情绪与自我屈服的感觉之和,其动机出于一种需要,而其目的在于获得可以满足这需要的一个对象。”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4]“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特别强烈的互相倾慕。”

二、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通过一份对湖南省株洲市 1300 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 得出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特点:[5]

1. 普遍性。谈恋爱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53.4%, 表示自己目前不打算谈的有3

2.6%, 另外 14%的同学则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认为在大学不应该谈恋爱的只有6.5%。从调查的情况看, 大学生谈恋爱具有普遍现象。大学生恋爱的平均百分比: 大一为 8%, 大三、大四达到了 94%。这说明恋爱的愿望不仅会随年级升高而加大, 而且还会在同学之间相互影响, 呈现出普遍性的特点。

2. 自主性。大学生由于脱离了家庭生活, 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高校里, 大学生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念强烈, 通过调查:有 76.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自主的能力, 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 17.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只有 5.9%的学生认为大部分的事最好是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3. 浪漫性。由于大学生的爱情是在特殊文化环境中萌生的,而作为爱情之果的婚姻家庭需要在学业完成之后才能实现。因此, 有 91.3%的大学生表示在恋爱中要追求轰轰烈烈的感觉, 而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长远发展和最终结果, 以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恋爱的浓重的浪漫色彩, 遮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 使恋爱缺少必要的现实基础, 恋爱关系容易破裂。

4. 公开性。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大都向往自由自主的生活, 于是许多热恋中的大学生一扫传统的以含蓄、内在、深沉为美的形式, 在众目睽睽之下, 旁若无人地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调查, 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恋爱大学生比例为 87.6%, 愿意在校园里各种环境下有亲昵行为的: 教室 23.7%、图书馆 37.5%、食堂 68.6%、校园绿地 86.2%。

5. 轻率性。大学生恋爱的轻率性, 一方面表现为在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择偶标准情况下仓促应对。有 21.8%的学生只是在好奇心、神秘感、性冲动等心理驱使下与异性出现恋情。

有43.6%的学生恋爱是为了满足情感的空虚。由于恋爱开始就缺乏慎重的考虑, 这种爱情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常出现恋爱挫折, 造成不必要的苦恼和焦虑。由于恋爱的轻率性, 使得大学生恋爱基础十分脆弱, 从而出现了高失败率。根据笔者的调查, 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占到了63.4%。

6.脆弱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 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任感情随意放纵, 缺乏理智的控制能力。脆弱性在失恋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调查中发现的63.4%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中, 有 75%的学生面对失恋挫折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能逐步恢复正常, 有 25%左右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焦虑、悲伤、痛苦、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有的甚至滋生“寻机报复”和自杀的念头。

三、大学生恋爱原因的分析

1. 生理和心理因素。大学生年龄一般在 17~23 岁, 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 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 性欲需求日益强烈, 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出于性冲动的驱使, 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 恋爱也就慢慢的出现在大学生中了。

2. 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现在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的过分宠爱, 使他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依赖心理, 进入大学后从依赖父母转向对新的关爱的渴求。此时若有异性朋友的友爱与关注, 极易发展为爱情。第二, 中学时期, 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致使他们的好奇心不断累积, 到了大学, 远离了家庭束缚, 最终触发了体验恋爱的动机。

3. 学校因素。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恋爱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 这种模糊性的政策使学校管理部门认识不统一,导致学生对待恋爱越来越开放。各高校的青春性教育也没有真正落实, 笔者所调查的几所高校, 类似的课程教学, 基本是形同虚设。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的恋爱观、道德观的教育方面也处在一个薄弱的环节。

4. 社会因素。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以及社会上一些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过分渲染, 更有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 使大学生难辨是非。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渴望揭开两性之间神秘的面纱, 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恋爱起了诱发作用。

四、大学生的恋爱误区

1、不文明的恋爱方式

许多热恋中的大学生,一扫传统的以含蓄、内在、深沉为美的形式,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接吻拥抱、勾肩搭痛、作出一些令人不堪入目的边缘性行为,致使旁人不得不退避三舍。大学校园毕竟是大学生群体学习的地方,一些大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出来的过分亲昵的边缘性行为,会对他人造成视觉的污染。热恋中的大学生既要使自己的恋爱富有浪漫色彩,更应注重行为的适度。因为恋爱毕竟是双方的私事,越来越要求有隐秘性。也就是说,它越来越被看成“个人的事”、“私事”,看作一种纯属个人和不便公开的事,不宜在公共场合为所欲为。

