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WITSML 正改变实时系统的面貌

WITSML 正改变实时系统的面貌

WITSML 正改变实时系统的面貌
WITSML 正改变实时系统的面貌

WITSML 正改变实时系统的面貌(SPE112016)

摘要

在越来越多的实时工作流程中,WITSML 已经成为一项关键的技术。尤其对于越来越多的陆上作业中心中的综合业务,更是如此。两年前,知道WITSML 的人还不多,使用的人就更少了。而现在,WITSML 标准指导技术联盟中的成员已经增加到51 家公司。对于大多数公司,往往是从将深度数据纳入其资产数据库开始使用WITSML 的。对于这些公司,WITSML标准已经成为了行业的规范。而WITSML 的早期使用者,如Statoil,则正在将WITSML 的使用扩展到更广泛的井场作业范围中。在资产小组中,标准数据传输机制可以整合新的工具和流程,这使得地质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在他们熟悉的桌面应用程序中使用实时数据。同时还能对数据传输服务进行中央管理,让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可以专注于各自的领域,而不是去考虑如何采集数据。

这些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流程正帮助作业者实现从实时远程监测到实

时远程控制的重大跨越。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仅仅接收到可视化数据是不够的。它们期望能通过标准格式对数据进行实时传输。

作业者可以用WITSML 标准来传输数据,可以用该标准来明确对供应商的合同要求,也可以用标准来建立和衡量实时数据传输的关键绩效指数(KPI)。

在完善的Schlumberger 公司WITSML 流程中,对钻井进行优化和说明的应答产品将通过一个统一的WITSML 客户端来使用本标准。这将减少软件开发的周期并简化数据的采集。

而正在建立的WITSML,将能为实时工作流程带来许多业已证明的好处。该标准的不断更新,将提高那些使用该标准服务公司和作业者的竞争力。因此,WITSML 将继续居于优势地位,并将在本行业内获得更广泛的

支持。

介绍

WITSML(井场信息传递标准标记语言)是一种数据传输标准,旨在促进井场和基地之间钻井数据的有效传输。WITSML 标准由WITS(井场信息传输标准)开发而来(Jantsen等1987年)。从上世纪八十年早期起,业内就已经广泛地使用WITS 了。通过该标准的使用,将面向

对象数据作为XML 文件在SOAP 和HTTP/S 上传输(Kirkman等2003 年)。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一个API,这类数据可以在WITSML 服

务器(主要与来自现场的采集或聚集数据有关)和WITSML 客户端实时启动消费应用程序组件之间进行传输。虽然,大多数WITSML 服务器能够使用广泛的数据对象,但是仍需对客户端进行设定,才能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常用对象的数据。随着钻井数据双向传输越来越普遍,有

必要开发一些服务器与一些供WITSML 服务器和WITSML 客户端使用的终端应用软件。

Energistics组织(石油技术开发标准协会的前身是POSC)通过一个“技术联盟”(SIG)来促进本标准的开发。该技术联盟成员包括石油公司,服务公司,软件提供商和监管机构的代表,目前组织的成员数量大约为50 个。SIG 的活动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领域。

指导委员会:负责标准开发的长期和战略计划

用例和实施支持小组:负责中期开发并对提高标准的额外用例提出建议。

技术小组:开发和维护本标准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按计划进行升级)。

在开发完成后,本标准将包含更多的数据类型并能在应用程序和获取数据系统之间有效地传输数据,以便终端应用软件可以消费这些数据,这使得本标准成为了综合钻井作业领域内的一项关键技术。

标准数据传输方法

多年来,很多地方的不同作业者都见证了FEWD 数据在远程钻井地点和中央基地之间实时传输的价值(例如,Booth 和Herbert,1989 年,Zachariah 等,2002 年)。在过去,这类传输的问题之一就是在众多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有一部分是具有专利的,这使得终端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很不标准而且非常耗时。通过专用WITSML 服务器,WITSML 标准广泛应用于数据的传递中,服务器将数据发送到已在服务器上注册的客户端中的实时启用的应用程序上,这已经成为一个更为标准的流程。

