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分类号:U46

10710-2011122103

硕士学位论文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吕光辉

导师姓名职称胡大伟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名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5月4日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6月9日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Study on detection method abou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vehicle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Lv Guanghui

Supervisor:Prof. Hu Dawei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技术以及汽车使用性能都得到很大提升,对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深入研究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对推动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汽车基本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及使用寿命,为综合性能检测项目的确定和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设备配置,工位设置等状况,之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在外观检测、动力性检测、燃油经济性检测等方面存在检测限值不合理及检测方法操作性差等问题。随后对GB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与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在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上与汽车安全检测的差异。接着对综合性能检测个别项目检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汽车动力性检测与燃油经济性检测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若干6800系列客车参数统计,计算其额定功率工况与额定扭矩工况下的速度值,通过与GB18276-2000《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和评价指标》所规定的检测速度进行比较,在对一定样本统计分析后得出合理的汽车动力性检测速度优化值。另外在综述了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使用碳平衡法进行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技术方案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提出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项目的改善方案,为交通部门制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相关标准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GB-18565,检测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automotive performance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tive testing industry presented a huge challenge. In-depth study of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s about Commercial vehicles is important, it ca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vehicles testing indust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utomotive basic performance, automotive life status and changes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choice for testing projects of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rough field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 station settings automobile test station , after the vehicles test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he detection limit in appearance , power testing, fuel economy and other aspects of detection by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unreasonable and detection methods and poor maneuverability . Then compared the GB18565-2001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GB7258-2012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running motor vehicle".Analys the differences abou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vehicle safety testing in testing items and testing methods. Then the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projects was discussed about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ing. V ehicle dynamic testing and fuel economy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ehicles testing and detection, this article is also focus on this content. Based on the number of 6800 class passenger bus parametric statistics , calculate its speed and the rated power conditions rated torque conditions through with GB18276-2000 " car dynamics bench and evaluation " under the detection rate compares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amples of certain reasonable vehicle dynamics testing speed optimization value.And then review the basis of vehicle fuel economy detection methods, analyzed the testing schemes abut carrying out the vehicle fuel economy detection with the carbon balance method. Finally, the improvement plan of vehicle testing project is provided, promoting a reference and proposal for the transport sector to develop recommendations automobile test standards.

Keyword: Commercial vehicle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ing; GB-18565; Detection;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国内外汽车检测现状 (3)

1.3.1国外现状 (3)

1.3.2国内现状 (6)

1.4我国存在主要问题 (7)

1.5主要研究内容 (8)

第二章车辆使用性能及检测技术 (11)

2.1汽车动力性以及评价指标 (11)

2.2汽车燃油经济性以及评价指标 (11)

2.3汽车行驶安全性及其评价指标 (12)

2.3.1汽车制动性以及评价指标 (13)

2.3.2汽车制动性台架试验性能要求 (13)

2.3.3汽车操纵稳定性以及评价指标 (14)

2.4汽车前照灯评价指标及其要求 (14)

2.5汽车排放特性 (15)

2.5.1汽车尾气的危害 (15)

2.5.2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 (16)

2.6车辆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16)

2.6.1汽车使用性能的变化 (16)

2.6.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过程 (18)

2.7汽车检测方法的发展 (19)

2.8本章小结 (20)

第三章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现状分析 (21)

3.1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21)

3.1.1仪器设备配置及检测项目 (21)

3.1.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位设置 (23)

64605756555554535351513.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问题分析 ........................................................................ 24 3.2.1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调研情况 ........................................................... 24 3.2.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问题分析 .............................................................. 26 3.3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安全检测的对比 ......................................................... 28 3.4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个别检测项目的分析 ..................................................... 31 3.4.1悬架特性检测...................................................................................... 31 3.4.2滑行性能检测...................................................................................... 32 3.5 综检尾气检测的探讨 .................................................................................... 33 3.6 本章小结 ....................................................................................................... 34 第四章 营运车辆动力性检测与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研究 .................................... 35 4.1 动力性检测的依据 ........................................................................................ 35 4.2 动力性能检测方法优化 ................................................................................ 35 4.2.1动力性能检测现状 .............................................................................. 35 4.2.2动力性检测速度的选取 ...................................................................... 37 4.3 燃油经济性检测的依据 ................................................................................ 40 4.4 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优化 ............................................................................ 42 4.4.1燃油经济性能检测现状 ...................................................................... 42 4.4.2碳平衡法检测燃油经济性 .................................................................. 43 4.5 本章小结 ....................................................................................................... 49 第五章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项目和方法的确定 ................................................ 5.1 综合性能检测项目的变更 ............................................................................ 5.2 外观技术状况检查 ........................................................................................ 5.2.1车辆外观检查项目 .............................................................................. 5.2.2底盘检验 ............................................................................................. 5.3 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 .................................................................... 5.3.1动力性检测方法 .................................................................................. 5.3.2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 .......................................................................... 5.4 其他项目检测方法 ........................................................................................ 5.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807971686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 谢 .........................................................................................................................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产量(万辆)图1.1中国近年来汽车年产量 图1.2 2010年营运车辆比例为了加强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1990年3月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第13号令《汽

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根据13号令要求,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 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营运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 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为配合13号令的 实施,交通部在1995年组织制订并颁布了 JT/T198 — 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和 JT/T199—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检测方法》两项行业标准[2]。进入新世纪后,交通部 在2001年颁布了 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该标准是我国 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和性能保持的重要技术法规和主要技术依据,规定了营运车辆的动力

第一草绪论

1.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2000 年中国汽车年产量为325万辆,2005年汽车年产量为570万辆,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 量首次突破千万达1300万辆,2012年汽车年产量为1927万辆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中国 汽车产量的稳步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大幅增加。根据2010年底的统计数字,全国 汽车保有量为7801.83万辆,其中营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402万辆[1],占汽车总保 有量的17.9%。2012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1.2亿辆,按比例计算营运车保有量约为2148 万辆。虽然营运车辆所占机汽车总保有量比值不大,但是其燃料消耗量却占了所有机动 车燃油消耗的40%,并且营运车辆的年平均行驶里程长、搭载的乘客数量及货物量多, 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来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

汽车年产量

〈万辆?

