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八章第四节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八章第四节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八章第四节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八章第四节

2020年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第八章第四节

题组一概括主旨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

【注】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此诗与作者的《春望》为同一时期的作品,联系全诗,说说本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概括能力。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押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和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答案: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战哭多新鬼”表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数州消息断”表明家人离散,消息全无,“愁吟”“愁坐”表达作者的忧思之情。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这首词表现的主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鉴赏这类诗歌,准确品读意象、意境是非常关键的。作者借助漠漠轻烟、凄凉的雪、落花、悲啼的鹧鸪、荒凉的野渡营造了一个悲凉、凄惨的意境,作者不言思乡之苦,而苦已浸渍了词里的每个字。

答案:(1)离愁别恨(思乡之愁或离恨)。

(2)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题组二评价思想情感

3.(2020·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的下片大意是:不要以醉倒为借口不去看花,人生易老,这辈子能看到几次花开?等到春要归去了,落花满地,绿苔丛生,再想看就晚了,劝人珍惜美好的时光。

答案: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4.(2020·高考江苏卷·原文见本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一联的意思是:我望江东(想念李白)只能看到日暮的云彩(看不到李白),李白望渭北(想我杜甫)只能看到春天的绿树(看不到我)。答题的基础是弄懂诗句的意思,弄清了意思,总结其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就不难了。思想感情答“离愁别恨”,表现手法答“拟人”、“象征”、“对偶”也应算为正确。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题组三评价观点态度

5.(2020·高考北京卷·原文见第二节)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第二问: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注],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注】雪堂迁客:即苏轼。

作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说大致相同,该词在怀古追忆抒发感慨的同时也有写景,如“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颇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气势,都体现了奔放雄阔深沉豪迈之意境;不过从全词看,也稍有区别,苏词更显清雄超旷(清远达观),而辛词由于偏重于抒发深沉的悲愤情感,因而意境更显沉郁悲壮。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②,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③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③帏箔:帐幔和帘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主旨的把握能力,难度不大。先划分层次,然后具体分析各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全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四句写初冬边疆变冷,战士寒冷难以入眠;后四句写了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既表现出作者对战士们的同情,又表现出对达官贵人的

不满,从而反映出自己的爱国思想。

答案: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们衣薄难眠;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龙吟·西湖怀古①

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②,天吴移水③,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本词写于南宋末年。②力士推山: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丁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丁力士,能徙山。”③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最后一句“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借助抒发感慨考查学生把握古诗词思想感情能力的题。词的上阕描绘了西湖美景,景色描写是铺垫和衬笔。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更会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所以在铺叙之后,引发无数感慨“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下阕“藉何人、雪当年耻”直抒胸臆,“感伤今古”,伤时忧国。岳飞精忠报国,志在恢复中原,却被害身死,怨泪流洒。作者郁愤,明知报国雪耻不可能做到,却又想做。回答这种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词中涉及的重要人物的事迹。

答案:岳飞精忠报国,志在恢复中原,却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惨结局。作者愤懑郁积于胸,想借用钱塘江潮水来洗雪亡国之耻,以慰忠臣在天之灵。这一沉郁悲壮的有力结尾写出了作者忧国伤时,欲有所为却又明知己不可为,只能寄希望于自然,复杂矛盾而始终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韩愈左迁潮州途中行至蓝田县时,写给远道赶来送行的侄孙韩湘的一首诗。首联“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被贬之处的遥远偏僻。颔联直书“除弊事”,透露出忠而遭贬的愤怨。“肯将衰朽惜残年”则显示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颈联“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尾联,点出“示”字,“收吾骨瘴江”是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全诗言辞凄婉,感情沉郁,悲歌当哭,动人肺腑。答案:诗歌在颔联直书“除弊事”,透露出忠心“朝奏”而遭贬的愤怨之情,也显示了他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颈联“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写了前途渺茫,“家何在”“马不前”则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的态度。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解答情景画面型题目可采用意象组合或动态画面组合的方法,表述时可用“总分式”或“分总式”。即:某联(句)描绘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的画面(图景),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寓意怎样的形势)。