2、恋情至上

有些大学生把恋情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视恋和被恋为大学生生活的第一需要,认为“没有恋情,活着就没有意义”,整天沉溺于所谓的“恋爱”之中。一旦失去这种“爱”,就消极伤感,悲观厌世。其实恋爱犹如令人激动和陶醉的醇酒,但它无论多么醇香,饮起来必须有个限度,不可过量。如果把恋情放在人生的第一位,仅仅为恋爱而活着,是恋情和人生的本末倒置。过分追求恋情必定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一些大学生恋爱不能很好地控制情感,恋人不在身边,就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夜不成眠甚至精神恍惚,影响健康和学习,把恋爱这杯美酒酿成了苦酒。

3、轻率恋和多角恋(参考大学生恋爱特点的轻率性部分)

有的大学生以追求自己的人多而感到自豪,以恋爱为游戏,玩弄他人的情感;有的大学生出于争强好胜、爱慕虚荣等心态,同时与几个人相恋,扮演“多角恋”的角色。其结果,不但在同学之间造成了情感纷争,也极易由于争风吃醋,发生冲突,酿成更大悲剧。

4、功利恋

功利恋是以恋爱为投机交易,换取个人的名利。一些大学生为了金钱、享受、地位或名誉等,以恋爱进行交易。例如,为了毕业后能谋求一个理想的职位,为了考研考博和出国,或者为了留在大城市,把自己的青春当作追求这类东西的敲门砖,通过恋爱牵线搭桥。然而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恋爱之花是不会持久的,很快就会枯萎凋谢。

5、性恋

性恋是指以性的满足为主要目的的恋爱,有的大学生精神极度空虚,道德法制观念差,推崇西方享乐主义哲学思潮,信奉“性自由”,追求“性解放”,主张自然冲动的尽情舒展,采取不负责任的性放纵的行为,陷人“性恋”。其结果,常常导致婚前越轨行为的出现,给双方心理上带来不应有的影响,甚至受到学校最严厉的处罚,令人扼腕叹息。

黑格尔说,[6]“恋爱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仅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可见,恋爱是人类道德生活的重要领域,恋爱也是一个大学生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五、大学生恋爱的道德要求

1、坚持恋爱的纯洁性。大学生恋爱时不要仅以貌取人,以家庭、门第等条件取人,而应重视人的内在品质和性格,同时还应重视对方的一个性心理和兴趣爱好等,不应以任何经济、权利以及其他各种不良的动机为目的。

2、坚持感情上彼此尊重、自主自愿。大学生恋爱关系的建立必须出于双方当事者的共同情感和意愿,只有双方的爱是在相互平等、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才是健康的、合理的。恋爱如果不是建立在双方自愿互爱基础上,而是或者出于权利的诱惑,或是出于金钱的诱惑等功利因素,甚或沉溺于单恋或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违法和轻生的道路,这些都是不符合恋爱道德要求的。

3、在恋爱方式上,要文明端庄,持之以度。恋爱关系确立后,两性间无疑要通过交往来加深恋情。热恋的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首先应具有高尚的情趣和格调。恋人之间要加强思想与人生追求的交流,加强道德、智力、美感交流,多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和高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双方高雅的情趣爱好,增进感情的交融,使恋爱活动充实而有意义;才能从中发现新的引人人胜的东西,使恋爱向更高层次和境界升华。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我希望已收获爱情的大学生们平衡好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让甜蜜的爱情长久保鲜,推动彼此的人生路不断向前迈进。尚未收获爱情的大学生们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充实自我,坚定信念:面包有了,爱情也会有的!

参考文献:

[1]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230.

[3][英]蔼理士著,潘光旦译.性心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429.

[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24.

[5]刘舒敏.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0).

[6][德]黑格尔著,贺麟译.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952,33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