这意味着无论服务公司是否在终端数据用户桌面上提供了数据或应用

程序供应商解决方案,正式的数据传输流程和工作流程都能发挥作用。接下来,引入集中设施的作业者也可以进行下一个重大的改进,即在“陆上/作业支持中心”中用这些数据进行工作(McCann 等,2004 年)。因此,在世界各地,使用这项流程的作业者正变得越来越多。数据传递和传输方式的标准化使得作业者可以从众多供应商中获得最佳服务和软

件解决方案的时候,还能保持数据的有效流动。

Statoil 公司管理这一流程的方法就是建立实时支持(RTS)中心小组。该小组负责世界各地所有Statoil 作业钻机和平台的实时数据传递。该小组通过内部工程数据库,集中管理来自现场工具和传感器的地面和井下随钻地层评价(FEWD)数据。这种流水作业方式允许每个资产的C&C 工作组有信心访问任意时间的有效地新数据,这将允许他们更新自己的模型,同时联系他们的工程师团队确认是否在将要开钻前更新他们的钻井计划。

该方法在公司所有资产小组中的成功实施,使我们明确了应将该方法扩展到以前管理的纯深度FEWD 数据以外的领域。现在,时间数据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流程了。该流程最初主要来自于现场的钻井作业,而现在该流程也越来越明显地可以适用于其他相关的井场作业,如固井和测井作业。对于资产小组的工程师,按这种方法管理数据的传输将可以加强钻井的优化。过去在完井后不久就抛弃的数据,现在却可以储存到中央数据库中。这使得我们可以对基于时间临井数据进行比较,同样的,现在,G&G 团队也可以使用这些临井数据。还有,由于采用了标准格式

的接收数据,历史学家就可以通过WITSML 服务器端口发布数据,使数据可以与终端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相互作用,其作用的方式与钻井阶段实时输入数据的应用程序一样。

在地质和地球物理(G&G)与工程团队之间的交叉学科协作领域中,一直存在着目前的最强劲/最具战略意义的发展潜力。在多学科中都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能够使G&G 和钻井工程联合数据有效的形象化,这将大大强化协作的能力。例如,在WITSML 标准中,风险对象可以传输来自钻井优化包的数据,从而提高了这些工作流程。在钻井优化包中,可以确定高机械冲击/冲击风险,并将其记录到含有地质模型的数据包中。随后在深度地质模型中,可以在相近临井井设计阶段中将此类风险标记为潜在的钻井风险。该过程确保了可以将一个学科中已知的问题更好地与整个小组的井设计和执行情况相结合,从而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更有效地管理。随着该过程的日益成熟以及资产小组中的终端用户越来越熟悉数据的实时接收,可以处理的数据类型将变得越来越丰富。这给WITSML 带来了挑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现场数据提供者都能够实时地传输数据或是按照特定的WITSML 格式来传输数据。随着需要整合更多的现场数据类型,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数据汇总解决方案的重要作用(图1,Karr 等,2007 年)。此外,现在的WITSMl标准可能还不支持一些新出现的数据类型。在这种情况下,SIG 的用例和实施替代小组将对标准进行添加和修改。通过这次研讨会,制定了记录的用例并将其递交给指导委员会批准,为了将其添加到本标准所支持的数据项目清单中,还将这些用例作为技术解决方案递交给技术小组。

