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省直管县_一项地方政府分权实践中的隐性问题

省直管县_一项地方政府分权实践中的隐性问题

省直管县_一项地方政府分权实践中的隐性问题
省直管县_一项地方政府分权实践中的隐性问题

[收稿日期]2010-0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 07CJ Y024)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06BaZH020)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军,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省直管县:一项地方政府分权

实践中的隐性问题

陆 军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摘 要] 省直管县 和 强县扩权 制度变革的方案孕育与实施准备,是中国地方政府分权改革实践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此举是对传统的市县分治地方制度的回归,或是对市县合制和市领导县发展模式的扬弃,以及此项制度安排的意义、机理与作用究竟如何,理论界主流给予了肯定的评判。本文以为,不应将省直管县仅视为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完善的一项部门性的操作方案,其制度构建的应有之义,必然涉及中国现代化发展中 城市主导 还是 县域主导 的两条道路之争。本文采取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 省直管县 制度变革进程中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和潜在问题予以概述。

[关键词]地方政府;省直管县;分权化改革;隐性问题[中图分类号]D630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3-0042-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省、县和乡三级组

成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但是,为破除二元经济对城乡壁垒和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限制,

1983年开始,

部分省市尝试推行 市管县 和 地区行署代管县 体制模式。至20世纪80年代,快速城镇化进程催生了 地改市 和 市管县 浪潮,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的和谐发展模式开始覆盖全国。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发展观和功能观,成为一个协调城乡发展模式、平衡复杂利益关系的地区性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然而,在具备较强经济基础的大前提下,为缓解城乡经济分割、区域发展差距的制约,同时为冲破难以逾越的政治体制和财政体制束缚,部分地区图存求变,开始试点推行省直管县体制创新。

一、省直管县制度实践的核心内容

市领导县 体制的初衷是以经济发达地区地级

市的组织功能为核心,通过经济联系和行政关系,带动农村和区域腹地协同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然而,从执行情况看,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如下的矛盾与弊端:(1)政府纵向层级过多,信息沟通渠

道不畅;(2)行政管理效率偏低,行政管理成本提

升;

(3)部分地级市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作用有限;

(4)存在 市卡县 、 市刮县 现象,成为下属县市的经济负担;

(5)严重限制了县域经济的自主权等。

针对市管县体制下的诸多问题,

1992年起开始

省管县 改革试点,迄今,全国有4个直辖市和18个省份,约占全国省市2/3的地区正在实施财政省直

管县的改革试验, 省直管县成为国家 十一五

规划的目标之一。

在实践操作上,省直管县包含财政直管和行政直管两种基本类型。当前,中国推进的主要是财政直管方案,即在财政预算编制上,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在收入划分上也由省直接对县进行划分,同时省也将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经济权限下放到县。当前的条件积累不足以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直接实施行政直管。从财政管理角度,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指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建立省、县之间的直接财政业务关系。具体地,我国 省直管县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2年末前,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国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近期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在收支划分方面,将合理确定划分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和收入范围。在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方面将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对于政府间资金往来,财政部要求建立 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

二、省直管县地方分权制度的评价思路

在理论上,究竟 市县分治与 市县合治孰优孰劣的判断是无法简单给定的。这是由于:其一,其将涉及到地区经济差异和人群偏好差异导致的价值和伦理判断的复杂情况,对此,很难简单化地进行定量处理。二是,对该模式的社会经济影响力差异,及其可能出现的地区性制度分叉等情况,缺乏内在统一的有效评价机制和工具。三是,对省直管县制度的评价将取决于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基础条件差异度较高的地区间缺少可比较性,很多情况下都要采取 一地一议的方法,从而增加了核算 市县分治实施效果的难度。例如,关于 省直管县制度实践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综合评判必须依据对(1)中国市县地理分布与空间组织的均衡度;(2)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与区域辐射能力;(3)腹地和外围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发展潜力;(4)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分工模式;以及(5)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税、金融等制度供给方面的保障能力等众多决定和影响条件的统筹分析。

总之, 省直管县是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的一项重要试验。但是,省直管县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组织制度的重要创新,必然是由历史条件、改革思路、战略定位、实施框架、保障措施和评价完善机制等共同构建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任何一项系统性的制度演进,则必须要从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和未来预期等三个层面,结合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影响环节,以及相关的制度要素与辅助性政策等,进行综合性地系统评估和动态反馈。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发展必然将面对非常复杂的高度差异化的内外部条件。因此,中国的 省直管县改革首先应保证较高的弹性,针对改革不宜作过早的评价,必须构建出问题导向的反馈机制,保留足够的动态调整空间。本文基于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分析视角,提出几个我国 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中可能面对或需要克服的潜在难题。关于 省直管县分权制度创新的逻辑关系与现实中的隐性问题归纳如图-1

所示。

图-1:省直管县分权制度创新的基础与现实问题三、省直管县分权实践中的制约因素与隐性问题

在问题的类型上,中国的 省直管县改革实践除将遵循世界地方政府分权化取向的共性问题和普遍规律外,更要关注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突出社会经济矛盾所衍生的专门问题和特殊规律。在问题的范围上,中国的 省直管县改革将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谨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下,从地区经济差异、城市化进程、区域公共产品生产、地方政府组织调整等角度,综述中国 省直管县分权实践中的几个制约因素与隐性问题。