(2)解答作者情感类问题应依据诗歌题目并结合相关注释分析出诗歌中心,而后分析作者情感。本诗属于边塞诗,一般要扣“反映将士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将士与妻儿之间相思之情”等方面的内容分析。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5.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注]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岉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注]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注】罗带,香罗带。古人把香罗带打成同心结,表示永远相爱。

试就你的理解,简单说说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词。写一个青年女子因爱情受到波折而泪别情人时的情景。表达词人的离情别绪及依依难舍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从词中的“弄笔”、“钩帘”、“听新蝉”这些词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弄笔”表现词人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藉以发泄愤激的感情;“钩帘”挂起帘钩,迎风纳凉;“听新蝉”以动衬静,凸显环境的清幽。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词人表面闲适而内心却不平静的生活,胸怀天下却壮志难酬的郁闷。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回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片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片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11.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和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完整版)高考语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一、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武侠小说与历史的有机结合,为武侠小说本身营构了一个更为广阔、深远的文学表现空间,同时也使武侠小说本身跳出了纯娱乐文学的范畴,有效地提升了这一小说品种在整个文学园地中的地位。 与其他港台新派武侠小说家相比,金庸有着更为清醒、自觉的历史创作意识。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构筑了一个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巨大历史时空。在这个巨大的历史时空中,侠客们的笑傲江湖、行侠仗义与历史人物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彼此纵横交错,虚实相生,共同演绎出一个迷人的艺术世界,历史文本与武侠小说得到有机统一。 金庸总是别出心裁的择取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之与武侠小说情节编码的传奇性原则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历史与武侠之间不仅消解了“伟大的神话对立”,而且形成了一种相互转换、相互生成的良好循环关系。综观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的历史题材,我们发现其来源渠道大约有以下三种形式:某些尚有争议的正史;富有传奇色彩的野史;生动的民间历史传说。上述三类历史题材本身富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却又并非空穴来风,自行其是,使得金庸在处理武侠与历史的关系时可进可退,可虚可实,为其艺术才情的纵横驰骋营构了一个游刃有余的表现空间。 这种处理历史题材的艺术手法符合金庸本人的历史审美观:没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小说作者可选择其中一种说法来加以发挥。通过历史文本传奇化的艺术手法,金庸成功地把历史纳入到武侠小说的传奇轨道中,使历史与武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武侠小说的可读性。 文学文本的历史化是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成功还原历史的主要手法。所谓文学文本的历史化,就是凡在武侠小说文本中涉及到尚有争议的传奇性历史题材时,金庸均引经据典,采取学术论文中脚注、尾注或按语的形式,对争议之处一一详加说明,让历史走出文学语境,重新回到历史文本中。 历史文本对武侠文本的这种有意识嵌入,使历史文本与武侠文本构成了一种“互文性”,两者相互对照,相互说明,这种处理手法既使干瘪、抽象的历史题材在武侠文本中焕发出迷人的艺术光彩,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反映了金庸本人高度的审美自觉与历史自觉。(摘自《华文文学》2005年第一期) 1、金庸写武侠小说偏爱三类传奇性历史题材,选出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 A、这类题材能使武侠小说跳出纯娱乐文学的范畴,有效提升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 B、在作者看来,没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武侠小说创作中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C、金庸喜爱的三类历史题材本身富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又有一定的历史事实根据。 D、这类题材使金庸在处理武侠与历史的关系时可进可退,可虚可实,便于发挥其艺术才情。 2、结合全文内容看,最准确理解末段中“互文性”的一项是: A、武侠小说与历史的有机结合,为武侠小说本身营造了更为广阔深远的文学表现空间。 B、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与武侠小说情节编码的传奇性原则保持高度一致。 C、历史与武侠之间不仅消解了“伟大的神话对立”,也形成一种相互转换、相互生成的良好循环关系。 D、历史文本与武侠文本相互对照、相互说明,使历史题材焕发出迷人的艺术光彩,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3、依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按照金庸的历史审美观,他在创作武侠小说时,一般无意采用已有定论的历史题材。 B、引经据典,采用学术论文中脚注、尾注或按语等形式是金庸武侠小说成功还原历史的唯一手法。 C、武侠小说如不能很好处理虚拟的江湖世界与真实的历史或现实世界的关系的话,就会缺乏可读性。 D、武侠小说编排故事情节时要符合传奇性原则,金庸喜好的三类历史题材正好符合这一原则。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周济,字大亨,洛阳人。永乐中,以举人入太学,历事都察院。都御史刘观荐为御使,固辞。宣德时,授江西都司断事。艰①归,补湖广。正统初,擢御史。大同镇守中官以骄横闻,敕济往廉②之。济变服负薪入其宅,尽得不法状,还报,帝大嘉之。已,巡按四川。威州土官董敏、王允相仇杀,诏济督官兵进讨,济曰:“朝廷绥安远人,宜先抚而后征。”驰檄谕之,遂解。