第一章绪论

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作性、照明和信号装置及其他电气设备、排放与噪声控制、密封性、整车装备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实施,提高了营运车辆的管理水平,促进了营运车辆技术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检测技术水平的发展,2001年颁布的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中所规定的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由于部分项目检测可操作性差导致该标准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影响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的发展。为了保障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开始着手GB 18565-2001的修订,并于2012年提交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由于种种原因该送审稿一致没有得以批准实施,因此有必要对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的研宄。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是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能检测 与技术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该标准自实施以来,在提髙营运车辆性能水平、保障道路 交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和 行业管理者对“构建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交通事故综合预防”高度重视,“安全、节能、环保”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车、路、环境”等是影响交通运输安全主 要因素,保障车辆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对交通安全性有非常大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的这十几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汽车制造技术及技术条件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G 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分别在2004年及2012年进行了2次修订。而GB 18565 —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在此期间却一直没有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因此GB 18565在对现今车辆的检测方法上以及与G B7258在关联性、协调性和统一性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的发展。针对目前营运车辆检测、技术等级评定中存在问题,有必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对营运车辆检测、技术等级评定的管理,规范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和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行为,完 善营运车辆管理体系,以提高运输车辆技术状况,保证车辆安全运营,保障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论文主要开展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研宄。通过对现有车辆的性能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研宄能准确检测车辆性能的检测方法,使营运车辆综合性能的检测更简单、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便、可靠,以期为交通主管部门进行车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营运车辆的安全、节能、高效行驶提供安全保障,为形成简单、高效的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1.3国内外汽车检测现状

汽车制造技术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检测技术是伴随着汽车的使用而出现的的,其发展也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的。为了使我国的汽车检测行业健康发展,首先要清楚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还要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状况。只有充分了解国内外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过程,才能够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的特点,为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3.1国外现状

从汽车检测手段发展的过程来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人工定性检测、单机手控检测、单机自动检测、单机智能检测、全线联网检测和随车诊断检测等六个阶段[3]。另一方面,从对汽车检测管理来看每个国家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1、德国汽车检测行业概况

德国车辆检测由TUV( Technischer Uberwachungs Verei)、DEKRA ( Deutscher Kraftfahrzeug uberwachungsverein )、GTU (Gesellschaftfur Technische Uberwachung )三个检测行业协会组织进行[4]。德国有将近800家汽车检测站,这些检测站在德国形成了比较严密的检测网络,而且这些检测站都是由上述三个检测协会共同建立的。德国汽车检测的组织管理工作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不参与检测站的管理工作,检测过程以及检测结果的审核都由检测协会全权管理,检测协会直接对国家负责,检测站的建立、检测人员与检测设备的配置都要符合德国的法律法规。德国相当注重汽车安全和环保性能的检测,检测时将在用汽车分为15类,其中出租汽车、大型汽车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测,而大型营运客车3年后必须每季度检测一次,对于新生产的小型轿车3年内免检[5]。

除此之外,德国的汽车检测方式也比较高效方便。可以根据汽车牌号、车辆型号定期组织检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灵活的特约检测方式,即在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汽车的检测工作,这些维修企业应具有汽车检测资质并且通过了检测协会的认定。客户可以灵活安排检测时间,检测之前需要与检测站及检测协会进行确认,到时检测协会将指派检测人员到维修厂完成检测任务,这样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还起到了分流的作用,非常

第一章绪论

方便快捷,而且维修厂与检测人员没有雇佣关系,保证了检测的公正性。

在检测内容方面,德国的汽车检测以安全和环保性能检测为主,检测项目有汽车外观、前照灯、制动、排放和底盘安全。其中对制动、排放和底盘安全的检测尤为严格,不合格绝不允许过关,必须进行复检。对尾气排放的检测在用车执行欧洲II号标准、新车执行III号标准,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IV标准。汽油机车需要检测尾气中的CO、HC、NOx,此外还要严格控制过量空气系数K值的范围[6]。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等项目的检测德国法律也有相应规定,但是这些项目的检测是在汽车维修厂中进行的。

2、美国汽车检测概况

在美国,汽车检测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动车安全检测,另一类是尾气排放检测。美 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车辆安全检测和相关检查规则m。因此美国各州对汽车检测的规定不尽相同。大部分州都有汽车年检,也有少部分州没有汽车年检要求。在有汽车年度检测的州中,检测周期也各有不同,就汽车安全检测而言,有半年 一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甚至终身只有一次汽车检测。但尾气排放检查基本都是两年一次,在不能满足联邦标准空气洁净法规定的大城市所在州的车辆需要进行规定的排放检测[8]。从中可以看车美国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是非常坚决的而且,在检测项目上各个州的要求也是有所差别的。

表1.1美国各州检测情况[9]

州名安全检测排放检测州名安全检测排放检测哥伦比亚特区V V格鲁吉亚X V

密西西比V X爱达荷州X V

密苏里州V V伊利诺伊州X V

罗得岛V V印地安那X V

犹他州V V爱荷华州X X

夏威夷V X堪萨斯州X X 路易斯安那州V V肯塔基X X 緬因州V V马里兰X V

马萨诸塞州V V密歇根州X X

新罕布什尔州V V明尼苏达州X X 纽约V V蒙大拿X X 北卡罗莱纳州V V内布拉斯加X X

宾夕法尼亚V V内华达州X V 德州V V新泽西X V

佛蒙特V V新墨西哥州X V

弗吉尼亚州V V北达科他州X X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2美国各州检测情况(续)

州名安全检测排放检测州名安全检测排放检测西弗吉尼亚州V X俄亥俄X V

特拉华州V V俄克拉何马州X X

阿拉巴马州X X俄勒冈州X V

阿拉斯加州X X南卡罗来纳州X X

亚利桑那X V南达科他州X X

阿肯色州X X田纳西州X V

加州X V华盛顿X V 科罗拉多州X V威斯康辛X V

康涅狄格州X V怀俄明州X X

佛罗里达X X

附注I: V表示存在该项检测;X表示不存在该项检测

由表1.1可知,在美国本土51个州中有3个州有安全检测没有排放检测,如密西西比州等;有15个州既有安全检测也有排放检测,如德克萨斯州等;有17个州既没有安全检测也没有排放检测,如明尼苏达州等;有16个州没有安全检测但是有排放检测,如加利福尼亚州等。

DC DMV VEHICLE INS P E C T IO N S

I O O l H alf S t r e e t, S W

Lm:Su:c l os e d

M o: c lo se d

T u:7:00a f n-3:00p m

We:7:00a m-3:00p m

Th:7:00a r r?-3:00pm

Fr: 7:00a m-3:00p m

Sa:7:00a r r>-3:00pm 2. S e l e c t a s e r v i c e

C hild Care Seat Fittings

C om m ercial Vehicle Inspection

For Hire Vehicle Inspection

P a ssenger Vehicle Inspection -1

P a ssengerV ehicIe Inspection -(

o in t m e n t s H elp

R e v i e w a p p o in tm e n t s e t t i n g s

4. E n ter c o n t a c t in fo■H

Mo Tu I W e~Th 丨F厂p i

I I I

■ :?三23 1 24 25 ]26[Z7—~

图1.3华盛顿汽车年检预约系统

在美国机动车检测的形式也与国内不同,其形式比较灵活。-般来说,车辆的登记、管理等工作由州机动车辆管理部负责,汽车年审检查规则的制定由各州的警署负责,而对车辆的年审检测操作则由经过州警署审核的汽车维修站点负责。加油站、汽车经销商、零配件经销商等附设的维修部经过州警署的审核都可以承接汽车年审检测工作,加油站

第一章绪论

附设的维修部是数量最多的检测站点。另外汽车检测的时间也比较了灵活,可在网上预 约检测站点以及检测时间。图 1.3为华盛顿的汽车年检预约系统。

1.3.2国内现状

在我国,汽车检测基本上分为由交通部门主管的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公安部门主管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以及环保部门主管的汽车尾气排放检测。