(一)中国县域经济体的区域发育程度差异显著,

人口规模、GD P和财政收入的平均规模、发展模式以及百强县地理分布等严重不均衡;市县分治可能加剧社会经济的失衡。

中国县域经济体发育程度的地域差异非常显著,表现出鲜明的板块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一,截至2008年末,我国县域总人口达9 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 10%;总体上,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带是中国县域人口的密集区域。除北京、天津和上海3个直辖市外,其他省市区的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均在50%以上,西藏甚至突破了90%。然而,中国各省市区的县域人口平均规模差距显著,县域人口平均规模最大的江苏省(94 19万人)是最小的西藏自治区(3 62万人)的近30倍。其二,中国县域经济200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5 05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0 05%。河北、河南和贵州均在70%以上,是中国县域GDP占全省GDP总量比例最高的省份,北京、天津和上海3个直辖市则最低。然而,中国各省市区的县域GDP平均规模差别很大。排在前3位的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份的平均GDP水平(236 24亿元)是排在最末3位的西藏、青海和甘肃平均水平(12 66亿元)的18 7倍。其三,中国县域人口2008年的人均GDP为16163 77元,为全国人均GDP水平的72 39%。然而,最高水平的浙江省的人均GDP达35274 57元,是最低水平的贵州省7026 90元的5倍多。就县域GD P平均规模和县域财政收入平均规模两个指标来看,我国西部省份都处于最低水平,不及东部的1/4;西部地区的县域GD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也低于20%。其四,百强县是科学评价我国县级行政单位经济基本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百强县的省份构成中,绝大部分经济百强县(市)都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区(95个)。例如,江苏(27个)、浙江(26个)、山东(26个)和福建(8个)四个省份的百强县数量(87个)占到总量的70 16%;然而,新疆和四川仅各有1个,大多西部其他省份甚至为零。其五,受当地自然、区位、历史、政策和交通等因素影响,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地域多样性。例如,以专业镇和民营经济为支撑的广东模式、以集体所有制和乡镇企业为基础的苏南模式,以及基于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块状经济与特色产业集聚区高度发达的浙江模式。

综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正在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由此将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实力及其未来发展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省直管县的政策框架下,如果放任县域经济体采取自由竞争的发展模式,必然极大地加剧中国不同区域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激增未来的社会经济调整的成本和难度。

(二) 省直管县改革一定程度将划小地理单元,加剧地方主体的竞争压力,抵消城市集群发展的战略收益,延缓区域共同市场和区域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

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国内的省级之间商品贸易的平均关税达到46%,甚至超过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水平。而且,由于中国各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非常高,导致地方政府针对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的竞争越演越烈,无不依靠 促销折扣式的价格竞争,给予外资企业更为优惠的政策,严重扭曲了地区间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体系。然而,当前以FD I和跨国公司代表的境外投资企业转而更为关注投资地区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系统是否完整性,以及是否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本地化等条件,由此更加剧了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程度。在如此的大背景下,构建有效率的跨地域经济合作组织替代盲目竞争则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理性的战略选择。中国地方政府加快转换职能,通过契约(contract)、伙伴关系(partne rsh i p)及网络(ne t w ork)三种形式,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等主体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首选方案。例如,在中国,享有沿海区位优势、城市紧密布局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黄渤海等3个城市聚集地区,正是依托内在分工协作、交通运输网路和自然地理特点,才获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省直管县改革一定程度将划小地理单元,加剧地方主体的竞争压力,抵消城市集群发展的战略收益。这与当代区域发展的新趋势相悖。因此,中国地方政府当前宜将税制、政企关系、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等体制的改革作为核心,加快破除地方割据,以一致同意为原则加快跨地区合作组织网络建设(i n ter o rganiza tiona l net w orks),加强府际之间的横向监督,基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创建自由流通的区域性要素与商品统一市场。此外,中国应遵从区域-邻里(re

g ion-neighbo rhood)网络结构趋势,创新区域治理体系,以公共财政启动政府职能转换,发展组团式卫星城镇,创建区域共同市场,构建 城市联盟管治平台实现区域综合治理,构建跨省都市圈的区域市场体系。

(三)中国城乡发展的差距过大,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的集聚水平和规模经济效应严重不足,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借助大中型城市的产业集群和共享型公共产品的空间外溢效应加以带动。

长期以来,在城乡割裂的二元体制下,中国城乡和县域经济的收入差距过大、劳动力素质低以及贫困的 代际转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缺、农村文教体卫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城乡问题导致我国社会事业整体上发展迟缓、社会管理与基层民主建设落后,严重损害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我国广大县域和农村地区普遍存在 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大量农村小城镇逐步沦落为卧城或商品集贸市场,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工业化模式无法持续。由于县域和农村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发展软环境欠账过多,限制了县域经济起飞,进而又抑制了县域农村产业经济的集聚水平和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尽管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城乡发展差距、缓解农业剩余人口外迁、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发展和走内涵式的新农村建设道路。然而,我国现阶段城乡非均衡矛盾的缓解是一个长期的时空转换过程,需要持续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县域经济的发展还非常需要借助大中型城市的产业集群和共享型公共产品的空间外溢效应加以带动。

