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表1 简单载荷下基本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的简图

剪力Fs 图

弯矩M 图

1

l

a

F

s

F F l

a F l a

l -+

-

F l

a l a )

(-+

M

2

l

e

M

s

F l

M e +

M

e

M +

3

l

a

e

M

s

F l

M e +

M

e M l

a

l -e M l

a +

-

4

l

q

s

F +

-2

ql 2

ql

M

8

2ql +

2

l

5

l

q a

s

F +

-l

a l qa 2)

2(-l

qa 22

M

2

228)2(l a l qa -+

l

a l qa 2)

(2

-l

a l a 2)2(-

6

l

q

s

F +

-3

0l q 6

0l q

M

3

92

0l q +

3

)33(l

-

7

a

F

l

s

F F

+

Fa

-M

8

a

l

e

M

s

F

+

e

M M

9

l

q

s F ql

+

M

2

2ql -

10

l

q

s

F 2

l q +

M

6

20l q -

注:外伸梁 = 悬臂梁 + 端部作用集中力偶的简支梁

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

某一段梁上的外力情况 剪力图的特征

弯矩图的特征

无载荷

水平直线

斜直线

集中力 F

突变 F 转折

集中力偶

e

M 无变化 突变

e M

均布载荷

q

斜直线

抛物线 或

零点

极值

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

约束类型 位移边界条件

力边界条件

(约束端无集中载荷)

固定端

0=w ,0=θ —

简支端

0=w

0=M 自由端

0=M ,0=S F

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

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A

dA y

I 2

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

y I W =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

I

i =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

(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

(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

(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

(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

(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10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表1 简单载荷下基本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 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 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 表2-5 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A dA y I 2 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 ),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 y I W =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 I i =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 ),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 (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表2-6 (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7 (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8 (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9 (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10 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 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1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 ;V =表中系数×ql ;EI w 100ql 表中系数4 ?=。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 w 100Fl 表中系数3 ?=。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 =5m ,均布荷载q =m ,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 =,求中间支

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和剪力、弯矩图

5.4.1 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和剪力、弯矩图 梁在外力作用下,各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一般是不相等的。若以横坐标表示横截面沿梁轴线的位置,则剪力Q 和弯矩M 可以表示为坐标的函数,即 它们分别称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与绘制轴力图或扭矩图一样,可用图线表明梁的各截面上剪力和弯矩沿梁轴线的变化情况。作图时,取平行于梁轴线的直线为横坐标轴,值表示各截面的位置;以纵坐标表示相应截面上的剪力、弯矩的大小及其正负,这种表示梁在各截面上剪力和弯矩的图形,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5-1 简支梁AB 承受承受均布荷载作用,如图 5 - 10a 所示。试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 计算支反力以整梁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衡条件计算支反力。由于简支梁上的载荷对于跨度中央截面是对称的,所以 A 、 B 两端的支反力应相等,即 (1) 方向如图。 (2)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以梁左端A 为的坐标原点,取坐标为的任意横截面的左侧梁段为研究对象。设截面上的剪力Q () 、弯矩M () 皆为正,如图5-10b 所示。由平衡方程

将(1) 式代入上面两式,解得 ( 2 ) ( 3 ) (2) 、(3) 两式分别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3) 绘制剪力图、弯矩图由式(2) 可知,剪力图为一直线。只需算出任意两个截面的剪力值,如A 、B 两截面的剪力,即可作出剪力图,如图5 - 10c 所示。 由式(3) 可知,弯矩图为一抛物线,需要算出多个截面的弯矩值,才能作出曲线。例如计算下列五个截面的弯矩值:当时, M =0 ;当 时,;当时,。由此作出的弯矩图,如图5-10d 所示。 由剪力图和弯矩图可知,在靠近A 、B 支座的横截面上剪力的绝对值最大,其值为 在梁的中央截面上,剪力Q =0 ,弯矩为最大,其值为 例5-2 简支梁AB 承受集中力偶M0作用,如图 5 - 11a 所示。试作梁的剪力图、弯矩图。