高考语文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6-20)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六)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 B枯竭髅蝼估计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C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阖 D矩形沮丧狙击踽踽独行前倨后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黯淡好高骛远焕然冰释初生牛犊不怕虎 B憔悴仗义执言痛心疾首防患于未然 C洗练琳琅满目各行其事迅雷不及掩耳 D晦涩振聋发溃高屋建瓴放之四海而皆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2、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3、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然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促使披露只有/而且B迫使透露只有/而且 C促使透露只要/并且D迫使披露只要/并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场战争来看,美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就擅自行动,可能使战后的结果与美国本身意愿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美国这次擅自攻打伊拉克将得不偿失。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减轻考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两全其美。C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D既破世界纪录又拿金牌的北岛康介,在比赛中有一种不认输的拼劲。对于这一点,从中学二年级起开始指导他游泳的平井教练赞不绝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萨达姆总统的两个儿子被打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B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C正如西班牙《马卡》报所说的那样,通过亚洲之行,佩雷斯已经成功地将“皇马”这个品牌推销给了30亿亚洲人民。 D 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球票,约你一同去看足球赛,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怎么不早说!今天我有事,你另约他人去吧。 B、很对不起!今天我有事情要办一下,下一次再说吧。 C、听说是中巴友谊赛,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也来了,只可惜我有事不能与你共享了,谢谢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七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七 (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0分) 冬祭 刘建超 ①我和杨晓敏是朋友,杨晓敏写小小说。体格魁梧、剑眉锐眼的杨晓敏在西北雪域高原 戍边十五年。他的小说散文几乎都与喜马拉雅有着不解的情缘。 ②杨晓敏讲过这样一个经历:在西藏有个最偏远的地方叫“雪域孤岛”,驻扎着海拔最高的哨卡,哨卡周围被皑皑林立的雪峰困住,毫无生气。连续几天落雪,一只在哨卡周围时隐 时现的红狐狸,终于耐不住饥寒,钻出来觅食。哨兵一声呐喊,大伙出动逮住了这只红狐狸。它的眼睛是幽怨的,蠕动的姿态是娇嗔的,红艳艳的毛皮光亮柔软,仿佛一团火焰正在燃 烧…… ③杨晓敏说,你知道吗,传说雪域高原的狐狸油可以治疗冻疮,用狐狸皮做的围脖可以 抵住风雪的严寒。几个新兵脸上早冻得裂开了花,嘴唇的血渍使他们不敢大声说话。杀掉狐 狸,做条围巾什么的,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 ④哨长摸出一把刀,狐狸本能地痉挛起来,恐惧中闭上那美丽绝伦的双眼,悠长地哀鸣 一声。士兵们几乎同一时刻,全扑上来,七八双粗糙的大手伸出来:别……脸上裂开花的新兵呜咽着说,还是放走它吧,有它来这儿和我们做伴,哨卡不是少些寂寞、单调、枯燥,多 些色彩吗?我情愿每晚多站一班岗,也不要狐狸围脖……狐狸蜷曲雪地,试探着抖抖身子, 腾跃着向雪野掠去…… ⑤杨晓敏说到这里时,刚硬的汉子眼里布满了柔情,吐出一口烟,仿佛那团跳动的火焰 还在眼前闪动。 ⑥我被这个故事感染了,羡慕地说,我有机会一定也要去雪域高原看看,去找找红狐狸。 ⑦杨晓敏说,红狐狸是雪域高原的精灵,哪能你想见就见得着。 ⑧这个故事缠绕了我十几年。去年,我和几个朋友自驾游,首选的路线就是西北雪域高 原,我还给朋友们讲了红狐狸的故事,挑逗得几个哥们儿心里痒痒的,开着两辆越野车,向 着喜马拉雅出发。出发前,我给晓敏发了短信:我去拜访你的....雪域高原了。 ⑨自驾游的乐趣就是随心所欲,几个哥们儿如挣脱了缰绳的野马,自由狂野地消失在冰 天雪地之中。晶莹剔透湛蓝如镜的羊湖,冰挂如柱天地相接的珠峰口,穿越荒凉美丽的无人 区,把哥几个大老爷们激动得泪流满面。昆仑山口遇见的奔腾野驴,公路边旷地上悠然自乐 的野兔,峭壁上优雅挺立的藏羚羊统统收入相机中。还就是没有见到红狐狸。 ⑩夜晚我们来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问寺中僧人,附近可否能见到红狐狸?僧人指着雪山说,以前有,经常可以看到,白雪间,一团火在跳动。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我