(四)中国城市化路径与模式选择的特殊性,以城市为导向以区域为基础的中国区域城镇化还将长期存在。

2003年起,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突破了1000美元标准,由此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地,中国出现了城市化、郊区化交错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然而,囿于中国城市化的空间组织基础和城市化调控政策等方面的不足,致使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路径与模式选择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特殊性。其一,由于城镇化水平和调控政策的限制,中国城镇集群地域空间的系统建设中暴露出功能协调力度不强、结构失衡和规模等级不尽合理等问题。当前,中国较为发达的城镇密集区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镇体系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城镇的规模组织结构非常不合理,城市集群没有形成金字塔形的有序结构;此外,城市密集区的功能结构也表现出独立体系互补性较弱的问题。现有城镇集群在内部结构上大多具有 嵌入式的特征,核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过于强大,使得中小型城市被迫依附于大城市寻求发展。其二,中国地区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差距过大,人口单向流向,造成地区发展的恶性循环。空间统筹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世界城市化正在向大都市连绵区方向发展演进,在本质上,美国经济是一种大都市区经济的共同市场。然而,中国不仅城市化的绝对水平低,而且以人均GDP指标衡量,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使得劳动力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边际流动倾向非常严重,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的90%流向各类城镇,其中的60%流向省会城市、地级市等大中型城市,人口单向流动造成非中心城市和经济落后地区的要素市场结构更趋恶化。其三,我国城镇间的生产分包、城际交通建设、技术扩散和产业转移等网络建设不平衡,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难度,而重复建设又将浪费大量的投资,因此,亟待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五)中国地方政府行政区划调整缺乏应有的弹性机制,不利于县域经济组织的灵活调整和生产关系的跨行政区一体化的协调组织。

中国地方政府区划及组织模式的调整粘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系统具有强烈的垂直一体化和组织凝固的特征。在组织体系上,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机构平行,对应设置,但是按照政府等级权力呈现级数递减,这是权力集中统治型政府的典型特征。第二、中国地方政府层次上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政府组织边界的演变是非常刚性的,具有严格的纵向控制,上一级政府依次掌握着对下级政府区划和组织调整的决定权。此时,依照消费者受益空间范围和市场有利原则的灵活调整是难以出现的。

反观美国地方政府机构的组织体系则具有结构调整灵活的特征。例如,2002年联邦和州政府以下的地

方政府规模为87849个,地方政府的组织规模呈现出原子化趋势。同时,美国地方政府的机构组织体系凸现了功能化的目标追求。在组织体系上,美国地方政府划分为一般目标(G eneral purpose)和特殊目标(Spec i a l purpose)两大类别,前者又被细分为县、副县(sub-county)、市/自治市(M unic i pa l)、镇(T o w nsh i p)等4个功能相对综合的层级;特殊目的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学区(Schoo l district)和特区(Special district),此类地方政府享有极强的均质特征和目标指向。2002年,美国学区和特区的数量分别是13522和35356个,占地方政府总规模的56%。可见,美国地方政府功能定位上的差异性和历史变动是非常强的,这是一种基于地方公共产品与服务消费受益地理范围的划分方法,其市场效率和福利效应都是最强的。然而,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体系中,既不允许严格按照功能划分或消费者受益范围组建特别发展地区,也无法借助行政辖区之间的联合、合并、分割等形式,针对外部发展环境的演变做出及时的调整。在此前提下实施省直管县则难以实现区域福利的最大化。

(六)县域经济的微观利益导向可能抑制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协同生产,降低区域集体福利,损失区域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加深相对落后地区未来发展的难度。

区域性公共产品(reg i ona l publi c goods)是指跨越多个同级或不同层级政府辖区,具有区域性外溢效应,对构建城市集群和区域一体化统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公共产品。按照产品内在属性,区域公共产品划分为区域技术服务、区域文化设施、区域基础教育和区域公共安全等区域纯公共产品,以及道路桥梁、港口、航空设施、防洪设施、通讯设施与大型商品集散中心等区域性准公共产品两种类型。区域公共品具有天然的联合生产特征。国际经验表明,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上,地方分权化供给以及公私合营合作等模式将成为主流。尤其是教育政策、污染控制、消防、市场、治安、水患治理等具有局部地理联合属性(G eog raph i ca l jo i ntness),以及邮政服务、电话电信、劳动市场、道路与交通等具备局部地理联合和局部企业间联合属性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服务更是如此。在性质上,区域公共产品是依据公共产品的空间外溢性范围划定的一类公共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和资源的外部性及地理位置具有不可改变性,因此,区域公共产品会产生特有的利益共享性和成本独自承担的矛盾。根据W il son的研究,地区竞争引发的资本流动会导致非最优化的较低的资本税率,使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出现短缺。因此,市县分治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地区关联型的和地区共享型的两类区域公产共品供给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基于结构、质量和区位等差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非均衡供给会产生不同地区间居民的实际福利差异,这是一个多地区针对区域公共设施生产的博弈过程。一方面,若地区间过度竞争会导致企业转移到低税收地区,企业迁出地税基流失使税收失衡,从而使政府将地方公共产品融资的税收负担转嫁给非本地居民;另一方面,如果某些地方政府基于成本收益权衡选择不参与区域公共产品的生产,那么,极少数地方政府参与公共设施的联合生产时无法出现帕累托改进。尤其在地区经济联系较弱和区域协作水平低的区域中,公共服务供给仅能停留在次优水平。再者,在消费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公共产品的空间选址或者地区间公共产品服务质量的差异将导致消费者 用脚投票,将破坏地方政府系统的均衡,并加深相对落后地区未来发展的难度。