我国的汽车检测工作起步比较晚,1949年一1982年,我国所有机动车的安全检测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直到1983年我国在东北建立了第一个机动车检测站,1984年,更加完善的大连机动车安全检测站建成,并由交通部组织验收。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和1991年交通部发布第29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以后,全国又掀起了建设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高潮,检测设备自动联网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与普及。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汽车环保工作日益重视,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把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列为重点检测项目之一。从2000年9月I日起,环保部门正式开始对机动车辆排放污染物检测实施监管,定期对机动车辆的排放污染物开展检测工作,并对符合要求的车辆发放环保合格证明。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底,我国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备案的安检机构已达2000个左右,经交通部门批准授权的综检站1500多个[1G]。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国已建成环保检测机构1200多个[1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汽车检测仪器研发与制造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80年代初期,我国的汽车检测仪器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汽车检测仪器的研发基础薄弱。而目前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如大型的技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灯光检测仪等等,甚至一些企业的设备制造及微机联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日趋接近。

为了配合汽车检测工作,我国已发布实施了100多项有关汽车检测的标准、规程等。公安部门、交通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包括技术方法标准、产品制造标准、计量检定标准等)从汽车检测站建站到检测时具体的检测项目,都基本上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表 1.3为一些检测技术方法方面的重要标准。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3汽车检测技术相关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最早发布时间最新版本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987 年2012 年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2004 年2008 年

G A/T 134-1996《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条件》1996 年无

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2001 年无

JT/T 198-2004《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1995 年2004 年

G B/T 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2001 年无

G B/T 18276-2000《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2000 年无

G B/T 17993-200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1999 年2005 年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GB 18285-2005

1993 年2005 年

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

1983 年2005 年GB 3847-2005

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4我国存在主要问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汽车检测行业主要存在以为问题:

1、部门职能交叉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汽车检测的主管部门有3个:公安部门负责在用车辆的安全检测;环保部门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检测;交通部门负责营运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车辆检测的多头管理结构,必然形成了车辆检测管理上的职能交叉,不仅检测标准和检测程序上各部门有所差异,而且检测结果互不承认互不共享,只在各个部门内有效。特别是公安部门的安全检测线和交通部门的综合性能检测线,部分检测内容重复,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加重了车主的负担,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2、制度化管理问题

目前国外管理模式一般是具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化的检验机构负责车辆检验,交通部门代表政府监管。而在我国,机动车检测存在体制不顺,多头管理问题,公安、交通、环保、技术监督部门多部门执法,造成车辆管理工作的许多矛盾。目前,有些省份已经探讨将机动车安检机构及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合并成独立的社会化法人检验机构,并分别按安检、综检要求认证验收,分别接受公安、交通部门的委托检测。

3、标准化管理问题

第一章绪论

进入2000年以来,公安、交通、环保、技术监督部门均加快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近几年颁布了许多标准,加快了标准化进程。但由于国家相关部门缺乏必要的专业化基础理论研宄机构与经费支持,使得许多标准在修订时,方法及数据没有理论与实验依据,导致部分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及标准限值可操作性差,给检验机构的检验造成了困难,影响了执法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4、检测设备的监管问题

目前对在用的检测设备,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据相关计量标准进行每年一次的计量检定,基本保证了设备运行中量值传递的准确性。但因目前计量标准主要只是针对设备的量值传递特性进行校准,一般不考核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等指标,致使各检验机构使用的设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正常运行。最为典型的是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各企业制造水平相差悬殊,目前的计量检定实际上只是校准了传感器信号输出到显示装置段的信号量值静态传递准确性,对制动台的装配同心度、减速箱的加工精度、电信号滤波时间常数等动态特征未加考核。

5、检验机构检验质量监管问题

GB/T 17993-200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对检测站提出了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设备配备、场地条件等要求。目前,检验机构存在大量不规范检测行为的问题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其一,目前的标准体系不尽完善,许多项目的检测方法可操作性差、标准限值制定不科学,部分项目甚至无法按标执行。其二,检验机构自身重效益轻质量,不注重检验与服务质量。

1.5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变化规律,结合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道路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等,按照节约资源、服务社会、快捷方便的原则,在掌 握车辆基本性能及其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调研,分析我国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项目设置的合理性,研宄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为我国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技术标准的完善及车辆技术状况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课题的主要研宄内容包括:

1、分析GB 18565标准适应性问题

对GB 18565—2001《营运车综合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目前标准中执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研宄分析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和方法。

2、车辆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

掌握车辆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在分析车辆使用性能变化规律和故障检测诊断原理的基础上,确定营运车辆在综合性能检测过程中所需要检测的项目,以及各评价指标的适用性。

3、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走访相关综合性能检测站探寻综合性能检测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了解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用、设备配置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工位设置。并通过与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对比,来分析如何保持营运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独特性。

4、营运车辆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研宄

分析现行营运车辆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在科学性、技术性、可行性上存在的问题,加强营运车辆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检测技术的研宄,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为营运车辆综合性能的可靠、高效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的确定

确定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方法,在检测方法与检测项目上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进行优化使之与现今的社会现实情况相适应,从而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更具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而达到综合性能检测的目的。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车辆使用性能及检测技术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是对营运车辆的各种性能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目的是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并且判断车辆的技术状况是否达到G 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为营运车辆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持。本章主要介绍了车辆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和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

2.1汽车动力性以及评价指标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之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所以,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主要有以下三个评价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汽车的加速时间。

汽车的最髙车速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沥青或混凝土)上,满载、高挡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最高速度值越大,动力性就越好。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的最大坡度,它表征汽车的爬坡能力。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表明汽车爬坡能力越强。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它对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越短,表明车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动能。超车加速时间越短,汽车与被超车并行行程就越短,行驶安全性就越高。

2.2汽车燃油经济性以及评价指标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在保证汽车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完成运输工作的能力。燃油消耗已占运输成本的40%左右,所以节约用油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行驶里程的汽车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消耗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在我国,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为行驶一百公里所消耗燃油的升数,单位L/100km,其数值越大,汽车燃油经济性越差。检测汽车燃油消耗量常使用燃油消耗检测仪来测

第二章车辆使用性能及检测技术

定燃油消耗量的容积或质量来表示。在汽车检测站通过汽车道路试验,更多是在底盘测功试验台上模拟路试来检测其燃油消耗量,汽车百公里油耗可用公式(2.3)表示:

Q=100^/ s(21)式中,&是百公里油耗(L/100km); q是汽车通过规定路段的燃油消耗量(m l); S是测量路段长度(m)。

汽车运输也还常用完成每百吨公里或千人公里运输工作量的燃油消耗量来表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该指标便于比较不同装载量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表示方法如下式:

Qt = 100q / w s(2.2)

或Qp = 1000q/n s(23)式中,Qt是汽车百公里油耗[L/(ht.km)]; w是汽车载质量(t); q是汽车通过测试路段的燃油消耗量(m l): S是汽车行驶里程(m): Q p是汽车千人公里油耗[L/(kp.km)]: n是载客量[p(人)][12]。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指标,指汽车在一定的载荷量下,以最高挡位在水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IOOkm的燃油消耗量。一般是通过测出每隔100km/h 速度间隔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然后在图上连成曲线,称为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一般常用它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见图2.1。

20 40 M 80 ioo 120

Ua (km/h)