高三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

高三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蹊跷 / 侥幸 诋毁/ 胼手胝足 焚膏继晷/ 咎由自 取 B . 悭吝 / 铿锵 忝列/ 增光添彩 负隅顽抗 / 喁喁不休 C . 邂逅 / 解数 喟然/ 泾渭分明 椎心泣血 / 锥处囊中 D . 皴裂 / 疏浚 渎职 / 买椟还珠 管窥蠡测 / 毋庸置喙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校勘 发酵 咆哮 肖像 以儆效尤 B . 橙子 乘便 呈现 惩处 城下之盟 C . 嗣位 谥号 饲养 式微 酾酒临江 D 诺言 偌大 落照 裸露 洛阳纸贵 造者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2013年斯诺克球员巡回赛总决赛上,丁俊晖对阵希金森,在一度 绝地反击,连赢三 局,以 4-3 横扫对手取胜。 B .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搭建外国优秀文化展示平台,从而以合作、理解、沟 通作为文化交往的基点,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 C .日前,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大规模生产制造地沟油的案件,一条完整的制造、销售地 沟油的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 D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 1.A(B,“隅”“喁”音同;C,“邂”“解” 音同;D,“渎”“椟”音同) 2.B (读chéng A 项ji ào ji ào xiào xiào xi ào C 项sì shì sì shì shī D 项nuò ru ò lu ò lu ǒ lu ò) 3.D (A 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 B 项“极至”应为“极致”; C 项“大姆指” 应为“大拇 指”。 D 项正确) 4.C (A 蓬—篷 B 侯—候 D 钟—终) 5.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 语的能力。 A 项“横扫”义“扫荡、扫除”,具有极大力量、极强优势。这里不妥,可用“逆 转”。B 项“从而”表结果,应为“进而”,表递进。 D 项“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特别谨慎, 存有戒心。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不合语境。 C 项正确。)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间歇( ji àn ) 下载( zài ) 嚼舌头 (ju é) 人头攒动 (cu án ) B. 伛偻(y ǔ) 当真( dàng ) 狙击手(j ū) 物价飞涨( zhàng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风采/喝彩 宣泄/攻坚战 坐镇/出奇不意 B . 抱负/糟蹋 极至/水龙头 剧增/旁征博引 C . 元凶/原委 发轫/大姆指 栽赃/攻城略地 D . 倾泻/思辨 戛然/夫妻俩 通牒/仗义执言 4. 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 .惶急 诡秘 乌蓬船 安分耐劳 B .央浼 绵密 陆 彤云密布 C .刹那 宫绦 掉书袋 得鱼忘筌 D .流弊 敲诈 缔 1-3 落后的情况下, 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钟南捷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2019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植物的花香