四、结论与建议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迅速提升,财政分权则成为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型的重要手段。除财政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之外,中国的 省直管县分权实践,将受到县域经济体布局、地区经济差异、城市化进程、区域公共产品生产、地方政府区划调整等领域的隐性问题和特殊矛盾的阻滞。相应的战略思路和解决策略应包括:第一,分权要适当,在经济转型和过渡时期尤其不能做得太急;第二,应比照区域发展现状,形成差异化的市县分治战略框架;第三,以财政体制为突破,系统性地推进包括重要相关领域与关联环节在内的整体改革;第四,以自治权利和独立性的提升作为地方政府的改革目标;第五,加快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施准备工作;第六,坚持区域导向,将大都市区和城市群作为 省直管县实践的空间载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体制变迁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体制变迁 周天勇 近年来,在中央下发的文件中,不断涉及“省管县”的改革问题,这表明了中央鼓励地方进行大胆创新和推进体制改革的决心。从“市管县”体制向“省管县”体制改革,是一种简政放权式改革,目的在于调动地方行政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尽管市管县的现行体制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亟待体制和制度创新,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对县域经济进行松绑,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扩权强县”,最终到“省直管县”。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市管县体制的阶段性和局限性,从而理解省管县改革的背景、利弊和着力点。 一、市管县的由来和历史作用县乡政权体制,以及管理县的省派出地 区行署,是适应于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区划管理方式。而20世纪80年代普遍实施的市管县体制,是工业和城市经济,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一种进步。 (一)市管县兴起: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行政体制选择 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市制萌芽开始,市一直是人口密聚“点”上的一个行政建制,市与县、城与乡之间被严格封闭、隔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型政区的发展,市领导县体制开始出现,建制市逐渐演变为一种广域型行政建制。

当时的市领导县体制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城市蔬菜、副食品基地建设问题而设置的,并无“带”县之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市领导县体制的范围有所扩大。195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逐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并推广。1959年9月,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特别是为了进一步推进1958年以后的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促进工农业的相互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此后,这一体制便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得以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乡分割、生产重复、流通堵塞、多头领导、互相牵制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政府急切需要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式。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实行市管县体制,以市带县,成为当时的一个可行的选择。 从微观的角度看,实行市管县体制,主要是为了协调城乡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而从宏观角度看,实行市管县体制,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主要是为了适应和促进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即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 (二) 市管县的发展、作用及利弊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82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辽

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报告

万朝镇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报告在接到县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开展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我镇领导非常重视,把使用正版软件当做事关国家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大事来抓。为了做好这次清查工作,我镇成立了清查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7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10>321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意见》(石柱府办发<2010>409号)的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我镇政府机关正版软件使用情况的自查清理工作。下面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清查工作组 清查组长:金广林(组织委员) 联络员:熊立志(党政办主任) 组员:李群兰谭长华杨文付春华谭洪念 二、认真检查核实各办公室软件使用情况 成立工作小组后,即通知各办公室向联络员申报计算机数量、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的软件名称和正盗版数量,然后根据各办公室的申报情况,由清查组长带队对各办公室逐一核实,落实到每台电脑上,确保不出现瞒报、虚报。 三、正版软件购买与使用情况

计算机数量:政府现共拥有各类电脑29台。 操作系统:29台电脑均安装了正版操作系统:WINDOWSXP. 办公类软件:29台电脑均安装了正版操作系统:OFFICE2000. 杀毒软件:29台电脑中使用正版杀毒软件的有17台,其余的12台是使用内网,因而自备有杀毒软件。 四、存在问题 1、部分老同志缺乏网络安全知识,不能及时为杀毒软件升级,和给操作系统下载补丁,从而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 2、少数使用内网的电脑,虽然自备有杀毒软件,但由于不正确使用U盘,导致电脑染毒,开启机较慢。 3、有个别电脑的杀毒软件已经过期,没有及时更换杀毒软件,保障安全。 根据目前的自查清理统计,我镇政府机关没有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只存在个别电脑的杀毒软件有过期现象。

从_市管县_到_省直管县_的体制转型分析_楚明锟

收稿日期:2010-12-18 基金项目: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专家咨询课题 我国省县关系的历史演革与现行省县关系的利弊分析 。作者简介:楚明锟(1956-),男,河南新密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 省直管会 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咨询专家,主要从事行政管理 学研究。 崔会敏(1974-),女,河南郾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行政学与地方政府管理研究。周军(1984-),男,江苏射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学研究。 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 I U TEAC H ERS COLLEGE Vo.l 27 No .1 Januar y .2011 从 市管县 到 省直管县 的体制转型分析 楚明锟1 崔会敏2 周军 3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 消除 市管县 体制弊端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求进行 省直管县 体制转型改革。相 对于 市管县 体制来说, 省直管县 体制具有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及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有利于减少政府行政层级等体制优势;但是 省直管县 体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不一致,事权和财权不对称,催生了县与原来省辖市之间的矛盾;层级减少后管理幅度增大引起的问题等。因此,在从 市管县 到 省直管县 体制转型的改革中,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合理界定政府间的事权财权,调动市、县两个层面的积极性,适当调整省级行政区划和提高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等。 关键词:市管县;省直管县;行政区划 中图分类号:D03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1)01-0060-06 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迅速成长,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如城乡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加大,行政系统的纵向管理体系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使经济增长日益陷入条块分割和城乡分割的困境中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建立 市管县 体制,扩大城市和行政区的边界,把城市和周围县之间跨区横向联系转化为同一行政系列中的科层制关系,形成 省 市 县 的三级行政区划,成为解决此类矛盾的有效方法。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市的辐射范围,而且清除了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因此, 市管县 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当时行政体制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建立的 省 市 县 的三级行政区划;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管县 体制的预期优势逐渐被一些问题销蚀,消极因素逐渐增多,出现了 小马拉大车 、 市刮县 等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同时也为了减少行政层级和提高行政效能,中央提出 省直管县 体制改革的任务。本文就市管县 体制利弊进行分析,指出 市管县 体制弊端是体制 转型的原因, 省直管县 体制优势是体制转型的依据, 省直管县 体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从 市管县 到 省直管县 体制转型的改革中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当措施。 一、 市管县 体制的历史成效与现实弊端 可以说,在解决我国社会转型初期 行政区 和 经济区 的磨合问题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这一体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就现时代而言, 市管县 体制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多,弊端日益凸显。 (一) 市管县 体制所取得的历史成效第一,促进了城乡分割的区域经济趋于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流动和资源配置基本采用计划调配的方式,城市与周边地区各自独立发展,区域间的联系更多地依赖于上下级政府间的行政命令。 市管县 体制打破了经济发展的条块分割与城乡分割的局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腹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紧密协作,摆脱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有效地发挥了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人