图2.1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2.3汽车行驶安全性及其评价指标

汽车的安全性是指汽车以最小的交通事故概率和最少的公害适应使用条件的能力。

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16124712.html, 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分析 作者:刘英坤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4期 摘要:产品质量检验情况不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给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很 大影响,若是产品质量不合格,很容易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并且,进行产品质量检验能够推动产品质量提高,只有产品的质量检验真正到位,才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实际需要相符合。本文主要分析了五种常用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并研究了抽样给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水平。 关键词:质量检验;方法;抽样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质检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工业信息化时代中,质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会给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百姓的生活造成重要影响。质检工作开展需要比较坚定样品,所以抽样方法会直接给产品质量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是否具备科学的抽样方法,会影响质检成效。 一、产品质量检验的方法 (一)感官检验法 在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通过感官来进行治疗检验。感官检验效率比较高,并且简便,优势比较明显,省时省力,可以通过人的味觉、视觉和听觉来对平时接触到的食品等进行检验。在食品检验时,一般会通过组织、口感、色泽等来进行检验,而对于食用油而言,透明度是其最基本的检验项目[ 1 ]。当然,感官检验法比较简单,其劣势也明显,比如不够准确,并且误差比较大,会出现不良后果。 (二)物理检验法 物理检验法也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检验手段。顾名思义,物理检验法便是在物理检验的情况下,研究产品特性。并且物理检验法主要可以分成三种,分别是进行几何量、机械性能以及物理量的检验。检验时的要素主要包含了样品的功率、导电量、密度以及重量等。产品几何量检验主要是检验产品的长宽高等一些几何性质、检验产品机械性能主要包含了检验产品的抗拉程度、抗冲击程度、抗磨程度等等[ 2 ]。 (三)化学检测法 在检验时,通过对样本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来了解产品化学质量的办法便是化学检验法。通过化学检测法进行检测时,主要是通过化学仪器来检测样品本身的化学性质,从而做到全面的了解样品质量。化学检测法主要可以分成化学定性分析和化学定量分析两种。通过这两种办法

铸件质量检测方法有哪些

铸件质量检测方法有哪些 内容摘要:铸件的检测主要包括尺寸检查、外观和表面的目视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对于要求比较重要或铸造工艺上容易产生问题的铸件,还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工作,可用于球墨铸铁件质量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液体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及振动检测等。 铸造网讯:铸件的检测主要包括尺寸检查、外观和表面的目视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对于要求比较重要或铸造工艺上容易产生问题的铸件,还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工作,可用于球墨铸铁件质量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液体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及振动检测等。 1 铸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1.1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用来检查铸件表面上的各种开口缺陷,如表面裂纹、表面针孔等肉眼难以发现的缺陷。常用的渗透检测是着色检测,它是将具有高渗透能力的有色(一般为红色)液体(渗透剂)浸湿或喷洒在铸件表面上,渗透剂渗入到开口缺陷里面,快速擦去表面渗透液层,再将易干的显示剂(也叫显像剂)喷洒到铸件表面上,待将残留在开口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出来后,显示剂就被染色,从而可以反映出缺陷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渗透检测的精确度随被检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加而降低,即表面越光检测效果越好,磨床磨光的表面检测精确度最高,甚至可以检测出晶间裂纹。除着色检测外,荧光渗透检测也是常用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它需要配置紫外光灯进行照射观察,检测灵敏度比着色检测高。 1.2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适用于检查表面以下一般不大于6~7MM深的缺陷。涡流检测分放置式线圈法和穿过式线圈法2种。当试件被放在通有交变电流的线圈附近时,进入试件的交变磁场可在试件中感生出方向与激励磁场相垂直的、呈涡流状流动的电流(涡流),涡流会产生一与激励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使线圈中的原磁场有部分减少,从而引起线圈阻抗的变化。如果铸件表面存在缺陷,则涡流的电特征会发生畸变,从而检测出缺陷的存在,涡流检测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直观显示探测出的缺陷大小和形状,一般只能确定出缺陷所在表面位置和深度,另外它对工件表面上小的开口缺陷的检出灵敏度不如渗透检测。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599—94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Pho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代替GB 4599—84 of headlamps for motor vehicle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M、N类汽车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前照灯。 2 引用标准 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 3 术语 3.1 配光 灯具发射可见光的光度(照度或发光强度等)分布。 3.2 近光 当车辆前方有其他道路使用者时,不致使对方眩目或有不舒适感所使用的近

距离照明光束。 3.3 远光 当车辆前方无其他道路使用者时,所使用的远距离照明光束。3.4 配光镜 根据配光性能要求,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光学单元组合的透镜。3.5 灯光组 配光镜、反射镜和光源(灯泡或发光灯丝组件)等的组合体。3.5.1 封闭式灯光组 结合成一个不可拆整体的灯光组。 3.5.2 半封闭式灯光组 配光镜与反射镜固定结合,灯泡可拆卸更换的灯光组。 3.6 封闭式前照灯 采用封闭式灯光组的前照灯。 3.7 半封闭式前照灯

采用半封闭式灯光组的前照灯。 3.8 单光束 一灯光组中仅有一根灯丝产生的近光或远光。 3.9 双光束 一灯光,组申有两根灯丝可分别发光,一根产生近光,另一根产生远光或根据需要设计的辅助光束。 3.10 标称电压 灯泡(封闭式灯光组)上标明的电压(单位:V)。 3.11 标称功率 灯泡(封闭式灯光组)或其包装上标明的功率(单位:W)。 3.12 试验电压 测试灯泡或灯光组的光电参数时使用的端电压。 3.13 标准灯泡 测试配光性能的灯泡,具有无色的泡壳和缩小的灯丝几何尺寸公差,每一型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 为了有效而合理的利用材料,必须对材料的性能充分的了解。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等方面。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能、磁性等。化学性能包括耐氧化性、耐磨蚀性、化学稳定性等。工艺性能指材料的加工性能,如成型性能、烧结性能、焊接性能、切削性能等。机械性能亦称为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弹性模量、塑性、韧性和硬度等。而陶瓷材料通常来说在弹性变形后立即发生脆性断裂,不出现塑性变形或很难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对陶瓷材料而言,人们对其力学性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上,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1.弯曲强度 弯曲实验一般分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两种,如图1-1所示。四点弯曲的试样中部受到的是纯弯曲,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四点弯曲得到的结果比较精确。而三点弯曲时梁各个部位受到的横力弯曲,所以计算的结果是近似的。但是这种近似满足大多数工程要求,并且三点弯曲的夹具简单,测试方便,因而也得到广泛应用。 图1-1 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示意图 由材料力学得到,在纯弯曲且弹性变形范围内,如果指定截面的弯矩为M ,该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I z ,那么距中性轴距离为y 点的应力大小为: z I My = σ 在图1-1的四点弯曲中,最大应力出现在两加载点之间的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其大小为: =??? ? ???= z I y a P max max 21σ???? ?圆形截面 16矩形截面 332D Pa bh Pa π