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常用弯矩图

5-7.试列出下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1、 解:首先求出支座反力。考虑梁的整体平衡 由 0,0=+?=∑e RA B M l F M 得 l M F e RA - = 由 0,0=-?=∑e RB A M l F M 得 l M F e RB = 则距左端为x 的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和 剪力图 弯矩表达式为: ()l M F x F e RA S -== ()x l M x F x M e RA ?- =?= 剪力方程为常数,表明剪图应是一条平行梁轴线的直线;弯矩方程是x 的一次函数,表明弯矩图是一条斜直线。(如图) 解:首先求出支座反力。考虑梁的平衡 由 04 5 2,0=??-?=∑l l q l F M RB c 得 ql F RB 8 5= 由 021 ,02=+?=∑ql l F M RC B 得 ql F RC 2 1 -= 则相应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为: AB 段:(2 01l x ≤≤) ()()21 11 12 1qx x M qx x F S -=-= BC 段:(2 322l x l ≤ ≤)l F RB 剪力图 弯矩图

()()? ?? ??-?+??? ??-??-==-= 285428 21852222l x ql l x l q x M ql ql ql x F S AB 段剪力方程为x 1的一次函数,弯矩方程为x 1的二次函数,因此AB 段的剪力图 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BC 段剪力方程为常数,弯矩方程为x 2的一次函数,所以BC 段剪力图为平行梁轴线的水平线段,弯矩图为斜直线。(如图) 5-9 用简便方法画下列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由梁的平衡求出支座反力: KN F KN F RB RA 12,8== AB 段作用有均布荷载,所以 AB 段的剪力图为下倾直线,弯矩图为下凹二次抛物线;BC 段没有荷载作用,所以BC 段的剪力图为平行梁轴线的水平线段,弯矩图为直线。 在B 支座处,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大小等于集中力(支座反力F RB )的大小;弯矩图有转折,转折方向与集中力方向一致。(如图) (5) 解:由梁的平衡求出支座反力: KN F KN F RB RA 5.6,5.3== AB 与BC 段没有外载作用,所以AB 、BC 段的剪力图为平行梁轴线的水平线段,弯矩图为直线;CD 段作用均布荷载,所以CD 段的剪力图为下倾直线,弯矩图为下凹二次抛物线。

剪力和弯矩

根据作用在梁上的已知载荷,求出静定梁的支座反力以后,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可利用前面讲过的“截面法”来求解,如图7-8a所示简支梁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在讨论距支座距离为的截面上的内力... 步骤/方法 1.剪力和弯矩 根据作用在梁上的已知载荷,求出静定梁的支座反力以后,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可利用前面讲过的“截面法”来求解,如图7-8a所示简支梁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在讨论距支座距离为的截面上的内力。 图7-8 简支梁指定截面的剪力、弯矩计算 根据截面法计算内力的基本步骤“切、代、平”,计算梁的内力的步骤为: ①、首先根据静力平衡方程求支座反力和,为推导计算的一般过程, 暂且用和代替。

②、用截面假想沿处把梁切开为左、右两段,如图7-8b、7-8c所示, 取左段梁为脱离体,因梁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被截取的左段梁也同样保持平衡状态。从图7-8b中可看到,左段梁上有一向上的支座反力、向下的已知力作用,要使左段梁不发生竖向移动,则在截面上必定存在一个竖直方向的内力与之平衡;同时,、对截面形心点有一个力矩,会引起左段梁转动,为了使其不发生转动,在截面上必须有一个力偶矩与之平衡,才能保持左段梁的平衡。和即为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中内力使横截面有被剪开的趋势,称为剪力;力偶矩将使梁发生弯曲变形,称为弯矩。 由于外载荷的作用线垂直于梁的轴线,所以轴力为零,通常不予考虑。 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可由左段梁的静力平衡方程来求解。 2.剪力与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用截面法将梁切开分成两段,同一截面上的内力,取左段梁为脱离体和取右段梁为脱离体所得结果虽然数值相等,但方向却是相反的,为此根据剪力和弯矩引起梁的变形情况来规定它们的正负号。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表1简单载荷下基本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注:外伸梁 = 悬臂梁 + 端部作用集中力偶的简支梁 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

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 表2-5 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 dA y I 2 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 y I W =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 I i =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 (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表2-6 (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7 (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8 (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9 (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10 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 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1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V =表中系数×ql ; EI w 100ql 表中系数4 ? =。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 EI w 100Fl 表中系数3 ? =。 2)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2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V =表中系数×ql ; EI w 100ql 表中系数4 ? =。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 EI w 100Fl 表中系数3 ? =。 3)四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3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4)五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4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剪力与弯矩的计算方法