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

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行为,建立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软件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三类通用软件。 第三条各级政府机关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必须使用正版软件,禁止使用未经授权和未经软件产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软件。 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在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中安装或卸载软件。 第四条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对本部门和本地区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负总责,其主要负责人是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地区、本单位使用正版软件的推进工作。 第五条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勤俭节约、确保政府信息安全的原则,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和软件性价比,科学合理制定软件采购年度计划。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机关软件采购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各级政府机关采购软件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国家软件产品管理制度,采购软件产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软件产品。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规范政府采购软件行为,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准确核实拟采购软件的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权盗版软件产品进入政府采购渠道。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明确需采购软件的兼容性、授权方式、信息安全、使用年限、技术支持与软件升级等售后服务要求,对需要购置的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的软件,依法实行政府采购。 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政府机关软件集中采购,采取协议供货等采购形式,定期公布软件价格、供应商目录等。 各级政府机关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时,应当采购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计算机产品,对需要购置的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一并作出购置计划。 第七条各级政府机关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的软件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纳入部门资产管理体系,软件配置、使用、处置等应当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防止因机构调整、系统或软件版本升级、系统或设备更新和损毁等造成软件资产流失或非正常贬值。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根据不同软件资产的特点,坚持制度手段、技术手段并重,有针对性地实施软件资产日常管理和维护。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工作程序,实现软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相结合。 第八条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地区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并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九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 负责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情况日常监管、督促检查及培训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软件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督促软件生产商和供应商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会同著作权行政管理等部门做好新出厂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管理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软件采购资金保障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软件集中采购工作,

河北省的县级市、扩权县、直管县2015年

张家口市辖区的县级市,扩权限和省直管县的区别? 很多网友搞不清扩权限和省直管县的区别,就张家口而言没有县级市,张北属扩权县,怀来在扩权县的基础上又前进为省直管县。这实际上就是为以后取消市级行政级别做的实验。下面就是他们的区别! (1)县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县级行政区——市(城市),宪法所指的“不设区的市(即不设市辖区的市)”,县级市为省、自治区所设地方行政单位;作为区划术语,“县级市”自1983年开始正式固定下来。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2)扩权县是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县(市)扩大管理权限,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扩权县(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市),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扩权县(市)被赋予与设区市相同的部分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主要包括计划直接上报、财政直接结算、经费直接安排、税权部分调整、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证照直接发放、部分价权下放、统计直接发布、政策直接享有、信息直接获得等11个方面62项管理权限。据悉,扩大县(市)管理权限的基本原则是“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逐步做到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需经设区市审批或管理的,原则上变为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报市备案;原需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原则上变为由扩权县(市)直接审核、报省审批,报市备案。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文件规定须经设区市审核、审批的事项,采取省、市政府委托和授权等办法放权。扩权县(市)取得相应的管理权限后,同时承担与管理权限对等的责任。 (3)省直辖县:省直接管理县,去掉地区这一级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现在中国的行政架构是中央、省、县、乡四级,省和县之间的地区级是过渡形式,已经在逐步取消了。“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在目前国情条件下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最现实的选择。不少地方总结经验时,注意到了浙江经济大发展的经验,也认为有“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的功效。强县扩权无异给条件好的县(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为最后省完全管县做好准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模式,参照目前省对扩权县体制设定,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划分方面,完全比照目前扩权县财政体制,调整省市县三级财政收入体制,设区市原则上不再分享直管县的财政收入。二是财政支出责任方面,与财政收入划分体制相对应,设区市也不再承担相应支出责任,对于新配套资金,统一省财政对直管县配套比例,适当高于省对一般县的配套比例。三是体制基数核定方面,原则上以2008年决算数据和市对县经常性补助(上解)为依据,并参考2007年相关情况,按照不挤不占、保各级既得利益的原则处理。四是管理方式上,完全按照目前对扩权县的做法,省对直管县的体制上解(补助)基数和体制改革收支基数的核定,以及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资金调度和拨付、财政决算结算、财政收支统计报表报送等事项,由省财政直接对直管县办理。 2015河北省将扩大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确定迁安市、宁晋县、涿州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 件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0] 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2001年起在政府机关全面推广使用正版软件,基本实现了中央、省、市(地)三级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目标。为巩固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各级政府机关带头使用正版软件,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对于树立政府机关良好形象,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二、开展使用正版软件专项检查工作。各级政府机关要对本单位使用正版软件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办公软件、杀毒软件使用情况。新闻出版(版权)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部分地区、单位进行重点抽查。使用非正版软件的,要及时进行整改。对需要的正版软件,要安排必要的资金并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购买。各单位购置、更换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同时安排必要的软件购置资金。要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将软件作为资产纳入部门资产管理体系,加强软件的资产管理。其他国家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检查和整改工作,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三、切实落实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规定。各级政府机关购买的