2019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植物的花香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7题。 (1)植物的花香有着很多作用。 (2)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 授粉,不但表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 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附 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3)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 “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能够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4)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绝大部分还有益 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动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 氧化碳。因为大脑供氧充足,所以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 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 增强。 (5)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 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6)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 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 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 时的迟钝。 12.给加点字注音。 繁衍瞬时

13.本文的说明内容是。 14.第(4)段说花香“有益于人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说的?(每方面六个字以内) 答:① ② 15.第(4)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16.植物的花香“绝大部分还有益于人类”中的“绝大部分”为什么不能删掉? 答: 17.第(5)段中列举了两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让大家充分地做好高考备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欢迎大家学习!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 为了让大家充分地做好高考备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欢迎大家学习!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答案(1)川泽纡其骇瞩(2)满地黄花堆积(3)惑而不从师(4)风急天高猿啸哀(5)谁家新燕啄春泥(6)山岛竦峙 二、语言文字运用(16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绘就清丽脱俗作品的白石先生想必不会想到,自己生前选定并购买的安息之地,在去世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会如此命途多________(chuǎn):墓碑遭到人为破坏,住宅楼建设挤占墓地面积,森森柏树林砍伐迨尽,墓地遍布垃圾甚至成为有些人内急方便之所......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答案(1)舛(2)"迨"改为"殆" 解析(1)"命途多舛"指命运坎坷。该词在课本中出现过,考生应准确书写,避免出错。(2)"迨"和"殆"是音同形似字,区别时主要看其部首。"殆尽"是一个词,即差不多完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 当前的一些干部,他们口头上面子上喊着学雷锋,但是背地里却一直在学文强。他们自我标榜为人民服务,a.________,死而后已,但实际上他们财产不敢公示,政务不敢公开,子女移居海外,脑子想的更多的是政绩、面子、利益,而b.________老百姓的微小需求却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①在a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②在b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 答案①鞠躬尽瘁②对于 4.下面这张海报有多处错误,请按其后的要求回答问题。(5分) 海报 西安市第28届中学生"希望奖"影评征文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为进一步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题小说阅读中国小说含解析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小说阅读专练(中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格桑梅朵 ''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 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身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 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 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 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 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画着什么。 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 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 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 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 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 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 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巩固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________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________,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 ________的焰火竞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________,连声叫好。 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来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融为一体五光十色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融为一体五彩缤纷赞叹不已 C.美不胜收水乳交融五彩缤纷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水乳交融五光十色赞叹不已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的赞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训练讲课讲稿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训练

散文阅读理解训练 题点对点练7 联系文意,紧扣语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忍的句号 迟子建 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春光注定是参差不齐的。三月,我离开故乡时,它还是一世界的白雪,可是到了广东,花间已是落英缤纷了。一个似晴非晴的日子,我来到了南海丹灶镇的苏村,拜谒康有为故居。 一入苏村,看到的是一幅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青砖的民居旁蜷着打盹的狗,荷花在水塘里静悄悄地开。挎着菜篮的妇女缓缓地通过石桥,耕牛在树下休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心目中康有为出生地的情景大相径庭,它是那么的和风细雨、欣欣向荣,没有丝毫的荒凉之气、沧桑之气。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康有为,其心中日益积聚的政治“风暴”,缘何而来? 我对康有为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至于他个人的内心经历,不甚了了。看过康有为故居,我很想走近他,了解他。 康有为发蒙读书时,萦绕耳际的除了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还有异乡战事中兵戈相击的声音。这一“士”风与另一“仕”风的交汇,影响了康有为的人生,他日后心中积累的政治风暴,与这两股风的吹拂有关。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困,他痛恨朝野的“不作为”和软弱,痛恨洋人蚕食祖国的疆土。这不安和愤懑压迫着他,难以解脱。康有为似乎迷途了,他一度遁入风景秀丽的西樵山。康有为在西樵山静坐,其实是想把自己幻化为一支可以烛照人生的蜡烛,这样他面对沉重的黑暗时,内心会有勇气。康有为走出西樵山时,开始了更广博的读书,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方面,而是扩展到自然科学上。同时,他还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 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尽管其后他在印度撰写了《大同书》,但他身上的勇气和锐气,在戊戌年后,已不复存在。康有为曾请人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这样的文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可惜这些“眼界”并没有让他变得开阔和深刻,他在归来后反对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是张勋复辟。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还赴天津,为溥仪祝寿。但康有为还是了不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 读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我在四月份来到青岛。广东的春天过去了,但青岛的春天正在高潮,桃花点点红,樱花簇簇白。我去了康有为在福山路最后的寓所,门厅里摆放着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康有为的肖像,他白发苍苍,目光温和,但这温和中却掩饰不住茫然。他嘴角微蹙,似在咀嚼着荣辱和苍凉。他坐在那里,坐在四月的微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想,以他不羁的性情,他并不喜欢坐在画框中。在他心中,那也是一种“牢”吧。 康有为的墓地,在浮山脚下,朝向大海。拜谒他墓地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节,可墓地却衰草凄凄。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康有为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