其中P 为载荷的大小,a 为两个加载点中的任何一个距支点的距离,b 和h 分别为矩形截面试样的宽度和高度,而D 为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因此当材料断裂时所施加载荷所对应的应力就材料的抗弯强度。 而对于三点弯曲,最大应力出现在梁的中间,也就是与加载点重合的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其大小为: =??? ? ???= z I y a P l max max 4σ???? ?圆形截面 8矩形截面 2332D Pl bh Pl π 式中l 为两个支点之间的距离(也称为试样的跨度)。 上述的应力计算公式仅适用于线弹性变形阶段。脆性材料一般塑性变形非常小,同弹性变形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断裂前都遵循上述公式。断裂载荷所对应的应力即为试样的弯曲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我们要求试样的长度和直径比约为10,并且在支点的外伸部分留足够的长度,否则可能影响测试精度。另外,弯曲试样下表面的光洁度对结果可能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粗糙表面可能成为应力集中源而产生早期断裂。所以一般要求表面要进行磨抛处理。当采用矩形试样时,也必须注意试样的放置方向,避免使计算中b 、h 换位得到错误的结果。 2.断裂韧性 应力集中是导致材料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反映材料抵抗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的指标是断裂韧性,用应力强度因子(K )表示。尖端呈张开型(I 型)的裂纹最危险,其应力强度因子用K I 表示,恰好使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K I 称为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用K IC 表示。金属材料的K IC 一般用带边裂纹的三点弯曲实验测定,但在陶瓷材料中由于试样中预制裂纹比较困难,因此人们通常用维氏硬度法来测量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 陶瓷等脆性材料在断裂前几乎不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当外界的压力达到断裂应力时,就会产生裂纹。以维氏硬度压头压入这些材料时,在足够大的外力下,压痕的对角线的方向上就会产生裂纹,如图2-1所示。裂纹的扩展长度与材料的断裂韧性K IC 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裂纹的长度来测定K IC 。其突出的优点在于快速、简单、可使用非常小的试样。如果以P C 作为可使压痕产生雷文的临界负荷,那么图中显示了不同负荷下的裂纹情况。 由于硬度法突出的优点,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推导出了各种半经

常见8大材料检测取样方法

常见8大材料检测取样方法

常见8大材料检测取样方法 一、钢筋 钢筋进场时的验收: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 ≥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

≥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二、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 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取样方法: 1、闪光对焊:在同一工作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检验批。当同一台班内不足300个接头时也作为一个检验批。 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伸试验,3个作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

≥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 ≥250mm(250~350mm)。 验收方法: (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袭纹; (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Ⅰ~Ⅲ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负温闪光对焊时,对于Ⅱ~Ⅳ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2、电阻点焊: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均相同的焊接制品,即为同一类型制品,每200件为一批。 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为3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为3件,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

涂层镀层的检测方法

涂层镀层的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理论上综合性较强,又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物理性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断裂力学以及有限元计算等诸多方面。 在化工,电子,电力,金属等行业中,为了实现对各类材料的保护或装饰作用,通常采用喷涂有色金属覆盖以及磷化、阳极氧化处理等方法,这样便出现了涂层、镀层、敷层、贴层或化学生成膜等概念,我们称之为“覆层”。 覆层的厚度测量已成为金属加工工业已用户进行成品质量检测必备的最重要工序。是产品达到优质标准的必备手段。目前,国内外已普遍按统一的国际标准测定涂镀层厚度,覆层无损检测的方法和仪器的选择随着材料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逐渐进步而更加至关重要。 有关覆层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楔切法、光截法、电解法、厚度差测量法、称重法、X 射线莹光法、β射线反射法、电容法、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等。这些方法中除了后五种外大多都要损坏产品或产品表面,系有损检测,测量手段繁琐,速度慢,多适用于抽样检验。 X射线和β射线反射法可以无接触无损测量,但装置复杂昂贵,测量范围小。因有放射源,故,使用者必须遵守射线防护规范,一般多用于各层金属镀层的厚度测量。 电容法一般仅在很薄导电体的绝缘覆层厚度测试上应用。 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引入微处理机技术后,测厚仪向微型、智能型、多功能、高精度、实用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测量的分辨率已达0.1μm,精度可达到1%。又有适用范围广,量程宽、操作简便、价廉等特点。是工业和科研使用最广泛的仪器。超声波物位计,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测厚仪。 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测厚既不破坏覆层也不破坏基材,检测速度快,故能使大量的检测工作经济地进行。以下分别介绍几种常规测厚的方法。 磁性测量原理 一、磁吸力原理测厚仪 利用永久磁铁测头与导磁钢材之间的吸力大小与处于两者之间的距离成一定比例关系可测量覆层的厚度,这个距离就是覆层的厚度,所以只要覆层与基材的导磁率之差足够大,就

品质检验规范制定方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制定品质检验规范,使各项品质检验工作有效、顺利开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最终检验均应依本办法制定检验规范。1.3.权责单位 (1)品质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检验规范的说明 2.1.检验规范的内容 制定检验规范作为品管人员作业依据,其内容主要有: (1)抽样方式。 (2)允收水准。 (3)检验项目。 (4)检验方法。 (5)量测工具。 (6)依据标准或文件。 (7)其它品质规范。 2.2.检验规范的作用 (1)明确检验作业的各项内容与要求,使繁杂的检验工作不易产生疏漏。 (2)规范品质检验和作业,有利于产品品质一致性的保持。 (3)不易因检验人员的好恶影响品质判定的客观公正。

(4)减少送检单位与检验人员的工作争仪。 (5)作为供应商、制造单位共同遵守的品质原则。 (6)易于人员的品质训练。 2.3.检验规范的种类 (1)原材料检验规范。 (2)制程检验规范。 (3)半成品检验规范。 (4)成品检验规范。 3.检验规范的制定 由品管部组织专人(一般由QA人员或经验丰富的品管干部)进行检验规范的制定。 [注](QA——QualityAudit或QualityAssurance)。 3.1.原材料检验规范(含零部件) 制定方式 每一类原材料制定一份进料检验使用之规范,将其共同性之检验项目、内容、方 法予以明确,对其中有差异的部分(如尺寸、结构等)用标示检验依据文件之方 式(如参照结构图、零件图等)予以明确,检验者在具体物料检验时将这些文件 作补充文件一起使用。 制定依据 (1)国际或国家标准。 (2)行业或协会标准。

第五章-前照灯检测

第五章前照灯检测 前照灯检测仪是用来检测机动车前照灯配光性能和照射方向好坏的仪器。因检测方法的不同,检测仪在结构上略有差异,按光学测量方式可分为聚光式、投影式、和自动跟踪光轴式(用光电池或CCD等作传感器)等、按测试方法和功能可分为手动、电动、远光光轴自动跟踪、远近光光轴自动跟踪式。 第一节前照灯检测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仪器主体由车架和受光箱两部分构成(如南华产QD-100型、佛分产FD-2型)。受光箱用以接受被检前照灯的光束并进行检测。受光箱安装在车架上,可沿立柱由电动机驱动(或摇动手轮)上下移动,并可在地面上沿轨道左右移动,外形结构见图2-5-1。 图2-5-1 灯光仪整体结构 由被检前照灯发出的光束经聚光镜会聚后,由反射镜反射到屏幕上。屏幕呈半透明状态,在屏幕上可看到光束的光分布图形。该图形近似于在10米屏幕上观察的光分部特性。屏幕上对称分布五个光检测器,如图2-5-2所示。№1及№2用以检测垂直方向的光分布,其输出电流经转换成电压