从实时监测到实时控制除了将钻井的WITSML 和FEWD 数据输入到陆上中心以外,也应采用相似的方法将原先在现场处理的其他作业数据传输到基地,使工作人员即使是在海上环境中,也能获得陆上的数据。虽然WITSML 的使用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实现实时控制,要实现实时控制更多的还得依靠远程控制和监测工具的开发,但实时控制还是和WITSML 关键工作流程的发展结合到了一起。在早期的该过程中,将“地质导向者”(井位工程师)传输到资产小组环境中,而不是将它们定位于现场中。这不仅具有明显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QHSE)管理体系优势,而且也可以让个人与提供服务的资产小组进行直接的互动。而接下来所要考虑的就是将远程端提供哪些附加服务。过去的几年,Statoil 各资产小组与其他作业者中的MWD 和LWD 工程师以及泥浆录井数据工程师已经可以在远离现场的地方进行工作了。该流程显然极大提高了对基地和现场之间连通的可靠性,也提高了所采用数据传输方法的可靠性,这使得人们可以远程访问他们工作所需的数据。实现有效实时数据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实时数据可以使员工在基地就能完成原来需要在现场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减少了现场总人数(POB),随着实时数据依赖性的增加,有效传输也越来越重要了。现在已经可以预见,由于作业中心钻井数据传输的断开,将造成现场作业的终止,从而造成非工作时间(NPT)的损失。随着钻机平均机械钻速越来越高,不久之后,相对于现场作业,非工作时间的损失将使基地作业在经济上不再具有任何优势(不考虑其他QHSE 管理体系和作业的优势)。因此,用清晰的传输服务关键绩效指标(KPI)来支持综合作业的数据传输服务就显得

非常重要了。用该指标来测量常用网络传输解决方案相对于传输数据服务器或网站的可用性或正常运行时间的历史可用性。但这仅仅是该指标应用的一小部分而已。网络服务器的100%可用性意味着从服务器传输的数据没有质量的或完整性的问题。为此,WITSML 标准可以为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传输设定现实的并可度量的KPI。

表一说明了一些在WITSML 传输中建议的KPI,以及度量它们的标准。KPI 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KPI 不仅应能度量WITSML 服务器的可用性,还应能度量服务器上高质量实时数据的可用性,这包括服务器即时处理所有作业客户请求能力的可用性。例如,可以通过度量服务器传输一定数量带有已知数量数据点曲线所用的时间,来度量WITSML 服务器的性能。不论是时间数据还是深度数据,了解请求的数据密度(即数据点的总数)是很重要的。此外,还必须认识到许多服务提供商都设定了对单一连接中最大数据数量的限制。通常采用限制发送到服务器端的不规范的WITSML 查询请求,使它们不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说明问题服务器的正常作业性能,除了常规作业载荷外,理论上还应进行此类测试。

关键绩效指标度量标准

WITSML 服务可用性:作业时间百分数。

在作业期间,协议WITSML 服务的平均可用性。包括高质量实时数据的可用性。

例如(对于给定作业):

不能实时获得的GR 曲线或轨迹

丢失了钻井最后70 米的机械钻速。

错误的轨迹北向参考

在1300 米到1700 米之间,相对于时间参数的错误取样速率。WITSML 服务无效期限:分钟在作业中,每一个WITSML 服务可用的时间长度。虽然,总可用性应处于以前KPI 对象的范围之内,但是任意无效实例都不应大于本KPI 对象的可用性。

WITSML 数据质量

问题响应时间:分钟不应根据强制性数据类型(例如,井,井眼,录井(深度),录井(时间)数据)的要求来接受WITSML 数据

数据对象的命名(例如录井曲线)

计量单位(例如,公制)