选择题快练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面对巨变中的城市,文学应该怎么做?当下,城市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它正面临严重的瓶颈——城市书写缺少力作。当文学介入城市生活,其是否具有提炼生活的能力,并给出文学方式的透视和分析,是城市文学能否发展的关键。 ②目前在文学领域,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故事似乎并未得到充分的表达。在一部分文学评论家看来,相对于乡村文学的持续兴盛,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题材书写,因为没有触及灵魂的深度而显得比较弱势。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只有王安忆的《长恨歌》、金宇澄的《繁花》等少数几部长篇小说属于城市题材。 ③当代文学中,城市题材书写缺乏触及灵魂的深度。相比乡村文学的繁荣,城市文学的不足主要是对城市精神和城市人精神把握能力的欠缺。作家对城市的书写尽管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气象,但作品对城市的描摹几乎停留在一种状态或一种情绪式的堆砌,缺乏对城市人精神世界的穿透性认知与把握。 ④城市文学的式微,与中国长期以来乡土中国的文化基因有关。中国主流文坛的大部分作家最切实的经验均来自乡土,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学最成熟、最成功的部分便是乡土文学。比如,作家贾平凹一直坚持以书写乡土中国来记录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他的老家棣花镇。他笔下有对故乡的无比依恋和怀念,也有农民们的迷茫和追问。莫言跟贾平凹一样,大部分作品离不开他的家乡高密。余华几部最出名的小说,写的都是乡土中国,一旦写到城市里来,便被认为是他最不成功的作品。 ⑤然而,这些年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之一,就是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发展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文学上怎么写城市就成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城市现代性精神的形象化方面还没有真正的长篇力作,恰恰给现代的作家们提供了创造的可能性。对城市精神和城市人精神具有穿透力的把握,是目前文学创作的疑难所在,也是目标所在。 ⑥对于当下城市题材写作的一大弊病——退回到个人的世俗生活和情感生活中,退回到自我的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中,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此类写作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和时代的光影,但与大时代的城市精神与灵魂书写是隔绝的。文学是否具有超越新闻报道的能力,是否具有提炼生活的能力,是城市文学能否发展的关键。当文学介入社会生活,特别是和新闻报道平行时,文学能不能完成超越,能不能把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关切的话题以文学方式进行透

2020高考语文阅读练习题一及答案分析

2020高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浣溪沙① 苏轼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② 老幼扶摧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③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餪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④ [注]①宋元丰元年,徐州春旱,词人时任徐州太守,往石潭祈雨,得雨,复往石潭谢雨,途经乡村,写下一组《浣溪沙》词记途中观感。②蒨:同茜,绛红色。 ③络丝娘:纺织娘,此处代指缫丝姑娘。④餪:女嫁三日送食曰“餪”,此处指 馈赠饭食。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浣溪沙》组词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初夏雨后乡村两三画面,笔触始终不离农 事和乡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 B.《其二》下阕写村落祠堂,村民扶老携幼,举行麦收前的赛神活动来感谢天降 喜雨,祠前乌飞鸢翔,道旁老翁醉卧,人与自然和谐,一片喜庆。 C.《其三》下阕写扶杖老农见太守造访,情不自禁地从田头捋下待熟青麦粒捣成 粉,馈赠客人以尝新,词人趁势询问豆子何时成熟,满是关切。 D.苏轼为官对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这两首《浣溪沙》词,写了行经乡村路途所见 或所闻所问,无不反映乡民情绪,也交织着词人的欣悦和同情。 2.两首词的上阕分别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乡村女子?请简要分析。(6分) 我是—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钟情。