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符合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要求,各单位更新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必须使用正版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计算机预装操作系统软件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落实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监督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保证本单位软件使用正版化。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根据职责分工,切实做好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软件产品质量管理,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新闻出版(版权)、工商、商务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维护好软件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财政部门负责正版软件的资金保障,加强对软件资产管理的指导。新闻出版(版权)部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等部门做好使用正版软件的日常监管和督促检查工作,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每年都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检查,并将年度检查情况报告国务院。 五、中央国家机关软件正版化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于2011年5月底前完成,省、市(地)、县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于2011年10月底前完成。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完成情况及时报送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汇总后报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

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着眼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和管理创新,政府改革已经从减人、减事和合并机构这种横向结构变革,开始扩展到减少行政层级这种行政架构上的突破。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的行政层级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取消市级管理层与扩大管理幅度的简单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到行政管理层级的调整,省与市、县职能的重新界定和配置,地方政府内部事权、财权的重新安排,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权力的政治监督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省纷纷推行省直管县试点改革。截至目前,全国22个省(不包括台湾省)和5个自治区都已陆续开展了财政省管县、“强县扩权”或“扩权强县”改革。 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通过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通过对部分强县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努力实践县市分治。 改革的实质是在调整省、市、县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从政府权力角度看,省直管县改革实质上就是在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对财权、事权和人事权三种权力进行重新分配,以提高效率。从各省区开展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来看,三大权力改革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财政省直管改革开展最为普遍,除宁夏在自治区成立之初就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外,全国试行改革的21个省均已开展此项改革;其次是事权,事权包括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排名第二,有19个省区开展了相关改革;排在第三位的改革是扩大社会管理权限,有12个省区开展;人事权的省管县改革进度最缓慢,仅有5个省区开展相关改革。

建立省直管县体制可以有效减少政府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试点改革,最早推行改革的浙江省,从2000年起,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9年已有26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范围,占了百强县的四分之一。安徽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强县扩权”改革后,自2005年起县域经济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26%提高到2009年的48%以上,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省直管县改革遭遇法制障碍。尽管我国宪法中没有规定地级市这一级地方建制,但是实行市管县体制以来,在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的文件中,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得到了明确的认可和设定。因此,在市管县体制下制定的一些法律规范就会成为制约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法制障碍。 二是政府层级间的矛盾增加。就市县而言,其关系演变为两个平等的行政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此外,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扩权县与原辖市在行政关系上还有上下级关系,县里的工作需要两面周旋和汇报,这增加了县的工作难度。而县与县之间因制度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双方竞争更趋激烈。 三是县级政府机构和人员设置与省直管县改革要求不适应。目前县级政府机构设置总体上比省直单位机构要少得多,有些省直单位在县政府没有对口单位,造成了诸多不便。实行省直管县后,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进一步扩大,工作任务会有很大的增加,领导职级如果不变,这种级别落差会影响到工作效果,甚至是队伍稳定。另外,省直管县后,县级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沟通和交流会越来越多,县级政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省直部门有较大差距,难以与省直部门实现有效对接。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随着2010年的走近,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开始提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强县扩权”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据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试点县财政困难的现状。“省直管县”后,省级对试点县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仅是“直达”。也就是说,新体制下试点县收到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在总量上是不变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的状况。

(二)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省直管县”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进一步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来说,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还是不够。 (三)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是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基础。据调查,我国不少地方实行省管县体制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有所调整,但行政管理体制并没有随之改变,因而出现了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的状况。从实际情况看,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大大增加了省级财政的事权责任,但其财力并没有增加。对于原来管县的市来说,市级财力下降较多,对其财权冲击较大,但对其所管的县承担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地减少。不少省、自治区的试点办法明确规定,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原来管县的市不再集中县级收入,但却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的补助力度,还要保证在教育、危房改造、医疗改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市对所管县的配套资金。这种办法必然加剧市级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问题。县级财政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的受益者,其财力和财权得到了扩张,事权却没有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三、对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触及到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等诸多方面,面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一)改革不能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于各地发展情况有较大差异,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上,要对各地“市管县”体制及其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省直管县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省直管县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对三年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研究和分析,对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做了进一步理顺和规范运作方式,希望尽快壮大县域经济和提高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 Abstract:this article for three-years provincial County are some summar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elevant system, further straighten out and regulate the mode of operation, hoped that the growing County domain economy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orm. Keywords: direct County fiscal management reform 2009年,省政府下发文件,对包括行唐在内的全省64个扩权县(市)和产粮大县(市)开始实行统一的省财政直接管理体制,2010年又将实施范围扩大到92个县(市)。那么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改革存在的不足 1.省直管的范围和内容有待扩大与细化 首先,单纯财政直管的作用不明显,财政仅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财政预算的安排和执行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同时要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这样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下的省财政直管(况且目前仅是财政结算方式的改变),对县财政运行的积极作用难免要打折扣。其次,实行财政直管的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省对直管县在政策扶持、税收激励、转移支付、基本支出保障、配套优惠、津补贴增长等方面都没有较大变化,省财政直管的优越性体现不充分。再次,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与省直管县的收入管理方式极不协调,直管县财政收入由市级考核管理,财力结算由省直接对县,负责税收征管的国税、地税却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市级税收征管部门垂直下达的收入计划与市政府下达的综合计划也不尽一致,给直管县全面落实收入目标增加了难度。 2.行政直管改革未能同步跟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省直管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和保障,脱离了这个基础和保障,先行一步的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既走不平稳,也会延误到达目标的时间,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直管县都是损失。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财权与行政管理权不一致的问题比