强制数据元素和数据格式(例如,时区),数据采样率

WITSML 服务器响应时间和吞吐量(性能):度量吞吐量所用

的秒数。

传输一定数量含有一定数量数据点的平行WITSML 客户录井曲线,服务器所需的最大时间。对不同录井曲线的所有请求。除了正常服务器工作载荷,还应执行上述请求。

WITSML 服务器更新速率:秒在现场获得的数据点与从基地WITSML 服务器上查询到的数据点之间最大的允许时间。

表1 WITSML 数据传输建议关键绩效指标除了考察实际WITSML 服务器提供商的KPI 以外,对井场和基地连接内部或外部供应商KPI 的

考察也一样重要。这样,就可以对终端用户网络的可用性进行管理,并可以在早期阶段就确定性能不佳的区域。

在WITSML 数据传输中采用现实的和可度量KPI,作业者不仅可以对不佳的数据传输进行处罚,而且还可以为超过KPI 的服务供应商提供激励。

服务公司的态度在现场以及现场和基地之间的数据传输中广泛地采用WITSML 标准,将为服务公司带来许多好处。首先,相比于WITS,WITSML 可以传输更广泛的数据类型,因此可以尽早的使用新型的工具和测量方法。其次,统一的数据源类型还可以缩短为了获取和传输数据而升级和开发新软件解决方案的时间。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实时内部商业应答产品,Schlumberger已经采用了统一的WITSML 客户端应用软件,目前所有的应用软件都能使用该客户端软件来接收数据。在该软件中,只需要将与标准开发相关的变化(例如目前颁布的1.3.1.1 版标准)引入到单独代码中就可以了,这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时间。该标准还有助于处理目前由于不同供应商而造成与本标准不同配置有关的“方言问题”(Gr¢vik,2007 年)。除了在获取和处理/解释之间数据传输和处理简化过程中的优势,完全采用本标准将使得从第三方作业者接收数据变得更容易,并且还能提供其他的增值服务,如数据的优化。当然,在很多方面,这也是一柄双刃剑。这是因为,虽然它可以为大型服务公司提供有关其自己和竞争对手数据的服务,但是它也为大型和小型公司提供了参与这个市场的机会。另外,传输供应商为了钻井作业而通过客户端OSC 产品提供中立的数据汇总服务和支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Karr

等,2007 年)。将不同来源的所有相关数据(如泥浆录井,井下工具,地面钻机传感器等)合并到同一个WITSML 服务器上,这使得作业者公司小组与服务公司小组可以获得单一来源的G&G 和工程数据。这样有明显的好处,例如,Schlumberger 作为FEWD 提供商,可以通过我们的内部作业支持中心监测和管理我们的客户。这带来了非常好的服务质量,同时还可以使远程工作人员获得集中的支持。现在,大多数此类中心都可以通过WITSML 客户端关键优化应用程序对作业进行监测。将时间和深度数据有效结合和可视化之后,该工具使工程师可以进行广泛的安全和性能监测以及优化。这些监测和优化包括,跳闸载荷的自动监测,模拟和实际阻力测量的比较,以及钻机状态自动分析(McLaren 等,2007 年)。

图1 服务公司和作业者支持中心中的WITSML 数据流和数据消费

该工具使用的WITSML 数据与作业者内部工程师和地质专家所用的数据相同。同样,在用户团队中,终端使用的应用程序可以将数据从同一个来源如WITSML 服务器中拉出,这意味着作业支持工程师可以捕捉到与服务器数据输入接口有关的中断或问题并及时采取行动。

过去,数据一直来自于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上无法确定数量或来源的数据源。这意味着,有时不会像现在这样,可以很快就收集到与数据传输有关的问题。

图1 说明了作业者和服务公司作业中心之间WITSML 数据与本方法工作流程各类数据的相互关系和相依性。虽然,不必进行相同的分析,但

是各中心还是使用来自同一来源的相同数据类型,这使得各中心可以分享共同的数据来源并从中获得好处。

总结

随着WITSML 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了解,它将继续为作业公司和服务公司获取数据增加价值。对于作业者,它可以更严格的控制勘探和生产数据流程的管理和支持,同时让内部专家更关注于他们的专业领域,而不是去关注数据收集。此外,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也可以在他们所熟悉的实时应用软件中工作,这将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对于服务公司,它将提供快速部署新实时使能应答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同时为专家服务提供从第三方获得的数据,而且获取的方法将比过去更简便。但是,只有完全采用本标准后才能充分实现这些优势。虽然,目前(通过石油技术开发协会SIG 成员资格)参与本标准开发的服务公司数量增长迅猛,但是参与的作业者数量却增长缓慢。为了确保目前和未来的传输需要,参与本标准的开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应该予以鼓励。因此,WITSML 将继续居于优势地位,并将获得本行业的支持。