高考语文阅读题选择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阅读题选择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阅读题选择题答题技巧和方法都有哪些?接下来 本人为大家介绍主要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阅读题、选择题高分技巧 虽然语文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学科,但是选择题是属于客观试题,要想解答好语文选择题,客观性思维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做语文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意,其次要方法,比如采用直接法、比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答题。要注意相信自己的第一语感,不要轻易改动,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那么有没有技巧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选择题也有很 大的技巧性,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做题速度和提高做题准确率。 语文选择题的原则和技巧 题目暗示原则、预言精确度原则 语文纯考查知识点的题,最好能够先去排除迷惑选项。像病句题、词语填充题等,这么做有助于提高准确率。但是如何排除呢?很简单,假设你什么都不懂,由“试卷”表述信息,你认为说清楚什么事了,就基本无误,如果可能会让你误解,那么出错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你把句子表述的意思(第一 印象)得出后,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读,如果有其他的解读, 那么,出错率较大。 例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先分裂后统一是无法通行的死胡同,分裂与统一不能共存,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印象解读:分裂统一像鱼与熊掌。明显觉得不对 B.入春以来,长春市一些小贩走街串巷上门收购陈米、

陈面,尽管价格低廉,每公斤有1元多钱,但生意做得很红火。 印象解读:小贩以1元多收购陈米、面,尽管价格低廉,但生意红火。“尽管”和“但”别扭。 C.远古时代,地球上的某个角落,有一个部落,以狩猎为主,但知猎兽,不知捕鱼,更不知稼穑种植为何物。 印象解读:某个角落以狩猎为主,不知到种植。“角落”不会狩猎也不会种植,明显用错主语。 D.简单是一种富足和从容,只有寒碜和自卑才需要泡沫的虚化和油彩的掩饰。 印象解读:简单是一种…… 只有寒碜和自卑才需要…… 比较通顺。 通过这种方式去解读,能解决这一类题型。 语文选择题命题中,因为命题的一些特殊性,可以给我们利用,特别是“序列差”。什么叫做“序列差”呢?有一 些选择题,有双重序列,题干上有1、2、3、4,选项里面有A、B、C、D,两个序列之间的矛盾,就是序列差。迷惑选项总是要“露马脚”的。前面说过,各人的知识情况都不一样,在各个考生眼里,迷惑选项“露马脚”的先后次序也不一样。找到了一个“露马脚”的迷惑选项,就可以否定一两个选项;再找到 了一个“露马脚”的迷惑选项,又可以否定一两个选项。一个选项被否定,就造成了另一个选项的不可能,于是题干序列和选项序列之间互相映衬,互相“揭老底”,产生了空档,正确答案往往就出来了,这类题常见于选词填空题。 当然,在实在不会的情况下,我们也有一定的技巧。 比如字音辨析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这时候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高效训练-小说阅读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高效训练-小说阅读

201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高效训练: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金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

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高三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