2018年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8年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报告 万朝镇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报告 在接到县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开展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我镇领导非常重视,把使用正版软件当做事关国家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大事来抓。为了做好这次清查工作,我镇成立了清查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X〉47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 <201X>321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意见》(石柱府办发<201X>409号)的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我镇政府机关正版软件使用情况的自查清理工作。下面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清查工作组 清查组长:金广林(组织委员) 联络员:熊立志(党政办主任) 组员:李群兰谭长华杨文付春华谭洪念 二、认真检查核实各办公室软件使用情况 成立工作小组后,即通知各办公室向联络员申报计算机数量、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的软件名称和正盗版数量,然后根据各办公室的申报情况,由清查组长带队对各办公室逐一核实,落实到每台电脑上,确保不出现瞒报、虚报。 三、正版软件购买与使用情况 计算机数量:政府现共拥有各类电脑29台。 操作系统:29台电脑均安装了正版操作系统:WINDOWSXP. 办公类软件:29台电脑均安装了正版操作系统:OFFICE201X.

关于省直管县与财政分权的

2012年第7期下旬刊(总第487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7,2012 (CumulativetyNO.487) 关于“省直管县”与财政分权的探讨 范小杰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具体来讲包括财税、金融、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城乡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财政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率先在政府间关系方面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改革。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稳步上升,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效果。不过在中央和省一级财政关系得到很好理顺的同时,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的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就将介绍“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财政管理体制 省直管县 财政分权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简单理论分析 有关省管县财政体制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不同级次政府如何有效提供层次各异的公共产品问题,也是一个地方财政体制中最优规模的确定问题。 由于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会出现失灵现象,所以政府就成为各种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又指出受益归宿的空间范围是公共物品的关键特征,某些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而另一些则是有地理上限制的。奥茨的分权理论主张最优的政府规模应与其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空间覆盖范围一致,但这不意味着政府的级次越多,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就越有效率,而是应根据一级政府能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来确定政府的层次结构,制定合理的财政体制及相应的政府间分配关系。根据我国的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由现行政府层次构造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协调、各级财政分配关系不规范等引起的,应该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通过“省直管县”来实现由五级财政到三级财政的转变。 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实践 尽管80年代实行的“市管县”体制在某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后,这种体制的诸多弊病开始逐渐暴露。“市管县”体制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地市级政府掌握了大量经济社会管理权,县级政府自主权过小,县成为了地级市的附属单位。地级市往往通过政治优势和行政权力参与资源争夺,并且将财权上移、事权下移,政府间财力差距日益扩大,增加了县级政府的负担,抑制了县的发展。 通过近些年“省直管县”体制的推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成效。增强了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调动了县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改变了市级财政的理财思路,使市级财政由依靠集中县级力量转变为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缓解了县级财政困难;减少了地方财政管理层级,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财政管理的交易成本。 尽管现在的“省直管县”取得了以上的这些成效,不过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纵向来看,“省直管县”使省财政管理的辐射面变大,管理难度加大,省级财政的事权责任增加了,但财力目前没能相应增加;横向来看,市级财政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其财力下降的同时事权没有明显减少,市县间互相协调存在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省直管县”后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一致性出现问题,省市县之间的支出责任没能根据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整。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省直管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财政隶属关系上的调整,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逐步的完善,在探索中解决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应该充分依据各个省的自身特点,分阶段、有方向、因地制宜地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在进一步完善中应该逐步理清以下相关问题。 首先,理清省、市、省管的县的事权与支出责任。通过对事权的逐一列举,具体划分省、市、省直管的县各自的专有事权,以及省、市、省直管的县的共有事权。然后依据事权的划分结果,确定省、市、省直管的县各自的支出责任,明确各自的财政负担范围。 其次,理清省、市、省管的县的财政收入划分。依据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对税收收入、收费收入及债务收入进行划分。 最后,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弥补不同层级政府间收支缺口,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成功案例——浙江模式 浙江省是我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开拓者,但这一体制却并不是浙江省的原创,我国建国初期就实行这种财政体制。随着我国行政体制在八十年代从“省管县”逐渐转化为“市管县”,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省管县”财政逐渐被“市管县”取代,但浙江保留了“省管县”财政体制。 浙江省保留“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是从其自身实际出发的。浙江省小县少,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80%集中于省会杭州200公里范围,各县、市间距离近。同时,改革开放10多年,县域经济已颇为强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1993年,30多个发达县(市)的财政收入已占全省财政收入总量的70%。在这样的基础上,浙江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基础,在实行撤地建市的同时,仍坚持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并持续推进强县扩权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省级政府地方治理结构方面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保留了“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但行政上也如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采取市管县体制,这两种体制在事权、财权上必然会存在着矛盾,一方面行政上的市管县,必然弱化一些县的事权,另一方面,财政上省直管县又会弱化设市区的财力。如何协调好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上的这种矛盾就成为“省直管县”财政管理 (下转第156页) Times Finance 149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 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计算机软件 【发文字号】陕政办发[2013]89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12.17 【实施日期】2013.12.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陕政办发〔2013〕8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8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省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行为,建立长效机制,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促进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一)高度重视正版软件使用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政府形象、支持自主创新、促进民族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正版软件使用和管理工