缩写表

FEWD-随钻地层评价

G&G-地质和地球物理

KPI-关键绩效指标

LWD-随钻测井

MWD-随钻测量

NPI-非生产时间

OSC-作业支持中心

POB-现场总人数

RT-实时

SIG-技术联盟

WITS-井场信息传递标准

WITSML-井场信息传递标准标记语言

致谢

非常感谢挪威斯塔万格StatoiHydro公司实时支持小组的各位成员,感谢他们对本文出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十分感谢苏格兰阿伯丁,挪威斯塔万格和澳大利亚佩思的Schlumberger 作业支持中心各成员所作出的贡献。

PI 实时数据库系统 详细介绍

PI 实时数据库系统详细介绍 PI.实时数据库系统---详细介绍2010-08-20 11:50PI实时数据库系统(Pla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由美国OSI Software公司开发的基于C/S、 B/S结构的商品化软件应用平台,是工厂底层控制网络与上层治理信息系统连 接的桥梁,PI在工厂信息集成中扮演着特别和重要的角色。 PI实时数据库系统适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造纸、制药、水处理、食品饮料、通讯等各种生产流程企业的生产过程优化。 PI是全世界装机量最多的实时数据库系统,已成为OSI公司的标志产品。 美国OSI Software公司创建于1980年,总部设在加州San Leandro。在休斯顿、西雅图、克里夫兰设有分部,在美国的IL、FL、MO、MA、NY、NC等州设有办事处,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新加坡设有办事处,全球范围有超过50 多个分销商,智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OSI Software公司在中国的指定分销商。同时,智网科技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PI系统的平台上,二次开发了诸多的电厂应用子系统,使用户十分方便地进行电厂生产过程优化及安全运行 治理。 OSI Software公司与Microsoft、SAP、KBC等闻名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关系,PI的客户端产品中底层完全采用微软Windows技术,同时也将用户界面Windows化。迄今为止,PI的客户端模块以功能强盛、灵活、易用的特点在业 界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OSI Software公司还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DCS/PLC 厂商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这就使得PI与DCS/PLC的数据接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PI实时数据库系统概述世界上众多的企业都熟悉到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与 历史数据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信息财富,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但是,假如生产现场缺乏数据,数据不完整或者不一致,以及历史数据丢失,都 将导致管理者对工厂的现状无法判断,给管理带来困难,严峻时甚至导致工厂 停产,发生事故等等。二十年来,OSI Software公司一直致力于实时数据库产 品的开发工作,使得PI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实时数据库产品。

RDAI实时数据采集与集成系统

RDAI实时数据采集与集成系统 使用手册 大连赛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2) 1 安装与卸载 (3) 1.1安装包说明 (3) 1.2安装环境 (3) 1.3安装步骤 (4) 1.4卸载 (7) 2 快速入门 (8) 2.1系统结构 (8) 2.2使用流程 (9) 2.3RDAI系统服务 (10) 2.4配置管理器 (10) 2.4.1 启动 (10) 2.4.2 登录 (11) 2.4.3 功能菜单 (12) 2.4.4 系统服务状态 (12) 2.4.5 启动系统服务 (12) 2.4.6 停止系统服务 (13) 2.4.7 重启系统服务 (13) 2.4.8 删除系统服务 (13) 2.4.9系统服务日志 (14) 2.4.10新增数据采集/集成任务 (14) 2.4.11修改数据采集/集成任务 (15) 2.4.12复制数据采集/集成任务 (15) 2.4.13采集周期 (17) 2.4.14是否启用 (17) 2.4.15源数据信息 (18) 2.4.16目标数据信息 (18) 2.4.17源/目标数据连接 (19) 2.4.18目标数据字段匹配关系 (21)