后,连接到垂直方向的指示表上。通过旋转上下刻度盘,使反光镜移动,从而使№1及№2输出信号相等,上下指示表指示为零。此时上下刻度盘指示出光轴偏移量的数值。№3及№4用以检测左右方向的光分布情况,其原理同上。由左右刻度盘指示出光轴偏移量。№5用以检测发光强度,其输出放大后由发光强度指示表指示发光强度数值。 图2-5-2光接受箱内部结构图和硅光电池板 二、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结构与工作原理(单测远光) 仪器外形如图2-5-3所示。仪器主要由驱动机构及光接收箱构成(如佛山产全自动FD-1型、南华产全自动QD-300型)。底箱内装左右方向驱动系统及垂直方向牵引系统,以驱动仪器整机作左右方向运动及牵引光接收箱作垂直方向运动。仪器可沿导轨左右移动整个设备。 图2-5-3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外形结构 在光接收箱内部有一透镜组件(图2-5-4)。在光接受箱的正面装有上下左右四个光电池,用

施工材料检测方案

施工材料检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原材料检测 (1) 三、中间产品检测 (7) 四、工程实体质量检测 (10) 五、材料试验计划表 (12)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原材料检测 1、钢筋 (一)、检测项目内容 主要是检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即钢筋的拉伸检验和弯曲检验二项,拉伸检验中要测钢筋的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三个指标,力学性能由下表4、表5确定是否合格。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表4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表5 (二)、取样方式 (1)、热扎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每批由重量不大于60t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⑵、热扎带肋钢筋、低碳钢热扎圆盘条每批由重量不大于60t的同一牌号、

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⑶、碳素钢结构每批由重量不大于60t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⑷、冷扎带肋钢筋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t。 (三)、检验数量及时间 详见材料试验表,检验时间视工程进度确定 2、水泥 (一)、检测项目内容 ⑴、细度: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普通水泥80μm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⑵、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⑶、安全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⑷、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中的数值。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表表1

第一章 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

第一章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 第一节粉末涂料性能检验 一、取样 二、粒度 (一)筛余物 (二)激光粒度仪对粉末涂料的粒度的测定 (三)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 三、在容器中状态 四、密度 (一)表观密度的测定 (二)装填密度的测定 五、安息角 六、流出性 七、粉末涂料流动性 八、不挥发物含量 九、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 十、软化温度 十一、熔融流动性 (一)水平流动性 (二)倾斜流动性 十二、胶化时间 十三、爆炸下限浓度 十四、贮存稳定性 十五、粉末涂料的电性能 (一)粉末涂料的介电常数 (二)电荷/质量比(q/m) 十六、沉积效率 十七、粉末涂料相容性 十八、粉末雾化及输送特性 十九、重金属含量的测试 二十、粉末涂料及涂层的热特性测定 第二节粉末涂层性能检验 一、标准试板底材及处理

二、涂膜制备 三、涂膜厚度 四、粉末涂料的固化条件测试 (一)炉温跟踪仪测试粉末涂料固化温度的方法(二)粉末涂料固化时间的测定 (三)粉末涂料固化程度的测定 五、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六、边角覆盖率 七、涂膜外观 八、光泽 九、色差 十、柔韧性 十一、弯曲试验 十二、附着力(划格法) 十三、硬度 (一)铅笔硬度 (二)划痕硬度 (三)压痕硬度 十四、杯突试验 十五、耐冲击性 十六、耐湿热性 十七、耐中性盐雾性能 十八、耐液体介质性 十九、耐水试验 二十、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二十一、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 二十二、有色涂膜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二十三、涂层气孔率(均匀性试验) 二十四、抗割穿性 二十五、耐溶剂擦试性测定 (一)手工擦拭法 (二)仪器擦拭法 二十六、耐磨性

1.品质检验规范制定方法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 制定品质检验规范,使各项品质检验工作有效、顺利开展。 1.2. 适用范围 本公司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最终检验均应依本办法制定检验规范。 1.3. 权责单位 (1)品质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 检验规范的说明 2.1. 检验规范的内容 制定检验规范作为品管人员作业依据,其内容主要有: (1)抽样方式。 (2)允收水准。 (3)检验项目。 (4)检验方法。 (5)量测工具。 (6)依据标准或文件。 (7)其它品质规范。 2.2. 检验规范的作用 (1)明确检验作业的各项内容与要求,使繁杂的检验工作不易产生疏漏。 (2)规范品质检验和作业,有利于产品品质一致性的保持。 (3)不易因检验人员的好恶影响品质判定的客观公正。 (4)减少送检单位与检验人员的工作争仪。 (5)作为供应商、制造单位共同遵守的品质原则。 (6)易于人员的品质训练。 2.3. 检验规范的种类 (1)原材料检验规范。 (2)制程检验规范。 (3)半成品检验规范。 (4)成品检验规范。 3. 检验规范的制定 由品管部组织专人(一般由QA人员或经验丰富的品管干部)进行检验规范的制定。 [注] (QA——Quality Audit 或Quality Assurance)。 3.1. 原材料检验规范(含零部件) 3.1.1.制定方式 每一类原材料制定一份进料检验使用之规范,将其共同性之检验项目、内容、方 法予以明确,对其中有差异的部分(如尺寸、结构等)用标示检验依据文件之方 式(如参照结构图、零件图等)予以明确,检验者在具体物料检验时将这些文件作补充文件一起使用。 3.1.2.制定依据

(技术规范标准)材料技术性能及检测标准

一.砼用砂: 1.执行标准:JGJ52-92《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3.检验项目: 若受检单位能够提供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能够证明该批砂子合格的检测报告原件,则只做以下必检项目: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CI-含量检验 若无证明材料,或法定单位检测报告与产品不符(有较大差异)时则应对该批材料进行: 1)颗粒级配 2)表观密度 3)紧密和堆积密度 4)含水率 5)含泥量 6)泥块含量 7)有机物含量 8)云母含量 9)轻物质含量 10) 坚固性 11)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2) CI-含量 13) 碱活性(根据双方商定)检验

二.砼用卵石(碎石): 1.执行标准:JGJ53-92《普通砼用卵石(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3.检验项目: 若受检单位能够提供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能够证明该批卵石(碎石)合格的检测报告原件,则只做以下必检项目: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 若无证明材料,或法定单位检测报告与产品不符(有较大差异)时则应对该批材料进行: 1) 颗粒级配 2) 表观密度 3) 紧密和堆积密度 4) 含泥量 5) 泥块含量 6) 有机物 7) 针片状含量 8) 坚固性 10) 压碎指标 11)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2) 碱活性(根据双方商定)。 三.混凝土试块:

1.执行标准:GBJ107-87《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检验项目:抗压强度。 四.砂浆试块: 1.执行标准: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3.检验项目:立方体拉压强度。 六.烧结普通砖: 1.执行标准:GB/T5101-1998《烧结普通砖》 3.检验项目: 若受检单位能够提供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能够证明该批烧结普通砖合格的检测报告原件,则只做以下必检项目: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压强度 若无证明材料,或法定单位检测报告与产品不符(有较大差异)时则应对该批材料进行: 1) 尺寸偏差 2) 外观质量 3) 抗压强度 4) 冻融 5) 泛霜 6) 石灰爆裂