高三上期语文强化练习(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由于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氏族血缘的关系,所以国家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殷周王朝,天子、诸侯、卿大夫是以血缘关系构成的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这时的君权与父权同一,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大,国家是一家一族的国家。 这样的政治生态,决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不同于西方的历程。侯外庐指出:中国思想文化起步于“人惟求旧,旧惟求新”的“君子世界”,特别关注政治论、道德论、人生论,具有贤人的作风。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受到特别关注,道德提到了“天理”的高度,以道德为人性,以道德为人的良知。道德几乎支配着人生和人生的一切,古代文明中出现了一种泛道德主义的倾向,政治伦理化便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政治被伦理化,在古代国家初奠时便如此。 殷周王朝的统治,既崇尚天,也崇尚德,“德”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君主的德行和品格,古人认为维持政权和政治上的统治,单凭“天”的庇佑是不够的,还取决于代天行政的君主的德行,到周王朝时,君主的人格如何被认为是治政的最重要的因素。孔子把此提升到“德治”高度,主张刑治与德治并举。孟子更进一步,直接提出仁政的主张,把仁即道德与政治直接相结合,奠定了政治伦理化的倾向。 从一般意义上说,政治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代替,秦代的法家便是持此主张,但在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生态中,德政分离,完全行不通,秦王朝短命便是证明。在古代政治生态中,权力不能代替氏族血缘的亲情,在古代统治中道德不能缺位,德政不能分离,殷周纣王缺德而败亡,秦排除道德而短命。因此,道德与政治的相融相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周时期,随着部落战争的结束与中原地区的统一,社会结构中不仅存在着血缘氏族,而且还存在非血缘的异姓和被征服者,这种变化,决定爱扩大到血族以外的异姓部落,扩大到广大地域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的“仁”学反映了这种变化情势,也奠定了道德与政治相融合的理论基础,从思想上进一步推动了伦理政治化。在此之上,孟子提出推恩原则以及所谓“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把仁与政即道德与政治直接相结合。 (摘编自陈谷嘉《中国路径中的君子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殷周王朝的天子、诸侯与卿大夫虽然存在等级差异,却完全靠血缘关系维护。 B.殷周时期,德行和品格就被纳入国家的政治范畴,开启了伦理与政治的融合。 C.维持政权和政治上的统治,既需要凭“天”的庇佑,还要取决于君主的德行。 D.道德不仅维护了西周一家一族的氏族统治,也维护了异族和被征服者的统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即国家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 B.文章以侯外庐的观点为理论依据,分析推理并证明道德在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C.唐秦朝信守法家而短命,从正面论证了道德与政治融合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D.提出中心论题后,本文先后阐述了德的重要性、德政关系,进而到德政融合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2020040811135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小通吃 [印度尼西亚]林万里 上午,诊室的门铃响了两下,我就知道看病的人来了。我 一开诊室的门,就看到诊室里坐着三个人。左边的长板凳上 坐着两位年龄都在四十上下的女人,其中一位愁容满面,散 发不梳,身上披着牛仔夹克,我暂时称她为A;另一位呆头傻脑,眼屎未除,颈项上围一条灰色围巾,我姑且叫她为B。这两位女人,从她们邋遢的样子,一眼就能看出是病魔缠身 的人。她们的对面,右边的铁椅上坐着一位明眸皓齿的红装 女人,衣裙、嘴唇和指甲全是红红的,光彩夺目,看上去三 十岁左右,端庄、秀气、俏丽。我敢断定,这种女人肯定人 见人爱。她不像是有病的人,凭经验我心里猜想,她八成是 陪送A、B来的。人们常说宁可做导演,不要做医生。因为 导演是对着漂亮美丽的明星,而医生是对着愁眉苦脸的病 人。今早我可走好运了,总算对着一位美丽的女人,她比明

星还要明星。我注视着她,心里美滋滋的,十分舒坦。医生 和其他人一样都喜欢欣赏美的东西。 “医生,早安。” 一见到我立在门旁,那一位“全是红红的”便开口说。她不 但人长得妩媚,声音也十分悦耳。说了“早安”以后,她转过 头对着A、B说:“你们两位先看吧,你们一起进去吧。”回头又对我说:“医生,她们是我亲戚。先给她们看吧,她们都 病得不轻。等下轮到我,诊费跟我的一起算,由我来付。” 瞧,这美丽的女人,心地多好!A、B进来了,我心不在焉地给她们检查了一下,发现A是患了流行性感冒,B是吃错东西拉肚子。我给她们各打了一针并配了药方,前后不到 几分钟就解决了A、B的问题。她们似乎发现我给她们看病 时的心猿意马,也发觉我是要尽快地把她们打发走。老实说 这时候我脑海里想的是候诊室中正在候诊的那位“全是红红的”,想让她快点进来,好让我好好欣赏。当我开门把A、B 送走,正要招呼那位“全是红红的”的时候,发现我的候诊室 里空无一人。开始以为她上厕所去了,这时厕所的门敞开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