1 安装与卸载 1.1安装包说明 图1-1 安装包目录 ?DotNetFX461: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离线安装包; ?RDAISetup:RDAI系统安装文件; ?Setup:安装辅助文件; 注:RDAI安装包分64位与32位两个版本,分别对应64位与32位WINDOWS系统。请根据WINDOWS系统版本选择对应版本安装程序。 1.2安装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以上版本; ?内存:8GB或以上; ?磁盘空间:200MB; ?.NET Framework:4.6.1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解决方案 0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目录 1、背 景 ..................................................................... .................................... 2 1. 1、引 言 ..................................................................... ..................... 2 1(2、项目目 标 ..................................................................... ............. 2 2、应用系统体系结 构 ..................................................................... .............. 3 2.1、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架…………………………………..3 、实时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 能….. ........................................................... .3 3 4、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技术特 征 .............................................................. 4

4.1、数据传输方面……………………………………………………..5 4.2、数据存储方面……………………………………………………..5 4.3、历史数据…………………………………………………………...5 4.4、图形仿真技术……………………………………………………..5 5、实时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特 征 ...................................................................... 5 5.1、数据具有实时性…………………………………………………..6 5.2、数据具有稳定性…………………………………………………..6 5.3、 数据具有准确性…………………………………………………6 5.4、数据具有开放性…………………………………………………..6 6、DCS 及实时数据采集机连接说 明 ............................................................. 6 7、系 统运行环境说 明 ..................................................................... ................ 7 7.1 系统网络环境说明………………….……………………………....8 7.2 硬件环境说明……………………………………………………….8 1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1、背景 1. 1、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 息化。电力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数据采集整理分发系统的研究

信息采集整理分发系统的研究 一概述 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一个针对不同类型农业资源数据库等资源实现数据采集整理和分发的平台,此平台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系统结构 数据采集整理分发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抓取模块(Crawler Module)、信息处理中心(Information Process Center)和分发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各个模块部分均支持多线程。 内容抓取模块:负责分析其它数据库信息内容,提取正文内容,并初步判断是否符合用户配置规则。 信息处理中心:负责信息的统一处理,进行数据格式统一,实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分发中心: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分发至索引模块数据库系统。 三系统功能结构 1、信息的收集:主要进行信息自动下载、内容智能分析与初步过滤,剔除无用、过期与重复的信息,并进行自动分类,实现与其他农业数据库资源信息的采集、分析过滤的自动化。 2、信息管理:数据采集分发系统对本地的海量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3、信息利用: 人工智能分析 通过人工辅助的方式,运用各种信息分析方法,围绕采集目标相关的信息进行检验、整理和重组,使其有序化、系统化、层次化,以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分类与检索 对采集的信息内容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辅助分类,然后通过专题检索和相关内容自动关联检索手段,从大量文本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方便信息加工人员对知识的发现和利用。 信息推送与发布 通过信息主动推送的方式,推送到相关的数据库。 辅助简报生成 对于经过人工分析与挖掘的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人工辅助生成简报和报告的方式提交给用户;对于经过分类的信息提供给相应的信息研究与信息利用部门,进行信息的深加工。 四采用技术