1.剪力和弯矩 根据作用在梁上的已知载荷,求出静定梁的支座反力以后,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可利用前面讲过的“截面法”来求解,如图7-8a所示简支梁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在讨论距支座距离为的截面上的内力。 图7-8 简支梁指定截面的剪力、弯矩计算 根据截面法计算内力的基本步骤“切、代、平”,计算梁的内力的步骤为: ①、首先根据静力平衡方程求支座反力和,为推导计算的一般过程,暂且用和 代替。 ②、用截面假想沿处把梁切开为左、右两段,如图7-8b、7-8c所示,取左段梁 为脱离体,因梁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被截取的左段梁也同样保持平衡状态。从图7-8b中可看到,左段梁上有一向上的支座反力、向下的已知力作用,要使左段梁不发生竖向移动,则在截面上必定存在一个竖直方向的内力与之平衡;同时,、对截面形心点有一个力矩,会引起左段梁转动,为了使其不发生转动,在截面上必须有一个力偶矩与之平衡,才能保持左段梁的平衡。和即为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中内力使横截面有被剪开的趋势,称为剪力;力偶矩将使梁发生弯曲变形,称为弯矩。 由于外载荷的作用线垂直于梁的轴线,所以轴力为零,通常不予考虑。 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可由左段梁的静力平衡方程来求解。

2.剪力与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用截面法将梁切开分成两段,同一截面上的内力,取左段梁为脱离体和取右段梁为脱离体所得结果虽然数值相等,但方向却是相反的,为此根据剪力和弯矩引起梁的变形情况来规定它们的正负号。 图7-9 剪力、弯矩的符号规定 ①、剪力正负号的规定如图7-9a、7-9b所示,在横截面处,从梁中取出一微段,若剪力使微段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该截面上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 ②、弯矩正负号的规定如图7-9c、7-9d所示,在横截面处,从梁中取出一微段,若弯矩使微段产生向下凸的变形,即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则该截面上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各种梁的弯矩计算

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的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 梁Beam——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直杆称为直梁,简称梁。 弯曲bending 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 7.1.2梁的计算简图 载荷: (1)集中力concentrated loads (2)集中力偶force-couple (3)分布载荷distributed loads 7.1.3梁的类型 (1)简支梁simple supported beam 上图 (2)外伸梁overhanging beam (3)悬臂梁cantilever beam 7.2 梁弯曲时的内力 7.2.1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shearing force和弯矩bending moment 问题: 任截面处有何内力?

该内力正负如何规定? 例7-1 图示的悬臂梁AB ,长为l ,受均布载荷q 的作用,求梁各横截面上的内力。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截面法的核心——截开、代替、平衡 内力与外力平衡 解:为了显示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在距梁的左端为x处沿m-m截面将梁切开。 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同时存在着两种内力。 剪力——作用线切于截面、通过截面形心并在纵向对称面内。 弯矩——位于纵向对称面内。 剪切弯曲——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的弯曲。 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没有剪力。 工程上一般梁(跨度L 与横截面高度h 之比L/h >5),其剪力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只需考虑弯矩的影响而近似地作为纯弯曲处理。 规定:使梁弯曲成上凹下凸的形状时,则弯矩为正;反之使梁弯曲成下凹上凸形状时,弯矩为负。 7.2.2弯矩图bending moment diagrams 弯矩图:以与梁轴线平行的坐标x表示横截面位置,纵坐标y按一定比例表示各截面上相应弯矩的大小。 例7-2 试作出例7-1中悬臂梁的弯矩图。 解(1)建立弯矩方程由例7-1知弯矩方程为

各类梁的弯矩剪力计算汇总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表1 简单载荷下基本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 (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表2-6 (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7 (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8 (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9 (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表2-10 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 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1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 ;V =表中系数×ql ;EI w 100ql 表中系数4?=。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 w 100Fl 表中系数3 ?=。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 =5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 =29.4kN ,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 B 支=(-0.125×11.76×52)+(-0.188×29.4×5) =(-36.75)+(-27.64)=-64.39kN ·m V B 左=(-0.625×11.76×5)+(-0.688×29.4) =(-36.75)+(-20.23)=-56.98kN [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 =6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 M1=0.080×11.76×62=33.87kN ·m 。 2)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2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 ;V =表中系数×ql ;EI w 100ql 表中系数4?=。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 w 100Fl 表中系数3?=。 3)四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3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4)五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 表2-14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弯矩剪力支反力计算例题