材料检测与方案

..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述 (3) 三、材料送检取样及留置规定 (3) 1、钢材 (3) 2、钢筋焊接 (4) 3、水泥 (5) 4、沙石 (5) 5、砼配合比,沙浆配合比 (6) 6、结构构件砼强度试件 (6) 7、砌筑沙浆试件 (7) 8、砖砌体原材料 (9) 9、工程外墙饰面砖黏结强度检测 (9) 10、建筑外墙窗“三性”试验 (9) 11、铝合金建筑型材 (9) 12、塑料管材管件 (10) 13、防水材料 (10) 四、材料检测的要求 (10) 五、实体检验试验室的选定 (10)

.. 一、编制依据: 1、该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施工图纸。 2、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及衡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l499—1998 10、《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l75—1999 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7、《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 1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1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是将试验样板(件)放置于盐雾箱中,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保持电解质溶液成雾状,进行循环腐蚀的实验室技术。 1.1盐雾试验注意事项 (1)供试验用样板底材,必须彻底清除锈迹和润滑油脂。无论是经喷砂、打磨还是磷化过的底材,谨防暴露于潮湿空气中,以防底材表面形成水膜造成再度生锈或因此而降低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力。特别强调的是严禁用手指触摸底材有效部位,因为手指上的油脂、汗渍会沾污板面,造成涂层局部起泡和生锈。 (2)盐雾试验的关键是配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多种组分的溶质要按比例严格称量,以确保pH值的准确性。不然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3)制备涂层后的样板(件),需用涂料封边和覆盖底材裸露部位,否则,造成锈痕流挂、污染板面,给评定等级工作带来困难。 (4)定期查板(件)时,应保持板面呈湿润状态,尽量缩短板面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 (5)完成试验后,应立即对板面做出客观评价,包括:起泡、变色、生锈、脱落。也可按客户要求增加附着力、划痕单边锈蚀距离的检测评定。 (6)板面如需要划痕,则应一次性划透涂膜,并露出底材。不应重复施刀,以免造成划痕处涂层翻边和加宽单边锈蚀距离。根据经验,板面划痕通常为交叉状(X),而圆柱工件则可划成平行线(Ⅱ)。但划痕距板(件)缘应大于20mm,并依据GB/T9286—1998标准推荐的方法,使用单刃切割器。 值得注意的是划痕处单边锈蚀距离的测定方法。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在试验过程中,周期性查板(件)应保持原始锈蚀状态记录单项等级评定结果。当试验结束后进行综合等级评定时,首先选择划痕单边锈蚀最严重部位进行测量,然后用一工具小心剥离锈斑,尽量保持不要破坏涂层,用水冲净后再测量锈蚀距离,测量结果可能有3种情况:①因涂层沿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史上最全的质量检验方法分类总结

史上最全的质量检验方法分类总结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种控制手段,是针对失效模式进行探测从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环节。本文归纳总结了11种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方式,并针对每种类型的检验进行介绍。覆盖面较全,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 1. 进货检验 定义: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辅助材料、配套产品以及半成品等在入库之前所进行的检验。 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仓库,防止由于使用不合格品而影响产品质量,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 要求:由专职进货检验员,按照检验规范(含控制计划)执行检验。

分类:包括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 2. 过程检验 定义:也称工序过程检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各生产制造工序中产生的产品特性进行的检验。 目的:保证各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防止对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起到验证工艺和保证工艺要求贯彻执行的作用。 要求:由专职的过程检验人员,按生产工艺流程(含控制计划)和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分类:首验;巡验;末验。 3. 最终检验 定义:也称为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在生产结束后,产品入库前对产品进行的全面检验。 目的: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顾客。

要求:成品检验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应按成品检验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大批量成品检验一般采用统计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 检验合格的产品,应由检验员签发合格证后,车间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凡检验不合格的成品,应全部退回车间作返工、返修、降级或报废处理。经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再次进行全项目检验,检验员要作好返工、返修产品的检验记录,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可追溯性。 常见的成品检验:全尺寸检验、成品外观检验、GP12(顾客特殊要求)、型式试验等。 二、按检验地点分类 1. 集中检验 把被检验的产品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检验,如检验站等。一般最终检验采用集中检验的方式。 2. 现场检验

材料性能测试

材料性能测试 拉伸:1.什么是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有何特点?弹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 概念: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失,材料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性能指标有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弹性比功等。 特点:弹性变形的重要特征是其可逆性,即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先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变形随即消失而恢复原状,表现为弹性变形可逆性特点。在弹性变形过程中,不论是在加载期还是卸载期,应力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关系,且弹性变形量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本质: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概括说来,都是构成材料的原子(离子、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原子弹性位移量只相当于原子间距的几分之一,所以弹性变形量小于 2、如何解释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过程? 3、弹性变形与弹性极限有何区别?弹性极限与弹性模量的区别。前者是材料的强度指标,它敏感地取决于材料的成分、组织及其他结构因素。而后者是刚度指标,只取决于原子间的结合力,属结构不敏感的性质。 4、什么是弹性比功?提高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哪些? 5、什么是屈服?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内在因素:晶体结构(位错阻力不同)。晶界和亚结构(细晶强化、晶界强化),溶质元素(固溶强化),第二相(第二相强化),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等。6.。什么是应变硬化?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有何意义?意义1)应变硬化可使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安全;2)应变硬化和塑性变形适当配合可使金属进行均匀塑性变形;3)应变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工艺手段之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强化方法联合使用,对多种金属进行强化,尤其对于那些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4)应变硬化还可以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7、细化金属晶粒既可提高强度,又可提高塑性,这是为什么?8、什么是超塑性?产生超塑性的条件是什么?超塑性有何特点?9、什么是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各有何特点?(1)韧性断裂: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裂纹扩展过程较慢; ③断口常呈暗灰色纤维状。④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易发生韧断。脆性断裂:①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突然发生,快速断裂;③断口宏观上比较齐平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④淬火钢、灰铸铁、玻璃等易发生脆断。 10、什么是解理断裂、剪切断裂?各有何特点?剪切断裂:①切应力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②分为纯剪切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③纯剪切断裂:断口呈锋利的楔形。④微孔聚集型断裂:宏观上呈暗灰色、纤维状;微观上分布大量“韧窝”。解理断裂:①正应力下,原子间结合键破坏,沿特定晶面,脆性穿晶断裂。②微观特征:解理台阶、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③裂纹源于晶界。11、试用双原子作用力模型推导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 12、试述Griffith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及思路,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13、什么是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利用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比值表示它们的相对大小,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记为α14、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样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5、什么是冲击韧度?低温脆性?蓝脆?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低温脆性现象:在低温下,材料的脆性急剧增加,实质:温度下降,屈服强度急剧增加16、影响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有哪些?17、什么是磨损?磨损包括哪几种类型18、磨损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9、提高材料耐磨性的途径有哪些?20、什么是蠕变?按照蠕变速率的变化情况,可将蠕变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1、蠕变变形机理包括哪几种?22、影响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3.什么是热膨胀?热传导?极化?大多数物体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长度或体积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热膨胀。材料的内部存在温度梯度时,热能将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这一过程称为热传导。极化: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24.电介质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强度.25. 什么是介电损耗?电介质为什么会产生介电损耗?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由于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称为介电损耗。原因:电导(漏导)损耗:通过介质的漏导电流引起的电流损耗。极化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中发生极化取向时,由于极化取向与外加电场有相位差而产生的极化电流损耗。介电损耗越小越好。26. 什么是透光率和雾度?透光率是指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与入射材料的光通量的百分比。雾度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浑浊的外观,是散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总光通量的百分比。27.透光性与透明性有何区别与联系?①透光率表征材料的透光性,但透光性与透明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透光性只是表示材料对光波的透过能力。③透明性却是指一种材料可使位于材料一侧的观察者清晰无误地观察到材料另一侧的物体的影像。④只有透光率高且雾度小的材料才是透明性好的材料。28. 金属材料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均匀腐蚀:腐蚀速率的质量指标。腐蚀速率的深度指标.局部腐蚀:腐蚀强度指标;腐蚀的延伸率指标。29.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有哪些?30. 什么是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使用、贮存过程中,受到光、热、氧、潮湿、水分、机械应力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引起微观结构的破坏,失去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最终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老化。31. 材料热稳定性的衡量指标是什么?测试方法有哪些?热稳定性是材料的重要性能。高分子受热分解破坏,物理机械性能丧失。通常用热分解温度来衡量其热稳定性。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DSC)