一种数据分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刘跃军

第六期 XML 以其格式的通用性和与平台无关性能很 好的解决在数据共享服务建设过程中,对来自于不同平台的、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分析和处理。同时,随着Web 访问资源的不断增长,以浏览器为前端工具的Web 访问方式己成为信息访问的主流[1]。因此,提出了一种以XML 文件作为中间结果实现异构数据源收集与分发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共享服务处理中对不同形式数据的处理要求。 1技术概述 1.1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 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应用程序之 间通信的接口技术,它构建于通用的Internet 标准协议栈之上,提供了一种B2B 应用程序的耦合方式。流行的Web Services 实现一般都是构建在 XML 、SOAP 、WSDL 、WSFL 等技术上。Web Services 的基本思想是把软件当作一种服务。一般认为, Web Service 是通过Web 调用的应用逻辑或功能, 具有自包含(Self —Contained)、自描述(Self —De - scribing)以及模块化的特点,可以通过web 发布、查 找和调用。 Web Service 的体系结构基于服务提供者、服 务代理者(Web 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请求者三种角色之间的交互。交互涉及发布、查找和绑定三种基本操作。这些角色和操作一起作用于Web 服务构件、Web 服务软件模块及其描述。 1.2XML XML 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置标语言)的缩写,是W3C 组织于1998年2月发 布的一种互联网上交换数据的标准,它是一种置 标语言,基本上是SGML 的一个子集。因为XML 也有DTD ,所以XML 也可以作为派生其他置标语言的元语言,没有固定的能够适用于所有领域中所有用户的标签和元素,但它允许开发者和编写者根据需要定义元素。不但可以描述XML 文档的数据对象,也可以部分地描述处理这些数据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行为[2,3]。 XML 型数据是以文本形式进行记述,适合于 在多个平台的环境中进行数据交换,从根本上解决了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换[4]。它的成功并不在于它容易被人们书写和阅读,而是因为XML 满足了两个基本的需求:1)将数据和表达形式分离;2)在不同的应用之间传输数据。 2系统设计 2.1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本系统为基于Web Service 的4层融合C/S 和 B/C 的数据分发系统,主要由6个模块组成:核心 模块、收集模块、分发模块、服务模块、数据源模块和用户模块。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2.1.1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是整个收集/分发系统的核心,它位于中心服务器中,负责联系其他模块:1)负责与用户模块交互,储存用户交互方式(网页或应用程序)并通知分发模块,执行用户的服务请求,将相应的任务分配到各模块;2)部署数据仓库,维护数据仓库的管理;3)协调数据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导入接口,存储收集模块发送的数据;4)通过数据仓库的程序接口,调用服务模块内程序,执行相应任务产生结果,发送到分发模块,进行显示。核心模块 一种数据分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跃军苏静 (安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基于Web Service 的数据分发系统,充分利用XML 格式的通用性和平台无关性来解决不同数据格式的分发问题。 关键词:XML ;Web Services ;数据分发;JAXR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08)06-0035-04 收稿日期:2008-04-0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A180041)资助。作者简介:刘跃军(1976-),男,安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5

ChinDB实时数据库系统

ChinDB实时数据库系统是在整合传统工业实时数据库技术和公司十多年工程应用实践的基础上,融入先进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自主开发实现的新一代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产品。ChinDB以实时采集、海量存储、高效压缩、快速查询等方面的优越性能,为企业级的生产过程数据管理提供高可靠、可伸缩的解决方案。 技术优势 1. 任意配置的多数据库管理模式 系统提供模型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报警与事件库、历史归档库等多个不同类型数据库的任意组合配置与分布式部署,从而全面支持应用现场数据管理以及应用的多方位需求。 2. 分布式多层级的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分布式多层级系统体系结构,方便支持集团级大型实时数据平台的构建。 3. 分布多级的数据协同压缩机制 采用死区过滤、有损压缩、无损压缩等多种手段,在保证数据存储精度的同时最大化磁盘利用与数据查询效率。 4. 面向对象的模型管理机制 系统提供面向对象的模型管理机制,支持灵活定义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提供模型定义向实时数据采集点的自动扩散;支持CIM模型,可面向不同行业和应用需求扩展模型数据库。 5. 完善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传输加密、存储加密、角色访问控制、统一身份认证、冗余备份等机制,在数据采集、管理、服务、应用等各个层次分别建立安全保障机制;针对分布式系统中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服务的安全要求,建立分级安全机制。 6. 跨平台运行能力 系统能够很好地支持主流Linux、Unix和Windows操作系统。 功能应用 1. 实时监控 ChinDB实时数据库可以实现强大的实时监控功能,组态开发工具的使用实现了快速的实时智能监控软件开发,从而大大节省应用系统的开发时间,而Web运行平台的采用,则方便了现场人员通过多种通信设备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 动态报表展示 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报表展示功能,能够将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方便地生成列表、图表、信函和文档及混合报表等多种形式统计报表,方便了相关人员的查询和各种应用。