作,确保各级政府机关全面使用正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三类通用软件,禁止使用未经授权和未经软件产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软件。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在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中安装或卸载以上三类通用软件。 (二)实行软件采购年度计划管理。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勤俭节约、确保信息安全、合理配置的原则,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和软件性价比,制订软件采购年度计划。软件采购严格实行年度计划管理,未纳入年度计划的原则上不能采购。各级政府机关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时,应当采购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计算机产品,且授权版本与实装版本要严格一致,对需要购置的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一并作出购置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二、落实经费,规范采购行为 (一)切实保障软件采购经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政府机关软件采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将软件纳入国有资产年度配置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 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卫人[2012]18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2.04.01 【实施日期】2012.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皖卫人〔2012〕18号) 宣城、安庆市卫生局,广德、宿松县卫生局,厅直相关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及挂靠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部署,结合全省卫生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该方案已经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

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皖发〔2011〕10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1]42号)要求,结合全省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直接管理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减少行政层级,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权责一致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权限,优化程序,提高效率,促进县域卫生事业快速平稳发展,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现全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突出重点、依法探索。以扩大试点县卫生部门管理权限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规范高效的体制机制为重点,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工作意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试点工作。 (二)加强指导、密切联系。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工作意见,积极与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搞好对接,加强指导,对

中国27个省直管县

中国27个省直管县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属于县级行政区,是指独立于地级行政区之外单独建制,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直接领导和管理,与地级行政区基本享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的县级行政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类别为县级行政区,分为省直辖县级市(也称省辖市)、省直辖县(也称省辖县)、省直辖区。当前,我国仅河南、湖北、海南、新疆有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河南省1、济源市景点:小浪底风景区,王屋山景区,五龙口等。湖北省2、仙桃市景点:沔阳古城、陈友谅纪念馆、排湖、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沔街等。3、潜江市景点:曹禺 公园、水杉公园等。4、天门市景点:陆羽故园,石家河遗址,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等。5、神农架林区景点: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海南省6、五指山市景点:海南民族博物馆,五指山,热带植物园等。7、文昌市 景点:铜鼓岭、文昌航天城、东郊椰林、八门湾绿道、七洲列岛、宋氏祖居等。8、琼海市景点: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白石岭,玉带滩、万泉河等。9、万宁市景点:兴隆热带植 物园,东山岭,日月湾冲浪俱乐部等。10、东方市景点:天南第一泉,大田坡鹿保护区、俄贤岭、感恩学宫等。11、定安县景点:南丽湖、母瑞山、文笔峰、热带飞禽世界、定安

古城、久温塘冷泉等。12、屯昌县景点:木色湖、卧龙山、洪斗坡、银岭、深田湖等。13、澄迈县景点: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红坎岭陶艺园、美榔姐妹塔等。14、临高县景点:临高角,高山岭、百仞滩、居仁瀑布等。15、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景点:黎母山森林公园,百花岭、长兴飞水岭瀑布、白沙起义纪念园等。16、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景点:和坊茶楼、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等。 17、白沙黎族自治县景点:红坎瀑布,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陨石坑,坝王岭森林自然保护区等。18、昌江黎族自治县景点:棋子湾,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等。19、乐东黎族自治县景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毛公山、黎母岭、莺歌海等。20、陵水黎族自治县 景点:分界洲岛,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湾猴岛,香水湾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阿拉尔市景点: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等。22、图木舒克市景点:西海湾旅游区等。23、五家渠市景点:青湖御园、青格达湖风景区、将军博物馆、滨河公园等。24、北屯市景点:白沙湖、鸣沙山、红叶林、额尔齐斯河河谷林等。25、铁门关市景点:铁门关景区等。26、双河市景点:怪石峪风景名胜区等。27、可克达拉市景点:那拉提大草原、赛里木湖等。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市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9月23日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88号),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行为,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正版软件是指具有合法授权,应用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微型计算机、掌上电脑、服务器等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上的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等三类通用软件。 第三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必须使用正版软件,禁止购买、安装、使用非正版软件。 各级政府机关应编制本单位使用正版软件配置规范,建立软件安装、卸载审核机制,并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及时对本单位使用软件情况进行检查。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在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中安装或卸载软件。 第四条全市各级政府对本地区政府机关、各级政府部门对本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负总责,其主要负责人是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级政府机关应建立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制度,明确软件正版化工作牵头部门及负责人,并及时报送本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第五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应每年组织开展著作权法律法规、正版软件安装使用等培训,普及相关知识,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 第六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勤俭节约、确保政府信息安全的原则,科学合理编制软件采购年度计划和预算。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政府机关软件采购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七条市、区县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级政府机关软件集中采购工作,及时公布软件集中采购招标结果。区县政府机关可共享市级政府机关集中采购招标结果。 市、区县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在组织实施软件采购项目时,应准确核实拟采购软件的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权盗版软件产品进入政府采购渠道。 第八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时,应当采购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计算机产品,并对需要购置的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一并作出购置计划。 第九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要将软件正版化工作作为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信息安全检查等专项工作中统筹推进。 第十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应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将软件资产纳入部门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台账,并按时报送本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各级政府机关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健全完善软件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软件采购、配置、保管、使用、处置和监督的标准和程序,妥善保存软件采购凭证、介质、使用许可证等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