第三章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及内力图的形状特征,掌握绘制弯矩图的技巧。掌握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特点和受力特点。能恰当选取隔离体和平衡方程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 重点:截面法、微分关系的应用、简支梁叠加法。 难点:简支梁叠加法,绘制弯矩图的技巧 §3-1 单跨静定梁 1.反力 常见的单跨静定梁有简支梁、伸臂梁和悬臂梁三种,如图3-1(a)、(b)、(c)所示,其支座反力都只有三个,可取全梁为隔离体,由三个平衡条件求出。 图3-1 2.内力 截面法是将结构沿所求内力的截面截开,取截面任一侧的部分为隔离体,由平衡条件计算截面内力的一种基本方法。 (1)内力正负号规定 轴力以拉力为正;剪力以绕隔离体有顺时 针转动趋势者为正;弯矩以使梁的下侧纤维受 拉者为正,如图3-2(b)所示。 (2)梁的内力与截面一侧外力的关系图3-2 1) 轴力的数值等于截面一侧的所有外力(包括荷载和反力)沿截面法线方向的投影代数和。 2) 剪力的数值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沿截面方向的投影代数和。 3) 弯矩的数值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代数和。 3.利用微分关系作内力图 表示结构上各截面内力数值的图形称为内力图。内力图常用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截面位置(此坐标轴常称为基线),而用垂直于杆轴线的坐标(亦称竖标)表示内力的数值而绘出的。弯矩图要画在杆件的受拉侧,不标注正负号;剪力图和轴力图将正值的竖标绘在基线的上方,同时要标注正负号。绘内力图的基本方法是先写出内力方程,即以变量x表示任意截面的位置并由截面法写出所求内力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由方程作图。但通常采用的是利用微分关系来作内力图的方法。 (1)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

十字相交悬臂梁弯矩及剪力简化计算

十字相交悬臂梁弯矩及剪力简化计算 在工程设计中,会碰到十字相交悬臂梁,这种结构体系受力性能有别于一般的平面悬臂梁,但也不能将其考虑成两端固支的梁,本文将从结构力学的角度着手,考虑十字相交悬臂梁的变形协调性,分析这类结构在收到集荷载和均布荷载的弯矩与剪力。 Key words:compatibility deformation;intersecting;cantilever beams;shearing force;bending moment 1.前言 实际工程中,存在十字相交悬臂梁结构,如图1,这类结构由于相互垂直的梁的影响,不能将两根梁简单地考虑为平面内悬臂梁,若相交的两段梁中仅有一根梁上有荷载作用,那么另一根梁就可以对这根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如若两段梁的跨度、受力的大小、受力位置、刚度均不相同,该如何进行受力分析。参照结构力学[1],本文将从两段梁受力,变形协调方面来分析此类结构受力。 2.理论计算 为方便计算,本文忽略扭矩的影响。AB:惯性矩I1,长度l1。AC:惯性矩为I2,长度l2。 2.1 受集中荷载作用 AB受集中力F1,距离端部α1l1,AC受集中力F2,距离端部α2l2,假设AB端部相对于AC端部有下降的趋势,故而,此时可认为AB收到AC向上的支撑力P的作用,反之,AC收到AB向上的支撑力P的作用。AB,AC的MP 图和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 2.2 受均布荷载作用 AB梁受均布荷载q1,AC梁受均布荷载q2,则AB与AC的MP图和图分别如图4,图5所示 3.结论 考虑十字相交悬臂梁相交点有相同位移,本文应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推导出了受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时梁固端弯矩值和梁上剪力值: (1)受集中荷载作用时,AB梁固端弯矩值如式(6),剪力(7)和(8),AC梁固端弯矩值如式(9),剪力值如式(10)和(11);并计算得到了当I1=I2,l1=l2=l时,B端弯矩值如式(12),C端弯矩如式(13),当集中力作用在梁的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