语音播报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语音播报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届 别: 指导教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承诺: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实验室环境检测》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剽窃别人的内容; 2.毕业设计(论文)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标注说明来源; 3. 毕业设计(论文)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抄袭、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 5.若在省教育厅、学校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1绪论 (2) 2系统设计 (3) 2.1设计需求 (3) 2.2系统原理 (3) 3系统硬件设计 (4) 3.1电源模块 (4) 3.2微控制器模块 (5) 3.3非特定人声语音模块 (5) 3.4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7) 3.5 ENC28J60以太网模块 (9) 4系统软件设计 (10) 4.1整体流程 (10) 4.2以太网模块软件方案 (12) 4.3语音模块软件方案 (13) 5 系统调试 (14) 5.1硬件电路故障及解决方法 (15) 5.2硬件调试方法 (15) 6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7)

PI 实时数据库系统

PI 实时数据库系统 2008-05-21 21:04 PI 实时数据库系统(Pla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由美国 OSI Software 公司开发的基于C/S、B/S结构的商品化软件应用平台,是工厂底层控制网络与上层管理信息系统连接的桥梁,PI在工厂信息集成中扮演着特殊和重要的角色。PI实时数据库系统适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造纸、制药、水处理、食品饮料、通讯等各种生产流程企业的生产过程优化。PI是全世界装机量最多的实时数据库系统,已成为OSI公司的标志产品。 美国OSI Software公司创建于1980年,总部设在加州San Leandro。在休斯顿、西雅图、克里夫兰设有分部,在美国的IL、FL、MO、MA、NY、NC等州设有办事处,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新加坡设有办事处,全球范围有超过50多个分销商,智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OSI Software 公司在中国的指定分销商。同时,智网科技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PI系统的平台上,二次开发了诸多的电厂应用子系统,使用户十分方便地进行电厂生产过程优化及安全运行管理。 OSI Software公司与Microsoft、SAP、KBC等著名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PI的客户端产品中底层完全采用微软Windows技术,同时也将用户界面Windows化。迄今为止,PI的客户端模块以功能强大、灵活、易用的特点在业界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OSI Software公司还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DCS/PLC厂商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这就使得PI与DCS/PLC的数据接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PI实时数据库系统概述世界上众多的企业都认识到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信息财富,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但是,如果生产现场缺乏数据,数据不完整或者不一致,以及历史数据丢失,都将导致管理者对工厂的现状无法判定,给管理带来困难,严重时甚至导致工厂停产,发生事故等等。二十年来,OSI Software公司一直致力于实时数据库产品的开发工作,使得PI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实时数据库产品。目前,全世界超过80个国家的6500套PI系统正在投入运行中,其中全球电力企业超过30%在使用PI,而且购买PI的用户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使得PI的装机量近万套,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多的实时数据库产品。每年一度的OSI用户大会都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几百家的用户和厂商汇聚OSI。OSI提供全球24/7不间断的技术支持已有20多年。作为独立的商品化的软件,OSI每年都将30%的销售收入投入到PI产品的研发中去,保持产品的领先地位。 PI用于工厂数据的自动采集、存贮和监视。作为大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PI可在线存贮每个工艺过程点的多年数据。它提供了清晰、精确的操作情况画面,用户既可浏览工厂当前的生产情况,也可回顾过去的生产情况。 同时,PI为最终用户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