材料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分章思考题(答案版) 第一章 1.X射线的产生P3 答:实验室中用的X射线通常由X射线机产生,阴极灯丝产生电子,经过加速轰击阳极靶,一部分能量转化为X射线,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2.X射线谱有哪两种类型?何谓Kα射线?何谓Kβ射线?为什么Kα射线中包含 Kα1 和Kα2?P7-P8 答:X射线谱有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两种。 按照原子结构的壳层模型,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在以原子核为核心的若干壳层中,光谱学依次称为K、L、M、N...壳层。L→K的跃迁产生的射线称为Kα射线。M→K 的跃迁产生的射线称为Kβ射线。L壳层能级实际上由三个子能级构成,由L3和L2子能级向K能级跃迁产生的射线分别为Kα1 和Kα2。 3.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有哪两类?X射线衍射用的是哪一类?P10 答:X射线的散射分为相干散射和不相干散射两类。 X射线衍射用的是相干散射。 4.布拉格方程的表达式、阐明的问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P23 答: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 d为晶面间距,θ为入射束与反射面的夹角,λ为X射线的波长,n为衍射级数。讨论:1、sinθ=nλ/2d 由sinθ≤1,得到nλ≤2d,n最小值为1,因而λ≤2d。说明X 射线的波长必须小于晶面间距的二倍,才能产生衍射现象; 2、由nλ≤2d,得到d≥λ/2,因而只有那些晶面间距大于入射X射线波长一半的晶面才能发生衍射;(d hkl/n)*sinθ=λ,令d hkl/n=d HKL,则2d HKL sinθ=λ,得到d HKL=d hkl/n,因而把(hkl)晶面的n级反射看成为与(hkl)晶面平行,面间距为 d HKL=d hkl/n的晶面的一级反射。 3、原子面对X射线的衍射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选择性的。 4、一种晶体结构对应独特的衍射花样。 5.粉晶X射线衍射卡片检索手册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每种手册的编排特点是什么?P66-P67 答:索引共有三种:字顺索引(Alphabetical Index);哈那瓦特法(Hanawalt Method);

质量检验方法分类总结

质量检验方法分类总结 一、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 1. 进货检验 定义: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辅助材料、配套产品以及半成品等在入库之前所进行的检验。 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仓库,防止由于使用不合格品而影响产品质量,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 要求:由专职进货检验员,按照检验规范(含控制计划)执行检验。 分类:包括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 2. 过程检验 定义:也称工序过程检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各生产制造工序中产生的产品特性进行的检验。 目的:保证各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防止对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起到验证工艺和保证工艺要求贯彻执行的作用。 要求:由专职的过程检验人员,按生产工艺流程(含控制计划)和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分类:首验;巡验;末验。 3. 最终检验 定义:也称为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在生产结束后,产品入库前对产品进行的全面检验。目的: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顾客。 要求:成品检验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应按成品检验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大批量成品检验一般采用统计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 检验合格的产品,应由检验员签发合格证后,车间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凡检验不合格的成品,应全部退回车间作返工、返修、降级或报废处理。经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再次进行全项目检验,检验员要作好返工、返修产品的检验记录,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可追溯性。 常见的成品检验:全尺寸检验、成品外观检验、GP12(顾客特殊要求)、型式试验等。 二、按检验地点分类 1. 集中检验 把被检验的产品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检验,如检验站等。一般最终检验采用集中检验的方式。 2. 现场检验 现场检验也称为就地检验,是指在生产现场或产品存放地进行检验。一般过程检验或大型产品的最终检验采用现场检验的方式。 3. 流动检验(巡检) 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应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检验人员应按照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 工序质量控制点应是巡回检验的重点。检验人员应把检验结果标示在工序控制图上。 当巡回检验发现工序质量出现问题时,一方面要和操作工人一起找出工序异常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恢复工序受控状态;另一方面必须对上次巡回检后到本次巡回检前所有的加工工件进行100%追溯全检,以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客户手中。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总质量26t以下(含26t)的汽车和总质量45t以下(含45t)的汽车列车。 2 引用标准 GB3798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GB/T 3845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测量试怠速法 GB/T 3846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 GB 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GB 5624 汽车维修术语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7454 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定 GB/T 1248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3 检测方法 3.1 动力性 3.1.1 检测项目 a.发动机功率; b.底盘输出功率; c.汽车直接档加速时间 3.1.2 检测方法 3.1.2.1 用发动机无外载测功仪(以下简称测功仪)检测发动机功率。 a.起动发动机,并预热至正常热状态,与此同时接通测功仪电源,连接传感器; b.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c.从测功仪上读取(或换算成)发动机的功率值。 3.1.2.2 用汽车底盘测功机检测底盘输出功率。 a.起动发动机,变速器顺序换至直接档(无直接档的用最高档),使汽车预热至正常热状态; b.测量时,使变速器在直接档,逐渐加大节气门开度,同时对测功机加载,直到节气门全开,发动机达到额定转速; c.车速稳定后,读取车速值及测功机显示的功率值; d.换算成发动机功率。 3.1.2.3 用装有模拟质量的底盘测功机检测汽车直接档加速时间。 测量规定车速段的加速时间,再换算成发动机功率。 3.2 燃料经济性 3.2.1 检测项目 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 3.2.2 检测方法 用底盘测功机检测等速百公里油耗。 起动发动机,使汽车运转至正常热状态。在测功机上变速置直接档(无直接档的用最高档),测功机加载至限定条件,使汽车稳定在测试车,测量燃料消耗量,并换算成百公里燃料消耗量。 3.3 制动性 3.3.1 检测项目 a.制动力; b.制动力平衡; c.车轮阻滞力; d.制动系统协调时间; e.驻车制动力。 3.3.2 检测方法 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及轮重仪检测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车轮阻滞力、制动系统协调时间、驻车制动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